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書法
06-05
太極與書法--- 聶訓斌(2012-05-02 13:23:18)轉載▼ 太極與書法的相同相近之處很多。不是牽強附會,而是世間萬物皆同源。 太極一詞,最早出現於古書《周易》當中。此書分二大內容,一是卦,二是傳。在《繫辭上傳》文章:「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就是指陰陽。黑白相對。謂之「道」。 書法之意,就是文字的藝術表現形式體現。白紙黑字,稱「技巧」。日本稱其為書「道」。 太極拳的起源河南溫縣陳家溝村。 書法起源河南澠池仰韶村。 太極拳主要五大流派陳、楊、吳、武、孫。其它零星還有眾多。移花接木,故能玄虛,標新立異,五花八門。但門戶有別。至今,作為國術,發展推廣不如韓國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在奧運項目有地位。這多少有些「內訌」各自為戰的因果。 書法的主要五種類型,篆、隸、楷、行、草。甲骨文雖說是最早的。這種斷檔的藝術,大眾傳承越來越少。少數學究私佔為寶。貽誤後學。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精華,古有「南拳北腿」一說。易中天的《大話方言》書中解釋大意為「南方街巷狹窄,難以施展。北方地闊,天馬行空。願意在腳上下功夫。。。」。所以,與太極拳的拳打卧牛之地不能混淆。別誤認為太極拳發源於南方。 書法當中也有「北碑南帖」一說。我的理解為,北方先祖集中定居,立碑象徵繁衍的傳承。南方多移民,顛簸流離,隨身帶著家譜字帖也是無奈之舉圖個方便。 太極入門一招一式,虛實轉合。勁道來龍去脈需踏踏實實揣摩。立身中正,以意領氣,式短意不斷,意氣緊相連。太極拳有高架、低架之分。- 書法入手一筆一划,曲直彎折。意境神采飄逸要仔仔細細勾勒。姿勢端正,心腕交映。筆短意不斷。有法入道,有道引法。書法有坐姿、站姿區別。 太極拳欣賞通過觀碟、看書,略知一二。知其外不知其里。現場觀摩體會氣勢磅礴的韻味。跟明白老師口傳心授才能步入正軌。 書法臨帖描紅。貌似神不合。更多的參觀書畫展覽、大師現場潑墨。力透紙背的震撼而令人擊腕驚嘆拍案叫絕。- 太極拳有「太極十年不出門」之說;書法也有「人前一分鐘,背後十年功」之理。 太極拳有「預左先右,預右先左「虛實之理;書法也有「往右運筆,先往左側峰,到右結束,再往左收峰「之法。 太極拳講究動中求靜,心專一靜,頓悟圓通;書法也講究靜態求動,龍飛鳳舞,栩栩如生。 太極拳與書法,一武一文。《孔子家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馬虹老爺子又引用「有武事者,同樣必有文備」。二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太極拳特點講究「八法」。捧、捋、擠、按、採、挒、肘、靠。太極拳還講究「五步」。進、退、顧、盼、定。 書法特點也強調「八法」。橫、豎、撇、捺、點、提、豎鉤、橫折。書法也講究「五方」仿、寫、思、博、德。 太極拳的四正四隅八個方位。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書法中的「米」一楷字就活靈活現的表達出來了。林柏老師諄諄教導我,腳下有「米」,肩上有「品」。大道至簡,深入簡出,讓人很容易理解、體會。太極拳與書法都講究人的品格。「德藝雙馨」德為先。前幾天,有個馬老爺子的弟子在網群里大言不慚的詆毀藐視老人家。我就因為反駁。被他踢出群。這種忘恩叛祖的小丑,德其不端,藝也修正不到那裡去。 書法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俗稱「蘇黃米蔡」。其實,第四位的蔡襄的蔡據說是蔡京。在《水滸傳》里,蔡京與高俅、童貫、楊戩壞事做絕。民意反感,後人棄之而不頌。 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照奎講過。「練好太極拳是要八輩子修好德性的人才能練好的」。淡泊名利、篤行弘道、浩然正氣才具有大師風範。 書法中的「字如其人」,「字如心畫」也是這個道理。