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中醫入門(二)

秦伯未中醫入門(二)第二節 基本學說一、陰陽

陰陽學說,是古人在觀察自然現象中歸納出來,用以解釋自然現象的一種思想方法。前人發現萬物萬象都有正反兩種屬性,這種屬性是對立而又統一的,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中,就創立了陰陽學說,用陰陽這個名詞來代表一切事物中所存在著的對立統一的關係。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等,並用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道理去解釋宇宙間一切事物的變化。中醫用陰陽學說來說明醫學上的基本問題,從而成為中醫理論的思想體系,它貫穿在中醫學中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藥物等各個方面,構成了一整套合乎客觀實際的醫療方法,靈活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

在生理方面: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也能用陰陽學說來加以解釋。一般的說,陽的性質屬於動,陰的性質屬於靜;陽有保衛體表的能力,陰有保守內部精氣的作用。故在生理上,以陽代表體表皮毛、肌肉、筋骨等,以陰代表體內臟腑;並以五臟主藏精氣為陰,六腑主司消化傳導為陽。又從位置上分:上焦為陽,下焦為陰;外側為陽,內側為陰。從物質和功能上分:血為陰,氣為陽;體為陰,用為陽。每一處都存在著陰陽的屬性,用以說明生理的特有的性質和特殊的功能。

在病理方面:根據發病的部位和性質,區別表證屬陽,里證屬陰;熱證屬陽,寒證屬陰。凡是機能衰弱,如少氣、懶言、怕冷、疲倦、不耐勞動等多為陽的不足;物質的損失,如貧血、萎黃、遺精、消瘦等多位陰的不足。因而把一般癥狀分作四個類型,即陽虛、陰虛、陽盛、陰盛。指出陽虛的外面應有寒的現象,陰虛的裡面應有熱的現象;相反地陽盛的外面應該熱,陰盛的裡面應該寒。比如陽盛的癥狀為發熱、口乾、呼吸粗促、胸中煩悶;陰盛的癥狀為怕冷、四肢不溫,甚至戰慄;但有時陰虛的也能發生脈數、狂妄等類似熱證;陽虛的也會有腹內脹滿等類似寒證。概括地說,一切亢進的、興奮的、有熱性傾向的都歸陽證,衰弱的、潛伏的、有寒性傾向的都歸陰證。推而至於外科,陽證多是紅腫發熱,陰證多是白陷不發熱。

在診斷上:如以脈診來說,分有六個綱要,即在至數上分遲和數,體狀上分浮和沉,動態上分滑和澀。數、浮、滑屬於陽,遲、沉、澀屬於陰;陰脈多見於陰症,陽脈多見於陽症。以舌診來說,舌質的變化屬於血液的病變,色見紅、絳,乃是血熱屬陽,色淡或青,乃是血虛或血寒暑陰;舌苔的變化多系腸胃的病變,燥的黃的屬陽,潮的白的屬陰。所以《內經》上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在治療上:表證用汗法,里證用下法,寒證用溫法,熱症用涼法,都含有陰陽的意義。主要是陽勝則陰病,陰盛則陽病;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重寒能現熱象,重熱能現寒象。所以,《內經》提出了「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等大法。

在用藥方面:中藥的藥性主要是分彆氣味。一般以氣為陽,味為陰。氣又分四種,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味分五種,辛、甘屬陽,酸、苦、咸屬陰。故附子、肉桂、乾薑等具有辛熱性味的稱做陽葯,能升能散;黃連、銀花、龍膽草等具有苦寒性味的稱做陰葯,能降能瀉。此外,有芳香健胃作用的如砂仁、豆蔻等,也叫做陽葯,有滋養肝腎作用的如首烏、地黃等,也叫做陰葯。

這裡順便提一下,因為中藥的藥理,就是中醫基本理論在中藥學上的運用,所以,要深明中藥的氣味,必須首先了解中醫的陰陽學說,然後才能結合辨症恰當地用藥。

《內經》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然其要一也。」這是說明不論事物的巨細,只要有對立統一的關係存在,均可運用陰陽來解釋。故在中醫學中就有陰中之陽、陰中之陰、陽中之陽、陽中之陰的進一步分析,也就是在陰和陽的裡面再分出陰陽來,例如一天內,白晝是陽,夜間是陰;白晝又分上半天是陽中之陽,下半天是陽中之陰,上半夜是陰中之陰,下半夜是陰中之陽。又如以臟腑來說,則六腑是陽,五臟是陰;五臟中間則心、肺為陽,肝、脾、腎為陰;再分心為陽中之陽,肺為陽中之陰,肝為陰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脾為陰中之至陰。在藥物氣味方面同樣如此:氣為陽,味為陰;味厚的為陰中之陰,味薄的為陰中之陽;氣厚的為陽中之陽,氣薄的為陽中之陰。這樣的分析是從客觀實際中總結出來,又回到客觀實踐中證實了的。舉個虛汗的例子來說,白天是陽盛的時間,假如白天自汗,就認做陽虛,因為白晝屬陽,用黃芪、附子一類補氣補陽葯去制止它;在夜間自汗就認做陰虛,因為夜間屬陰,用地黃、山萸一類補血養陰葯去制止它。又如找不到原因的發熱,而發熱又有一定時間的,在夜間發作的多用補陰葯,稱為養陰退熱法;白天發作的多用補陽葯,稱為甘溫除熱法。由此可見,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是深入淺出的一種分類方法,也是由博返約的一種歸納法則。

