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美政失意,楚辭成名

屈原:美政失意,楚辭成名  文/天地間一怪人  有思想的人,總是感嘆時運不濟,天妒英才,不管你是盛世,還是亂世,不管遇到明君,還是昏君。然,中國真的知識分子,往往以國家為念、深謀遠慮的品德和傳統,值得傳承和頌揚,屈原算是一位。端午了,不能光吃棕子。  治亂,是中國歷史的主調。有人說,和平就是戰爭的間歇。可見,紛爭是一種常態。屈原出於並成長於戰國那個戰爭頻仍的年代。時代造英雄,戰國時期,武盛文榮,人才輩出,值得在中國文明史上大書特書。屈原所在的楚國,算是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由於他的貴族身份和優秀才華,可能還有相貌俊美,少年時期曾在蘭台當陪讀,與後來成為楚懷王的熊槐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這為他步入仕途打下了堅實基礎。  楚懷王從小的養尊處優,培養了他懦弱的性格。加之戰國末期,群雄爭霸,君主的無能就意味著國家的沒落。楚懷王和屈原年齡應該差不多,於公元前328年繼位。11年後屈原即被任命為左徒,相當於副宰相,這時他才22歲,可見是重用了。面對秦國的日益強大、楚國的日益衰敗,意氣風發的屈原很想振興楚國。楚懷王也給予了有力支持,經常與他商議國事。屈原知道,秦國的強大源於改革,於是他提出內修弊政、改革圖強的主張。屈原建議章明法度,舉賢任能,聯齊抗秦,此所謂「美政」。這套改革方案一度付諸實施,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從歷史看,改革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有時需要流血犧牲。國家強盛,往往會形成貴族勢力,也可稱作既得利益者,從而使階層固化。當時的楚國,儘管連年打仗,但那些為國家出生入死的士兵已經很難提升,進入上流社會。一個國家,一旦階層固化,堵塞了底層向上層流動的渠道,將是非常危險的。屈原個人的美好想法,因為實實在在地觸犯了那些貴族的政治經濟利益,因而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這也在意料之中。屈原,這麼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同志,竟然對國家大事指手畫腳,這還得了。於是,現官僚的代表令尹子蘭、舊貴族的代表上官大夫靳尚、後宮代表鄭袖,接連了懷王面前屢進讒言,還造謠中傷,說屈原起草「憲令」「自伐其功」。眾口鑠金,也不能完全怪楚懷王。這樣,屈原就在上任左徒之職第4年就被楚懷王疏遠了,後讓他當三閭大夫,負責宗廟祭祀和貴族子弟的教育,也就是被徹底邊緣化了。  公元前313年,秦國使者張儀賄賂了楚國的一批權貴寵臣。在那些既得利益者眼裡,是沒有家國概念的。屈原儘管對本質認得很清,但由於沒有自己的統一戰線,只想單打獨鬥,只想依靠沒有主意的楚懷王,遇到失意的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張儀欺騙楚懷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商於一帶六百多里土地。」結果懷王被騙,楚國兩次興兵伐秦,都遭到慘敗。於是,懷王「悔不用屈原之策」。公元前305年,楚國去秦迎親,第二年,楚懷王還與秦王會於黃棘。屈原竭力反對,被流放漢北地區,就是現在的陝西安康一帶及漢水上游地區,前後有幾年時間。  屈原從漢北返回後,並沒有總結經驗教訓,還在極力推行自己的「美政」。由於貴族勢力過於強大,所以很多時候,他只有仰天長嘆。公元前299年,秦又攻楚,秦昭王「邀請」楚懷王在武關(今陝西商縣東)相會,屈原又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可楚懷王的幼子子蘭卻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3年後客死於秦。頃襄王繼位後,昏庸至極,於公元前292年與秦國重結姻親之好。他當然也看不慣屈原這個異類,於這一年把他放逐江南。從此,作為政治人物的屈原走到了盡頭,時年48歲。  屈原的千古留名,不是因為他的「美政」,而是因為他的詩歌。這裡只說《離騷》和《天問》。  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英雄史詩,而我們華夏民族還有一部心靈史詩,這就是《離騷》。《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被定義為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政治抒情詩。魯迅說它「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屈原放逐,乃賦《離騷》。」給出了屈原寫作《離騷》的背景。