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紅學家史鼎之紅樓夢成書背景大明滅亡

紅迷朋友們,晚上好!

今天的題目是《明清分際山海關》。

歷史學上,明清從何處分際?史鼎的看法就是山海關大戰。

渝關原在撫寧縣東二十里。北倚崇山,南臨大海,相距不過數里,非常險要。

明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帶兵到此地,認為古渝關非控扼之要,於其東六十里移建山海關,築城建關設衛。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

山海關城周長約八里,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靖邊樓、牧營樓、鎮東樓、臨閭樓和威遠堂,五座敵樓,一字排開,均勻分布在一千多米長得長城線上,稱為「五虎鎮東」;城中心建有鐘鼓樓,關城街巷呈棋盤式布局,城外四瓮城拱衛,形成重城並護之勢;外層築有羅城、翼城、衛城、哨城等,形成嚴密的城防體系。

山海關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向北是遼西走廊西段,地勢險要,為古碣石所在地,又稱其為「碣石道」。

山海關長城歷經洪武、成化、嘉慶、萬曆、天啟、崇禎六朝修築,二百六十三年時間,建成了七城連環、萬里長城一線穿的軍事城防系統。

山海關,呈不規則梯形,西北和西南轉角處呈圓弧形,未設角台。關城城垣周長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東牆為長城主線,有四座城門,東曰「鎮東門」,即「天下第一關」,西曰「迎恩門」,南曰「望洋門」,北曰「威遠門」,四門城台上均建有城門樓。四門之外均築有瓮城,偏側開門。城牆的東南、東北隅處於長城主線,各建有東南角台和東北角台,角台上分別建角樓,是關城轉角處防禦性建築,鎮東樓南北兩側還建有臨閭樓、牧營樓。在關城的東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設水門一座,外有護城河。

經實測:城台高12米,城樓高13米,東西寬10.1米,南北長19.7米。樓分兩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8米。城樓建築,上為歇山重檐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檐上,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造型美觀,栩栩如生。

東羅城位於關城東門外,東側與東城牆相連,現存城牆為明萬曆年間所建。有關東羅城的最早記錄為明萬曆二十七年的《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編。

萬曆十年拜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的張佳胤所撰寫《山海關羅城記》,對修築東羅城的緣由及始築時間作了明確的敘述,按此記載,東羅城是在明中期北部防禦局面遭到嚴重破壞,整個北方防線南移,山海關長城由明初的內邊重鎮,變成禦敵外邊的歷史背景下,為確保山海關主城不受攻擊,構成彼此呼應、重關鎖隘的防禦布局,時任山海路參將的王守道於萬曆十一年春開始修築。

萬曆十二年二月,永平兵備道副使成遜會同山海關兵部分司主事王邦俊,在王守道所築夯土城牆由於戰事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將外牆體下部壘石,上部包磚,對內牆體僅做局部補砌,到當年五月即竣工,形成東羅城現在規模。東羅城牆體城磚大多印有「萬曆十二年真定營造」、「萬曆十二年德州營造」等10種銘文,也印證了現存羅城城牆為萬曆十二年的修築。

現存東羅城東門即為關門上建服遠樓,城門之外有一長方形瓮城護衛。另外兩座城門,南門渤海門,北門為袞龍門之上的門樓早已坍毀,無可考察。東南、東北轉角各設角台,上建敵樓。羅城設南北二水門,東北南三面護城河環衛。

南北翼城分別距關城南、北二里,建築形制相同。據《臨榆縣誌》載:南北翼城城牆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門。為「明巡撫楊嗣昌建」。

關城中心額鐘鼓樓,穿心四孔,高二丈七尺,方五丈。

天下第一關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明宣德年間曾在此特設兵部分司署,為明兵部的唯一分設機構。自其設立至明朝覆滅,二百多年間,共有90位兵部分司主事於此。

山海關距離北京大約只有五百六十里,而且兩地之間的地形,全是利於騎兵衝殺的平原。正因為山海關的特殊地理位置,關乎明王朝京師的安全,所以,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山海關逐漸贏得了「天下第一關」的稱號。而「天下第一關」中所謂的「第一」,表明了它扼守遼西走廊,護衛華北平原的重要地理價值。

