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經脈聯絡表裡上下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經脈聯絡表裡上下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組織,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都是互相聯繫的。這種聯繫使人體內外、上下、前後、左右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相互聯繫與有機配合主要依靠的是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作用來實現的。

經絡就像地上的河流,交錯縱橫,有主幹,有支流。主幹叫經,也叫脈。支流叫絡,也就是網路、聯絡。

脈的名稱出現的比較早,後來才有了經和絡的說法。所謂脈,就是脈搏跳動。脈搏跳動,一是要靠血液,二是要靠脈管約束,三是要靠氣的推動。這些活動都是由心臟主宰的,所以中醫學稱「心主血脈」。 粗大的脈道被稱為經,細小的脈則稱為絡。人體主要的脈有十二條,手上六條,足上六條,分別叫手足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它們很有規律地排列,並且形成首尾相連的閉合體系,既聯繫體表,也聯繫內在的臟腑,使全身形成了一個整體網路。

經絡系統以十二經脈為主體,分散為三百六十五絡遍佈於全身,縱橫交錯、出表入里、通達上下,將人體各部位緊密地聯繫起來。經脈更小的分支叫孫絡。它們的沿線分布著很多穴位,就好像河流里的深潭。

除了分布於四肢的十二經脈系統,還有主要分布於身體軀幹的奇經八脈。其中對人身體具有重要影響的是身體前正中線上的任脈、後正中線上的督脈和腰部一圈的帶脈。此外,還有前正中線兩側的沖脈。

經絡系統在正常情況下起著運行氣血、協調全身陰陽的作用。《內經》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經脈運行血氣首先依靠心氣和胸中宗氣的推動,具體到沿著經脈運行的時候,脈氣又分成了營氣和衛氣。營氣運行於經脈之中,濡養全身,並變化為血液;衛氣則散佈於經脈之外,保衛全身,抵抗病邪的侵犯,並有調節體溫、管理汗液分泌、充實皮膚和溫煦肌肉等功能。

經脈運行氣血,「內溉臟腑,外濡腠理」,不僅使體內的臟腑和體表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人體的內外、上下、左右、前後、臟腑、表裡之間,由於經脈的聯繫而得以保持相對的平衡與協調一致。

在人體患病的時候,經絡系統有抗禦病邪、反映證候的作用。當然,經絡也是邪氣深入人體的通道。體表的穴位(包括反應點)是細小的孫絡分布的所在,也是衛氣停留和邪氣侵犯的部位。當病邪侵犯人體時,孫絡和衛氣可以發揮重要的抗禦作用。

正邪交爭,在體表部位可出現異常現象。如果疾病發展,則可由表及裡,從孫絡開始,到絡脈,再進一步到經脈,逐步深入到體內的臟腑,並出現相應的證候。經絡反映證候可分為局部的、一經的、數經的和整體的。

一般來說,經絡氣血阻滯而不通暢就會造成有關部位的疼痛或腫脹;氣血鬱積而化熱,則出現紅、腫、熱、痛。這些都屬經絡的實證。

如果氣血運行不足就會出現病變部位麻木不仁、肌膚痿軟及功能減退等。這些都屬經絡的虛證。

如果經絡的陽氣(包括衛氣、元氣)不足,就會出現局部發涼或全身怕冷等癥狀,此即「陽虛則寒」;經絡的陰氣(包括營氣、血液)不足而陽氣亢盛,則會出現五心煩熱(陰虛內熱)或全身發熱等癥狀,這就是「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

經絡系統在防治疾病時起著傳導感應、調節虛實的作用。針灸、按摩、氣功等治療方法就是通過體表的腧穴接受刺激,傳導感應,激發經絡運行氣血、調整陰陽虛實的功能。

運用針灸等治法要講究「調氣」,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即是經絡傳導感應的表現。 經絡調節虛實的功能,以它正常情況下協調陰陽的功能作為診治疾病的基礎,針灸等治法就是通過適當的穴位、運用適量的刺激方法激發經絡本身的功能,從而使「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經絡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可分為診斷和治療兩類。診斷方面是根據經絡來切脈、診察體表和辨別證候,稱為經絡診法和分經辨證;治療方面是根據經絡來選取腧穴,運用不同治法及藥物,稱為循經取穴和分經用藥。

分經切脈原屬經絡診法的主要內容。《靈樞》以寸口脈診候陰經病證的虛實、以人迎脈診候陽經病證的虛實,又以陽明脈之最盛,其下部可診候沖陽(趺陽)脈,腎之盛衰則可診候太溪脈。

分部診絡則是指從皮部診察血絡的色澤,以辨痛、痹、寒、熱等。近人從皮疹辨證的也屬於診絡法。 壓痛的檢查對臨床取穴尤為重要。「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懈)」(見《靈樞·背腧》)。這既是取穴法,也是經絡診法之一。

經絡各有所屬的腧穴。腧穴以經絡為綱,經絡以腧穴為目。經絡的分布既有縱向的分線(分行)關係,也有橫向的分部(分段)關係,這種縱橫關係結合有關腧穴其意義更為明顯。

循經取穴的意義應當從這種關係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經絡遠道取穴是循經,按經絡鄰近取穴也是循經。