陰陽既是事物對立統一的概括性代名詞,故不論物質的、機能的、部位的對立,都可以包括。不過應該明確中醫廣泛地把陰陽應用於各個方面,都是實有所指的,因此要徹底理解中醫運用陰陽的道理,必須通過臨症,只有通過臨證才能明白陰陽所起的實際作用。例如熱是屬於陽,但熱有表裡、虛實的不同,故傷風感冒引起的發熱,當用發汗法,叫做疏散解表;化膿性腫瘍引起的發熱,當用內消法,叫做消散清解;肝火引起的發熱,當用清降法,叫做平肝清熱;虛勞引起的發熱,又當用滋補法,叫做養陰退蒸。所以,熱屬於陽這是一般情況,而熱的屬於表、屬於里、屬於虛、屬於實則是機動的。還有,臨證上常分陰盛陽虛、陽盛陰虛、陽虛陰盛、陰虛陽盛,意思是說同樣的陰證和陽證,有因陰盛而引起的陽虛,有因陽盛而引起的陰虛,有因陽虛而引起的陰盛,也有因陰虛而引起的陽盛,這就和一般的陽虛、陰虛、陽盛、陰盛症有所差別。如果是單純的陰虛、陽虛,則治療法就比較簡單;如果陰虛、陽虛是由陽盛、陰盛引起的,則就需要標本兼顧了,像腹水症用溫運逐化法,溫運是扶陽,逐化是排除陽虛而產生的水濕;口渴證用清胃生津法,清胃是制熱,生津是補充因陽盛面消耗的津液。這裡的陰陽或指機能,或指物質,在部位方面也不相同,但均有所指這是實在的。

最後還應指出,陰陽在中醫理論中是一個突出的重點,中醫在陰陽的運用上,有兩個最重要的概念:第一,是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生長和殺藏,即互相依存、互相約制的意思。陰陽在作用上與表現上都是彼此相反,但又是彼此相容,彼此促進,絕對不能分離的,所以《內經》上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又說:「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第二,是陰陽和調。陰陽必須和調,即矛盾必須求得統一。不僅人體內部存在的陰陽偏盛偏衰的對立要統一,就是體內外環境也要統一,使內外調和以維持身體的健康。故《內經》上說:「陰陽和調,則血氣淖澤滑利。」又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二、五行

中醫除用陰陽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對立統一以外,還引用了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的聯繫。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這五者的關係,主要有兩個方面,即「相生」與「相剋」。

相生,就是相互滋生和助長的關係。五行中的相生關係是這樣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從五行相生的關係中,可以看出,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兩個方面,如以木為例,生我者為水,我生者為火,故借母子關係來說,水為木之母,火為木之子。其他四行以此類推。

相剋,就是相互約制和克服的關係。五行中的相剋關係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這五行相剋的關係中,也可看出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再以木為例,克我者為金,我克者為土,也就是金為木所「不勝」者,土為木所「勝」者。

上述五行相生和相剋兩個方面,它們之間的關係,不是並行不悖,而是相互為用的,也就是生克之間有密切的聯繫,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這種相互為用的關係,稱做「制化」關係,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制化關係,是維持平衡的必要條件,否則有生無克,必使盛者更盛;有克無生,必使弱者更弱。

在生克中還有一種反常現象,即我克者有時反來克我,克我者也有時反為我克。比如:水本克火,在某種情況下,火亦能反過來克水,這就稱做「相侮」。凡是相生、相剋、相侮均有一個條件,就是本身之氣充實則相生,否則不能生;本身之氣有餘則能克所勝和侮所不勝,不及則不但不能克所勝反而為所不勝乘侮,故《內經》上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五行在中醫學上的運用,主要是按五行的屬性,將自然界和人體組織在一定的情況下歸納起來,同時以生克的關係說明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就自然界來說,如方位的東、南、中、西、北,季節的春、夏、長夏、秋、冬,氣候的風、暑、濕、燥、寒,生化過程的生、長、化、收、藏,以及五色的青、赤、黃、白、黑,五味的酸、苦、甘、辛、咸,均可依木、火、土、金、水的次序來從屬。在人體方面,以肝、心、脾、肺、腎為中心,聯繫到目、舌、口、鼻、耳的七竅,筋、脈、肉、皮毛、骨的五體和怒、喜、思、憂、恐的五志等等。明白了這一歸類方法後,當接觸到屬於某一行性質的事物時,便可從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把它們結合起來加以分析,以便理解這一事物的性質。詳見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方位:東、南、中央、西、北