由於處在中原農耕文化和東北游牧文化的樞紐位置,山海關在明清時期的商貿地位尤為顯著,中原和少數民族商旅往來頻繁,山海關既是軍事重鎮,又是商貿重鎮。

山海關及其建築在明朝為防止東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殘餘勢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天下第一關」巨匾約6米長,1.5米寬,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正楷大字。筆力凝重,骨氣遒健,氣勢豪壯,應該是出自某位書法大家之手。但匾上除了五個大字外,並沒有留下任何落款。

有關這塊巨匾的書寫人,有幾種說法:

一說是明代成化八年進士、山海關人蕭顯所題。此說見於清光緒四年編纂的《臨榆縣誌》。但書中在有關記載的前面,卻加上「相傳」兩字,顯得不十分肯定。而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有關蕭顯題匾的故事卻活靈活現,說是他大筆揮毫之後,叫人把巨匾掛上城樓,一看,卻發現「下」字少了一點,怎麼辦?正當圍觀者議論紛紛之際,只見蕭顯抓起一塊麻布,揉成一團,沾上墨汁,往上奮力一拋,恰好就打到了點兒上,這一下,匾額就更顯得氣勢不凡了。此說雖然有趣,但一個讀書人,能否有如此精準的眼力和非凡的臂力,恐怕,只能是人們想像中的誇張與浪漫了。

二說是明代嘉靖年間武英閣大學士嚴嵩所題。此說見於1933年出版的《榆關抗戰史》。書載明代嚴嵩所題的匾,每字大1.7米見方,一向藏放在關城東南角的魁星樓中。日寇攻破山海關時,將其掠往東京,並公開陳列。從當年所拍攝的老照片上看,該匾的「第」字,寫成「竹」字頭。而現存山海關的這塊匾,其「第」字,卻分明寫成了「草」字頭。以此推論,巨匾真跡很可能有兩塊,分別為蕭顯和嚴嵩所題。但有人遍查明清兩代的各種地方志,全不見有關嚴嵩的記載。也許,因為嚴嵩是臭名昭著的奸相,世代精忠報國的山海關人,對此全都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吧?

從山海關向北,約六里,長城躍上角山。海拔519米。長城在高山蜿蜒,再北十里是三道關。長城繼續向北,再十里,九江河切割開燕山山脈,長城猛然落於九江河中。此處大大有名,叫一片石。

一片石關,在山海關城正北13公里,位於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的分界處。

此處長城跨越九江河的一段為一座九孔橋,橋的上部是城牆,"九門口"因此得名。橋下的寬闊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塊條石鋪成,石與石間用腰鐵咬合,形成規整的石鋪河床。

一片石關,是明代山海關長城體系乃至整個薊鎮防禦體系上的一個重要關口,有過河城橋。現九門口城橋為20世紀80年代在原址上結合地下基址及少量地上遺存重建。孫承宗詩文「山分一片石,水合九門關」 ,據考古發掘報告,在今天城橋位置的上游約50米處,也發現有河床鋪石及橋墩基礎,說明此處也曾築有城橋。《光緒永平府志》中始有六門之說,所繪之圖亦為六門。最後為三門,見於《民國臨榆縣誌。

據九門口城橋的考古發掘報告,八個橋墩 平均寬6.46米,九個水門平均寬5.74米,城橋的墩孔比達到1.125, 雖然北方諸橋墩孔比相對於南方普遍較大, 但這一數值遠大於清官式石拱橋之0.526。可以推測,下游城橋屢經毀壞,明、清之際經數次維修或重修。

從河床鋪石的構造作用看, 九門口城橋既為橋,必與當時的橋樑在結構上有相近之處,考古發掘結果證實了這一點。 查中國古代石橋, 尤其是多孔石拱橋的建造, 其基礎及橋墩最為重要,因受洪水直接衝擊,故在構造上也最複雜。 九江河河床上的大片鋪石正是這複雜構造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公元1644年即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北京沙塵暴,天昏地暗,崇禎皇帝等朝拜的大臣一個上午,一人不來。李自成在西安即皇帝位,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愛新覺羅福臨在瀋陽即皇帝位,國號大清,年號順治。

李自成向崇禎皇帝傳去戰書,聲稱三月十五,兵臨北京。大順兵自陝西東渡黃河,沿汾河北上,過太原,一路向北,所向披靡。自大同向東,破宣府,克居庸關,臨昌平,果於戰書所云,按時包圍北京。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崇禎皇帝弔死煤山。李自成進京後,派人招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吳三桂交出山海關後,率師赴京等候大順安置。

