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豐子愷《護生畫集》附文

豐子愷《護生畫集》附文(第一集)

(馬一浮作)

  華嚴家言:「心如工畫師,能出一切象。」此謂心猶畫也。古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相。」此謂生亦畫也。是故心生法生,文采彰矣;各正性命,變化見矣。智者觀世間,如觀畫然。心有通蔽,畫有勝劣。憂、喜、仁、暴,唯其所取。今天下交言藝術,思進乎美善。而殺機方熾,人懷怨害,何其與美善遠也!月臂大師與豐君子愷、李君圓凈,並深解藝術,知畫是心,因有《護生畫集》之制。子愷制畫,圓凈撰集,而月臂為之書。三人者蓋夙同誓願,假善巧以寄其惻怛,將憑茲慈力,消彼獷心。可謂緣起無礙,以畫說法者矣。  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情與無情,猶共一體,況同類之生乎!夫依正果報,悉由心作。其猶埏埴為器,和採在人。故品物流形,莫非生也;愛惡相攻,莫非惑也;蝡動飛沉,莫非己也;山川草木,莫非身也。以言藝術之原,孰大於此!故知生,則知畫矣;知畫,則知心矣;知護心,則知護生矣。吾願讀是畫者,善護其心。水草之念宜,斯人羊之報泯。然後鵲巢可俯而窺,漚鳥可狎而至,兵無所容其刃,兕無所投其角,何復有遞相吞啖之患乎!  月臂書來,屬綴一言。遂不辭葛藤,而為之識。

戊辰秋七月,蠲叟書。

   1.眾生  是亦眾生,與我體同,  應起悲心,憐彼昏蒙。  普勸世人,放生戒殺,  不食其肉,乃謂愛物。

   2.生的扶持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人何不如?

   3.今日與明朝  日暖春風和,策杖游郊園,  雙鴨泛清波,群魚戲碧川。  為念世途險,歡樂何足言?  明朝落網罟,系頸陳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覺悲淚潸!

   4.母之羽  雛兒依殘羽,殷殷戀慈母。  母亡兒不知,尤復相環守。  念此親愛情,能勿凄心否?  (《感應類鈔》云:眉州鮮於氏,因合葯,碾一蝙蝠為末。及和劑時,有數小蝙蝠圍聚其上,面目未開,蓋識母氣而來也。一家為之灑淚。今略擬其意,作「母之羽」圖。)

   5.「吾兒?!」  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護兒牛舐犢,  雞為守雛身不離,鱔因愛子常惴縮。  人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開他眷屬?  畜生哀痛盡如人,只差有淚不能哭。       (慧道人詩 刪潤)

   6.親與子  今日爾吃他,將來他吃爾,  循環做主人,同是親與子。  (參用宋黃庭堅詩句。日本風俗,有以雞肉與卵置於飯上而食之者,名「親子丼」。「親」謂父母,「子」謂兒女。「丼」者,彼邦俗解,謂是陶制大碗也。雞為「親」,卵為「子」,以此二物共置碗中,故曰「親子丼」。)

   7.蘆菔生兒芥有孫  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宋蘇軾詩)

   8.!!!  麟為仁獸,靈秀所鍾,  不踐生草,不履生蟲。  繄吾人類,應知其義,  舉足下足,常須留意。  既勿故殺,亦勿誤傷,  長我慈心,存我天良。  (兒時讀《毛詩·麟趾章注》云:「麟為仁獸,不踐生草,不履生蟲。」余諷其文,深為感嘆。四十年來,未嘗忘懷。今撰護生詩歌,引述其義。後之覽者,幸共知所警惕焉!)

   9.兒戲(其一)  干戈兵革斗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所哀!          (唐杜甫詩)

   10.兒戲(其二)  教訓子女,宜在幼時,  先入為主,終身不移。  長養慈心,勿傷物命,  充此一念,可為仁聖。

   11.沉溺  莫謂蟲命微,沉溺而不援,  應知惻隱心,是為仁之端。

   12.暗殺(其一)  若謂青蠅污,揮扇可驅除,  豈必矜殘殺,傷生而自娛。

   13.暗殺(其二)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唐白居易詩)

   14.訣別之音  落花辭枝,夕陽欲沉,  裂帛一聲,凄入秋心。

   15.生離歟?死別歟?  生離嘗惻惻,臨行復回首,  此去不再還,念兒兒知否?

   16.倘使羊識字  倘使羊識字,淚珠落如雨,  口雖不能言,心中暗叫苦。

   17.乞命  吾不忍其觳觫,無罪而就死地,  普勸諸仁者,同發慈悲意。

   18.農夫與乳母  憶昔襁褓時,嘗啜老牛乳,  年長食稻粱,賴爾耕作苦,  念此養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學者,倡人道主義,  不啖老牛肉,淡泊樂蔬食,  卓哉此美風,可以昭百世!

   19.「我的腿!」  挾弩隱衣袂,入林群鳥號,  狗屠一鳴鞭,眾吠從之囂。  因果苟無征,視斯亦已昭,  與其啖群生,寧我吞千刀!     (明陶周望詩)

   20.示眾  景象太凄慘,傷心不忍睹,  夫復有何言,掩卷淚如雨!

   21.修羅  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願雲禪師《戒殺詩》)

   22.喜慶的代價  喜氣溢門楣,如何慘殺戮?  唯欲家人歡,哪管畜生哭。

   23.蕭然的除夜  鄰雞夜夜競先鳴,到此蕭然度五更,  血染千刀流不盡,佐他杯酒話春生。   (清彭際清《除夕有感詩》)

   24.殘廢的美  好花經摧折,曾無幾日香,  憔悴剩殘姿,明朝棄道旁。

   25.生機  小草出牆腰,亦復饒佳致,  我為勤灌溉,欣欣有生意。

   26.囚徒之歌  人在牢獄,終日愁欷,  鳥在樊籠,終日悲啼。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任彼高飛!

   27.遇赦  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須求己。  如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  他若死時你救他,汝若死時人救你。          (回道人詩)

   28.投宿  夕日落江渚,炊煙起村墅,  小鳥亦歸家,殷殷戀舊主。

   29.雀巢可俯而窺  人不害物,物不驚擾,  猶如明月,眾星圍繞。

   30.松間的音樂隊  家住夕陽江上村,一灣流水繞柴門,  種來松樹高於屋,借與春禽養子孫。         (明葉唐夫詩)

   31.誘殺  水邊垂釣,閒情逸緻,  是以物命,而為兒戲。  刺骨穿腸,於心何忍?  願發仁慈,常起悲憫。

   32.劊子手  一指納沸湯,渾身驚欲裂,  一針刺己肉,遍體如刀割。  魚死向人哀,雞死臨刀泣,  哀泣各分明,聽者自不識!     (明陶周望詩)

   33.肉  豎首橫目人,豎目橫身獸,  從獸者智攖,甘人者勇斗,  悲哉肉世界,奚物獲長壽!  一虎當邑居,萬人怖而走,  萬人懼虎心,物命誰當救?  莫言他肉肥,可療吾身瘦,  彼此電露命,但當相憫宥,  共修三堅法,人獸兩無負。     (明陶周望詩)

   34.間接的自喂  養豬充口腹,因愛結成仇,  豬若知此意,終朝不食愁。  頗賴豬未知,肥肉過汝喉,  將來汝做豬,還須償豬油。  此理果弗謬,勸汝養豬休!   (明紫柏大師《豬偈》)

   35.被虜  有命盡貪生,無分人與畜,  最怕是殺烹,最苦是割肉。  擒執未施刀,魂驚氣先窒,  喉斷叫聲絕,顛倒三起伏。  念此惻肺肝,何忍縱口腹?     (耐庵道人詩)

   36.倒懸  始而倒懸,終以誅戮,  彼有何辜,受此荼毒?  人命則貴,物命則微,  汝自問心,判其是非。

   37.屍林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應起悲心,勿貪口腹。

   38.刑場  驀受刀砧苦,腸斷命猶牽,  白刃千翻割,紅爐百沸煎。  炮烙加彼體,甘肥佐我筵,  此事若無罪,勿畏蒼蒼天!     (清周思仁詩)

   39.開棺  惡臭陳穢,何雲美味?  掩鼻傷心,為之墮淚。  智者善思,能毋悲愧?

   40.蠶的刑具  殘殺百千命,完成一襲衣,  唯知求適體,豈毋傷仁慈?  (布葛可以代綺羅,冬畏寒者宜衣駝絨,以代絲綿。)

   41.昨晚的成績  是為惡業,何謂成績?  宜速懺悔,痛自呵責。  發起善心,勤修慈德。

   42.拾遺  釣廉歸乳燕,穴牖出痴蠅,  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宋蘇軾詩)

   43.惠而不費  勿謂善小,不樂為之,  惠而不費,亦曰仁慈。

   44.平等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宋黃庭堅詩)

   45.醉人與醉蟹  肉食者鄙,不為仁人,  況復飲酒,能令智昏。  誓於今日,改過自新,  長養悲心,成就慧身。

   46.懺悔  人非聖賢,其孰無過?  猶如素衣,偶著塵涴。  改過自新,若衣拭塵,  一念慈心,天下歸仁。

   47.冬日的同樂  盛世樂太平,民康而物阜,  萬類咸喁喁,同浴仁恩厚。  昔日互殘殺,而今共愛親,  何分物與我,大地一家春。

   48.幸福的同情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峻激多傾險,莫學長鯨擬害人。     (唐白居易《放魚詩》)

   49.老鴨造象  罪惡第一為殺,天地大德曰生。  老鴨扎扎,延頸哀鳴,  我為贖歸,畜於靈囿。  功德回施群生,願悉無病長壽。  (戊辰十一月,余乘番舶,見有老鴨囚於樊,將齎送他鄉以餉病者,謂食其肉可起沉痾。余憫鴨老而將受戮,乃乞舶主為之哀請,以三金贖老鴨歸。屬子愷圖其形,補入《畫集》,聊志遺念。)

   50.楊枝凈水  楊枝凈水,一滴清涼,  遠離眾苦,歸命覺王。  (放生儀軌,若放生時,應以楊枝凈水為物灌頂,令其消除業障、增長善根。)

(弘一法師作)

  李、豐二居士發願流布《護生畫集》,蓋以藝術作方便,人道主義為宗趣。每畫一葉,附白話詩,選錄古德者十七首,余皆賢瓶閑道人補題。並書二偈,而為迴向:

我依畫意,為白話詩,意在導俗,不尚文詞。普願眾生,承斯功德,同發菩提,往生樂國。

《護生畫集》附文(第二集)

序 言

  弘一和尚五十歲時,子愷繪護生畫五十幅,和尚親為題詞流通,即所謂《護生畫集》者是也。今歲和尚六十之年,斯世正殺機熾盛,弱肉強食,閻浮提大半淪入劫火。子愷於顛沛流離之中,依前例續繪護生畫六十幅為壽,和尚仍為書寫題詞,使流通人間,名曰《續護生畫集》。二集相距十年,子愷作風,漸近自然,和尚亦人、書俱老。至其內容旨趣,前後更大有不同。初集取境,多有令人觸目驚心不忍卒睹者。續集則一掃凄慘罪過之場面。所表現者,皆萬物自得之趣與彼我之感應同情,開卷詩趣盎然,幾使閱者不信此乃勸善之書。蓋初集多著眼於斥妄即戒殺,續集多著眼於顯正即護生。戒殺與護生,乃一善行之兩面。戒殺是方便,護生始為究竟也。  猶憶十年前和尚偶過上海,向坊間購請仿宋活字印經典。病其字體參差,行列不勻。因發願特寫字模一通,製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還山依字典部首逐一書寫,聚精會神,日作數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當意,即易之。期月後書至「刀」部,忽中止。問其故,則曰:「刀部之字,多有殺傷意,不忍下筆耳。」其悲憫惻隱,有如此者。今續集選材,純取慈祥境界,正合此意。題詞或取前人成語,或為畫者及其友朋所作。間有「殺」字,和尚書寫至此,蹙額不忍之態,可以想像得之。  和尚在俗時,體素弱,自信無壽征。日者謂丙辰有大厄,因刻一印章,曰「丙辰息翁歸寂之年」。是歲為人作書常用之。余所藏有一紙,即蓋此印章者。戊午出家以後,行彌苦而體愈健,自言蒙佛加被。今已花甲一周,曰仁者壽,此其驗歟!和尚近與子愷約,護生畫當續繪。七十歲繪七十幅,刊第三集。八十歲繪八十幅,刊第四集。乃至百歲繪百幅,刊第六集。護生之願,宏遠如斯。  斯世眾生,正在槍林彈雨之中,備受苦厄。《續護生畫集》之出現,可謂契理契機,因緣殊勝。封面作蓮池沸騰狀,扉畫於蓮華間畫兵仗,沸湯長蓮華,兵仗化紅蓮。嗚呼!此足以象徵和尚之悲願矣。

夏丏尊謹序一九四○年十月

   1.中秋同樂會  朗月光華,照臨萬物,  山川草木,清涼純潔。  蠕動飛沉,團圝和悅,  共浴靈輝,如登樂國。    (即仁補題)

   2.蝴蝶來儀  蝴蝶兒,約伴近窗飛,  不為瓶中花有蜜,  只緣聽讀護生詩,  欲去又遲遲。    (杜蘅補題)

   3.我來施食爾垂釣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釣。         (唐白居易詩)

   4.催喚山童為解圍  靜看檐蛛結網低,無端妨礙小蟲飛,  蜻蜓倒掛蜂兒窘,催喚山童為解圍。         (宋范大成詩)

   5.黃蜂何處知消息,便解尋香隔舍來  行遍江村未有梅,一華忽向暖枝開,  黃蜂何處知消息,便解尋香隔舍來。          (宋翁卷詩)

   6.遠書  何事春郊殺氣騰,疏狂遊子獵飛禽,  勸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即仁集古)

   7.銜泥帶得落花歸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見庭前燕子飛,  禽鳥也知勤作室,銜泥帶得落花歸。          (清呂霜詩)

   8.襁負其子  母雞有群兒,一兒最偏愛,  嬌痴不肯行,常伏母親背。      (子愷補題)

   9.被棄的小貓  有一小貓,被棄橋西,  餓寒所迫,終日哀啼。  猶似小兒,戰區流離,  無家可歸,彷徨路歧。  伊誰見憐,援手提攜?    (杜蘅補題)

   10.推食  母雞得美食,啄啄呼小雞,  小雞忽然集,團團如黃葵,  母雞忍飢立,得意自歡嬉。      (子愷補題)

   11.運糧  螞蟻運糧,群策群力,  陟彼高岡,攀彼絕壁。  屢仆屢起,志在必克,  區區小蟲,具此美德。    (子愷補題)

   12.遇救  且停且停,刀下留命,  年幼心慈,可欽可敬。    (東園補題)

   13.漏網  群魚皆被難,一魚獨漏網,  如人遇炸彈,相距僅數丈,  如人遇炮火,飛彈拂頸項,  身逢爭戰苦,此情始可想。      (子愷補題)

   14.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明恐有獵人尋  萬峰迴繞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  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明恐有獵人尋。         (唐陸甫皇詩)

   15.盥漱避蟲蟻  盥漱避蟲蟻,亦是護生命,  充此仁愛心,可以為賢聖。      (學童補題)

   16.燕子飛來枕上  燕子飛來枕上,不復見人畏避,  只緣無惱害心,到處春風和氣。        (學童補題)

   17.老牛亦是知音者,橫笛聲中緩步行  慈心感物,有如韶武,  龍翔鳳集,百獸率舞。    (智顗補題)

   18.蝶之墓  小小蝴蝶墓,左右種冬青,  莫作兒戲想,猶存愛物情。      (東園補題)

   19.溪邊不垂釣  溪邊不垂釣,山中不開門。  開門山鳥驚,垂釣溪魚渾。     (明陳繼儒詩)

   20.晨雞  買得晨雞共雞語,常時不用等閑鳴,  深山月黑風雨夜,欲近曉天啼一聲。          (古詩佚名)

   21.風雨之夜的候門者  為人看門,為人守閭,  日夜皇皇,食人唾餘。  我心如矢,唯知忠義,  努力負責,不希報賜。    (嬰行補題)

