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呼吸吐納功法
06-05
古代的呼吸吐納功法
《黃帝內經》有大量調養呼吸的方法,如《上古天真論》中就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非常注重呼吸運氣。 我國歷代都注重調息法——調養呼吸吐納的功法。氣功的本意就是一種以調氣為主的養生方法,當然調氣與調形、調神是不可分離的。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行氣玉佩銘」。1975年在長沙馬王堆發掘時發現的藩王墓葬中,有一個十二面稜柱體的杖首(見圖)。在十二面中,一共刻了四十五字,記述了「行氣」的要領,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有關氣功的最早記錄。 據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的釋讀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大意為:行氣時要深深吸氣,體內蓄積的氣體增多,然後引氣下伸,稍停,意固氣於下焦;然後緩緩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下伸的道路相反而退出,退到絕頂;即緩緩呼氣,直到腹中穢氣全部吐出為止。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行之則生,逆此行之則死。南北朝時期梁代陶弘景提出「六字訣」: 「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寒,以解極。」——《養性延命錄》 南北朝時期梁代陶弘景提出「六字訣」。陶弘景不僅是著名的道家修鍊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中醫學家。他收集和整理了南北朝以前歷代有關養生的論述,彙集成《養性延命錄》。其中就記載了六字訣的呼氣方法。吸氣只有一種,呼氣卻有六種。就是在呼氣的時候發出六種不同的聲音:吹、呼、唏、呵、噓、呬。六種不同的聲音可以用來治病,吹可以去熱,呼可以去風,唏可以去煩,呵可以下氣,噓可以散寒,可以解極。心臟病,體有冷熱,可用吹呼二氣出之;肺臟病,胸膈脹滿,可用噓氣出之;脾臟病,體上游風,身癢痛悶,可用唏氣出之;肝臟病,愁憂不樂,可用呵氣出之。後來歷代都有關於六字訣的記述,在六字的發音及與臟腑的配合上,有不少發展變化。 宋代陳直提出養氣七法。陳直在《壽親養老書》中說:「一者,少語言,養真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節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這裡提到了保養七種氣,已經不是純粹靠呼吸來養氣,而是結合了調神、調形。說明養氣不僅是調呼吸,而且要從人們生活各個方面配合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掌握養氣的方法,得到養氣的真諦,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道家的「內丹功」在養氣方面也有十分有效的方法。 腹式呼吸的要領和作用 呼氣時略提會陰(小腹內收,提肛縮腎),橫膈上升,使濁氣排除; 吸氣時輕合嘴唇,舌抵上齶,會陰放鬆,腹部自然隆起。 呼吸深、細、勻、長,加強了呼吸功能,促進了肺循環,同時,加強腹內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環,增強了胃腸的蠕動,加強了食物消化及營養吸收功能,在意識上是主動呼氣,吸氣時自然放鬆,使神經系統做到最大的放鬆。 |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發明的陰陽合曆,精確完善,契合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
※為什麼御花園這麼小?
※「驚弓之鳥」的故事只是無稽之談,古代弓箭真有這麼嬌貴?
※為什麼看到很多清朝人像里佩刀時都是刀把在後刀尖在前?這樣拿刀不是很費力嗎?
※如何看待古人思想與現代前沿科學的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