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清信士」即對佛法有清凈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男居士。這裡雖然說「清信士法」,但對學佛的女子而言,也是同樣需要遵守的規矩。
清信士法中分為二支:
一、示正法
二、斥非法
第一支 示正法
「示正法」即對學佛的人說明,什麼是正確的入寺法,哪些是需要遵守的規矩。《事鈔》這裡一共有三段文章,分為三個部分加以說明。
初、禮敬舍惡等法,說明人來到寺院時如何禮敬三寶的方法。
二、想念慎護等法,說明禮拜佛法僧三寶的時候,應該如何觀想,慎護自己的心念。
三、有緣暫宿等法,說明在寺院住宿時所要遵守的規矩。
▲《事鈔》云:「今依祇洹舊法出。中國士民,凡至寺門外整服一拜,入門復禮一拜。安詳直進,不左右顧眄。先至佛所,禮三拜竟,圍繞三匝,唄讚三契。(若未見佛供養,設見眾僧不先與語。)禮佛已,方至僧房戶外,禮一拜。然後入見上座,次第至下,各禮一拜。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僧中亦不可識,事似俗缺,檢意則殊。今以俗情檢道,意誠非易。若以見僧之過,則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終無出期。)且初入寺,背僧取異,云何得作出家因緣。經云:夫入寺者,棄捨刀杖雜物,然後乃入。順佛而行,不得逆行。設緣礙左繞,恆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時,悉轉面向佛。」
《資持》釋云:「初禮敬舍惡等法有五,初入寺門二拜總禮三寶。先下,次禮佛。禮佛下,三禮僧。戶外總禮,如今眾堂之處。若下,四誡守慎,初敘誡。注中俗缺者,謂同俗流,缺於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異謂求見僧過。經下,引證。順佛下,五示行法。順佛行即右繞,西入東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執作之務。逆行即左繞,反上可知。緣礙左繞者,示權開也。入出向佛者,假事表心,皈依不背也。」
「祇洹」即佛在世時的祇洹精舍,「中國」與以上一樣,不是說我們的國家,而是泛指地處中央的大國,主要指佛法興盛的地區,弘揚佛法的中心國家。這裡主要指佛在世時的古印度。「祇洹舊法」意即這是佛在世時所遵行的方法。而標題中的「第一章中國舊法」也是這個意思。
「士」指為官的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民」即普通民眾,「士民」即涵蓋了所有要進入寺院的人。《事鈔》:
【中國士民,凡至寺門外整服一拜,入門復禮一拜。安詳直進,不左右顧眄】:
這一段說明禮敬的次第。凡是要進入寺內禮佛者,來到寺院門前時,首先將衣服整理一下,然後朝寺門一拜。進入寺門以後,再一拜。然後安穩祥和地向前走,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走路要基本上走直線,不要走「之」字形,不能腳拖著地,也不能跺地作聲,但也不要故意地躡手躡腳。身體不要亂晃,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要收攝目光,回收眼根。要體現一種從容不迫的威儀,保持心裡平靜,穩重大方地走路。心裡不要散亂,不要還挂念著世間的事情,要收攝心念,在行道時可以念佛、誦咒、參話頭等。總之,進入三寶地,要時時注重威儀,處處都要用功修行。
如《郁迦長者經》中,佛告郁迦長者:居家菩薩入佛寺精舍,當住門外至心作禮。然後當入精舍,自念言:我何時當得如是居寺,出塵垢之處。
【先至佛所,禮三拜竟,圍繞三匝,唄讚三契。(若未見佛供養,設見眾僧不先與語】:
進入寺內以後,首先要到佛所在的地方,頂禮三拜,然後繞佛三匝,接著以梵唄來歌頌讚嘆佛的功德。「唄」,即梵音之歌詠,引聲詠偈頌,讚歎三寶之功德,故曰唄讚。「三契」即讚歎三遍,或者以三段梵唄來讚歎。如果還沒有對佛進行禮拜的話,即使先見到僧眾也不先說話。因為佛為最尊,如果先禮拜僧人就有違禮敬的次第了。這主要指佛在世時的方法,而現在佛不住世,所以一般進入寺院,見到僧人以後,就要進行禮敬。禮敬有多種方式,包括頂禮、問訊,以及見到僧人走過停在路邊合掌恭敬等。
【禮佛已,方至僧房戶外,禮一拜。然後入見上座,次第至下,各禮一拜】:
禮佛以後,走到僧房,在戶外總禮一拜,這是禮拜所有的眾僧,亦即頂禮僧寶。然後進入僧房中,見到上座以後,頂禮上座。然後按照順序,依次頂禮第二上座,以及其他比丘。
按照戒律規定,有二十個戒臘以上的比丘可以稱為上座,這是指一個位次。而這裡所說的上座,應是《五分律》中所說的「上更無人名上座」。即在這個僧團中戒臘最高,沒有超過他的,就屬於這個僧團中的上座,所有僧人都要恭敬他。然後可以依照此向下分為第二上座,第三上座。
第一上座至第三上座等戒臘一般比較接近,地位也大致相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對其依次頂禮倒還沒有大的妨礙。如果第一上座和新受戒的比丘在一起時,頂禮上座以後,按理就再不能接著頂禮新受戒的比丘了,那樣就會尊卑不分了。而新受戒的比丘,也不應該於上座面前,接受他人的頂禮。
因此上面所說的「次第至下,各禮一拜」,有可能是指進入僧房以後,上座比丘與其他的比丘不在一起,頂禮上座比丘以後,再到其他比丘所在的地方,進行禮拜。
佛在世時,各個佛寺雖然非常大,建築非常宏偉,但對各處功能的劃分沒有現在詳細,僧房既是僧人的住處,有時也是講法地點,也會用於接待外人。目的是讓學佛的居士看一看僧人的房間是如何擺設得簡樸而宜於修行的,以便他們能夠學習。總之,僧房在此也是一個通稱,並不僅僅指僧人的休息之地,而是有多種的功能,有時還用「僧坊」這個詞代替寺院之名。所以說佛住世時人可以進入僧房頂禮或請法等。
而現在一般的寺院都設有客堂,專門負責接待外來僧人以及居士。有的寺院還設有專門接待居士的「接待處」、「辦公樓」等。而對僧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進行封閉,或者半封閉,不對外開放,不接待外人。為了保持安靜的修行環境,禪堂、念佛堂等修行場所,一般也不接待外人參觀。
因此現在人進入寺院頂禮僧寶時,可以對著僧人居住的地方,統一頂禮。也可以頂禮住持和尚或頂禮客堂的知客師父等負責接待的僧人,以他們代表全體僧人。