《內經》所說的「治主病者」就是指能主治該病證的經穴。經脈的「是主某所生病」,說的就是這一經所屬穴的主治症。這主要以四肢部經穴為依據。

作為特定類別的四肢經穴有井、滎、輸、原、經、合、絡、郄等。在頭面、軀幹部則有處於分段關係的臟腑俞募穴及眾多的交會穴。

對於臟腑、五官來說,取用頭面、軀幹部的經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經穴是遠取法。循經遠取和遠近配合,在臨床治療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藥物按其主治性能歸入某經和某幾經,簡稱藥物歸經,此說是在分經辨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病證可以分經,主治某些病證的藥物也就成為某經或某幾經之葯。

宋、金以來,如醫家張元素(字潔古)等發揚此說,為掌握藥物主治性能提供了方便。清代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說:「柴胡治寒熱往來,能愈少陽之病;桂枝治畏寒發熱,能愈太陽之病;葛根治肢體大熱,能愈陽明之病。蓋其止寒熱、已畏寒、除大熱,此乃柴胡、桂枝、葛根專長之事。因其能治何經之病,後人即指為何經之葯」。近代藥物書中多有歸經的記載。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臟象學說

不了解中醫的人往往有一個疑問:中醫不依靠儀器檢查,怎麼就能了解病情呢?

其實,中醫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可以通過外在的表現判斷內在的健康狀況。這就是中醫的「臟象學說」。

所謂「臟」,也就是藏,是深藏在身體內部的器官。「象」就是現象,是表現於外的形象。

中醫在古代不能直接看見內部的情況,只能通過外在的表現來判斷。這種推斷,或者判斷可靠嗎?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性,堅信「有諸內必形諸外,有諸外必根諸內」。也就是說,各個內在的變化,一定會在事物的外表有所反映,外表的差異來源於內在的區別。

比如,各種水果,儘管古人沒有化驗設備,不了解它們內部化學成分的差異,但是梨子與蘋果不同,桃與杏也不一樣,黃瓜與絲瓜有別,西瓜與冬瓜更是不同。因此,一個家庭主婦,儘管不懂化學分析,但到市場上去買菜,她根據外在形象買回來的瓜果、蔬菜樣樣可口,而拿著試管去挑蔬菜、瓜果,希望靠化驗化學成分買好菜的學生,買回來的東西,可能遠不如此。

這是為什麼?因為《內經》說:「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

形與名是統一的,而不是分割的。抓住了外在的形,也就是抓住了內在的實質。從市場上買回來的不僅是內容,也不止是外表,而是全部的整體。梨與蘋果的外表區別,決定了它們內容上也不會相同。「表裡如一」,為中醫的臟象學說奠定了基礎。

內在臟腑與外在的色脈、五官九竅、四肢肌膚是有密切聯繫的。內在臟腑正常功能,決定了外在顏色、脈搏、證候的正常表現。

中醫學認為,臟腑是「藏精氣」與「傳化物」的「生化之宇」。如果「宇」裡邊的精氣是充滿的,臟腑之間的功能是平衡協調的,精氣流動通暢適中,人體就不會感覺不適。因為「不平則鳴」,體內不協調的微觀變化,必然會在外部反映出來,表現出各種證候。抓住了外在的證候,也就同時抓住了內在的病機變化。

那麼,中醫的臟象學說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

中醫的臟象學說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而建立起來的具有廣泛聯繫的體系。

中醫學認為,心臟是生命的根本,因為它主宰著人的精神。心臟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從人體的面色上觀察出來,因為面色是靠血液來滋潤的,心臟主宰血流和脈搏。心臟就像太陽那樣重要,心氣與夏天的陽氣是相通的,與火氣、苦味關係密切。人的心氣充實,就經常是歡樂的;心氣不足,人的精神就不振。

中醫學認為,人的肺臟主宰氣的運行,是人體魄力的所在地,肺氣足,人的聲音就洪亮。肺氣通於皮毛,每一個毛孔的開闔都與肺氣有關,所以肺氣虛的人容易出虛汗。肺氣通於秋,與燥氣、辛味關係密切。因此,肺氣在體內能夠下行,疏通三焦的水道。肺氣不利的時候,可以形成水腫、喘咳。人的悲傷與肺有關,這也和肺氣通於秋有一定關係。

中醫學認為,腎主宰水液代謝,主貯藏精氣,掌管人的生殖功能和大、小便的排泄。腎的這些功能與腎氣通於冬有關。腎配北方,與寒氣、鹹味關係密切。腎精是否充足,可以從頭髮得到反映。先天腎精不足的孩子頭髮稀疏而枯黃。腎主骨骼是否堅強,腎精虧虛的老人、兒童骨質容易疏鬆、軟弱。骨骼可以產生骨髓。中醫學認為,脊髓與骨髓有一定的相似性,也為腎所主。脊髓通於腦,因此,腎藏志,主記憶。腎精充足的人記憶力好。

中醫學認為,肝臟主貯藏血液,是人體勞作的根本。血液也是魂潛藏的地方。血液是否充足,可以從人的爪甲是否紅潤、筋腱是否堅強看出來。肝氣通於春天,配東方,與風氣、酸味關係密切。肝火盛的人,容易發怒。震顫搖擺、肢體抽搐的病證與肝關係密切。

中醫學認為,脾藏營,它與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器官一起,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轉運、輸布,就好像穀倉轉運糧食一樣,有出有入,貯存精華,剔除糟粕。其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從口唇色澤、肌肉是否豐滿看出來。脾通土氣,與甜味、黃色關係密切。

