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輔導孩子的五項重要步驟
情緒輔導的五項重要步驟 我記得自己首次發現如何情緒輔導可能對我的女兒莫莉亞產生作用,她當時是2 歲,那天,我們去探訪親戚後坐在回程的長途飛機上。無聊、疲倦和古怪的莫莉亞問我要 「斑馬」,那是她喜愛的布絨動物和慰藉的對象。很不幸,我們沒注意地將這隻已經很舊的動物玩偶裝入一隻送入檢查櫃檯的行李箱內。
「對不起,寶貝,我們現在沒辦法拿到斑馬。它在飛機另一端的一隻大旅行箱內。」我如此地解釋。
「我要斑馬。」她可憐地發著牢騷。
「我知道,甜心。但斑馬不在這裡。它在飛機下面的行李艙內,只有等我們下飛機後,爸爸才拿得到,對不起。」
「我要斑馬!我要斑馬!」她再次地呻吟。然後她開始哭喊,在她的座位上扭轉,還徒勞地要伸手去拿剛才她看到我取出小點心放在地上的一隻手提袋。
「我知道你要斑馬,」我邊說,邊感到自己的血壓在往上升。「但它不在那隻袋子里。它不在這裡而我也沒辦法。這樣吧,我們何不來讀愛克尼,」
我邊說邊尋找其中一本她喜愛的圖畫書。
「不要愛克尼!」她啼哭,生氣起來。「我要斑馬。我現在就要它!」
此刻,其他旅客、空中小姐、走道對面我的老婆都投給我 「想些法子」
的眼神。我看著莫莉亞怒紅的臉,想像她多麼地感到失望。畢竟,我不就是那個她可以要求塗一片花生醬土司、以電視機遙控器使紫色的大恐龍出現的人嗎?為什麼我不給她心愛的玩具呢?難道我不明白她多麼地想要它?
我感到很難過。突然我開竅頓悟:我無法拿到斑馬,但我可以退而求其次給她另一個美好的東西——一個父親的慰藉。
「我但願你此刻擁有斑馬,」我對她說。
「對呀,」她傷心地回答。
「你因為我們沒辦法給你斑馬而生氣。」
「對呀。」
「我但願你此刻就擁有斑馬,」我重複地說,她帶著好奇又幾乎是訝異的眼光盯著我。
「對呀,」她低聲地咕嚕,「我現在就要它。」
「現在你累了,摟抱著斑馬的感覺一定很棒。我希望在這裡我們有斑馬好讓你抱著。更好的是,我但願可以離開這些座位,找一張又大又柔軟的床,上面堆滿你所有的動物和枕頭,讓我們可以躺下來。」
「對呀,」她同意。
「我們無法拿到斑馬,因為它在飛機的另一處,」我說,「所以讓你失望了。」
「對呀,」她嘆口氣說。
「我感到很難過,」我說,看著她繃緊的臉漸漸舒緩。她將頭靠在椅背休息。她繼續埋怨了幾聲,但慢慢地平靜下來。幾分鐘後就睡著了。
雖然莫莉亞只有兩歲,但她明確地知道她所要的——她的斑馬。一旦她理解到沒有可能得到它,她就不再對我的道歉、辯論或移轉感興趣。我的驗證又是另一回事。對她來說,知道我了解她的感受似乎使她好過些;而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對同理心的力量所忘不了的經驗。
同理心:情緒輔導的基礎想像一下在一個沒有同理心的家庭中成長的樣子。那是一個你父母盼望你永遠是高興、滿足和寧靜的空間,在這家中,憂傷或忿怒被看作是失敗或潛在災難的象徵。你的父母每次遇到你情緒低落時就感到焦慮。他們告訴你他們寧願看到你滿足和樂觀、 「朝好的一面看」、永不埋怨、永不對任何人或任何事說壞話。而你,只是一個小孩,也就認為你的父母是對的。你有壞情緒表示你是個壞孩子。因此你盡量達到他們的期盼。
問題是,生命中不斷地發生不如意的事使你幾乎無法維持笑臉。你的小妹妹跑到你房間毀了你一系列的漫畫書。你在學校被冤枉而你最好的朋友任你被責罵。每年你都參加科學比賽,而每回你的設計都毀了。還有那爸媽吹捧了幾個月超級棒的家庭度假,只不過是長途的兜風,聽媽媽對 「壯觀的」
景色發出驚嘆的語氣而爸爸則滔滔不絕地談論 「迷人的」歷史遺迹。
但這些事情被認為是不會使你煩惱的。假如你將你的小妹妹喊作小混蛋,你的母親會說: 「當然你沒有那個意思!」關於學校的事件,你爸爸會說: 「你一定做了些刺激老師的事。」至於科學比賽設計的災禍呢?「把它忘記。明年你會做得更好。」家庭度假呢?甚至不要提起。 「畢竟你老爸跟我花了多少錢帶你們這些孩子去猶他州玩……」
所以不久之後,你學會閉上你的嘴。假如在學校遇上麻煩,回家後你掛上一張笑臉徑自回房。沒有必要去驚動爸媽。他們討厭問題。
晚飯時,你爸爸問: 「今天在學校過得怎樣?」
「不錯,」你心不在焉地回答。
「好,好,」他應著,「把奶油給我。」
你在這種假裝的家庭中成長到底學會什麼呢?首先你認為自己跟父母完全不像,因為他們似乎沒有你那些難過和不舒適的感覺。你以為自己有這些感受是有問題的。你的哀傷是個缺點;你的忿怒使家庭成員感到困窘;你的恐懼阻礙了他們的前進;如果不是因為你和你的情緒,他們的世界大概就是完美的。
過一段時間後,你發現跟雙親討論你內心的世界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而這使你感到孤單。但你也發現只要你裝出高興的樣子,就天下太平了。
當然,這會造成困惑——尤其在你長大後,看到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生命有時候真的是個累贅。在你生日時,你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你最要好的朋友找到一位新的好朋友,留下你一個人孤獨地在自助餐館內排隊。你裝了齒列矯正器成了大鋼牙。疼你的祖母過世了。
然而,你被認為不應該有這些難過的感受,因此,你成為掩飾自己的大師。更成功的是盡量不要有感覺。你學會閃躲引起衝突、忿怒及痛苦的場面。
即是說,你遠離避開人類密切的結合。
通常,否認自己的情緒並不簡單,但卻能做得到的。你是在分散情緒和轉移注意力中發展長大的。進食偶爾可以幫助平息不安的感覺。電視與電動遊戲是忘記煩惱的好法子。再過幾年,你就長大可以熟習地掌握一些分散心神的技巧。現階段,你儘力裝扮笑臉、使你的雙親滿足、讓一切都在控制之下。
但如果情況不是如此呢?假如你生長在一個以同理心的了解作為首要的目標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快樂的家庭,又會是怎樣?想像你的父母在問: 「你還好嗎」的時候,他們真的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你或許每次不會被迫回答:
「還好。」因為你知道如果你回答:「我今天好慘。」他們不會亂做結論,也不會假設每個問題都是一個災難等著他們去修補解決。他們只會單純地傾聽你接下來要說的話,而且會儘力去了解及幫助你。
假如你說你在學校跟夥伴發生爭執,你母親或許會問你發生的原因,你的感受,以及她是否能夠幫你找出解決的辦法。假如你跟老師有誤會,你的父母不會自動地站在老師那一方;他們會仔細地聽你敘述故事並相信你,因為他們認為你是誠實的。假如你的科學設計泡湯了,你爸爸會告訴你他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驗;他明白站在教室前、面對嘶嘶冒煙該死的設計時,那種膽怯的感受。假如你的小妹妹毀壞了你一系列的漫畫書,你媽媽會摟著你說:
「我明白你為何如此忿怒。你很在乎這些書,這麼多年還一直收集著。」
很可能,你就不會感到太凄涼。不論發生任何事,你感到父母都會支持你,他們可以讓你依靠,因為你知道他們了解你的內心。
在最基本的形式上,同理心是感覺別人之情緒的能力。作為有同理心的父母,我們看到孩子在流淚時,就能設身處地想像他們的處境並感受他們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氣地跺腳,我們能感受他們的受挫與忿怒。
如果我們可以向孩子傳達這類親密的情緒了解,即是相信他們的體驗並幫助他們學習慰藉自己。這技巧使我們處在如江河的筏夫所謂的 「滑行」。
不論與孩子的關係中有多少的暗礁或急湍,我們都能待在河流上,引導他們向前進。甚至當這過程變得極端叛逆 (像是在青春期就經常如此),我們也能幫助孩子渡過障礙和危機,尋找他們的方向。
同理心為何有這般的威力?我認為是由於它讓孩子視父母為盟友。
想像一下當8 歲的威廉從後院垂頭喪氣地回來,因為隔壁的小孩拒絕跟他玩耍。他的爸爸鮑勃從報紙中抬起頭,短短地說: 「又是這樣!威廉,你看你,現在已是個大男孩,不是小嬰兒。不要因為每次人家對你冷淡就難過不安。你就把它忘記,找個同學打電話聊聊天;讀書;或者看電視。」
通常,由於孩子相信父母的意見,因此威廉很可能會想:「爸爸是對的。
我表現得像個嬰孩似的。所以隔壁的男孩不想跟我玩耍。我懷疑自己什麼地方不對勁。為何我不能像爸爸說的一樣忘了它呢?我是如此地糟糕,沒人願意做我的朋友。」
現在想像假如威廉的父親在他進屋時的反應不同,威廉會有怎樣的感受。譬如,鮑勃放下手中的報紙,看著兒子說: 「威廉,你看來有點難過。
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了。」
假如鮑勃傾聽——真的打開心胸傾聽——或許威廉對自己會有不同的判斷。這段對話繼續下去可能是如此:
威廉:湯姆和派屈克不讓我跟他們玩籃球。
鮑勃:我敢說那讓你傷心透了。
威廉:對呀。也讓我火大。
鮑勃:我看得出來。
威廉:沒有道理我不能跟他們打籃球。
鮑勃:你跟他們談過這事嗎?