   22.好鳥枝頭亦朋友  獨坐誰相伴,春禽枝上鳴。  天籟真且美,似梵土迦陵。      (杜蘅補題)

   23.餘糧及雞犬  一川草長綠,四時哪得辨?  短褐衣妻兒,餘糧及雞犬。      (唐丘為詩)

   24.牛的星期日  耕牛雖異類,好逸與人同,  願得星期日,閑眠楊柳風。      (智顗補題)

   25.螞蟻搬家  牆根有群蟻,喬遷向南岡,  元首為嚮導,民眾扛餱糧,  浩蕩復迤邐,橫斷路中央。  我為取小凳,臨時築長廊,  大隊廊下過,不怕飛來殃。      (子愷補題)

   26.呦呦鳴鹿,得食相呼  帶箭不驚,得食相呼,  靈氣所鍾,美德永敷。    (嬰行補題)

   27.關關雎鳩,男女有別  雎鳩在河洲,雙雙不越軌,  美哉造化工,禽心亦知禮。      (學童補題)

   28.雞護狗子  家有乳狗出求食,雞來哺其兒。  啄啄庭中覓草子,哺子不食聲鳴悲。  彷徨彳亍久不去,以翼來覆待狗歸。          (唐韓愈詩)

   29.綢繆牖戶  翩翩雙飛鳥,作室高樹巔,  我欲勸此鳥,遷居南窗前。  鳥說遷不得,近人心未安,  若遷窗前住,為恐人摧殘。  我聞此鳥語,羞慚不可言,  誓從今日後,普結眾生緣。      (智顗補題)

   30.忠僕  六畜之中,有功於世而無害於人者,惟牛與犬,尤不可食。(《人譜》)

   31.方長不折  道旁楊柳枝,青青不可攀,  回看攀折處,傷痕如淚潸。  古人愛生物,仁德至今傳,  草木未搖落,斧斤不入山。      (嬰行補題)

   32.重生  大樹被斬伐,生機不肯息,  春來勤抽條,氣象何蓬勃!  悠悠天地間,咸被好生德,  無情且如此,有情不必說。      (子愷補題)

   33.春草  草妨步則薙之,木礙冠則芟之,其他任其自然。相與同生天地之間,亦各欲遂其生耳。(《人譜》)

   34.大樹王  遙知此去棟樑材,無復清陰覆綠苔,  只恐月明秋夜冷,誤他千歲鶴歸來。        (《隨園詩話》)

   35.猿的歸寧  放爾丁寧復故林,舊來行處好追尋。  月明巫峽堪鄰靜,路隔巴山莫厭深。  棲宿免勞青嶂夢,躋攀應愜白雲心。  三秋松子累累熟,任抱高枝采不禁。         (唐王仁裕詩)

   36.折竿主簿  程明道為上元主簿。始至邑,見人持黏竿以傷宿鳥。公取竿折之,教使勿為。及任滿,停舟郊外,聞數人共語曰:「此折竿主簿也。」鄉民子弟自此不敢弋取宿鳥者數年矣。(《人譜》)

   37.一犬不至  江州陳氏,宗族七百口,每食設廣席,長幼以次坐而共食之。有畜犬百餘,同飯一牢,一犬不至,諸犬為之不食。(《人譜》)

   38.鯉魚救子  劉子玙竭塘取魚,放水將半,有二大鯉躍出堰外,復躍入,如是再三。子玙異之,因觀堰內有小鯉數百不得出,故二鯉往救,寧身陷死地不顧也。子玙嘆息,悉出堰放魚。(《人譜》

   39.烹鱔  學士周豫嘗烹鱔,見有彎向上者,剖之,腹中皆有子。乃知曲身避湯者,護子故也。自後遂不復食鱔。(《人譜》)

   40.母羊自殺  宋真宗祀汾陰日,見一羊自觸道左,怪問之。對曰:「今日尚食殺其羔,故爾如此。」真宗聞之慘然,自是不殺羊羔。(《人譜》。「尚食」者,司食官名。)

   41.桓山之鳥  桓山之鳥生四子,羽翼既成,將分於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其往而不返也。(《孔子家語》)

   42.綠滿窗前草不除  程明道窗前茂草覆砌,或勸之芟。明道曰:「不可,欲常見造化生意。」又置盆池,畜小魚數尾,時時觀之。或問其故,曰:「欲觀萬物自得意。」(《人譜》)

   43.初生的小鹿  陳惠度於剡山射孕鹿,既傷,產下小鹿,以舌舐子身干,母鹿乃死。惠度見之慘然,遂棄弓矢為僧。(《人譜》)

   44.啟蟄不殺  曹武惠王性不喜殺。所居室壞,子孫請修葺。公曰:「時方大冬,牆壁瓦石之間,皆百蟲所蟄,不可傷其生。」存心愛物如此。(《人譜》)

   45.孝鵝  唐天寶末,沈氏畜一母鵝,將死。其雛悲鳴不食,以喙取薦覆之,又銜芻草列前若祭狀,向天長號而死。沈氏義之,為作孝鵝冢。(《人譜》)

   46.無聲的感謝  蘇長公曰:「予自出獄後,遂不殺一物。有餉蟹蛤者,即放江中,便令不活,亦愈於烹煎。」蓋自己得出患難,不異雞鴨等脫庖廚。不忍以口腹故,使有生之類受無量恐怖耳。(《人譜》)

   47.已死的母熊  獵人入山,以槍擊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視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戲於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傷其子也。獵人感動,遂終身不復獵。(軼聞)

   48.老馬  田子方見老馬於道,問其御曰:「此何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罷而不能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貪其力,老而棄其身,仁者弗為也。」束帛以贖之。(《韓非子》)

  ①罷(pí):同「疲」。

   49.垂死的犬  商人攜犬,遠出索資,歸憩道旁。行時,犬忽狂吠,嚙其足。商人怒,擊之,犬負重傷而逸。商人復行,乃憶所攜錢囊遺道旁,因悟犬吠嚙足意。急返憩處,見犬抱錢囊卧,目視商人,長號一聲而死。(軼聞)

   50.敝衣不棄為埋豬也  敝帷埋馬,敝蓋埋狗,  敝衣埋豬,於彼南畝。    (學童補題)

   51.鷸蚌相親  世間有漁翁,鷸蚌始相爭,  若無殺生者,鷸蚌自相親。      (即仁補題)

   52.解放  至誠所感,金石為開。  至仁所感,貓鼠相愛。    (學童補題)

   53.群魚  來時萍藻歡迎,去處水天浩蕩,  臨淵樂與魚同,不必退而結網。        (子愷補題)

   54.群鷗  海不厭深,山不厭高,  積德行仁,鷗鳥可招。    (東園補題)

   55.歸市  爾不害物,物不害爾,  殺機一去,飢虎可尾。    (即仁補題)

   56.採藥  攜兒謁長老,路遇靈山腳,  老蟒有好意,贈我長生藥。      (學童補題)

   57.游山  眾生惡殘暴,萬物樂仁慈,  不嗜殺人者,游山可跨獅。      (嬰行補題)

   58.麟在郊野  有麟有麟在郊野,狼額馬蹄善踴躍,  不踐生草不履蟲,雖設武備不侵略。          (子愷補題)

   59.鳳在列樹  鳳鳥來儀,兵戈不起,  偃武修文,萬邦慶喜,  鳳兮鳳兮,何德之美!    (即仁補題)

   60.楊枝凈水  毛道凡夫,火宅眾生,  胎卵濕化,一切有情,  善根苟種,佛果終成,  我不輕汝,汝毋自輕。  (唐白居易偈。此畫為放生儀式,與《護生畫初集》末頁相同,宜參觀之。)

(弘一法師)

  己卯秋晚,《續護生畫》繪就。余以衰病,未能為之補題。勉力書寫,聊存遺念可耳。 晚晴老人

《護生畫集》附文(第三集)

序 言

  弘一法師五十歲時(一九二九年)與我同住上海居士林,合作《護生畫初集》,共五十幅。我作畫,法師寫詩。法師六十歲時(一九三九年)住福建泉州,我避寇居廣西宜山。我作《護生畫續集》,共六十幅,由宜山寄到泉州去請法師書寫。法師從泉州來信云:「朽人七十歲時,請仁者作《護生畫》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歲時,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歲時,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歲時,作第六集,共百幅。《護生畫》功德於此圓滿。」那時寇勢兇惡,我流亡逃命,生死難卜,受法師這偉大的囑咐,惶恐異常。心念即在承平之世,而法師住世百年,畫第六集時我應當是八十二歲。我豈敢希望這樣的長壽呢?我覆信說:「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後來我又從宜山逃到貴州遵義,再逃到四川重慶。而法師於六十四歲在泉州示寂。後三年,日寇投降,我回杭州。又後三年,即今年春,我游閩南,赴泉州謁弘一法師示寂處。泉州諸大德熱烈歡迎,要我坐在他生西的床上拍一張照相。有一位居士拿出一封信來給我看,是當年我寄弘一法師,而法師送給這位居士的。「世壽所許,定當遵囑。」——赫然我親筆也。今年正是法師七十歲之年。我離泉州到廈門,就在當地借一間屋,閉門三個月,畫成《護生畫》第三集共七十幅。四月初,親持畫稿,到香港去請葉恭綽先生寫詩。這是開明書店章錫琛先生的提議。他說弘一法師逝世後,寫護生詩的惟葉老先生為最適宜。我去信請求,葉老先生覆我一個快諾。我到香港住二星期,他已把七十頁護生詩文完全寫好。我挾了原稿飛回上海,正值上海解放之際。我就把這書畫原稿交與大法輪書局蘇慧純居士去付印。——以上是《護生畫》三集製成的因緣與經過。  以下,關於這集中的詩,我要說幾句話:  這裡的詩文,一部分選自古人作品,一部分是我作的。第一、第二兩集,詩文的作與寫都由弘一法師負責,我只畫圖(第二集中雖有許多是我作的,但都經法師修改過)。這第三集的詩文,我本欲請葉恭綽先生作且寫。但葉老先生回我信說,年邁體弱(他今年六十九歲),用不得腦,但願抄寫,不能作詩。未便強請,只得由我來作。我不善作詩,又無人修改,定有許多不合之處。這點愚誠,要請讀者原諒。  複次,這集子里的畫,有人說是「自相矛盾」的。勸人勿殺食動物,勸人吃素菜。同時又勸人勿壓死青草,勿剪冬青,勿折花枝,勿彎曲小松。這豈非「自相矛盾」?對植物也要護生,那麼,菜也不可割,豆也不可采,米麥都不可吃,人只得吃泥土砂石了!泥土砂石中也許有小動植物,人只得餓死了!——曾經有人這樣質問我。我的解答如下:  護生者,護心也(初集馬一浮先生序文中語)。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故曰:護生者,護心也。詳言之:護生是護自己的心,並不是護動植物。再詳言之,殘殺動植物這種舉動,足以養成人的殘忍心,而把這殘忍心移用於同類的人。故護生實在是為人生,不是為動植物。普勸世間讀此書者,切勿拘泥字面。倘拘泥字面,而欲保護一切動植物,那麼,你開水不得喝,飯也不得吃。因為用放大鏡看,一滴水中有無數微生蟲和細菌。你燒開水燒飯時都把它們煮殺了!開水和飯都是葷的!故我們對於動物的護生,即使吃長齋,也是不徹底,也只是「眼勿見為凈」,或者「掩耳盜鈴」而已。然而這種「掩耳盜鈴」,並不是傷害我們的慈悲心,即並不違背「護生」的主要目的,故正是正當的「護生」。至於對植物呢,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傷害。因為非不得已、非必要而無端傷害植物(例如散步園中,看見花草隨手摘取以為好玩之類),亦足以養成人的殘忍心。此心擴充起來,亦可以移用於動物,乃至同類的人。割稻、采豆、拔蘿蔔、掘菜,原來也是殘忍的行為。天地創造這些生物的本意,決不是為了給人割食。人為了要生活而割食它們,是不得已的,是必要的,不是無端的。這就似乎不覺得殘忍。只要不覺得殘忍,不傷慈悲,我們護生的主要目的便已達到了,故我在這畫集中勸人素食,同時又勸人勿傷害植物,並不衝突,並不矛盾。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是提倡素食的。有一位朋友質問他:「假如我不得已而必須吃動物,怎麼辦呢?」蕭翁回答他說:「那麼,你殺得快,不要使動物多受苦痛。」這話引起了英國素食主義者們的不滿,大家攻擊蕭伯納的失言。我倒覺得很可原諒。因為我看重人。我的提倡護生,不是為了看重動物的性命,而是為了著重人的性命。假如動物毫無苦痛而死,人吃它的三凈肉,其實並不是殘忍,並不妨害慈悲。不過「殺得快」三字,教人難於信受奉行耳。由此看來,蕭伯納的護生思想,比我的護生思想更不拘泥,更為廣泛。蕭伯納對於人,比我更加看重。「眾生平等,皆具佛性」,在嚴肅的佛法理論說來,我們這種偏重人的思想,是不精深的,是淺薄的,這點我明白知道。但我認為佛教的不發達、不振作,是為了教義太嚴肅、太精深,使末劫眾生難於接受之故。應該多開方便之門,多多通融,由淺入深,則宏法的效果一定可以廣大起來。  由我的護生觀,講到我的佛教觀。是否正確,不敢自信。尚望海內外大德有以見教。

豐子愷一九四九年六月於上海

   1.吃的是草,擠的是乳(魯迅句)  若慕牛力大,牛食草為糧;  若慕豬體肥,豬食糟與糠;  請觀牛與豬,不因食肉強。  若慕肉味美,何不自割嘗?  自割知痛苦,割他意揚揚;  世無食肉者,屠門不開張。      (狄葆賢詩)

   2.耕煙犁雨幾經年  耕煙犁雨幾經年,領破皮穿未敢眠,  老命自知無足惜,前功還望主人憐。         (蓉湖愚者詩)

   3.日夕齊下來,各自舐其犢  村舍有牛宮,架以曲尺木,  牸牯盈四三,戀此共泥伏。  牧童驅使行,跨之上原陸,  日夕齊下來,各自舐其犢。   (清 朱彝尊《村舍詩》)

   4.休沐  昔日從戎陣,流汗幾東西,  一日馳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頻傷骨,翻霜屢損蹄,  勿言年齒暮,尋途尚不迷。   (陳 沈炯《老馬詩》)

   5.伸腳樹下眠,可憐無煩惱  鹿生深山中,飲水而食草,  伸腳樹下眠,可憐無煩惱。  系之在華堂,餚膳極肥好,  終日不肯食,形容轉枯槁。      (寒山子偈)

   6.困與鹿麛相伴眠  飢食松花渴飲泉,偶從山後到山前,  陽坡軟草厚如織,困與鹿麛相伴眠。          (唐 盧仝詩)

   7.鄰家老婦閑無事,落日呼歸白鼻豚  鄰家有老嫗,孑然一孤身,  誰為慰孤寂,一匹白鼻豚。  夜宿嫗床下,晝眠嫗腳根,  晴日訪友去,蹣跚到前村。  老嫗一聲嘯,踴躍返柴門,  會意遠勝狗,解語近似人。  有時坐嫗膝,如祖抱幼孫,  哈哈復哮哮,宛如敘天倫。  秋旱直到冬,是年逢歲凶,  老嫗生計拙,簞瓢屢屢空。  地主索租稅,一刻緩不容,  老嫗無奈何,賣豚與富翁。  富翁來牽豚,豚匿破笥中,  老嫗仰天哭,涕淚流滿胸。  鄰人皆心酸,富翁耳若聾,  麻繩束豚頸,牽之過橋東。     (緣緣堂主詩)

   8.將人試比畜  每饌必烹鮮,未見長肌肉,  今朝血濺地,明日仍枵腹。  彼命縱微賤,痛苦不能哭,  殺我待如何,將人試比畜。   (宋 蘇軾《戒殺詩》)

   9.義狗救豬(閩南傳說)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  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宋 陸遊《示小廝詩》)

   10.老羊羸瘦小羊肥  獸中刀槍多怒吼,鳥遭羅弋盡哀鳴,  羔羊口在緣何事,暗死屠門無一聲?   (唐 白居易詩《禽蟲十二章》之一)

