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金字塔構築與心理保健

心靈金字塔構築與心理保健

物質與精神,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既是獨立的,也是統一的。其獨立性表現為,二者無一例外地同時分別為成長中的個體終生提供著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效果不同的營養成份;其統一性表現為,二者作用於人體缺一不可、不分伯仲、相輔相成、相互影響。 然而,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這種辨證關係常被人們忽視,而更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二者的均衡性與同步性。故此,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和實質,便是物質與精神作用於人體不統一、不均衡、不同步以及精神世界內部的不協調性。人 類 心 靈 金 字 塔 的 構 築 人的精神世界、心理活動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的構築元素及活動一定有其規律性。這首先體現在人的一生成長過程中,心靈的成長如同肌體的壯大一樣,本身也會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羸弱到豐盈的過程,也必然存在其固有的、基本的組成元素和運動規律。如果把這顆成長著的心倒轉過來,讓心尖朝上,那它正如一座金字塔,如此,這座原本無法看到的「心靈金字塔」就具體而形象了。 既然心靈有了「金字塔」的形體,那也就一定有其組成構件和豐富內涵,其最基本的構建材料也一定是自下而上逐級搭建的,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說,處於心靈金字塔最底層的也是最基本的、最基礎的。那麼,只要我們找到了這些逐級搭建的材料,就揭示了人類精神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組成元素,也就揭示了「心靈」究竟「是什麼」的奧秘。 第一層——依戀。這是心靈金字塔的基礎層。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第一聲啼哭不是飢餓,而是依戀。是尋求父母最直接幫助的強烈願望和無助的吶喊。這便是心靈成長的基底。 人的一生中最初成長的一段時光,是絕對需要家長陪同度過的。這種「人之初」的依戀,始自於三個方面的基本需要:一是在肌體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物質哺育、滋養和攙扶;二是需要得到生命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安全感,而消除與生俱來的恐懼感;三是在心理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呵護關愛、情感澆灌和精神滋養,他要在成長中學習和模仿如何成為一個「人」。否則,人在降生後,失去了這種來自於父母的親子依戀,而代之以狼或豬,那他也就必然變成具有另類行為和另類心理的 「狼孩」或「豬孩」。 早年發生在印度的「狼孩」事件便有力證明了依戀成為人類「心靈金字塔」中最基礎的構成要素。這也恰恰說明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心理需要五層次」理論中最初級的是「生理與安全需要」的科學性與正確性。也正是心理依戀階段,培養了人類成長動力中最為基本的對環境的「適應力」。第二層——自尊心 如果把生命之初的心理依戀比做金字塔的地基或基座的話,那一個人的自尊心就如同地基上的生命之根,基座上的支柱和主架,是精神脊樑,在構築未來的精神大廈中起支撐的決定性作用。沒有自尊心的人只是爬行的動物,有了自尊心的才像人一樣站立前行,而擁有高自尊的人則是昂首闊步、勇往直前的。 這是因為,擁有自尊,意味著認同和接納自己,意味著喜歡和尊重自己,會真切的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而「自我價值」是人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人不懈奮鬥的原因。可見,自尊心正是自我價值的核心,也是馬斯洛「需要五層次論」中「尊重需要」的內核,更是生命「意志力」的來源。那些終日被消極情緒困擾或者感到生活沒色彩、生命無意義的人通常都是低自尊或自卑的。第三層 ——自信心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心,就是對自己能否完成任務的相信狀態。自信的人擁有的是積極的心態,是一種飽滿的熱情和良性的穩定情緒。而低自信或無自信心的人恰如一輛將要空了油箱的汽車或是一台輸入了「我不能」、「我不會」而不是「我行」、「我會」的程序軟體的電腦。 因而自信心成為構築心靈金字塔中基於自尊之上的又一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質。它同自尊心共同構成了馬斯洛的「尊重需要」層次,也是成長動力中「意志力」的核心內容。第四層 ——博愛心 愛,是對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是人類應有的區別於其他物種的最重要的核心情感。愛心,是生長善良、友好、溫暖、勇敢等一切美好的土壤和溫床。博愛之心,則是無條件的、無選擇的大愛,是凝聚於心靈金字塔中重要的內核,它力量巨大,潛能無限。 對自己和對世界愛的能力非常重要,因為有了愛的能力,才有可能被愛,才能引起對周圍人、事物和環境的注意以及對所從事的活動感興趣。有了愛的驅動,才能找到歸屬的群體並融於其中和諧相處,才能消除孤獨、無助和危險。這正是人類較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即馬斯洛的「愛與歸屬」的需要。第五層——責任心 責任心源自於愛心。責任心的心理學定義應該是:一個人促使自己兌現承諾並對結果負責的心理狀態。 當我們意識到人的群體性、社會性並要實現社會化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一言一行都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其行為或提高別人的生活質量,或降低別人的生活質量。如果一個人看到了這種影響,又在意這種影響並希望自己能夠對他人產生正面的積極影響,就被賦予了責任,就會產生對自己行為的自律性。這種自律性,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對他人負責時,就會感到自己的生命與該人聯繫到一起了,因此產生意義感;當感到自己在某事物中起到了作用,便覺得自己是有用的了,因此找到了價值感。