威廉:才不呢。我不要。
鮑勃:那你想做什麼呢?
威廉:我不知道。或許我把它忘記算了。
鮑勃:你認為那是個比較好的主意嗎?
威廉:對呀,因為明天他們大概會改變主意。我想我會找個同學打電話聊聊天;或者讀書;我可能會看一會兒電視。
當然,差別就在於同理心。在這兩幕里,鮑勃都是關心兒子的感受。或許長期以來,他對於威廉因同伴的排斥 「反應過敏」而憂慮;他希望兒子變得較堅強。可是,在第一幕里,鮑勃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讓他自己對威廉的期盼成了絆腳石。他以批評代替了同理心,他發表了短短的演說,提供未經請求的勸言。結果,他一番好意的努力都失敗了。威廉帶著更難過的心情離去,進一步地被誤解,比以往更像一個 「懦夫」。
相對地,第二幕里,鮑勃花時間傾聽兒子,清楚地表示他了解威廉的感受。這讓威廉感到更有慰藉,更有自信。最後,雖然威廉自己找到的答案跟他父親可能提供的是一樣的 (另外找一個夥伴;去讀書等等),但這是他自己尋出的解答,他可以帶著完好的自尊,更堅強地離去。
這是同理心運作的方式。當我們企圖去了解孩子的體驗,他們會感到有股支持的力量,知道我們在他們的身旁。如果我們不去批評他們,不輕視他們的情緒,不嘗試轉移他們的意向,孩子就會讓我們進入他們的世界。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有怎樣的感覺,提供自己的意見,他們的動機變得較單純,也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小孩漸漸相信我們,然後當爆發衝突時,我們有共同的立場一起解決問題。他們甚至可能會和我們一起動腦筋解決問題。
說實在的,有那麼一天他們會願意聽我們的意見!
我對同理心這個概念的解說聽來似乎很簡單,但事實上它真的如此。同理心就是將自己設身處地在孩子的身上並加以反應。所謂知易行難,不要以為同理心的概念簡單,實行起來並不容易。
在以下這幾頁,你會讀到關於情緒輔導的五個步驟,父母一般在與孩子的關係中使用它們來建立同理心,以提高他們的情緒智力。如在第一章所述,這些步驟包括:
(1)察覺到孩子的情緒。
(2)認識到情緒是親近或教導的一個機會。
(3)具備同理心去傾聽並肯定孩子的感受。
(4)口頭上將情緒描述。
(5)設規範並幫助孩子解決疑難。
我也附加了一些額外有關情緒輔導的策略,同時對於不適合實施情緒輔導的家庭狀況亦加以描寫。除此之外,下面包括了兩項自我的測驗——一個評估你對情緒的察覺度,另一個則測試你情緒輔導的技巧。
步驟一:察覺情緒我們的研究發現要父母感受到孩子的感情,他們必須先能在自己身上,然後再在小孩身上察覺情緒。但是 「情緒的察覺」到底表示什麼呢?它是否意謂 「敞懷坦白」放鬆戒心?公開不久前你掩飾自己的那部分?假如如此,天生保守或自製的父親可能懷疑他們自初中時一直嚮往達到的那種又酷又男子氣的形象到底會變成怎樣?他們是否看完迪斯尼的電影就要淚流成河,是否在足球賽後跟他的老爸相擁?那些在壓力下仍努力地表現出耐心與仁慈的母親可能也會憂慮。當你專註在怨恨或忿怒的情緒時會怎樣?你是否要對小孩不斷地嘮叨、埋怨和發怒?你會否失去他們對你的愛與忠誠?
事實上,我們的研究顯示人是可以有情緒上的察覺——因此對於情緒輔導就有了充分的準備——卻沒有過分情緒的表現,也沒有 「失控」的感覺。
情緒的察覺僅僅表示你察知自己感到一種情緒時你可以有所識別,而你對於其他人產生的情緒也是敏感的。
·性別如何影響情緒的察覺一個人對慰藉表達的情緒有部分是受文化因素的影響。交叉文化的研究證明,譬如,義大利人或拉丁美洲的人一般在表面上都比較熱情;而日本人或北歐的人則比較羞怯和自製的。然而,如此的文化差別並不會影響一個人感受的能力。那些對情愛、忿怒或悲傷之表達不明顯的人,並不代表他們內心沒有這樣的體驗,也不代表他們無能力去洞悉及回應別人這樣的情緒。理所當然地,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有能力去感應孩子的情感。
美國的男性生長在一個不鼓勵他們表現情緒的文化里。雖然普遍的神話都將男性塑成冷酷粗暴的角色,忽視他們伴侶或孩子的情感,但是心理學的研究卻另有一番說法。在我們及其他研究所的實驗室內進行的研究發現儘管男女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別,但他們經歷的感受相去不遠。
為了要找出一種性別是否比另一種較具同理心,我和同事將夫妻討論有關婚姻的衝突做了錄像記錄。然後我們請每位伴侶重溫他們的帶子並憑著記憶,告訴我們對話當時他們的感覺。為了記錄他們的反應,我們使用一個有刻度的轉盤,情緒狀況的評估是由負到正。譬如,當他們看到一段記得當時的感覺是悲哀或忿怒的,他們就將轉盤扭向 「負的」;而當他們看到使他們高興的段落,他們就扭向 「正的」。然後,我們再將帶子重放一遍,請他們對於配偶在相同的對話中所有的感覺作評估。將兩組的評估比較,我們能夠知道每位伴侶察覺對方的情緒經歷的準確度。出乎意料地我們發現丈夫洞悉配偶的跟妻子是同樣的熟練。當我們邀請第三者來看這些帶子並作評估,我們發現男性或女性的外人對於探究別人情緒的反應也同樣的熟練。此外,我們發現那些最能夠準確地接收別人情緒的人,他們產生的生理反應酷似他們所觀察的人的反應。即是說,當帶子內的對象由於忿怒而心跳加速,最具有同理心的觀察者會體驗到相似的心跳加速。至於觀察者是男或女並不重要;能接收別人情緒的男女參與者均有同理心引起的類似生理反應。
如果男性跟女性一樣能夠對情緒有同理心和反應力,那麼為何人們如此普遍地認為男性是冷酷的?答案顯而易見。如果男性和女性有相似的內心感受,男性較傾向於掩飾情緒不向外表露。我們的研究發現女性比較可以無約束地用語言文字、臉部表情及肢體語言來表達她們的感覺。而男性則比較可能會克制、掩飾及忽視他們的感覺。
有一種理論認為男性這種做法是由於他們為了適應社會需要變得堅強,並對於 「失控」的後果,小心翼翼。確實,有些男性裝出如此扭曲的男性防禦意識以致他們完全將自己隔離在任何情緒經驗的認知之外。我相信這種極端的案例代表了男性人口中的一小部分——或許少於百分之十吧。
雖然不願意麵對情緒嚴重影響男性的家庭關係,但它不會剝奪男性成為一位好的情緒教練的資格。調查顯示男性的內在擁有這一切:他們在內心能察覺自己的感覺;有認知及回應孩子情緒的能力;有具備同理心的能力。對於大多數男性而言,要變得能察覺情緒不是學習這技巧的問題;而是要允許自己體驗原本就存在的感情。
·當父母感到失去控制時那些害怕對負面情緒如忿怒、哀傷及恐懼失控的父母來說,允許自己去感受可能是很受爭論的問題。這些家長尤其不敢承認自己的忿怒乃害怕事情不受控制。他們或許怕因此而與子女疏遠,或以為孩子會模仿他們發泄情緒的方式,而變得情緒失控。這種父母也可能會害怕對孩子造成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傷害。
