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暢:起來,被「幸福感」奴役的姑娘們
06-05
近日,一項《新經濟時期的子女性別和父母幸福感》研究結果認為,「生兒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兒」,話題立刻引髮網友熱議。新浪網調查顯示,超六成網友認為「生女孩幸福感高」,支持上述專家的研究結果。「生女孩幸福感高」,這是專家們統計研究的結論。也有民間的說法:「女兒是招商銀行」、「兒子是建設銀行」。專家研究講調查、講數據,所謂實證研究,經濟術士的氣息撲面而來。民間版本呢,則是一股濃濃的菜場味兒,大家計算幸福,害怕缺斤少兩,幸福的市價普及、標準化,於是滿世界出現了得道高僧,大家瞬間看破了生活本質,都鸚鵡學舌地說「對自己好一點」。什麼是「幸福感」?這是個人人都有自己看法的概念,人言言殊。但請注意,當「幸福感」披頭蓋臉進入了學術、決策、廣告領域,它就已經慢慢意識形態化了。以前講GDP,現在覺得不好,發展太快,生活跟不上,不幸福,現在就講「幸福感」,宏觀發展與私人生活一下子拉攏了距離,有親和力了。當「幸福感」成為公共辭彙,進入廣告、屏幕,不知不覺間,我們的生活方式開始被這套話語體系定製了統一樣式。啊,我們的生活被遙控了。幸福是私密的事情,但公共話語中流行的「幸福感」,其實已經成為一套生活的禮教,你得按它的儀軌去幸福著。買房,生娃,買車,諾,這是中產階級必備要件,不購置齊全,你就不幸福——確切地說,是在他人眼中,在社會身份中,你不具備幸福生活者的資質。這種他人的眼光,很多時候,決定了我們的主觀感受,我們被迫自我打量,糾正自己的生活態度。人的自由心智,其實已經死去。這就是「招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較量。人們在「幸福感」的比拼中,計算著生育、婚姻的各種利害關係,因為好的生活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從一開始,社會就告訴他們了,父母必須提前進行生育、婚姻的估價和議價。生兒、生女的傳統觀念確實肢解了,但兒女之於父母的親情並沒有比傳統更純粹些,「養兒防老」不過轉變成「不要啃老」,幸福的進攻變成防守,廣播體操換了一套動作。所以,「生女孩幸福感高」,也就可以換個說法:「生女孩沒那麼累」。還不僅僅是沒那麼累的問題。這種「生女孩幸福感高」的意義,一方面是打量女性的婚嫁,一方面打量男性的競爭,才子配佳人,變成今天的成功者抱得美人歸。雖然女兒的父母在孩子十幾歲至三十幾歲之間,幸福感更高,但一旦開始了婚姻,就要百般抉擇,成功的婚姻就是女兒社會晉陞通道,失敗的婚姻,則可以馬上把前三十年的「幸福感」掃蕩乾淨。沒有對婚姻的估價,我想,那些父母是決計不敢不為女兒考慮買房的,這就是他們的「幸福感」。婚姻成為女性的社會晉陞通道,其實是現代才有的事。傳統社會,首先是家族譜系主導的。家族譜系之下,你的爺爺、爺爺的爺爺,都記錄在案,可以追溯至上面好幾個朝代,這就是歷史,家族生活是背著歷史包袱去生活。這種格局之中,婚姻首先是家族譜系的延續,所以會「重男輕女」;婚姻其次是家族為單位進行的,所謂龍配龍、鳳配鳳,什麼樣人家的女兒註定嫁給什麼樣人家的兒子。今天不同,女性「解放了」,可以自由婚姻,自由婚姻意味著女性可以在婚姻的選擇中,跨越階級,改換門庭。正是基於這種改變的可能性,女性可以自由在各階級流通,婚姻估價實現了貨幣化,這個貨幣,就是女性自身。上述調查,正是基於十幾到三十幾歲的區間,這個階段,父母為兒子操心多,為女兒操心少。但年齡往上走,結論或許不同了。比如四十多歲,男人的社會生命逐步旺盛,女性則開始為家庭而防守。這個年齡段,離婚,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女性提前進入老無所依的狀態,而男人的江湖依然廣闊。房產,這個「幸福感」手中的黃金,就成為女性選擇婚姻時的砝碼。打個不尊重女性的比喻,好比兔子出洞之前,要判斷方圓百里是否足夠安全,正如女性選擇婚姻,要提前打量好未來一輩子。當然,她們可以按自己的態度生活,從小奮鬥,父母要操心她們的事業、產業置備,那麼早期也同樣不會那麼的有「幸福感」。「幸福感」,讓我們淪為海德格爾所謂的「常人」,淪為社會庸眾,我們以血肉模糊的臉龐,組建了「大眾生活」,裡面有「幸福感」,囊括了所有的生活圖景,但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個性在其中。「幸福感」是這樣一種生活,我們吃飽喝足,進行人人都覺得正確的、不可或缺的享受,卻無時無刻不覺得迷失,唯有在「搏擊俱樂部」中以不斷刺激自己的身體感官,才能意識到自己原來還活著。今天,女性選擇婚姻的時刻,她們左顧右盼,她們背後,無數男性在競爭、較量,求偶與成功,成為一個硬幣的兩面,而當大家討論什麼是父母、愛情,都自作聰明地人云亦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