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為何中日女皇的宮廷八卦結局不同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女皇帝只有一個,那就是唐朝的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時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而日本的女天皇卻很多,從奈良時代一直到江戶時代,一共有10代8位女天皇,其中有兩位天皇「重祚」,那就是第35代皇極天皇(642年—645年在位)和第37代齊明天皇(655年—661年)是同一位女皇;第46代孝謙天皇(749年—758年在位)和第48代稱德天皇(764年—770年在位)是同一天皇,而在中日歷史上,都有女皇寵養「面首」,也就是養「男寵」以滿足性慾的記載。

武則天、孝謙天皇

武則天「面首如雲」

在歷史上,一直有武則天寵男色之說,而且相當多,不止一個。

武則天是唐代第三任皇帝唐高宗的皇后,據說她的第一個男寵是薛懷義。唐高宗死的時候(683年),武則天60歲,那時她還不是皇帝,但是作為皇太后臨朝聽政,有絕大的權利。兩年以後,開始寵幸面首薛懷義。

薛懷義本名馮小寶,在洛陽以買野葯為生,初與唐高宗之女千金公主的侍兒有染,不小心被千金公主發現,千金公主起初勃然大怒,但是看看跪在地上的馮小寶一表人才,不僅沒有懲罰他,還把他留用了。當時公主正極力討好武則天,為其搜羅男寵,於是她把馮小寶介紹給武則天。馮小寶結實魁梧,又能說會道,深為武則天所喜愛,於是留在身邊侍寢。當時宮中經常舉行佛事活動,為使馮小寶方便出入宮中,武則天命他剃度為僧,又命他與自己的小女兒太平公主之婿薛紹合族,改名薛懷義,薛紹稱其為「叔父」,朝野則呼為「薛師」。

《大明宮詞》薛懷義劇照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廢棄李唐皇統建立武周王朝,那一年她進封薛懷義為輔國大將軍、右衛大將軍、鄂國公,使其日益驕倨,橫行霸道,多為不法之事,而武則天稱帝後,身邊的男寵逐漸多了起來,薛懷義知道那是她移愛於一個叫沈南璆的人,而對自己恩寵漸衰,不由心懷不滿,氣極之下,竟然火燒明堂。

名堂是武則天時期洛陽太初宮的外朝正衙主殿。原為隋煬帝時所建的乾陽殿,後經四次被毀,四次修建,先後九次改名。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二月,武則天下詔拆除了正殿乾元殿,於其地造明堂,初號「萬象神宮」。據史書記載:「明堂大屋凡三層,計高三百尺」,是中國建築史上最高大的木結構單體建築。

武則天明知是薛懷義所為,但也怕自己難堪,未予追究,反令薛懷義主持重修明堂。後薛懷義益發驕縱,並張揚武氏私事,為武則天日益惡之,下令女兒太平公主設計將其殺死,輦車載屍送至白馬寺。

據說武則天還和「面如蓮花」的二張兄弟有染, 張易之和張昌宗二張兄弟屬世家子弟,宰相之後,是太平公主推薦張昌宗給武則天,張昌宗又引進其兄張易之,二人皆為貌美英俊男子,朝內高官、宗室稱易之、昌宗二人為「五郎」、「六郎」。據《唐書》記載,宰相楊再思曾說:「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武則天見兄弟二人大喜,於是兄弟一起入寢宮侍奉。此二人先被任為中郎將和少卿,後屢屢加官,權傾朝中。

武周晚年,二張兄弟把持朝政,敗壞朝綱。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太子李顯與張柬之、敬暉、桓彥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武則天病重發動「神龍政變」,迎李顯復辟,誅殺張昌宗、張易之。

《大明宮詞》張易之劇照

日本女天皇的「巨根男寵」

在日本歷史上,盛傳日本第46代孝謙天皇,也就是第48代稱德天皇寵幸僧人道鏡。

天平寶字五年(761年)孝謙天皇到近江的離宮寶良宮行幸,旅途勞頓,染病在身。當時道鏡是隨從的高僧。在那個時代,醫學很不發達,有很多會祈禱加持的高僧也兼做醫生,道鏡被召去照顧孝謙天皇為其祈禱除病。從此道鏡陪伴獨身的孝謙天皇左右,關係非同一般。他也由此飛黃騰達,在俗界做到了人臣之極,當了「太政大臣」,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宰相,在僧界也空前絕後地當上了法王,捧得他甚至走上了妄圖篡奪皇位的地步。

道鏡出家前俗姓為「弓削氏」,不是什麼名門望族,據說道鏡之所以得孝謙天皇的寵愛,是因為他是一個「巨根」之人。平安時代的日本的最早的傳說集《日本靈異記》中用和歌的形式暗示了道鏡是一個「巨根」之人,和歌的大意是:那個和尚穿著女人內衣一樣的東西,那內衣中有腰帶,還吊著一個「大木棒」,那「大木棒」立可起來可要嚇你一跳!江戶時代的通俗詩歌中還有說他「坐下去有三個膝蓋」,意思說他的男根一直能達到膝蓋,其長無比。