中醫學認為,心開竅於舌,心的功能發生障礙時,人的言語就不能流暢,甚至神昏不語。

肺開竅於鼻,當外邪侵襲肺經的時候,不僅皮毛的汗孔容易閉塞,不能出汗而發熱怕冷,而且鼻子作為肺竅,也會阻塞流涕,不聞香臭。

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的時候,就會兩目乾澀,視物昏花;肝火大的時候,就可能兩目脹痛,或者眼睛充血、流淚。

腎開竅於耳和前後二陰,腎精虧虛的時候就會出現耳聾、耳鳴、男子陽痿、女子不孕,或者小便失禁、遺尿、滑精。

由於中醫是在活體上動態地觀察這些關係與狀態的,這就決定了中醫學不採取器官解剖的方法,不是打開來看,在結構的基礎上求功能,而是以象來推測,通過關係來推測、判斷臟腑的功能是否正常。

假如總是用打開人體的解剖方法來動態地觀察精氣的狀態與臟腑關係是否協調,不僅見不到「所欲見」,也不可能總是保持「直播狀態」看內臟。

因此中醫學說,「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只要出現了外在的表現,就一定有內在的規律可以把握。「司外揣內」的「象研究方法」是不可替代的。這就像人們挑西瓜,儘管可以切開看看,但是多數情況下,經過反覆驗證,完全可以在不打開西瓜的情況下,根據外在的現象正確判斷出西瓜的質量。

中醫診斷疾病,判斷病情,評價服藥後的治療效果,除了依據色脈的特徵進行判斷之外,還要問患者的主觀感受,比如,吃得如何,睡得怎樣,便得暢否,體力有無增強,不適有無改善等等,目的是通過外在的表現和患者的自我感受來判斷內在的情況。 這就是中醫學的特點,以人為本,必然關心病人的主觀感覺,因為中醫相信人體有能力從總體上,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態做出總體的自我判斷。這就像電子計算機開機的時候,機器要自我檢索一樣,只有各項程序大致正常,才能進行正常工作。否則,就屬於不健康狀態,就應當早期干預,進行調整、治療,這樣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升降出入」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質的有機整體,這一點與現代生物學的認識完全一致。現代生物學認為,一切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新陳代謝。

所謂新陳代謝就是一方面要不斷從外界獲取有益的物質,另一方面要把身體里已經代謝過的不再需要的陳舊物質輸送出去。吸收與排泄不斷進行,以達到有機體內部的平衡。

也就是說,人類社會發展得雖然很快,但是人類依然需要不斷地從自然界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人也必須及時地吸收水分,排出尿液;還必須進食,雖然可以飢餓幾天、十幾天,但是長時間禁食會使人產生疾病甚至死亡。

人類即使到了外空,在空間站里也必須模擬地球的生活環境,必須和人在地面上一樣做這些事情;神舟六號飛船宇航員自己走出艙門,還要感謝中醫藥的作用。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認為,實踐證明,與我國傳統醫學相結合,是我國發展航天醫學的獨特優勢,這不僅為保障航天員身體健康、保持良好工作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航天醫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不僅上天需要模擬地球環境,潛水員潛入到水裡,也必須背上氧氣瓶,否則就會因窒息而死亡。

需要說明的是,科學再發達人也要靠各種食物生活,而不能靠吃「化學合成的藥片」生活。

吸收與排泄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出現了問題都會妨礙人體的平衡,都會產生疾病。吸收與排泄過程的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生命就會因此而結束。因此,中醫的經典著作《內經》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升降息,則生機化滅。出入廢,氣立孤危。」

也就是說,生命代謝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是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上升與下降的過程,或者說是從人體里排出與從體外吸收的過程。這是一切生命都具有的基本特徵,沒有例外。

比如,人體的呼吸,吸氣的過程就是把外界的氣體吸進人體的過程,是氣體由上到下的過程。呼的過程則是人體將體內的濁氣由內向外呼出,是一個由下向上的過程。中醫學認為,氣體的出入雖然屬於肺臟的事情,但是也離不開其他臟腑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說,氣體進入人體,向內、向下,是一個屬於「陰」的活動過程。

氣體是輕浮的,它的本性是向上、向外的,那為什麼會向人體的內部、下部運動呢?這主要是因為人體里有肝臟、腎臟的陰氣吸引的結果。因此,中醫學認為,空氣的吸入在於肝臟與腎臟的參與,「腎為氣之根」。

我們經常會見到年老腎氣虛的人,一活動就氣短,好像空氣稀薄一樣,這就是因為腎虛,是「腎不納氣」造成的。

經過氣體交換,陳舊的氣體要排出體外。這是氣體從人體的下部、內部向人體的外部、上部運動的過程。向上、向外是屬於「陽」的運動。在人體的五臟之中,心與肺的位置最高,處於陽位。因此中醫學認為,呼出氣體的過程主要由心臟與肺臟主宰,叫做「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

這就是人體與自然界交換氣體的代謝過程。古人運用陰陽變化的道理,很好地解釋了氣體升降出入的原理。這是一種系統關係的描述,而不是具體結構、管道的描述。我們只有這樣理解古人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中醫學的基本原理。在這裡,我們已經看出中醫的呼吸生理描述與西醫的呼吸系統結構描述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醫的描述,與它認識人體的疾病規律,進行中藥治療,或者進行氣功鍛煉是完全一致的。

我們經常見到氣功師練功要氣沉丹田。所謂丹田就是肚臍之下的氣海丹田。如果一個人的氣,只是浮在上部,不能沉入丹田,氣就沒根,就練不成氣功,也就不會藉助於氣功健身祛病。