在我們的研究里,那些感到情緒失控的父母一般表現有下列一個或超過一個的特徵:
·他們經常有忿怒、憂傷或恐懼的情緒。
·他們認為自己的感受過於激烈。
·在體驗了激烈的感覺後,他們要平靜下來是有困難的。
·他們發泄情緒時會變得混亂,使正常的運作有麻煩。
·他們討厭自己發泄情緒時的行為。
·他們常常對情緒有所「提防」。
·他們發現自己「表現」得很正常(平靜、有了解、有同理心)。但那只是在演戲。
·他們相信感情是極具有破壞性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他們以為自己在情緒方面是需要幫助的。
這樣的父母為了要掩飾自己對失控的恐懼而裝出一副 「超級父母」的樣子,對小孩隱藏他們的情緒。 (他們可能對自己的配偶發泄許多的忿怒,但是他們的小孩卻很可能會親眼目睹這些局面。)為了嘗試去掩飾他們的忿怒,這些家長常常不理會或放棄與小孩共渡情緒的時刻。諷刺的是,這些隱藏情緒的家長,比那些懂得讓孩子以適當的方式表現情緒的家長,可能養育出更沒有能力處理負面情緒的年輕人。這是因為小孩成長過程里與父母在情感上是疏遠的,同時他們也少了一個教導他們如何有效地應對難熬的情緒的榜樣。
蘇菲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她是我在養育小組內認識的一位女士。由於父母是酒鬼,從小就跟在那種環境中的人一樣受著卑微的自尊所折磨。蘇菲變成十分虔誠的教徒,她相信唯有透過某種的殉難及無限的仁慈,才得以超越她自己的教養並成為一位 「好的父母」。可是,持續的自我否定常令她在憤慨與失意的邊緣掙扎。每次,她都嘗試平息這些情緒並怪責自己的自私。但她永遠無法完全清除這種 「自私的」感覺。由於壓力,有時候她「一發不可收拾」地對孩子變得異常粗暴,無理地處罰他們。她說: 「我知道發脾氣對他們是不好的,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停止。就好像我有兩個排檔——溫柔的和暴躁的——而我卻無法控制開關。」
直到蘇菲的兒子在學校惹上麻煩,她被通知去接受輔導,她才逐漸了解自己對情緒所抱的態度反而害了孩子。她向來都否認自己的感覺,對於一些家庭自然會遇到的負面情緒如忿怒、怨恨和妒嫉,也無法給孩子任何處理情緒的模範。然而,要改變她的方式也不是那麼簡單。她要學習有意識地去注意那些曾經被她認為是 「自我中心」或「自戀的」甚至是「有罪的」思緒和感覺。如此,她現在已經可以在崩潰而失控前料理自己的需求。她也慢慢了解,接觸自己負面的情緒可以幫助她成為一位在孩子忿怒、傷心或害怕時較好的導師。 「有點像是飛機上給人看的安全說明書,」她解釋:「首先你必須為自己帶上安全氧氣罩才能去幫助你的小孩。」
那些害怕失控的父母,對於情緒問題,到底要做些什麼才會感到較能夠跟孩子一起參與呢?首先記住,假如孩子做了些讓你氣瘋的事,發脾氣是的。重點是你發泄的方式不會破壞你倆的關係。如此,你表明了兩件事:一、強烈的感情是可以表達的而且是可以控制的;二、你的確在乎你孩子的行為。
只要你以尊敬的態度去溝通,你可以運用你的忿怒表示熱情與真誠。我們研究發現最好避免使用諷刺、侮辱及損人格的評語對待你的小孩,這些與造成兒童自尊低落有關。也最好專註於你小孩的行為而不是他的個性。你的評語要明確並告訴他他的行為如何地影響你。
除此之外,你能察覺情緒受激勵的不同程度也有幫助。如果你知道自己氣炸了,但你能夠繼續理性地與孩子說話,達到某種程度的了解,那就繼續下去。告訴孩子你的想法,傾聽他的回應,並繼續交談。相對地,假如你發現自己極端盛怒以致無法冷靜地思考,就將局面暫停,待你感到較平靜時再重新討論。當父母覺得自己瀕臨要做或說些具傷害性的事情,譬如毆打或侮辱孩子的邊緣時,也必須退避。打巴掌、諷刺、侮辱、損人格的評語或輕蔑的表情一定要避免。與其毆打孩子或對他們說出傷害性的批評,家長應該稍作休息,答應在他們情緒較穩定後,就會回來討論。
假如你感覺自己會對孩子在身體或心理上做出嚴重傷害的危險時,你就應該尋找專業的輔導。保健中心或當地的醫療部門會為你提供轉診服務。
最後,那些害怕失控的父母,最好記住寬恕的治療力量。父母偶爾都會犯錯,對孩子發脾氣,說或做了令自己後來懊悔的事情。打從4 歲開始,小孩就能夠明白「對不起」的概念。因此,不要錯過良機,感到後悔時趕緊「彌補」上回的互動關係。把你對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後的感受告訴孩子。對他們而言,這可能就是處理懊悔和哀傷的情緒的一個正面例子。或許你的孩子甚至會靈機一動,幫你找出有助於讓雙方避免往後的誤會和衝突的法子。
小孩一般都是渴望來自父母的親近和溫暖。他們最關心的是恢復雙方之間的關係。他們給父母無數第二次的機會。總之,這樣的寬恕是雙向的。在允許孩於偶爾鬧情緒的家庭里,父母也公開地原諒他們的孩子,這種情形最能發揮寬恕的功用。
雖然要建立情緒察覺可能是一輩子的事,但家長或許馬上從新的洞察中看到正面的結果。一位終於允許自己發脾氣的母親也比較會讓自己的兒子擁有相同的感覺。當一位父親肯承認自己的悲哀,他就更能夠傾聽兒子或女兒傷心的訴求。
·情緒察覺自我測驗接下來的測驗是幫助你反省自己的情緒生活,你如何允許自己去體驗忿怒和哀傷,以及你對一般情緒的感覺如何。答案沒有分對或錯,但是最後的得分幫助你衡量自己情緒察覺的程度。這方面的了解能夠使你洞悉你對別人,尤其是對自己小孩的情緒所作反應的原因。
·忿怒首先來看看你最近這幾星期的生活。想一些讓你受挫、受刺激或生氣的壓力事件。也想一些在你生活里,似乎對你表示不耐煩、失意、忿怒或苦惱的人。想想在面對別人或自己這些忿怒、具壓力的情緒時,你自己的想法、意象及基本的感覺。
閱讀以下每一項聲明,它們都是來自我們研究組裡的對象。看私底下你有幾分是贊同他們的,再圈出最合適你的答案。
對; F=錯; DK=不知道 (列表1)我覺得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忿怒。
我不是平靜就是氣瘋了,沒有介乎兩者之間的。
我只要是一點點的煩躁,別人都看得出來。
我能夠老早在發怒前,就知道自己是有不爽或暴躁的感覺。
就算是很微小的徵兆,我都能察覺別人的忿怒。
忿怒是有害的。
當我忿怒時,我感到自己像是在嘴裡嚼一些東西,咬牙切齒似的。
我能夠在肉體上感到忿怒的跡象。
感覺是私人的,我嘗試不去表達它們。
我對忿怒的經驗是感到身體逐漸發熱。
對我來說,感覺忿怒有如積聚增加的蒸汽,壓力愈來愈大。
對我來說,發怒有如吹散蒸汽,釋放壓力。
對我來說,發怒有如持續不停地增加壓力。
發怒讓我感到自己快要失控。
當我生氣時就是告訴別人我不是可以被擺布的。
