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面臨極右之困(國際論壇)
夏洛茨維爾那輛沖向人群的汽車,不只是傷害了幾十個人,而且傷害了整個國家
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8月12日發生的暴力事件,至今仍在不斷發酵。騷亂髮生後,美國南部一些州拆除南方邦聯時期領袖雕像紀念碑的呼聲再起,多地政府已經或計劃移除本地的邦聯雕像紀念碑。在北卡羅來納州,邦聯士兵的雕像被推倒;在喬治亞州,民主黨州長候選人呼籲把3個邦聯將領的石雕炸掉;在芝加哥,非洲裔牧師呼籲把國父華盛頓的雕像拆除;在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遭塗鴉……
此起彼伏的喧囂中,至少有幾個現象是不同尋常的。
其一,白人至上勢力走到前台,公開示威。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3K黨等極右勢力在過去幾十年里一度銷聲匿跡,至少轉入地下,但在近期開始回潮。一座雕像的移除,引來多個極右團體的公開示威。以前的3K黨往往白衫蒙面,不以真面目示人,如今則是明目張胆,手持火炬聚集大學校園,呼喊「要奪回我們的國家」這樣的口號。還有新納粹勢力甚至扛納粹旗、行納粹禮。有美國媒體評論指出,這些白人至上勢力反對雕像移除只是託詞,藉機發泄不滿、宣揚白人至上、要求回歸白人正統才是其真正目的。
其二,抗議示威的暴力化傾向日益嚴重。為了阻止白人至上主義的蔓延,左翼團體動員力量與其針鋒相對。從7月開始,3K黨等勢力就公開宣稱,將攜帶武器參加遊行。由於警方控制得力,前幾次示威均未釀成傷亡事件,但示威者帶槍上街已經開啟了危險先例。此次白人至上主義者駕車衝撞左翼人群,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傷,這將示威的暴力化推向新的高度。夏洛茨維爾事件之後,極右團體放言還要繼續遊行示威。
其三,社會各界對白宮的批評與不滿異常猛烈。8月12日的騷亂事件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態含糊,並未明確譴責極右團體,之後雖然批評了極右勢力,卻又很快退回到「各打五十大板」立場,招致社會各界強烈批評。有7位美國大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因此退出總統顧問委員會。
人們或許對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的一幅幅場景記憶猶新:刻意劃分族群、血統、出身等言辭數不勝數;高舉反建制反移民大旗、打破「政治正確」界限的現象層出不窮;深揭社會傷疤、負能量爆棚的案例比比皆是……從去年大選的種種亂象,到如今這場「倒像」運動之轟轟烈烈,似乎不難找出其中的邏輯。
自1776年美國建國以來,美國社會存在的諸多倫理約束,為社會發展起到了規範作用。而今天,當各股政治勢力為了黨派利益或一己之私,不惜打破傳統倫理、釋放人們「心魔」之時,恰與社會失衡、經濟不振、民眾的失望情緒相交織,文化衝突、利益衝突顯化已是不可避免。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黑暗無法驅散黑暗,唯有光明可以;怨恨無法消解怨恨,唯有大愛可以。」從前總統老布希與小布希發表聯合聲明,到前總統奧巴馬引用曼德拉名言,美國的有識之士都在呼喚這種大愛。然而,這種呼喚的本身,恰恰說明了大愛缺失的現實。
「美國只能哭泣!」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15日這一社論標題,或許有些聳人聽聞,但反映了美國主流媒體的一種擔憂。在該報看來,夏洛茨維爾那輛沖向人群的汽車,不只是傷害了幾十個人,而且傷害了整個國家。
推薦閱讀:
※媲美瑞士巴塞爾的國際表展就在家門口·杭州日報
※俄羅斯就「間諜中毒案」公開發問,英法將如何作出回答?
※我和鬱金香有個約會( 順義國際鮮花港)
※國際巨星在國外被辱,李連杰當眾踢桌,星爺起身怒罵
※沙特政治大清洗:事關國運的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