   11.舐傷  白狗倉皇歸,頭頂已負傷,  喘息灶下伏,血流兩耳旁,  口中雖有葯,欲用苦無方。  黑狗從門入,見狀大驚慌,  上前施救護,用舌舐其創,  白狗低頭卧,兩淚欲奪眶。     (緣緣堂主詩)

   12.小貓似小友,憑肩看畫圖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慚愧家貧資俸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宋 陸遊《贈貓詩》)

   13.白象及其五子  我家有貓名白象,一胎五子哺乳忙,  每日三餐匆匆吃,不梳不洗即回房。  五子爭乳各逞強,日夜纏繞母身旁,  二子腳踏母貓頭,母須折斷母眼傷,  三子攀登母貓腹,母身不動卧若僵。  百般辛苦盡甘心,慈母之愛無限量,  天地生物皆如此,戒之慎勿互相戕。         (緣緣堂主詩)

   14.小貓親人  人言家畜中,惟貓最可親,  盡偎人懷內,夜與人同衾。  索食嬌聲啼,柔媚可動人,  應是仁慈種,決非強暴倫。  豈知見老鼠,面目忽猙獰,  張牙且舞爪,殘殺又噬吞。  嗟哉此惡習,恐非貓本性,  老僧有小貓,自幼不茹葷。  日食青蔬飯,有時啖大餅,  見魚卻步走,見鼠叫一聲。  老鼠聞貓叫,相率遠處遁,  人慾避鼠患,豈必殺鼠命?     (緣緣堂主詩)

   15.母鼠救子  兩月不歸宿,塵封寫字桌,  拂塵開抽屜,有物觸我目。  五顆花生米,各有四隻腳,  匍匐手帕中,見風皆瑟縮。  黠哉老鼠娘,藉此為產褥,  我不殺汝子,汝勿占我屋。  置帕土碗中,移放東牆角,  限期今夜裡,領子須從速。  夜靜電燈熄,屋樑有落月,  我從微光中,靜看鼠娘出。  東尋又西找,皇皇復汲汲,  行至土碗旁,其樂不可遏。  匆匆銜一子,急急進土穴,  憧憧十往來,好事方完畢。  我愛除鼠患,更愛好生德,  寧願衣屨破,不願長殺業。     (緣緣堂主詩)

   16.鄰家  放爾千山萬里身,野泉晴樹好為鄰,  啼時莫近瀟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     (唐 吉師老《放猿詩》)

   17.拔箭  鄧艾征涪陵,見猿母抱子,艾射中之。子為拔箭,取木葉塞創。艾嘆息,投弩水中。(宋 《齊東野語》)

   18.母之皮  吉州有捕猿者殺其母,之皮並其子賣之龍泉蕭氏。示以母皮,抱之跳擲而斃。蕭氏為作《孝猿傳》。(宋 《齊東野語》)

   19.李後主救狙圖  李後主嘗獵於青龍山,一牝狙觸網於谷,見後主雨淚稽首搏膺,屢指其腹。主大怪,戒虞人保以守之。是夕果誕二子。因感此事,還幸大理寺,原貸甚眾。(宋《湘山野錄》)

   20.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吹萬樓句)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唐 白居易《慈烏夜啼詩》)

   21.人道主義者  提雞如提籃,任聽雞倒懸,  雞身苦掙扎,提者如不見。  提入廚房中,殺戮任他便,  遺屍登盤上,陳列稱盛宴。     (緣緣堂主詩)

   22.餵雞聯想  簸舂余粒撒籬間,喌喌呼雞恣飽餐,  只道主人恩意厚,誰知要汝肉登盤。     (清 趙翼《觀餵雞詩》)

   23.叫落滿天星  赤幘峨峨玉羽明,籬間新織竹籠成,  老人從此知昏曉,不用元戎報五更。       (宋 陸遊《雞詩》)

   24.人之初,性本善  人人愛物物,物物愛生全,  雞見庖人執,驚飛集案前,  豕聞屠價售,兩淚涌如泉,  方寸原了了,只為口難言。   (清 周思仁《戒殺詩》)

   25.投奔  送歲鞭炮聲斷續,四鄰割雞群雞哭,  忽然一雞飛入屋,奔奔懾懾榻下伏。  爾既投我我應畜,節縮我糧供爾啄,  憐爾無辜遭慘毒,留作長生報曉喔。  林禽無糧無拘束,家畜有糧愁烹戮,  從茲跳脫冤債獄,隨我生西隨念佛。         (蓮舟上人詩)

   26.客人忙攔阻:「我今天吃素!」  已赴網羅遭困厄,將投湯火受驚忡,  臨刑遇赦恩無極,彼壽隆兮爾壽隆。         (壽光禪師詩)

   27.幸福的雞  我作護生畫,七十差一幅,  星洲廣洽僧,寄我一函牘。  自言上元日,乘車訪幽獨,  車中有乘客,繩縛五雞足,  雲將去割烹,以助元宵樂。  五雞見老僧,叩首且舉目,  分明求救援,有口不能哭。  老僧為乞命,願用金錢贖,  番幣十五圓,雪此一冤獄,  放之光明山,永不受殺戮。  此僧真慈悲,此雞真幸福,  我為作此歌,又為作此幅,  護生第三集,至此方滿足。     (緣緣堂主詩)

   28.白鵝墳  我家傍西湖,門對放鶴亭,  家養一匹鵝,毛色白如銀。  凌晨最先起,催仆掃門庭,  晴日鶃鶃叫,告我有來賓。  有時昂然去,徘徊湖之濱,  搖搖復擺擺,歸來日已曛。  陽春二三月,湖上正清明,  香車與寶馬,倏如流電驚。  白鵝出門去,行路不讓人,  一車疾馳過,鵝身當其輪。  倒卧血泊中,紅白何分明,  行人不忍睹,兒女淚滿襟。  我為收其屍,卜葬葛山陰,  封樹立短碑,題曰白鵝墳。  鵝墳與鶴冢,千古相對稱。     (緣緣堂主詩)

   29.春江水暖鴨先知  使君學長生,而好食鴨肉,  鴨肉令君肥,鴨冤倩誰贖?   (清 彭紹升《鴨詩》)

   30.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  悟彼飛有適,知此罹憂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唐 王昌齡《見雁放魚詩》)

   31.施恩即望報,吾非斯人徒  曉日提竹籃,家人買春蔬,  青青芹蕨下,疊卧雙白魚,  無聲但呀呀,以氣相呴濡。  傾籃瀉地下,潑刺長尺余,  豈無刀幾憂,坐見螻蟻圖。  脫泉雖已久,得水猶可蘇,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乾枯。  水小池狹窄,動尾觸四隅,  一時幸苟活,久遠將何如?  憐其不得所,移放於南湖,  南湖連西江,好去勿踟躕。  施恩即望報,吾非斯人徒,  不須泥沙底,辛苦覓明珠。   (唐 白居易《放魚詩》)

   32.魚子初生不畏人  湖上移魚子,初生不畏人,  自從識鉤餌,欲見更無因。      (宋 蘇軾詩)

   33.人魚互膏腹  魚在水中生,人在水中死,  食餌魚上鉤,失腳人下水。  人死魚腹肥,魚死人口美,  吁嗟魚與人,惡乎不知此!   (明僧 宗林《觀魚詩》)

   34.母親的屍骨  食魚投魚骨,江魚見之泣,  生身托鯫生,安能慎出入。  (清 錢陳群《江山船謠》)

   35.買魚要買活,臨刑自逃脫  買肉須要肥,買魚須要活,  買花須要美,買田須要闊。  若教買命放,一毛不肯拔,  黃泉路途險,失腳恐難活。     (慈憫禪師偈)

   36.香餌自香魚不食,釣竿只好立蜻蜓  與客泛輕舟,容與在中流,  一鯉躍出水,向客懷中投,  客心甚驚異,我知鯉所求。  我作護生畫,尚未將汝收,  今當多繪寫,勸人勿垂鉤,  客喜縱鯉魚,好去莫回頭。     (緣緣堂主詩)

   37.殘酷的風雅  垂綸稱風雅,魚向雅人哭,  甘餌藏利鉤,用心何惡毒?  穿顎鑽唇皮,用刑何殘酷?  風雅若如此,我願為庸俗。     (緣緣堂主詩)

   38.同盟鷗鷺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  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宋 辛稼軒詞)

   39.窗前好鳥似嬌兒  翠衿紅嘴便知機,久避重羅隱處飛,  只為從來偏護惜,窗前今賀主人歸。   (唐 司空圖《喜山鵲初歸詩》)

   40.遠征  南北路何長,中間萬弋張,  不知煙霧裡,幾隻到衡陽?   (唐 陸龜蒙《雁詩》)

   41.秋來見月多歸思,曉起開籠放鶺鴒  我家深山中,天空任翱翔,  暮宿青松林,朝游白雲鄉。  甘露任我飲,芝朮充我糧,  閑來歌一曲,其樂也洋洋。  一旦為人虜,禁閉樊籠內,  俯仰不自由,旋轉無餘地。  苦思早還鄉,恨不能奮翅,  長歌以當哭,豈向人獻媚!     (緣緣堂主詩)

   42.新竹成蔭無彈射,不妨同享北窗風  飛來山鳥語惺忪,卻是幽人半睡中,  野竹成陰無彈射,不妨同享北窗風。      (宋 陸遊《護生吟》)

   43.天地為室廬,園林是鳥籠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自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園林自在啼。     (宋 歐陽修《畫眉詩》)

   44.唯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  幾處雙飛燕,銜泥上藥欄,  莫教驚得去,留取隔簾看。     (宋 范成大詩)

   45.一啄復三顧,慮為物所窺  閑庭有餘粒,寒雀往還飛,  眄睞旁無人,翔集下疏籬。  一啄復三顧,慮為物所窺,  幽人負暄坐,玩之淡忘機。      (元 王惲詩)

   46.但令四海長豐稔,不嫌人間鼠雀多  曲巷高檐避網羅,朝來飽啄隴頭禾,  但令四海常豐稔,不嫌人間鼠雀多。     (明 方孝孺《百雀詩》)

   47.姊妹折時休折盡,留他幾朵覆鴛鴦  蓮華蓮葉滿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  姊妹折時休折盡,留花幾朵護鴛鴦。      (清 王淑《採蓮詞》)

   48.飛來白鳥似相識  青山不識我姓氏,我亦不識青山名,  飛來白鳥似相識,對我對山三兩聲。          (宋 葉茵詩)

   49.思鄉之歌  竟日語還默,中宵棲復驚,  身囚緣彩翠,心苦為分明。  暮起歸巢思,春多憶侶聲,  誰能拆籠破,從放快飛鳴!   (唐 白居易《鸚鵡詩》)

   50.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飛飛摩蒼天,下來謝少年。   (魏 曹植《野田黃雀行》)

   51.倘使我是蟹  世間水陸與靈空,總屬皇天懷抱中,  試今設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驚忡。    (唐 白居易《戒殺詩》)

   52.將裝義翅的蜻蜓  日暮秋風清,一葉落我襟,  細看不是葉,赫然一蜻蜓。  左翼已破碎,右翼尚完存,  定是遭襲擊,失事向地崩。  墜落在我懷,不救豈忍心?  畜之在庭園,恐被鳥雀吞,  養之在房櫳,又恐螻蟻侵。  沉吟想多時,妙計忽然生,  我有玻璃紙,堅薄而透明,  裁剪而膠黏,假翅亦猶真。  我口鑲義齒,頗能咬菜根,  汝身裝義翅,亦必能飛行。  靜待膠汁干,放之在中庭,  須臾蜻蜓飛,悠然入青雲。     (緣緣堂主詩)

   53.獨立無言解蛛網,放他蝴蝶一雙飛  我欲護生物,生物相殘殺,  檐角有蜘蛛,設網啖蝴蝶。  蝴蝶應解救,蜘蟲不處罰,  非為有偏心,即此是仁術。  以怨報怨者,相報何時歇?  怨恨如連鎖,宜解不宜結。     (緣緣堂主作)

   54.制標本聯想  動物標本中,蝴蝶美無倫,  形狀何裊娜,顏色何繽紛。  誰知製造時,個個受極刑,  兩針釘胸腹,不死又不生,  遲遲三日後,足節猶兢兢。  我游博物館,歸來一夢驚,  夢見諸蝴蝶,盡變女孩嬰,  號哭呼父母,其聲不忍聞。     (緣緣堂主詩)

   55.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晝長人寂寂,蜜蜂入我室,  飛上小明窗,欲向此中出。  窗上有玻璃,蜜蜂苦未識,  奮翅向前沖,腦傷身隕越。  眼見窗外花,其中多香蜜,  可憐鑽營久,到處都碰壁。  愚哉小蜜蜂,此路不可通,  汝欲游庭院,請走此門中。  蜜蜂不解語,管自向前沖,  幸有春風來,引導出房櫳。     (緣緣堂主詩)

   56.黃蜂頻報春消息  先君子嘗與客飲於易水上,而群蜂近人,凡撲而卻之者皆受螫,而先君子獨不動,而蜂亦不迫焉。蓋安靜慈祥之氣,與物無競,而物亦莫之攖也。(元劉因《馴鼠記》)

   57.卻羨蝸牛自有家  閑看蝸牛走,親為築坦途,  此君家累重,莫教步崎嶇。     (緣緣堂主詩)

   58.螺螄背著房子出遊  肉縮等蝸角,涎腥過蠣房,  憐渠一破殼,也有九迴腸。   (清 朱彝尊《黃螺詩》)

   59.螞蟻救護(放大鏡中所見)  階下有小蟲,蠕蠕形細長,  似蠅不是蠅,似虻並非虻。  就近仔細看,兩蟻相扶將,  頗像交際舞,幾步一迴翔。  速取放大鏡,我欲窺其詳,  原來兩蟻中,一蟻已受傷,  後腳被切斷,腹破將見腸。  一蟻銜其手,行步甚踉蹌,  不聞呻吟聲,惟見色倉皇。  我欲施救助,束手苦無方,  目送兩蟻行,直到進泥牆。  事過已三日,我心猶未忘,  不知負傷者,是否已起床?     (緣緣堂主詩)

   60.屍積如米  西湖七月夜,飛蟲擁明燈,  青青千萬匹,濛濛如細塵,  紛紛墮几案,點點如繁星。  放大鏡中看,一見使人驚,  百體具完備,形似小蜻蜓,  每夜燈下死,為數億兆京。  皇天不憚煩,濫造小生靈,  巨細雖懸殊,受命亦猶人。     (緣緣堂主詩)

   61.互割互啖圖  昔有二勇者,操刀相與酤,  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  互割還互啖,彼盡我亦枯。  食彼同自食,舉世嘆其愚,  還語血食人,有以異此無?   (明 陶望齡《放生詩》)

   62.咬得菜根百事成  口腹貪饕豈有窮,咽喉一過總成空,  何如惜福留餘地,養得清虛樂在中。      (宋 蘇軾《戒殺詩》)

   63.親摘園中蔬,敬奉君子宴  買蔬須買鮮,用水須用泉,  切筍須切嫩,選蕈須選圓,  豆腐宜久煮,蘿蔔宜加甜,  生油重重用,炭火慢慢燃,  不須殺生命,味美勝瓊筵。     (緣緣堂主詩)

   64.盆栽聯想  小松植廣原,意思欲參天,  移來小盆中,此志永棄捐。  矯揉又造作,屈曲復摧殘,  此形甚醜惡,畫成不忍看。     (緣緣堂主詩)

   65.剪冬青聯想  一排冬青樹,參差劇可憐,  低者才及胸,高者過人肩,  月夜微風吹,倩影何翩翩。  怪哉園中叟,持剪來裁修,  玲瓏自然姿,變作矮牆頭,  枝折葉破碎,白血處處流。     (緣緣堂主詩)

   66.春的佔有慾  籬角梅初發,一枝輕折來,  可憐心未死,猶向膽瓶開。        (佚名)

   67.雨後  誰將大木條,堆置在春郊?  青草被堆壓,生機將全消。  豈知天地心,無處不好生,  一夜春雨後,木隙草頭伸。  草頭日夜挺,枝葉何齊整,  繪圖與君看,君當發深省。     (緣緣堂主詩)

   68.放生池畔憶前愆  同生今世亦前緣,同盡滄桑一夢間,  往事不堪回首問,放生池畔憶前愆。     (元 趙孟頫《放生詞》)