忿怒是我達到嚴肅堅定的方法。
忿怒賜給我力量;它是處理事情的動機,不讓自己被擊敗。
我壓抑忿怒並將之藏在心內。
我的觀點是,假如你壓抑忿怒,你會招引災害。
我的看法是,忿怒是自然的,就像清喉嚨一樣。
對我而言,忿怒像一些東西著了火,像要爆炸似的。
忿怒,如一把火,能夠將你吞蝕。
我安然渡過忿怒,直到它消退。
我視忿怒為一種破壞。
我視忿怒為野蠻的。
我視忿怒為具有消滅性的。
對我而言,忿怒與侵略沒有多大的差別。
我認為孩子的忿怒是惡劣的並且應該受到處罰。
忿怒的能量必須散發至某處,你最好將它表達出來。
忿怒賜給你魄力、能量。
對我而言,忿怒與傷害是相隨的。我生氣,是因為我受到傷害。
對我而言,忿怒與恐懼是相隨的。我生氣,是因為我內心缺乏安全感。
當你發怒時,你將自己處於一個像是掌握力量的地位;你覺得在維護自己。
忿怒大半是不耐煩。
我處理忿怒的方法是讓時間把它沖走。
對我而言,忿怒表示無助與沮喪。
我隱藏自己的忿怒。
讓人家看到你在發脾氣是很丟臉的事。
如果忿怒是在控制之下,那就 OK。
我敢說人們發怒時,就像將廢棄物扔在別人身上似的。
要除去忿怒,就像是從體內排掉一些令人十分討厭的東西。
我覺得情緒的表達令人困窘。
假如這個人健康,他是不會發怒的。
忿怒意味著交戰或接觸。
·憂傷現在想想近來你感到難過、鬱鬱不樂或被排斥的時候。想一些在你生活里表現哀傷、沮喪或憂鬱的人。當你想起你或別人在表達這些傷心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意象或基本的感覺?閱讀以下每一項關於憂傷的說明,再圈出最能夠描述你反應的答案。 (列表2)大體而言,我會認為憂傷是有害的。
哀傷像疾病一樣,要從中恢復就如同疾病後痊癒似的。
當我難過時,我想獨自一人。
我感到有許多種憂傷。
就算自己只有一點點的傷心,我都能察覺出來。
就算別人只有一點點的憂鬱,我都能察覺出來。
我的身體清楚明確地警告我今天不會好過。
我認為憂傷是有益的,它讓你知道要放慢腳步。
我覺得憂傷對你是好的,它能告訴你什麼是你生命中所缺乏的。
憂傷本來就是失落感及傷感的一部分。
假如憂傷迅速結束,那就OK。
傾聽憂傷可以凈化人心。
憂傷是無用的。
「好好地痛哭一場」是沒有根據的。
憂傷不應該隨便浪費在芝麻綠豆的事上。
憂傷有存在的道理。
憂傷代表懦弱。
憂傷表示你有感覺有同理心。
感到悲哀即是感到無助和/或絕望。
假如你感到憂傷,找人交談是無用的。
我有時候會好好地痛哭一場。
感到悲哀讓我害怕。
向別人表示你難過代表著失去控制。
如果你能夠一直加以控制,憂傷可以是一種享受。
最好勿向別人表示你的憂傷。
憂傷就像是被蹂躪似的。
人們憂傷時應該要獨處,像隔離似的。
裝作快樂是憂傷的解藥。
經過足夠的思慮,一種情緒可以被轉換成另外一種。
我嘗試儘快自悲哀中恢復過來。
憂傷使你反省。
孩子的憂傷反映出負面的人格。
最好是完全不對孩子的哀傷作出反應。
有時候當我難過時,我只感到對自己的厭惡。
我的看法是,情緒一直都存在著;它們是生命的一部分。
在控制之下的情緒是表示樂觀、積極,而不是哀愁的。
感覺是私人的,不是公眾的。
假如你對孩子發泄情緒,你很可能會失控並變得濫用感情。
生命中,最好不要沉迷在負面的情緒內過久;只要強調積極的情緒即可。
要克服負面的情緒,只要繼續例行的過著日子即可。
·得分察覺忿怒及悲哀的人是以不同的態度來討論這些情緒。他們能夠輕易地在自己及別人身上發現這些情緒。他們能體驗這些情緒的種種強弱程度,而他們也允許這些感受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些人比其他情緒察覺較差的人,較有可能觀察出孩子細微、不強烈的忿怒或憂傷的表達,並有所反應。
你會對一種情緒的察覺力強,而對另一種弱嗎?這是有可能的。察覺力不是單次元的,並且會隨時間而轉變。
忿怒:要計算你的忿怒積分,將你在以下列表 1 內的題目說 「對」的次數總合後,減去你在列表2 內的題目說 「對」的次數的總和。得分愈高表示你的察覺力愈強。
列表 1:
,3,4,5,7,8,10,11,12,15,16,17,19,20,27,29,30,,32,33,列表2:
,6,9,13,14,18,21,22,23,24,25,26,28,34,35,36,37,,39,假如你回答 DK (不知道)超過10 次,你可能需要下功夫使自己變得更能夠察覺本身和別人的忿怒。
憂傷:要計算你的憂傷積分,將你在以下列表 1 內的題目說 「對」的次數總合後,減去你在列表2 內的題目說 「對」的次數的總和。得分愈高表示你的察覺力愈強。
列表 1:
,5,6,7,8,9,10,12,16,18,21,24,25,列表2:
,2,3,11,13,14,15,17,19,20,22,23,27,28,29,30,32,,34,36,37,38,39,假如你回答 DK (不知道)超過10 次,你可能需要下功夫使自己變得更能夠察覺本身和別人的憂傷。
·情緒自我察覺的秘訣做完這項測驗,你可能發覺想要對自己的情緒生活展開更深入的認識。
一般開發你的感覺的方法包括冥想沉思、祈禱、寫日記以及其他藝術的表達形式如演奏一種樂器或者畫畫。記住要建立更強的情緒察覺是需要一點獨處的,那是當今忙碌的家長常缺乏的。可是,如果你提醒自己,獨處的時間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較好的父母,那就不會看來好像是很縱容的事。夫妻可能偶爾想要輪流獨自去晨練或周末靜修。單親父母或許可以互相交替照顧孩子以換取相同的目的。
保持一份 「情緒記錄簿」也是能使你變得對每一刻的情緒有更多的察覺的一個很棒的方法。以下是追蹤各種情緒一周發生的清單。這樣的記錄簿幫助你變得對激發你情緒的事件或思慮以及你對它們反應的方式有更多的察覺。譬如,你記得最近哭或發脾氣的時候嗎?導火線是什麼呢?你對有這情緒的感覺如何?之後你感到輕鬆抑或羞恥?其他人是否察覺你有這些情緒?
你有跟任何人談起這件事嗎?這些是你在情緒記錄簿內可以記錄的事情。你也可以利用這本記錄簿記下你對其他人,尤其是你小孩的情緒的反應。每次發現孩子忿怒、傷心或恐懼時,你就可以記下自己的反應。
情緒記錄簿對那些害怕或擔憂自己情緒反應的人也有幫助。因為表達情緒及將它寫下來的過程中能幫助人們對這感覺下定義並控制它。曾經看來神秘而不受抵制的情緒突然有限制和範圍了。我們的感覺變得有管理而且不再令人恐懼。
當你寫情緒記錄簿時,注意你的感受引發的思考、意象及語言表達的方式。尋找你用來描述自己感覺的隱喻中的含意。譬如,你是否有時候視你的忿怒或孩子的忿怒是具有破壞性或爆發性,而因此感到令人恐懼?或者你是否較可能意識到忿怒是具有力量的、凈化的及有魄力的?關於你接受和處理生活中負面情緒的意願,這些描述透露了什麼信息?對於你想要改變的情緒,你有什麼看法或認識?