不想吳三桂中途聽到大順軍拷掠明朝官吏、薄葬大行皇帝,怒髮衝冠,率師疾歸,重新奪回山海關。

清攝政王多爾袞與范文程,尚不知關內之變。四月初九,多爾袞以奉命大將軍統率滿、蒙、漢八旗軍十餘萬人,離盛京西進。四月十一日,至遼河,聞李自成大順軍於三月十九攻取京師,明朝已亡,遂採納明降將洪承疇建議,決意率兵經密雲、薊州一帶南下,直趨北京。此時,正帶八旗精兵逼近山海關,伺機而動。

而李自成大怒,李自成於四月十三命權將軍劉宗敏等率兵約十萬(一說六萬)向山海關進發。李自成為爭取吳三桂,攜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吳襄隨軍同行。帶老營,裹挾明太子朱慈烺、吳襄,親征吳三桂。

吳三桂料不能敵,遂遣使致書多爾袞求援。清軍在翁後遇吳三桂使者,遂改道從連山、寧遠一線日夜兼程,疾趨山海關。清兵自四月初九出發,四月二十日,清兵抵連山,吳三桂一再催兵,清兵知李自成軍迫近山海關,日夜急行,一日夜疾行二百餘里,共行軍十三日。

李自成對清軍情況不明,行動遲緩,四月二十一日才抵達山海關下,在石河西岸與吳三桂部成對峙之勢。同日,李自成的大順軍與吳三桂於一片石、西羅城進行惡戰,甫開戰吳軍小勝於西羅城,接著李自成軍猛攻南翼、北翼二城。

於是,大陸上最強的三支軍隊,竟然破天荒的雲集到了長城東端的要地--山海關。

這三股勢力,都感到自身地位尷尬。

李自成的大順軍勢力,實際上正處於一個非常為難的境地。雖然已經摧古拉朽般的橫掃了大半個中國北方,佔領了政治意義大於一切的北京。然而這個新生勢力的擴張來的太過突然,廣袤勢力範圍下,依然是盤根錯節的問題。由於缺乏對傳統儒家士大夫的認同和尊重,也缺乏既有的行政管理班底,李自成在實際上只能控制非常有限的地帶。

留給大順軍的時間並不充裕。他們一方面需要接收越來越大的地盤,還有著手恢復秩序,將地盤上可用的資源全盤榨出。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如何對付明朝的殘餘勢力和關外的滿清。直到兵臨北京城下,他都在想辦法拖延時間。對於清廷送來的聯合計劃,不置可否,又向臨死的崇禎傳達善意。但一切都隨著崇禎的執意自殺,毀於一旦。

駐守在山海關的明朝精銳--關寧軍,處境更是艱難。先前還準備發兵增援北京的他們,無時無刻不需要提防山海關外的清軍部隊。崇禎的死,讓上至統帥吳三桂,下至普通大頭兵的所有人,都突然失去了效忠對象。(吳三桂是個忠臣,忠於崇禎與崇禎太子。)他們不僅軍餉無從著落,通往家鄉的路也已經斷絕。現在只有在全軍覆沒前,從兩伙讓他們都厭惡的人之間,選擇一個投靠對象。

即便是雄踞山海關外的滿清勢力,同樣處於迷茫之中。頗有才能而主張議和的皇太極已經在前一年駕崩,繼位的順治不過小屁孩一個。主政的多爾袞必須帶領擴張中的大清前進。但如果不慎失敗,也將被內部的政敵們乘機清算。崇禎的死,逼著清軍必須立刻進關,否則可能再無機會。

在這樣尷尬的氛圍中,三股勢力都謹慎的觀察和試探對方。清軍開始將手中全部的滿蒙漢部隊集結,準備繞開山海關。從幾次獲得成功的長城沿線,沖入關內。李自成成功招降了不願投降清軍的吳三桂,卻因為內部組織的渙散,而鬧出了虐待統戰對象家人的蠢事。吳三桂不願投降清廷,但難忍受辱之氣。他現在所要做的,只是如何保住手裡的軍權。

儘管大順、滿清和吳三桂這三股勢力,對於自身的政治生存地位都很憂心。但對手裡安身立命的軍隊,大家都是非常自信的。

即便是兵力最為薄弱的吳三桂所部,也是明代糟糕軍隊中不可多得的精銳力量。雖然這支被稱為關寧軍的部隊,本質還是大量打仗作風不堅定的遼東軍戶,卻有著質量上乘的家丁力量。他們作為軍官的私人班底,處於全軍的金字塔頂層。幾乎都是騎兵的他們,不僅得到最好的供養,裝備也比較可靠。自然是全軍戰鬥力的保障。

