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傳統—哲學—宗教 佛教倫理學:悲憫眾生

Animals:Tradition - Philosophy – Religion

BuddhistEthics:Compassion for All

By Lisa Kemmerer

作者:麗莎·凱莫勒

作者簡介:

麗莎·凱莫勒博士在里德獲得了國際學研究的文士學位,在哈佛神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並從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現在她在蒙大拿州大學教哲學和宗教學,她是《同一性的研究:倫理與動物》(brills206)的作者。她還撰寫並指導拍攝了兩部有關佛教的紀錄片。

  一切眾生皆懼怕危害,都害怕死亡。

        ——《法句經》①

佛教經典弘揚了大悲心。佛法對待非人眾生極為友善。雖然偶有佛教作者認為動物只是用來供我們消費,其它生物在精神上並不會有疼痛感,所以我們可以吃它們肉,穿它們皮毛,並將其殺死,但是大多數佛教徒並不同意這個觀點。絕大部分佛教論著也不支持這一論點。

在佛教哲學中並沒有人與非人的明顯分別。多生輪迴的必然結果是:今日的鴨與狗都曾是昔日的兄弟姐妹,牛和雞某一世則曾是某人的父母,所以不傷害眾生是佛教徒的基本行為。所有物種都遵循業力的規律。即使波斯貓和絨毛狐猴都逃避不過業力。經藏中指出,一切所行將決定其未來,有如「車輪跟隨拉車之牛的蹄跡」。在業力控制下,動物和人的生命都一樣:靈犬萊西和威爾士王子都受制於同樣的因果法則。

佛法揭示了一個根本性的獨到見解。即所有生命本體相同。這個見解不單說明我們具有同樣的本體,而且都只是「生命形式的上升與下墮」。如同一行禪師所說:

人也是動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我們把自己從自然界中獨立出來。我們將其它動物及生物分類,彷彿自己不是自然的一部分。然後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我應該怎樣對待自然?」我們應該像對待自已那樣對待自然…!傷害自然就是傷害我們自己,反之亦然。」

佛教根本的緣起觀中並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個體、行動、語言或思想;萬事萬物彼此影響。每個生命之間、每個行動之間的影響都很關鍵。例如傷害一隻狗或一頭豬的因都會成為自己痛苦的因。這種互相依存的緣起理念讓一些佛教徒最終證悟到所有事物本質無有分別。

《華嚴經》所講的「因緣生」將此觀點述至究竟。因緣生的意思是指我們的存在方式,包括整個宇宙,都可以理解為像無數無邊、相互映射的鏡面「同時互依互存」。沒有事物可以獨立於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巨網之外。

在中國,極富影響力的大乘天台宗也認為,諸法歸於剎那一念而一念含攝諸法。這種萬法合一和萬物一體的究竟概念即為「佛性」。「佛性」是輪迴的涅槃,世間的圓滿,我們每個人以及所有眾生都是佛。「佛性」是與生俱來的完美內在。萬物都具「佛性」,承認這一特性才能領悟到萬物自性本來圓滿。按天台宗的觀點,萬物都有其內在價值,精神價值,我們可以從物質世界的各個方面學到重要的宗教真理。

佛教的德行是「建立在廣義的慈悲一切眾生的基礎上」。佛教從其發源地印度繼承了不害的理念,並增加了一些佛教獨特的普世道德觀,比如慈(慈愛)和悲(悲憫)。古老的基礎佛典《佛教巴利大藏經》以及其它論著都表達了悲憫非人類動物的鮮明立場。禁止殺害任何生命是佛教經典的突出特徵。廣為流傳的重要佛典《法句經》教導那些追隨佛陀的人不僅要避免傷害眾生的因,還要「不論晝夜,」「皆樂於慈愛一切眾生」。

在佛教教義中,動物並不是低等或「別的」物種。這種倫理認知完全符合佛教業力哲學觀。對於一個佛教修行者而言,傷害他眾就等於傷害自己,因為眾生皆為一體,都被業力所縛。寂天菩薩(約7世紀)在《入菩薩行論》中也講授了他眾與修行者無別的道理。佛教讓我們記住「一切眾生都有著相同的苦樂感受」,故理應受到保護。我們都是平等的生命。「對此立場,佛教教義從未暗示過要與其智力、自我意識或其承受能力等任何其它特點有關」。

佛教教導弟子們要展現出「對所有眾生無盡的無我悲心」。「事實上,佛教徒們把感知他人的痛苦作為一項必要的修行」。慈悲心是「獲得解脫的必要條件之一」;有位大德常常表示慈愛是他的宗教信仰。殘忍的人無法證得涅槃,只有「不傷害生命」才能獲得圓滿。一個真正偉大的人並不是指其世間上的成功,而是能「不傷害任何生命」。佛教徒們會發願:「對眾生像對待自己的親朋好友般慈悲」。佛教《經集》中就包含了以下富有美好奉獻精神的偈頌,以激發人們的慈悲心:

願一切 眾生與安樂常在,

無論脆弱或強壯,無論浩瀚或渺小;

無論可見或不可見,無論遙遠或不遙遠;

無論出生或未出生——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安樂!

