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岳飛》:以現代視角分析名將 從細節解讀岳飛
《誰殺了岳飛》封面《誰殺了岳飛》主要內容包括:我的中國性格、龍行亂世岳鵬舉、傾國傾史岳家軍、天縱神威岳家將、判若雲泥中興臣、K4俊傑幾皇帝、淮西兵變君臣心等。作者以現代人的視角全面評說岳飛。作品通過大量的歷史細節,從岳飛的性格、軍事才能、岳飛與皇帝的關係等多角度全面解讀岳飛這一千古名將。本文摘自:《誰殺了岳飛》 作者:馮八飛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9月宋高宗是岳飛的伯樂,這個還真不是區區在下給宋高宗臉上貼金。在下肯定是全世界最恨給宋高宗臉上貼金的。他確實是。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初一,康王趙構接宋欽宗蠟丸書,在河南相州就任河北兵馬大元帥,岳飛當時是前軍統制劉浩手下從九品承信郞(排長),那時宋高宗還不是皇帝。因此,認真論起來,岳飛是宋高宗毛根兒人馬,南昌起義輩份的。後來岳飛在宋金戰爭中無堅不摧,宋高宗不次拔擢,百般容忍,讓讀史不精的人誤認岳飛是其愛將。其實,岳飛從來不是宋高宗愛將。愛將者,領導偏愛之將也,重點不在「將」而在「愛」,跟作戰能力關係不大。同聲相求,同氣相應,愛,大多是因為在對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愛將必是領導縮影,比如岳飛愛將是張憲和岳雲,宋高宗的愛將就是張俊。宋高宗只要聽見「金軍」就能嚇得絕育,岳飛卻聽見「金軍」就長嘯上馬;宋高宗一生乞和以便風流倜儻,岳飛卻一生不忘直搗黃龍滅絕金軍;宋高宗視國土和百姓為家私隨便送人,岳飛卻一生愚忠中國和百姓不容凌辱;宋高宗整天醉入花叢,岳飛卻連個妾都沒有;宋高宗為美食之王,岳飛卻身為兩鎮節度使,土得吃個「酸餡」包子都大讚「竟有如此美味。」哪一條可讓宋高宗愛岳飛?馮八飛昭告天下:宋高宗從未愛過岳飛。其實,岳飛是宋高宗的恨將。恨將者,迫於情勢不得不用,邊用邊恨,越用越恨也。岳飛視金軍為世仇,廉潔近於赤貧,忠誠賽過精衛,不愛錢不愛色不戀權不怕死,為中國哪怕馬革裹屍,為百姓不惜肝腦塗地,他一生北向,矢志橫截金境,唾手燕雲,直搗黃龍,哪一條都洞燭宋高宗貪圖享受、偏安江南、甘當風流兒皇帝的卑鄙齷齪嘴臉。岳飛徹底成為宋高宗的第一恨將,始於「淮西兵變」。宋高宗登基源於金軍侵宋,因此「戰」「和」二字始終是宋高宗一朝官場鬥爭的牛鼻子。紹興五年(1135)主戰的右相張浚要求將「行在」北遷建康(南京)表明伐金復國決心,主和的左相趙鼎卻要求南遷臨安(杭州)以避金軍鋒芒,兩人決裂。紹興六年冬大齊劉麟率軍70萬渡淮攻擊劉光世,劉光世聞風棄城南逃,右相兼都督張浚飛馬采石磯制止,最後王德和酈瓊在霍丘擊敗劉麟,堅持抗戰的張浚聲名大振,趙鼎斗敗,紹興六年十二月降N級外放紹興府知府。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主戰派張浚擠走主和派趙鼎,卻提拔更著名的主和派秦檜重回中央主管軍事。秦檜罷相5年堅持宣揚投降,污衊主戰派抗金是爭權,清談誤國,可他偽裝柔弱易制,照死里逢迎張浚,竟讓張浚誤認他為任人擺布的軟檔,力薦他當副手。宋高宗此前賭咒發誓「永不錄用」秦檜,可紹興六年五月卻讓他重新出任溫州知府,此後數月內連升兩級,最後回調中央。看官須知,宋神宗於元豐三年(1080)實施「元豐改制」精簡公務員後樞密院已不設樞密使,但秦檜回樞密院前宋高宗特旨恢復樞密使,待遇等同宰相,就是因為秦檜原為宰相。因人設崗,不是從現代開始的。中興大將中張浚最看不起的就是劉光世,一直要求罷免,只是被趙鼎所阻。趙鼎剛去職,紹興六年(1136)十二月張浚即再度上奏指責「劉光世驕惰不戰,不可為大將」,轉年二月又彈劾劉光世「沉酣酒色,不恤國事」,強烈要求罷免。宋高宗此時已基本同意,只是劉光世手下淮西軍大半出身土匪,兵驕將悍,魚龍混雜,桀驁難馴,免了劉光世,誰接手能震得住堂子呢?宋高宗不用考慮多長時間:舍岳飛其誰?