·情緒記錄簿愉 快鍾 愛興 趣興 奮驕傲渴望愛被 愛感 謝壓 力傷 害悲 哀苦 惱生 氣憐 憫厭 惡內 疚妒 忌羞 愧·察覺小孩的情緒察覺自己情緒的父母可以運用他們的敏感性與孩子的感情——無論多麼的難解或強烈——做協調。不過,作為一個敏感、察覺情緒的人,並不一定代表你對孩子的感受會覺得易於了解。小孩常常間接地表達他們的情緒,而採用的方法令大人感到迷惑。無論如何,只要我們放開心胸仔細傾聽,我們通常都能夠解讀孩子在互動時、嬉戲中、每日的行為里無意識地隱藏著的信息。
在我們養育組內的一位父親大衛,敘述他 7 歲的女兒如何在一次事件中令他了解她忿怒的根源並向他表示她的需求。凱莉那一整天心情低沉,他解釋那是因為與她4 歲的弟弟吵架後,對於所有想像的侮辱都發怒,包括典型的: 「佔美又在瞪著我看!」每次的互動關係,凱莉都將佔美當成壞蛋,雖然佔美看來並沒做錯事。大衛問凱莉為何她對順從的弟弟如此生氣,但他的問題只換來她的靜默無語和眼淚。他探問愈深入,凱莉就變得更被動。
到了晚上,大衛去凱莉的房間幫她準備就寢時,她又開始鬧彆扭。他打開衣櫃找她的睡衣時,發現只有一套乾淨的、褲腳縫密的舊睡衣。 「你認為這件適合穿嗎?」他帶著一絲微笑問,同時把它來提起讓他瘦高的女兒看。
大衛找來一把剪刀,兩人一起把密合的褲管裁去,讓她穿上。 「我真不敢相信你長得這樣快,」他對她說: 「你就要變成一個高大的女孩啰。」
分鐘後,凱莉和家人一起在廚房吃睡前點心。 「她看來就像是另一個小孩,」大衛回憶著說。她變得很興奮、活潑。她甚至還跟佔美說了個笑話。
「在這睡衣事件中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我不確定是什麼,」大衛告訴其他的家長。經過組內輪番的討論,他得到一個比較清楚的答案。凱莉這樣一個嚴肅、敏感的小孩一直很妒忌性情快樂、和藹的佔美。尤其在那天,由於相同的原因,她可能需要再次的保證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或許她想知道大衛愛她的方式跟愛佔美的方式是不同的,又或許她父親親切地承認她的快速長大正是她所要的。
重點在於孩子——跟所有人一樣——他們的情緒都是有原因的,不論他們是否能夠清晰地表達出這些原因。每當我們發現孩子為了些看似不合理的事件發怒或不安,如果退一步看看他們整體的生活狀況,可能會幫助解決問題。一個 3 歲的孩子不可能告訴你: 「媽咪,對不起,我最近太煩躁了。那只是因為自從去了新的日間託兒所後,我有許多的壓力。」一個8 歲的孩子大概不會告訴你: 「當我聽到你跟爸爸為了錢在爭吵時,我覺得好緊張。」
但事實上,這可能真的就是他的感受。
在大約 7 歲和更小的孩子中,常常在幻想的遊戲中展露出感覺的提示。
假裝的遊戲,利用不同的角色、場景及道具,可以讓孩子確實地表現種種的情緒。我記得自己的女兒莫莉亞,在她4 歲時,用她的芭比娃娃應用方法。
她在浴盆內邊玩弄著娃娃邊告訴我:「當你發怒的時候,芭比真的好害怕。」
這是她開始我倆之間重大問題對話的一貫作風,談的都是關於使我忿怒的事情;當我生氣時,我的聲調多麼高;以及那使她有怎樣的感覺。有這機會暢談是可喜的,我向芭比娃娃 (和我的女兒)保證,我不是想驚嚇她,而我偶爾的發脾氣並不代表我不愛她。由於莫莉亞是以芭比的身份交談,所以我直接向芭比說話並安撫她。我認為如此可讓莫莉亞較容易繼續談關於在我生氣時她的感受。
並非孩子所有的信息都像這樣易於解讀。不過,透過嬉戲,他們一般都會反映表達對嚴肅的主題如遺棄、疾病、傷害或死亡的恐懼。 (孩子喜歡假裝他們有超人的力量並不奇怪。)警覺的家長能夠從孩子遊戲中表達的恐懼而獲得提示。隨後,他們可以將這些恐懼提出討論並讓孩子得到慰藉。
孩子情緒上不安的徵兆亦會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譬如過量進食、胃口差、惡夢、頭痛或胃痛。已經訓練會上洗手間的孩子,或許突然又開始尿床等等。
假如你覺得孩子似乎正在憂傷、忿怒或恐懼,嘗試設身處地從他們的觀點看看這世界,這樣會有幫助的。要實際行動可能比光聽來得更有挑戰性,尤其當你自認擁有許多豐富的人生經驗。譬如,當一隻寵物去世時,你知道悲傷會隨時間而逝,但一個孩子第一次體驗這種感情時,由於強烈的感受,會比你更感到不勝負荷。雖然你無法排除你倆之間經歷的懸殊,但你可以嘗試記住孩子是從一個鮮嫩、較易受傷的觀點來面對生命。
當你感到自己的內心與孩子結合;當你知道自己感覺到孩子的感受,你就體驗了同理心,亦即情緒輔導的基礎。假如你可以在這種情緒下與孩子相處——就算有時候這感覺可能是難熬的或不舒適的——你就可以採取下一步,認識到情緒產生的時刻是建立信賴及提供指導的一個機會。
步驟二:認可情緒是親近及教導的一個機會在中文裡, 「危機」一字代表著「危機」與「轉機」。將這個字的兩個概念拿來形容父母的角色是最適合不過的。不論這 「危機」是一隻破碎的氣球、一張退步的數學成績單、或是一個背叛的朋友,這些負面的經驗都可以作為實行同理心、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以及教導他們處理自己情緒的一個良機。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認識到孩子負面的情緒是親近與教導的機會,讓他們感到一種慰藉,一種解脫,一種 「鬆一口氣」。我們可以視孩子的忿怒為別的東西而非對我們權力的一種挑戰。孩子的恐懼不再是父母無能的證據,而他們的悲傷不一定表示我們 「今天又多一樣被搞砸的事情要我來料理」。
研究組裡一位情緒輔導的父親反覆地述說一個概念,一個小孩傷心或生氣或害怕時,最需要他的父母。具備安撫一個不安的小孩的能力,大概讓我們 「感到最像一位父母」。透過認可孩子的情緒,我們幫助他們學習慰藉自己的技巧,足以享用一生。
雖然一些家長嘗試忽視小孩負面的感受,希望這些情緒會消散,但其實並不然。相反地,在孩子論及他們的感受,認識它們,並有被了解的感覺時,這些負面的感受就會消散。因此,在情緒未上升到要爆發的危險前,趁早認可這些微弱的感覺是有意義的。假如你5 歲的孩子對於要去看牙醫似乎很緊張,你最好在前一天先行探討這恐懼,而不要等到孩子坐在牙醫診療室的椅子上大發脾氣。假如你 12歲的孩子妒忌他的好朋友得到你兒子一直渴望進入棒球隊的機會,你最好引導他討論他的感受,而不是讓這兩個孩子在往後的兩周內不停地爭吵。
在情緒未增強前認可它們也給家人一個風險較小的機會去練習傾聽和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果你對孩子摔壞的玩具或輕微的擦傷表示關注與擔心,這些經歷就是發展關係的基礎。你的小孩知道你是他的盟友,並且與你一起想出如何合作相處。然後當發生大事時,你倆有著充分的準備就能共同去面對考驗。
步驟三:以同理心去傾聽並肯定孩子的感受一旦你了解情緒產生時的處境正是建立親近及教導解決問題的機會,大概你就已經準備好,可以接受情緒輔導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同理心去傾聽。
在這種情況下,傾聽不單只指以雙耳搜集資料。同理心的傾聽者更利用雙眼去觀察孩子情緒的身體證據。他們運用想像力從孩子身上透視整個狀況,他們用語言以安撫的、非批評的方式反映他們所聽到的,並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用內心真正地去感覺孩子的感受。
要與孩子的情緒一致,你需要專註於他的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和手勢。
當然,你以前已看過深鎖的雙眉、緊咬的牙關或者煩躁的跺腳。你從其中得知孩子有什麼樣的感覺?記住,你的孩子也能夠洞悉你的肢體語言。假如你的目的是要以輕鬆體貼的態度交談,就採取一個表明此種態度的姿勢。坐在跟他同高度的位置,深吸一口氣,放鬆自己,同時集中精神。你的專註使孩子了解你很認真地對待他的事並且你願意花時間在這件事上。
孩子表露他的情緒時,你就回應所聽到和留意到的事情。這樣是向孩子保證你在仔細地傾聽,同時你肯定他的感覺。以下是一個例子:
當尼奇收到寄來的生日禮物時,他4 歲的弟弟基爾很生氣地提出抗議:
「這是不公平的!」孩子的爸爸以典型的方式解釋,早晚就會公平的,他說:
「你生日到時,祖母或許也會寄給你一份禮物。」
雖然這樣的聲明確實解釋了這狀況的邏輯,但它無法否定基爾當時的感受。現在,除了感到對禮物的妒忌之外,基爾大概對父親不了解他凄涼的處境而感到忿怒。
想像假如他父親以一句簡單的話來回應他的發作: 「你也希望祖母給你寄一份禮物吧。」基爾會有如何不同的感受。他可能會想: 「對呀,就是這樣。雖然是尼奇的生日,我應該表現得若無其事,但我卻很妒忌。爸爸了解我。」這樣,基爾對於父親遲早會平等的解釋也就較能接受。
在我們養育組內的一位母親,她也有類似的經驗,她的女兒有天從學校回家後埋怨: 「沒有人喜歡我。」
「不跟她爭辯事實是十分困難的,」這位母親說:「我知道她在校內人緣很好。當我只是帶著同理心並傾聽她的訴說而並不與她爭論,一分鐘後,這個事件就結束了。我學到當她在談她的感受時,邏輯一點幫不上忙。最好只是傾聽。」
接下來是另一則以同理心去傾聽的例子,是來自我們養育組內一位母親與她9 歲的女兒美岡曾有過的對話。注意這位母親最關心的事是認可她女兒的感覺:
美岡:明天我不想去上學。
母親:你不想?那真奇怪。通常你是喜歡上學的。我很納悶,想知道你是否擔心著一些事情。
美岡:對呀,有一點。
母親:你擔心什麼呢?