猶如對待自己的生命一般,一位母親從不傷害,

自己唯一的孩子——讓那包羅萬象的思維,

給你的生命帶來——包羅萬象的愛,遍及宇宙。

僧侶、聖者、乃至所有佛教徒都被要求心懷慈悲,「不害,或不傷害眾生,是每個佛教徒的道德目標」。那些成功走上成佛之路的人無不滿懷慈悲,過著「同情關愛所有眾生」的生活。

佛教教義的道德理念是減少痛苦——食肉(包括飲用養殖廠出產的奶)會使數以百萬計的動物產生不計其數的痛苦。養殖廠里的動物被剝奪了自由、它們的下一代、它們的奶、它們的蛋,直到最後剝奪了它們的生命。這種以殺生為代價的工業發展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精神貧瘠。

佛教要求的善行是「斷除殺生」並守持「不害生命」的行為。一切眾生皆懼怕危害,都害怕死亡。推己及人,人們不應殺生,或唆使他人殺生。

一切眾生皆懼怕危害,都愛惜自己的生命。推己及人,人們不應殺生,或唆使他人殺生。

傷害他命以求己樂者,來世不得安樂。

不傷他命以求己樂者,來世得享安樂。

——摘自《法句經》

一個明智的人,「無論弱小還是強大,都不殺生也不會挑起殺戮」。誰殺死了火雞並不要緊;但購買禽類會促使他人去飼養並殺死禽類,從而導致了不必要的苦難。佛法教導我們,食肉是無法避免的惡業,正如一個人無法避免風中的灰塵對其產生的影響一樣。那些為了此生自身的快樂而致使他眾痛苦的人「死後也不會得到快樂」。

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佛教戒律要求信眾戒除殺生——不只是不殺人類,還包括所有的生命。這個針對殺生的戒律「是佛教傳統的核心。事實上,也是在眾多佛教傳統和諸多教派分支中為數不多的共同特徵之一」。

在大乘佛教傳統中,把救度苦難眾生作為己任的勇士被稱為「菩薩」。菩薩們發願一次次入世再來,而非入於涅槃。他們為了幫助所有在輪迴中不斷流轉的眾生而回來經受世間的考驗和磨難。

儘管關心眾生在概念上也是小乘佛教的核心,但它是大乘菩薩的重要德行,慈悲心在大乘佛教傳統上是一個特別突出的地方。菩薩因救度眾生的功德而聞名,甚至被以此而命名。

菩薩認為:「宇宙中的芸芸眾生,」有形或無形,有知覺或無知覺,「我必須引導所有眾生趨入涅槃」。佛經中,則是如此解釋菩薩的承諾:

菩薩的決心:「我自願承擔所有的痛苦,我決定這樣做,並會堅持住。我不會改變或逃跑,不會發抖,我既不害怕,也不恐懼,不會回頭或沮喪。為什麼?因為我會不惜一切代價代受所有眾生的痛苦。不偏不倚。我發誓救度所有的眾生,並讓他們得到自由.....我一定要將世間所有眾生從恐懼中解脫出來,包括生、老、病、死和轉生,以及各種罪業、惡道、輪迴之苦...... 我必須將眾生從所有這些恐怖中解救出來......我必須將眾生從難於逾越的輪迴洪流中解救出來;我要讓眾生懸崖勒馬,脫離苦海,脫離輪迴。我必須讓自己來承擔眾生的所有痛苦。」

佛教通過動物的寓言故事「圖解說明了生命是從一種形式轉換到下一種形式的連續的狀態,」並因此形成輪迴,而對輪迴眾生心懷慈悲心是佛教的基礎。《本生傳》講述了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在《本生傳》中,每個動物都和人類一樣,有著各自的個性、意志、缺點以及美德。佛教徒們通常在童年時就學習《本生傳》,從而知道一隻兔子不僅是其它物種,一樣東西,同時也是一個個體,兔群中的一員,以及所有眾生中的一員。《本生傳》有助於佛教徒去認知其它物種的重要性,指導佛教徒要有覺知的生活——充分認識到萬物間的相互依存以及每一個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並且還要知道人類對蜘蛛與豬的行為不僅僅關乎蜘蛛與豬本身,從究竟意義上來說——更是關乎人類未來的生存。

