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女為何被剩在家裡 困境破解
大美女為何被剩在家裡 困境破解
花隨月轉陰晴收錄於新文化報
一年一度的春節「逼婚大會」尚未開始,廣大單身男女們率先迎來了令他們糟心的節日——情人節。
事實上,被這種節日困擾的你,並不是一個人在煎熬哦!《2010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約有1.8億適齡未婚青年,且這一人群正呈現高齡化的趨勢。為什麼有的人熬了多年,仍然被剩下?
為什麼被剩下?這種困境可有什麼招數破解?
歸納總結五大問題嚴重的「必剩」人群,一起來看看吧,沒準兒哪條裡面就有你。
人群1
消極拖延對異性沒有渴望
典型口頭禪:找對象?不急不急!
行為表現:
雖然心裡很明確地知道,只有多參加社交活動,才能結識更多異性,行動上卻始終消極拖延,哪怕現成的活動就在眼前,也總有借口拒絕:太累了、下雪了、下次吧……更喜歡抱著電腦宅在家,一窩就是一天。
哪怕業餘時間外出一次,也始終跟幾個單身同性湊在一起,互相強化彼此的觀念:找對象有什麼意思?咱沒對象不也過得挺樂和?全程七嘴八舌地對八卦、美食等話題高談闊論,絲毫不關注身邊的其他人。除非萬不得已,不會跟其他異性搭話,全身散發的氣場都在強調:生人勿近。
心理癥結:
這樣的人單身多年,很可能早已適應了自由的單身生活,尤其經過多年調整,他們的生活已經進入一種比較穩定、平衡的狀態,所以表面看來對異性沒有需求,也沒有慾望,如果此時非要強制安排一個戀人給他們,沒準兒他們會感到嚴重的不適。他們之所以考慮戀愛、結婚這類事兒,似乎更多是迫於輿論壓力,所以行動上很難積極。
破解關鍵:
首先必須意識到,自己之所以對戀愛無需求,很可能是多年自我適應的結果,「既然擺脫不了單身,就去努力適應單身」,能適應固然好,但不要把「適應」當「喜歡」,不要總用「單身更好」的論調去自欺欺人,要正視自己對異性的需求。
日常生活中,嘗試增加與異性的接觸,多參加有異性出席的社交活動,喚醒自己對異性關係的渴望,才能逐漸調動起結識異性的熱情。
人群2
太過自我被父母過度呵護
典型口頭禪:為什麼我的愛情還沒出現?
行為表現:
與父母關係過近,大事小情都喜歡先讓父母擋在前面,平日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業餘休閑時間也幾乎都被家人填滿。由於每天的日子太過舒服,很難從生活中嘗到寂寞的滋味。所以他們面對異性,也總是表現得十分安詳,沒什麼渴望,似乎不論是誰都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就算偶爾被人暗戀,也表現得毫不在意,很少給對方任何鼓勵的暗示,彷彿「喜歡」這件事完全是對方一個人的事情,很多潛在的追求者都因此而不了了之。
心理癥結:
被父母過度呵護,心理上還未斷奶,對待戀愛,始終還是一副孩子心態,以為自己不需付出任何努力,所謂的「美好愛情」就像其它精緻的禮物一樣,會由身邊某個信賴的家人贈送給自己;或者會由某個十分珍愛自己的追求者,先默默在一邊把「愛」修飾完美,再端出現成的送給自己。他們太習慣被人照顧,所以對戀愛也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以為自己只需靜靜等待,完美戀人自會降臨。
破解關鍵:
首先必須把自己從自我中心的幻想中敲醒:真正的愛情是必須你用心經營的。如果你抱怨真愛總不出現,不妨先想想,自己是否主動站到了異性看得見、能接近的地方?每周又投入了多少時間去跟異性交流?如果你始終保持太過自我的生活方式,就別怪愛人都對你敬而遠之。
另外如有必要,不妨從家裡搬出來住,與父母保持距離,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由生活。自己花時間料理生活上的一切,脫離父母羽翼的保護,藉助一點一滴的日常經歷,體驗親密關係對生活的重要。
人群3
標準混亂拿愛情當扶貧
典型口頭禪:我希望找一個真正愛我的人,可以包容我的一切。
行為表現:
不論自身條件如何,說起擇偶標準,這類男人總在找身高160cm以上、相貌中等以上(不要太胖)、性格溫柔體貼、懂事聽話的女人;這類女人總在找有正式工作、月薪比自己高、能力比自己強、各方面都比自己成熟的男人。
生活中能滿足這些要求的人其實少之又少,可這些在他們眼中卻僅僅是「基本要求」,就算有人滿足條件,男人還進一步希望女人不要干涉自己的生活,什麼抽煙、喝酒、打麻將,統統不要管;女人則希望男人時時刻刻體貼照顧,最好在所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男人都能挺身而上。
心理癥結:
首先,對於這類總希望戀人可以不介意自己的矮丑窮、脾氣臭,希望對方願意無條件欣賞自己,甚至從物質到精神全部支持自己的人,我只想說,你們這不是在找對象,是在給自己找媽/爸啊。這類人生活中可能根本就沒幾個異性好友,對於異性心理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沒有,一談起戀愛標準,就先在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設立近乎苛刻的條條框框,對那些真正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問題,例如溝通模式、忠誠標準、處世原則等等,卻反而概念模糊。
破解關鍵:
如果你始終抱著「被扶貧」的想法去找對象,期望從戀愛中撿到大便宜,就別怪對方比你還現實。你必須修正自己對婚姻的期待,不要以為對象挑好了,就真的「天天都是情人節」。事實上誰的婚姻都不容易,沒有人會一輩子義務當你的心理依賴對象,你必須每一天都努力地呵護關係,才可能真正找到願意跟你相依相伴的人。
人群4
目標迷茫找對象只會憑感覺
典型口頭禪:找對象就是看感覺。
行為表現:
對待戀愛沒耐心,往往剛見一面就急著給人下結論,一旦斷定對方不是自己的菜,就會迅速收起所有的熱情和好奇,擺出一副「你被淘汰了」的優越姿態,拒絕給對方轉換環境、刷新印象的機會。
其實多數時候他們自己也說不清對方到底哪裡不合適,只是在他們的幻想中,一旦合適的人出現了,腦海中一定會出現某種異於平常的反應,以提醒他們「就是他!」所以他們拒絕別人的理由就是「沒感覺」,究竟什麼樣的有感覺?「不知道」。
心理癥結:
熱衷「找感覺」的人說白了,好多都是顏控。在這個看臉的世界,很多人面對各種不入眼的對象,都會以「沒感覺」為借口,以隱藏自己顏控的本性,一旦換個帥氣、漂亮的對象上場,他們肯定就找到感覺了。可問題是,帥氣、漂亮的身後往往追求者排著隊呢,人家又憑啥對你有感覺?
而且這類人總以為,「找感覺」是件特容易的事,就像人疼了會尖叫,燙到會躲避,是天生自帶技能。事實上,「找感覺」也是一種能力,心理學上管它叫「自我覺察」,它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實面對自己、敏銳捕捉感覺,甚至包括能否準確地把感覺傳遞給別人。尤其在情感教育普遍缺失的當下,這可是一項挺高級的能力,遠沒有他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破解關鍵:
首先必須破除對愛情「神啟」似的迷信,不要奢望相親第一面就找到什麼「感覺」。畢竟很多人並不擅長第一面就積極表現自己,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多是在日常相處中逐漸豐富的。
而且若要依賴這種「覺察力」去找對象,就必須先實際經歷一些成功或不成功的愛情,才能真正理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有感覺」、「沒感覺」,而不是用一種虛幻的想像,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人群5
心理陰影對異性充滿成見
典型口頭禪:談戀愛可得找個知根知底的。
行為表現:
也許是從小目睹了父母衝突的婚姻,對戀愛抱有各種先入為主的陰影。例如認為談戀愛是一件充滿危機的冒險,男人都愛引誘女人上床,女人都惦記著花男人的錢。即使身邊有可以發展的對象,也在各種小事上充滿警惕,一有風吹草動就展開無邊聯想,混到歲數很大了,還從沒被異性佔過便宜,其中不少甚至連手都沒牽過。
與這種人際疏遠感相矛盾的是,他們一邊時刻保持警惕,一邊卻期待著:不能再走父母的老路。奢望自己戀愛一次成功,從此沒有爭吵,不起爭執,過上永遠平靜、舒心的生活。
心理癥結:
這類人對於異性,往往抱有很多荒唐無理的偏見,認為「主動認識你的男人都不靠譜」、「剛見幾次就想吻你的男人是流氓」、「喜歡網聊的女人都不本分」、「關心你收入的女人都太物質」。
他們在相親交往中,往往集中了太多精力在自己身上,滿腦子琢磨的都是如何避免失敗、如何提防別人,對於對方究竟是怎樣的人,其實毫無判斷力。
受過去陰影的影響,一旦對方身上表現出某種特質,例如顯得很有上進心、很會照顧人,他們的防禦又會被輕易擊潰,陷入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反而更看不清對方的真正面目。
破解關鍵:
你必須承認:自己根本不清楚什麼樣的人是合適的,因為你壓根也沒經歷過幾個人。你需要的是先從熟練跟異性相處開始,降低目標,從做普通朋友做起,甚至給自己一個規定:不可以帶著戀愛的目的相處。結交幾個可以拉近關係的異性朋友,跟他們一起發展一些興趣愛好,活躍自己的生活。只有當你自己的心情放鬆了、自然了,你的內心才有空間去接受別人,你才能在演習中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戀愛方法。
推薦閱讀:
※男人這輩子最值得自豪的一句話是:我老婆在家等我吃飯
※在家如何做出理髮店的柔順?
※在家眾修行戒律儀篇彙集
※不用蒸不用煮,香噴噴的烤紅薯在家就能做,甜到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