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一封寫給科學探索的情書
《火星救援》雖然名義上是部科幻片,包含很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情節,但其中絕大部分情節設置是當前的太空科技水平能夠實現的
《火星救援》證明至少在當前階段,太空對人類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戲劇化的存在,只要將這個現實真實地反映出來,不需要人為地添加狗血情節,這樣的故事就足夠曲折刺激。
文:紅袖添飯
好萊塢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的實力是不容置疑的。問題是最近幾部作品如《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與《出埃及記》(Exodus:Gods and Kings)都不乏令人難以置信的昏招。
於是,觀眾難免會懷疑斯科特是不是真的江郎才盡了。好在《火星救援》(The Martian) 的推出及時打消了這種疑慮。不說重回巔峰,本片至少證明他寶刀未老,無論是眼光、精力還是執行力,都還是業界翹楚。
表面上看,《火星救援》講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然而,稍微有點科學素養的觀眾在明白故事內容後,都不會認為這是一部簡單的電影。事實上,從太空回家的歷程可以說是人類當前可能經歷的最複雜的事。
一切都和真實性有關。《火星救援》雖然名義上是部科幻片,包含很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情節,但其中絕大部分情節設置是當前的太空科技水平能夠實現的,至少是理論上完全可行的。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神一般出現的外星人,沒有「曲速引擎」之類的大開腦洞的設定,呈現的是用現實科學的力量去解決現實的太空問題。這樣一個過程很不容易,故而很令人讚歎。
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算起的話——至今不滿百年,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面對宇宙的浩渺,人類依然是極其弱小,甚至可以說是卑微的。因為太空對於我們而言還有太多的未知,因而也就有太多的風險。
人類的每一次太空活動,無論是太空行走還是載人太空梭的發射,包含無數可能出錯的機會。而任何小小的錯誤,其結果都可能是災難性的。在這種背景下,每一次太空行動都是一場極富挑戰性的冒險,每一次成功也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從這個角度說,《火星救援》的好看,相當程度上是因為安迪·威爾(Andy Weir)撰寫的原著小說的精彩。想到人類探索火星這樣的切入點並不難,但要以強大而可信的科學細節來豐富並撐起這個故事,則不是普通編劇可以勝任的。
過往,冠以「太空科幻片」的類型電影中太多僅僅以太空為故事背景,呈現的卻是和地球上發生的一般無二的戲劇化甚至是狗血化的情節。《火星救援》證明至少在當前階段,太空對人類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戲劇化的存在,只要將這個現實真實地反映出來,不需要人為地添加狗血情節,這樣的故事就足夠曲折刺激。
所以,無論是在原著還是電影中都沒有出現絕大多數類型片會有的所謂「大反派」。那是因為由太空本身充當的反派在一個依據現實的真實設定里,比任何人類反派都更具存在感。同時,人類已知科學水平與未知宇宙之間的強烈對比,以及它們之間的較量所凸顯出的戲劇張力,比任何人類反派能玩出的花招都要強大無數倍。
不過,劇情設定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要化為普通觀眾能感同身受的愉悅體驗,還得靠紮實的細節填充。《火星救援》展示的太空求生技能、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的科學素養既是本片的戲肉,也是最大的看點。科技宅男們看到影片如此尊重他們的智商,自然會高潮連連。即使是普通觀眾,但凡有點好奇心的也會時刻為主角的命運捏把汗。
馬特·達蒙飾演的主人公馬克·沃特尼依靠標記數字計算在火星上度過了多少天
更讓人激動的是,《火星救援》全片體現出的那種基於科學、務實而樂觀的精神。主角馬克·沃特尼有一句台詞,將這種精神演繹得很充分,大意是說:困難雖然很多,但不要想太多,解決好一個,再考慮下一個便是。
