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 直播」、「方言 音樂」,《十三億分貝》這次玩的有點兒嗨

可能是由於冷眼君本人是湖南人,而導演組馬力團隊也以湖南人為主,再加上主持人汪涵,讓冷眼君對這檔節目簡直充滿了偏愛,聽到鄉音格外親大概就是這種感覺,而且昨晚第一期節目中就出現了大量的湘方言,真好。

另外,撇開個人感情的部分,這個節目起初給冷眼君最深的印象是三點:

第一,遊戲化的視覺元素,讓人有理由相信這會是一檔非常年輕化且有趣的節目;

第二,一檔匯聚了全國方言的節目,對後期字幕組來說將會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第三,汪涵選對節目了,這樣兼具娛樂和文化的節目,與汪涵的「響應計劃」不謀而合。

先說說對這檔節目整體印象吧,但這個印象並非來自昨晚上線的第一期節目,而是來自前不久冷眼君曾參與過節目第二次的現場錄製,讓冷眼君對這個節目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節目組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海選,以七座代表城市為坐標,最終海選出來了80組方言音樂人進入到了正式的節目錄製中。

《十三億分貝》在每期錄製節目時,會採取同步直播的形式。不過,如果通過智能終端觀看直播的話,只能以一個限制視角來觀看兩個直播間中的一個房間的情況,或是大張偉、黃綺珊的「大黃宮」,或是汪涵、撒貝南的「澡雪山房」。

汪涵、撒貝南所在的「澡雪山房」直播間

大張偉、黃綺珊的所在的「大黃宮」直播間

但是在現場來看,冷眼君卻是以一個上帝視角在觀看節目,其實這種感受有點像提前體驗了「直播 點播」相結合的效果,既可以體會直播的真實感,又可以同時看到現場其他的內容細節,而這種體驗也讓冷眼君對這檔另類的音樂節目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是一個音樂大賞的節目,不強調競技

《十三億分貝》作為一檔音樂 方言的綜藝節目,從昨晚上線的成片來看,節目中並沒有詳細地說明這檔音樂節目的有關賽制的內容,但不出意外的話,《十三億分貝》這檔節目應該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就是選人組成各自的戰隊,汪涵、撒貝南和大張偉和黃綺珊兩個房間,分別從全國各地的方言歌手中選出自己房間的選手;第二就是分組對抗,方言歌藝大賞的形式,其中應該還會加入地方文化與民俗的元素,讓節目更加輕鬆好玩。

從首播來看,《十三億分貝》是屬於那種典型的「強娛樂、弱競技」的敘事邏輯,節目一開始,就已經充分地表現出這個基調。

首先,作為一檔音樂節目,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在介紹選手出場的時候,標配之一就是選手個人信息的VCR短片。但《十三億分貝》卻刪除了這樣的常規電視節目的環節設置,只是告知網友這些選手最最基本的一些信息,比如說他們的姓名、工作和來自哪裡等,這樣的做法會讓這檔音樂節目顯得更加純粹,用盡量少的干擾信息,防止觀眾對每一組選手實現標籤化,就是要展示一首首方言音樂,而音樂本身就可以帶來較強的娛樂效果。

其次,明星選人的方式也很輕鬆自在,甚至直接跑到隔壁房間去搶人,比如說,汪涵、撒貝南就跑到」大黃宮」去明搶唱西安方言歌曲的兩位音樂人程渤智和范煒;而大張偉、黃綺珊跑到」澡雪山房」,直接去搶唱閩南歌出道的台灣男團玖壹壹,雖然雙方最後都沒有搶到人,但是這種有點類似於「土匪搶人」的方式,卻真的很適合節目直播,自帶衝突點,很容易出效果,而冷眼君在現場看這串門、搶人的環節時,確實還挺熱鬧的。

所以,在選人的整個過程當中,注重的是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而明星之間插科打諢,也是為了強化節目的娛樂效果,同時也展示了一種平等關係。

最後,作為一檔純網綜藝,《十三億分貝》的後期是如何給節目加分的,那主要體現在滿滿的鬼畜風和二次元味道。尤其是汪涵一向以儒雅學者的印象,之前在《火星》的表現的確有點尷尬,但是在這檔方言節目中表現的還是很遊刃有餘的,而總製片人馬力也說:「其實汪涵身上也有二次元的東西,比如說他身上散發的氣質,有點類似於動漫中的古風,這其實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結合點,所以汪涵動漫形象一出現,也不會讓人覺得很有違和感。」

選手懵逼狀態的鬼畜剪輯

汪涵、大張偉的二次元漫畫

「音樂 方言」探索綜藝新模式

眾所周知,棚內的音樂節目歷來是綜藝創新的源頭之一。好吧,以韓國音樂節目為例,近幾年來,就誕生了一系列的新概念音樂綜藝,從《不朽的名曲》、《我是歌手》到《蒙面歌王》、《看見你的聲音》、《隱藏的歌手》,再到《我手中的歌手》、《神的聲音》、《二重唱歌謠祭》等,其實還是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的:音樂 不同元素,可以產生新的音樂節目模式,比如說,「音樂 極致」,就是《我是歌手》,「音樂 推理」,就是《看見你的聲音》等一系列的推理音樂節目,「音樂 互動」,則是《我手中的歌手》等一系列台網互動的音樂綜藝。

那麼,「音樂 方言」會是什麼效果呢?