人際關係也就因此會越發融洽和穩定,處於和諧狀態當中。 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責任心,就無法與他人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因此,社會化過程必然受阻,使其無法快樂,無法成長,因而也就無法體會成就感和幸福感。第六層——進取心 如果此前心靈金字塔的構築都很堅固,那麼,隨著個體心靈的不斷成長和成熟,主動進取精神便油然而生——產生進取心。 進取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又一種積極的心態,是健康心靈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進取心是一個人骨子裡要出人頭地和不服輸的那股子勁頭,是胸中湧起的為理想和抱負付諸行動的那種衝動。 可以說,一個人能否在人生中取得成功,起決定作用的不是頭腦中的知識和技能,而是他自幼形成的人格中有無主動的進取精神,有無永不言敗、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有無積極與別人建立穩定人際關係的願望。進取心總是表現為主動積極,而非被動應付。因為,主動和被動對完成任務的效率大相徑庭,對事情的結果截然相反。進取心可以抵禦來自各方面的挫折與壓力,擺脫各種誘惑與困擾,最終使自己走向成功,走向自我實現。第七層——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完善自己,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實現自己的理想。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最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因此馬斯洛把它列為「心理需要五層次」的最高一層。人的心目中只有培育了自我實現的願望,才會有機會體驗成就感和幸福感。從心理學角度講,它是人類生命活動中的最高目標。在人本主義治療中,就是把心理問題的產生歸結為自我實現受阻的結果。心 理 保 健 互 動 模 式 「心靈金子塔」告訴我們健康心靈是由哪些最基本的「材料」逐級搭建而成的,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組成元素,解決了「是什麼」的問題。那麼怎樣成功地建造這樣一座「心靈金字塔」呢?「心理保健互動模式」揭示的是與之相對應的家庭成員間的心理互動內容及心靈彩虹的互動關係,解決的就是「怎麼做」的問題。愛護與陪伴 任何人,其實都是「肉體的人」和「精神的人」的合成品。父母在孩子生命的成長中既扮演「物質供養者」的角色,同時還扮演著「精神供氧者」的重要角色。愛護與陪伴,正是滿足依戀階段心理成長需要的兩塊基石。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在出生時的狀態,不是完整意義的人,經過二十幾年的人化過程,才使他變成了人。」 這句話提醒我們:要把孩子變成人需要教化,需要按人的方式對其進行初始化甚至格式化。 蘇霍姆材斯基《給兒子的信》中強調「人需要人!」意思是一個人必須在他人陪伴中的環境下才能長成完整意義的人。他首先需要父母的存在和關愛。愛護與陪伴,除了能夠及時滿足孩子成長必需的物質需求外,其重要職能是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他消除與生俱來的恐懼感,讓他對周圍環境和這個世界感到是安全的。由於被愛和接納,使其儘早建立起了「自我」和「自我價值」的概念,生命開始打破原來的封閉狀態向外擴張,開始產生探究世界和與人交往的強烈慾望。正因為有了愛護與陪伴,孩子才有更多的模仿與學習的機會,而父母則是孩子最好的生命教練和人生導師。 卡爾?威特提出了「孩子的教育應當從兒童智力發展初期開始」的教育基本原則。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鮑利斯?賽德斯博士也堅定地支持這一結論:進行啟蒙教育最恰當的時間是在兩歲或三歲的時候。他強調:「我們應當從小就喚醒孩子對知識的熱愛,這種熱愛將會延續一生。孩子會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毫無意義的遊戲和沒有目的的無聊運動當中,他同樣也會熱切地投入到智力遊戲當中。」 事實證明,許多良好的心理品質,都是在生命之初最重要的對父母的「依戀」階段,在父母悉心的愛護與陪伴中播種到幼小的心田的。而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裡,如果自幼就缺少愛護、接納、關注、認可、欣賞、鼓勵、表揚和讚美等「精神營養」的話,必然導致這個「精神的人」營養不良,雖然「生物的人」長得跟人一樣,但他的精神世界裡的人,卻沒有發育或發育畸形,為他的人格形成埋下了種種隱患。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認為,許多成年人表現出的心理問題或精神疾患都能從他最初的生命歷程中追溯到根源。孩子最初的生命中最怕的是被忽視、冷落和拋棄。美國心理學家們在孤兒院中,發現那些沒有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儘管物質生活無差異,可他們卻明顯存在著行為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與人衝突、不守規則等等。當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願者,每周定期前來給他們洗臉、梳頭、擁抱和親吻等愛撫並陪伴了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行為偏差得到了明顯糾正。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愛彌兒》中,非常有說服力地向我們證明了家長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他認為:陪伴和教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天職,具有屬人性質,別人無法越俎代庖,只能由家長自己來承擔。尊重與信任 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樹立,首先來自於父母對他的尊重和信任。 杜威教授曾說過:人們最急切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視。