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壺】行在路上,莫忘初心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韓大仙命念詩,自行命題。寫作文難,不命題的作文更難。首先跳到腦海里的是這句「一片冰心在玉壺」。老師無數遍地點評過,所謂詩人高潔的品行、孤傲的人格等等。就念它吧。提起筆來,問號一個個跳出來,這首詩的背景是什麼?王昌齡為何這麼寫?他經歷過什麼?他有何冰心?他因何表白?他向誰訴說……以及最重要的,這首詩我怎麼念?糾結了。

各位看官莫笑,此時真有些後悔。人生不能輕易承諾啊,蠻好旁邊看看大仙小仙半仙們念詩,我自輕鬆轉發評論兩句,樂得自在。但既已上了賊船,必須合力撐到對岸。

查資料,這首詩還有「其二」: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顯然,兩首詩寫的是同一件事情。其二寫的前夜的宴席,其一寫的是次日的送行。老友他鄉相逢,情懷別樣,酒酣人醉。窗外,正如此時的魔都,秋風疾、秋雨瀝、暮雲沉沉壓楚地。這樣的季節、這樣的情景,原本是容易讓人傷感的,更何況是詩人?更何況是心志未酬的詩人?更何況是仕途輾轉心志未酬棲居丹陽離人相送的詩人?

丹陽,始建於戰國。唐天寶年間,改潤州(今鎮江)為丹陽郡。芙蓉樓,就在今天的鎮江西北。登高可俯瞰長江,遙望江南江北這塊吳、楚都統治過的大地。詩人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丞,朋友辛漸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於是二人在丹陽相聚,醉酒辭行。故人相聚,人生況味湧上心頭。據記載,詩人「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簡簡單單50字,兜兜轉轉40年。

一個男人,在歷經貧困、晚讀、遲任、被貶、再起之後,在鬥志最昂揚的黃金時代,這一番來到江寧,他壯志得酬了嗎?他如魚得水了嗎?他大展身手了嗎……他鄉遇故知,在離別之時,他會說些什麼?他能說些什麼?他想說些什麼……開闊的意境中,有秋海,有楚雲,有寒雨,有孤山,高樓不能醉,寂寂明月心……萬般況味,化作一片冰心。莫相忘,不多言,人在路上,初心未改。

突然想到,王昌齡的性格中有個「天真」二字。是的,天真,儘管這個詞對成年人而言,有些奇怪,也有些奢侈。只有天真的心,才會讓歷經世事的詩人始終保持一份純粹、浪漫和高昂,才能在布滿塵障的生活中發現單純的美與快樂,也才可以讓坎坷跌宕的人生始終保有一份執著與堅持。雖然天真,也讓這位「詩家天子」不斷挫敗,一貶再貶,最終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好在他有好夥伴,最終為他報了仇)。但,也因為他的天真、純粹與浪漫,才有了縱橫時空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才有了氣貫雲霄的「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也才能讓他在蒼茫壯麗中發現小清新,「大漠輕風起,芳草吐春心」;也讓他在大氣象中看到採蓮少女的「荷葉羅裙一色裁」……

我想,如此就可以理解詩人在寒意森森的江邊送別知己時的通透與執著了。我此時的上海窗外,一如當年的潤州江邊,秋雨蕭蕭、秋風瑟瑟。只是,換做你我,還能不能如詩人那般認真肯定地說「一片冰心在玉壺」呢?恐怕,煙塵奔波40載,冰心早已蒙塵,玉壺已然瓦碎,或者變成了油壺、酒壺。好在有「寶寶念詩」,及時提醒我們還有那麼多清麗優美的文字可供咀嚼,提醒我們也曾有過生命價值的追求,也還來得及洗心滌面,收拾初心,待將來面對寶寶明亮的小眼神時,依然能夠講述「一片冰心在玉壺」。

===========================

前日文章《一半秋山帶夕陽》:目前閱讀2835次,點贊85次,分享轉發256次。感謝您關注「寶寶念詩」!感謝您每一次的閱讀、點贊和轉發!圖片據網路。


推薦閱讀:

祛痘要這麼做才對?
想一個人出去走走,可是沒有勇氣,也不想斷了收入,怎樣開始呢?
你不過才活了二十幾年,哪裡有「來不及」?
地理答啦:自由並孤獨著,一個人獨自旅行,在路上,箇中滋味,如人飲水
人生只能在路上,夢想只能在前方

TAG:初心 | 在路上 | 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