首播節目中,一位來自湖南的妹子「大爐子」,就將Bigbang太陽的一首《loser》改編成長沙版的《loser》,而且歌詞也相當接地氣,分分鐘表達出這些生長在長沙的年輕人的一種情緒。比如說對城市堵車的無奈,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自己家鄉無比的自豪感等等,都在這首方言歌曲中展露無遺,當然如果你不懂長沙方言的話,還得看一看後期翻譯的普通話的歌詞,大概才能夠體會出歌詞要表達的意思。

其實,總製片人馬力一直深耕音樂類節目,繼《Hi 歌》、《對口型大作戰》之後,《十三億分貝》是他第三個網綜音樂節目。而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音樂節目有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他認為,「音樂節目應該有當代性的一些表達。」

通過《十三億分貝》的首播節目,可以看出這檔節目的一個內核,或者說是馬力團隊在策劃這檔節目時的一個初心,通過「方言 音樂」的這種年輕人喜歡的外在的形式,表達出他們的一種社會情緒或者態度。

不得不提的是,《十三億分貝》作為一檔不污且好看的純網綜藝,顯得十分珍貴,其實節目中的大部分娛樂效果,主要是通過對現場明星和選手反應的真實紀錄,而不是通過「污」來博眼球。另外,作為一檔方言歌曲節目,其本身也是對方言的一種保護,尤其是使用了一種年輕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傳承方言和文化,其實無論電視節目,還是純網綜藝,當它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責任時,它才能根基扎得更深,路走的更遠,關鍵是有全民基礎。

「綜藝 直播」是下一個流行趨勢嗎?

2016年,互聯網最火的詞兒莫過於「直播」。而傳統綜藝節目也玩起了直播,比如說老牌的名人訪談節目《魯豫有約》,在5月27日—28日,陳魯豫在節目中直播了王健林的私人飛機,根據數據顯示,大概有500多萬觀眾觀看了這場電視節目的直播內容,可見,網友對於綜藝 直播的形式,還是很買賬的。

《十三億分貝》在每次錄製節目時,會同步該節目的直播,可以在愛奇藝平台的奇秀直播上可以觀看直播。也就是說,整季節目下來,就是先直播,之後隔一個周期才是點播節目,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播出順序。

《十三億分貝》的直播視角固定,就是兩個房間之一的直播情況,但是可以實現實時互動,而且真實感會被放大,可以和明星面對面的互動。

其實,之前冷眼君就提到過這個觀點,「直播 綜藝」來說,是一種橫屏的直播,就是網友與節目內容的一種互動關係。《十三億分貝》顯然是符合橫屏直播的理論的,它強調的是一種網友和節目互動的關係,網友通過節目的終端,就可以實現在線的交流和互動。

「我們原來的長項其實是點播,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用直播帶來素材的多樣化組成不一樣的點播內容,這是我們的內容邏輯。咬著牙堅持下來發現非常好,我們自己看素材都會大笑。互聯網要做的就是互動,要和年輕用戶有共鳴,把內容和網友的評論以及現場嘉賓主持的及時反饋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效果是電視台做不到的。」愛奇藝節目開發中心總經理姜濱告訴冷眼君

從目前來說,「直播 綜藝」一定會成為越來越多節目的標配,但是誰都還不能準確的描述出這套玩法的思路,其實都在摸索。《十三億分貝》的直播其實是嵌入到了節目的流程中,一邊直播一邊錄製,互不影響,同時也能給彼此增加新的效果。相比純直播,這樣的結合似乎更易於被觀眾接受,也能方便製作團隊實現對內容不同形態的過渡。

總的來說這是一檔有趣好玩的音樂節目,彙集方言,全民基礎,相信會是一檔極具話題性和傳播力的網路綜藝。


推薦閱讀:

在六百米高樓單手引體向上,這樣吸粉一點也不酷
喜歡看人玩遊戲有錯嗎?談遊戲,玩家,與觀眾
各平台主播玩《絕地求生:大逃殺》時發生過哪些有趣、搞笑的事?
火貓TV怎麼成為粉絲?

TAG:音樂 | 分貝 | 方言 | 直播 | 綜藝 | 十三億分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