至於開始大舉東征的闖軍,則擁有著勝於明朝官軍的戰鬥水準。剖去那些歸附不久的前明部隊和跟風打劫的流氓難民,闖軍約50000人的核心部隊,實際上以過去的明朝西北邊軍為班底打造。這支長期駐守邊疆,卻得不到朝廷足夠配給的正規軍部隊,是李自成武力征伐的基礎。殺起過去的同僚,可謂得心用手。

最後是積蓄力量多年的滿清大軍。這支軍隊從最初的東北亞漁獵部落,發展成為了當時東亞地區,最強大的武裝。從滿州各部編組的八旗勁旅,到紛紛來投的蒙古騎兵,以至於不少火線加盟的前明漢軍。當入關前夕的清軍,擁有著東亞地區幾乎全部的武裝體系,戰鬥力自然不容小覷。

正是這種對武力的自信,與未來前景的不確定。讓三支東亞地區最強的武裝力量,聚首山海關。一場大戰,就此展開!

李自成的闖軍從北京開拔後,就一直以較為緩慢的速度行軍,到四月二十一才抵達山海關。這既是因為闖軍的複雜成分不易協調,也是因為李自成並不希望在明朝精心營建的天下第一關前,折損力量。

他特意帶著俘虜的前明太子和吳三桂父親吳襄,意在從國與家的雙重層面,佔據道德的制高點。他的軍隊人數並不超過10萬,卻對外號稱30萬之眾。也是希望通過絕對力量優勢的宣傳,給困守山海關一隅的吳三桂以巨大壓力。

然而出生地位低下的李自成,並不能理解吳三桂此時的身份轉變。崇禎的一命嗚呼,以及自身施加的強烈逼迫。都將吳三桂從過去擁兵自重的邊將,直接轉化為唯利是圖的軍閥。所以,後者寧可以40000人的軍隊做殊死一搏,也不願意乖乖的臣服。何況,吳三桂手裡還有防禦設計嚴密的山海關防線,坐等闖軍前來扣關。

至於臨時調頭的清軍,並不能將全部兵力都馬上帶到山海關。強行軍意味著漢八旗的步兵與炮隊,無法及時跟上。最終趕到一片石戰場的只能是騎兵。多爾袞特意在戰場附近駐足觀望,不僅僅是為了讓吳三桂與李自成兩敗俱傷,更是等待更多援軍抵達。

李自成在山海關下的部署也非常明確,精銳部隊幾乎按兵不動,饑渴的流民與需要的表現忠誠的新附軍,一擁而上。

前者由農民軍時代的老部下白廣恩帶領,後者則由歸降不久的唐通指揮。這支總計20000人的先頭部隊,進軍到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阻斷了吳三桂退往關外的後路。其餘60000人的部隊,分頭攻打山海關的西羅、北翼和南翼城。由於沒有紅衣大炮之類的可靠攻城武器,也不願意花時間打造舊式攻城器械。大順軍幾乎是在以手裡的武器與血肉之軀,硬闖山海關。

山海關雖然是明朝苦心經營的雄關,但也不是為抵抗如此之多的敵軍而設計。吳三桂一面讓戰鬥力較差的地方民團去防禦各處工事,一面率領精銳的部隊列陣西羅城下決戰。儘管家丁部隊在戰鬥力上勝於普通闖軍,終究還是在有限的空間內,雙拳難敵四手。不得已之下,關寧軍也只能低下高傲的頭顱,向闖軍詐降。等到後者靠近城池,才集中城樓上的各類火器射擊。這樣西面的防線,暫時穩住了。

在北面,居高臨下的順軍倒是獲得了優勢。唐通的前官軍部隊,帶著不少火器,很好的壓制了城頭的守軍。但當夜幕降臨,已經失去警戒的他們,突然遭到了剛剛抵達戰場的清軍猛攻。隨著唐通的前明官軍潰散,局勢的天秤已經發生了逆轉。

第二天,已經佔領北翼城的闖軍開始尋求決戰。雖然發現了清軍部隊正在入關,李自成還是對局勢抱以僥倖心理。他希望通過一次迅速的決定性勝利,有了清軍壯膽的吳三桂,索性將大部分部隊拉出城外決戰。多爾袞以騎兵為主的清軍,則位於北面的山頭觀戰。