中醫呼吸吐納的氣功術,在兩千年之前的先秦時代就有了,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經過幾千年的不斷驗證、改進,證明其確實是強身健體的好方法。現代中醫泰斗,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終身教授鄧鐵濤先生已經九十多歲了,他長壽的秘訣就在於他經常練習「八段錦」,得益於中醫的氣功鍛煉。

中醫學認為,人體與自然界交換的物質除了氣體就是飲食水液。飲食的五穀是人體產生有益物質的源泉之一。五穀的代謝主要與脾胃、大小腸有關。

五穀進入人體,首先是胃要接納,因此說:「胃為水谷之海」。胃不僅要接納水谷,而且還要腐熟水谷,也就是讓水谷在胃中進行消化。

古人認為,胃的腐熟過程就像漚制皮麻的過程一樣,叫做「中焦如漚」。中醫學認為,「胃為水谷之海」,人有胃氣,則有生命活力,人沒有了胃氣,就喪失了生命的活力。故而中醫說:「人有胃氣則生,人無胃氣則亡」。

「漚的變化」是質的變化,就像糧食變成酒、變成醋一樣,是一種質變。食物的五穀經過漚的過程則發生了質變。

胃裡的東西向下傳導,到了小腸就要進行「泌別」,也就是要區分精華與糟粕。精華的部分上輸於脾,由脾傳輸到肺,通過肺臟與全身血脈的關係,營養全身。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肺朝百脈」。肺將水精四布,輸送精華到全身,從而發揮水谷精微物質應當具有的營養作用。

心陽作用於水谷精微物質,就能化生心血,心血可以滋潤全身。

水谷精微物質也可以化生人體的各種體液,比如,淚液、汗液、唾液、精液、腦脊液、關節潤滑液、乳汁等等。這些體液都與血液一樣,全部來源於水谷精微物質。因此,中醫學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血汗同源」。

失血的時候人體出汗就會減少;出汗過多的時候,或者燒傷、中暑之時,人的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失血過多會使人休克甚至死亡。

中醫學認為,「精血互化」。

腎主藏精,五臟六腑的精氣都可以在充足、有餘的時候「溢於腎」,由腎進行貯藏,故中醫學說,「腎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為封藏之本」。

腎精之中,既有父母先天遺傳下來的「先天之精」,又有水谷精微物質轉化而來的「後天之精」,故中醫學認為,「腎主水,主藏精,主生殖」。

肝主藏血,「人卧則血歸於肝」,也就是人體在休息和處於睡眠狀態的時候,為人體活動提供物質營養的血要回到肝臟內進行貯藏。人在醒來的時候,血又從肝臟里出來,供給全身需要。「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手受血而能握」。「血主濡之」,就是這種機能的體現。

由於「精」與「血」都是人體精微物質所化生,它們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共生共榮。因此,中醫學又有「乙癸同源,精血互化」之說。「乙癸同源」指的就是肝血與腎精有共同的來源。

為什麼叫「乙癸同源」呢?我國在商代時期發明了干支記述事物的方法。

「干」就是主幹,一共有十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就是旁支,與「干」相對,一共有十二個,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商代的帝王有的叫帝乙,帝太甲、帝辛等等,就是用天干記載的。

甲骨文裡邊就已經有了用干支記錄每一天的文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區別今天與昨天有何不同;只有把每一天的不同記錄下來,才能形成季節的劃分。甲骨文里還有年與月的概念,並且每一天都用不同的干支進行記錄,由此而推斷出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

古人在發明干支記錄事物之前都是用符號、用結繩來記錄歷史的。

把各種事情用干支的數記錄起來,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什麼數字表示什麼事物,古人是花過一番心思的,這叫做「象數之學」。

所有的物質、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或者是具體的形象,或者是抽象的形象,約定俗成,大家把一定的形象用一定的數字來代替,就有了「象與數的學問」。

比如,人體的肝臟,古人認為肝藏血,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就好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所以就把肝比擬為春天的象徵,用甲和乙兩個數字來代表;心主火,主神明,像夏天的氣候,所以就把丙與丁兩個數字分配給了心;脾主運化,主肌肉四肢,像夏末秋初那樣充滿生命的活力,所以把戊與己兩個數字分配給了脾;肺主氣,司呼吸,主聲音,像秋天那樣天高氣爽,所以把庚與辛兩個數字分配給了肺;腎主水,受五臟六腑的精氣而藏之,象徵著冬天的萬物歸藏,所以就把壬癸兩個數字分配給了腎。

通過五臟與自然界四季的變化關係的歸納比較,古人建立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體系模型。中醫的五臟理論來源於人體的解剖,但又不是解剖的實體組織,而是一套關係模型。

肝有陰陽,肝的陽用甲代表,肝的陰用乙代表。腎有陰陽,腎的陽用壬代表,腎的陰用癸代表。肝的血為肝陰,所以叫乙;腎的精為腎陰,所以叫癸。「乙癸同源」,就是血與精同源的意思。

這些看起來十分複雜的東西,只要掌握了它的規律,深入到它的精髓裡邊,就能融會貫通。否則,就只能在外邊徘徊,人云亦云,如墜雲里霧裡,永遠也進不了中醫的門檻,更不要說登堂入室、有所造詣了。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五行學說