「離騷者,尤罹憂也。」《離騷》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是憤懣之作,這是比較明顯的。  《離騷》既植根於現實,又富於幻想色彩,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它從家世生平寫起,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道夫先路」,時空感非常強,道出了作者的身世不凡,體現了一種「究天人之際」的思維方式,但同時也流露出「清高」的痕迹。「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是有名的「芳草喻」,彰顯著詩人樸素的自然人性和美好的道德追求。從「昔三後之純粹兮」到「傷靈修之數化」,寫詩人在實現自已政治理想過程中遭遇到的挫折。屈原把思維從現實伸向歷史,在歷史與現實之間進行追問。這裡出現的「兩性喻」很有意思。「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朱熹《楚辭集注》說:「靈修,言其有明智而善修飾,蓋婦悅其夫之稱,亦託詞以寓意於君也。」屈原把男女擬君臣,既通俗,又唯美。如今還有人以「靈修」為名,搞色情之實,真是淺薄之極。  從「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到「願依彭咸之遺則」,是進一步寫人生挫折,更重要的是體現精神升華。建設國家,人才最重要。「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這就是屈原關於人才隊伍建設的想法。然「滋蘭樹蕙」是不容易的,還需要「撫壯棄穢」。「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話很難理解,因為木蘭仰上而生,本無墜露,秋菊就枝而殞,本無落英。如此不合情理的寫法,其實是一種藝術手法,說明人的哀傷可以感動天地,使草木解情,隨人開謝。從「長太息以掩涕兮」到「固前聖之所厚」,寫的是詩人的特立獨行。「哀民生之多艱」,「終不察夫民心」,這是我國古代民本思想的體現,蘊含著詩人為民請命的強烈願望和責任感,為了人民,他甘願「伏清白以死直」,也不願屈服認同世俗,「背繩墨以追曲」。  從「悔相道之不察兮」到「豈余心之可懲」,寫內心深處的矛盾、彷徨和苦悶。面對複雜污穢的現實,他期望一片凈土,「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說明通過靈魂搏鬥,詩人最終堅定自已的道德和理想。從「女媭之嬋媛兮」到「沾余襟之浪浪」,寫由於女媭的勸誡,詩人不得已來到重華面前,向他陳述自已的觀點,期冀引起同情和共鳴。舊注女媭為屈原姊,女媭的責怪隱喻著家庭責任對政治理想的質疑。屈原是怎麼回答的?從「皇天無私阿兮……孰非善而可服」這幾句話可知,他的政治原理有兩條:一是上天無私,有德天會幫助你,你才會得到天下的土地;二是以民為標準,前後衡量,判別出義出非義、善與非善。  從「跪敷衽以陳辭兮」到「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講神遊天地,上下求索。這一段非常精彩,可謂天馬行空。他把神話想像的地點放在了昆崙山,昆崙山是帝之下都、百神所在,這一選擇,體現了詩人的尋根意識。他的精神求索是浪漫的,「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真是逍遙自在。他甚至可以命令風雷之神和鸞鳳,給人創造了一種想像奇觀。最深刻的是尋找美人,最後的結果卻是,「世溷濁而嫉賢」,「好蔽美而稱惡」,閨中美女難以接近,賢智君王始終不醒悟,導致自己的滿腔忠貞激情無處傾訴。屈原說「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由於不能忍受,他決定離開楚國。從「索藑茅以筳篿兮」到「蜷局顧而不行」寫的就是去國神遊。這一段他提到了歷史上五對君臣遇合的典型,有商湯用伊尹,大禹用皋陶,武丁用傅說,周文王用姜太公,齊桓公用寧戚,無非想說明,英才受重用取決於君王的慧眼、誠敬和信任。現實受阻,他只有尋求精神突圍。他「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特別是「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樂」,達到了精神的極點,這就是在音樂的世界裡得到心靈的慰藉。  物極必反,精神達到極點之際就是回到現實之時。「忽臨睨夫舊鄉,僕夫悲余馬懷兮」,國內既然沒有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懷念故國舊居。既然不能實現我的理想抱負,「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彭咸是個神秘人物,屈原多次提及,卻不見於先秦其他書籍。