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越來越零碎的世界:二戰以後全世界分裂解體的國家

二戰以後分裂的國家:  中國:1946年外蒙古根據《雅爾塔協定》,在蘇聯的操縱下進行全民公決,中國被迫同意其獨立;1949年,中國大陸革命獲得成功,國民黨政府退往台灣,共產黨政權則統一了整個大陸地區;此後,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和美國的介入,中國大陸的統一進程被無限期推遲,從此開始了兩黨隔台灣海峽對峙的局面。  朝鮮:日本投降以後,蘇聯和美國分別進入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線,蘇聯在北方扶持金日成成立共產黨政權,1948年8月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而美國則在半島南部扶持李承晚成立親美政權,並於1948年9月成立大韓民國。此後,南北雙方摩擦不斷,1950年6月,朝鮮人民軍突然南下,發動統一戰爭,一度攻克漢城,並解放了朝鮮南部90%以上的地區,美韓聯軍退守釜山防衛圈。但此後不久,美軍在仁川大舉登陸,階段朝鮮人民軍退路,戰局開始逆轉,10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逼近中朝邊界,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雙方簽訂《停戰協定》,此後,以重新劃分的軍事分界線作為國界,繼續南北對峙。  越南: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越南爆發「八月革命」,9月2日,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勞動黨)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宣布獨立,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進行了歷時9年的抗法戰爭。  1945年9月23日,法國殖民軍尾隨英國盟軍捲土重來。侵佔西貢。9月26日,胡志明主席致函號召南方同胞奮起抗戰,號召全國支援南方。中越兩國於1950年1月18日建交,還沒從內戰中恢復,經濟嚴重困難的中國開始向越南無償提供了累計達幾千億人民幣的資金和幾百萬噸的物資。  1954年3月13日下午,奠邊府戰役打響。5月7日,戰役以輝煌的奠邊府大捷結束了,搗毀了敵軍據點。越南取得「奠邊府大捷」後,法國被迫在日內瓦簽訂了關於恢複印度支那和平的協定,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1954年7月21日,有關結束越南、寮國、柬埔寨戰爭的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得以簽署。《日內瓦協議》規定,越南以北緯17度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領導,南方由保大皇帝統治。1955年7月17日,美國撕毀了《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設定了所謂的越南共和國,吳庭艷發動政變,廢黜保大皇帝,自己當了總統,建立南越南共和國,自此,越南南方淪為美國新殖民主義的殖民地。1961年,越南戰爭爆發,美國與韓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組成聯軍,介入了這場戰爭。中國出動軍方和大量民力、免費物質,支持越南,援越抗美。1973年1月27日《巴黎協定》簽訂,美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退出越南戰爭,同年3月從越南南方撤出全部軍隊及其同盟者軍隊和軍事人員。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抗美救國戰爭贏得徹底勝利。1976年7月,越南南北實現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馬來西亞: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給英國在東亞的勢力與以致命打擊。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它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懼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以及馬來人和華人政治領袖的協商退讓下,共產黨暴動被撲滅,1957年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宣告獨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獨立,並與馬來亞聯邦以同等夥伴身份(即國家身份)於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聯合國。1965年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被迫退出聯合邦,並宣布獨立建國,因為當時的馬來族精英懼怕新加坡的華族人口會削弱馬來族占多數的人口比例,並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馬來西亞克服了這個危機,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衝突的危機,但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1969年的種族衝突。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政治生活和國民自由受到限制,這個措施維持至今。從1970年開始,馬來西亞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巫統)在華人和印度人領袖的協助下組成國民陣線,在馬來西亞幾乎達到一黨制的地步。  印度尼西亞: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投降,而盟軍東南亞戰區最高統帥路易斯·蒙巴頓則命令日軍不得將權力交給印尼任何黨派。在日本投降僅兩天後,深巨影響力的印尼領導人蘇卡諾宣布印尼獨立,並出任總統職務。1945年9月29日,依據波茨坦會議決定,同盟國派出英國登陸印度尼西亞接受當地日軍的投降,而荷軍則在10月中重返印度尼西亞。然而10月28日,英軍於泗水與印尼「青年組織」發生嚴重的武裝衝突。在1946年11月下旬,英國軍隊從印度尼西亞完全撤退。在1947年1月,荷蘭軍攻擊了東面爪哇。同年7月21日,12萬的荷蘭軍在印度尼西亞全境進攻,宣稱其為恢復殖民地秩序的「警察行動」(Aksi Polisionil)。印度尼西亞軍放棄了都市部,在農村部進行游擊戰。在1948年12月19日,荷蘭軍在印度尼西亞全境再次進攻,讓臨時首都日惹陷落,並逮捕蘇卡諾、哈達等共和國領袖。