所謂五行是古人總結的一套學說,主要用來說明萬事萬物的相互聯繫、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從而達到生態平衡。五行學說是一門善於解決多因素平衡、和諧與共存的學問,是一種很可貴的理論方法。五行的具體內容很簡單,說的就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的關係。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要素之間存在的相生、相剋的複雜關係。

所謂相生就是五種要素之間都有「我生者」和「生我者」。比如,土生金是說大地礦脈里含有金屬,經過冶煉就能產生金屬;金生水是說金屬的工具可以鑿井挖渠,開掘水源,所以叫金生水;水生木是說草木的生長都必須靠水的滋潤,沒有水,草木就無法生長;木生火是說草木可以燃燒變成火,這是古人經常做的事情,火是人類征服的第一個自然力;火生土是說火熱的陽光能夠溫暖土壤,使土壤充滿生機,冬天的土地所以不能生長草木,就是因為沒有火力,所以沒有生機。

「我生者」是我的「子」,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生我者」是我的「母」,就好像是自己的母親。五行之中的每一個要素,都有生我者的「母」和我生者的「子」。五行構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生物圈,一個彼此依存的生態系統。五個要素彼此都是「親戚」,是一個充滿愛的體系,是互相資助的關係。但是世界萬物不僅需要互相資助的「相生」,還需要「相剋」,也就是互相克制、互相制約的力量,方能建立平等、和諧的體系。

所謂相剋就是相互制約。比如,土克水就是土壤的堤壩可以制約水的流向,所謂「水來土擋」就是這個道理;水克火是用水來滅火;火克金,烈火把礦石里的金屬冶煉出來,應當是在古人掌握了制陶技術之後逐漸發現的,當然,用火鍛造金屬製造各種器具、工具,更是偉大的創舉;金克木是說金屬的工具可以砍伐樹木,可以收割農作物,可以造舟車、木器傢具;木克土是說草木的生長可以改變土壤結構,使土壤疏鬆而不板結,成為生機盎然的土地。

五行之間,是人類勞動參與其間的動態變化過程,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圖畫。

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這個體系就不存在了;哪一個要素也不能過分,過分了就會影響其他幾個要素,其他幾個要素就要發生相應的變化,通過相剋和相生的作用,以恢復系統的平衡。 尤其值得提出來的是,五行之中的水、火、木、土都可以是自然物質,而金卻不是。金是人類勞動的成果。五行之間的生和克都必須有人類的勞動參與才能實現,沒有人類活動的參與五行不能成立,也不能「行」起來。

考古學證實,在金屬被冶煉出來之前,只能是石器時代,大量金屬工具的出現才是五行學說產生的物質基礎。

也就是說「土生金」,是人類通過冶煉礦石,然後才產生了銅、鐵、白銀,金屬的產生是人類勞動的成果;「金克木」,也是人類的勞動過程,用金屬的工具收割,用金屬的工具加工木器;「火克金」的過程就是人類冶煉金屬的過程,是人類打造金屬器皿的過程;「金生水」的過程是人類挖井修渠、開掘水源的過程。因此我們說,沒有人類的創造,五行就建立不了,而只能是木、火、土、水四類物質元素;沒有人類勞動的參與,即使有了五類物質,也不能「行」起來,而只能是「五物」、「五元素」而已。所謂「五行」,就是五種物質元素在人類勞動的參與下,運動起來,「行起來」,變化起來。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裡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天的五氣、地的五味就與人體的五臟有著密切的關係。 春氣通於肝,肝屬於木。夏氣通於心,心屬於火。長夏之氣通於脾,脾屬於土。秋氣通於肺,肺屬於金。冬氣通於腎,腎屬於水。

春天多風,風吹著草木使其生長。草木生長的特點是向上伸展和向下紮根,初生草木的滋味多酸澀。肝的功能就是主疏泄,升發條達,像樹木那樣伸展。肝氣舒暢,人的血液就流暢,消化、吸收功能就旺盛。樹木依賴水土,影響水土。因此,肝的功能正常與否首先要看腎水是否充足,脾土是否健運。當然,木能生火,火能克金,所以肝的火氣太大就會影響肺氣的宣發肅降和心血的流動與心神的安寧。

其他的四臟也和肝一樣,其功能是否正常,不僅關係到自身,而且會影響其他臟腑,這就是中醫的特點。它不單純看一個臟腑,而是在整個體系里找平衡,想方設法恢復五臟之間、臟腑之間的平衡,恢復臟腑與氣血津液、五官九竅、皮肉筋骨之間的動態平衡。

五行學說的體系里,每一行都是平等的,都體現的是和諧的、平衡的、動態的。誰也不能太過,過了就會引起一系列的變化,就會造成不和諧,就會影響其他的物質因素,就會產生疾病。同樣道理,五行之中誰也不允許出現「一行太弱」,因為「一行太弱」也會影響其他幾行,也會出現不和諧,會出現失衡,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會出現疾病。

五行學說強調的就是整體、和諧、動態、平衡。這種「理想狀態」的出現,需要多元世界相互制約,需要大智慧。何謂大智慧?就是「道法自然」,就是天地、日月、星辰運動,形成四時五行。

可以說,五行學說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哲學思想,是善於解決複雜問題、構建和諧社會、提倡以人為本的哲學基礎,是東方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優秀思想,是解決世界複雜問題的理論法寶。