另外,前面說在各處禮拜的時候都是「一拜」,對此略說明一下。在「第一章先示敬儀」中曾經說到,佛在世時的禮拜動作,和現在的禮拜動作大體上都是一樣,但有幾個細節稍有不同。再一方面,古印度人的衣著等也與我們現在的衣服有所不同,那時古印度人大多數就是將一塊布裹在身上,就算作衣服了。頂禮的時候,如果反覆地起來跪下非常不方便,因此那時都是一拜。
而現在中國的現實情況是,一般頂禮的時候,都要進行三拜,以此為恭敬。因此現在我們進入寺院時總禮三寶,以及至佛殿等處頂禮時,都應該三拜。當然,這不是硬性規定,僅僅是供大家參考。個人也可以隨順自己的方便,在各處都一拜。
若頂禮僧人三拜時,僧人說「一拜」,我們應依教奉行,一拜就可以了。
《資持》解釋說:【初禮敬舍惡等法有五】:這「初」是和下面的段落聯繫起來,一共有三個部分,這是第一部分,即:初、禮敬舍惡等法,說明如何禮敬三寶,捨棄不如法惡行等的方法。
【初入寺門二拜總禮三寶。先下,次禮佛。禮佛下,三禮僧。戶外總禮,如今眾堂之處】:
本段又可分為五句來說明,第一,初進入寺院時的禮拜方法。初入寺門,在門外、門內的兩拜為總禮三寶。然後先到佛所,禮敬佛陀。第三禮僧,在戶外總禮一拜。「如今」即宋朝的時候,在僧房外頂禮,僧房意即現在的眾堂之處,指僧人修行居住的地方,或者大眾集會的處所,如現在的客堂等處,在此進行禮拜。《事鈔》: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
如果見到是非之事,或自己認為不如法的事情,不得進行譏諷呵責,更不應該去向別人宣說。如果以言語嫌責的話,對其他人沒有什麼損失,但自己卻失去善法的利益,這就與我們入寺求法的目的相違背了。
【僧中亦不可識,事似俗缺,檢意則殊。今以俗情檢道,意誠非易】:
僧中凡聖摻雜,你自己沒有慧眼,所以也不能認識哪一位是凡夫,哪一位是聖人。你認為某位僧人的行為似乎不如法,或者沒有威儀,不符合僧人的標準,所做的好像俗人的行為一般,但若有能力檢查他的心念,就有可能發現他的發心與俗人是完全不同的。現在我們以世俗之心,來檢查道人之行,這種做法實則超越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道人的內心是不容易了知的。比如濟公活佛,穿得破破爛爛,言語行動都瘋瘋癲癲的,有的人可能認為非常不如法,但他卻是菩薩化現,以這種形象來度化眾生。古來這樣的大德是非常多的,所以不能見到一點自認為不如法事情,就到處去說。況且,真正的高僧,心如虛空一般清凈無為,決不會去向外炫耀自己的所修所證,很多都表現得大智若愚。因此如果不放下我們世俗的觀點,以我們的世俗之心,怎麼能得知高深?如果不對所有僧人一律恭敬,以平等心對待,那必然會與賢聖僧當面錯過的。
【若以見僧之過,則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終無出期】:
而且剛進寺院,就去見僧人的過失,則會生起不信僧人、不信三寶的心,這樣就會障礙我們修學聖道,乃至不能解脫生死,就沒有出離三界之期。
【且初入寺,背僧取異,云何得作出家因緣。】:
「取異」是指取異端,求見僧過。剛進入寺院,就對僧人沒有信心,令自己失去善根,這怎麼能為自己種下將來的出家因緣呢?這就好比處處去看老師的不足之處,覺得還不如自己,於是就不再向老師學習了。由於不學習,自己的水平自然無法提升,其修養也不足以在將來成為一名老師。故只有尊重僧人,自己將來才有出家的因緣。
從佛法的角度來講,見人過失並非是他人的行為不如法,而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正因自己的心要找過失,外面才會出現有這種的境界。我們應該知道萬法唯心造的道理,外界的一切就是我們自己心裡的幻化與顯現,都是隨著我們心的變化而變化,都是一場戲。所以發現僧人過失的時候,首先要懺悔自己內心的不清凈,如此怎麼還能去看僧人過失呢?
如果見僧人的過失,由此而生嗔恨心,首先壞自己的心,破壞自己內心中的僧相。因此我們需要對僧相有崇高的認識,僧相是完美無瑕,清凈無染的,那就是我們回家的路程。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向僧人學習,發出離心,追求今生今世成為一位真正的出家人,這才是我們從眾苦煎迫的人生中解脫的根本。
《資持》:【若下,四誡守慎,初敘誡。注中俗缺者,謂同俗流,缺於道行。背僧即不信心生,取異謂求見僧過】:
從「若見是非之事」這一段,告誡我們要謹慎守護自己的口業,不要說僧人的過失。小注中說的「俗缺」,即認為某僧有世間的習氣,做的事如同俗世人的行為,好像和俗世人沒什麼兩樣。缺少僧人的威儀,沒有僧人的道行。「背僧」即不看僧人清凈的一方面,「取異」即專去尋求僧人的過失,這也正是我們末法眾生最大的弊病。當知我等所見好壞,所見的所謂過失,皆隨於自己業力因緣的顯現。這就如同天、人、餓鬼三者同時見恆河水,然隨各自業力,天人見為甘露,人見是水,餓鬼卻見為膿血。且按各自所見,亦有各自之受用,天人暢飲甘露得安樂,人喝水解渴,餓鬼亦以膿血而受苦。
《事鈔》:【經云:夫入寺者,棄捨刀杖雜物,然後乃入】:
經即《大般涅槃經》,告訴我們進入寺院前,要將刀杖以及雜物等放在外面,然後才能進去。
刀屬於不祥之物,「杖」指棍棒一類的兇器,畜刀杖即有打殺心,助長殺念,殺念一起,即失去慈悲心。人可以體會一下:如果拿著一把大刀,心情馬上就會不一樣,就想和人爭鬥,想著打打殺殺。如果放下刀,這種嗔恨的心情就沒有了。所以《梵網菩薩戒》規定:若佛子,不得蓄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
現在進入寺院禮敬三寶,就不應該帶著刀杖等武器進入。《佛說自愛經》中記載,有位國王詣佛所禮拜,遙見佛的精舍即下車,不讓人再為他持寶蓋,然後將劍解下來,脫掉鞋子,拱手直進。這應該是針對軍人、警察等而言。
《大般涅槃經》中說不帶雜物入寺,但沒說明什麼是雜物,對範圍沒有具體的定義,對此可以理解為只帶隨身的必備物品,而不帶與禮佛無關的物品入寺。要衣著整齊,不要故意穿顏色鮮艷的衣服或奇裝異服。也不需要故意穿上好的衣服,著平時所穿的樸素的衣服就可以了。入寺前要將衣服整理一下,不可敞胸露懷,不能將袖子捲起來露著手臂,也不能衣裝不整,邋邋遢遢。
《法苑珠林》說:舍刀杖者,去嗔恚三寶心也。舍雜物者,去從三寶乞求心也,且除兩過乃可入寺。
【順佛而行,不得逆行。設緣礙左繞,恆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時,悉轉面向佛】:
如果前方有佛像,要右繞,順著佛的方向而行,不要左繞,逆佛而行。右繞屬於恭敬,左繞屬於外道的做法。如果有阻礙,例如前方人多,或者佛像靠在一邊等,只有左繞才能走過去,這時要在心裡思惟,始終想著佛是在我的右邊,在心裡還是右繞的。進入或者出佛殿的時候,都要面向佛走入或退出,不要以自己的後背對著佛,這是一種不恭敬的行為。這些可參照前面所說的繞塔方法,禮拜佛以後辭退的方法等,此處不再詳述。
《資持》:【經下,引證。順佛下,五示行法。順佛行即右繞,西入東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執作之務。逆行即左繞,反上可知。緣礙左繞者,示權開也。入出向佛者,假事表心,皈依不背也】:
然後引用《大般涅槃經》說明,不得帶刀杖以及雜物等進入寺院。「順佛而行」,告訴我們見到佛像以後的行走方法。中國人傳統上以坐北朝南為尊,供養佛像也是如此。若佛像坐北朝南,我們順佛而行即是順時針向右繞行,從佛像西面的方向進入,從佛像東面的方向出來,使佛始終在我們的右面。如果佛像不是面南背北供奉的,就不是從西面進入,只要按照順時針方向,從佛像的右側進入,從左側出來就可以了,即按照我們平時繞佛的方式行走。
佛在世時,以偏袒右肩為恭敬,在很多經中可以看到,有人向佛請法,都要先偏袒露出右肩,然後向佛頂禮,合掌恭敬一心請佛說法。在現代的印度人中,有的穿著現代服裝,有的仍然穿著傳統服飾,將一塊布披在身上,很方便將右肩露出來。
《舍利弗問經》中佛言:「修供養時,應須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田文相。云何修供養?如見佛時,問訊師僧時,應隨事相。若拂床,若掃地,若卷衣裳,若周正薦席,若泥地,作華,若撻高足下,若灑,若移,種種供養之時。」
所以繞佛的時候,也需要偏袒露出右肩,以表示隨時為佛執作服務的意思,是表一種恭敬。而中國人以衣裝齊整為恭敬,所以我們可以按中國習俗,在繞佛前先著海青、縵衣或整理好衣服就可以了。
前面所說的「逆行」指左繞,即從佛像的東面進入,從佛像的左側進入,以逆時針而非順時針的方向繞行。「緣礙左繞者,示權開也」,是一種右繞的因緣不具足,而臨時開的一種方便。
進入或者出佛殿的時候,都要面向佛,這是要我們假借事相以表顯自己的恭敬心,以實際行為表示自己的恭敬心,心繫於佛,始終皈依佛,不以後背對佛,一心皈依佛無有背逆。
△《事鈔》續云:「禮拜佛法僧者,常念體唯是一。何者?覺法滿足,自覺覺他名佛。所覺之道名法。學佛道者名僧。則一體無別矣。(始學時名僧,終滿足名佛。僧時未免諸過,佛時一切惡盡,一切善滿也。今我未出家學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輕侮。宜志心皈依,自作出家因緣者。是名圍繞念佛法僧之大意矣。)低頭看地,不得高視。見地有蟲,勿誤傷殺。不唾僧地。當歌唄讚嘆。若見草土,自手除之。」
《資持》釋云:「二想念慎護等法有三,初念三寶。佛僧能覺,因果雖分,所覺道同,故云一體。道即諸佛果源,眾生心本。極證名佛,始學名僧。僧現學法,終至佛果。若此待僧,豈容輕侮。注中初教念僧,則三寶備矣。今下,次令念己,與僧不殊。尚當尊己,豈敢慢人。低下,次離諸過。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止殺害,後一句離觸穢。當下,三修凈福。」
因為有人心存傲慢的緣故,來到寺院以後,只知道禮佛,而不知禮敬僧寶,所以《事鈔》告訴我們要如何用心,如何看待禮敬僧人的問題。
《事鈔》:【禮拜佛法僧者,常念體唯是一。何者?覺法滿足,自覺覺他名佛】:
我們禮拜恭敬佛、法、僧的時候,要時常思惟佛、法、僧本是一體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佛即覺者,「覺法滿足」即覺悟圓滿的意思。佛有三覺,自覺、覺他、覺悟圓滿。「自覺」指自己已經覺悟,「覺他」指能夠讓他人也覺悟,「覺悟圓滿」是說所證的果位,所明的道理已經究竟圓滿。而阿羅漢具自覺一種,菩薩具自覺、覺他兩種,只有佛具三覺。佛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福慧圓滿具足,三覺圓,萬德具,方名為佛。佛即「佛寶」。
【所覺之道名法。學佛道者名僧。則一體無別矣】:
「佛」者覺也,始覺之智名佛寶。諸佛與眾生都同具本覺的理性,但身為眾生,為無明煩惱所隱沒,在諸佛則始覺之智而顯現。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所覺悟的道理即名為法,亦即「法寶」。「法」即究竟的真理,究竟解脫的方法,佛對此已經親證。在《大般涅槃經》中說:我亦有師,以法為師。修學佛道的出家人名為僧。僧人依照「法寶」修行,欲證得真如自性,使始覺和本覺能夠和合為一,以至最終證得佛果,這個階段叫做僧寶。僧分聖僧、凡夫僧兩種,聖僧即屬於理體三寶,而聖僧也是從凡夫僧走過來的,凡夫僧經過修行才成為聖僧。「一體無別」也就是指「一體三寶」,這是佛為我等迷茫眾生所說的道理。就是說佛法僧是一體三寶,三者沒有區別。
另外理體三寶也是一體的,即「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此理體三寶其實是同一個體,只不過是從佛僧所證的理上有所不同,而區別為三。所以說佛、法、僧三者是一體的,沒有分別的、不可分割的。關於「一體三寶」等四種三寶的解釋,可參看「持犯篇」里的「皈戒儀軌」。
【始學時名僧,終滿足名佛。僧時未免諸過,佛時一切惡盡,一切善滿也。今我未出家學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輕侮。宜志心皈依,自作出家因緣者。是名圍繞念佛法僧之大意矣】:
剛開始剃髮染衣,辭親出家,入道學習佛法者名為僧;當證得妙法,修行圓滿具足的時候即名為佛。即出家為僧是因,修行成佛為果。剛出家的僧人作為凡夫,尚有貪嗔痴慢等諸多毛病習氣,難免有失威儀的地方,會違背戒律犯下過失。而一旦戒行圓滿,至成佛以後則業盡情空,一切惡業消盡,一切善行圓滿具足。
現在我等居士還尚未出家修行者,即名為世俗之人,但如果能迴轉世俗的心,放下世間的一切出家修行,也就是修道的法器。如此深深思惟,我也有出家修學的道分啊!僧人是我修學的目標,出家就是我將來歸宿,我怎麼能對此輕慢侮辱呢!要知道輕慢僧人,那是斷絕自己的修行道路,實際上就是在輕慢自己啊。「回」即迴轉、調頭的意思,這裡指迴轉世俗之心。「道器」指人身而言,如世間的器皿可以盛東西,人身可以修道,所以用道器來比喻。所以應當誠心懇切地禮敬三寶,應當至心皈依僧人,這就是在給自己種下出家的因緣,成佛的種子。此為我們圍繞憶念佛法僧的大意。
