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有點來歷,也有點來頭。

與其說這是本書,但是感覺更像個小冊子。它是我在學校2006級本科生畢業跳蚤市場上淘來的,純屬偶然獲得的。 說這本書是個小冊子,實在是不敬。作者是美國的海倫·凱勒。內容雖然短小,但是作者用極其精鍊的語言概述了她的不平凡的一生。所以我想我有必要介紹一下這個偉大的女性。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猩紅熱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著她的導師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並且畢業於哈佛大學。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週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迹,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整本書中沒有驚險刺激的人生經歷,有的只是平淡再平淡不過的敘事。普通再普通不過的景物描寫。然而看著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驚嘆,一個不屈的生命是如何用她那執著的心去體驗著生活,體驗著愛。

她雖然盲,但卻把山川湖泊花鳥魚蟲描寫得比我們視力健全的人還要生動。

她雖然聾,但卻把歌劇舞樂雷電風雨感受得比我們聽覺完整的人還要深刻。

她雖然啞,但卻把喜怒哀樂愛恨感傷表達得比我們言語通暢的人還要任性。

整本書中,讓你感受到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很難想像一個生活在黑暗無聲的世界裡的柔弱女性,其內心世界卻依然是那麼的光明和豐富多彩。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愛意。林間的小草,湖畔的小蟲……原本對於一個盲人是那麼虛無飄渺的形象,在她這裡一切都那麼清晰生動。

面對生活,我們不可能遇到比作者更多的痛苦和磨難。然而海倫凱勒以一顆平常的心,去面對著這一切,沒有放棄生活,沒有因此而消沉,沒有自暴自棄。整本書所能讓我感悟到的,是作者內心的那份寧靜與平淡。
推薦閱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期

TAG:天光 | 假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