時間與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在以往的哲學裡,時間與空間是分別計量的,好像兩條可以任意交叉的線段,只要時間與空間一結合,就會產生不同的物質。因此,以往總是把時間與空間分開說,用不同的理論分別計量,分別標識。而在五行學說里,藉助人的作用,時間與空間融為了一體。

天之五氣、地之五味本來是沒有聯繫的東西,是互相隔離的,是分別具有「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十種物質要素,然而藉助人的五臟六腑,天之五氣、地之五味便統一起來,一起形成人,一起供養人。

當然,天之五氣與地之五味分離也可以促成人的死亡。

東、西、南、北、中空間的五方,春、夏、秋、冬的四季在五行的指導下,通過人體的五臟六腑結合了起來。比如,東方配春天,屬木;南方配夏天,屬火;西方配秋天,屬金;北方配冬天,屬水;中央屬土,與四季有關,主要配屬於夏末秋初的長夏。這樣的配屬就構成了時間上不間斷、空間上不分離的整體、動態狀態。

人體的五聲、五色、五體、五味、七情、九竅等都可以用五行學說貫穿起來,形成完整的體系。也就是說,人體五臟相關的哲學基礎就是五行學說。

人們經常提到《易經》與中醫學的關係,大多認為兩者關係密切,但卻看不見中醫的著作里引用《周易》的情況。

其實,《易經》里的醫學內容很少,主要是在方法學上,目的是啟發人們的思考。另外,在方法學上,陰陽和五行學說已經把《易經》的精華傳給了中醫學。所以中醫的經典里難以看到《易經》文字。人們在解釋《周易》八卦的時候,認為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兌卦代表澤,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風。天、地、水、火、山、澤、雷、風這八種或者叫八類自然物質,基本上都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天然物質環境,八種物質之中並沒有人的影響因素在內。

然而,八卦的地、山、澤可以合併為土;天、雷、火可以合併為火;風可以轉變為木;水則仍然是水。八卦之中的物質雖然豐富,但是不能涵蓋五行之中的金。也就是說,八卦雖然號稱能總括萬物,但是缺少了五行之中的金。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因為金不是自然界固有的東西,是人類勞動的成果。

八卦的形成不依賴金屬說明它出現的比較早。在金屬未被冶煉出來之前、在金屬工具不被普遍應用的時代出現五行學說則是不可能的。

在五行學說的體系里,火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個自然力已經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而且得到了比在八卦里更加重要的地位;木由於可以代表生命,也有了不同於在八卦只表示風的特殊意義;土作為凝聚了地、山、澤精華的代表,其地位也更加顯著;水是這個星球最豐富的物質,也是生命賴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質,其地位自然不容低估。

在八卦中,「巽」有時被解釋為象徵風,也有時被解釋為象徵木。《象傳》在解釋十五個含有三畫巽卦的合體卦時,十次使用風來解釋巽,五次用木來解釋巽;坎卦多數情況下被說成是水的象徵,有時也被說成是泉、雲、雨的象徵;離卦多被解釋為火的象徵,少數情況下被說成是明、電的象徵。

《說卦傳》把八卦與方位的八方聯繫起來,並與身體的首、腹、足、股、耳、目、手、口等肢體相配合,把八卦與馬、牛、龍、雞、豕、雉、狗、羊等動物相配屬,從而使八卦的配屬事物有了逐漸「擴大化」的趨勢,出現了「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等疾病的象徵。

傳說的八卦起源於伏羲時代,比較早;而五行學說則形成於商代之前的禹,晚於八卦學說,故對其有所借鑒,也有所取捨。

五行不僅簡化了八卦的「基本單元」,由八個要素簡化為五個要素,而且去掉了藉助「道具」複雜運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間的聯繫更加廣泛、普遍和嚴密。

五行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隨機性」的推算結果(即每一次求卦結果都不一樣),形成了經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體系。

五行學說還解決了陰陽學說的某些不足,讓世界上複雜萬物之間的聯繫除了對立統一之外,還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複雜的聯繫形式。

比如,男女是陰陽對立的,但是母親與兒子之間除了陰與陽的不同屬性之外,還有相生、相養的人倫關係;水、火、寒、熱除了陰陽的屬性對立統一之外,還有不同地域、季節的差異;相同的水火過剩或者不足,在不同的季節、地域引起的結果將會截然有別。這種複雜的關係用五行學說處理起來,比陰陽學說更加得體。

在中醫理論的奠基著作《素問》、《靈樞》、《難經》之中,我們見到了豐富的五行學說的內容,卻沒有發現八卦的文辭。

作為六經之首、中華文化源頭的「易學理論」已經被陰陽五行學說替代,它們與原始的醫學知識互相融合、交織在一起,徹底擺脫了「巫師」、「巫術」的影響,擺脫了迷信,走向了科學,形成了完整而系統的醫學理論,指導著中醫學不斷發展、進步與完善,並一起走到了二十一世紀。

在與現代科學的交流與衝擊中,陰陽五行學說仍然以它深厚的底蘊、寬廣的視野、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優勢引領著中醫藥學安全、有效地治病與養生,並且正在逐漸走向世界,走向輝煌的未來。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陰陽學說

許多不了解中醫的人往往說陰陽是玄虛的,說那是算命先生的把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陰陽學說一點也不玄虛,它是古人對於自然界萬事萬物觀察、總結之後提出來的普遍規律。

古人怎麼就認識了陰陽?其實並不複雜。

古人開始觀察自然的時候,體會最深的東西應當是什麼呢?首先是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出現。經過多年的體驗之後,聰明的古人就會思考,對比強烈的白天和黑夜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個「很容易」的答案就浮現出來:是太陽的光照。因此,古人崇拜太陽。

