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土大經科注》0135_發大誓願第六之品題

  「至心精進第五」,我們學到這裡圓滿了。下面我們要看到本經真正的核心,「發大誓願第六」。這一品經我們要特別注意,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說的。釋迦轉說的,句句都是阿彌陀佛的原話,不增不減。所以這品經是淨土的核心。如果我們工作繁忙,這部大經沒辦法去讀它,你就讀這一品。這一品可以印出來單獨流通,便於繁忙的人他專學這一品。如果自己有時間,最好是學習全經,全經說得詳細,對極樂世界方方面面都介紹到。

  念老在品題有相當長的註解,我們看註解。「本品乃法藏菩薩遵佛明訓」,遵從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的教訓,明訓,智慧的教訓。「於大眾中宣說所發殊勝大願」,這就是他極樂世界完成之後,自在王佛命令他向大眾做報告,這是做報告的原文。他跟大眾做報告,報告的內容是什麼?就是這個,於大眾中宣說所發殊勝大願。「此大誓願,妙德難思。如《甄解》曰:四十八願功德成就,而歸一正覺,正覺之體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願一乘,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甄解》的意思說得好,四十八願功德的成就歸一正覺。正覺是什麼?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他的報告裡頭有一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他沒說。世尊在《華嚴經》上說過,一切眾生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每個眾生都具足。如來是對自性的稱號,佛經上常常講佛,佛是從相上說的,如來是從性上說的。我們的相不是佛,但是我們的性是佛,我們的自性跟如來的自性是一個性,無二無別,跟釋迦是一樣的,跟彌陀也是一樣的。所以從性上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正覺就是智慧,如來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歸到這裡來了,回歸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

  正覺之體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這句話說得好。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這一句全是梵語音譯,南無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歸依、歸命,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歸命無量覺。歸依無量覺是正覺之體,這回歸自性。是名弘誓本乘海,本乘就是一乘,自性本具的,這裡頭沒有二乘、沒有三乘、沒有五乘,就是一乘法,所以也叫做悲願一乘。這是阿彌陀佛正覺功德。正覺功德不可思議,是由誓願不可思議,誓願是從相上說的、是從用上說的,正覺是從體上說的。我們有正覺的理體,當然有正覺的作用。我昨天舉的這個例子是正覺的大用,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

  我舉的鄉下阿公阿婆念阿彌陀佛,他真的誠心,他沒有妄念,他心裡頭真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其他的事情他全不知道。你看他痴痴獃獃,對人謙虛、恭敬、和藹,滿面笑容,阿彌陀佛,一串念珠阿彌陀佛不間斷。你問他什麼,阿彌陀佛,笑咪咪的給你說阿彌陀佛;你跟他講多少話,他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有沒有聽進去不知道,他就是阿彌陀佛。讚歎他,阿彌陀佛,你罵他、侮辱他,阿彌陀佛,全阿彌陀佛。那是正覺起用,那是古人所說的愚不可及,他那種愚呆是比不上的,什麼人都不能跟他相比。他往生,給諸位說,實報土上上品往生,這個經可以做證明。他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在他的心目當中,天下本無事,一句阿彌陀。這不得了,不可思議,那是真正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什麼叫念佛人?那種人才叫念佛人,那種人是一切諸佛所讚歎的人,給我們做出念佛的榜樣。我們自以為聰明、自以為伶俐、自以為有智慧,念了一輩子未必能往生。他是穩穩當當的,不但往生,實報土上上品往生。他壽命到的時候,佛來接引他,壽命沒有到想往生,佛也來接引他,真自在!這種人是人中最了不起的人,一般人都把他看輕了。

  我們接著再看,「是以《行卷》以三十六句歎誓願不可思議,以彰正覺功德廣大」。這段文非常難得,念老把它節錄在此地。「文曰:敬白一切往生人等」,恭恭敬敬的告訴這一切往生的人。等,等九法界眾生,因為往生人裡頭有聲聞緣覺、有諸天大眾,還有菩薩,下面有餓鬼、畜生、地獄,還有草木之神、山河大地之神,等這個字包括了,這一句全包括了。「弘誓一乘海者」,這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一句講的四十八願。「成就無礙」,沒有障礙,「無邊」,沒有邊際,「最勝」是第一殊勝,「深妙不可說不可稱不可思議至德」。這句佛號,四十八願這個佛號的大德說不盡!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說不可稱,最後結歸到不可思議。大德,德達到究竟圓滿,這叫至德。「何以故?」為什麼?「誓願不可思議故」,四十八願不可思議,願願都不可思議,願願都是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圓滿成就佛果。