   69.大丹一粒擲溪水,禽魚草木皆長生  好生之德本乎天,物物貪生樂自全,  我要長年千歲祝,不教物命一朝延。   (唐 白居易詩《禽魚十二章》之一)

   70.蓮花生沸湯  豬吃死人肉,人吃死豬腸,  豬不嫌人臭,人反道豬香。  豬死拋水內,人死掘地藏,  彼此莫相啖,蓮花生沸湯。      (寒山子偈)

《護生畫集》附文(第四集)

   1.鷇弱故反之  景公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聞之,不待請而入見。景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胡為者也?」景公曰:「我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賀之:「吾君有聖王之道矣!」景公曰:「寡人入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當聖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對曰:「君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乎?此聖王之道也。」(《說苑》)

  ①鷇(kòu):初生的小鳥。

   2.舊雨重逢  陳州倅盧某,畜二鶴甚馴。一創死,一哀鳴不食。盧勉飼之,乃就食。一旦,鳴繞盧側。盧曰:「爾欲去,不爾羈也。」鶴振翮雲際,數四徊翔,乃去。盧老病無子,後三年,歸卧黃蒲溪上。晚秋蕭索,曳杖林間,忽有一鶴盤空,鳴聲凄斷。盧仰祝曰:「若非我陳州侶耶?果爾,即當下。」鶴竟投入懷中,以喙牽衣,旋舞不釋。遂引之歸。後盧歿,鶴亦不食死。家人瘞之墓左。(《虞初新志》)

  ①倅(cuì):副職。

   3.焚弓折箭  休寧張村民張五,以弋獵為生,家道粗給。嘗逐一麂,麂將二子行,不能速,遂為所及。度不可免,顧田之下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擁土培覆之,而自投於網中。張之母遙望見,奔至網所,具以告其子。即破網出麂,並二雛皆得活。張氏母子相顧,悔前所為,悉取罝罘之屬焚棄之,自是不復獵。(《夷堅志》)

  ①罝罘(jūfú):捕獸的網。

   4.相敬如賓  湯鄰初煥,佐郡江右。在任生女,及周,郡人饋以鵝,頸為盒擔壓折,折成之字,憐而畜之。後罷郡歸,親黨又饋以鵝,乃缺一掌者,亦憐而畜之。一雌一雄,遂成配偶。雄曰「烏郎」,雌曰「蒼女」,呼其名,即應聲至。行則讓缺掌者先,食則折頸者先。畜至三十餘年。迨湯夫人歿,二鵝哀號數晝夜,絕食,死於柩下。(《虞初新志》)

   5.收養  村陌有狗子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數,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是以收而養之。」叔父感其言,遂許焉。(《周書》)

   6.母子  無錫北門外冶坊,有王仙人者,自言嘗得一彌猴,高不過六、七寸,與老母雞同宿。猴索食,雞啄庭中蟲蟻哺之。猴亦將所食果栗與雞。久之,竟成母子。猴每夜宿,雞必以兩翼覆護,以為常也。大凡覆育之恩,雖禽獸亦知之。(《梅溪叢話》)

   7.放生池  馮道性仁厚,家有一池,每得生魚,必放池中,謂之放生池。其子為監丞者,每竊釣而食之。道聞之不懌,於是高其牆垣,鑰其門戶。為一詩,書子門曰:「高卻牆垣鑰卻門,監丞從此罷垂綸。池中魚鱉應相賀,從此方知有主人。」(《續墨客揮犀》)

   8.鸛雀之家  仇悆為東州一邑宰,晨起視事,方受牒訴,有鸛雀翔舞庭下,驅逐久之,方去。明日復來。仇心異之,遣一吏跡所止,而觀其為何。既出城數里,見一大樹,鸛雀徑止其上。視其顛,則有巢焉,數子啁啾其中。其下方有數人,持鋸斧繩索,將伐之者。吏遽止之,且引其人與俱見。仇問:「伐樹何為?」曰:「為薪耳。」又問:「鬻之得幾何?」曰:「可得五千。」仇即以己錢五千與之,且告之曰:「是鸛連日來,意若求救者。異類而有知如此,爾不可伐。」其人遂去,因不伐樹。(《曲洧舊聞》)

   9.恩人  鹽官縣慶善寺明義大師,退居邑人鄒氏庵。一日春晨起行徑中,見鳩雛墮地,攜以歸,躬自哺飼,兩月乃能飛。日縱所適,夜則投宿屏幾間。是歲十月,其徒慧月復主慶善寺,迎其師歸。逮暮鳩返,則闃無人矣。旋室百匝,悲鳴不已。守舍者憐之,謂曰:「吾送汝歸老師處。」明日籠以授師。自是不復出,馴狎左右,以手摩拊皆不動。他人近之,輒驚起。嗚呼!孰謂畜生無知乎?(《夷堅志》)

   10.酬謝  上元中,華容縣有象入莊家中庭卧。其足下有槎,人為出之。象乃伏,令人騎入深山,以鼻掊土,得象牙數十以報之。(《虞初新志》)

  ①槎(chá):同「楂」或「茬」,指木刺。

   11.協助築巢  郁七家有燕將雛①,巢久忽毀。鄰燕成群,銜泥去來如織,頃刻巢復成。明日,遂育數雛巢中。乃知事急,燕來助力者。(《虞初新志》)

  ①將雛:所孵化的幼子將要出殼。

   12.送終  咸熙中,有翁媼弄猴子瑞昌門外。一日,媼死,翁葬之。未幾,翁死,無人葬。猴守之,日久,人憐而葬之,咸稱為義猴。(《虞初新志》)

   13.麀鹿攸伏  銀台侯廣成家,放一鹿於堯峰。且數年,侯死。鹿跳躑斷角,累日不食,亦死。山僧憐而葬之,碣曰「義鹿冢」。(《虞初新志》)

   14.愛子  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持歸。其母隨而鳴,秦西巴不忍,縱而與之。孟孫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為太子侍。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為太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將能忍吾子乎?」(《說苑》)

   15.夢故山  宋高宗時,隴山人進能言鸚鵡,高宗養之宮中。一日,問曰:「爾思鄉否?」曰:「豈不爾思?思之何益!」帝遣中貴送還隴山。數年之後,使過其地。鸚鵡問曰:「上皇安否?」曰:「崩矣。」鸚鵡悲鳴不已。(《虞初新志》)

   16.下獄  關中商人得能言鸚鵡於隴山,愛而食之甚勤。偶事下獄,歸時嘆恨不已。鸚鵡曰:「郎在獄數日,已不堪。鸚鵡遭閉累年,奈何?」商感而放之。後商同輩有過隴山者,鸚鵡必於林間問曰:「郎無恙否?幸寄聲!幸寄聲!」(《虞初新志》)

   17.跪乳  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羊燒。」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曰:「比聞禁中每有取索,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可不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時左右皆呼萬歲,至有感泣者。(《東軒筆錄》)

   18.緝獲兇手  滁州一寺僧,被盜殺死。徒往報官,畜犬尾其後。至一酒肆中,盜方群聚縱飲,犬忽奔噬盜足。眾以為異,執之,致官訊服。(《虞初新志》)

   19.白鷳殉主  崖山之敗,陸秀夫報祥興帝,與俱赴水。時御舟一白鷳,奮擊哀鳴,與籠墜水中死。(《虞初新志》)

   20.白驢殉主  明末,張賊破蜀城。蜀藩率其子女、宮人,投井死。王所乘白驢,躑躅其旁,亦跳入殉焉。(《虞初新志》)

   21.勇且智  石門吳又樂言:光緒庚辰知青浦縣,以公事至鄉,泊舟月城鎮。沿岸有竹籬,有童子六七,嬉戲其間。俄一童子失足墮水。男婦皆驚顧,而岸陡絕,不可下。又樂欲移舟救之,而檣舸維繫甚牢,且長年三老,皆散就酒家,一時不易召集。正愕眙間,忽有狗躍入水中,銜童子之衣,泅水而至對岸。蓋此岸峻削,而彼岸則陂陀可上也。狗曳童子登岸,其家人亦趨至,抱之起,幸無恙。(俞曲園《筆記》)

  ①陂陀:傾斜而下之形。

   22.為子復仇  瀛州團練使李廷渥蒞邊郡日,虞人獲子母胡孫為獻。子甚小,系在馬院。其子跳躍出院,為鴟所搏。母號呼奮躑,晝夜不絕,一旦噬其繩而逸之,捕之莫得。忽於庖中竊肉,置瓦溝上,潛身屋隙間,飼鴟下,躩跳而擒之。遽抉雙目,次除兩翅。乃攜至廄舍,緩剖其腹,磔裂腸胃,陳之於前,哀號數聲,以祭其子。然後寸斷之,肉皆析為縷焉。廄吏驚報廷渥,睹而嘆息,遂令人送入山中。(《友會談叢》)

   23.報恩  紹興人周某,為賊劫至湖州。賊魁甚悍,一日有狗遺矢於地,賊魁怒,盡殺其所畜之狗。最後一黑狗,哀號若求免者。周頗與賊魁善,力請勿殺,從之,周以此狗寄養他所。居數月,周從賊中逃出,狗隨之行,至德清,宿枯廟中。及夕,狗忽登其榻。周驚起,則戶外有人切切耳語,蓋知其自賊中來,欲害之而取其所有也。周奪門出,數人露刃追之,狗狂噬,周得免。後繞道歸紹興,大風覆舟,周溺於水。狗亦入水,銜其衣曳之至岸,乃得不死。光緒元年,有人見周於杭州城隍山,狗亦尚在。(俞曲園《筆記》)

  ①矢:同「屎」。

   24.覓侶  無錫縣盪口鎮,民生得一雁,將殺而烹之。有書生見而憫焉,買以歸,畜之以為玩。懼其逸去,以線聯其兩翮,使不能飛。雁雜處雞騖間,亦頗馴擾,惟聞長空雁唳,輒昂首而鳴。一日,有群雁過其上,此雁大鳴。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於屋檐。兩雁相顧,引吭奮翮,若相識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書生悟此兩雁必舊偶也,乃斷其線,使飛。而此雁垂翅既久,不能奮飛,屢飛屢墮,竟不得去。屋檐之雁,守之終日,忽自屋飛下,相對哀鳴。越日視之,則俱斃矣。書生感其義,合而瘞之,名曰「雁冢」。(俞曲園《筆記》)

   25.躍出深水  雍正初,李家窪佃戶董某,父死,遺一牛,老且跛,將鬻於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牽挽鞭箠,皆不起,惟掉尾長鳴。村人聞是事,絡繹來視。忽鄰叟劉某憤然至,以杖擊牛曰:「渠父墮河,何預於汝?使隨波漂流,充魚鱉食,豈不大善!汝無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餘年。至渠生奉養,病醫藥,死棺斂,且留此一墳,歲需祭掃,為董氏子孫無窮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為?」蓋其父嘗墮深水中,牛隨之躍入,牽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聞之大慚。自批其頰曰:「我乃非人!」急引歸。數月後病死,泣而埋之。此叟殊有滑稽風,與東方朔救漢武帝乳母事竟暗合也。(《閱微草堂筆記》)

   26.撫孤  衛衙梓巢,鸛父死於弩。頃之,眾擁一雄來,匹其母。母哀鳴,百拒之,雄卻盡啄殺其四雛。母益哀頓以死。群凶乃挾其雄逸去。(《虞初新志》)

   27.願同塵與灰  成化六年十月間,鹽城天縱湖漁父見鴛鴦甚多。一日,弋其雄者烹之。其雌者隨棹飛鳴不去。漁父方啟釜,即投沸湯中死。(《虞初新志》)

   28.殉侶  王一槐,教諭銅陵。有民舍除夜燎煙,辟除不祥,一雁偶為煙觸而下。其家以為不祥也,烹之。明日,一雁飛鳴屋頂,數日,亦墮而死。(《虞初新志》)

   29.仁且智  嘉靖乙卯,胡撫鎮賢,統兵御倭。至臨山,少憩樹下,見屠兒將解一牛。一犢尚隨乳,將利刃銜至車薄內,以啼蹈沒泥中,屠兒遍索不得。(《虞初新志》)

   30.願共甘苦  夔峽間有子母鵲,比常鵲差大,雌雄未嘗相離。虞者必雙得之。閉雌於籠中,縱雄出食,食飽輒歸。縱雌亦然。若雙縱,則徑去不復返矣。(《隨手雜錄》)

   31.救命  湖州顏氏夫婦出佣,留五歲女守家,溺門前池內。家有畜犬,入水負至岸,復狂奔至佣主家,作呼導狀。顏驚駭歸家,見女伏地,奄奄氣息,急救乃蘇。(《虞初新志》)

   32.報告火警  上黨人盧言,嘗見一犬羸瘦將死,憫而收養。一日醉寢,而鄰火發。犬忙迫,乃上床,於言首嗥吠,又銜衣拽之。言驚起,火已爇其屋柱。突煙而出,始得免。(《虞初新志》)

   33.二家村  大慈山之陽,有拱木,上有二鵲,各巢而生子。其母一為鷙鳥所搏,二子失母,其鳴啁啁。其一方哺子,見而憐之,赴而救之。即銜至一處哺之,若其子然。(《虞初新志》)

   34.智能勝力  衢州里胥,至貧民家督賦。民只有一哺雞,擬烹之,胥止勿殺。後再至,見雞率群雛,向前踴躍,有似相感之狀。胥行百步遇虎,忽見雞飛撲虎眼,胥因奔免。(《虞初新志》)

   35.蜂救飛蛾  太倉張用良,素惡胡蜂螫人,見即撲殺之。嘗見一飛蟲,投於蛛網。蛛束縛之,甚急。忽一蜂來螫蛛,蛛避,蜂數含水濕蟲,久之得脫去。因感蜂義,自是不復殺蜂。(《虞初新志》)

   36.鄰居  常州陳四,畜黑白二鵝。兩巢相併,各哺數雛。一日,黑者死,眾雛失怙悲鳴。白者每晨至其窠,呼雛與己雛同啄。晚必先領歸窠,始引己雛入宿。人皆見而義之。(《虞初新志》)

   37.捕盜  崇寧間,東阿董熙載飲於村落,醉歸墜馬,卧道次,馬韁持於手。忽有盜盡解其衣,又欲其馬。方俯首取韁,馬遽噬盜髻,不得去。逮熙載醉醒,盡復取所失物,馬始縱盜。(《陶朱新錄》)

   38.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詞句)  元裕之好問,於金泰和乙丑,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捕得二雁,一死,一脫網去。其脫網者,空中盤旋哀鳴,亦投地死。裕之遂以金贖得二雁,瘞汾水旁,壘石為識,號曰「雁邱」。(《虞初新志》)

   39.託孤  唐時北平王家,有二貓同日生子者。其一死焉,有二子飲於死母,母且死,其鳴咿咿。其一方乳己子,若聞之,起而聽,走而救,銜其一置於其棲,又往如之。返而乳之,若己子然。(《虞初新志》)

   40.捨身追盜  程易門在烏魯木齊。一夕,有盜入室,已逾牆將出,所畜犬追嚙其足。盜抽刀斫之,至死,嚙終不釋,因就擒。時易門有僕曰龔起龍,方負心反噬。皆曰:「程太守家有二異,一人面獸心,一獸面人心。」(《閱微草堂筆記》)

   41.拯溺  偽蜀渠陽鄰山,有富民王行思,嘗養一馬,甚愛之,飼秣甚於他馬。一日,乘往本郡,遇夏潦暴漲。舟子先渡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風起,船覆。其馬自岸奔入駭浪,接其主。蒼茫之中遽免沉溺。(《虞初新志》)

   42.守亡友屍  舅氏張公夢征言:所居吳家莊西,一丐者死於路所,畜犬守之不去。夜有狼來啖其屍,犬奮嚙不使前。俄諸狼大集,犬力盡踣,遂並為所啖,惟存其首,尚雙目怒張,眥如欲裂。有田戶守瓜田者親見之。(《閱微草堂筆記》)

   43.為母乞命  邠州屠者安姓家,有牝羊並羔。一日,欲刲其母,縛架上之次,其羔忽向安雙跪前膝,兩目涕零。安驚異良久,遂致刀於地,去呼童稚,共事刲宰。及回,遽失刀。乃為羔銜之,致牆根下,而卧其上。屠遍索方覺,遂並釋之,放生焉。(《虞初新志》)