精銳盡出的闖軍,擺出了他們賴以成名的中世紀戰陣。全軍被習慣性的分為了三個分隊,除了已經被大量消耗的新附軍和農民炮兵,主力步兵以長矛方陣一字展開。在他們身後還有大量募集來的弓弩手支援。闖軍中最為精銳的騎兵則部署於步兵身後。李自成本人則與壓陣的精銳騎兵一起,位於全軍最後的位置。

吳三桂的關寧軍和民團,在布置上與之類似。大量裝備了長形盾牌與長矛的重步兵,以四排縱深部署在整列的最中央位置。在他們身前是三排使用圓盾和砍刀的近戰步兵,身後則有三排使用弓弩、火銃的輕步兵。精銳的關寧鐵騎等騎兵部隊,同樣部署在步兵戰線之後。

依然不覺情況有變的闖軍首先發難。他們的騎兵從步兵陣線背後殺出,策馬到關寧軍面前,熟練的釋放手中的弓箭。在密集的箭矢攻擊下,明軍的重步兵們紛紛舉起盾牌防禦,遠射步兵則以自由射擊的形式還擊。雖然按照兵書操典,輕步兵們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秩序共同射擊。但由於歷史原因,此時的明軍步兵大都混編了火繩槍、舊式火門槍、弓箭和弩。要讓如此繁雜的遠射武器同時開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這樣無序但連綿不斷的火力,足夠逼退靠近的輕騎兵。

當步兵火力逐漸減弱,關寧軍的騎兵還是從後方殺出。他們同樣受到蒙古與滿洲騎兵的影響,首先以弓箭射擊闖軍的騎兵,接著以長矛、砍刀或骨朵,發起近戰。闖軍騎兵自知不能戀戰,熟練的向後撤退,轉而從三個步兵方陣之間的空隙,撤入二線。

闖軍的步兵陣線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挺進。現在,關寧軍的火力開始傾瀉到他們身上。在身後弓弩手的掩護下,闖軍重步兵紛紛挺起長矛,側身倚著長盾,徐徐前進。明軍火力不足的劣勢也在這時暴露出來。闖軍在沒有受到多大損失的情況下,靠近了吳三桂的刀牌手。一陣激烈而沉悶的盾牌撞擊後,長矛手的優勢盡顯無疑。關寧軍的刀牌手們,被壓的直往後退。關寧軍第二線的盾矛兵馬上頂上來,替代了開始潰退的前排。兩伙裝備、戰法基本一致的人,廝殺到了一起。上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已經是200多年前的靖難之役了。

吳三桂的關寧軍雖然號稱精銳,但大部分人依然只是躲在精銳身後的老兵油子。此時面對的卻是長期在西北歷練,並經歷過中原等地搏殺的闖軍。數量還是劣勢的守軍,逐漸開始不支。這些闖軍精銳還在前兩日的戰鬥中做壁上觀,人數與體力的優勢,確保他們將關寧軍兩翼擊退。這樣一來,吳三桂與他們的精銳,被三面合圍了。

到目前為止,吳三桂的關寧軍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除了步兵被闖軍兩翼包抄,雙方的騎兵也在方陣的間隙和兩翼,展開了血腥的近戰。兩支往日大明王朝的精悍力量,此時正為生存,殊死一搏。

在北面山頭目睹這一切的清軍不知作何感想,但多爾袞敏銳的察覺,時機到了!

隨著號角的響起,李自成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清軍的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精騎,順著風勢從山坡上衝下。在釋放了一輪強弓後,滿洲與蒙古的騎兵們,狠狠的撞入了闖軍步兵後方的輕步兵隊伍。大部分闖軍來不及調頭射擊,便已經被裝備較好鎧甲 的騎兵打懵。隨之而來的潰散,不可避免。他們身前還深陷肉搏的重步兵也很快遭到兩面圍攻,不少人被清軍和關寧軍合力絞殺。

目睹這一切的李自成本想率領精銳騎兵出戰。但在周圍人看來,糟糕的局面已經無法挽回。一代霸王的全盛之路,在一片石的屍山血海中,被硬生生的打斷。眼看精銳大軍被兩股敵人在城關和山間屠殺,李自成也只能率領最後的殘餘,退往北京。

取得大勝的清軍並不想放過一舉定江山的機會。一隊騎兵一對李自成的人馬,緊追不捨。好不容易擺脫追擊的闖王,索性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處死,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高竿上示眾。他在山海關城下的冒進,讓他失去了控制全局的力量。