《資持》解釋說:【二想念慎護等法有三,初念三寶。佛僧能覺,因果雖分,所覺道同,故云一體。道即諸佛果源,眾生心本】:
第二段,「想念慎護等法」,說明進入寺院應該如何思惟,如何謹慎護持自己的想法。首先說明要憶念三寶。佛和僧都屬於能覺,二者只是在因果上有所分別,僧將來所覺的「道」和佛是相同的,即現在出家為僧即「因」,將來成佛為「果」。所以說為「一體」,亦即佛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
「道」即諸佛果德之源,「道」即指佛道,我們的如來藏性,也是一切眾生自心的本性。
【極證名佛,始學名僧。僧現學法,終至佛果。若此待僧,豈容輕侮】:
證得究竟果位時名為佛,剛開始修學時名為僧。僧人現在修習佛法,是在走過去諸佛的道路,去掉無明妄想和一切的毛病習氣,最終直至佛果。過去諸佛的修行都是從出家為僧開始的,十方諸佛無一在家相。如此看來,僧人都是未來諸佛,我們豈能輕視侮蔑?所以護持恭敬僧人,也就是在恭敬未來諸佛,恭敬自己的法身。
【注中初教念僧,則三寶備矣。今下,次令念己,與僧不殊。尚當尊己,豈敢慢人】:
在小注中告訴我們要念僧,念僧即三寶具足,與同時稱念三寶一樣。佛法僧三寶本為一體,佛能說法,佛依法而成佛,僧人延續弘揚佛法,所以念佛也等於念法、念僧,念法也等於念佛、念僧,三者密不可分,念其一便等於念三寶。「今我未出家學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這句便是告知要對自己進行思惟。在家居士是僧團的後備力量,只要發心出家,也就和僧人一樣了。對未來可為僧人的自己尚且應該恭敬,怎麼還敢再輕慢他人呢!
《事鈔》:【低頭看地,不得高視。見地有蟲,勿誤傷殺。不唾僧地。當歌唄讚嘆。若見草土,自手除之】:
在寺院里走路的時候,要低著頭看地面,眼觀卧牛之地,不要仰頭向上看高處。「低頭看地」是表述自己的一種謙恭,這和前面所說的繞塔時要低頭是同一個意思。「低頭看地」也是一種修行,不東張西望,心不外逸,一心行道。要注意右側通行的習慣,盡量不要走在路的中間,因為這隱含有一種自大自滿的心理,所以無論路上有沒有人都應該自覺地走在一側。
在寺院走路時要注意腳下眾生,見到地面上有蟲類等其它眾生時,千萬不要將其誤傷或殺害。比如大悲寺在顯要處都立著「注意腳下眾生」的牌子,以此來提醒僧人、居士以及外來的信眾。
在寺院不要隨地吐痰或唾沫等臟穢物,同時禁止吸煙、喝酒、亂扔垃圾等不雅行為。不可自帶飲食,在寺院內聚餐,也不可以隨意吃零食,將寺院當作野外聚餐的場所。
在寺院里,景仰三寶功德,應當發自內心的以歌詠、梵唄讚嘆,心生恭敬。這就如同前面所說的聞佛功德而讚歎一樣,此處不再詳細解釋。
如果見到寺院長有雜草應當將其拔除。應將寺院看成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寺院環境,保持寺院清凈。殿堂、道路等無論哪裡髒了,都要進行清掃。這些都要親力親為,自己默默去做,不必招呼其他人。就好像自己的家髒了,不會招呼別人來打掃一樣。另外,寺院內的一切物品(包括花、草、樹木等)皆屬常住物,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取用,免遭因果。要注意不要將寺院栽的花草當作雜草給拔了,如果哪裡需要打掃,自己不確定的話,可以請教僧人,或負責幹活的居士。這裡告訴「若見草土,自手除之」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寺院要積極地發心,幹活培福,但同時也要聽從寺院的安排,依教奉行,不要自作主張。
《資持》解釋說:【低下,次離諸過。初二句舍憍慢,次二句止殺害,後一句離觸穢。當下,三修凈福】:
《事鈔》告訴在寺院走路要低下頭,遠離傲慢、放逸等各種過失。要捨去貢高我慢,不要傷害一切眾生,不要將不凈污穢的東西帶入及污染寺院。「當歌唄讚嘆」,告訴要在清凈的福田中培植福報。
△《事鈔》續云:「若有因緣寺中宿者,不得卧僧床席,當以己物藉之。亦勿卧沙門被中。(應自設供,供養於僧。豈損他供,自害善器。)並調戲言笑,說非法事。沙門未眠,不得先寢,為除憍慢故。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俗中貴士之座,猶不許賤人升之。況出世高僧,輒便相擬。是以經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緣,如別廣說。若至明晨,先沙門起(修恭敬之行)。」
《資持》釋云:「三有緣暫宿等法有五,初護毀損。注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並下除調戲。沙門下不先卧。又下敬僧坐處。舉況引證尋文可了。經中即寶印手經。又《文殊問經》云:死坐鐵床上。若下不後起。」(已上皆見《事鈔記》卷三十九)
《事鈔》:【若有因緣寺中宿者,不得卧僧床席,當以己物藉之。亦勿卧沙門被中】:
沙門,即出家人的意思,古印度時為各宗教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教傳入後,因為中國其他宗教沒有這個叫法,故成為佛教僧人所專用,成為出家人的別稱。
如果為了供養,或者為了護持等因緣,而需要在寺院中住宿,不得住在僧人的床上,應當把自己的床單用具等鋪墊在上面,不能直接使用,也不可以躺睡僧人的床被上。
「藉」有把自己的東西墊在上面的意思。前面說「不得卧僧床席,當以己物藉之」,然後又說「不得卧沙門被」,語句意思說得較為模糊,這可能有兩個意思。一種情況,可能指居士若需到寺院留宿,可以自己帶著被褥等住宿用具,不要直接住僧人的床。另一種情況,可能指大法會時,寺院會為前來掛單的僧人預留一些床位,但因為實際情況而需要臨時安排居士居住,此床位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需要臨時安排僧人、居士居住,這時要拿床單或者布等墊一下。
這主要是參考僧人的一些規矩。比如僧人到其他的寺院臨時掛單,晚上休息時,可以拿自己的卧具鋪在床鋪上,以防睡眠的時候將床鋪弄髒,因為是臨時居住,有可能第二天就離開,髒了也來不及清洗。僧人在自己常住的寺院,休息時就不需要再鋪卧具。卧具,簡稱為「具」,梵語叫做「尼師壇」。《五分律》說:「為護身、護衣、護僧床褥故,蓄坐具」。也是比丘們所必須隨身攜帶的用具。居士臨時在寺院居住一天,可以參考上面所說的,帶一簡易的床單,晚上休息的時候鋪在上面,以防將寺院的床鋪弄髒。但此不是規定,要按常住的要求,比如常住已經放置床單,並且要求整齊劃一,這時就不要自己再放床單。