  「悲願喻如大虛空」,沒有法子形容,只用虛空法界來做比喻。「諸妙功德廣無邊故」,四十八願的功德深廣沒有邊際。「猶如大車乃至猶如大風,普行世間無所礙故。」譬如大車,這是大乘,九法界眾生統統能夠乘載到極樂世界。譬如大風,船在江海裡面行走要靠風,尤其在海上,沒有辦法用櫓用槳,不能,統統用風。這是說舟車,船跟車通行無阻,普行世間無所障礙。「能出三有繫縛城」,三有就是六道輪迴,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是有因,有因就有果,有欲界的因出不了欲界,有色界的因就出不了色界,有無色界的因就出不了輪迴。這是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繫縛城。繫縛城是幹什麼的?這個城專門關這些犯罪的人、受刑的人,繫縛城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監獄。

  「乃至開顯方便藏」,你能夠超出繫縛城,超出三界六道,乃至開顯方便藏,方便藏就是淨土法門。無比的方便,只要你具足四個字,信、願、持名,只要具足這四個字你就決定能夠得生,你就決定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如果你真放得下,恭喜你,你往生的時候是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學誰?學那些阿公阿婆。你不要以為他什麼都不懂,他那個修行功夫是第一,沒有人能跟他相比。為什麼?他真正做到了往生的三個條件,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往生淨土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從早到晚就一句佛號,從來沒有改變的,從他發心到他往生,淨念相繼,他能不往生嗎?誰能比得上?沒人能比。

  諦閑法師,那個鍋漏匠的往生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這個話不是我說的,諦閑老和尚自己說的。他對鍋漏匠的讚歎說,「天下」,天下就是講全中國,「弘宗研教大善知識」,弘宗,禪宗的大德,研教是教下的大法師,「比不上你」,讚歎鍋漏匠。鍋漏匠的歷史記載在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頭,他跟倓老算是師兄弟,鍋漏匠是諦閑法師的徒弟,倓虛法師是諦閑法師的學生。念了三年佛,往生那麼自在,站著走的。走了之後身體還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替他辦後事,沒有人能比。在整個佛教史裡頭,我們也沒看到這樁事情。往生瑞相稀有,有記載,有不少;走了以後還站三天,沒聽說過。我們要記取這個好的教訓。末後這兩句結得好,「良可奉持,特可頂戴」。上面所說的,我們應當要奉持,依教奉行。他講得太好了,我們應該要頂戴,頂在頭上,尊重,不敢輕慢。

  再看下面一段,「至於願文多寡,諸譯頗有差異」,五種原譯本裡頭,對於願文的多少不一樣。漢譯、吳譯的這兩種譯本同為二十四願,「且經中明言,便結得二十四願經」,這說明二十四願沒錯。宋譯的有三十六願,比二十四多。魏譯跟唐譯的它有四十八願。「至於《後出阿彌陀偈經》曰,誓二十四章。可見二十四願於諸經中實居多數。但世間流通者,只是魏譯,故世人熟知四十八,而罕聞二十四願也。」說彌陀二十四願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無量壽經》的原譯本,這麼多年來,在世間流通最廣的就是康僧鎧的本子,我們早年學《無量壽經》也是學康僧鎧的本子。日本人學《無量壽經》,全是學康僧鎧的本子,他們的註解比我們多,有三十多種,但是統統用的是魏譯的。所以四十八願大家都知道,提到阿彌陀佛就會想到有四十八願。

  我們再往下看,「且漢吳兩譯雖同為二十四願,但內容亦甚不同」,會集的時候這都要研究。「吳譯第二願」,這個文節錄在此地,第二願是「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婦人,女人慾來生我國中者,即作男子,諸無央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花中化生長大,皆作菩薩、阿羅漢,都無央數」,這個無央數是數目之多無量無邊,「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這是吳譯第二願的經文。「此中具有蓮花化生,與國無婦女之殊勝大願」,這兩願漢譯裡頭沒有,其他諸譯當中也缺少這兩願。「由此可見,諸譯差異之甚」,這就是說明,會集是非常有必要,因為五種原譯本的內容確實有不同的地方。

  「且漢吳兩譯雖同曰二十四願。但實際內容,則不止二十四」。你看剛才所引的吳譯第二願為例子,它裡頭就有兩願,一個是「國無婦女」,一個是「蓮花化生」,它這一願裡頭含的有兩個內容。還有「蜎蠕得生,並皆作菩薩、阿羅漢;菩薩、阿羅漢無量等,精要勝願」,這是非常重要的。「準是可知,所謂二十四願,實不止二十四」。你細細去看它、去分析它,它是二十四段,每一段的願數不一定是一願,像在這個地方就看到三願、四願。「據諸《後出阿彌陀偈經》誓二十四章之經文」,二十四章,那不是二十四願。「可知彌陀誓願實為二十四章,非僅二十四願也」,不能把它看作二十四願,它是二十四章,每一章有多少願不定。這個要不細心去研究、去比較,你看不出來。