道鏡受孝謙之寵,野心也越來越大,甚至希望當天皇。在孝謙天皇重祚為稱德天皇后,道鏡仍然受寵,當時也有許多拍他馬屁的人,大宰府主祭、兼任宇佐八幡宮神官的中臣習宜阿曾麻呂就是其中一個,他稱豐前國(領域約在現在的北九州市東側和大分縣北部)的宇佐八幡宮降下神諭,讓稱德天皇讓位於道鏡。

道鏡和尚

當時的所謂「神諭」,就是神宮裡的巫女在進入「人神相通」的迷狂狀態時所說的話,而道鏡希望憑藉這個「神諭」取得皇位。稱德天皇對此半信半疑,就派身邊的尼僧和氣廣蟲去宇佐八幡宮確認,但是和氣廣蟲體弱不堪長途旅行,因而推薦弟弟和氣清麻呂為勅使拜謁宇佐八幡宮。和氣清麻呂回來後稱,讓道鏡即位的神諭是偽神諭,因此道鏡沒能即位(宇佐八幡宮神託事件)。

神護景雲四年(770年),稱德天皇病死後,新天皇光仁天皇並沒有殺道鏡,也沒有治他罪,只是把他「下放」到下野國(領域大約為現在日本的栃木縣)藥師寺做別當,也就是寺務總管,並在赴任地的下野國去世。

中日兩國女皇男寵命運不同

按說道鏡不僅有和稱德天皇私通的緋聞,而且還有篡奪日本「萬世一系」的天皇皇位的野心,如在中國古代,一定是格殺勿論的,禍滅九族,但是他卻和武則天的男寵們命運不同,雖然被「下放」,但是還是做了「老本行」——和尚,而且活到了72歲,從當時人們的平均壽命來看,就和現在的100歲差不多。

在日本的熊本市,還有與他有關的神社,叫「弓削神社」,那裡面介紹說:道鏡在被「下放」以後,和當地一個叫「藤子姬」的妖冶女子一見鍾情,結為夫妻,道鏡再次發揮「巨根特長」,夫婦無比美滿,淫蕩的道鏡成了一個好丈夫,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人們在這個神社裡供奉木雕的男女性器,並祈禱夫婦圓滿、不搞婚外戀、多子多孫、五穀豐登等。

為什麼道鏡沒有像武則天的男妾那樣遭到誅殺呢?

首先,和薛懷義不同的是,道鏡在稱德天皇在世時雖然篡權之嫌,但是仍與稱德關係尚好,不像薛懷義那樣,把武則天徹底得罪。

而二張在神龍政變中被殺,可以說是一場推翻武周王朝的「易姓革命」的必然結果,殺了二張後又逼武則天退位,從中國的「易姓革命」,改朝換代的原理看,武則天黨羽被清除理所當然。

但是日本稱德天皇駕崩以後,是光仁天皇即位,光仁天皇是與稱德天皇同一血脈的皇族,按輩分還是稱德天皇的叔爺爺,稱德天皇是日本第40代天皇天武天皇的第五代孫女,光仁天皇是天智天皇的孫子,而天武天皇和天智天皇是同母兄弟。

中國改朝換代的方式一般來說是「易姓革命」,也就是用暴力推翻前朝,往往都伴隨著對前朝權利中心人物等的清洗,日本歷史上雖然也有許多戰亂,但是由於其皇統是「萬世一系」,避免了中國改朝換代時否定前朝的大規模的清算,從而保存了皇室一脈相成,香火永續。

如果光仁天皇即位後,對稱德天皇的寵臣等進行大規模清洗和殺戮,就會被人懷疑其傳承皇位的正統性和可延續性,無聲無息地讓道鏡去從事老本行比較合適。

也有一些日本史學家認為:說道鏡和稱德天皇通姦的史料,都是進入平安朝以後的傳說、野史,沒能值得信賴的一次性史料,但是平安朝以前的正史就比野史、傳說更值得信賴嗎?平安朝以前的正史,都是皇家主持編撰,當然會堅持「家醜不外揚」的原則,就是有這樣的事實,也不會寫,這樣的事情,只能淪為野史、傳說,而鎌倉幕府建立以後,皇家大權旁落,人們對皇家也更不尊重了,所以出現了那些說道鏡和稱德天皇通姦的比較露骨的川柳等,甚至還有這樣的川柳:「詔書說:一直插到根部吧。」這無疑是在說稱德天皇和道鏡的性事,而明治維新以後,皇家復權,在正式的教科書上等就再不能寫道鏡和稱德天皇通姦的事了,因此平安朝以前的正史和野史及傳說,哪個更接近真實,其實很難說。


推薦閱讀:

意難忘的結局怎麼樣?
《無證之罪》大結局李豐田沒死,有第二季嗎?
男人下班回家後的15分鐘,已經決定了你的婚姻結局!
使徒行者2結局怎樣?

TAG:宮廷 | 中日 | 結局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