為了避免這些過失,現在寺院一般都將僧人和居士居住的地方分開,設「居士寮」供發心出家或護持居士住宿。
另外,晚上在寺院住宿休息時,應該和衣而睡。脫衣休息雖比較舒服,卻是一种放逸的表現,而穿衣休息,可以幫助自己不忘正念,增加道心。
【應自設供,供養於僧。豈損他供,自害善器】:
來到寺院以後,應該自己布施各種物品供養僧人,以培植福田。僧人的日常用品來自十方供養,唯有僧人使用才能使供養者的福報不斷增大。而居士無法消受十方供養,若擅自使用僧物,違背了他人的供養之意,不僅損害了他人的福報,也侵損自己的福報,造成自己修行上的障礙。
這裡主要說明的是未經寺院許可,不得使用專屬於僧人的床座,或擅自使用三寶物品。要珍惜寺院的一草一木,一針一線。若為護持三寶而住在寺院,經過寺院同意,可使用一些日常用品。
《資持》解釋說:【三有緣暫宿等法有五,初護毀損。注云他供,即卧具等皆他所施故。善器即自身堪受道故】:
第三部分「有緣暫宿等法」,說明在寺院居住時所要遵守的規矩。《事鈔》對此主要說了五點,分五個段落講述。首先要護持寺院一切物品,不許毀壞損害。小注所說的「他供」,是指出家人的卧具等物品皆由信眾供養而來。「善器」即是指自身能夠接受道法並依之修道。
《事鈔》:【並調戲言笑,說非法事】:
能在寺院住宿,應作難得想,生珍惜心。晚上休息前,可念佛、拜佛、誦經或者打坐,要充分利用這難得的大眾熏修機緣,一心辦道。不應與人閑談嬉笑,說一些與佛法修行無關的事情。否則不但影響自己的修行,也容易讓他人起心動念。特別有的人已經在寺院住久了,對世間的一些情況不了解,心裡本來非常清凈,若有人跟他閑談種種世間瑣事,或跟別人談說被他聽見,勾起他對世間的思念,這過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寺內一般都立了規矩,嚴禁隨意在寺院中談論國事、家事。特別是不得談論有關私人的謠言、傳聞、幕後消息等。同時應守好口業,不能隨意評論在寺院的所見所聞,不能沒事就評論一番,也不得說居士的過失,更不得說僧人的過失。不得說四眾過,這都屬於說非法事。要牢記言多有失,說多了就容易造口業。
【沙門未眠,不得先寢,為除憍慢故】:僧人還未就寢之前,居士不得先行休息。這是為了去除人的傲慢之心。人的傲慢心很容易生起來,如果別人沒有休息,自己先躺下了,有時就會很得意,覺得自己佔了便宜,或者比別人強的心理都會生起來。
現在寺院都會規定晚上休息的具體時間,打板後大眾一起休息。故居士在寺院住宿時應該遵守寺院規定的作息時間,不可提前休息。若有病,可以開緣。
【又勿坐僧床席,輕侮僧故。俗中貴士之座,猶不許賤人升之。況出世高僧,輒便相擬】:
前面提到過,古代的「床」有兩個含義,一種是指休息的床鋪,一種是指簡易的坐具。而且也不能隨意坐在出家人的床或者座位上,這是對出家人一種輕慢和不恭敬。在世間,地位尊貴人的座位,是不允許地位比他低的人坐的。比如主人的座位,其僕人就不能坐;國王的座位,無論是大臣、百姓都不允許坐。由於古代人的等級觀念較強,所以道宣律祖在這裡以此來舉例。這並不是說世人比僧人身份低賤,而是來到寺院,居士應以一種謙卑的態度向僧人學習佛法,以恭敬心而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
這裡的「出世高僧」,既指有修有證的高僧大德,也可以通指所有的僧人。因為只要能夠舍俗出家,就是最為尊貴的。對他們所使用過的坐具、床具等也都應恭敬,怎麼能隨便就上去坐卧呢!《沙彌律儀》中便有「不得戲坐師座,及卧師床」這一條,其目的就是通過恭敬師父的物品,而表達對師父的恭敬。
「輒便相擬」,就是隨便地拿自己和出家人比較,認為出家和在家兩者都是平等的,所以自己坐出家人的座位也沒什麼。佛法所講眾生平等,乃是講性體上的平等,指眾生皆具佛性,從究竟的自性上來說是平等的,但這並不是說就可以不注重事相了。如果因此而認為沒有老少,沒有尊卑,沒有前後等,不懂得尊重,完全沒有禮節,這叫做「執理昧事」。比如說,年少者與年長者在根本的人格上是平等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年少者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不講禮節,不尊重年長者了。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雖然從法性上講是平等的,但不能因為所謂的「平等」而沒有了尊敬。這就如同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兩者人格平等,但學生在向老師學習,從個人素養的角度來說也好,報師恩的角度來說也好,都必須尊敬師長。
「勿坐僧床席」,這是指專門為僧人而設的座位,例如法師講法時的法座、專供住持和尚的座位,或客堂中所設的僧人專座等。這並不是說世間人到寺院不可以坐著。如果有的座位寺院沒有規定是僧人專用,即使僧人以前坐過,世間人也可以再坐。
【是以經中,共僧同床,半身枯也。如是因緣,如別廣說】:
在《寶印手經》中曾經有過這樣的講述,有人休息的時候,和出家人睡在同一張床上,結果導致半個身體枯乾。關於這一類的因緣果報,在其他經典中都有廣泛的記載。
此處所說的《寶印手經》已經佚失,不知以何因緣而導致身體枯乾,有可能指心內沒有恭敬等。總之,和出家人睡在同一張床,有多種過失,會沒有恭敬心,睡眠的時候有可能會看僧人的過失,互相身體接觸,甚至有染污的行為等。
【若至明晨,先沙門起(修恭敬之行)】:
第二天清晨起來時,要在僧人之前起床。這些都是對出家人恭敬的行為,修恭敬之行。《沙彌律儀》中就規定「起不在師後,睡不在師前」。人即使在家的時候,也應該在父母前起床,服侍父母,為他們疊被、打水等。但現在很多人都顛倒了,不但在父母后面起來,還得由父母為其疊被、打水等。
寺院過集體生活,故一般都是在凌晨時打板,所有人統一起床,所以居士不必提前起來。但聽到起床的板聲以後,應該立即起來,不要認為時間還來得及,還要再躺一會,這就屬於放逸了。如果有需要為寺院執勞的事情,比如打掃道路,提前開門等,可以提前起來去做。也可以在打起床板前,不影響他人休息的情況下提前起床,打坐,或者勞動等。
《資持》說:【又下敬僧坐處。舉況引證尋文可了。經中即寶印手經。又《文殊問經》云:死坐鐵床上。若下不後起。】:
說明對僧人的座位也要敬重,不要隨意的坐卧,「舉況」即《事鈔》所引用的例子,「俗中貴士之座,猶不許賤人升之」,舉俗人來比況出家。「引證」即引經書來證明,看見經文,這很容易明白。這裡的「經」即指《寶印手經》。
另外,在《文殊問經》中說,死後要墮落地獄,在熱鐵床上受苦。再如《寶梁經》中說:共僧同床,半身枯死,墮地獄受其大苦。從經文中看,這裡所說的墮落地獄,主要是指和出家人住在同一張床上的果報。
「若至明晨,先沙門起」一句說明在家人不應在出家人後起來,而應先起床。
第二支 斥非法
「斥非法」說明,如果不明白在寺院時應注意的相關事項,就會造作各種非法的行為。這一支共有兩段,「初示入寺本意」是第一段,首先說明了入寺、建寺、供僧的意義,分別為:作入道之緣,開凈土之因,為出離之軼。如果不懂進入寺院的意義,就很容易造作非法的事情。
「二明非法之相」是第二段,主要說明違反了以上三點,以及違反以後的果報。兩段採用對比說明的方式。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凈土之因。供養僧者,為出離之軼也。」
《資持》釋云:「初示入寺本意。入道緣者,善根由發故。凈土因者,心靜凈故。出離軼者,期解脫故。軼即是轍,車所從之道也。」
梵語sajgharama,音譯為僧伽藍摩,又作僧伽藍,翻譯為「寺」,sajgha意為大眾、和合僧,rama意為園林,意思為「僧眾所住的園林」。所以「寺」又可稱為僧園、僧院。
佛在世時,頻婆娑羅王為了請佛說法,在王舍城修建了竹林精舍,此為印度佛寺之始,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後來其他人陸續為僧團供養了祇樹給孤獨園、鹿子母講堂等諸多寺院。
東漢時,明帝夜夢金人,於是派使者西行求法,遇到天竺僧人迦葉摩騰尊者及竺法蘭尊者以白馬馱經東來,兩位尊者最初住在用於招待外賓的洛陽「鴻臚寺」。在此翻譯了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又繪畫供養了釋迦牟尼佛像,由是佛法僧三寶具足,視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始。由於長期居住在鴻臚寺不便弘揚佛法,於是第二年漢明帝命令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造一座寺院。為紀念白馬馱經的事迹,故取名「白馬寺」,此為中國第一座佛寺。
以前「寺」還同時用來稱呼官署,例如「鴻臚寺」就是用於招待外賓的。隋唐以後,把寺作為官署的名稱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成為僧人住所的通稱。隋大業年間,隋煬帝曾經詔令全國寺院改名為道場,至唐朝時又改回,還是稱為寺。但後世也因此而沿用了道場作為寺院的別名,主要是為說明寺院是修行之地。因為在佛經中也經常提到「道場」一詞,「道場」表得道、聖道、弘化等意思。如《楞嚴經》中的「於十方界坐道場」,《維摩詰經》菩薩品中的:「直心是道場、三十七品是道場。」
寺院是弘法利生之地。被六親眷屬所纏縛,為生計奔波勞碌的世間人,心裡得不到一絲安寧。故需要來到寺院禮拜三寶、聽聞佛法或修行,感受道場清凈無求的氛圍,讓自己繁亂的心得到安慰。所以說「與俗人作入道之緣。」
令眾生心有所依,為世間存一份凈土,是建立寺院的目的之一。「開凈土之因」,不單指西方凈土,而是泛指所有的凈土。心凈國土凈,所以能化世界的熱惱為清涼。
寺院也是出家人修行的場所。僧是三寶之一,是佛法的繼承者,傳播者。因嚴持戒律,日中一食,不畜金錢,以清凈度眾,堪為人天師表。在家人向僧人學習,及供養護持僧人是修習佛法的一種重要方式,不但可以培植福報,而且也給自己種下了得度因緣、成佛之因,將來和僧人一樣,遠離世間,得到解脫。這就是「出離之軼」。
《大般涅槃經》云:往僧坊者有其七法:一者生信,二者禮拜,三者聽法,四者至心,五者思義,六者如說修,七者迴向大乘利安多人。住是七善最勝最上,不可譬喻。(見該經卷十五,此為簡略取其含義。)
即使對以上的法不明白,而進入寺院,也可以種下無量的善根。如《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資持》解釋說:《事鈔》首先要說明進入寺院的本意。進入寺院禮敬三寶,能為人做入道之緣,使自己福報具足,由此生髮善根,引發過去生中的善業。通過禮敬三寶,又可以使善因繼續增長。凈土因者,人來到寺院,心裡得到寧靜,得到清凈,種植往生凈土之因。
由於供養護持僧人,看到出家人清凈無染,而自己還沉迷在五欲之中,不能自拔,由此而生慚愧心,期望自己也能早日出家,得到解脫。
「軼」即是車轍的意思,即途徑、軌道的意思,就好像車輛行走過的道路一樣。出離的軌道就是出離世間苦海,走上解脫之路。
△《事鈔》續云:「今末法中,善根淺薄,不感聖人示導,僅知有寺而已。不體法意,都無敬重佛法,超生因緣,供養福田,而來入寺也。(如此者多,非謂全無敬信者。)多有人情來往,非法聚會。又在寺止宿,坐卧床褥,隨意食啖。乞索取借,如俗去還,逐意則喜,違心必嗔。系綴胸抱,望當圖剝,猶牛羊之抵突,恣頑痴之鄙情。或用力勢逼掠,打撲抄奪。具造惡業,必死何疑。一但橫骸,神何可滅,隨業受苦,永無救護,可共悲哉。(非三寶不能救,由此人不可拔)若有智之人,終不行此。敬重寺法,准而行之。護惜三寶,咨請法訓,自招大益。故經云: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斯言實矣。當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
《資持》釋云:「二明非法之相二,初敘無知。僅,猶略也。不體法意者,總迷上三也。都無下二句,反上因緣也。供養福田,反上出離軼也。多下,次出非法三節,初敘無智造業又四,前斥聚會。今世多然。又下斥侵毀。圖剝謂謀害。抵突即觸犯。恣頑痴者,即不畏因果。或下斥規奪。具下總示因果。二明有智獲益。三引經合證。經文雙喻,下雲衰利,即合田園。蒺藜有刺,如菱而小。前境,謂僧寺。」(已上皆見《事鈔記》卷三十九)
《事鈔》:【今末法中,善根淺薄,不感聖人示導,僅知有寺而已。不體法意,都無敬重佛法超生因緣,供養福田,而來入寺也】:
在現在這樣的末法時期,眾生的善根福報比較淺薄,所以不能感得聖人垂示開導。一些人僅知道有寺院而已,而不知三寶的功德,進入寺院也不知拜佛,不知敬僧;或者見到寺院,也匆匆而過,不知進去禮拜;或者到寺院,也不是為了來供養護持三寶培植福田。所以就無法體會入寺法的真正意義。因為內心沒有敬重,就沒有了生脫死,超越輪迴的因緣。
