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音樂與女人

羅素說,尼采帶著鞭子去找女人。 ——《西方哲學史》

席勒說,如果沒有女人,在我們生命的起點將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歡樂,老年失去慰藉。 女人與哲學    男人與女人的差異是天生的,用宗教上的觀點說,男人與女人的差異是上帝造成的,無法改變。男女平等是從社會倫理上認定的,這種認定是人類思想認識進步的結果,不是上帝選擇的結果。其實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的存在,都是社會的需要,不是人的本能的需要,這可能就是人在建構獨立的生存空間時,所定下的生存法則吧。即使在男女平等意識中,仍然無法掩蓋這種差異的存在。相對於男人而言,上帝對女人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更高的生存準則。尼采本人具有很濃厚的女性氣質所特有的敏感與細膩,可是他的哲學卻將女人強烈的割離出去,除了他本人的原因之外,沙樂美拒絕他的求愛可能是另一個原因。女人沒有孤獨嗎?孤獨不屬於女人嗎?還是哲學真的不需要女人嗎?我探問了很久,盡量去尋找歷史上的女哲人的存在,可是真的,除了具有哲學意識水平的女欣賞者之外,好像真的沒有女哲人存在過。哲學好像是一門很特別的學科,不是它拒絕了女人,可能是女人拒絕了它吧。尼採的哲學和叔本華的哲學,都背負了貶低女人的惡名,而中國的傳統的哲學思想領域中根本就沒提到過女人,好像女人不存在一樣。      

女人與古典音樂    在古典音樂的領域,女演奏家很多,但女作曲家很少。2006年漂亮的德國小提琴家索菲穆特曾到中國巡迴演出她精心準備的為記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的小提琴音樂會,獻上的是莫扎特的5首小提琴協奏曲,音樂美妙而動人。穆特曾被指揮大師卡拉揚力捧,號稱世界頂級的小提琴家,但在她演奏表現吉普賽人生活的《流浪者之歌》時,曾被人評價為:不失為一流精品,但充滿了宮廷怨婦的瑣碎、造作,沒有表現出吉普賽流浪者的野性與蒼涼,原因是作為一個女人的穆特永遠也無法抹去上帝在其性別色彩上的塗抹上的脂粉氣。這一番結論的對比就是來自另兩位演奏《流浪者之歌》的男演奏者:埃里克?弗雷德曼和薩拉薩蒂。    莫扎特的音樂較為明朗、清澈,對於女性而言較為適合,有時候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典雅氣質很濃的女演奏者能否可以演奏具有狂熱的貝多芬的進行曲呢,也許能,但總感到一些不和諧。古典音樂似乎也分出了性別,比如肖邦的鋼琴曲、舒曼的音樂,這些音樂中明顯帶有很多女性化的色彩,那種細膩與纖柔的旋律體現了作曲家本人身上偏重的女性氣質。音樂被不同的人詮釋成不同的含義,還有那種特別的韻味。    我個人還收藏著日本女鋼琴家宇田多光的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時常拿出來聽,但總是聽不出真正的內容來。

思維的偏差    太過抽象的東西,往往用形象的東西無從表達出準確的意圖。女人從來就是形式邏輯的典範,對於形象的物體有著特有敏感與思考,也許女人在形式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與力氣,所以對內容就失去了應有的理性認識,而哲學恰恰是這樣的學科。哲學雖然很抽象,但看看那些哲學家,他們原來在生活上是一塌糊塗,甚至他們中有很多人是放蕩不羈,不修邊幅,可是抽象的思辨就是在這些人中產生的。由女人來解釋哲學的本質,這可能會使哲學的意義走向另一個方向。    相對於本質與表象而言,男人所關心的是本質的價值,女人關心的也是本質的價值,但她們往往卻被表象所迷惑,誤認為漂亮的表象才是本質。男人為了一件喜歡的物品願花十倍的價錢購入,女人更願意花十分之一的價錢買下毫無意義的物品。    古典音樂的抽象有別於哲學的抽象,那是一種發散型思維,在似有似無的秩序空間中進行的舞蹈,有時候要的不是理性而是一種感性,更多的是一種瞬間的靈感與透悟。在古典音樂里,邏輯所產生的力量,遠不如第六感覺的把握的更為準確,而女人先天就有這樣的優勢,但除了美之外她們卻無法感知到別的。在今天很多如同索菲穆特的女演奏家,她們所表現的古典音樂的美的價值,不是在聽覺上的,更多的是在視覺上的。    表象的瑣碎是牽引人們走向無序的根本原因,上帝註定了男人與女人在思維上的差異,也註定了彼此間的距離。

沒有標準    那一個性別更有先天的優勢呢?是男人?還是女人?    這似乎沒有標準,倫理型的社會要求的是男女平等,認識論型的社會要求的是男女之間偏重不同的發展空間,天才是不限定男女的。


推薦閱讀:

哲學的不堪——「人」與「哲學」
楊大春:喪鐘為誰而鳴——德里達與哲學終結論
處世哲學 | 殺豬教子
語言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幾何?(請作具體分析)
從西方心靈哲學看佛教唯識論

TAG:音樂 | 哲學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