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劉邦漢軍的戰鬥力,在彭城慘敗後又突然超過了項羽楚軍?

傷心楚漢之韓信篇:胯下犬(11)

歷史學者李開元教授曾多次撰寫論文,論證韓信在彭城之戰期間,並沒有跟在劉邦身邊作戰,而是待在關中招募舊秦騎士與關中子弟、組建新軍、並基於秦之軍法,對漢軍進行了全面的軍制改革。

劉邦和項羽都是楚國人,起兵後軍隊中沿用的制度也是戰國時的楚制。雖然,劉邦項羽的楚制軍隊最終滅掉了秦帝國的秦制軍隊,但這並不意味著楚軍制比秦軍制先進,而只是秦帝國自身崩潰了而已。我們知道,自戰國時秦孝公以來,秦軍之所以能夠多年不斷地戰勝各國軍隊,除了上升的國勢,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以二十等軍功爵製為中心的先進秦軍制,這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領先、最高效率的軍事制度。

圖:秦二十等軍功爵制

事實上,相較於秦制講究軍功激勵任人唯賢,楚制卻講究血緣至上任人唯親(楚國八百年來歷任令尹除吳起外都是王族),所以陳平說「項王不能信人, 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其實項羽之所以任人唯親,並非他個人政治品格有問題,而只是他身為楚國舊貴族遵從楚制的慣性而已。

而劉邦與韓信雖然也是楚人,但與項羽這樣的高級貴族沒得比,所以對軍制改革沒什麼包袱,什麼好用就用什麼,既然秦國軍制這麼好,那為什麼不用呢?

中國歷史上的很多執政者有個通病,就是覺得前朝制度一定是不好的,不然怎麼會被新朝滅掉呢?所以一旦新朝建立,就對前朝制度一通批判一通破除,殊不知前朝的滅亡不一定是制度的原因,或者說不是所有的前朝制度就一定有問題,關鍵得看執政者怎麼用。身為中國兵家中的天才人物,韓信能夠看清楚前朝「暴秦」之制度與其興亡之間的關係,敢於大膽啟用並改良「暴秦」之制度,從漢中到關中再到關東,一路發展壯大,終於鑄就了我中華歷史上最強的軍隊之一,漢軍!

所以,當劉邦在彭城慘敗之後,立刻命令韓信率領著他的新式漢軍出關趕赴山東救援。而此時彭城的敗兵,正分路向西潰退,一直潰退到了滎陽一帶,似乎還沒有止住的跡象。

自古以來的兵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組織撤退比進攻更困難。因為一旦後退,軍心崩潰。每一個人,從將軍到士兵,不可能真正了解整個戰局。他們見到自己的隊伍後退,便會認為自己打敗了。即使他們有能力阻擊住自己正面的敵人,也會擔心左右兩翼的潰敗使自己暴露在敵人的包圍之中,所以大家只能比賽著誰撤退的快,以保住性命,結果就再也止不住了;可劉邦此時,已然退無可退!滎陽乃洛陽的門戶、進入函谷關的鎖鑰,中原水陸交通之樞紐,若滎陽不保,劉邦就失去了立足中原的根本,只能退守關中,使天下重回戰國時代,則亂世就不知何時才能結束了。

初升的劉漢政權,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法國名將拿破崙曾說:擴張戰果與阻止潰敗敵軍的集結,是騎兵的職責。

同樣,阻擊追兵並掩護主力,也是騎兵的職責。

漢二年五月,楚先頭騎兵一路追擊漢王至滎陽,危急時刻,韓信率領舊秦騎兵及時趕到,在滎陽以東將追擊而來的楚騎兵堪堪阻截住,雙方展開騎兵大戰,此役便是楚漢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轉折點:京索阻擊戰。

京,即京城,在今河南榮陽東南三十里;索,即索城,在今河南榮陽東南二十里。滎陽位居天下之中,滎陽以西為崤函山脈,滎陽以東為河南平原,而處於滎陽東南的京索一帶便是一塊地勢平坦之地,非常適合車騎攻戰。因此韓信以逸待勞,在京索平原擺下陣勢,指揮灌嬰、靳歙、傅寬、李必、駱甲等騎將與舊秦郎中騎,大敗楚軍的追擊部隊,重創了楚軍鋒芒。接著韓信便趁機收聚起從東面敗退來的各路漢軍,與劉邦會和於滎陽,深溝壁壘,將楚軍追兵牢牢的扼在了榮陽以東地區,再難寸進。

經過韓信的努力,漢王總算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項王於是轉而開始了與諸侯修好,重建西楚聯盟的行動。楚漢雙方,進入長達三個月的休戰備戰期。

楚漢五年戰爭,每當漢王被項羽打成光腚,給他重新穿上褲子的總是韓信;每當漢王陷入危局,他第一個想到的也總是韓信。此二人之間,本有數不清的君臣恩義,誰能想到,他們日後竟走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難道說絕世英雄,便註定要孤絕於世?

唉,劉項韓,三大驕雄,三人三角,緣起緣滅,愈行愈遠,世事無常,當真令人慨嘆。

PS:見慣了天涯的熱鬧,實在受不了公眾號的冷清,現在決定鼓勵大家一下,從今天開始,每個月我會精選兩條精彩留言,贈送《千古名將英雄夢》實體書籤名版一套,希望大家踴躍上牆,讓我看到你們……

歡迎來稿,為《千古名將英雄夢》拾遺補缺,莫要遺珠了名將風流

關注中國戰爭史,關注烈烈名將中國魂

~文末廣告為騰訊平台統一配送的,您的每一次點擊都會給我們帶來一點點收益。

推薦閱讀:

劉邦偽游雲夢,削藩韓信
西漢韓國先抗擊匈奴後又投靠 都怪劉邦步步緊逼?
漢高祖劉邦究竟有多少個子女?他們最終的命運如何?
《資治通鑒》中的歷史第二卷【七】:最後的征伐
胯下之辱:韓信人生中第一次成功演出

TAG:項羽 | 戰鬥力 | 戰鬥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