古人另一個比較深的感受是炎熱與寒冷,是水與火。

炎熱的夏天,經過緩慢而悠長的時日,不可逆轉地到了寒冷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同樣經過悠長而緩慢的變化,不可逆轉地要到達夏天。這樣的體驗一次一次地出現,經過不斷的積累與思索,古人便找出了它們的規律。也就是說,寒暑冷暖變化的背後,一定有什麼規律在支配著,或者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日月星辰的運動。

有了太陽,就有了光明,就有了溫暖。背離了太陽,就會產生黑暗,就會有寒冷。

火與太陽一樣,也有光明與溫暖的屬性,而且火還有向上、向外、輕盈易動的特性。水與火的性質相反,寒涼而且向下,沉靜而質重。 古人有了用火的經驗,也有了測量日晷觀察寒暑變化的「實驗」,規律性的認識便逐漸出現了。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古人逐漸形成了陰陽的概念。

古人認為,凡是具有溫暖、向上、向外、光明、活動、清虛的物質屬性,都屬於陽的範疇;與陽形成對比的就是陰,凡是具有寒冷、向下、向內、黑暗、靜止、渾濁的物質屬性,都屬於陰的範疇。

比如,四季之中,春夏季節因為溫暖暑熱而屬陽,秋冬季節由於寒涼清冷而屬陰。

一天之中,白天因為光明溫暖而屬陽,夜晚由於黑暗寒涼而屬陰。因此,中醫的經典著作《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於本」。

也就是說,「陰」與「陽」是天地之間最根本的規律,是劃分、歸類萬物最高的綱領,是一切量變與質變的力量源泉,是萬物產生和死亡的根本原因,宇宙之間鮮明的巨變與微小的變化都是由陰陽的變化引起的。因此,治療疾病必須從根本上找原因,這根本的原因就是陰陽。為什麼這樣說呢?

《內經》說,天地的形成過程是陽氣積累形成天,陰氣積累形成地。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停地變動,所以天的性質屬於陽;地相對不動,所以地的性質屬於陰。春天陽氣逐漸強盛,萬物復甦萌生,所以陽氣主生;秋冬陰氣逐漸加強,萬物凋零,葉落歸根,所以陰氣主封藏。

在陰陽之中,還可以進一步劃分陰陽。比如,雖然春夏總體上屬陽,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陰陽;一天中的陰陽,根據陰陽氣的多少,還可以劃分為陽中之陽、陽中之陰和陰中之陽、陰中之陰。比如,上午整體上屬陽,而且是陽氣逐漸增加的過程,所以是陽中之陽;下午雖然總體上屬於陽,但是由於陽氣處於逐漸減少的過程,所以屬於陽中之陰。

陰陽是不斷變化的,不會總停留在某一個水平上。這就形成了中國古代的辯證法,這是非常符合事物本來面目的認識方法。 陰與陽之間的互相轉化往往是陰消陽長,或者陽消陰長,而且量變逐漸積累會發生質變。古人稱為「重陽必陰,重陰必陽」。比如,日出的時候,陽氣逐漸增加,到了中午陽氣達到最盛,然後逐漸衰退,到了傍晚轉為陰。入夜的時候屬於陰,而且陰氣逐漸增加,到夜半的時候,陰氣最盛,然後逐漸衰退,到黎明轉為陽。這就是「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它是一種規律。

陰與陽之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而且還不斷地相互消長、轉化。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陰陽學說是古人在對自然界日月運行、四時變化規律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點兒也不抽象、難懂。只要你睜眼看世界,就離不開陰陽組成的萬物。換句話說,萬物都有陰陽的屬性,一睜眼就見到了陰陽。

人體既然是自然界陰陽之氣變化的產物,也必然會有陰陽的屬性。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中醫學治療疾病的根本問題就提了出來:「治病必求於本」。本就是根,本就是基礎。古人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人體的本是什麼呢?《內經》說:「生之本,本於陰陽」。也就是說,生命的根本必須建立在自然陰陽變化的基礎上。具體地說,人的體表屬陽,體內屬陰。腹部經常屈曲,因此屬陰;背部經常伸展,因此屬陽。人體的上部屬陽,下部屬陰。

古人的「標準體位」是坐北朝南,太陽從人體的左側升起,從右側降落,所以古人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故而人體左為陽,右為陰。

人身體里的內臟,根據其不同的生理特點也被劃分為陰與陽的屬性。心、肝、脾、肺、腎這幾個內臟,由於它們的功能主要是貯存精氣,屬於一種靜態,所以屬陰;胃、小腸、大腸、膽、膀胱這幾個器官,主要功能是傳導水谷代謝產物,是動態活動,因此屬陽。

人身體里的陰陽之氣的關係,決定著人體的健康狀態。

人體的活動屬陽,物質基礎屬陰。一切活動都必須以物質為基礎;而基礎物質發揮作用,必須通過功能活動才能實現。中醫說:「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說的就是兩者的互相依存關係。 如果一個人活動量太大,就會消耗過多的基礎物質,造成基礎物質的嚴重不足,進而形成疾病。如果基礎物質被耗竭,人體的生命就因此而終止。

