背井離鄉,為何仍要打拚北上廣?
新聞背景
近些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加劇演變,大城市生活壓力陡增,小城市異軍突起,房價、人口老齡化、空巢老人等問題日漸突出,每到年末,「北上廣」的「逃離」和「逃回」就會引起大家的熱議。
是選擇在北上廣,被擠得像沙丁魚,還是選擇在老家當死鹹魚?逃離大城市的壓力後,他們迷失於小城市的平庸與固化。這些年輕人左右為難的旅程背後,是幾乎一代普通青年艱難安放的前途與希望。
講述者:王遠成,知乎「牛文」《背井離鄉,為何仍要打拚北上廣?》原作者,畢業於西安某民辦大專,喜歡互聯網,懷揣兩千塊錢闖蕩上海,在上海沒有任何親戚朋友,蝸居,與9個人合租一套房,只能容得下一張床和一個筆記本電腦的小單間月租金650元。經過一番艱苦打拚,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團隊經理,月薪1萬,手下有復旦大學畢業的中文系碩士和上海師大的新聞學碩士。
2013年5月,母親查處患肺癌,胸腔積液止不住,幾乎丟了性命,我為了母親離開上海,回到家鄉,在這座並不算小的,我曾生活了20年的城市,我至今無法適應。家鄉屬於三線城市,經濟上並不是落後太多。但回來後的我還是很不習慣,公共車基本不準時,服務人員沒有服務意識……於是,有些時候,開始對家鄉失望。首先是沒有合適的工作,回到家鄉後,我的職業工作並不好找,家鄉因為物流和互聯網落後,電商落後不是一點點。後來,母親不顧我的反對,送禮托關係把我弄進了機關,事業單位,一年以後可以拿到事業編製。其次,能力是個屁,人際關係和家族勢力基本就是一切:每天,機關服務大廳都有一些不滿意的群眾,有的吵架有的哭鬧。機關的小領導很勢力,你必須承認,這就是小城市的工作現狀,你努力上勁根本沒用,因為,誰該受到重用和提拔就是領導說了算,人脈和後台就是一切。再次:你的仕途完全是巴結和拍馬屁,而周圍的人都勸你說: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最後,所有人判斷你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公務員。我有一個親戚,托關係進了警察系統。35歲的他收入4000多元,開著20多萬的車,單位有食堂而且伙食很不錯,卻永遠和一堆朋友去外邊吃,用他的話說這就是人脈。因為看上一套別墅但父母不給買就和父母吵架。經常問父母要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母親無比羨慕,認為他很優秀,他是公務員,出門有排場,有灰色收入,生活有保障,這一切深深地傷害著我的心,我有時候特別想離開家。我回來的半年幾乎沒有跟父親講過話,因為他一直固執地覺得,那麼多人在北上廣打拚,有幾個人拼成功了?還是回家鄉做個公務員吧。如今的我就生活在這種種不如意中,在看似富足卻有些苦楚不安的狀態下生活,我知道,我永遠不會為了升職而去拍領導馬屁給領導洗碗,我無法成為自己原本最看不起的人,我在機關單位永遠沒有前途。我更知道我有一天會回上海的,哪怕會變成房奴按揭。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有房,因為我有理想。留在上海,讓我的後代有更好的生活,已經是我此生最大的理想。那些放棄了家鄉富足生活去一線城市打拚的,都是有理想有希望的孩子,他們才是這個國家各個領域改變的希望。大城市奮鬥的孩子和那些小城市養尊處優的孩子,到底是誰才是價值扭曲的?你倒是說說看?
(本文有刪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