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哪有不鬧彆扭的夫妻,但你是更看重對錯,還是更看重關係?
提起家裡那位豬隊友,媽媽們要哭訴的可多了:
「回家就知道玩手機,看我忙家務也不搭把手!」
「成天就知道上班工作忙忙忙,連孩子怎麼帶都不知道!」
「天天就我一個人學習育兒知識,選好文章發給他看都嫌累!」
爸爸們也覺得委屈啊:
「我是想搭把手的,可是還沒上手就被數落添亂。」
「我也想帶孩子一起玩啊,可是孩子他媽各種不放心,還在一旁指揮,根本沒法好好玩。」
「我也看了學了好多育兒知識,可是她總覺得她是對的,說也說不通,我還學個什麼呀?!」
都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相互之間的溝通簡直不是一個次元的,反思一下。
試著問問自己:我究竟想要什麼?傳達給對方的信息是如你所願的嗎?
南媽說,我想要他幫我帶一下孩子,我可以有點自由時間。
而南爸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一陪孩子,她在一旁「監視」,指出我這不對那不好,她根本就不想放手去休息嘛。
依媽說,我只是想要他理解我的辛苦付出。
而依爸接收到的信息是:她整天都在強調她很辛苦付出很多,就好像我的辛苦付出不存在一樣。我沒說她不辛苦啊,我都承認了,她也還是不滿意。
格格媽說,我希望他也和我一樣看看育兒書,學習育兒知識。
而格格爸接收到的信息是:她就是想要我認同她的那套是對的,那還看什麼書,我直接說是對的不就行了唄?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不用提如何把信息傳達到對方了。我們會堅持認為,只要我要的那樣東西你給我滿足了,我就滿意了。可是,對方接收到的信息卻充滿著矛盾和混亂,沒有人知道我們是在尋找什麼,包括我們自己。即便最終對方妥協,我們得到了一直要求實現的某樣東西,然而會驚訝地發現,它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原來那不是我們想要的。
當我們生對方的氣時,我們的自動反應是:這一切都是因為剛剛發生的事,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於是,倍感氣餒和受傷,開始思索要不離婚算了!離開了這個不合拍的男人,一切問題就會消失掉了。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的確,我們有自由也有權利選擇離開伴侶,尋覓新的一段關係,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已經遠離那些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會跟隨著進入下一段關係,而且,再一次,我們會遇到相同的爆發點。人們往往因為「合不來」而選擇分手,然而,不久之後,他們會發現自己在朋友之間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或者更糟糕的是,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出現的問題也會驚人地相似。
我有一個朋友A,和丈夫結婚了三年,過得很不快樂。她選擇了離婚,在此之後很快又找到了一位。起初,她無比興奮地跑來跟我說,這一次肯定找對人了,比那個前夫好一百倍,與她最厭惡的前夫身上的刻板、無趣截然相反,這位新丈夫既風趣又能說會道。蜜月期過後沒多久,她又來找我求助了,新丈夫社交應酬太多,總是不回家吃飯,一說這事就吵,根本不能提。她哭訴:我怎麼總是遇人不淑呢?
我也嘆了一口氣說,聽得出來你很難過,很想改變,你需要穩定和溫暖,是這樣嗎?她一下子握住我的手,是的是的!我又不是隨便的女人,如果能過得幸福,誰會選擇離婚呢?說到這,她忍不住哭了起來。我握緊她的雙手,和她分享我的看法:
在第一段婚姻中,你需要穩定和溫暖,可是前夫內向刻板完全不知道怎麼哄你開心,你覺得是他的錯;現在換了一個人,然而你從這位那裡依舊得到的失望和沮喪。問題出在哪裡呢?
她沉思了很久,不是對方的錯,難道是我的錯嗎?
我搖搖頭,都不是,沒有誰是錯的,只是關係出了問題。關係生病了,需要對症下藥,即使換一個人也沒用,你處理關係的方式還是沒有變呀。
她點點頭,若有所思:原來,改變是要從我自己開始,而不是他。
批評、鄙視、辯護、冷戰,都是腐蝕關係的毒藥。
「告訴你好多次你就是不聽!」
「你總是這麼自私,只考慮自己!」
「你為什麼總是不長記性?」
「你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你以為你玩玩手機就能掙到更多錢了?」
「難道我就不累了嗎?」
……
這些話語,是否聽上去很耳熟呢?