美國傑出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把它總結為人類行為的重要法則:「尊重他人,滿足對方的自我成就感。」 其實「尊重」的法則,先哲們早有教導:一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二是「象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一樣地對待別人」,這句話已成為當今心理諮詢與治療中普遍遵循的「黃金規則」。這些也應該成為所有父母與孩子心靈互動的信條。 信任,是尊重的一個前置條件,不尊重往往就是從不信任開始的,表現為父母經常懷疑孩子說謊話,懷疑孩子的能力,偷看日記,偷翻書包,不相信能改變壞習慣等等,其結果是大大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平等交流 成人之間,一般能夠做到平等交流,但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往往就會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甚至非打即罵,粗暴管教。其結果是導致雙方心理距離的不斷拉大,逆反心理逐漸加劇,最終形成無效溝通或拒絕交流的難堪局面,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道屏障。 從卡爾?威特和哈佛女孩劉亦婷等諸多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中,我們清楚的看到了他們的父母與其躬身交流、做平等朋友的身影。孩子在這朋友般平等交流的氛圍中進一步強化了自尊心,堅定了自信心,更多地體會了關愛和成就感。完整悅納 希望培養孩子擁有博愛的心理品質,那麼教育者首先要付出無條件的愛,要在這個互動關係中做到對孩子的完整悅納且不附加任何條件,即:高高興興地、完整地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譽滿全球的成人教育家和公關學家戴爾?卡耐基說過:「如果想要快樂,就不要去想別人是否會感恩,我們付出的只為享受施與的快樂。」對他人尚且如此,為什麼就不能如此待遇我們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呢?積極關注 積極關注的心理學含義是:關注他人的積極面和所有積極行為。表現積極關注的工具是:肯定、鼓勵、表揚、讚美等。長此以往接收這些積極的信息,孩子心中就會不斷地涌動主動進取的精神。因為這些心靈互動方法,會使孩子持續不斷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人生的快樂,從而源源不斷地滋生對成就與快樂的追求。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們卻是以愛的名義做著與期望背道而馳的事情——不停地挖苦、批評和否定,他們得到的回報是——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泯滅了孩子的積極性、進取精神。興趣與習慣 古印度有句諺語是說: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態度又是從何而來呢?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它最肥沃的土壤。由此可見,興趣與習慣之於人心靈成長的重要作用。 人具有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本能。如果一個人成長中對某人或某事物不感興趣,體會不到快樂,那必然會遠離它,逃避它。學習是這樣,與人交往是這樣,工作生活都是這樣。 一種行為,在一個人身上引起的是快樂反應還是痛苦反應,完全取決於他最初的生命體驗。所以,興趣是培養出來的。比如學習,做為眾多人類行為的一種,對於人主觀感覺的影響,是沒有天然的快樂與痛苦之分的,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之初,父母通過遊戲的方式來教會孩子學習並告訴他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麼孩子就會把學習行為與快樂聯結在一起,並且會自覺地反覆重複「學習」這個行為。至此,一個關於學習行為的良好習慣也就養成了。如此仿效,人的行為習慣、思考習慣和情緒習慣都可以置入到心理自動程序。指導與批評 無論在親子關係的互動中,還是在師生的教學互動中,都有必要適當使用「指導」和「批評」的工具來矯正不正確行為,但要注意少用、慎用或不用。 指導,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正確與錯誤的確認,是建立是非觀念,是固著良好習慣和正確行為;其次是執行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們的某項活動客觀上都存在著一個邊界和範圍,這個邊界和範圍就是活動中應予遵守的規則。 批評是要慎用或不用的。既使是必須的批評,也要選擇適當的場合和時間。還要將人與問題分開,即「行為」是問題,而「人」本身不是問題。是一種「就事論事」,而絕不可對人「全盤否定」。否則,批評就是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的,它會扼殺孩子的精神人格,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貶損他的自我價值,從而使他喪失改掉缺點走向自我實現的動力、決心和願望。 我們常可以用指導的工具代替批評: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為什麼錯,怎樣做。我們也可以適度表達對其錯誤行為的痛苦與憤怒的感受,讓孩子找到相對的痛苦,並把他的錯誤行為與痛苦結果及應承擔的責任連接在一起。在指導批評後,我們還要表達期望,告訴你依然愛他,依然對他有信心,相信他會達到「自我實現」的巔峰。愛 心 誤 區 為人父母,肩負有對孩子陪伴成長、早期教育的職責;為人師表,承擔著對學生因才施教、助人成長的義務。那麼,在「心靈金字塔」的建構中,在與教育對象心靈互動的關係中,在心靈彩虹的搭建中,除了清楚「是什麼」、「應該做什麼」之外,還必須注意「不能做什麼」。因為,生活中常常發生以愛的名義誤導、傷害甚至是摧殘孩子的事情——愛心進入了種種誤區。愛心誤區之——物化愛 顧名思義,物化愛就是愛的物質化。沒人懷疑,我們絕大多數家長從不吝惜對孩子愛的付出,寧可自己省吃儉用、挨冷受凍甚至是可以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也要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並且努力地做到以物質的形式當即滿足。 這難道不對嗎?又錯在哪了?