《本生傳》中那些關於自我犧牲的悲心,以及佛陀前世的故事,都提醒讀者和聽者,佛陀也曾以各種生命形式轉生過。沒有哪個動物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或「不受歡迎」,乃至於他或她無法積累未來成佛之因;沒有哪個動物是不相關的。《本生傳》的故事揭示了「佛教態度的實質……普世同情的態度……流露出認知的內在統一性。《本生傳》中,「動物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業力、準則、目的、願望。不僅如此,他們的生活可能是短暫而痛苦的,但卻單純清凈的生活著。對此,身為人類的我們,恐怕只能報以敬意,甚至生起須臾的羨慕之情」。

《本生傳》通過動物講述了反對傷害其它生靈、反對用動物做祭品、反對獵殺和食用動物。讀者們被不斷提醒那些故事中的野兔或者小鹿將最終成佛。而吃牛肉、豬肉、雞肉以及火雞肉的人,還有喝牛奶和吃雞蛋的人,他們則被警告將來在成佛的道路上會遭遇本無需經歷的曲折。有多少菩薩和未來佛正以動物的形態生活在我們周圍?如果我們無意傷害了它們,那我們靈性的旅途又將遭到怎樣的衝擊?

觀音,慈悲的菩薩,其功德即是慈悲。觀音,意指「觀眾生之音」②,這表明慈悲救助一切受苦受難的有情就是她的主要任務。和其他所有菩薩一樣,她的目標也是救度一切有情離苦,協助「一切有情獲得證悟」。觀音菩薩象徵著佛教中最圓滿的狀態——智慧與愛。她的「本質就是慈與悲」。觀音菩薩「體現的正是這樣完美的境界」。在佛教的世界觀中,那些洞徹萬物智慧的證悟者,同時必定是一個慈悲的人。殘忍只會帶來無明,慈悲必定帶來圓滿。食用或是傷害其它動物是沒有同情心的行為,也違背了佛教的教義。

觀音菩薩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努力去仿效的。修行人不僅迫切的需要觀音菩薩的幫助,而且要培養如同這個偉大菩薩一樣的精神美德:同情、憐憫及無私幫助一切眾生。佛教徒發願融入觀音菩薩的事業想要去傾聽,去治癒世間的傷痛,以及去幫助那些深陷苦惱的眾生,無論是貓還是蜜熊。踏上菩提道的佛教徒們,或許會從飲食開始選擇——午餐,吃什麼?

佛教是一種以救度為主旨的實修宗教;仁慈與慷慨的行為是佛教救世的關鍵。佛教哲學教導人們,人僅僅是這個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的宇宙中一個短暫存在的小小部分。佛教修行的核心是慈愛和悲憫,因此第一戒便是戒殺。業因果和輪迴的教導更加強了這種慈悲精神的必要性:我們盤子中的雞,也許曾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摯愛,也可能是一位菩薩或未來佛,而我們將會在未來承受自己所造的罪業。佛法所蘊涵的哲理是要能敏銳地感受動物的痛苦和需求,這種哲學不是單純表面的,而是屬於「佛教道德基礎」的「傳統核心」。

編者註:

麗莎在文章中講述了一切有情眾生——人類和非人類都迫切需要慈悲的理由。麗莎強調一切有情眾生之間都應該拒絕傷害和暴力,因為在輪迴中眾生都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繫。麗莎認同釋迦牟尼佛講述的真正的世界,即一切有情眾生在生死輪迴中都曾是父母、兄妹、兒女。對他人的傷害就是對自己親人的傷害。一切有情眾生之間的關係在《華嚴經》中有過很清楚的解釋(法界緣起)——因緣和合的概念。而類似這種普遍統一的概念在伊斯蘭教真主合一的觀點中也有詳細闡述。儘管各個宗教外在表現形式上不同,但是它們對通神學的內在理解是一致的。沒有宗教能凌駕於真理之上——人性是人類普遍的共性。

【注釋】:

 ①大正藏《法句經》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②《妙法蓮花經》: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墜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智悲翻譯中心

譯者:丹秋白馬 小藝 小溪 妙懷 暢媽

一審校對:小汐

終審校對: 妙懷 圓善

註:所有文字資料來源於互聯網,若有侵犯您的著作權等事宜,請即刻聯繫zhibeiweb@126.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推薦閱讀:

心機大蛇遇人類竟裝死 動物界欠你一個奧斯卡
花豹女王紀錄片看完之後
野外遇到這些動物如何應對(轉) | 生存裝備網
小鳥一樣自由
??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動物;女人一半是···一半是···

TAG:倫理 | 動物 | 哲學 | 傳統 | 宗教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