【如此者多,非謂全無敬信者】:
現在像這樣的人比較多,但並不是所有來寺院的人,都不知恭敬三寶,對佛法沒有信仰和了解。還是有人知道恭敬修行的。在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引以為戒,要反觀內心,檢查自己來寺院的行為是否如法,是否屬於「全無敬信者」。
《資持》:【二明非法之相二,初敘無知。僅,猶略也。不體法意者,總迷上三也】:
第二段,說明非法的相狀,這裡又可分為二個小段落,即:初,敘無知。首先敘說人無知的情形。次,出非法。(出非法的內容放在下一段講述)
僅,是粗略,簡單的意思。人進入寺院,而不能體會法意,都是因為不懂,根本不知道上面第一段所說的三點利益,所以說「總迷上三」。
【都無下二句,反上因緣也】:
「都無下二句」,即《事鈔》的「都無敬重佛法,超生因緣」,此與《事鈔》上面所說的「與俗人作入道之緣」、「開凈土之因」這兩句相對。來到寺院行非法事,不敬重佛法,沒有了入道之因緣,也不能為自己開信仰凈土之因,失去了超越生死的因緣。「反」在這裡,即兩句話相對而說以進行比較,兩種做法相反的意思。
【供養福田,反上出離軼也】:
此與《事鈔》上面所說的「供養僧者,為出離之軼」相對,上面說是為了出離,走上涅槃之路。有的人來到寺院或是為了遊玩,或是觀光,不是為了供養三寶而種植福田。或者即使布施了一些物品,但卻不知供養的目的,只是聽人說供養佛有大福報,就來供養,並不明白佛法究竟是怎麼回事。錯誤的將佛看作世間的財神,認為我供養就有福報,就會發財,就會長壽,就不生病,就會陞官等等。
要知道,供養的含義,並不是寺院需要這些物品,而是我們需要以布施這種方式捨棄自己的貪心。佛在因地中無數次捨身肉骨血來布施供養眾生。我們雖還做不到如此,至少可以從布施身外之物做起,逐漸捨棄我執,乃至了脫生死,直成佛果。這種不求回報的無所求心,就是在自己心裡種下了真正的清凈福田。所以同是供養三寶,發心不同,所得的果報也不相同。有人為求福報,想得到升官發財;有人是以此種下解脫因緣。
《事鈔》:【多有人情來往,非法聚會。又在寺止宿,坐卧床褥,隨意食啖。乞索取借,如俗去還,逐意則喜,違心必嗔】:
有的人來到寺院,就好像世俗上的人情來往一樣,或像去看親戚朋友串門一樣,或是為了遊玩,或是為了圖新鮮,並不是為了求學佛法,恭敬護持三寶而來,這是不正確的。要麼幾人聚在一起嬉笑打鬧,大喊大叫,做這種非法的聚會。或者又在寺院住宿,隨意坐卧,使用出家人的床具等用品。不經寺院允許,隨意吃寺院的食物。如果自己喜歡寺院的某樣物品,或自己隨意拿取,或直接索要,乞求僧人送給自己,若寺院不給,就想辦法借回去使用。這些人認為三寶物與世間物一樣,可以來來往往,相互借取,而不知三寶物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做這些行為,如果僧人隨順了自己的心意,則心生歡喜;如果僧人拒絕,違背了自己的心意,就生了嗔恨心。並且將這些都牢記在自己的心裡,期待日後有機會要加以報復。
這裡所說的在寺院非法住宿、過齋,都是指在沒有經過常住允許的情況下,是以一種噁心,類似於搶佔的行為,比如霸佔寺院的房屋,強行使用常住的物品,吃常住的食物等。如果來寺院是為護持三寶,在常住同意的情況下是可以過齋、住宿的。這在後面第五門離諸非法中要具體地說到。
【系綴胸抱,望當圖剝,猶牛羊之抵突,恣頑痴之鄙情】:
「系綴」即用繩索綁起來。如果寺院沒有滿足自己的想法,他就向外去宣說寺院的壞話,對寺院進行誹謗,說某個僧人不聽話,我們可以將他綁起來或關起來,想辦法制裁他。「胸抱」即在旁邊抱著胸的意思,這種姿態有一種輕慢和看熱鬧的含義,這裡是用以形容指使他人破壞寺院,或說寺院的壞話,盤算如何侵犯寺院,謀害僧人,有一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惡意心理。這類人的心理就和牛羊一樣,只要誰惹他不高興了,他就用牛角、羊角去頂,低著頭不管不顧的向前沖,將因果報應等一切都拋在腦後。這种放任自己鄙陋之情的行為是非常愚鈍無知的。
【或用力勢逼掠,打撲抄奪。具造惡業,必死何疑】:
更有甚者,倚仗社會的惡勢力,倚仗官府的權力等各種勢力,巧立名目對寺院進行逼迫、掠奪。或者採取毆打僧人,抄奪物品等惡行。
現在有很多這種令人心痛的行為和現象,在家人巧立各種名目前去抄奪寺院的財產。比如在寺院門前再自設一道門,然後收來寺院拜佛人的門票。只要是能想出的惡毒辦法,都用在了對付寺院,對付僧人身上,這些行為都會造無邊的惡業,當因果成熟時惡報現前,必死無疑。毀謗佛教,毀壞塔寺的罪報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果報來得非常快,犯下這種重罪的人有的很年輕就會死亡,甚至橫死。這在古代有很多的記載。這裡說一個現世的果報。
遼寧有一老婦人,在一個寺院管事,不顧在家人理應護持僧人的本分,不但管理僧人,甚至教訓僧人。她的女兒管理著另一比丘尼寺院,在寺院里喝酒、吃肉、吃火腿腸,做出了種種非法的事情,並且不時打罵僧人。這樣作惡十來年後,年紀不大就死了。
《事鈔》:【一但橫骸,神何可滅,隨業受苦,永無救護,可共悲哉】:
人侵損寺院,短命死亡還只是現世的報應。人死亡以後,其神識是不滅的,這樣的人便會隨著自己所造的惡業而受無量的苦報,甚至墮入無間地獄,累劫累世的輾轉受苦,無有出期。沒有人能夠救他,這真是可悲可嘆啊!正所謂: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現在世間有不少人認為人死如燈滅,死了以後一了百了。因為不信因果而無所顧忌,造作殺生、邪淫、偷盜、毀壞塔廟等種種惡業。其實人的身體如同一間房屋,神識才是真正的主人。此生的生命結束,神識還繼續存在,隨著所造的善惡業,或者再投生為人,或者上到天上,或者進入地獄,在六道中輪轉,只不過換了一個身體,就如同房屋租住到期後另換一間一樣。神識即阿賴耶識,又名藏識,類似於一般人所說的「靈魂」,人所造的善惡業都在其中儲存著,就如一部攝像機一樣,分毫不差地完整記錄著所有信息,以後都要隨業受報的。(註:阿賴耶識並不等同於靈魂,這裡只是做一個比喻,為了增加初學者的理解。)
古時有人用「人死如燈滅」的說法,以此錯誤的唯物主義觀點來否定佛所說的因果。對此佛教有個形象的比喻,有力地破斥了這一謬論。把人的神識就比做火,身體就像一捆柴,人死就好比一捆柴燒盡了,但火始終不會沒有了,只要有因緣,火會在另一捆柴繼續燃燒。火就這樣一捆柴、一捆柴的不斷向下相續著燃燒。