錯在這種愛的付出全都物質化了,就是只做了孩子的「物質供養者」,而忽視了「精神的人」對精神養分的需求。家長所給予孩子的不是適度的愛,而是泛濫的愛;不是需要的愛,而是物化的愛。其後果是孩子生理年齡長大了,而心理年齡或是處在依戀階段,或是沒有同步成長,或是致使心靈窒息,成為心靈負擔,甚至是傷害,難免埋下種種心理隱患。 卡爾?威特的父親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我們從來沒有用金錢或者值錢的東西對卡爾的好行為進行過獎勵。他成功的快樂;超越自己時的喜悅;我們給他的愛撫;在他的《行為手冊》中記下所有發生的事;來自我們朋友的愛;當然還有他的善意行為的美好結果——這些都是對他的獎勵。」愛心誤區之——錯位愛 所謂的錯位愛,是指家庭成員間以及各自應當分擔的職責與義務混亂錯位,本該孩子做的事情卻由父母包辦代替。比如孩子回到家中任務只有三項:一是學習,二是吃飯,三是睡覺,其它一切全由父母承包。錯位愛還常表現為,家長渴望通過孩子替代他去完成自己曾經未了的某種心愿。 凡此種種錯位的愛,必然導致不良結果,最終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或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獃子,成為毫無大用的難以適應社會的庸才、蠢才,甚至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漠視親情、飛揚跋扈、惟我獨尊、仇視社會的具有危害性的人。當前從小學到大學普遍存在的陪讀現象引人深思。愛心誤區之——條件愛 條件愛,就是把對孩子的愛附加了條件,只有孩子圓滿完成符合要求的行為任務,家長才會滿足相應的許諾。家長最經典的條件愛是:「只要好好學習,我什麼都不讓你干」,「如果考第一名,我就給你什麼什麼」,「你要為父母爭光,才是好孩子」。 條件愛所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缺失了對自己負責的責任心,把完成自己的任務看成是別人的事情,是為他人謀利益,而與自己無關;難以確立「自我」和「自我價值」;導致不知感恩,不會自律。當一個人有條件地被愛時,他認為愛是交換得到的,因而不需要珍惜和感恩。 只有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愛。愛心誤區之——完美愛 完美愛的核心首先是以「必須」、「一定」為典型表現形式的「追求完美」和「絕對化要求」。它不允許自己成長中的孩子有半點瑕疵或任何缺點。表現在學習上,必須要保持最佳;表現在態度上,必須是言聽計從;表現在品行上,一定要優秀卓群;表現在外表上,一定要鶴立雞群。凡事標準完美化,要求絕對化。 完美愛的另一個極端便是「糟糕至極」,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規定的標準達到期望的目標,便產生糟糕透頂的強烈反應和表現,認為世界的末日到了。 殊不知,無論是追求完美,絕對化要求,還是糟糕至極,都是產生負性情緒使一個人陷入痛苦以至難以自拔的泥潭,都是導致孩子內心壓力劇增的殺手,都是導致多種心理疾患的根源。 ========================================================= 個完美主義者的反思與自我批評經常有朋友請本人幫助做方案,本人雖然承蒙被信任而感激,但大部分時候都遺憾地表示,因為在具體他(她)的基礎與承受力、資源與需求,團隊水準以及協作的默契程度,潛在合作夥伴的關係密切程度,以及所需要動用的成本投入等方面,我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也是白做,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耽誤他(她)的正經事。我善意地表示,「不如你先做出能夠充分體現你的意思的基本文件,我再給你補充、校對、潤色,完善」。並開玩笑地說,千萬不要讓完美主義者在前端打拚,那隻會耽誤事。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本人都不由得開始做自我批評,並會逐漸強化一種思維慣性,深入考慮關於完美主義者的話題。隨後看自己以往的很多方案和文字,感覺以往自己太注重思考與文筆,卻犯了完美主義者的錯誤。坦率地說,像本人這樣的完美主義者,總是有許多焦慮的感覺,甚至自己寫過的那些東西,在寫完之後也來不及「反芻」,甚至在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話、寫了什麼文字都經常難以有時間去回想。倒是那些有意無意跑進來看我的文章的朋友們,或許字裡行間的隻言片語能夠帶給他們啟發,並對他們在避免損失與追求利益方面更有價值。在過去的那些年,本人見過太多以諮詢師、專家顧問創業做公司,那些工作室型的公司雖然很注重自身專業的審慎形象,但大體都不是很容易做大。許多情況下都是一拍腦袋立項做方案、再拍腦袋就有了新創意,經常是把前邊的方案推倒重來,然後再不斷地加入更多的新內容,增加新內容的同時,他自己的慾望也在膨脹。最終卻難免被完美主義的思維方式拌住手腳。在膨脹的過程中,在權威的領導看來,下屬都是「小字輩」,經驗與水平都不如我,還拿我的錢,假如再不服我的管,不聽我的話,就太說不過去了。下屬則憚於所面對的專家兼領導的權威,雖然有來自市場的不同意見也不敢提,他們更多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唯唯諾諾,或者是事不關己的曲意逢迎的屈從心態。而那些「小字輩」,不管是從糊口混日子的角度,還是從虛心學習的角度,或者是從被管理者應該有的姿態與身份要求的角度,對上層提出的一切東西不要說提出反對意見,就是提出有益的補充都要講究技巧,否則,輕則遭到同事們的恥笑,重則遭遇被開除辭退的境地。雖然並非每個專家型的領導都如此「小心眼」,但至少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主流。完美主義者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完美主義者做老師會是很負責的,做編輯也會比較勝任的,最護理工作更是無微不至的,做設計與框架也有別人難以媲美的優勢,做律師與會計師也將一定是無懈可擊的。完美主義者是需要以老師、編輯、專門挑錯者的身份出現的。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不管做什麼,完美主義者都既不適合做決策者,更不適合做執行者。更不適合做策劃人,也不適合做業務的。雖然彼此都很清楚,完美主義者對待事情,其實不需要酣暢淋漓,只要點到為止即可。但先天性格與後天養成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完美主義者一定要能夠知人、用人、容人、選拔人,需要從效率出發,始終關注效率和階段性的成果,放手讓別人去做,多給別人提供一些資源和機會,才能夠對事情的進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不至於荒廢。