   44.忠勇  晉泰興二年,吳人華隆,好弋獵,畜一犬,號曰「的尾」,每將自隨。隆後至江邊,被一大蛇圍繞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華隆僵仆無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複路間。家人怪其如此,因隨犬往。隆悶絕委地。載歸,二日乃蘇。隆未蘇之際,犬終不食。(《虞初新志》)

   45.除暴  天長縣民戴某,朝出,其妻牧牛於野。平昔豢犬隨之,俄入草芥不出。戴妻牽牛尋之,未百步,見虎據叢而食犬。虎見人至,棄犬趨人,戴已為虎搏矣。牛見主有難,忿然而前。虎又釋人而應牛。二物交加哮吼,虎張爪牙,牛以二角奔擊。逾時,牛竟勝虎,戴乃得免。(《虞初新志》)

   46.覆育之恩  蕪湖繆八判官,愛畜禽獸蟲魚之屬。有孔雀生卵兩枚,取以與母雞哺之。半月余,果出二雛,一雄一雌。繆大喜。兩雛漸長,身高二、三尺,猶視雞為母,飛鳴宿食,刻刻相隨,殊不自知其羽毛之多彩。而母雞行動居止,喔喔相呼,亦不自知其族類之不同也。大凡覆育之恩,雖禽獸亦知之。(《梅溪叢話》)

   47.訝其不類  泰州鹽場僧寺,樓窗外樹上有鸛巢焉。雌鸛伏卵其間,村民伺雌覓食,潛以鵝卵易之,鸛不知也。久之,雛破卵出,則鵝也。雄鸛訝其不類,謂雌與他禽合,怒而噪之。雌者亦鳴而已。既而雄者飛去,少頃,諸鸛群集視其雛,咸向雌而噪。雌者無以自明,以喙鑽牆隙死。吳嘉記野人作詩紀其事。(《虞初新志》)

   48.慧犬  太和中,楊生養狗,甚愛之。一日,暗行墮於空井中。狗呻吟徹曉。有人過,怪之,往視,見生在井。生曰:「出我,當厚報君。」人曰:「以此狗相與,便當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於已死,不得相與,余即無惜。」人曰:「若爾,便不相出。」狗因下頭向井。生知其意,乃語人以狗相與,人乃出之,系狗而去。後五日,狗夜走歸。(《虞初新志》)

   49.清明  孫吳時,襄陽紀信純一犬名「烏龍」,行往相隨。一日,城外大醉,歸家不及,卧草中。太守鄧瑕出獵,縱火爇草。犬以口銜純衣不動。有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入水濕身來卧處,周回以身濕之。火至濕處即滅,犬睏乏致斃於側,信純獲免。醒見犬死毛濕,觀火蹤跡,因而痛哭。聞於太守,命具棺衾葬之。今紀南有「義犬冢」。(《虞初新志》)

   50.復仇  袁粲值蕭道成將革命,自以身受顧托,謀起義,遂遇害。有兒方數歲,乳母攜投粲門生狄靈慶。慶曰:「吾聞出郎君者厚賞。」乳母號呼曰:「公昔有恩於汝,故冒難歸汝。若殺郎君以求利,神明有知,行見汝族滅也。」兒竟死。兒存時,嘗騎一大狻狗戲。死後年余,忽有狗入慶家,遇慶於庭,嚙殺之,並其妻。即向所騎狗也。(《虞初新志》)

   51.助弱滅強  某氏園亭中有古樹,鵲巢其上,伏卵將雛。一日,二鵲徊翔屋上,悲鳴不已。頃之,有數鵲相向,漸鳴漸近,百首皆向巢。忽數鵲對喙鳴,若相語狀,颺去。少頃,一鸛橫空來,閣閣有聲,鵲亦尾其後。群鵲相向而噪,若有所訴。鸛復作聲,若允所請,瞥而上搗巢,銜一赤蛇吞之。群鵲喧舞,若慶且謝者。蓋鵲招鸛搏蛇相救也。(《虞初新志》)

   52.禦敵  同治庚午歲,湖北咸寧鄉間,頗有虎患。有盛氏兒,牧牛於郊,突與虎遇,兒從牛背墜地,牛以身庇之,奮其角與虎鬥,不勝。有他牛來助之,虎乃去,盛氏兒得不死。而所牧牛,竟以重傷而死。於是盛氏長老咸集,皆曰:「此義牛也。」買棺斂之,穴地葬之。日為作佛事,而使此兒斬衰治其喪,若喪所親者然,謂之「牛孝子」。(俞曲園《筆記》)

   53.為人負米  楊光遠之叛青州也。有孫中舍,忘其名,居圍城中,族人在州西別墅。城閉既久,內外隔絕,食且盡,舉族愁嘆。有畜犬彷徨其側,有憂思。中舍因囑曰:「爾能為我至庄取米耶?」犬搖尾應之。至夜,置之一布囊,並簡,系犬背上。犬即由水竇出,至庄鳴吠。居者開門,識其犬,取簡視之,令負米還,未曉入城。如此數月,比至城開,孫氏闔門數十口,獨得不餒。(《澠水燕談錄》)

   54.攔輿告狀  浙西人劉承節,自贛州赴任,但與一子一仆,乘馬而東。至信之貴溪,午駐逆旅,逢數賈客。篋中銀可百兩,為客窺見。會日暮,皆留宿。諸賈客皆盜也,夜久操杖入劉室。劉本從軍,有膂力,揮刃斷其一臂,眾懼而散走。劉促仆起,即去至高岡下,與盜遇。雖與拒斗,而寡不敵眾,並子、仆死焉。所乘馬躑躅於道,適主簿出按田。馬迎之車前,局足如拜,已退復進,凡六、七返。主簿異之,曰:「是必有冤訴。」遣數輩隨馬行,到岡畔坡坨下,馬凝立。滿地血點,腥觸人。三屍在穴,肢體尚暖。立督里正訪捕,不終朝盡成擒,並坐誅。(《夷堅志》)

   55.流芳百世  正德間有張姓者,獲一雁,置於中庭。明年,有雁自天鳴,庭雁和之。久而天雁自下,彼此以頭絞死於樓前,因名樓曰「雙雁樓」。(《虞初新志》)

   56.哭友  李邁庵自記:自滇游回,有僕染瘴而死。仆攜有二鸚鵡,流淚三日不休,亦死。(《虞初新志》)

   57.母之皮  先君向守鄞江。屬邑武平,素產金絲猿。大者難馴,小者則其母抱持不少置。法當先以葯矢斃其母,母既中矢,度不能自免,則以乳汁遍灑林葉間,以飲其子,然後墮地就死。乃取其母皮痛鞭之。其子亟悲鳴而下,束手就獲。蓋每夕必寢其皮而後安,否則不可育也。噫,此所謂獸狀而人心者乎!取之者不仁甚矣。(《齊東野語》)

   58.逞藝傷生  仁宗讀《五代史》,至周高祖幸南庄,臨水亭,見雙鳧戲於池,出沒可愛,帝引弓射之,一發疊貫,從臣稱賀。仁宗掩卷謂左右曰:「逞藝傷生,非朕所喜也。」內臣鄭昭信,掌內饔十五年。嘗面誡曰:「動活之物,不得擅烹。」深惡於殺也。(《玉壺清話》)

   59.探牢  有人取黃鶯雛,養於竹籠中。其雌雄接翼,曉夜哀鳴於籠外,則更來捕之。人或在前,略無所畏。積數日不放出籠,其雄雌繚繞飛鳴,無從而入。一投火中,一觸籠而死。剖腹視之,其腸寸斷。(《虞初新志》)

   60.橫禍  元貞二年,燕人柳湯佐家,雙燕巢梁。一夕,家人持火照蠍。其雄驚墜,貓食之。雌朝夕悲鳴,哺雛成翼而去。明年,雌獨來。人視巢有二卵,疑其更偶,徐視之,則二殼耳。春秋去來,凡六載皆然。(《虞初新志》)

   61.夫婦  顧敬亭稼圃,傍有羅者得一雁。鍛其羽,系其足,立之汀畔以為媒。每見雲中飛者,必昂首仰視。一日,其偶者見而下之,特然如土委地,交頸哀鳴,血盡而死。(《虞初新志》)

   62.窗前生趣有雙鵪  蔡京作宰相。大觀間,因賀雪賜宴於京第。庖者殺鵪子千餘。是夕,京夢群鵪遺以詩曰:「啄君一粒粟,為君羹內肉。所殺知幾多,下箸嫌不足。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轉轂。勸君慎勿食,禍福相倚伏。」京由是不復食。(《陶朱新錄》)

   63.翡翠雙棲  魏國長公主嘗衣貼綉鋪翠入禁中。太祖曰:「當以此與我,自今勿為此飾。」主笑曰:「用翠羽幾何!」上曰:「但恐宮闈戚里相效,小民逐利,即傷生寖廣,實汝之由。」(《五總志》)

   64.哺乳類  宣仁同聽政日,御廚進羊乳房及羔兒肉。宣仁蹙然動容曰:「羊方羔而無乳,則餒矣。」又曰:「方羔而烹之,傷夭折也。」卻而不食。有旨不得宰羊羔以為膳。(《甲申雜記》)

   65.殘忍饕餮  平望人王阿毛,好食蛙。制一鐵針,長二尺許。每捕得一蛙,則以針穿其頸,針滿,始荷之而歸,以充饌焉。如是者數十年矣。一日,至其親串家,親串止之宿。是夜有遠處失火,阿毛登屋望之。其家臨河而居,懼盜賊從水次攀援登屋,故於檐端列鐵條數十,皆銳其末,如鋒刃然。阿毛失足而墜,鐵條適貫其頸,呼號甚慘。救之者無法可施,乃豎長梯於水中,眾人緣梯而上,始將阿毛解下,而氣已絕矣。其死狀宛然如蛙也。(俞曲園《筆記》)

   66.慘劫  江浙平章巙巙家養二鴿。其雄斃於狸奴,家人以他雄配之,遂斗而死。謝子蘭作《義鴿詩》吊之。(《虞初新志》)

   67.草菅生命  夏氏子見梁間雙燕,戲彈之。其雄死。雌者悲鳴逾時,自投於河亦死。時人作《烈燕歌》。(《虞初新志》)

   68.血肉團中有性靈  聲與無聲莫浪聽,無聲隱痛轉惺惺,  請君下箸睜睛看,血肉團中有性靈。(宋守一)

   69.葬母  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犬各銜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鳴不絕。里人見而異之,共傳為孝犬。(《虞初新志》)

   70.災殃  高郵有鸛,雙棲於南樓之上。或弋其雄,雌獨孤棲。有鸛一班,偕一雄與其巢,若媒誘之者。然竟日弗偶。遂偕飛去。孤者哀鳴不已,忽鑽嘴入巢隙,懸足而死。時游者群客見之,無不嗟訝,稱為烈鸛,而競為詩歌吊之。復有「烈鸛碑」。(《虞初新志》)

   71.雙宿雙飛  華亭董氏,庭前有虯松一株,枝幹扶疏,亭亭如蓋。有雙鸛結巢其顛。後雄被彈死,其雌孑然獨處,日夕哀鳴。越數日,亦死。(《虞初新志》)

   72.酷刑  山西省城外有晉祠地方,有酒館,所烹驢肉最香美,遠近聞名,群呼曰「鱸香館」,蓋借「鱸」為「驢」也。其法以草驢一頭,養得極肥,先醉以酒,滿身排打。欲割其肉,先釘四樁,將足捆住,而以木一根橫於背,系其頭尾,使不得動。初以百滾湯沃其身,將毛刮盡,再以快刀零割。要食前後腿,或肚當,或背脊,或頭尾肉,各隨客便。當客下箸時,其驢尚未死絕也。至乾隆辛丑年,長白巴公延三為山西方伯,將為首者論斬,其餘俱邊遠充軍,勒石永禁。(《梅溪叢話》)

   73.間不容髮  瑪納斯有遣犯之婦,入山采樵,為哈瑪沁所執。哈瑪沁者,額魯特之流民,出沒深山中,遇禽食禽,遇獸食獸,遇人即食人。婦為所得,已褫衣附樹上,熾火於旁。甫割左股一臠,忽聞火器一震,人語喧闐,馬蹄聲殷動林谷。以為官軍掩至,棄而遁。蓋營卒牧馬,偶以鳥槍擊雉子,誤中馬尾。一馬跳躑,群馬皆驚,相隨逸入萬山中,共噪而追之也。使少遲須臾,則此婦血肉狼籍矣,豈非或若使之哉!婦自此遂持長齋,嘗謂人曰:「天下之痛苦,無過於臠割者。天下之恐怖,無過於束縛以待臠割者。吾每見屠宰,輒憶自受楚毒時。思彼眾生,其痛苦恐怖,亦必如我,故不能下咽耳。」此言亦可告世之饕餮者也。(《閱微草堂筆記》)

   74.不忮之誠,信於異類  吾昔少時所居書室,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眾鳥巢其上。武陽君惡殺生,兒童、婢僕皆不得捕取鳥鵲。數年間皆集巢於低枝,其鷇可俯而窺也。又有桐花鳳四五,日翔集其間。此鳥難見,而能馴擾,殊不畏人。閭里聞之,以為異事。此無他,不忮之誠,信於異類也。(呂祖謙《臥遊錄》)

   75.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詩句)  無故則不殺,非時則不殺,禽獸胎卵則不殺,鱗介細小則不殺,蟲蟻無害則不殺。可生者使之生,當殺者不妄殺。張佑詩云:「剔開紅焰救飛蛾。」仁人之言藹如,信然!(《松濤館筆記》)

   76.和氣致祥  「刳胎焚夭,則麒麟不至;干澤而漁,則蛟龍不游;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丘聞之,君子重傷其類者也。」(《說苑》)

  ①丘:孔子名丘,此為孔子之言。

   77.留得殘枝葉自生  十日書齋九日扃,春晴何處不閑行,  瓶花落盡無人管,留得殘枝葉自生。(徐獻可)

   78.眠鷗讓客  入夜始維舟,黃蘆古渡頭,  眠鷗知讓客,飛過蓼花洲。(真山民)

   79.柳浪聞鶯  葉葉東風楊柳青,青驄得得傍花行,  勸郎收卻金丸彈,留個鶯兒叫一聲。(陶月山《西湖竹枝詞》之一)

   80.天地好生  天地別無勾當,只以生物為心。如此看來,天地全是一團生意,覆載萬物。人若愛惜物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朱熹)

《護生畫集》附文(第五集)

   1.輕紈原在手,未忍撲雙飛  曉露零香粉,春風拂畫衣,  輕紈原在手,未忍撲雙飛。     (清 熊澹仙《見蝶詩》)

   2.散拋殘食飼神鴉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散拋殘食飼神鴉。     (宋 孫光憲《竹枝詞》)

   3.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好去春風湖上亭,柳條滕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唐 戎昱詩)

   4.落日呼歸白鼻豚  紫絮茅花飛入門,淺溪幽響出籬根,  溪家老婦閑無事,落日呼歸白鼻豚。          (明 張琦詩)

   5.捲簾飛入兩蜻蜓  小山如畫仿眉青,已潤莓苔雨乍晴,  滿戶風來潮未退,捲簾飛入兩蜻蜓。         (清 蔣於野詩)

   6.魂夢到滄州  一身文采異常流,卻使閑身不自由,  永日翠籠相併睡,豈無魂夢到滄州?    (宋 徐照《觀所養鸂鶒詩》)

   7.風為將絲度別檐  雙井茶芽醒骨甜,蓬萊香燼倦人添,  蜘蛛正苦空庭闊,風為將絲度別檐。         (宋 楊萬里詩)

   8.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牧笛聲中踏淺沙,竹籬深處暮煙多,  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清 高鼎詩)

   9.見人驚起入蘆花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舟擱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宋 劉克莊詩)

   10.人閑牛亦樂,隨意過前村  秋晚稻生孫,催科不到門,  人閑牛亦樂,隨意過前村。      (宋 張孝祥詩)

   11.雨余春水滿  朝來池上有新句,火速報教同舍知,  昨夜雨余春水滿,白鷗飛下立多時。          (某宋人詩)

   12.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唐 孟浩然詩)