美岡:我不知道。
母親:有些事情讓你憂慮,而你不確定是什麼。
美岡:對呀。
母親:我敢說你覺得有點緊張。
美岡: (含著眼淚)對呀。可能是朵恩和白蒂的緣故吧。
母親:今天在學校跟朵恩和白蒂有發生一些事情嗎?
美岡:對呀。今天在休息時間,朵恩和白蒂都不理睬我。
母親:啊,那一定讓你很難過。
美岡:是呀。
母親:看來你明天不想去學校是因為你擔心朵恩和白蒂可能在休息時間又不理睬你。
美岡:對呀。每次我朝她們走過去,她們就走開並做些其他的事。
母親:哎喲,我的天呀。我的朋友如果那樣對我,我一定傷心透啦。
美岡:我就是呀。我覺得自己好想哭。
母親:啊,我的寶貝 (擁抱著她)。你發生這事我真的感到好難過。對於你的朋友這樣對待你,我能夠了解你的悲傷和忿怒。
美岡:我就是這樣,明天我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我不想去學校。
母親:因為你不希望你的朋友再傷害你。
美岡:對呀,而且她們是我一向的玩伴。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朋友。
就這樣,美岡繼續告訴母親她與女孩們的互動情況。這位母親報告有幾次她想告訴女兒該怎麼做,她想說: 「不必擔心,明天朵恩和白蒂會改變她們的態度。」又或者 「不要理這些女孩,找其他新的朋友」。
但是,這位母親忍住沒有說,因為她想傳達她的了解並讓美岡自己找到一些解決的辦法。
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直覺。假如這位母親告訴美岡不必憂慮,或者假如她已經暗示一些簡單的解答,她很可能會說她認為女兒的問題是微不足道的,愚蠢的。然而,美岡發現母親成為一位心腹朋友並感到安慰。在經過幾分鐘的傾聽及回應女兒向她敘述的事之後,美岡的母親開始探究處理這情況的構想。同時,由於美岡知道母親了解她的矛盾,她接納了母親給她的意見。
以下是這對話剩餘的部分:
美岡: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母親:你希望我幫你想些可行的辦法嗎?
美岡:對呀。
母親:或許你可以跟朵恩和白蒂談談當她們不理你時,你的感受。
美岡:我想我做不到。那太尷尬了。
母親:對,我能了解你為何會有那樣的感覺。那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老天,我也不知道,讓我們一起想吧。 (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位母親一直撫摸著女兒的背部。)母親:或許你可以等著看會發生什麼事。你也知道朵恩今天可能很差勁,隔天就又回到老樣子。明天或許她就會比較友善。
美岡:但萬一她不會呢?
母親:我沒有把握。你有別的法子嗎?
美岡:沒有。
母親:有沒有其他人你想跟她們一起玩的?
美岡:沒有。
母親:在操場上還做些什麼事呢?
美岡:只有踢球。
母親:你喜歡踢球嗎?
美岡:我從來沒玩過。
母親:啊。
美岡:克麗斯塔常常玩球。
母親:你是說你在營火會上認識的朋友克麗斯塔?
美岡:對呀。
母親:我曾經在營火討論會上看到你跟克麗斯塔在一起,而你跟她相處完全不會感到羞怯。或許你可以請她教你如何玩球。
美岡:或許吧。
母親:好,那你就有另外一個辦法啦。
美岡:對呀,或許行得通。但萬一不行呢?
母親:看來你還是很擔心。好像你害怕到時候沒人跟你玩,你就不知所措似的。
美岡:對呀。
母親:你可以想出一些自己一個人玩的有趣事情嗎?
美岡:你是指像跳繩嗎?
母親:對呀,跳繩。
美岡:我可以帶著跳繩回學校,以防萬一。
母親:對呀。假如你不跟朵恩和白蒂玩耍,或者踢球遊戲不順利,那你還可以跳繩。
美岡:對呀,我可以這樣做。
母親:那麼現在何不就把你的繩子放進背包里,才不至於忘記。
美岡:OK,那麼我可以打電話問克麗斯塔明天放學後可以過來嗎?
母親:這主意好極啦。
花一點時間,以同理心讓美岡自己發掘她的解答,如此,這位母親就能夠指導女兒做出一些可行的選擇。
你要知道,當你傾聽情緒受激的小孩的訴求,只與他一起探討通常都比為了延續對話而發問來得更有效。你或許會問孩子: 「你為何感到傷心?」
而她完全毫無頭緒。一個孩子,她沒有多年的反省經歷 (這對她不利也可能對她有利)所以無法立刻說出一個答案來。可能她是對於父母間的爭吵感到很難過,或是因為她過度疲倦,又或者是她擔心將至的鋼琴獨奏會。但要她這樣敘述,她可能辦到也可能辦不到。就算她真的能說出一個所以然,她仍很可能擔心這個答案並沒有充分的理由足以解釋她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質問只會使孩子變得沉默。較好的做法是反映你所留意到的事。你可以說:
「今天你看來似乎有點疲倦」或者:「我留意到當我提及獨奏會時,你皺眉蹙額,」然後等她的反應。
另外,避免問一些你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像是:「昨晚你幾點回家?」
或者: 「是誰摔破了這盞燈?」這些都帶一絲不信任和陷阱味道的語氣——好像你在等著孩子撒謊。最好是以直接明確的觀察來作為對話的起頭——像是: 「我知道你摔破了這盞燈,而我感到失望,」或者「你昨晚大約過了一點才回來,我不認為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告訴孩子你自己生活里的例子也可以是表明你了解的一個有效方法。就以基爾這個案例來說,這個小男生為了他弟弟收到生日禮物而妒忌。想像假如他的父親說: 「在我小的時候,當瑪莉姑媽收到禮物時,我也有相同的感受。」這使基爾確信他的感覺是有根據的,甚至他的爸爸也曾經體驗過。由於他感到被人了解,也就能接納父親安撫的解釋: 「你生日時,祖母或許也會寄給你一份禮物。」
步驟四:口頭上的情緒描述情緒輔導里一個簡易卻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當孩子情緒受刺激時,幫助他們去描述這情緒。在以上的例子中,基爾的父親幫他確定他這不舒適的感覺是「妒忌」。美岡的母親使用了許多幫助女兒定義她的問題的描述:「緊張、擔心、傷害、生氣、難過及害怕」。如此提供一些字眼可以幫助孩子將一種無形的、恐慌的、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定義、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的東西。忿怒、憂傷及恐懼變成每個人都有的經歷,而且每個人都可以處理的。
情緒的描述伴隨著同理心。一位父母看到孩子在掉眼淚就說: 「你感到十分的傷心,是嗎?」這樣,孩子不單得到父母的了解,他還可以以語言來形容這種強烈的感受。
研究表示,情緒描述的行為對神經系統有安撫的效果,能幫助孩子自不安的事件里較快地恢復過來。我們未確定這種安撫效果產生的原理,但我的理論是,在你體驗情緒的同時進行對它的討論,是牽涉大腦的左葉,即是語言及邏輯的中心。如此,或許幫助孩子專心並平靜下來。如前所述,教導孩子自我慰藉其影響甚巨。那些在較年幼的時期就能平靜自己情緒的小孩表現數項情緒智力的徵象:他們較能專心、有較好的同輩關係、較優的學業成績及良好的健康狀態。
我給家長的建議是,幫助孩子描述他們的感情。這不是指告訴孩子他們應該有的感覺。這只是單純的指幫助他們發展一些表達他們情緒的語彙。
孩子愈能精確地以言辭表示他們的感受就愈好,因此,看看你能否幫助他們說中要害。譬如,當他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意、忿怒、混亂、被叛離或妒忌。當她難過時,她可能也感到傷害、被排斥、妒忌、空虛、沮喪。
記住,人們常有混合的情緒,但這對某些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煩惱了。