荷蘭當局則試圖重建政權,但面對國際壓力及譴責,且與印度尼西亞戰爭消耗了荷蘭的經濟,衝突於1949年12月結束並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不包括荷屬新幾內亞,該地區由於1962年的《紐約協定》及1969年《自由選擇法》而併入印度尼西亞)。  自建國後,蘇卡諾一直實施獨裁統治,藉由平衡軍方反對勢力及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維持其權力[74]。1965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亞發生了「九·三〇」事件,部分印度尼西亞軍方高層意圖推翻蘇加諾政權,後事情敗露被處決,軍事強人蘇哈托鎮壓叛軍後掌握大權,此後蘇哈托組織部隊進行反共清洗和推翻蘇加諾,印度尼西亞共產黨被指控策動政變而受重創,包含華人和印尼共產黨員在內約有50萬人受害。1967年2月,蘇加諾被解除總統頭銜,蘇哈托出任代理總統。1968年,軍隊司令蘇哈托正在出任總統一職。  1997年,印尼於亞洲金融風暴經濟遭受重創,引發大規模對「新秩序」政策的不滿,並引發大規模動亂,蘇哈托被迫於1998年5月下台,結束32年執政。1999年,東帝汶舉行公投決定獨立,也結束了25年來印度尼西亞備受國際譴責的軍事佔領。蘇哈托下台後,民主化進一步鞏固,包括地區自治,並於2004年進行首次總統直選。政治及經濟上不穩定、社會動蕩、貪污及恐怖主義延滯了民主化進程,但於近年來經濟情況有所好轉。雖然在不同宗教及種族間尚稱和諧,但仍有各教派間的不滿及暴力事件發生。與亞齊分離主義的衝突也於2005年告一段落。  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印度民族主義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1919年4月13日發生英軍屠殺印度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這些事實使已經成為國大黨主要人物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轉變了對英政府的態度,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國大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多次領導反英鬥爭,其指導方針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民族運動繼續發展。1944年甘地與真納的會晤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穆斯林已經廣泛支持建立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急劇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1946年發生印度皇家海軍起義。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結束。  巴基斯坦:1757年後,巴基斯坦隨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衝突加劇。賽義德·阿赫默德·汗領導了阿利加爾運動,其繼承者於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聯盟」,曾一度與國大黨合作,共同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但1928年合作破裂。1940年3月23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納領導下的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召開全國會議,通過了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土。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領土為共和國,定國名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巴基斯坦獨立後,與印度因領土糾紛(即克什米爾問題)於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直接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1972年7月,雙方簽署了《西姆拉協定》,實現停火。此後雙方多次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989年起,雙方不斷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繼印度之後進行了6次地下核試驗,使緊張局勢加劇。2003年4月,印巴兩國先後表達了重新進行對話的意願,11月25日在實際控制線停火。  喬治亞:公元前6世紀,在現喬治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科爾希達王國,公元前4—6世紀建立封建國家。公元6—10世紀處於伊朗薩珊王朝、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統治之下。公元6—10世紀基本形成喬治亞民族。8—9世紀初形成了卡赫季亞、埃列季亞、陶-克拉爾杰特三個封建公國以及阿布哈茲王國。12--13世紀產生偉大的藝術與哲學文化,成為歐亞文化共創的奇葩。13—14世紀蒙古韃靼人和帖木兒先後入侵。15—17世紀初,喬治亞出現了許多獨立的公國和王國。16—18世紀喬治亞為伊朗和奧斯曼帝國兩國的爭奪對象。18世紀求助於新興強國俄羅斯,1801年—1864年喬治亞各公國先後併入俄羅斯帝國,改為梯弗里斯和庫塔伊西省。1917年俄國革命,格國即宣布獨立。1918年德國、奧斯曼帝國和英國軍隊侵入喬治亞。1921年2月25日成立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喬治亞。1922年3月12日,喬治亞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於同年12月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俄國—蘇聯時期許多黨政領導人出身於喬治亞,包括1812年衛國戰爭的猛將巴格拉季昂親王、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貝利亞元帥等一大批人。在蘇聯反法西斯戰爭中,共有30萬喬治亞軍人陣亡,90名喬治亞軍人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為陣亡將士修建的巨型紀念碑在2009年12月19日晚被格政府下令炸毀)[2]。 1989年人民示威要求獨立,被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親自帶兵鎮壓下去。終於1991年蘇聯瓦解,格國才真正獨立,第一任總統街頭政治家加姆薩胡爾季阿很快被政變推翻,進入內戰,後來請出隱居的前蘇聯外長銀狐謝瓦爾德納澤出山才得實現全國和解。  