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劉墉,戲裡嬉笑怒罵。未免真實。封建帝王一手統治,伴君如伴虎。整天還不提心弔膽。所以,看劉墉的字,你會啞然失笑。字體豐肥,圓滑得體。世故老道的劉墉,字就體現讓人抓不到小辮子的滑稽。- 太極拳的力與氣的關係。力由足下生,聚發腰胯,形於手臂。氣觸運動的過程。 書法中大道至簡的道理感悟出來力於氣。硬筆書法如鋼筆字就體現「力」。毛筆軟軟的體現「氣」。 太極拳特點非圓即弧。預左先右,虛實鮮明。講究內三合、外三合。心與意、意與氣、氣與力、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足。練習時,力蓄而不發或少發。大圈化小圈,小圈化無圈。拳本無法,無招勝有招。陳照丕提倡練拳初期可以猛打猛摔。促使開骨關節。董虎嶺也建議舉重,加大功力積累。博眾家之長,修片面短視。才是太極提高的台階。小學的文化水平自己很難領悟透大學的知識。所以,跟明白的老師學拳少走彎路。老師的含義就是授業、傳道、解惑。太極的內涵也就包括拳譜、拳理、拳法。 書法也講究逆峰落筆順峰收筆。圓潤閑雅,稜角分明,這是指楷書。行書體現在內不再外,轉折提按,行雲流水。飄逸洒脫。「我書意照本無法」的蘇東坡。突出率意之意。書法字體也講究三合。橫式、豎式、三叉式。結構合理,淡濃有度。凝神貫注,力運毫端,氣意心隨。林柏老師講拳給我形象比喻,發力如頓筆,一個字每筆畫式都是頓筆哪還像字嗎。偶爾為之,更顯氣度與神韻。我個人認為王羲之和顏真卿兩人在行書、楷書水平造詣相差無極,伯仲之間。張旭在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啟發靈感,盡得草聖美名。在突破創新的基礎上才有了自己的風格。不然,過去賬房先生天天寫字記賬可成大家的寥寥無幾。章太炎雖非大家。但他也有「先放後收」的心得體會。 太極拳八十三式重複動作很多。金剛搗碓、斜行坳步、掩手弘錘,各四式。六封四閉、單鞭,各七式。二路炮錘中,光掩手弘錘就六個。這種重複疊加,銜接各有不同。現在簡化太極拳失去應有的精華。傳統太極拳妙就妙在先賢的合理編排。自有它讓我們用心洞察的玄機奧妙。 書法典型的要數王羲之的《蘭亭序》。區區三百二十餘字短文。光是「之」字,重複就有近二十處。細細觀來,每個字體都是不同。各具異態。但又互映得體。誰又覺得多餘繁臃。- 太極拳即使一個師父教出來,學的也都是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神和貌似的更是少之又少。如陳發科宗師的弟子田秀臣。陳照奎宗師的弟子馬虹。顧留馨和陳立清觀看馬虹表演後讚許有加。月映千川景不同,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太極還是那個太極。萬變不離其宗。每個人的領悟、天賦都有所不同。差異在所難免。 書法還要提《蘭亭序》。不管是定武版、神龍版、馮承素版、褚逐良版、世南版。都有小小的瑕疵。細細看看。「視昔」「悲夫」中間的塗鴉。風格迥然不同,各有特點。像顏真卿四十歲前的字相比,小而不擠、密而不疏。和七十多歲被害前的大而不散、結構合理,各有千秋。 太極拳習練久已長壽。吳圖南、鄭悟清、馬岳梁。馬虹老爺子都今年八十多了。 書法界也更多,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齊白石、啟功。。。。 太極拳家傳淵源。陳家溝有「二王」王西安、王戰軍。名家薈萃眾多,鄭州有「三張」張志俊、張茂珍、張其林。 書法界更有「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名家也有「三張」張海、張大俠、張書范 太極與書法相輔相成,相映成趣。太極圖像兩個黑白小魚,我看更像圓形端硯,黑如濃墨,白如淡水。墨如人生厚重,水如人生清淡。厚重加清淡等於高雅,清淡添厚重賦予情趣。 太極與書法,相輔相成,同為一理。修心養性,獲益匪淺。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文人書法,就應該是這樣的!
※【幹掉常用字】(第三十四期)「其」
※【幹掉常用字】(第四十期)「知」
※楷書結構100法,學好書法不再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