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中國文化之源

河圖與洛書,中國文化源頭,最早記錄於《尚書》。而說法不一,越是研究,謎團越多。那麼,它到底是不是中國文化源頭呢?一、基本說法河圖與洛書,古代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易·繫辭上》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其圖如下:

上古伏羲氏,洛陽東北黃河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演成八卦。大禹時,洛陽西洛河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收入《尚書》,名為《洪範》。河圖洛書,表達一種數學思想。基本特點是:數字性和對稱性。它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第一個里程碑。二、研究迷途此後推演陷入迷途。其一,發展隨意性。由河圖洛書,發展為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其實,相剋相生的陰陽五行說,變換無窮的太極八卦說,都是孔子對《易經》註解的演化,極不可信。先秦文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根本不存在五行八卦等說法。其二,說法多樣性。一是龍馬負圖。伏羲氏教民「結繩為網以漁」,養蓄家畜。因此,天授神物,龍背馬身的神獸,生有雙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龍鱗,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負圖點,由黃河進入圖河,游弋於圖河。人稱龍馬。伏羲氏見後,依照龍馬背上圖點,畫出圖樣。故後人在伏羲氏龍馬負圖處,修建負圖寺,紀念伏羲氏開拓文明的功績。二是「洛書魚獻」。黃帝體察民情,親自勞動,感動天神,於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神告訴黃帝,洛水裡有龍圖龜書,黃帝便帶領眾頭領,巡遊洛水。時值大霧,隱約看見一條大魚困於河灘,黃帝同情魚的遭遇,便命人殺五牲、祭天帝,並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動,連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漲,大魚得救。大魚走後,黃帝在洛水岸邊得到河圖洛書,即《河圖視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記載人類所需各種知識。這就是「洛書魚獻」。三是靈龜之說。唐堯帶領眾酋長東遊洛水。太陽偏西,偶然玉璧沉入洛水,見光芒四起,有靈龜出而復隱。於是,堯在洛水邊修祭壇,鄭重其事將璧玉沉入河底。稍傾,河底光芒四射,接著又飛起一團雲霧,有噴氣吐水之聲。一陣大風過後,雲開霧散,風平浪靜,水上漂過一個大龜殼,廣袤九尺,綠色赤文。殼上平坦處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記錄各代帝王興亡之數。此後,易理文字傳開。這就是「靈龜」之說。四是黃龍負書。虞舜習堯禮,沉璧於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龜負圖書而出。接著一黃龍,舒圖書於雲畔,將赤文篆字以授舜。這就是「黃龍負書」。總之,人們越研究,謎團越多,是否迷失了方向?三、遵循方向河圖洛書到底什麼樣,各書均未明言。直到宋代初年,華山道士陳摶,提出圖式《龍圖易》,講龍圖三變,即一變為天地未合之數,二變為天地已合之數,三變為龍馬負圖之形,最後形成河圖洛書二個圖式。但他沒有提到河圖洛書的名稱。後來北宋易學家劉牧,精研陳摶所著《龍圖易》,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著書《易數鉤隱圖》,河圖洛書才為世人所知。因此,研究河圖洛書,應拋棄沒有根據的傳說,以考古和文獻為依據。第一,明確其必要性。河圖洛書,眾多學者稱其為華夏文化源頭,但又眾說紛紜。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搞清它是不是中國文化的源頭。第二,剔除神話色彩。將河圖洛書神化,不能增加可信性。惟有以考古文獻為據,才能尋找歷史真相。重要的是,由古代民眾生產生活出發,去追尋其對數學等知識需求,及其發展的可能性,來探索河圖洛書的實質。第三,發掘更多素材。隨著考古發現越來越多,探究河圖洛書的諸多細節,會有更多機會。河圖洛書,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邃無窮。通過艱苦追尋,定會取得實效。最終解決,它到底是不是中國文化源頭的問題。2014-8-25
推薦閱讀:

父親一句話兒子當場自殺:語言暴力有多可怕?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七)宋代書法五絕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你好,My friend
總會有人永遠記得你,@季風書園
中國世遺增速跑贏全球 加入公約31年入選項目50個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