譬如,一個準備要去營火會的孩子可能對他的獨立感到自傲,但也害怕自己會想家。 「每個人對於要出遠門都很高興,但我卻感到焦慮,」這孩子或許會想: 「我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呢?」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去探究他情緒的領域,並向他保證同時有兩種感覺是很正常的。
步驟五:設規範並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一旦你花時間傾聽小孩的訴說並幫助她了解及描述她的情緒之後,很自然地你會發現自己被引入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個過程也可以多至五項步驟:一、設規範;二、確定目的;三、思考可能的解答;四、根據你家庭的價值觀,評估所建議的解答;五、幫助孩子選擇一個解答。
乍看之下,這個過程似乎頗難處理,但經過演練,它變得很自動並且通常很快就可完成。你也希望孩子能以這種簡短的方式經常解決問題。
你可以逐步地指導孩子。但不要驚訝,隨著經驗的累積,他會開始率先去做並漸漸自己去解決困難的問題。
·設規範解決問題首先通常是父母對不適當的行為來設規範的,尤其是對小孩子。譬如,一個受挫的孩子以不適當的方式表達負面的情緒,如毆打一位玩伴、摔破玩具或謾罵。父母在了解這不端行為後面代表的情緒並幫他描述感覺後,就可以讓孩子明白某些行為是不適當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然後,父母可以指導孩子思考一些較適當的方法來處理負面的情緒。
「你對於丹尼取走你的電動遊戲很惱火,」父母大概會說:「我也可能會這樣。但你打他就不對。你想,應該怎麼做呢?」或者: 「你感到妒忌是正常的,因為妹妹比你先搶坐車子的前座,但你用難聽的名字叫她就不對了。
你能想別的方法來處理你的感受嗎?」
按照金諾的教導,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他們的感覺不是問題的所在,而不端的品行才是。他說,所有的感覺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被接受的,但並非所有的行為是可被接受的。因此,家長的職責是對行為而不是對渴望設規範。
假如你認為要孩子改變對一種處境的感受是不容易的,那麼這就合理了。孩子對憂傷、害怕、忿怒的情緒,不會因為父母說: 「不要哭啦」,或者: 「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感覺」而消散。如果告訴孩子她應該有什麼樣的感受,這隻會使她不信賴自己真正有的感覺,這種情況導致自我疑惑及自尊的喪失。相反地,假如我們告訴孩子她有權利擁有自己的感覺——但可能有較好的方法來表達這些感覺——孩子的性格、她對自尊的觀念就不會受到傷害。同時,她知道有一個了解她的大人從她情緒激動一直到尋找出答案都在身旁幫忙協助自己。
家長到底要規範哪一種的行為呢?金諾沒有提供可靠確實的答案,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父母應該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給孩子立規矩。不過,他倒是對於寬容的程度作了一些指引,他稱之為 「接受小孩的孩子氣」。他說,譬如父母應該接納 「一個正常的小孩,身上乾淨的襯衫很快就會骯髒,因為對孩子來說,正常的行動方式是奔跑而非走路,樹是要爬的,而鏡子是做鬼臉用的」。允許這類的行為, 「帶來信心並增強表達感覺及思考的能力。」
相反地,過分寬容是接受不良好的行為如破壞性的行為。應該避免給於過分的寬容,因為它 「帶來焦慮並增加對無法給於的特權的要求」。
金諾也建議家長考慮使用三 「區段」行為規則,它分為綠區、黃區及紅區。
綠區包括被認可及合適的行為。這是我們要孩子採用的行為,所以我們允許他們去做。
黃區是不被認可的不端行為,但由於兩項特殊的理由而被容忍。第一項是 「學習的餘地」,你4 歲的小孩無法在教堂做禮拜時安靜地坐著,但你期望隨著年齡的增加,他會變得較好。第二項是 「克難期的餘地」,一個5 歲的孩子害感冒時鬧彆扭;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在父母離婚時對母親的職權視若無睹。你或許不會批准這種行為,所以你必須讓孩子知道。但是你可以退一步容忍它,告訴孩子你如此做完全是由於情況特殊。
紅區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為。這些包括會危害孩子或其他人幸福的行為,也包括不法的,或你認為邪惡的、不道德的、或社會所不容納的行為。
對不適當的行為設限制時,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遵從或違反了這些規定的後果。良好行為的後果可以是正面的關切、讚揚、特權或獎賞。不良行為的後果可以是不予關切、特權的喪失或沒有獎賞。假如後果是前後一致的、公平的,並與行為不端有關的,孩子反應的效果最佳。
對於幼兒——如3 至8 歲之間, 「暫停」是一個很普遍的行為不端的後果。正確的使用法是,孩子被短暫地隔離,不得與同輩及照料者有正面的接觸。假如正確地運用,這個方法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孩子停止不端的行為,平靜下來,並有一個較正面的新開始。很不幸地,太多家長和照料者不正確地運用 「暫停」,他們除了隔離,還加上粗暴的言行,讓孩子感到被排斥和被侮辱。這種損傷人格的做法並沒有帶來多少的益處。我強烈地向父母呼籲要謹慎敏銳地使用 「暫停」法。
另一個美國家長常用的不端行為的後果是打一頓。譬如,在 1990年對高中的一份調查,顯示百分之九十三在幼年時曾經挨罵,其中百分之十點六報告有嚴重的身體處罰以致留有鞭痕或瘀青。雖然在美國打孩子是很普遍但這不是全世界父母的標準。譬如在瑞典只有約百分之十一的家長報告打孩子——這數字讓許多人相信與這國家普遍暴力事件偏低有關。
許多打孩子的家長解釋他們這樣做會使孩子服從。其實,許多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痛而會遵從命令。但問題在於打孩子在短時間內馬上見效:它不經過討論,立即就制止了不端的行為,斷絕了教導孩子自我控制及解決問題的機會。長遠來說,打孩子可能一點效果都沒有。打常常會造成反效果,因為它使孩子感到無力、對待不公平、並怨恨父母。打之後,孩子比較會想到報復而非自我改進。羞辱的感覺可能使他們否認做錯事,或者他們可能計劃如何避免在下次犯錯時 「被逮到」。
打也成為示範的例子,表示侵略的行為是你想要得逞時的一個合適方法。研究發現挨罵的孩子比較容易毆打他們的玩伴,尤其是那些較瘦小軟弱的。打的效果也可能產生一個長期的影響。研究顯示挨罵的小孩其侵略性與所受體罰的嚴重度是有關的。長大到少年後,他們比較會毆打父母;成年後,他們比較會變得暴力並且在人際關係上也會容忍暴力行為。最後,那些童年被體罰的人也比較不會照顧他們年邁的雙親,雖然極大部分的美國家長打孩子,我相信多數的人希望以其他較好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不端行為。很有意思的是,研究有關父母接受對孩子管訓的訓練,顯示一旦他們發現別種有效的辦法,他們就不會使用打的方法。
允許孩子保留他們的尊嚴、自尊及權力,這樣子的規範會讓家庭的運作更成功。當孩子明白設定的規矩,同時又有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他們一開始就比較不會犯錯。當他們學會調整自己負面的情緒,就較不需要家長的規範及管訓。在父母被視為公平、可靠的盟友下,孩子就比較能夠與父母共同解決問題。