   13.人牛相對眠  山村柳絮天,稚子習耕田,  飯罷日亭午,人牛相對眠。      (清 湯貽汾詩)

   14.浪打鴛鴦  鴛鴦偶,雙宿雙飛雙廝守。  驀地風波兩下分,雌雄隔水都回首。    (見明 陸采《明珠記》曲本)

   15.尋香  行遍江村未有梅,一花忽向暖枝開,  黃蜂何處知消息,便解尋香隔舍來。          (宋 翁卷詩)

   16.一方絲羅巾,千百春蠶命  仙家住處絕塵寰,也厭人間殺業添,  自織藕絲衫子嫩,可憐辛苦赦春蠶。           (玉鬘詩)

   17.反哺  烏鴉烏鴉對我叫,  烏鴉真真孝。  烏鴉老了不能飛,  對著小鴉啼。  小鴉朝朝打食歸,  打食歸來先喂母,  母親從前餵過我。    (見《學校唱歌集》)

   18.隻影向誰去  元好問云:「太和五年乙丑歲,予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邱』。」並作《雁邱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別離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19.籃中魚蛤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  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不見盧懷慎,蒸壺似蒸鴨,  坐客皆忍笑,髡然發其冪。  不見王武子,每食刀幾赤,  琉璃載蒸豚,中有人乳白。  盧公信寒陋,衰發得滿幘;  武子雖豪華,未死神已泣。  先生萬金璧,護此一蟻缺,  一年如一夢,百歲真過客。  君無廢此篇,嚴詩編杜集。      (宋 蘇東坡詩)

   20.黃口無飽期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慈母念,今日爾應知。      (唐 白居易詩)

   21.石上山童睡正濃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煙芳草綠茸茸,  飢餐渴飲隨時過,石上山童睡正濃。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22.白雲明月任西東  白牛常在白雲中,人自無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23.一曲昇平樂有餘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  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昇平樂有餘。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24.牧童歸去不須牽  綠楊陰下古溪邊,放去收來得自然,  日暮碧雲芳草地,牧童歸去不須牽。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25.羌笛聲聲送晚霞  騎牛迤邐欲還家,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26.牛也空兮人也閑  騎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閑,  紅日三竿猶作夢,鞭繩空頓草堂間。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27.一鵲噪新晴  雨過花添色,風來竹作聲,  小窗無個事,一鵲噪新晴。    (虞愚《雨後即事》)

   28.春郊草味鮮  日長耕作罷,閑步晚風前,  牛背安眠好,春郊草味鮮。      (緣緣堂主人詩)

   29.春塘  春流一夜水平堤,菱葉縱橫荇帶齊,  分付兒童須愛惜,莫驅鵝鴨浴前溪。     (明 徐勃《田園雜興》)

   30.客來不入門,坐愛千年樹  茅屋兩三間,草草蔽風雨,  客來不入門,坐愛千年樹。      (明 張承客詩)

   31.草不知名略似蘭  尹似村《小園絕句》云:「春草自來芟不盡,與花無礙不妨多。」深得司馬溫公所云「草非礙足不芟」包容氣象。(見《隨園詩話》)

   32.騶虞(《毛詩傳疏》云:「騶虞,義獸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不食生物,不履生草,有至信之德。」)  汝南周顒與蘆江何某書,勸令菜食曰:「變之大者,莫過死生。生之所重,無逾性命。性命之於彼極切,滋味之在我可賒。……丈人於血氣之類,雖不身踐,至於晨鳧夜鯉,不能不取備屠門。財貝之經盜手,猶為廉士所棄。生性之一啟鑾刀,寧復慈心所忍?騶虞雖飢,非自死之草不食。聞其風者,豈不使人多愧!」丈人得此有素,聊復片言發起耳。(見《南史》)

   33.何不捕之  魯恭為中牢令,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②。」其人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見《後漢書》)

  ①廉:考察,查訪。  ②將雛:所孵化的幼子將要出殼。

   34.犬豕同乳圖  郭世俊,太原人,家門雍睦,七世同居。犬豕同乳,烏鵲同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見《魏書》)

   35.縱虎  貞元十四年,申州多虎,白晝噬人。州牧王徴大修擒虎。其有老卒丁某善為陷阱,一虎墜阱中。丁方被酒,俯視,亦墜阱中。虎瞪視丁,丁告之曰:「爾若率群輩遠離此土,則不殺汝。」虎頷之。眾以繩引丁出。並填土於阱,虎乃出,奮迅躑騰,叫嘯而逝。自是群虎屏跡,山野晏然矣。此乃信誠交感所致耳。(見左沖之《述異記》)

   36.救蟻  二宋(宋郊、宋祁)幼時有胡僧見而謂曰:「小宋當魁天下,大宋亦不失甲科。」後十餘年,大宋又遇僧。僧驚曰:「公風神異昔,能活數百萬命者。」宋笑曰:「貧儒何力及是!」僧曰:「公試思之。」大宋俯思良久曰:「旬前,堂下有蟻穴為暴雨所侵,吾戲編竹為橋,以渡群蟻,由是蟻命獲全,得非此乎?」僧曰:「是也。小宋今歲固當首捷,然公終不出小宋下。」比唱第,小宋果中首選。憲章太后當朝,謂不可以弟先兄,乃大宋為第一,小宋為第十。始信僧不妄。(見李元綱《厚德錄》)

   37.靈犬一  隋煬帝時,閩中太守鄭韶養一犬,憐愛過子。韶有仇家薛元周,懷刃欲殺韶,未得其便。一日,韶將出,犬拽衣不放。韶怒,令人縛犬於柱,出大門。犬掣斷繩而走,依前拽韶衣不令去,韶異之。犬忽嗥吠,跳身出,咬殺元周。韶搜元周衣下,果藏有短劍。(見薛用弱《集異記》)

   38.靈犬二  唐時楊褒,旅遊客戚家。戚家貧,無以供客,欲殺犬為饌。犬向褒跪其前足,褒異之,乞犬歸。居年余,褒妻有外遇,與外男合謀殺褒。某夜褒睡,外男懷刃入室,犬咬傷其足,又咬傷褒妻足。褒醒而搜之,得刃,告官,妻與外男皆置法。(見薛用弱《集異記》)

   39.靈犬三  晉陸機,畜一犬曰「黃耳」。機官京師,久無家信,戲語犬曰:「汝能齎書馳取消息否?」犬喜搖尾。機作書,盛以竹筒,系犬頸。犬出驛路,馳往機家,取回書歸。人行往返五旬,犬才二旬余。後犬死,機葬之,人呼為「黃耳冢」。(見左沖之《述異記》)

   40.靈犬四  青州老人朱先生,以賣葯自給,每攜一妻、一妾、一犬,來往各地。至某地,有匪殺三人,盡奪其資。犬奔還家,以爪掊地,哀鳴不已。家人引犬告官。官喻犬:「汝主人得非為匪所殺耶?」犬搖尾引眾至埋屍所,繼又前導,盡獲匪黨。(見《續墨客揮犀》)

   41.靈犬五  唐中宗時,諫議大夫柳超得罪謫嶺外,以一犬二仆自隨。二仆欲圖其資裝,謀奉毒藥於諫議食。未進,犬咬死二仆。後數日,詔赦還京。(見薛用弱《集異記》)

   42.守冢(靈犬六)  陳武帝既害王僧辯,王之屬吏揚州刺史張彪亦敗走。彪與妻楊氏,及所養犬名「黃蒼」者,入匿若耶山中。陳文帝遣章昭達領千兵重遘之,並圖其妻。彪眠未起,黃蒼驚吠,劫來便嚙,一人中喉即死。及彪被害,黃蒼號叫屍側,宛轉血中……。既葬,黃蒼又俯伏冢間,號叫不肯離。(見《南史》)

   43.靈鳥  唐明皇時,長安楊崇義妻劉氏與鄰人李私通,欲殺崇義。一日,崇義醉歸,劉氏與李殺之,埋枯井中,僮僕皆不知,惟一鸚鵡在架上。劉氏故令僮僕覓夫,並告官。官日夜捕賊不得,詣家檢校。架上鸚鵡忽叫:「殺家主者,劉與李也。」官捕二人拷問,備招情實,遂置二人於法,並奏明皇。明皇喂鸚鵡於後宮,封為「綠衣使者」。張說作《綠衣使者傳》。(見《開元天寶遺事》)

   44.雙鴻  天津弋人得一鴻,其雄者隨至其家,哀鳴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又至,弋人並捉之。見其伸頸俯仰,吐出黃金半錠。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將以贖婦也。」遂並釋之。兩鴻徘徊,如有悲喜,遂雙飛而去。弋人稱金,得二兩六錢強。噫!禽鳥何知,而鍾情若此。悲莫悲於生別離,物亦然耶!(見《聊齋志異》)

   45.除暴  天津某寺,鸛雀巢於鴟尾。殿上承塵中有大蛇,每至鸛雛圍集時,輒出吞食凈盡。鸛悲鳴數日乃去。如是三年,料其不復至,而次歲巢如故。及雛長,蛇又蜿蜒而上,鸛驚飛直上青冥。俄一大鳥翼蔽天日,從空疾下,以爪擊蛇,蛇首立墜。大鳥振翼去。鸛從其後,若將送之。(見《聊齋志異》)

   46.靈豬  江南宿州睢溪口,民被殺,投屍於井,官驗無兇手。忽一豬奔至馬前,啼甚慘,眾役驅之不去。官曰:「畜有所訴乎?」豬跪前蹄,若叩首狀,官命隨之行。豬起,前導至一家,排戶入,豬奔卧榻前,以嘴嚙地出刀,血跡尚新。執其人訊之,果殺人者。鄉人義之,各出費,養豬於佛舍,號曰「良豬」。十餘年死,寺僧以龕埋焉。(見《子不語》)

   47.救象  廣中有獵人入山,偶卧憩息,不覺沉睡。被象來鼻攝而去,至大樹下。頓首一鳴,群象紛至,四面旋繞,若有所求。前象仰視樹,俯視人,似欲其登。獵人足踏象背登樹,不知其意向所在。少間一狻猊來,每象皆伏,狻猊擇一肥者將噬之。象戰慄,無敢逃者,唯仰視樹上獵者。因望狻猊發一弩,狻猊立殪,諸象瞻空拜舞,獵者乃下。象復伏,以鼻牽衣,似欲其乘。獵人遂跨身其上,象行至一處,以蹄穴地,得脫牙無算。獵人下束治已,象乃負送出山始返。(見《聊齋志異》)

   48.接吻  鄉人張翻,僑居星洲,業屠戶。時日軍南侵,糧食缺乏。張於農村購得一懷胎母豬宰之,腹中出豬兒十多頭,盡售於市,獲利數百元。後數日,張攜數百元再往農村購豬,一去多日不返。家人四齣尋找,至一橡樹園,見張身首異處,手足四分五裂,掛於樹上。人咸謂是屠豬之報。(蔡普凈居士述)

   49.翩翩新來燕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畫樓,  叨借椽間住,茶飯不相求。  嬌兒戲庭前,莫將金彈投,  狸貓穿花陰,與汝素無仇。  和愛共相處,美景可長留,  陽春布德澤,萬物皆悠遊。        (藤壺詩)

   50.打掃  群蟻運糧食,驛路多繚繞,  行行重行行,歷盡崎嶇道,  漸近蟻穴邊,有人來打掃,  掃入畚箕內,攜向桶中倒,  群蟻命如何,下文無人曉。        (冷泉詩)

   51.此路不通!  蜜蜂嗡嗡飛,頻撲玻璃窗,  不知玻璃堅,但慕窗外光。  此路原不通,何苦費力量?  我告蜜蜂言,左門通迴廊。  蜜蜂不聽話,碰壁力轉強,  行將效觸柱,頭破流腦漿。  求生不顧死,可笑亦可傷,  快把窗子開,放他還故鄉。       (朧月夜詩)

   52.「還我小寶寶!」  一貓生二子,相貌都很好,  兒童放學歸,大家爭來抱。  母貓緊緊跟,口中咪咪叫,  好似聲聲說:還我小寶寶!        (小君詩)

   53.運糧  古瓶插鮮花,供在窗欞側,  閑來供觀賞,怡然意自得。  誰知花瓶下,原有螞蟻穴,  瓶底當穴口,孔道被阻塞。  群蟻正運糧,有家歸不得,  負重團團轉,四面無從入。  穴中亦有蟻,盼待心正切,  欲出尋夥伴,無門不得出。  一段狼狽事,無人注意及,  誰能行方便,移瓶開蟻穴?     (緣緣堂主人詩)

   54.拾貝  灘邊有大蚌,其殼厚且堅,  潮平浪靜時,展殼望青天。  若有暴敵來,立刻緊閉關,  自謂有保障,生命得安全。  誰知東鄰兒,拾貝來灘邊,  瞥見一大蚌,止步笑顏開。  俯身如拾芥,取蚌投竹籃,  提籃回家轉,先把爐灶燃。  投蚌入沸湯,任他受熬煎,  蚌死人自樂,共贊湯味鮮。     (緣緣堂主人詩)

   55.獸相食  有餚名腰花,豬玀之腎腸;  有餚名羊尾,綿羊之膀胱;  有餚名豬腦,豬玀之腦漿;  顧名思義時,投箸不能嘗。        (光源詩)

   56.難逃  兒童玩知了,長線系蟬腰,  縛在窗欞上,欲飛不能高。  貓兒欲捕蟬,蟬兒苦難逃,  試看此景象,誰人不心焦?        (王節詩)

   57.探牢  籠中畜大魚,浸在河岸邊,  河流深且廣,活水來源源,  專待嘉賓至,烹魚薦時鮮。  此魚似死囚,刑期尚未宣,  親友來探牢,再見恐無緣。        (夕霧詩)

   58.救傷  寫完新詩篇,擱筆獨閑吟,  忽見書案角,有物正移行。  似蟻不像蟻,似蠅不是蠅,  俯首仔細看,景象令人驚。  兩蟻相扶掖,蹣跚向牆陰,  一蟻已受傷,肢體正攣痙,  二蟻銜其足,努力向前進,  急欲扶回家,回家好養病。  小蟲知互助,此情甚可敬,  始信含識者,無不具人性。     (緣緣堂主人詩)

   59.跛狗  吁嗟汝小狗,行步何彳亍?  近前仔細看,一足常屈曲,  應是貪口食,慘遭棍棒撲。  人為萬物靈,狗是小牲畜,  狗無大罪過,何必刖其足?  狗傷不足道,人心太殘酷。        (惟光詩)

   60.叫哥哥  捉得叫哥哥,禁閉在竹籠,  愛聽[口+瞿][口+瞿]聲,懸之在畫棟。  日久興闌珊,飲食忘記供,  蟲身苦饑渴,奄奄不能動。  欲死不即死,比死更苦痛,  餓養眾生者,罪比殺生重。        (紅梅詩)

   61.牛的貢獻  牛奶味鮮美,營養人之身,  牛皮用途廣,製品堅且精,  牛角與牛骨,工業之所珍。  自己不吃飯,終身事農耕,  牛為人服務,可謂忠且勤,  不敢討功勞,但求免死刑。       (阿闍梨詩)

   62.小白兔  我是小白兔,寄居在人群,  身上有長毛,質比羊毛精。  年年被人剪,日日產量增,  織成線衫褲,衣被及群生。  奪我身上暖,我決不怨人,  但願屠刀鋒,免得試我身。        (惟光詩)

   63.毛織物  人身之衣,羊身之毛,  呢絨嗶嘰,到處暢銷。  比綿溫暖,比綢堅牢,  人人愛用,產量豐饒。  羊之於人,可謂功高,  何以報之?一把屠刀。      (董君詩)

   64.好春光  蜻蜓蝴蝶兩飛忙,撲葉穿花翅盡香,  枝上鶯啼交燕語,聲聲歌頌好春光。          (花散里詩)

   65.雙雙瓦雀入門來  桃花零落李花開,點點飛紅襯碧苔,  地僻家貧人不到,雙雙瓦雀入門來。           (桐壺詩)

   66.福壽  蝙蝠棲古屋,蟄伏過三冬,  春夏乘夜出,翩翩飛碧空。  不食人間粟,為人除害蟲,  人人應愛惜,此蝠與福同。        (藤壺詩)