季節:春、夏、長夏、秋、冬

氣候:風、熱、濕、燥、寒

動物:雞、羊、牛、馬、彘

植物:麥、黍、稷、谷、豆

氣: 臊、焦、香、腥、腐

味: 酸、苦、甘、辛、咸

色: 青、赤、黃、白、黑

音: 角、徵、宮、商、羽

數: 八、七、五、九、六

內臟:肝、心、脾、肺、腎

七竅:目、舌、口、鼻、耳

形體:筋、脈、肉、皮、骨

志: 怒、喜、思、憂、恐

聲: 呼、笑、歌、哭、叫

病所:頸、胸、脊、肩、腰

病態:握、憂、噦、咳、慄

中醫的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同樣是指導中醫臨床工作的。舉例來說,如木性調暢,肝氣也應舒暢,郁則為病,治以舒肝理氣;木能克土,肝病可以犯脾,未犯前,就應當預為防止,已發現脾病時,則宜疏肝健脾;水能生木,所以肝虛的病症,可用滋腎的方法來柔肝;金能克木,則肝旺的癥候,可用佐金平肝法。其他臟病,如肺勞用培土生金法,脾瀉用益火培土法,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處理的。從這些治法的運用上,也可說明一個問題,即中醫非但不把內臟孤立起來,而且極其重視內臟之間的密切聯繫,常常在甲臟有病時,從乙臟或丙臟來進行治療,因而有「隔一」、「隔二」和「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等方法。

再從五行與人體臟腑、體表器官的聯繫來說,如目屬於肝,因內熱而引發的目赤羞明,多用清肝法;肌肉屬於脾,形體消瘦羸弱,多用補脾法。又如肝主風,凡有頭暈目眩等肝風上旋的癥狀,多用柔肝熄風法;脾主濕,凡有胸腹脹滿、小溲短少等阻滯癥狀,多用健脾理濕法。這些都是用五行來分析歸納的。當然,不是說所有治法不能離開五行,而且也不容許任何病症都機械地搬用五行,而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靈活應用。

中醫的五行學說雖以五種物質作基礎,配合內臟加以演繹的,但並非表示該臟器就是由那種元素所構成,只是用來說明其性質。前人指出五行的性質是:木氣正直,其性柔和,其用曲直,其化生榮;火氣升發,其性急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土氣平厚,其性和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金氣瑩明,其性剛勁,其用散落,其化堅斂;水氣內明,其性流下,其用流溢,其化堅凝。這裡所說的氣意思就是本能,性是性情,用是作用,化是變化,每一行的性情、作用和變化都是根據本能來的。例如木的本能是正直的,所以他的性情也柔和順物,它的作用在曲中求直,它的變化為生氣榮茂。因而結合到五臟,在病變方面就主張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瀉之、水郁折之。無非根據五種不同性質,使其暢達、發揚、疏利、肅降和疏通,以恢復它的本能。

陰陽要平衡,五行也必須求其平衡。所以《內經》又指出了五行的平氣、太過和不及現象,如說:「平氣如何?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太過,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這些名詞,都是用來形容五行的正常和不正常的現象。比如木得其平,便敷布和氣,故曰敷和;木氣不及則陽和委屈,稱為委和;如果有餘,則生髮無制,故稱發生。在研究五行的時候,對這方面能夠細細體會,便易掌握其運用規律。

三、經絡

經絡學說也是中醫理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內經》上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又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鄭重地指出了經絡的重要性,為醫者必修的一門課程。它和陰陽、五行學說一樣,貫穿在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治法、藥物等各個方面,並起有重大的作用。

經絡,直者為經,橫者為絡,網羅全身,錯綜聯繫。它的作用是內屬臟腑,外絡形體,行氣血,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全身經絡,主要的為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奇經八脈。其中十二經絡分為六支陽經、六支陰經,逐經相傳,循行臟腑、頭面、四肢;經別是十二經脈的別出,在陽經和陰經之間構成表裡配合,著重於深部的聯繫;經筋是起於肢末,行於體表,著重於淺部的聯繫;奇經八脈則為調節十二經脈的。所以經脈是氣血運行必由的通路,貫串在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後,從而將人體各部分包括五臟、六腑、頭面、軀幹、四肢、九竅等,聯繫成為有機的統一整體。並由於經絡互相銜接,由陰入陽,由陽入陰,從里走表,從表走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氣血流行,循環不息,所謂陰陽相隨,內外相貫,如環無端。