在糟糕的夫妻關係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狀況:進攻的一方批評另一方,另一方為自己辯護,反過來指出對方的問題,其中一方即便試圖提出一點建議,另一方也會充滿嘲諷地毫不客氣地戳破這些沒用的建議,衝突不斷在批評、辯護、鄙視的接力賽中升級,直到最後演變成冷戰。
在夫妻關係中,真的存在「好人與壞人」不平衡的劇情嗎?
實際上,所有的關係,都是相互平衡的。當一方失衡,另一方就會以另一種失衡的方式來「平衡」彼此。一方越是指責、批評,另一方越是反抗、辯護;一方越是施壓緊逼,另一方越是想逃離。這種失衡必然會導致更多的衝突,而不是和解。
批評、鄙視、辯護、冷戰,這些加劇衝突、腐蝕關係的毒藥,你戒掉了嗎?
很多夫妻總是信賴著一種錯覺——因為曾經彼此相愛而走到一起,接下來所有的事情都將自動發生,一切期待都披著「應該」的外套:你應該和我一樣認同某個理念,你應該學習,你應該理解我,你應該和我感同身受,你應該滿足我的小要求,你應該處理好所有我處理不了的麻煩,你應該完美解決我們之間的矛盾……
正是帶著這些錯覺和「應該」的律條,雙方開始陷入了無形的權力之爭。我很喜歡用「權力之爭」這個詞,它會提醒我們正在用什麼樣的方式努力地讓自己看起來有力量,證明自己是對的,企圖凸顯自己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犯了個低級錯誤,被老公不屑地指了出來,那時的我本來就心情低落,聽到批評後,簡直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內疚感和羞恥感,可想而知,感覺糟糕透頂。就在這時,老公的話語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常識性漏洞,我立刻「重振旗鼓」生氣地打斷他,「得意」地推翻他的語言邏輯,接下來的幾分鐘,我都朝著這個方向去講,高興地享受著「我是對的」略佔上風的這種美妙感覺。很快地,我們就不再討論我最初的錯誤,而是反過來由他來為自己辯護。
這樣的「權力之爭」有沒有在你家裡上演過呢?
幾番「鬥爭」之後,我們會發現,通過權力之爭,自己不但沒有收穫想要的快樂,反而衍生出更多的煩惱和不安。我們並不是真的要TA口頭上說那句「你很辛苦,我都知道」,而只是想要尋找自己的價值感;我們並不是真的要TA和自己一模一樣完全熟練地掌握育兒知識,而只是內心深處渴望得到認可;我們並不是真的要TA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而只是期盼TA多一份貢獻感,自己也能多一份歸屬感。
親愛的你,在「權力之爭」中,內心的訴求到底是什麼呢?
兩人之間的距離從來就不是遙不可及,其實很短很短,短到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當我們退出權力之爭,並排和他坐下來,尊重地傾聽,討論解決辦法,這份關係會立刻從水火不容轉向合作無間。這不是美麗的傳說,恰恰只是真實的生活。
婚姻教皇戈特曼做了這樣一份調查研究,67%初為人母的女性會覺得自己無比悲慘,而其他33%的母親卻毫髮無損地完成了多重角色的適應。戈特曼用了8年時間跟蹤了這33%的幸福夫妻,發現幸福的秘訣不在於孩子是否睡得好、是母乳還是奶粉餵養、是工作還是全職媽媽,相反,它與丈夫和妻子是一起經歷父母身份的轉換還是某一方跟不上變化的節奏有必然的聯繫。
媽媽們總是抱怨丈夫跟不上變化的節奏,其實男性要想同步的難度可想而知。媽媽親身經歷了懷孕到分娩的全過程,深刻感受到生活意義有了重大調整,面對這個脆弱的小人兒,她情願做出任何犧牲,這些心路歷程大大改變了她的生活狀態。然而,丈夫卻無法親身經歷這樣的過程,兩人之間的距離會因此而暫時變得遙遠。
注意哦,是暫時變遠。
當妻子沉浸在包括孩子的「我們」的意識中時,丈夫或許仍然抱著舊的「我們」的意識。矛盾由此產生了。如何脫離這樣的困境呢?跟上妻子的步伐,踏入新的「集體」中,丈夫會感受到自己不僅是一個丈夫,還是一名不可替代的父親,對他的子女感到自豪、親切、有保護欲。
小E媽媽向我訴苦:「我當然有試過讓爸爸參與進來啊,可是他什麼也做不好!我還不能說,一說他就乾脆不做了!」
在邀請爸爸參與之前,請確認一下,你是更看重關係,還是更關注對錯?