·確定目的當父母可以抱持同理心去傾聽孩子的訴求,對感情作描述,並對不適宜的行為設限後,下一步通常是確定解決問題的目的。假如這不太合乎邏輯,那麼很可能你太倉促了;你的小孩大概仍需要一些時間來表達她的情感。假如你覺得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況,嘗試不要打斷她的話題。只要單純地鼓勵孩子繼續談論,抱著同理心、描述感覺,並不時地反映你的所見所聞。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也有幫助,譬如,「你覺得什麼事情讓你傷心(或生氣或焦慮)?」
「是不是今天發生了一些事?」你可以提供一些假設性的想法來幫助孩子找出原因。最後,你的孩子很可能會達到這樣的領悟: 「現在我知道自己感覺糟透的原因,而且我知道引起這些感覺的問題在哪裡。我該怎麼去處理這個問題呢?」
要鎖定解決問題的靶子,就要詢問孩子關於眼前這問題,他想得到些什麼。通常,答案是很簡單的:他想調整好傾斜一邊的風箏;他想解答一題複雜的數學題。其他的情況可能需要說明。譬如,在跟妹妹吵架後,他或許需要決定最好是報復,還是尋找避免以後爭吵的辦法。有時候,情況看似全無解決之道:小孩的寵物去世,他要好的朋友遷移他州,他得不到真正想要在學校戲劇社內主演的角色。像這樣的案例,你孩子的目的可能只是單純地接受失敗或尋找慰藉。
·思考可能的解答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家長的主意可能是一大幫助——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他們通常苦無對策。可是,重要的是避免越俎代皰。
假如你真的希望孩子能有收穫,你應該鼓勵她去孕育自己的想法。如何好好地處理這種動腦筋解決問題的過程,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大部分 10歲以下的孩子都不善於抽象思考。
因此,同一時間內,要他們腦袋裡擁有超過一種的選擇是有困難的。所以,一旦你倆有了一個主意,這個年紀的小孩很可能就要馬上嘗試,而不會去考慮其他的途徑。我記得當自己的女兒莫莉亞4 歲時,跟她談及如何處理她對惡夢中 「一隻怪獸」的恐懼的策謀。
「你可以將你的感覺畫成一幅圖畫,」我向她建議。轉眼間,她就去找她的蠟筆。由於你不希望銷毀這股熱忱,你可能要一個一個去嘗試解答,然後徵求孩子做決定,從所有嘗試中選擇最有效的辦法。要向孩子表示另類的選擇,假扮或幻想的遊戲也可以是一個具體及便利的方法。你可以使用木偶、洋娃娃或自己本身去扮演對問題的解答。
由於小孩子通常是好壞分明的思想模式,假裝兩種情況對立的版本有助於解釋——一個代表 「好的」情況,一個代表「壞的」情況。
譬如,兩個布偶為了一個玩具在爭吵。在第一幕里,一個布偶未經過同意,擅自從另一個布偶處搶走玩具。在第二幕里,一個布偶提議輪流玩玩具。
至於較大的孩子,你可以採用一個較傳統的 「絞腦筋」過程,如此,你跟孩子盡量努力思索可能的辦法。為了幫助產生創意,一開始先告訴孩子沒有想法是愚蠢的,而你唯有到最後才從所有的可能中除去一些選擇。要向孩子表示自己對這過程的認真,你可以同時寫下你倆想到的所有的辦法。在你思索解答時,一個鼓勵孩子發展的技巧是,將過往及未來的勝利之間的關係連繫起來。
你可以提醒他們過去的成果,然後鼓勵他們做新的嘗試,並預測自己有類似的成功。最近莫莉亞在幼兒園的友誼關係上出了問題,使我有機會與她嘗試這個技巧。那天她被這問題煩得不想上學。
我決定不告訴她怎麼處理,而寧可在問她自己想法的同時,提供一些幫助她重新審視這個狀況的信息。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莫莉亞:我不想上學,因為游泳課需要一個搭檔,瑪格烈一直想跟我作伴,但我卻想跟寶莉在一起。
我:我了解這問題真的使你感到很沮喪。
莫莉亞:對呀,真的煩死啦。
我:你能夠怎麼做呢?
莫莉亞:我不知道。我喜歡瑪格烈但我已經厭倦了一直跟她搭檔。或許我可以在瑪格烈問我前先抓住寶莉的手。
我:好呀,那是一個辦法。你速度必須真的要快啊,不過你應該做得到。
這時候,我有衝動很想提出我的建議,但我了解為了莫莉亞的成長,最好是忍住自己,只是持續地輔導她,讓她從自己的觀點及經歷來探究這個狀況。
我:你還想到其他辦法嗎?
莫莉亞:沒有。
我:OK,讓我們再來談一談。你在學校感到煩惱及沮喪。你記得以前曾經有過相同的感受嗎?
莫莉亞:有呀。多多少少。就像丹尼爾常常在拉扯我的頭髮時。
我:我記得那事。那你是如何處理的呢?
莫莉亞:我告訴他我希望他停手,否則我會去告訴老師。
我:有效嗎?
莫莉亞:有呀。他就停手啦。
我:那件事有沒有什麼讓你回想可以用在這件事上呢?
莫莉亞:啊,或許我可以跟瑪格烈談談,告訴她這陣子我不想跟她搭檔,但我仍然想跟她交朋友,而有時候我只是想做寶莉的搭檔。
我:不錯。現在你有了兩個解答。我知道你還會有更多的好主意!
·評估所建議的解答現在是檢查你所引發的每一個解答的時候,決定去嘗試一些或除去一些。鼓勵孩子個別考慮每一個主意,提出一些問題如:
「這個解答公平嗎?」
「這個解答有效嗎?」
「它有把握嗎?」
「我會感覺怎樣?其他人又會感覺怎樣?」
這種訓練是你與孩子共同探究需要對某些行為設限的另一個機會。譬如,莫莉亞因為游泳搭檔的問題而提出留在家裡的建議。我可以指出事情的不可行,因為莫莉亞隔天還是要面對同樣的問題。這類的對話也給家長增強家庭價值觀的機會。我可能對她說: 「我們認為你最好面對你的問題,而不是留在家中逃避它們。」我也可以利用這個情況來加強莫莉亞仁慈的道德觀:
「我很欣慰你考慮到告訴瑪格烈你仍然想跟她交朋友。我認為能夠對你朋友的感受有敏銳的感覺是很重要的。」
·幫助孩子選擇一個解答一旦你和孩子探究完各種分歧的意見,鼓勵她選擇一種或幾種方法作嘗試。
雖然你想鼓勵孩子自己思索,但這也是提出你的意見及指導的良機。此時,不必畏懼告訴孩子你年輕時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你從經驗中學到什麼?
你犯了什麼錯誤?什麼決策讓你自豪?在幫助她解決困難中向她灌輸你的價值觀,比單純地講解與孩子日常生活無關的抽象概念要來得更有效。
雖然你想幫孩子做好決定,但切記他們從錯誤中也有所學習。假如你的孩子轉向一個你知道是行不通但無害的主意時,你或許希望她無論如何也試試。然後如果失敗了,就鼓勵她朝另一個方向發展。
一旦孩子做了一個選擇,幫助她達成具體計劃。譬如一對兄弟為了家庭雜務吵嘴,則設法安排分工合作。鼓勵他們達成基本規則的協議,指派任務並同意對調的時限。 (傑克遜負責晚餐的碟子,約書亞負責午餐的碟子,兩星期後互調。)另外,有一套評估成效的辦法也是一個好主意。譬如,這對兄弟同意嘗試一個月,然後討論它的效果,如有需要再做修改。如此一來,孩子逐漸了解辦法是可以一邊進行,一邊修正的。
當孩子選擇一個行不通的解答,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之後,你可以重新開始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讓孩子了解一個意見的取消並不表示這番努力是完全白費的。指出這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每一次的調整隻會讓他們更接近成功。
推薦閱讀:
※2月28日,詩詞史上最重要的一天:李白王維白居易都在今天誕生
※婚後的夫妻相處之道,說話方式很重要啊!
※成績亮相,每個家長腦子裡閃過的問題都是孩子的名次。孩子的排名真的那麼重要嗎?
※吳冠軍:「性的問題」何以重要?
※別恐慌,這周出現的消息或信息會讓你了解非常重要的東西。(事業運)彼特每周星座事業運12.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