再說一遍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清軍進至山海關外15里處一線集結。守軍除吳三桂部外,還有山海關總兵高第部一萬、鄉勇約三萬人。李自成抵關當日,向吳三桂發出逼降通牒,遭拒絕後,一面令唐通、白廣恩部近二萬人從一片石出邊立營,斷吳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萬分別對西羅、北翼和東羅城猛攻。吳三桂以主力列陣於西羅城石河以西一線,阻止大順軍攻關。雙方激戰於西羅城附近,守軍為擺脫困境,詐降誘大順軍數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發火炮。大順軍死傷甚眾,被迫後撤。在北翼城,大順軍利用居高臨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戰至翌日黎明,迫守軍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順軍未能進據羅城。二十一日夜,唐通部在一片石被清軍擊敗,餘眾退入關內。經一日激戰,多爾袞已知大順軍虛實,遂採用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慎戰之策,欲待大順軍與吳三桂部連戰疲憊時,突出奇兵,一舉取勝。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軍進至離山海關城僅二里,吳三桂見情勢危急,率輕騎寥寥數員衝出重圍、飛奔至關城東二里的威遠堡清軍營壘,跪降於多爾袞。多爾袞當即「賜坐賜茶,面諭關門為第一功」,吳三桂表示:「倘若清軍不願助山海關明軍,我也不願返回山海關督戰,李自成大軍必在攻陷山海關後,一鼓作氣攻向清軍!」云云;多爾袞見吳三桂歸順非詐,接受吳三桂的請求,多爾袞令吳三桂按滿洲習俗剃頭,許諾將皇太極女建寧公主嫁給吳子吳應熊。並偕和碩英郡王阿濟格、多羅郡王多鐸率勁旅八萬,分別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進入關內,令吳三桂部系以白布為號任前鋒。

四月二十三日辰時以前,吳三桂軍漸難支撐,據守北翼城的一支吳三桂軍向大順軍投降,多爾袞在歡喜嶺的威遠台上觀戰,下令清軍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三路進關。

大順軍因攻堅一晝夜未能奪關,乃改取野戰,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長蛇陣,成決戰架勢。多爾袞以吳三桂部為右翼迎戰,重兵則鱗次列陣於渤海濱大順軍陣尾薄弱處,待機出擊,並告誡各部不得急進。大順軍不明清軍意圖,仍按原計劃向吳三桂軍緊逼,令旗左右揮動,來回衝殺。吳三桂因有清軍壓陣,頑強抵禦。

此時大風突起,揚塵蔽天,不利於不熟悉山海關地理的大順軍,雙方展開肉搏,大順軍不顧傷亡,把吳三桂部團團圍住,血戰至中午,雙方均已疲憊,損失甚眾。

多爾袞見勢,急令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精騎,乘風勢、揮白旗,對陣直衝大順軍。萬馬奔騰,飛矢如蝗,大風漸止,疲憊的大順軍見清軍驟至,猝不及防,陣腳漸亂,傷亡慘重。未尾申時初,李自成的大順軍潰敗,劉宗敏中箭傷,大順軍死者數萬;牛金星在北京未領軍前來支援李自成,也是大順軍敗戰原因之一。

李自成立馬小崗阜上督戰,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馬前說:「執白旗的騎兵不是關寧兵,必是滿洲兵,大王趕快迴避。」李自成見敗局已定,急令余部且戰且向永平方向撤退。當天,多爾袞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命他作先導,一路追殺,直撲京城。

當清軍追至范家店,李自成殺吳襄以泄忿,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高竿上示眾,回師京城後又殺了吳家老少三十八口。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次日,李自成離開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後僅四十二天。

李自成的失敗 將中國北方几乎拱手讓出。

山海關大戰,是明清兩朝的分際線,吳偉業是怎麼寫入《紅樓夢》中的,以後再講。

謝謝大家!

此文來源於草根說紅樓夢群,歡迎您走進草根說紅樓夢,渴盼您將紅樓夢的見解分享給我們,一群lxa1972、二群yuanjun20100819。

推薦閱讀:

可以把龐麥郎比作待解救的姜戈嗎?
指按治便秘 【草根一生】
溫暖2011 感動中國的十大草根
卸磨殺驢:三個草根皇帝個個都是老狐狸
【草根《石頭記》研究】之霍國玲談紅學(第120期)

TAG:紅學 | 草根 | 背景 | 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