因此以完美主義為主導的機構,一定要有比較合理的團隊構成,才能夠優勢互補,共同實現成功。完美主義者看的多了,必須要去做的是抓核心與主要矛盾,更需要的是點到為止,不要抓住細節不放。真正的變通是需要現實主義者與實用主義者來實現的。其實從實用主義者的角度考慮,不理性、考慮問題不周全又怎麼樣了?亂鬨哄地熱鬧場面比煞有介事的正襟危坐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好評,至少是比較生活化、在現實世界中活色聲香,而不是擺在博物館裡的文物與標本。實用主義者認為,只要去做,不要管原因,更不要去設計結果。哪怕開始呈現的東西拿不出手,即使只像個樣子而沒有照顧到細節,都要先去做。當你去做的時候,也是需要少動腦,多動手的。畢竟現實生活不需要那麼多無懈可擊,甚至更需要的是千瘡百孔。雖然完美的東西總是帶給人美感,但真正可以引發群體性的成就感的恰恰是缺憾,完美的東西是不會有太多的觀眾的。相反,有缺憾的東西卻會更容易受到關注,而且受到關注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升值的過程。完美主義者在很多時候會表現出心理學上的強迫症。比如對行為舉止的細節追求,比如對視覺識別系統的色彩追求,比如對策劃文案與文章的錯別字、標點符號等錯誤。從潛在的心理因素分析,完美主義並非缺點,而是一種過分的求全責備的心態,那就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匠心,是一種自我欣賞,也是自慚形愧,更是一種面向市場的無奈與自卑。完美主義者是很容易拖整個團隊的後腿的。特別是在討論問題的時候,花太長的時間來進行團隊培訓,要全體成員步調一致,再讓每個人的行為標準化、統一化。完美主義者是需要學習不操心的,否則誰都會有一種疲於奔命,去學習如何完美而不是如何去執行並向前沖的習慣的。完美主義者是匠,所雕琢的是藝術品,但再精美的藝術品也是留給後人去把玩,而不是在現世就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去的。你需要的僅僅是相對完善與貌似專業,不要奢望成為後世傳播的經典案例。其實這依然是個協作的問題,不要讓自己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既然完美主義是追求厚度,就不能涉及面太寬,更不能把戰線拉得太長。治療完美主義者的強迫症,需要「多管齊下」。首先、在背後要有實用主義的支撐,而且出現矛盾時,要無條件地讓位於實用主義;其次、注重目標的價值。在策劃的時候要有清晰的階段性目標作為硬性目標,而目標就需要量化,需要有時間的制約。目標是鐵的紀律,必須要由實用主義者來執行,誰都不能違抗,目的就是不要讓完美主義者的求全責備成為主導並阻礙事情進展的因素與借口。沒有按時完成就等於沒有按量完成。第三,完美主義者不要孤芳自賞,從全局性、前瞻性的角度去思維、去決策;從容易執行,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標準來起草各種方案;基層不要玩文字遊戲、不繞彎子、不出車軲轆話、不賣弄、不孤芳自賞。第四、完美主義者實現的是自己的夢想,所以同時就要損失自己的利益。虛無的夢想總是要讓位於現實的利益。只有先放棄之後才能夠得到。這也是成功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五、現實是大地,是實實在在的根基;理想是天空;是自由飄蕩的空氣,完美的空氣不能離開現實的空間。現實的東西一定是殘缺的,不完善的。我不完美,我很開心。現實不需要太藝術。即使是最熟悉的朋友,拉得近了看得久了,都會成為陌生人。賈春寶2009年8月4日星期二電話:13269258122,89581930MSN: bekings@yahoo.cnQQ:469063961價值中國網個人空間:http://bekings.chinavalue.net原創外匯評論主頁: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從1993年開始遊歷,此後持續地關注專註以顧問服務為核心的無形產品營銷的研究與發展。涉及的領域從公關到廣告、從商務活動到旅遊會議、從營銷到傳媒、從教育培訓到顧問諮詢,從投融資理財到企業管理、從資本市場到產業鏈、從戰… =========================================================  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國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據保守估計,目前我國至少有3000萬到5000萬孩子存在行為問題。兒童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行為異常和心理異常,如多動症,學習困難,抑鬱、不懂人際交往、離家出走、迷戀網吧、結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心理專家認為,「問題兒童」 人數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導。社會、家庭、學校是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三個主要因素。  死亡,只因一句批評!——兒童心理:需經風雨考驗的花朵  中考日益臨近,青島的秦先生夫婦卻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女兒走進考場了。3月9日晚,一女士突然衝進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大呼「快來救救我的女兒!」醫護人員立刻全力搶救一個多小時,最終未能將女孩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這位正在讀初三,本應該有著幸福未來的女孩,卻因為父親一句批評,賭氣喝下半瓶農藥。這個女孩小麗(化名)的父親正是秦先生,據他回憶,小麗平時學習很認真,也許是要考試的緣故,她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9日,小麗偶爾打開電腦玩遊戲,出於對學習的考慮,秦先生嚴厲地批評了她浪費時間,但萬萬沒有想到她會選擇死亡回擊父親。  心理學家分析認為,造成孩子走上絕路的原因,一是家長的批評過火,對孩子過於苛刻,另一個原因是孩子不能正確面對批評,自身遇到心理障礙,而不知如何排解。在家長教導方式應受責備的同時,兒童心理健康已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孩子正遭受著已被發現或還隱藏的心理問題的折磨,而當矛盾被激化時,後果不堪設想。  