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物◎齊國的締造者——姜太公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韜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均追他為本家人物,因此被尊為「百家宗師」。這充分說明了姜太公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論的博大精深。

一、生平

姜太公(約公元前1156年—約公元前1017年),亦作姜尚,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人稱姜子牙,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半生寒微

姜太公是東海上人(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後代淪為平民,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

姜太公文化園中的姜太公塑像(位於山東省日照市)

姜太公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所以「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戰國策·秦五》),即他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他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事處,閑居在家。

興周滅商

姜太公72歲時,來到渭水之濱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垂釣,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於是出獵,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太公,與他談論後姬昌大喜,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說:「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稱將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這即是「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來源。

姜太公釣魚台(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

周西伯昌從羑里脫身歸國後,暗中和太公策劃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紂政權,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權謀和奇計,所以後代談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隱秘權術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為正清平,尤其在明斷虞、芮二國的國土爭訟後,被詩人稱道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討伐了崇國、密須和犬夷,大規模建設豐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繼續完成文王的大業,東征商紂察看諸侯是否雲集響應。軍隊出師之際,被尊稱為「師尚父」的呂尚左手拄持黃鉞,右手握秉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統領眾兵,集結船隻,遲者斬首。」於是兵至盟津。各國諸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都說:「可以征伐商紂了。」武王說:「還不行。」班師而還,與太公同寫了《太誓》。

牧野之戰時的姜子牙

又過了兩年,商紂殺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將征伐商紂,占卜一卦,龜兆顯示不吉利,風雨突至。群臣恐懼,只有太公強勸武王進軍,武王於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師,進伐商紂。商紂軍隊徹底崩潰。商紂回身逃跑,登上鹿台,於是被追殺。第二天,武王立於社壇之上,群臣手捧明水,衛康叔封鋪好彩席,師尚父牽來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書祈禱,向神祇稟告討伐罪惡商紂之事。散發商紂積聚在鹿台的錢幣,發放商紂屯積在鉅橋的糧食,用以賑濟貧民。培築加高比干之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徵天下最高權力的九鼎遷往周國,修治周朝政務,與天下之人共同開始創造新時代。可見武王伐紂,滅商盛周,太公立了首功。

封國安邦

武王滅商後,同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作出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國,充當周朝統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功勛卓著,而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

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帶領本部人馬奔營丘而來。由於長途跋涉,十分疲憊,一行人行軍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們來到離營丘不遠宿營,準備明日趕到營丘。有人說:「有道是機會難得。這些人睡起覺來香甜安穩,哪像個赴國建都的樣子」。太公聽後睡意全無,急命整頓人馬披星戴月趕赴營丘。至黎明時到達淄河西岸,只見萊國軍隊正在涉水奔營丘而來,劍拔弩張,形勢危急。原來萊國(中國先秦時期的九夷所建的諸侯國,是商周時期東夷古國,後被齊滅,建都歸城,即今煙台龍口市境內)與營丘離得很近,是商紂王的屬國,萊侯想趁太公立足未穩之際搶佔營丘。兩軍在淄河西岸展開對壘,太公指揮鎮定自若,士兵作戰英勇頑強,萊軍被殺得丟盔棄甲,悻悻而回。

齊國建國之初的姜子牙

齊國就這樣正式建立起來。

姜太公建立齊國後首先以法治國,安定民心。司寇營湯陽奉陰違,受賄害民,並妖言惑眾,宣稱要以所謂的「仁義」治齊,姜太公便令人把營湯斬首,以正政令;東海上有被時人稱為「賢人」的狂矞、華士兄弟,不向天子稱臣,也不為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態和平對抗新生的齊國,姜子牙認為他們自私自利,不為國家盡義務,是「害群之馬」,就下令誅殺他們。一時間齊國再也沒有違抗命令法規的事情了,混亂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僅僅五個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彙報其安邦定國的政績。

強國富民

姜太公治國有方,在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即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當地東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齊國統治階層,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用其所長,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積極創造性。這一用人路線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姜太公還把用人提升到事關國家興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論。實踐證明,他的用人思想不僅開創了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人才使用先河,也為後來齊國稱霸列國奠定了基礎。

姜太公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太公認為,如果在齊地強力推行周禮,容易產生民族矛盾,不利於治國安邦。經過再三斟酌,他決定從齊地實際出發,從俗簡禮,不強制干涉,且務實地創造了既讓齊民樂於接受,又不太悖周禮的新制。

齊地依山傍海。齊國初建之時,太公針對「齊地負海潟鹵,少五穀而人民寡」(《漢書·地理志》)這樣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實際,因地制宜,制定了「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勸以女工之業,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輳。」在這種「農、工、商」三寶並舉的宏觀戰略指導下,齊國製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發展為雄居於東方的泱泱大國,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奠定了雄厚基礎。

齊國富強後的姜子牙

安定周室

姜子牙封齊建國後,相當多的時間是在鎬京做周朝中央政權的「太師」,輔佐外孫周成王姬誦、重外孫周康王姬釗。他的大兒子齊丁公姜伋,也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氏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齊國開國後的三十餘年,營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鎮守。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輔助周公旦,或坐鎮京都、運籌帷幄;或領兵東征、衝鋒陷陣;或左右呼應,東西夾攻,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戰功。再後來,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託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眾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史稱周康王。

壽終鎬京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子丁公姜伋繼位。齊丁公姜伋繼續輔佐周康王,成為僅次於首輔召公奭的次輔,並掌管周王朝的精銳部隊三千虎賁,保衛豐鎬。

姜太公祠(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二、評價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影視作品中的姜太公

對於姜太公,人們不僅重視他的著作和智慧的價值,對於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懈奮鬥的精神也十分尊崇,懷念他對正義、對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難,他不退卻,不屈辱,不低頭;飢餓,也不理會;沉淪,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對自已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動搖。太公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奮」的典範。他永遠是中華兒女的自豪和驕傲。

以下是歷代對姜太公的評價(節選):

《詩經·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周靈王:「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師保萬民,世胙大師,以表東海。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

季札:「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晏嬰:「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

孔子:「許由,獨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孫武:「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孟子:「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

荀子:「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謂聖臣矣。」

司馬遷:

①「遷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師尚父謀居多。」

②「太公至國,脩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

③「以太公之聖,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

班固:「凡兵,所以存亡繼絕,救亂除害也。故伊呂之將,子孫有國,與商周並。」

長按、識別、關注


推薦閱讀:

《紅樓夢》里你最喜歡的人物是哪個?為什麼?
怎麼評價周立波?
羅晉和唐嫣什麼時候好上的?
你了解一代玉女掌門楊鈺瑩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嗎?
奈良美智:不順利的事情太多了,就算是想哭,也不能哭的時候太多了

TAG: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