  至於魏譯,康僧鎧的本子,唐譯,《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這裡面都是講四十八願「但名為四十八,實際則不足四十八」「例如魏譯第二十九願」,這也抄在這裡,「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這第二十九願。「第三十願為: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實則此兩願祗有廣略之異,第三十願只是第二十九願之補充與引申而已」,不能算兩願。這就是什麼?這兩願可以合成一願,意思是相同的,只是補充一點而已。「唐譯中第二十九與三十願,亦與此同。更有進者,魏唐兩譯均缺國無女人及蓮花化生之願。可見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並未圓具諸願。」這經本比較一下就知道了,說四十八不足四十八,說二十四不止二十四。

  「至於漢吳兩譯,則缺十念必生之根本大願。可見漢吳魏唐宋五譯,均非《無量壽經》之善本。」五種本子裡頭出入很大,有相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這個問題是大問題,不是小事。「是以會集諸譯,廣擷眾長,另成會本,實不容緩也」,這就是為什麼要有會集本。古人看過這五種原本的,都深深有感觸。五種原譯本都不讀,沒有能夠讀全,對西方極樂世界認知就不夠清楚;必須五種本子都看過,才了解極樂世界的具體狀況。說這些話,這才引起夏蓮居老居士為什麼要做這樁事情。

  我們看底下一段。「於是夏師」,夏蓮居老師,「會集諸譯之大願」,既尊重古譯多見之二十四章,又採取現在世間所流通的四十八願,兩面都兼顧到了。這樣會集,「既符誓二十四章,又合四十八願」。「經中備集諸譯之長」,這個經中就是現在的會集本,具備、會集五種原譯之長,也就是原譯本裡面的精華統統採取。「十念必生」,這個重要,「國無女人、蓮花化生諸願」統統在會集本裡面見到了。「復妙攝各願精要」,這是在文字上的考量,原譯本的文字很多、很長,會集的時候把它精簡了。意思完全保全,但是文字減少了,愈來愈簡要。「復妙攝各願精要,以少文而顯多義。例如魏譯第三十八願曰: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洗濯者,不取正覺。第二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魏譯此兩願顯衣服與供具之如意,但缺飯食如意」。「如漢譯第二十三願」,吳譯第十四願,經文是:「我作佛時,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飯食在前,食已,缽皆自然去,不爾者,我不作佛。」「於此又可見魏唐之四十八願,實不足四十八也。今此會本,攝集以上三願為」,這是把三願合在一起,「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這個文位元組省了很多,意思統統圓滿。

  「可見會本,文約義豐」,文字簡約,義理豐富,「諸譯所具之彌陀勝願,備顯無遺」,沒有遺漏。「是以近世諸賢,公認此為善本,良有以也」。這個本子會集出來之後,當時有大德高僧,有通宗通教的長者居士,他們看了這個本子都非常讚歎,認為這是《無量壽經》經本裡面最好的本子。《無量壽經》我們知道,有五種原譯本,有三種會集本,有一種節校本,所以現在中文《無量壽經》的經本一共有九種不同的本子。這九種不同的本子你細心去觀察,夏蓮老的這個會集得最好、最完備,沒有缺陷,稱它為善本不是沒有緣故的。讀這段文我們就知道,讀任何一個本子都有欠缺的,只有這個本子統統具足。為什麼要再做會集的必要性,這就說出來了,確確實實是善本。

  這個地方所說的近世諸賢,出家的慧明老和尚,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在家的梅光羲居士,也是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這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的佛法是跟梅光羲學的,他是梅光羲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外甥,梅老居士是他的舅舅,他舅舅把他送到夏蓮老那裡跟夏蓮老學。這個人聰明智慧,記性、領悟力都很強,成為夏蓮居老居士的傳法弟子,傳人。這個註解是夏蓮老囑咐他,給會集本做個註解,他採取的方法,這就是最有智慧的做法。他採取集註,集經論來註解經文,集祖師大德的註疏來解釋經文。總共引用,你看每一段註解,括弧裡頭都說明他底下這個解釋從哪裡來的,不是自己的。集經論古註,這個大家沒話說,全用會集的方法。

  在中國,最早用會集的方法是孔子,孔子述而不作,他把古聖先賢所留下來的,傳說留下的東西,統統用文字寫出來,流傳給後世。所以後人尊稱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大成,集大成者,沒有自己的創造發明,全是古聖先賢的東西。他自己說他求學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對古聖先賢一點都不懷疑。真是佛法所講的信受奉行,夫子對古聖先賢東西,信受奉行這四個字他做到了,真的是做到究竟圓滿,成為大聖。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恭錄自凈空法師講《凈土大經科注》02-037-0135)(歡迎轉載!請勿妄加評論,因果自負!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三八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0九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十三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六五集)
自力與他力─禪與凈土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