據了解,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兒童出現心理障礙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據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統計,10年前,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一個月兒童的諮詢量為70人左右,只是現在兩天的工作量;原來全年諮詢總人數為1000多人,2004年已達到以前的5倍,醫院心理諮詢常年沒有淡季。  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說,目前國內公認兒童年齡段為1歲到12歲,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及兒童心理問題的增多,多數心理諮詢將兒童的年齡段延伸到18歲以下,研究表明從12歲到18歲間出現的心理問題多數與1歲到12歲有直接的關係。據她介紹,醫院曾調查了600多個3歲到 6歲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問題。同時,根據醫院的接診情況,學齡期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最多,佔到看病總數的80%,學齡前的兒童呈逐漸增多的趨勢。  據保守估計,目前我國至少有3000萬到5000萬孩子存在行為問題。他們主要表現為行為異常和心理異常,如多動症,學習困難,抑鬱、適應不良、不懂人際交往、離家出走、迷戀網吧、逃學、過早的性行為、結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如果早期不進行有效干預,任其發展,將有可能導致成人時期適應不良、違法犯罪和精神疾病等。  專家認為:外部因素是導致兒童心理出現問題罪魁禍首  幼兒園裡,一位6歲小男孩由於看了網上不良信息,結果把同班一個5歲的小女孩生殖器抓傷;一位鋼琴八級的小學生總懷疑家裡的煤氣閥沒關好,看過心理醫生後家長才明白,孩子過分追求安全感是因小時候每彈錯一次鋼琴,母親就會打一巴掌,孩子的心一直籠罩在恐懼之中;一個和繼父生活多年的12歲小女孩突然戀愛了,讓家長不解的是在家裡她是一個特別乖巧的孩子,心理專家揭開了謎底,由於擔心繼父不喜歡她,在繼父面前她從不敢撒嬌,但這種壓抑使她從來沒有感受到異性的關愛……  青島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副教授、青島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王冠軍指出,「問題兒童」人數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導。社會、家庭、學校是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三個主要因素。  王冠軍說,兒童心理狀況很容易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社會不良信息是造成兒童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誘因,如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兒童每天花在電腦、電視、vcd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過度接觸電影、電腦遊戲以及網路,導致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甚至曠課、逃學等,同時有些孩子還表現出一些明顯的個性缺陷,如暴躁、嫉妒、任性和狹隘等。  其次,家庭因素尤其值得注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讓一些家長往往不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強迫式地讓孩子不停地學習各種事物,反而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婚姻破裂數量的增加也是導致孩子心理問題另一個家庭原因。失去父母關愛,成為雙方的遺棄物,甚至是出氣筒,孩子由於憂鬱過度而發展成心理障礙,甚至心理變態、精神扭曲。  此外,目前多數學校還是應試教育,為提高升學率採用題海戰術,學生以考試成敗論英雄,片面重視學生智力的開發忽視情商的培養,對孩子的心理畸形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孩子面對挫折不知該如何面對,不能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以致發生極端的行為。  青島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提醒,兒童出生氣質類型可以分為三種:易撫養型、中間緩慢型、難撫養型。易撫養型兒童天生乖巧愛笑,正面情緒比較多,適應能力比較快;中間緩慢型兒童適應性慢,能忍耐,心理變化不容易被發現;難撫養型兒童愛哭鬧,堅持性特別高。與易撫養型相比,中間型與難撫養型心理更脆弱,更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出現問題。   「以愛的名義」——兒童心理問題暴露家庭教育方式危機  心理專家指出,在對兒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為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一些家庭的錯誤教育觀念卻成為了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其中以「愛的名義」的家庭教育尤為典型。  青島市某小學六年級學生小明(化名)總離家出走,對此他的家人苦惱不已。不久前,不明原因的父親帶著孩子,一同來到某醫院心理科。醫生、孩子與家長的一席話驚醒了迷茫的家長。  父親:「醫生,你看看這個孩子腦子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動不動就離家出走,我和他媽媽沒辦法了!」  醫生:「你和孩子關係處得怎麼樣?」  父親:「咳!甭提了!我從這個孩子出生就和他斗!這個孩子很倔,倔的時候我就揍他,跟他鬥了12年,現在我鬥不過他了!」  醫生:「為什麼要離家出走?知不知道爸爸很擔心?」  孩子:「他才不擔心我,我有記憶時他就在打我!我恨我爸爸!」  醫生:「為什麼打孩子?」  父親:「我就覺得這個孩子身上好多壞毛病,我擔心他將來學壞了,不能成材!」  