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呂復興關於松胯翻臀

(轉載)呂復興關於松胯翻臀

「松胯翻臀」在傳統陳氏太極拳中是一個屢見不鮮且極其重要的辭彙,它貫穿於整個拳術運動之中,具有一定概括性,其外形與內在關係十分密切,就外形而言,前後兩面觀其運動軌跡,也截然不同,就其內在而言,它的運動規律與丹田的運動規律一致。

如,從正面觀其胸腰右轉時,臀部的沉翻動作為,松右胯翻左臀(我們書中所敘述的松胯翻臀,皆為正面動作。)即右側的胯根里卷放鬆、腹股溝向內凹進來,右臀先有下沉之意再向右後走下弧線運動,同時,左側胯根里卷放鬆,左臀上翻,上體在立身中正、頂勁不丟的前提下,呈向右螺旋轉動。此時雙腿走右順左逆的纏絲勁,而從後面觀其運動軌跡時,出現的動作為,右側胯根放鬆里卷,腹股溝內凹,右臀呈上翻的動作,左臀呈現出先上翻後下沉的動作,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當胸腰螺旋右轉時,右側胯根應里卷放鬆,右側腹股溝合住勁,翻右臀,沉左臀。左轉時運行方向相反,(這裡還有一個細微的動作,當左臀在下沉之前應有一個先向上翻的動作,而後在左臀下沉的同時右臀同樣有一個小的上翻動作)。

更加需要說明的一點,我們這裡所言的「翻臀」在傳統陳氏太極拳中也稱「泛臀」其運動軌跡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說法不同而已。這種動作具有一定的空間性,它包括上翻、下翻,左翻,右翻、前翻、後翻、里翻、外翻、斜向及橫向的翻轉,但無論哪一種翻轉之法都必須與丹田內轉相結合,且同步化,它的翻轉角度、方位、要由拳架的需要來決定,應做到隨曲就伸、無過不及。這種重複的組合動作,加上手臂的螺旋纏繞,會出現節節貫穿,一動無有不動的蛹動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整體勁。表現在拳架上為,勢如江河之水連綿不斷,滔滔不絕,拳中有景,景中有拳,一片神行曲折入畫,從容大度的境界,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以「懶扎衣」的定勢動作為例,來觀察一下臀部的沉翻過程,勁力結構變化,與勁力的傳遞路線,當胸腰螺旋右轉,右手走上弧線逆纏向右挒掌時,從正面看是松右胯,翻左臀的動作,從後面看則是松右胯,沉左臀的動作,(這裡包括前面說過的細微變化)當動作結束定勢時,胸腰螺旋左轉,開左胸,呼氣下沉,右掌向右前下塌外碾放勁,從前面看是松左胯,翻右臀的動作,從後面看則為松左胯,翻左臀,沉右臀的動作,精微之處同前,像這樣的松胯翻臀、胸腰摺疊,加之肛門的收放動作,使會陰處一緊一松,骨盆處,髖關節在立體螺旋中因不同的動作需要,走了不同的「∞」字形,也就同時完成了丹田內轉,真正做到了以腰為軸,丹田帶動,如「懶扎衣」定勢最後一個小動作,力從左腳根起,螺旋纏繞,節節貫穿,經踝、膝、腿、過腰、脊,上行至大椎,傳到肩、肘、手、再經右手下塌外碾,舒指沉腕運勁至中指肚,從健身上講;這個運勁過程正好完成了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按摩臟器的過程。起到了增強體質,保證健康的作用。從技擊上講;這種勁力在運用時能柔能剛,其剛時無堅不摧,挨到何處何擊。其柔時連綿纏繞,周身皆手,使人難入難出。

我們這裡講的「松胯翻臀」運動實質上就是太極拳的核心運動,即丹田運動與腎臟運動。就是表現於外,形之於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腎藏精,主骨生髓、腎主納氣、腎為氣之根,腎乃水火之臟,主一身之陰陽,養生家謂之為「性命之根」。因為兩臀在做立體的沉翻時,兩個腎臟也在做相同的動作,從而來調節身體的平衡,促進腎氣的產生與滾動,所以許多有名的拳家,在強調丹田內轉的同時,要兼顧兩腎,才會有「出腎入腎是真訣」之說。傳統陳氏太極拳運動是意氣運動、纏絲運動、丹田運動與腎臟運動的完美組合,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煉精化氣,還精補腦。身心兼煉,內外雙修」。

推薦閱讀:

[轉載]穴格(三)
【轉載】悲哉越人歌:被誤讀的憐憫與絕望
[轉載]甌北詩話下
[轉載]食神集論
[轉載]一年四季喝茶的學問

TAG:轉載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