王逸《楚辭章句》說:「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後人沿用此義,姑且同意。因屈原最後就是抱石投江。  再說《天問》。《天問》共374句,158問,1564字,全文自始至終,完全以問句構成,一口氣對天、對地、對自然、對社會、對歷史、對人生提出一系列問題,被譽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何謂「天問」?天問就是天在問。王逸《楚辭章句》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漢人有點迂拙了。屈原是大膽的,破除尊卑觀念,敢代天發問,借天抒懷,可以說前無古人。中國人從一開始就在思考天地自然,但像屈原這樣尋根究底的不多。對「天地萬象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凶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說」,他都想找出個答案來,表現了很強的探索精神和懷疑態度。  全詩讓人穿行於神話和歷史之間,從內容和結構看,大體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曰遂古之初」,至「烏焉解羽」,先是對宇宙起源、天體結構和日月星辰運行發問,後對大地結構和鯀禹治水、羿射十日等事件發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陰陽三合,何本何化?」這涉及天地創造。西方的《聖經》說的是神創造了天地萬物,但中國人不這樣認為。屈原問句中顯示出,我們是從混沌狀態中推演出宇宙的起源,與西方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是對天體空間的疑問。「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是對時間的疑問。這些東西,在古書里說得有模有樣,實際上很多都是臆測的東西,把人騙了上千年。「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這句話有特點。女歧也叫九子母,這是楚文化中關於人類起源的說法,不同於我們常說的「女媧摶黃土造人」的傳說。鯀禹治水,我們是熟悉的。《天問》中,「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翻譯過來就是,鯀不能勝任防治洪水,眾人何以看重他?大家都說沒有憂慮,為何不經考驗而任用他?這是就治水人才的選任而提問,以前沒人敢質疑。  《天問》的第二大部分從「禹之力獻功」起到至「卒無祿」,主要是對社會歷史提出問題。「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胡為嗜不同味,而快朝飽?」此句說明屈原對夏禹治水是給予讚頌的,但同時對他傳位於啟,又提出了批評。可見,把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屈原是不贊同的。後面一連串的提問,說明家天下的政治體制容易導致君臣家庭間的貪慾和腐敗。屈原對女性也很關注,「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這裡他問,女媧登立為帝,是根據何處道理推她為尊?女媧人首蛇身,又是誰製造出來?可見,他的思想很開明,女性並非都是「禍水」,也有可以為帝的能人。之後,他對周代歷史直至春秋戰國若干事件提出一系列問題,充分體現了對歷史政治的正邪、善惡、成敗、興亡的看法,更直接地闡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第三部分是尾聲,自「薄暮雷電」,至「忠名彌彰」,主要是聯繫自己的際遇抒發感慨。屈原是楚國的主祭師,當時楚地比中原巫風更甚。屈原認識到,祭祀巫術並不能保佑楚國。在這種情形之下,屈原在《天問》最後絕望地說:「厥嚴不逢,帝何求?!」意思是說,楚國頹敗之勢已經難以挽回了,我對上天還能再要求什麼呢?  屈原,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他抱怨那個時代,因為那個時代遺棄了他,但從結果看,那個時代又成就了他。在漁夫的眼裡,屈原就是個傻子。是堅持理想,還是和光同塵,這的確是個難題。我覺得,人不能選擇時代,正常走,就行了。結果,總是必然和偶然的結合體
推薦閱讀:

屈原認為艾草是惡草,為什麼後人要用艾草來紀念他?
怎樣看待屈原?
你還在相信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嗎?
屈原是否確有其人?
中國歷代禁書題解(屈原賦)楚國.屈原作.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

TAG:成名 | 屈原 | 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