如果一個人只有基礎物質,沒有生命的活動,這些基礎物質也會停滯下來。流通不暢的物質,不但無法發揮作用,而且還會影響生命活動的進行,形成疾病。生命依賴的物質,如果完全處於停止狀態,失去活力,生命也就結束了。所以中醫經典著作《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中醫巧妙認識生態人體--人何以生

我國現存在中醫、西醫兩種醫學體系。由於兩者對於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不同,治療疾病的觀念與方法各異,所以構成了中醫與西醫完全不同的學術體系。我們只有按照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來認識問題,才能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中醫與西醫之間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所以不能把一方作為評價另一方的標準。

中醫與西醫都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安全有效、有利於人們長久地獲得健康,這才是我們選擇中醫抑或西醫的標準。當然,能夠以最少的付出獲得最快捷的療效是我們進一步的追求。

天地之間人何以生 人是從哪裡來的,對於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世界範圍的探索,進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說法。信仰《聖經》的人認為,人是上帝造的,先有了亞當,後來又從亞當的肋骨培育出夏娃,在伊甸園裡產生了人類的後代。

中國曾經有過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認為女媧一口仙氣把泥人吹成了真人。

那麼,產生於幾千年的中醫學是怎麼認識的呢?

中醫學不愧為最早的人類醫學科學,完全沒有上帝造人、神仙造人的說法,而是按著自然界自身發展的思路來解釋人類誕生的原因的。

中醫幾千年之前的經典著作《內經》就明確地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也就是說,人體雖然生活在地上,但是他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天上的空氣。人如果不呼吸,馬上就會死亡,所以古人把去世叫做「咽氣」。也有的說,人的死亡是「沒氣了」。一個朝代即將滅亡的時候也可以形容為「氣數已盡」,不可挽救了。

人生一口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的呼吸,重視氣,而對於心跳的認識則相對次要一些,這是中醫與西醫不同的地方。在氣與血的關係中,氣屬於主動的動力部分,血屬於相對安靜的部分。中醫學認為,血液的流動要靠氣的推動。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虛的時候,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血液也會瘀滯。

自然界里的氣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流動的,是有溫度變化的。其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日月星辰的旋轉。因此,有太陽的時候,氣溫高;沒有了太陽,氣溫就降低。春天的氣溫暖,夏天的氣炎熱,秋天的氣涼爽,冬天的氣寒冷,氣是一直在變化不停的。

中國古人很善於觀察,也很善於總結。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四季的劃分,而且又把四季進一步細化為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六氣為一季,把全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在春秋戰國之前,人們就重視建立日曆。「授民以時」是歷代君王的重要職責,違背了農時就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政權就不牢固。

中國的農曆很重要,二十四節氣來得早與晚,不僅與農作物生長有關係,中醫學認為與人體的疾病發生與否,以及發生什麼病都有密切的關係。

非常了不起的是,中國的農曆很注重遠期預測。夏至的時候,還沒有數伏,正是酷熱難耐的時候,古人就知道「重陽必陰」,因為日晷的影子已經到了最短的時刻,馬上就要發生轉化了,因此就發出來第一份陰氣增長的預報:「夏至一陰生」。

冬至的時候,剛開始數九,天氣最冷的時刻即將到來,然而,陽氣已經萌動,日晷的影子已經達到了最長,此後必將一天一天地縮短,所以又發出來一份陽氣增長的預報:「冬至一陽生」。古人靠著多年的客觀觀測得出來陰氣、陽氣變化的規律,且年復一年,屢試不爽。

既然人是自然界自身發展而形成的,那麼人體也要按照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而改變自己的節律。知道這種變化規律,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就能保持健康,防止疾病。否則,逆時而動就有可能生病、短壽。

《內經》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講的就是人體與自然界陰陽變化的密切關係。

人體出生之後,要靠自然物質的補充與營養。人必須不斷地與自然界交換物質,方能維持生命的狀態。古人稱之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天的五氣就是風、火、濕、燥、寒;這五氣構成了四季自然氣候的主要因素。

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此五味是一切食物的基本要素。

五氣入鼻,藏在心肺;五味入口,先入腸胃。五氣、五味可以代表對人體有益的萬物。

人的生存離不開五氣與五味,離開了五氣與五味人的生命就停止了。因此說,古人對於自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敬畏,即所謂「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也就是說,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生得自由,活得滋潤。如果人不能順應自然,不能從自然界不斷獲取物質,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古人把氣看得很重要,認為「氣聚則生,氣散則亡」。具體到身體的內部,氣的內容則進一步豐富起來。比如,把人劃分為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功能,兩者之間的關係叫做形與氣的關係。一個人只有形和氣相對平衡,才是健康的。如果一個人過於肥胖,一動就氣短,沒有氣力,活動不靈便,中醫學稱之為「形盛氣衰」;如果一個人過度消瘦,雖然力氣不小,行動靈活,但是不豐滿,甚至是皮包骨頭,就叫做「氣盛形衰」。

在氣與形的關係之中,氣為陽,形為陰。

身體里的氣進一步細化,根據其所分布的部位不同、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名稱,這就有了肺氣、心氣、肝氣、脾氣、腎氣、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不同的稱謂。


推薦閱讀:

微觀人體:卵子表面爭相受精的精子!
膳食纖維是人體的第七大營養素,三類人急需補充!
頭正面 人體面部穴點陣圖解
人體各種微量元素的正常指標是多少? - 已解決 - 搜搜問問
人體「第二心臟」 腳底養生七法

TAG:人體 | 中醫 | 生態 | 認識 | 經脈 | 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