世人愚痴,沒有慧眼,以為一捆柴燒沒了,火也沒了,就說人也這樣。而不知只是這個身體沒了,而神識如同火一樣,又轉到下一捆柴上在繼續燃燒著——即根據生時所造的善惡之業,又繼續投生、輪迴。破壞寺院,侵損寺院的人,死後神識,即世人所說的「靈魂」,會隨自己所造的惡業受諸苦報,而難以救護。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言:「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現在存在著一些人強佔寺院,侵損常住,把寺院變成經商、旅遊場所等的行為,願讀完以上經文,深檢誡之。
【非三寶不能救,由此人不可拔】:
這並非三寶不慈悲,不去救護這個墮入地獄受極苦的人,而是他造下這無邊的罪業,罪孽太重,無可救拔,只能自作自受。
須知地獄不是任何人造的,也不是佛懲罰他,而是造作惡業眾生的共業所形成的。毀壞三寶,毀壞佛法,就斷了無量眾生的法身慧命,使無量眾生沉迷於苦海中,永遠無法脫離生死輪迴。所以破壞寺院者,在世間時會有各種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果報必在地獄。佛悲憫眾生,故而在佛經中多次告誡,可有的眾生就是不畏不信,結果導致無量痛苦果報。
三寶如同虛空一般清凈,毀壞三寶所受的報應,就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中佛所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就是說惡人如果去害賢善者,就好比人仰面對天吐口水,這口水定然不會到天上,只會落到自己的臉上。所以害賢者就等於害自己一樣。給三寶製造禍患,也就是在給自己禍患,將來必然會招致惡的果報。《方等經》中華聚菩薩說:「五逆四重,我也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不救」是無法救的意思。
《資持》:【多下,次出非法三節,初敘無智造業又四,前斥聚會,今世多然。又下斥侵毀。圖剝謂謀害。抵突即觸犯。恣頑痴者,即不畏因果。或下斥規奪。具下總示因果】:
此段講述非法的行為,有可以分為三節:初敘無智造業,二明有智獲益,三引經合證。
初敘無智造業,講述了由於沒有智慧而造諸多的惡業,這裡主要說了四件事。第一,首先斥責了在寺院以人情來往,非法聚會。現在的末法時期,大多是這種情況。
第二,從「又在寺止宿」開始,然後又斥責了在寺院各種不如法的行為。包括「坐卧床褥,隨意食啖,乞索取借」等。「圖剝」即謀害的意思,「抵突」即觸犯的意思。恣頑痴者,即是不畏因果報應的人。
第三,從「或用力勢逼掠」開始,講述了損壞破害寺院的各種造業行為。
第四,從「具造惡業」開始,說明造這種惡業的果報。凡是以勢力搶奪寺院物品,所得的果報是非常悲慘的。毀佛菩薩像和寺院的人果報在活著的時候就現前,不但受到災禍慘死,並且還連累後代,是非常可憐的。這種惡報有很多人親身耳聞目睹過,只是有的不願意承認罷了。對此年輕人可能了解不深,年長者有更多體會。
毀壞寺院,不但會使自己受到非常嚴重的果報,還會引起國家的災難,令國界眾生因此而受痛苦。俗語云:國家未亂,鬼神先亂。因為鬼神需要因三寶而受益。正如《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四所言:如果一個國家內,有人對佛法僧做不利益的事情,焚燒破壞塔寺形象及諸經書。或捉沙門策役驅使,責其發調罷令還俗。或時輕賤毀呰,罵詈惡言誹謗。或以杖木土塊瓦石及自手拳打諸沙門。或捉刀槊弓箭矛戟斫射傷害等,或取佛物法物僧物。或者教人作,或者見作助喜。
而因為國內行此不善極重業故,會導致梵行羅漢,諸仙聖人出國而去,諸天悲泣。一切善鬼大力諸神,不護其國。大臣相殺,輔相爭競。四方逆賊,一時俱起。天王不下,龍王隱伏。水旱不調,風雨失時,諸龍皆去。泉流河池,悉皆枯涸,草木焦燃,五穀不熟。人民飢餓,劫賊縱橫,迭相食啖,白骨滿野。疫毒疫病,死亡無數。
《事鈔》:【若有智之人,終不行此。敬重寺法,准而行之。護惜三寶,咨請法訓,自招大益】:
所以有智慧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在寺院做這些不如法的行為。有智之人,會嚴格遵守寺院的規矩,愛護、珍惜三寶物品。恭敬聽聞佛法,請示教誨,這樣自然積攢福德,獲大利益。
【故經云: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斯言實矣。當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
經即指《大般涅槃經》。說:「出家僧人是眾生種植福報的良田,如果護持供養三寶便可功德無量,獲福得利。反之,不恭敬三寶的人就像進入蒺藜園,最容易造業,而且罪過最大。」這是佛對我們的苦心告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我們一定要將此告誡牢牢地記在心田。
無論得到衰惱還是利益,應當知道萬法由心生,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利益從自己的恭敬心而得,惡果也是自己所招感來的,並不是外界給他帶來的過錯。
《資持》:【二明有智獲益。三引經合證。經文雙喻,下雲衰利,即合田園。蒺藜有刺,如菱而小。前境,謂僧寺】:
《事鈔》接下來講述了有智慧的人護惜三寶必得福報,獲大利益,並引用佛經來證明。經文用兩個比喻的形式,來形象說明恭敬和褻瀆的不同果報。下面所說的「衰利由心」,可以和經文所說的兩個比喻相對,「衰」對蒺藜園,「利」對「良福田」。同是走進寺院,由於人發心不同,所得的果報也不相同。護持三寶,就是種下一顆好的種子,寺院對他來說就屬於良福田,由此而得大利益,走上離苦得樂的涅槃之路。反之,侵損寺院,說僧過失,就是種下了雜草,寺院對他來講就像蒺藜園一樣,走進以後會被扎傷。
蒺藜有刺,雖小有菱。蒺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在地面上,開小黃花,果實叫做蒺藜,上面有刺,長得有些像菱角一樣,但要小許多。前境,指眼前的境界,即指僧寺。這句是說在寺院犯下過失都是由於我們的心。
+16推薦閱讀:
※注意右側衣服口袋 這是小賊「最愛」
※喝酒注意一二三
※頂級奢華手錶選購十大注意事項
※【健康】愛吃小龍蝦的人注意了!
※開飾品店注意的幾個小節
TAG: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