這是最樸素的科學探索精神,很多偉大的發明或發現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由妄想變為現實。《火星救援》中主人公的命運貌似一個生命奇蹟,分解來看的話,無不是無數小的「解決問題」過程的累積;每一步雖然都走得艱辛,但也走得紮實,最終實現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這樣尊重科學常識、倡導科學務實、鼓勵科學探索的電影,對處於塑造科學素養、培養科學精神最關鍵時期的中小學生而言,簡直是難得的寶貝。如果我是教育部門的頭兒,會發文鼓勵學校組織包場觀看,相信它所產生的激勵作用強過任何苦口婆心的說教。
《火星救援》定於 11 月 25 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目前在 IMDb 的評分高達 8.2
對有些觀眾而言,《火星救援》中全球聯合、拯救一人的設定未免過於「正能量」;特別是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貌似有影片在討好這個好萊塢最大的海外市場的嫌疑。
個人認為,票房方面的考量本身無可厚非,只要在劇情架構的邏輯內說得通。更何況,從實際發展來看,中國當前的太空實力以及全球太空探索計劃的現狀,不僅足以支撐片中的情節,可能還是唯一尊重現實的選擇。
就像早20 年前,要談太空聯合行動少不了俄羅斯一樣,當今中國的現實地位就是那麼舉足輕重。換個合作夥伴,反而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這樣既真實曲折又鼓舞人心的故事本已精彩萬分,電影人的貢獻又在哪裡呢?導演斯科特此次的榮光是否更應該歸於原著作者安迪·威爾呢?且不說從文字轉化為流動的畫面對視覺方面的要求,因為影迷普遍對斯科特在這方面有信心——即使是紕漏百出的《普羅米修斯》,單純看畫面的話,也比同儕的作品高出一大截。
作為導演,將故事、人物與場景由文字轉化為連貫的圖像自然有很多技術細節可討論,但對本片而言,個人認為電影語言的卓越之處主要在於對節奏的把握以及對氛圍的營造。
部分看過原著的觀眾可能認為電影在情節橋段的豐滿程度上弱了一些,小說中有很多很好玩的情節,沒有出現在電影中。可是,觀賞電影與閱讀小說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感官體驗,對節奏感的要求也很不一樣。
在片長兩小時左右的影片中,必然對原著要有所取捨;最關鍵是看取捨之後的選擇是否能將觀眾牢牢抓住,且連接成自然而不做作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而且,觀眾在事後回想時,不僅能清晰把握主人公為命運而抗爭的精神,如還能回味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中的細節,這完全賴於導演對氛圍的營造。個人認為,以上這些《火星救援》都做到了。
將太空作為一個隱形的角色嚴肅對待,在基本符合現實科技的架構下,講述一個英雄的求生與回歸,《火星救援》可能讓很多人聯想到兩年前的《地心引力》(Gravity)。然而,「太空」在後者當中有喻體意義,而前者只是對太空做不加修飾的描繪。
從這一點上來看,《火星救援》更像《阿波羅 13 號》(Apollo 13)一些。只不過,本片在刻畫人物方面著重賦予主角以一個區別於過往影視作品中宇航員的重要特徵——幽默感。熟悉馬特·達蒙(Matt Damon)的影迷會感覺到這個角色很符合其本人的氣質。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馬克·沃特尼是個「好演」的角色。
實際上,「演自己」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特·達蒙這次的演繹在一如既往的動人之外,表演痕迹幾不可見,值得褒獎。事實上,全片的演員表現都很好,各如其分,且都有令人印象較深的閃光時刻。表演陣容的紮實感無疑也讓影片整體質素更加突出。
「漂泊者」號火星車是馬特·達蒙在火星上最重要的工具
78 歲的雷德利·斯科特用《火星救援》證明:他只要不出昏招,保持現有水準,那拍出來的電影就無疑是精品。本片成功規避了《普羅米修斯》犯下的種種低級錯誤,又有強大的原著與出色的表演加持,想不好看都難。
部分美國媒體稱本片是「一封寫給 NASA 的情書」。個人認為那未免太小看斯科特了,本片所體現的內核精神其實是對所有人類科學探索的禮讚。只要你從小做過科學家的夢,不管成年後是否從事與科技相關的工作,《火星救援》都會讓你感受到夢想的美好。
推薦閱讀: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埃隆馬斯克與他的科技帝國
※一場關於火星的思想實驗——《紅火星》書評
※中國航天火星計劃兩步走,第一步直接實現「繞,落,巡」,是不是太快了?
※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男人篇
※如何評價美國SpaceX公司最新發布的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星際運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