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歐洲弱化對中國安全問題關注 轉而競相從中國經濟中獲益
《紐約時報》10月23日文章,原題:習近平訪英歐洲對中國的關注焦點大大轉移 習近平主席訪英的情況表明,歐洲國家正在弱化對中國人權問題和安全問題的關注,轉而競相從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中獲益。
在習近平訪英期間,英國國內對中國政治、軍事和人權的批評均已噤聲,取而代之的是強調貿易和投資的發展能為英國創造更多的崗位。
歐洲因為無法抗拒與中國貿易往來的巨大吸引力,而調轉方向的國家,並非只有英國一家,歐洲的經濟支柱德國也是如此。德國也勤於與中國交好,對於中國國內的人權問題和在亞洲的軍事問題,都盡量不唱反調。因為德國經濟主要依靠高級工業製成品汽車的出口,而中國現在是德國第二大的出口市場,僅次於法國。
英國現在把和中國的關係推向一個「黃金時代」,其實是在和德國,乃至法國競爭。奧斯本把英國的未來定位成一個與越來越富強的中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貿易國家。為此,他不惜在中英關係中走一步險棋——訪問新疆。
財政部長奧斯本還公開表示,即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英國仍希望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佳搭檔」。為表誠意,英國甚至在中國的網路審查問題上和美國唱起了反調。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為了經濟利益少提中國的人權問題。2014年習近平訪問德國的時候,把兩國比作「歐亞經濟增長的兩大支柱」。此後,默克爾的公開言論中,對中國問題,即使是人權問題,也都比較客氣,沒有公開的批評。
在去年十二月歐洲理事會的一份外交方面的論文中,法國著名中國研究專家顧德明表示,中國在使用經濟槓桿,歐洲目前信心缺失,因而對地緣政治日趨關注,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關注逐漸減少。他引用了卡特琳·金士博提出的問題「歐洲的『噤聲外交』何時能有成效?」顧德明認為當前整個歐洲長年以來的價值觀都在向與中國有關的經濟利益妥協。(作者:StevenErlanger,編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葛沁怡)
相關新聞
相關專題
- 2015習近平訪英2015-09-14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訪英期間,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並做客白金漢宮。...[詳細]
推薦閱讀:
※你被同齡人拋棄了?不,你只是被資本拋棄了
※一張衛星圖叫你看清中國經濟?完全一目了然
※中美握手言和,這3點將徹底改變中國經濟!
※周黎安:央地關係與政府治理——回顧與展望
※中美貿易談判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