人體生理功能,以五臟六腑為主,但使人體內外、上下保持著平衡的協調,進行有機的整體活動,則經絡起有重要的作用。經絡學說,是前人在長時期的臨症實踐中根據無數病例治療效果的分析研究而形成的。故用經絡來分析證候,也能作為辨症論治的準則之一。一般外邪的傳變,大多通過經絡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如以真中風病來說,輕者中絡,症見肌膚麻木,口眼歪斜;稍重中經,症見左癱右瘓;身重不勝;再重則中腑、中臟,症見口噤、舌強、神昏不醒、便溺或阻或遺。又如自內髒髮生的疾病,同樣會在所屬經絡反映出來,如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脅,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腘。氣留則痛,臨症上常可遇到。

在臨症治療上,經絡也是重要依據之一。大家熟悉的針刺手上合谷穴,能治齦腫齒痛;刺足三里穴,能治胃病,這些都是通過經絡所起的作用。此外,經絡與處方用藥也有關係,如中藥學上將藥物的主治功能分屬十二經,見那一經病用那一類葯。像麻黃入太陽經,葛根入陽明經,柴胡入少陽經。以上三葯均能治療風寒頭痛,如痛在後腦及項者,屬太陽經,用麻黃;痛在前額及眉棱骨者,屬陽明經,用葛根;痛在頭之兩側或一側者,屬少陽經,用柴胡。其他尚有一些葯常用於某種病症,成為某種病的主葯,如辛夷用於鼻塞,荔枝核用於疝氣,薑黃用於手臂痛,狗脊用於背脊疼痛等,都是從分經上來的。

一般認為經絡學說專門指導針灸治療的理論根據,這是不全面的。中醫無論內科、外科以及婦、幼、推拿、正骨各科,從來沒有脫離以經絡學說為指導的範疇。經絡學說的重要性,在長期實踐中已經證明其實際價值,近來通過中西醫密切合作,在實驗研究中也初步證實了好些問題。如針刺委中、內庭、足三里等穴後,胃的蠕動、波速、波輻、胃張力及排空時間均有明顯變化;針刺合谷、三陰交等穴,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和間隔縮短;針刺膻中、天突、合谷、巨闕等穴,在X線下觀察到食管壁蠕動增強,食管腔增大,能緩解吞咽困難的痛苦等。這些不僅說明了針刺對內臟活動的影響,也說明了經絡與臟器的關係,值得注意。

四、預防

預防的目的,為消滅疾病,保障健康。《內經》里很早就提到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後葯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在《內經》的預防思想指導下,歷來有關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的知識,如在《千金方》等書內早有記載。現在重點談談中醫預防的基本精神。

第一,前人認為疾病的發生,除日常飲食起居不節外,與自然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而本身的體力強弱尤為主要因素。故保持健康,首先要充實精力,其次應避免外邪的侵襲。《內經》上曾說:「邪之所湊,其氣(指人身精氣)必虛。」又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還指示了適應四季正常氣候來鍛煉身體的方法,如春夏宜保養陽氣,秋冬宜保養陰氣,以及春氣養生,夏氣養長,秋氣養收,冬氣養藏之道。務使內外環境互相適應,達到預防疾病,從而健康長壽,這是中醫預防的基本理論。

第二,早期治療,認識到有病即治,事半而功倍。如《內經》指出:「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經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這是說外邪侵害人體,多從表入里,病在皮毛即當急治,拖延下去便逐步深入,等傳入臟腑,病就嚴重而難治了。所以,預先給予醫療,防止疾病惡化,對於臨症工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它的規律,掌握病情,必須有預見性。例如《金匱要略》上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為肝病往往影響到脾,如果治肝病的時候照顧到脾,使脾不受到損害,那麼就可不讓肝病傳變,容易痊癒。中醫在臨症工作上十分重視病邪的發展,並強調要及時控制其變化。在《傷寒論》和溫病學方面有很多地方討論這些問題。此外,在切脈、望舌等診斷方面也經常指出病邪傳變的預兆,足供參考。

於此可見,中醫的預防,分未病預防和已病防止兩個方面,預防疾病的發生是主要的,如果已經得病邪那就要將預防精神貫徹到治療方面去,也就是在治療時努力防止疾病向壞的方面發展。這種寓預防於治療之中的醫療方法,也是中醫特點之一,並在這方面積有豐富的經驗。


推薦閱讀:

跟著專家學養生丨夏天曬得受不了?這個中藥面膜方子要收好!
陶氏中醫:如何與「不死癌症」銀屑病共處?
哪兒不舒服刮一刮——從眼保健操說開去
第十講 中醫藥理學基本理論之三
中醫針推師談談穴位這些事兒(實用貼)

TAG:中醫 | 中醫入門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