   67.阿黃銜傘遠來迎  黃梅時節綠成蔭,貪看青山坐小亭,  驀地雲騰時雨降,阿黃銜傘遠來迎。          (朧月夜詩)

   68.蛻化  蠢蠢毛蟲丑,嬌兒莫殺傷,  春來化彩蝶,點綴好風光。        (明石詩)

   69.明日是中秋  閑院畜雙鴨,雌雄常相逐,  主人勤照拂,不忘喂與浴。  只為酬佳節,肥鮮可果腹,  明日是中秋,人笑鴨應哭!        (紅梅詩)

   70.屍影  嬌娃忽驚呼,有人正懸樑;  原來是鴨屍,映著電燈光。       (軒端荻詩)

   71.長歌當哭  身在樊籠,心在林谷,  望斷家山,長歌當哭。      (學童詩)

   72.羨  千百年來席上餚,殺雞不必用牛刀,  可憐背上生雙翅,不會高飛上碧宵。          (雲居雁詩)

   73.白鵝  白鵝是英雄,闊步大道中,  望見汽車來,昂首又挺胸。  司機忙剎車,不敢沖其鋒,  白鵝奏凱歸,鶃鶃復喁喁。        (夕顏詩)

   74.黃蜂頻撲鞦韆索,為愛嬌娃縴手香  燕語鶯啼蝶舞忙,氳氤佳氣好春光,  黃蜂頻撲鞦韆索,為愛嬌娃縴手香。           (葵姬詩)

   75.秋聲凄咽  捉得金鈴賞好音,琉璃小籠巧裝金,  金鈴奏罷無聊賴,遙夢秋郊草露坪。         (秋好居士詩)

   76.覆巢  誰家稚子太無聊,偷把長竿毀雀巢,  雀命區微人不惜,童心殘忍罪難消。           (夕顏詩)

   77.上坡  老驢羸瘦頸皮穿,車重坡高欲上難,  多謝路人垂愛惜,肯將一臂挽車欄。           (夕霧詩)

   78.終身羈絆  誰家頑童惡作劇,長繩系住蜻蜓腳,  僥倖逃得性命回,終身束縛擺不脫。          (學童詩)

   79.送蟻還家園  放學歸來早,慈母相見歡,  替兒掛書包,勸兒吃糕團。  忽見書包上,有蟻正盤旋,  皇皇如喪家,急急如求援。  此蟻家何在,家在課桌邊,  偶然出門游,爬上書包緣。  被我帶著走,道路幾萬千,  我已安抵家,此蟻還家難。  蟻亦有慈母,正在望兒還,  不見兒歸來,望眼將欲穿。  念此心不安,糕團難下咽,  連忙用紙匣,請蟻居其間,  持匣返學校,送蟻還家園。        (小君詩)

   80.顯微鏡中  閑來展詩篇,隨意恣諷詠,  忽見書頁上,有物蠕蠕動。  其色如墨點,其小如針孔,  顯微鏡下看,一看心頭悚。  此乃一生命,形似小甲蟲,  百體俱完備,頭角何崢嶸。  急忙向前走,皇皇如有營,  軀體雖甚小,秉命與人同。  清風翻書頁,小蟲忽失蹤,  縱浪大化中,不知其所終。     (緣緣堂主人詩)

   81.重生  道旁有二柳,枝葉何稠密,  八月颶風吹,一柳當腰折。  光干一二丈,立盡三冬雪,  誰知春風來,幹上嫩芽出,  行人皆歌頌,天地好生德。        (朱雀詩)

   82.含笑向朝陽  一群牽牛花,含笑向朝暾,  艷色交清露,鮮妍愛殺人。  須知群花命,寄托在一根,  一旦根斷絕,花葉皆凋零。  此花雖藐小,象徵人世情。        (明石詩)

   83.用莖吸養料,苟且延殘生  有人患奇病,連日睡昏昏,  神經失知覺,飲食不能吞,  全賴葡萄糖,注射靜脈針。  艷艷瓶中花,亦猶此病人,  花葉雖完好,枝下已無根,  用莖吸養料,苟且延殘生。        (浮舟詩)

   84.欣欣向榮  窗前瓦縫裡,生長一莖草,  嫩葉何青青,長枝何窈窕。  迎風勤拜舞,映日如微笑,  全靠雨露恩,供給滋養料。  此草何名稱,我也不知道,  但喜天地間,欣欣生意好!        (落葉詩)

   85.花蔓在空中,搖曳向秋光  一叢牽牛花,生在粉牆旁,  攀緣竹釘頭,漸漸爬上牆。  竹釘已爬盡,生意正未央,  花蔓在空中,搖曳向秋光,  好比無依兒,歧途獨彷徨。        (冷泉詩)

   86.空山小劫  一朵蒲公英,生在深山中,  花瓣金黃色,枝葉綠青蔥,  當路亭亭立,含笑向春風。  忽有游山客,大步登高峰,  芒鞋腳力重,花枝當其沖,  麗質盡摧殘,美景一場空。        (落葉詩)

   87.菊萎猶開卧地花  蓬飛更作迴風舞,菊萎猶開卧地花,  秋盡草根燒不死,春來枯木又生芽。          (阿闍梨詩)

   88.大魚啖小魚,小魚啖蝦蛆  茫茫世界,芸芸眾生,  升沉懸殊,弱肉強吞。  苛政之猛,甚於刀砧,  思及禽獸,豈不顧人?  善護生者,先護人群。      (學童詩)

   89.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笑萬家愁  作罷護生畫,憑欄舒胸襟,  俯仰天地間,遙聞悲嘆聲。  聲從遠方來,儘是不平鳴,  貧富何懸殊,苦樂太不均。  大魚啖小魚,弱肉強者吞,  娑婆世界中,火熱與水深。  安得大寶筏,普渡諸眾生?  寄語慈悲者,護生先護人。        (學童詩)

   90.延年益壽  有生必有死,何人得靈長?  當其未死時,切勿加殺傷。  自生復自死,天地之恆常,  萬物盡天年,盛世之嘉祥。        (學童詩)

《護生畫集》附文(第六集)

   1.馬戀其母  西商李盛庭買一馬,極馴良。惟道逢白馬,必立而注視;或望見白馬,必馳而追及。後與原主人談及,原主曰:「此本白馬所生,時時覓其母也。」是馬也,有人心焉!(《閱微草堂筆記》)

   2.犬埋母骨  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犬各銜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鳴不絕。里人見而異之,共傳為孝犬雲。(《聖師錄》)

   3.稚犬斃虎  村民趙某家,犬生子,甫兩月,隨母行,母為虎噬。某呼鄰里壯士,持矛逐之。稚犬奔銜虎尾,虎帶之走。犬為荊棘掛胸,皮毛殆盡,終不肯脫。虎因繫纍行遲,眾追及,斃刀下。(《警心錄》)

   4.猴子塞創  鄧芝見猿抱子在樹上,引弩射之,中猿母。其子為拔箭,以木葉塞創。芝乃嘆息,投弩水中。(《蜀志·鄧芝傳注》)

   5.慈烏反哺  烏鴉烏鴉對我叫,烏鴉真真孝。烏鴉老了不能飛,對著小鴉啼。小鴉朝朝打食歸,打食歸來先喂母。母親從前餵過我。(兒歌)

   6.識母氣  鮮於氏,眉州人,因合葯,礫一蝙蝠為末。及和劑,則有小蝙蝠數頭圍集其上,目皆未開,蓋識母氣而來也。一家為之灑淚。(《警心錄》)

   7.義鹿冢  銀台侯廣成先生家,放一鹿於堯峰。數年,侯死。鹿跳躑斷角,累日不食,亦死。山僧憐而葬之,碣曰「義鹿冢」。(《聖師錄》)

   8.馬能擒盜  宋崇寧間,東阿董熙載飲於村落,醉歸,墜馬,卧道次,馬韁持於手。忽有盜至,盡解其衣,又欲其馬,方俯首取韁,馬遽嚙盜髻,盜不得去。逮熙載醉醒,盡復取還所失物,馬始縱盜。(《陶朱新錄》)

   9.犬能捕盜  滁州一山僧,被盜殺死。徒往報官,畜犬尾其後。至一酒肆中,盜方群聚縱飲。犬忽奔噬盜足。眾以為異,執之至官,立訊,伏法。(《聖師錄》)

   10.犬斃毒蛇  明初,無錫張尚書丁艱歸里。一日出訪友,道中有毒蛇纏其左足。有犬隨行,犬嚙蛇數段,始得無事,而犬以毒斃。尚書裹以筦席而埋之,作《義犬志》。(《酌泉錄》)

  ①丁艱:為亡故的父母服孝。

   11.貓殉主  江寧王御史父某,有老妾年七十餘,畜十三貓,愛如子女,各有名字,呼之即至。乾隆己酉,老婦亡,十三貓繞棺哀鳴。喂以魚,不食,飢三日而死。(《新齊諧》)

   12.伴侶  甬東孀婦包張氏,因夜紡無伴,乃畜一鵝。居數年,孀婦卒。鵝繞其柩三匝,哀鳴而斃於柩旁。族人瘞之於張氏墓側,碣曰「義鵝冢」。(《勸世叢談》)

   13.蛇護孱王  明英宗陷北營。乜先雪夜令人行刺。其人見一大蟒蛇繞護帳外,畏怖而去。自是稍加敬禮。(《明通紀》)

   14.求侶  湘東王修,竹林堂新構。太守鄭裒送雌鶴於堂,留其雄者在宅。霜高月冷,無夕不淚,聞者墮淚。忽有一鶴飛赴堂中,驅之不去,即鄭宅之雄也。(《渚宮故事》)

   15.鴛鴦殉侶  明成化六年十月間,鹽城天縱湖漁夫,見鴛鴦群飛,弋其雄者而烹之。其雌者隨棹飛鳴不去。漁夫方啟釜,即投沸湯中死。(《聖師錄》)

   16.雁丘  元裕之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獲一雁殺之。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因葬之,號曰「雁邱」。(《梅磵詩話》)

   17.雁殉侶  王一槐司鐸銅陵時,言有民舍除夜燎煙,祓除不祥。一雄雁觸煙而下。家人以為不祥也,烹之。明晨,又一雁飛鳴繞檐,數日亦墮而死。(《聖師錄》)

   18.義鴿  江浙平章某宅,養二鴿。其雄者為貓所食。家人以他雄配之,憤斗而死。謝子蘭作《義鴿詩》以吊之。(《聖師錄》)

   19.羊殉亡羔  宋真宗祀汾陽日,見一羊自擲道左。怪問之,左右對曰:「今日尚食殺其羔。」真宗不樂,自是不殺羊羔。(《同生錄》)

  ①汾陽:第二集第40幅「母羊自殺」作「汾陰」。  ②尚食:負責皇宮膳食的官職名。

   20.母犬觸柱  戈陽方家墩吳家,犬生數子。令其仆攜溺於河,仆私烹之。犬躡仆後,目睹其狀,號叫悲酸,以頭觸柱而死。(《廣信府志》)

   21.鶴拔氅毛  隋大業二年,新作輿服儀衛,課州縣送羽毛。民求捕之,殆無遺類。烏程有高樹逾百尺,上有鶴巢。民欲取之不可,乃伐其根。鶴恐殺其子,自拔氅毛投地。(《通鑒》)

   22.悲鳴送子  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於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以其往而不返也。(《孔子家語》)

   23.救命  獵者愛德華,嘗銃殺亞基鳥一羽。方欲俯拾,忽見有亞基鳥二羽飛落海灘,竟將死鳥銜去。愛德華感之,終身罷獵。(《職分論》)

   24.犬哺貓子  宋張孟仁妻鄭氏、其弟張孟義妻徐氏,共室而居,妯娌無間,寸縷不入私室。其乳貓為人竊去,犬哺其兒。太宗聞之,旨表其門曰「二難」。(《宋史》)

   25.犬護幼女  呈貢縣村民畜一犬,甚馴。其妻採薪,幼女隨之不及。俄大雪。薄暮負薪歸,女與犬俱不見。明晨邀村人尋之,見女卧大樹下,犬偎依其旁,得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滇南雜誌》)

   26.義貓認主  姑蘇齊門外,一民負官租,出避。家獨一貓,催租者持去,與人。年余,民過其地,貓忽躍入其懷,但仍為人奪去。至夜,民卧舟中,聞蓬間有聲。視之,貓也,口銜一綾帨,內有金五兩餘。人謂之義貓。(《涌幢小品》)

   27.鶴識舊人  唐劉禹錫詩序云:「友人白樂天,去年罷吳郡,挈雙鶴雛以歸。予相遇於揚子津,閱玩終日。翔舞調態,一符相書,信華亭尤物也。今年春,樂天為秘書監,不以鶴隨,置之洛陽第。一旦,予入門問訊其家人,鶴軒然來睨,如舊相識。徘徊俯仰,似含情顧慕填膺,而不能言者。回作《鶴嘆》,以贈樂天。」(《唐詩金粉》)

   28.百舌詐死  梁溪俞正齋家,畜一百舌鳥,語言清朗,常懸戶首。有遠官訪俞,捐金強買焉。鳥在籠中哀鳴不已,至北關官船中,遽死。皆嗟嘆,開籠玩之,忽飄然高飛。隔日歸俞家。鳥之忠且智如此。(《酌泉錄》)

   29.犬寄書  陸機有駿犬,名「黃耳」,甚愛之。羈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汝能齎書取消息否?」犬搖尾作聲。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為常。(《晉書·陸機傳》)

   30.白鶴寄詩  才女晁采,養一白鶴,字「素素」。一日,小齋坐雨,念其夫於役,久乏音問,謂鶴曰:「昔西王母青鸞、郭紹蘭紫燕,皆能寄信達遠,汝獨不能乎?」鶴延頸向采,若受命狀。采即援筆直書二絕句系其足,竟致其夫,尋即束裝歸矣。(《內觀日疏》)

  ①於役:有事遠行。

   31.傳書鴿  唐曲江張九齡,少養群鴿。每與親書,系鴿足,依所教處,飛往投之,無一差舛。因目為「飛奴」。(《開元遺事》)

   32.雁足帛書  蘇武在匈奴,漢使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武書,系帛雁足。」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史記》)

   33.知更雀  裴耀卿勤於王政,夜看案牘,晝決獄訟。嘗養一雀,每夜至初更時有聲,至五更則鳴急。耀卿呼為「知更雀」。(《開元遺事》)

   34.鹿示人蔘  阮孝緒母疾,合葯須服生人蔘。舊傳此草出於鐘山,孝緒躬歷幽險,忽見一鹿前行,隨至一所,就視果得此草。母服之,遂愈。(《梁書·處士傳》)

   35.群鼠應聲  會稽鐘山有人姓蔡,不知名,隱山中,養鼠數千頭,呼來即來,呼去即去。(《南史·隱逸傳》)

   36.群鳥助葬  漢顏烏,事親至孝。父亡,負土成墳。群烏銜土助之,其吻皆傷。因以縣名。(《異苑》)

   37.燕集几案  馬樞所居之處,常有白燕一雙,巢其庭樹。馴狎欄廡,時集几案。春去秋來,幾三十年。(《陳書·馬樞傳》)

   38.馬救主(一)  秦苻堅,為慕容沖所襲,馳馬墮澗中,追兵幾及矣。堅計無由出,馬即踟躕臨澗,垂韁與堅。堅不能及,馬又跪而授焉。堅援之,得登岸,而走廬江。(《異苑》)

   39.馬救主(二)  孫堅討董卓失利,被創墮馬,卧草中。軍眾分散,不知堅所在。堅所乘馬弛還營,踣地呼鳴。將士隨馬行,於草中得堅。(《吳志·孫堅傳》)

   40.犬救煤暈  京師火炕燒煤,往往薰人中毒,多至死者。儀徵陳定先冬夜偕其妻寢,皆中煤毒暈。家人不知也。家畜一犬,忽咆哮萬狀,向主人窗外爬沙,窗紙盡碎。家人起毀門入,則陳與妻並死,急救乃蘇。(《茶餘客話》)

   41.燕助營巢  郁七家,有燕將雛,巢久而毀。鄰燕銜泥,去來如梭,頃刻巢復成。明日,遂育雛巢中。乃知倉皇急難時,群燕來助力者。(《聖師錄》)