美國與歐洲推動「玫瑰革命」,在喬治亞支持群眾示威,將謝瓦爾德納澤推翻,建立親西方政府。然後部署加入北約組織,構成對俄國的半包圍。俄國對此甚不滿,於是幕後支持格國的少數族裔分裂,如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格國也在美國撐腰下,處處與俄為敵。  2008年南奧塞梯投票獨立,衝突再起,結果終至奧運會開幕當日,格國出兵鎮壓,大大違背奧運期間世界停戰的全球默契。而俄總理普京出席奧運時,與喬治·沃克·布希總統同坐,仍談笑風生,其實已早有部署,俄大軍迅即攻入格國多處。倒是布希仍懵然不知,到戰爭爆發,布希被迫在奧運中也要發表聲明,支持喬治亞抗俄。但俄國已掌先機,以強凌弱,格國無力頑抗,美國除了出口譴責外,也不會真正出力,因格國仍未正式加入北約,而且美國仍要藉助俄國對付伊朗。看來這次格國的過激行動,玩出了巨熊攻擊,而終亦不為西方列強所真正保護。  塞普勒斯:上世紀50年代初期,塞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不斷高漲。1959年2月,塞與英、希、土三國簽訂蘇黎世~倫敦協議,確定了獨立後國家的基本結構和內部兩族權力分配。1960年塞同上述三國簽訂「保證條約」,由它們保證塞的獨立、領土完整和安全;同希、土訂立有「同盟條約」,規定它們在塞有駐軍權。1960年8月16日塞宣布獨立,成立塞普勒斯共和國,希、土兩族組成聯合政府,希族人任總統,土族人任副總統,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國慶日。1961年3月加入英聯邦。1963年,兩族發生武裝衝突。1964年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塞島。1967年土族另立「行政當局」。1974年7月,希臘軍人集團在塞策動政變,土耳其以「保證國」名義出兵塞島,佔領北部37%的領土,並將土族居民全部北移。戰爭中希族約18萬人南遷,出現難民問題及失蹤人員問題。自此塞普勒斯共和國長期處於南北分裂狀態。1975年2月,土族宣布成立「塞普勒斯土族邦」,選舉登克塔什為「總統」。1983年11月15日,成立「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塞政府堅決反對土族獨立,迄今除土耳其一國外,未獲其他國家承認。自1975年起,為解決塞普勒斯問題,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一直在努力干旋,兩族領導人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開始時斷時續的談判,但迄未取得突破性進展。2002年12月安南提出了一個全面解決塞普勒斯問題的方案,2003年1月由希土兩族進行新一輪的談判,但未能達成一致,3月11日在海牙宣告失敗。2004年3月雙方在安南的主持下恢復有關塞普勒斯統一問題的談判。根據安南向塞普勒斯希土兩族提出的建議,雙方在2004年3月底之前結束有關塞普勒斯統一問題的談判,4月24日南北塞公民就安南的統一方案分別舉行全民公決。由於南塞75%以上的公民認為安南方案的貫徹執行缺乏安全感,南塞的利益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而投了否決票,南北塞統一新的一輪談判以失敗而告終。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52年埃及共和國成立後,納賽爾提倡「泛阿拉伯主義」。這個政策的目的在於阿拉伯國家的非殖民化,排除美國、英國和法國在中東和北非的影響,以及解放巴勒斯坦。保守派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約旦的王室則反對這個政策。敘利亞當時是埃及唯一的支持者。1958年春大馬士革要求籤署一份聯合條約。同年2月1日該條約被簽署。敘利亞要求籤署這份條約的原因是土耳其對敘利亞的戰爭威脅,此前在1957年12月在兩國邊境上就已經爆發了激烈的戰鬥。敘利亞覺得自己受到中部公約組織的威脅。而埃及則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在國際上被孤立。納賽爾認為兩國聯合是聯合所有阿拉伯國家的第一步。  作為對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反應1958年2月伊拉克和約旦達成協議也要合併。但是由於同年伊拉克王朝被推翻這個計劃未能實現。美國派空軍入駐約旦來防止約旦發生類似的政變。政變後的伊拉克卻拒絕加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在黎巴嫩親西方的基督教徒和泛阿拉伯的穆斯林之間爆發衝突。美國介入後使得這場衝突沒有擴大。  聯盟中的兩個國家有許多分歧。埃及把所有在敘利亞從事的企業和銀行國有化,並確定開羅為整個共和國的首都,幾乎所有的政府成員都是埃及人。敘利亞覺得自己被欺騙和出賣。1961年9月27日敘利亞軍隊軍變,次日宣布聯盟解散。敘利亞將其名稱改回為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至1972年為止埃及依然自稱「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阿聯雖然解體了,但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國徽和軍旗上依然保留有「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字樣。  值得留意的是,直至現在,埃及、敘利亞及伊拉克三國的國旗與國徽仍然是非常相似,都是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旗及國徽演變出來;就連巴勒斯坦本身的旗幟亦與共和國的國旗式樣很相似。  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美的支持下,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巴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 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國際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後,於 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同周邊敵視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開的巴第一次全國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巴解。1969年阿拉法特擔任巴解執委會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國簽署了戴維營協議,被佔領土的巴人獲得了有限的自治權,巴解組織則拒不接受自治。[6-7]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在巴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宣言明確巴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的第181號決議(分治決議)。