雖然我們口頭上聲稱爸爸們應該一起分擔照顧孩子的重任,但是,無意中卻用實際行動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名「監工」,不斷地指揮並命令這個初為人父的男人。
「不要這樣抱著她!」
「你拍背的方法錯了!」
「洗澡水太冷了!」
「喂輔食每一勺喂少點!你這太多了!」
「別讓他趴太久!」
「這個動作是錯的!」
面對這樣的狂轟濫炸,一些丈夫更樂意退出,把專家這個角色讓給他們的妻子(畢竟,他們也從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照顧孩子),樂意接受自己的無能。逐漸地,丈夫做得越來越少,照顧孩子也越來越不熟練、不自信,最後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妻子排除在外。
作為父親,他也同樣渴望感受到和孩子在一起的親情和樂趣,這是人之本能。媽媽們,你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他和孩子嗎?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健康良性的溝通是如何讓衝突的雙方都贏的。
◆場景1◆
妻子:回家到現在你一直在玩手機。我感到很失望。
丈夫:我也想幫忙啊,不知道可以幹什麼,孩子我又帶不了,我能怎麼辦?
妻子:我知道你也想做個好爸爸,你陪孩子完成一個最簡單也最有意思的活動,怎麼樣?
丈夫:是什麼?怎麼有意思了?
妻子:來,這是五本他最愛的繪本,給他讀一遍,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就行。
丈夫:我看看……
妻子:我去做別的了,接下來是屬於你們倆的特殊時光。好好享受哦!
丈夫:好……
◆場景2◆
丈夫:我每天在公司忙成狗,真的好累……
妻子:看得出來你今天工作負荷挺大的吧,這麼疲憊……我今天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也很累,地還沒拖,等會還有一堆衣服要洗,我想我需要你的幫助。如果你能分擔一下,我就可以有半小時的美容時間了。
丈夫:是啊,公司里挺不順利的。你要我做點什麼?
妻子:拖地和洗衣服,你選擇其中一件你想做的,可以嗎?這樣我會感覺輕鬆很多。
丈夫:……那就拖地吧。
◆場景3◆
丈夫:孩子有個好媽媽就夠了唄!爸爸不好就不好了吧……
妻子:聽起來這是對我的誇獎,你注意到我很用心很努力了,對嗎?
丈夫:……嗯
妻子:收到你的認可我還挺開心的。其實,我們倆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
丈夫:是啊,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呢?
妻子:嗯,我學了很多育兒理論後最深刻的體會是,父母都很愛孩子,但是愛的方式不一樣,結果和影響也不一樣。你對這個觀點怎麼看的?
聰明如你,一定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作者介紹盧靜怡(圈媽)
科普群群員
圈媽講堂創辦人
<一課>在線教育平台創建人<幸福回家>女性婚姻心理成長課程創辦人帶領了大型公益線上讀書會,獲得數百人好評帶領數期「夫妻溝通」、「育兒」等主題沙龍
推薦閱讀:
※(398)[轉載]任鐵樵自批八字理路上的對錯?
※【佛學 - 世上沒有對錯,只有業】
※男女出軌的對錯
※我們這麼辛苦地爭對錯,就是為了把愛幹掉? |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