孩子:「我問過同學,我那些好朋友家長從來不打他們,只有我天天在家挨揍!」  爸爸:「最近我也感覺他恨我了,我就不敢打他了,我想好好和他談,但他又不聽我的了。」  醫生:「家長都是出於責任心來管教孩子,但很多人採取的方法不對,孩子不明白爸爸為什麼要打他,雖然家長出於一種責任,但孩子的感覺是這個家容不下他,他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認可,不能享受到這個家庭的溫暖,所以他才一次次出走。」  這位心理醫生告訴記者,類似的情況太多太多,家批評一句兒童就尋死怎麼辦?(轉帖)庭錯誤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偏差。有很多家長腦子裡存在「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樹打自然直」等觀念,其實家長很愛孩子,但棍棒式的養育方式實際上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凡事都以愛的名義,愛的結果卻產生了恨。同時,與之正好相反的教育方式,即家長對孩子沒有原則地溺愛,百依百順也是引發孩子行為問題的另一原因,因此家庭教育走向任何一個極端都是不合適的。  青島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副教授、青島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王冠軍認為,在教育型、嚴厲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發生率最低。但由於大部分家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缺乏,即便孩子行為思想出現了明顯的不良徵兆,家長也常常不能及時發現或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王冠軍認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盡量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教育掌握好尺度,避免兒童心理「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  齊心協力讓孩子擁有「美麗心靈」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成材必須先要成人,當今社會,高層次的競爭就是心理素質的競爭。一個人後天的作為與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狀態有著必然的聯繫,而讓孩子能夠擁有「美麗心靈」,需要整個社會的齊心協力。  兒童期是個體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時期,是人生打基礎的時期,為培養兒童非常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兒童身心協調發展,我們不僅要重視兒童的生理健康、更重要的是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  教育專家指出,教育孩子並不是嬌生慣養,百依百順。如果真的「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驕橫跋扈,自私任性,或者是過分依賴、胸無大志。但是,教育孩子也不能採取過於嚴厲的管教方法。動輒訓斥打罵,惡語相加,必然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限制兒童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教育兒童一定要掌握分寸,輕重適當。同時,家庭教育中還要做到家中成員之間統一思想和要求,即使有分歧,也不應讓孩子成為受害者。  兒童就像出土的新苗,認真修剪和澆灌會使之成長為棟樑之材。而作為園丁的父母和老師,掌握一定的正確教養兒童的知識和方法,是必須的。學齡期前的兒童,生活在家裡,交往的範圍窄、對象少,父母及親人給孩子的多是呵護和包容,到了學齡期入學後,孩子交往的範圍和對象都在擴大,也複雜了,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種環境。父母和老師必須緊密配合,相互支持,將孩子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題有選擇地進行講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此外,針對在校生已經顯露苗頭的心理問題,學校設立心理教師和諮詢室,對孩子加以疏導,讓孩子能有傾訴的對象,分享孩子的歡樂與苦惱,將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未嘗不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政府部門也應把精神衛生工作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逐步在所有高校和中小學配備經過培訓的心理教師,並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必修課。加快心理健康專門人才培養,以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整個社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  兒童心理健康架起三面「防護網」  每雙周周五的下午,第二節課上課鈴一響,青島貴州路小學的孩子們就懷著半月來的渴望,蜂擁進入教室等候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課上各班將進行不同主題的活動:「優點轟炸」,大家集中火力列舉每一位同學的優點;「角色扮演」,學生們冷靜分析怎樣排除心中的煩惱;小品劇「社交恐懼大會診」中,學生人人當大夫開處方……。  據了解,貴州路小學是青島較早開設心理課程的學校之一,針對中小學生就學階段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青島市教育部門要求各個學校通過開設心理課程、建立諮詢室和心理教師、為家長設立「家長學校」宣講團等措施為青島市的兒童心理健康架設起三面「防護網」。  貴州路小學地處青島市南區最西部,學區範圍是普通職工、流動商販聚居區,家長的文化層次普遍偏低,學校大部分家長為生計而奔波勞作,無暇顧及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有的交給老人看管,有的放任自流。