巴的邊界問題留待以後通過談判解決。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秘密談判之後,以巴簽署了和平協定,提出了巴自治計劃。1994年5月4日,巴以在開羅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關於在加沙和傑里科實行有限自治的協議,5月12日,巴民族權力機構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結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1995年以來,根據巴以簽署的各項協議,巴自治區逐漸擴大,巴控制著包括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約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在慕尼黑會議中,被英法出賣,1939年,納粹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45年4月,在科希策成立了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為領導的民族陣線聯合政府,同年5月,捷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獲得解放。1945年,成立各黨派組成的民族陣線政府,宣布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1946年5月,舉行戰後第一次國民議會選舉,成立了以哥特瓦爾德為首的新聯合政府。1948年,發生二月事件,參加聯合政府的民族社會黨等黨派為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與捷共尖銳對立,後在捷共發動群眾的情況下,將其他黨派排擠出聯合政府,事件以捷共的勝利結束。  1960年7月11日,國民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將國名改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1月,杜布切克接替諾沃提尼任捷共中央第一書記,上任後不久,宣布實行政治和經濟制度的改革,也稱為「布拉格之春」運動。同年8月20日,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蘇軍「暫時駐留」至冷戰結束。1969年4月,胡薩克接替杜布切克,任總書記,並於1975年就任共和國總統。  1989年下半年,捷發生了天鵝絨革命,政局開始劇烈動蕩,捷共失去執政黨地位,國名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eská a Slovenská federativní republika,?SFR),並修改國徽,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共和國也取消了其國名中「社會主義」字樣。1991年,政局繼續動蕩,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組合,相互鬥爭激烈,民族矛盾進一步發展,斯洛伐克要求獨立的傾向日益明顯。1992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政府就聯邦國家解體達成協議。1992年12月31日,聯邦解體,捷和斯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繼承國。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正式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到1922年,在俄國大地上先後成立了俄羅斯聯邦(蘇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了保衛革命成果,粉碎國內外敵人的進攻,把新生的各共和國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多民族的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成為當務之急。在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會上,列寧提出成立新國家的建議得到通過。同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大劇院召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會上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和聯盟條約。後來,又有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東南歐的摩爾達維亞陸續加入,蘇聯加盟共和國達到15個。[3]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後繼任的安德羅波夫及契爾年科皆在上任不到兩年便病逝。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蘇聯進入戈爾巴喬夫時期。  1988年戈爾巴喬夫宣布蘇聯將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特別是停止了武力干預),他的發言人將這個政策戲稱為「辛納屈主義」。這個政策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於1989年內發生了一系列劇烈的「政治地震」。  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受挫,進展緩慢的情況下轉向****,在國內實行經濟重建和開放性政策。但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開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最終導致了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的思想混亂。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布獨立。蘇聯開始走向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標誌著蘇聯不再存在。  南斯拉夫:1878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相繼成立王國。1918年12月1日,在貝爾格萊德正式宣布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亞歷山大親王任國王后,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的國家名稱。