  ①將雛:孵化的幼子將要出殼。

   42.畫眉警盜  黃祝,黟縣人,慶元間為鄱陽主簿。被盜入室,竊衣分置兩囊。署有畫眉,頗馴黠,解人語。是夜家人熟睡,畫眉忽跳躑籠中,悲鳴不輟。聞者以為遭貓搏噬,起視之。盜警走,遺其囊,得不失。(《警心錄》)

   43.象感出槎  上元中,華陰縣有象,入莊家中庭卧。其足下有槎,人為出之。象乃伏,令人騎入深山,以鼻掊土,得象牙數十以報之。(《朝野僉載》)

  ①槎(chá):指木刺。

   44.虎感拔刺  江州有婦人,採拾於野,忽為虎攫而踞之。婦向天大呼。虎舉其掌,婦視其中有刺,因為拔之,虎乃舍婦而去。(《江南余載》)

   45.虎感去鯁  晉郭文,晦跡潛修。遇虎張口至前,文手探虎喉中,得骨,去之。自是虎常馴擾左右。文出山,虎必隨焉。以書策置其背上,虎負而行。(《談薈》)

   46.犬母遺兔  張元,性謙謹,有孝行。陌有狗子,為人所棄。元見,即收養之。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元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狗為人棄,若見而不收,無人心也。」未幾,狗母銜一死兔,置元前而去。(《北周書·孝義傳》)

   47.鼠救縊婦  姑蘇閶門外,某商婦逋欠客錢。客告官禁追。婦無措,閉戶自縊。自早至晚不出。鄰家怪之,排戶入,見婦繩斷仆地。又見大鼠無數,群聚叫噪焉。急救得蘇。蓋其家素不畜貓,又常以米穀供鼠食也。(紀聞)

   48.雙鶴銜珠  噲參,事母至孝。有玄鶴為弋人所射,窮而歸參。參收養治療,瘡愈放之。後鶴夜到門外,參秉燭視之,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參焉。(《述異記》)

   49.放魚得報  饒州商人,過鄱陽湖,見網戶得一大魚,重百餘斤。漁人索銀一兩,商人如數買之,投河中。越月,商人挾貲歸,夜過鄱陽。盜登其舟,移至蘆葦中,將殺而劫其貲。忽一大魚躍入艙中,潑刺格盜,盜刃不能傷。俄而巡捕船至,執盜,魚即躍入江中。此康熙三十六年七月事。(《小豆棚》)

   50.下馬救蛇  昔隋侯因使入齊,路行深水沙邊,見一小蛇,於熱沙中宛轉,頭上血出。隋侯愍之,下馬以鞭撥入水中。一夕,夢見山兒持珠曰:「昔蒙救護生全,今答恩,請勿卻。」迨旦,見一珠在床頭。(《搜神記》)

   51.蠅集筆端  隋時酒工王五,每見酒及水中溺蠅,輒取出,用干灰掩之,俟其活,放焉,如此數年。偶被誣告,罪當死。典刑官執筆書判,有數蠅集筆端,不能書,逐去復來。官疑有冤,白於朝,得釋。(《現報錄》)

   52.羔跪受乳  羔食於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春秋繁露》)

   53.羊感救命  王固清虛寡慾。及丁母憂,遂終身蔬食。夜則坐禪,晝則誦經。嘗聘於西魏,因宴饗之際,請停殺一羊。羊於固前跪拜。(《陳書·孝友傳》)

  ①丁母憂:為亡母服孝。

   54.孫慧郎  胡惟庸畜胡孫十數,衣冠如人,客至,則令供茶行酒。能拜跪揖讓,吹竹笛聲尤佳。人稱之為「孫慧郎」。(《已瘧編》)

   55.鸚鵡和歌  河間王琛,有妓朝雲,善歌。又有綠鸚鵡,善語。朝雲每歌,鸚鵡和之,聲若出一。號為「綠朝雲」。(《侯鯖錄》)

   56.犬忠於主  商人負衣囊及錢囊出門,犬隨行。中途如廁,將二囊置地上,及行,取衣囊而忘錢囊。犬吠其後,商人叱之。又吠,並嚙其衣。商人怒,拾石擊犬,犬負傷去。商人入市買物,方憶及錢囊,急返,見犬卧囊上,周身流血。急醫治,得不死,但跛一足。(逸話)

   57.熊有先見  京師西直門有熊入城。兵部郎何孟春曰:「熊之為兆,既當備盜,亦當慎火。」未幾,城內多火災,乾清宮亦毀。或問出何占書?何曰:「此見《宋史》紹興時事。」(《治世余聞》)

   58.鹿去不歸  博山西關李氏家,畜一鹿最馴,見人則呦呦鳴。其家門外皆山,鹿有時出,至暮必歸。屬當秋祭,例用鹿。官督獵者急,無所獲,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與。獵者固請,李氏遲疑曰:「姑徐徐。」其日鹿去,遂不歸。(《小豆棚》)

   59.馬促出走  晉司馬休之為荊州,宋公遣使圖之。休之未覺。所乘馬忽連鳴不食,注目視鞍。休之試鞴之,即不動。鞴訖,還坐,馬又驚跳。遂騎馬,驟出門,而使已至矣。因先去獲免。(《渚宮故事》)

   60.馬愛聽經  馬鳴菩薩講經,馬必傾聽。人使馬餓七日,然後於馬鳴菩薩講經之旁置馬秣。馬不食而聽講,講畢始食秣。(《大乘起信論新釋》)

   61.牛能示警  章子瑜明經述云:「清兵未屠嘉定之先,牛登城而鳴。洪楊未陷嘉定之先,牛登城而行。」大凡禍患之來,物必有先知者。(《觳觫紀聞》)

   62.犬勸避禍  吳諸葛恪征淮南歸,朝會之夜,精爽擾動,通夕不寐。嚴畢趨出,犬銜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耶?」出仍入。坐少頃,復起,犬又銜衣。恪令從者逐之。及入,果被孫峻所殺。(《搜神記》)

   63.犬能改過  宋儒畜一犬,善盜鄰肉,因付之狗屠。犬逃歸,作乞憐狀。儒與約:「勿盜肉,盜則貸死。」犬即弭耳馴伏。投以骨,一嗅即去,甘守糠核。(《涌幢小品》)

   64.犬能知罪  某西人有一犬,聞人言「鴨」字,則現驚異之狀。一日,客至,主人偶談及此。客不信,乃故言及「鴨」字,犬即現不安之狀。再言之,則起立。三言之,則垂尾而出,似有深恥者然。蓋前日此犬曾傷一鴨而食之,主人厲斥之,因此不忘。(《廬隱筆記》)

   65.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韓非子》)

   66.駝知水脈  敦煌西渡流沙往外國,沙漠千餘里無水。時有伏流處,人不能知。駱駝知水脈,過其處輒不行,以足踏地。人於其所踏處掘之,輒得水。(《博物志》)

   67.狐鳴迎客  永州澹山嶺,岩有馴狐,凡貴客至則鳴。鄭志完將至,狐鳴,寺僧出迎。志完怪之,僧以狐鳴對。志完作詩曰:「我入幽岩亦偶然,初無消息與人傳。馴狐戲學仙伽客,一夜長鳴報老禪。」(《堅瓠集》)

   68.鶴能檢書  衛濟川養六鶴,日以粥飯啖之,三年識字。濟川檢書,皆使鶴銜,取之無差。(《金城記》)

   69.歸山  富商段姓養一鸚鵡,甚慧,能誦《隴客詩》及梵本《心經》。段豢養之於雕籠中。熙寧六年,段忽系獄。及歸,問鸚鵡曰:「我半年在獄,極怨苦。汝在家喂飼以時否?」鸚鵡曰:「君半年在獄,已不堪。鸚哥久閉籠中,豈不怨乎?」段大感悟,即日放之。(《樂善錄》)

   70.鸚鵡課誦  嶺南有士人,養白鸚鵡,每晨必誦觀音佛號、《白衣咒》,兼能誦《歸去來辭》、《赤壁賦》,及李太白詩等。一日,謂士人曰:「我從西方來,還從西方去。」是夕,奄然而化。(《見聞錄》)

   71.鵝聽講經  凈因寺沙門慧遠養一鵝,嘗隨聽經。每聞講經,則入堂伏聽。泛說他事,則鳴翔而出。(《兩京記》)

   72.鵝聽課誦  靖州觀音寺,與副將某署相鄰。一日,廚人將宰鵝,鵝忽飛上寺殿鴟尾。僧異之,因乞施寺中。每朝夕課誦,鵝輒上殿諦聽,日食蔬飲水而已。自順治中至今二十餘年,尚在。(《池北偶談》)

   73.雞不食生  杭州徑山釋法欽,養雞,不食生類,隨之若影,不游他所。及欽入長安,哀鳴三日而絕。今雞冢在山。(《宋高僧傳》)

   74.魚誦佛號  唐天寶中,當塗民劉成,鬻魚蟹。天暮泊舟,四顧無人。忽聞舫中有連呼「阿彌陀佛」者。視之,乃一大魚,振鬛搖首而呼,其聲甚厲。俄而萬魚俱跳躍,呼佛聲動地。大懼,悉投江中。(《宣寶志》)

   75.鶴語  晉太康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於是飛去。(《異苑》)

   76.長鳴雞  晉兗州刺史宋處宗,得一長鳴雞,籠畜窗間。雞作人語,與處宗談論終日。處宗玄學乃大進。(《白帖》)

   77.蛇鳴得金  遼太祖從兄鐸骨扎,以本帳蛇鳴,命知蛇語者速解之。謂蛇言穴旁有金。鐸骨扎掘之,得金,以為帶,名為「龍錫金」。(《遼史》)

   78.我吃素  有旅人夜赴友人家借宿,友人將殺雞款待。旅人憐雞,佯言茹素,遂不殺雞。夜宿,忽聞雞鳴甚急,以為黃鼠狼來也,急起逐之。俄而牆倒,正壓其床。主人出視,以為客斃矣,乃在雞籠旁。雞促其起也。(逸話)

   79.龜填床足  南方老人年八十,日夜卧床上。床一足不平,拾磚填之,誤拾一龜。老人年百歲而死。其子拆床,龜徐步而去。負重二十年,不飲食,不死也。(《諸子》)

   80.縱鰻  日本國人多嗜食鰻,然又甚畏之,曰是有魚異,能為祟。不敢自殺,酒肆人代為操刀焉。嘗有醉客三、四人夜過酒肆,肆中人皆已睡。從門外問曰:「有鰻也無?」所畜之鰻於水中同聲答曰:「無!」肆主大驚,天明,盡縱其所畜之鰻,即日改業。(《右台仙館筆記》)

   81.虎知酬勞  廬陵婦人蘇易,善收生。夜忽為虎所取,行六、七里,至大壙,置地。見有牝虎難產,匍匐欲死。易乃為探出之。虎負易還,再三送野肉於門內。(《搜神記》)

   82.豬拒早殺  閔少圃言:「羅某業屠。一日將殺豕,豕作人言曰:『我應於明日死,何早也?』乃不殺。次日又將殺之,豕又言曰:『我應重至九十斤而死,今止八十七斤,何早也?』羅懼,售其豕於人,改業不復屠。(《右台仙館筆記》)

   83.犬寄郵信  歐西某地有一犬,能以主人所寄信,送入路旁之郵筒。一日,以數函令往投入,乃銜其一而返。取視之,則以未貼郵票故也。(《廬隱筆記》)

   84.雞要活命  乾隆十年,東鄉黃渡地方,有勞姓家,畜一雄雞。忽作人言云:「大家要活命。」其家以為妖而殺之。未幾,以訟訴破家。(《履園叢話》)

   85.鴨卵償債  許元,樂平士人也。其父夢有烏衣客來語曰:「吾昨貸君錢三百,今以奉還。」未及問其為何人何時所負而覺。其家畜十餘鴨。是日歸,於數外見一黑色者,遺一卵乃去。每日皆然,歷一月,凡誕三十卵,遂不復至,竟不知為誰氏者。計其値,恰三百錢。(《夷堅志》)

   86.知音犬  勾吳孫方伯藩家,畜一犬,聞弦歌聲,輒搖尾至。坐於彈者之側,側耳傾聽,聲啞啞然,似相應和狀。叱之不去,曲終自退。聞聲則又來。家人呼之為「知音犬」。(《已瘧編》)

   87.青蛙雪冤  熊鼎為浙江按僉事。寧海民陳德仲殺黎異,異妻屢訴不得直。鼎一日覽牒,有青蛙立案上。鼎曰:「蛙非黎異乎?可止勿動。」蛙果不動。乃逮德仲鞠實,正其罪。(《明史·熊鼎傳》)

   88.放魚  李沖元將破一魚。先夢一皂衣嫗曰:「妾腹中有五千子。妾生,五千子亦生。妾死,五千子亦死。敢望哀憐,特貸一命。」元遂放之,立意戒殺。後於水濱得珠。(《慈心實錄》)

   89.雞卵乞命  宋東平董瑛之父,以雞子掛於堂內樑上。妹婿至,庖妾請以供晨餐。董夜夢二十三小兒自梁而下,同詞乞命。中一女跛足。旦起,見妾持叉取所掛物,得二十三枚,方憶昨夢,乃舍之。孵之,一一成雞,惟一雌病腳。董自是不殺生。(《夷堅志》)

   90.盲犬待哺  咸溪童鏞,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獪,解人意。後白者忽目盲,不能進牢而食。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花者銜飯吐而飼之,夜則卧其旁。及白者死,埋之山麓間。犬乃朝夕往複數匝,若拜泣狀,卧其旁,必移時乃返。(《建寧志》)

   91.馬戀故主  南皮張尚書之萬,騎一紅馬,甚神駿。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請,遂牽而去。次日,送馬回。詢其故,曰:「甫乘遽被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以為劣馬,故退還。比公乘之,馴良如故。(《庸閑齋筆記》)

   92.母鹿隨啼  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載之持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放之。(《韓非子》)

   93.烏覆棄嬰  漢肅宗後,於王莽末年生,遭時倉卒,母棄之南山下。隆冬苦寒,再宿不死。外家偶過,聞啼聲,憐之,因往就視。有飛鳥舒翼覆兒,以為神靈,攜歸養之。年十三,乃以歸宋氏,後為肅宗後。(《東觀記》)

   94.蜘蛛收絲  陳恂六,偶坐檐下,見大蜘蛛結網檐畔。又一小蜘蛛連其旁,結小網於石。俄大網破,大蜘盡收其絲於腹中,將另結焉。獨石邊一絲牽連小網,若去,則小網無所依,必毀。乃盤旋樑柱間,遲疑良久,竟不收而去。(《警心錄》)

   95.團圞  天后時,劉景陽使嶺南,得秦吉了二隻,能解人語。至都,進之。留其雌者。雄煩怨不食。則天問曰:「何無聊也?」鳥曰:「吾配為使者所得,切思之。」乃呼景陽曰:「何故匿一鳥不進?」景陽叩頭謝罪,乃進之。(《朝野僉載》)

   96.黃犬送物  博羅何宇,母死,廬墓。家無僕從。一黃犬,間日輒游墓所,有所需,即書片紙系頸。家人見之,具備,系使負還,無或爽者。(《偃曝余談》)

   97.虎釋孝子  洪武中,包實夫授徒數十里外,途遇虎,銜入林中,釋而蹲。實夫拜曰:「吾被食,命也。如父母失養何?」虎即捨去。後人名其地為「拜虎岡」。(《明史·孝義傳》)

   98.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江州德安陳昉,家十三世同居。長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親睦,人無間言。每日必群坐廣堂,未成人者,別為一席。有犬百餘,共食一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宋史·孝義傳》)

   99.鱉覓偶  山陰陳爾誠,於門前罾獲巨鱉,置水缸內。其祖華宇,暮自外歸。窺見缸側一鱉,意其為覓偶而來也,並取置缸內,則聚首眷戀不相舍。爾誠感嘆,遂放之瀆中。自此舉家戒食鱉。(《警心錄》)

   100.首尾就烹  學士周豫家,嘗烹鱔。見有鞠身向上,以首尾就烹者。訝而剖之,腹中累累有子。物類之甘心忍痛,而護惜其子如此。(《傷心錄》)


推薦閱讀:

回憶父親豐子愷(豐一吟)

TAG:豐子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