結果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失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據這所小學的教導處主任李怡介紹,學校曾對4年級到6年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結果顯示:在661名被測兒童中檢出了166人存在心理問題,佔總數的25。11%,突出表現在不知如何和朋友相處、厭學、抵觸家長情緒等。  貴州路小學語文兼心理教師邵嵐告訴記者,從1997年,貴州路小學就開始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學校各班班主任還兼任著心理諮詢老師,並聘請青島教育學院心理學教授負責兒童的心理健康課題研究。學校專門開設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悄悄話角」,成為孩子們相互或與老師傾訴的地方。去年學校率先在青島市編寫了專業的兒童心理健康教材——《心海導航》,通過貼近兒童生活,生動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達到預防心理問題的目的。根據學校的最新統計,8年來,這個學校的「問題學生」比例減少了9%左右。  如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島也已經「開枝散葉」,青島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蘇文潔說,像貴州路小學一樣,青島市一半的中小學都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青島市有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和心理諮詢室的學校,從2001年的幾所發展到了2004年所有學校,其中配有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師的學校佔到了總數的一半,一些學校甚至在教師編製吃緊的情況下配備了兩個以上的專職心理教師。  同時,為了將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社會,從1998年開始,青島市教育部門還組建了「家長學校」講師團,讓孩子的學校也變成家長的學校,講師團聘請了大學教授、退休幹部、心理專家等20位老師到各個學校為學生家長授課,讓大人也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目前,青島市1300多所中小學都已成為家長學校。  新聞鏈接:兒童心理健康應具備六個心理品質  據了解,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目前尚無統一測量標準。根據我國青春期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六個心理品質。  一、智力發育正常。正常發育的智力指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智商(iq)在80分以上屬智力正常,智商低於70分屬智力落後,智力發展落後於實際年齡屬心理發育異常,常伴有適應能力低下,是兒童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穩定的情緒。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樂觀、滿意等積極情緒體驗方面佔優勢。儘管也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消極情緒出現,但不會持續長久,他們能夠適當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相對穩定。  三、能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對自己感到滿意,並且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完善。對自己的優點能發揚光大,對自己的缺點也能充分認識,並能自覺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學習、工作等各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的兒童少年,有積極、良好的人際關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補己之短,並能用友善、寬容的態度與別人相處。他們在別人面前能做到真誠坦率,從而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並建立起融洽的人際關係。在集體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實,是同學們的知己。  五、穩定、協調的個性。人格亦稱個性,人格表現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對自已進行客觀的評價,能對自己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節。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徵是: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堅韌的毅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六、熱愛生活。心理健康者熱愛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已各方面的潛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確對待現實困難,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為策略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社會環境。  來源三九健康心理


推薦閱讀:

眼寬能容天下景,心寬能容天下事
讓美德佔據心靈
精選100條洗滌心靈的愛情語錄,有沒有一句讓你想到某個他?1
紅塵一笑-----只為心靈上有個你而心醉!!!
讓心靈充滿陽光【視頻+講義】

TAG:心理 | 保健 | 金字塔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