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分別被德國、義大利法西斯佔領。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軍隊,擊敗法西斯,並於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南斯拉夫通過新憲法,並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6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總統,鐵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這使得南斯拉夫變成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的共產國家。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使南斯拉夫在東歐國家裡成為比較富有的一員。自蘇聯分裂後,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經濟改革以來,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顯的自由化,西方的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雖然和發達的西方國家相比還是落後了一些,可是相比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充裕的。但是南斯拉夫的地區貧富分化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最發達的斯洛維尼亞與鄰國奧地利、義大利經濟水平相近,而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1980年鐵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早在七十年代,歐共體(即歐盟)願意立即接納南斯拉夫為其成員國,只要南斯拉夫放棄共產黨一黨執政即可。西方此舉意為改變其一黨執政狀況為多黨制。  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米洛舍維奇依舊拒絕了西方的以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獨立為目的的經濟誘惑。西方為了徹底削弱共產黨執政的南斯拉夫,採取了外部經濟制裁和內部分化瓦解的策略:在南斯拉夫與鄰國邊界處增派觀察員,監督對南斯拉夫的經濟制裁和禁運;支持黑山共和國與塞爾維亞鬧矛盾和尋求獨立,從內部打垮米洛舍維奇。因為西方的不斷衝擊,加上南斯拉夫被迫接受的多黨制制度,致使南斯拉夫徹底走向了分裂。1991年-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宣布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宣告解體。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1]1992年5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757號決議,決定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實施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全面制裁,以懲罰其派兵支持波黑和克羅埃西亞境內塞族的武裝行動。由於制裁,前南聯盟從一個中等發達國家退步為歐洲最為貧窮國家之一。 繼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之後,塞爾維亞的科索沃自治省成為了聯合國的保護國。雖然從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並得到歐盟和美國外交擔保,不支持科索沃獨立,不會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實際上脫離了南斯拉夫以及塞爾維亞的管轄,並最終宣布獨立,並立即得到歐盟和美國外交承認。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分別以多數票表決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從而標誌著塞爾維亞和黑山聯邦國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從此不復存在。  2006年3月,前總統米洛舍維奇在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接受審判時,在囚禁室突然逝世。  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是否維持單一國家,還是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國家舉行公民投票,獨派以55.4%的微弱優勢決定終止與塞爾維亞的聯邦關係。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布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布獨立並且成為塞黑聯邦的法定繼承國,此舉標誌了南斯拉夫聯盟的完全解體。  衣索比亞:1950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厄利垂亞作為一個自治體同衣索比亞結成聯邦,允許厄利垂亞有自己的憲法、議會和獨立的政府。1952年,聯邦成立,厄利垂亞組成地方政府。1962年,衣索比亞皇帝塞拉西強製取消聯邦制,將厄利垂亞合併為衣索比亞的一個省。厄利垂亞人民曾長期為厄獨立而鬥爭。1958年,逃亡國外的一部分原厄聯邦政府官員成立了「厄利垂亞解放運動」。1961年後,厄人民先後成立了厄解放陣線(厄解陣)、厄人民解放陣線(厄人陣)等反對埃塞統治的組織,開展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1970年後,厄人陣成為獨立解放戰爭的主力軍。1991年5月,厄人陣與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並肩作戰,推翻門格斯圖政權,解放厄全境,成立厄臨時政府。隨即同埃塞過渡政府達成協議,厄於兩年內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厄的獨立問題。1993年4月23~25日,厄舉行全民公決,以絕對多數贊成厄獨立。同年5月24日,厄利垂亞正式宣告獨立。
推薦閱讀:

二戰時法國陣地的女兵
【佳片U約】法國.英國二戰經典:《我敵人的敵人》
二戰時美軍如何辨別中國人和日本人?
美軍諾曼底登陸之後,歐洲最慘戰例是哪一戰?
二戰各國女兵長啥樣?日本女兵兇殘,德國女兵淪為軍官床墊

TAG:國家 | 世界 | 原創 | 分裂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