劉麟率70萬大軍打劉光世,岳飛從鄂州(武昌)起兵北伐策應,勢如破竹連下河南虢州(三門峽)、鄧州和方城,是南宋立國以來宋軍第一次深入敵境攻城掠地,天下驚艷,宋高宗表揚曰:「長驅將入於三川,震響傍驚於五路」。此外,紹興七年正月宋高宗兩年前派去金國的使臣何蘚帶回凶訊:宋高宗老爸宋徽宗已於兩年前去世,其正妻寧德皇后死了都九年了。宋高宗聞訊後捶胸頓足號啕痛哭,連續幾天不吃不喝,把「孝子」表演得十分到位,然後趕緊下旨把身在金國的生母韋氏從賢妃提拔為皇太后,強調自己才是皇帝。紹興七年正月初一,宋高宗依張浚建議下令「行在」北遷建康,等於宣布準備跟金國開戰,兩天後岳飛接朝廷催他回京的第二道省札趕往臨安。此時秦檜也奉調臨安,殺回南宋權力中心。岳飛這枚千古雪亮的針尖,終於對上了秦檜這粒萬年遺臭之麥芒。二月中旬岳飛到達「行在」平江府(蘇州),宋高宗召見岳飛又大哭一場,哭完一抹眼淚,突然問岳飛有沒有良馬。皇帝這個問題,在岳飛聽來不啻北伐擊金的軍令!岳飛聞雞起舞,慷慨陳詞:「我有兩匹馬,非精飼料不吃,非甘泉不飲,急馳100里算熱身,振鬣長嘶,四蹄翻飛,俊朗飄逸,一天跑300多里不見汗水,這才是致遠之材啊!」岳飛自喻「致遠之材」,等於表態爭當伐金先鋒,正中宋高宗此時下懷,大讚「見識極進,論議皆可取」,當場把岳飛從檢校少保超升至正二品太尉。這是南宋少見的殊榮。太尉官銜始於秦朝,與丞相和御史大夫並稱「三公」,權力極大,到宋徽宗時變成虛銜,卻是軍人莫大榮耀,只有深得皇帝信任的「廊廟近臣、勛伐高世者」才能憧憬,跟天主教封聖差不多。岳飛此前虛銜「少保」屬「三孤」(少師、少傅和少保),是「三公」副手。「三公三孤」與宰相張浚領導的「三省」(國務院)和秦檜的「樞密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這「二府」同級。當時除宰相外,樞密使等高官都稱「輔臣」,而太尉「位同輔臣」,算「黨和國家領導人」。終宋高宗一朝,獲封「三公三孤」的武將只有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張俊、楊存中、劉光世和趙密8人,在他們下面獲「太尉」或「開府儀同三司」頭銜的也僅有劉錡、楊政、李顯忠、成閔和田師中5人。同時宋高宗保留岳飛虛銜兩鎮節度使,把實職「差遣」宣撫副使升為宣撫使,營田使升為營田大使,虛銜實職雙升,實權僅次於宰相張浚,一躍超越吳玠,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三大將平列。這一年,岳飛還不滿35歲。此後宋高宗令岳飛護駕,三月四日到鎮江後單獨召見,九日到建康(南京)後再次撇開率背嵬軍護駕的天字第一號親信韓世忠,一日數次召見,最後在寢閣(卧室)密會。這是宋高宗對岳飛最重要的一次召見,他告訴岳飛:「中興之事就交給你啦,除了張俊和韓世忠之外,其它軍隊都受你指揮」。石破天驚。看官須知,此時宋高宗全國的主力部隊就是5支行營(皇帝御營)護軍:韓世忠的行營前護軍,兵力8萬,駐淮東楚州(江蘇淮安)。張俊的行營中護軍,兵力8萬,駐建康(南京)。劉光世的行營左護軍(淮西軍),兵力5萬2千,駐廬州(合肥)。吳玠的行營右護軍,兵力7萬,駐興州(陝西仙人關)。岳飛的行營後護軍,兵力10萬,駐鄂州(武昌)。按宋高宗「寢閣之議」,岳飛將指揮劉光世的淮西軍、吳玠的行營右護軍、楊沂中的殿前司軍(約3萬)和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1萬2千6百人),合計17萬,加上岳家軍本部總計27萬左右,而韓家軍和張家軍加起來不過16萬。宋高宗要把全國七分之五的野戰軍交給岳飛,在淮西、川陝和荊襄三個主戰場上全面反攻金軍!岳飛此前三次北伐皆因兵員不足和友軍配合不力而功虧一簣,今天,誓言「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岳飛終獲皇帝潑天信任,即將手握天下之兵北伐擊金,光復故國,笑傲歷史,虎賁將軍哪堪忍熱血沸騰,豪情衝天!「寢閣之議」之後兩天,岳飛用楷書工工整整上了一份奏疏,雄心脈動,壯志激蕩,豪言二三年「盡復故地」,八百年後讀來,仍令人心馳神往:「我本一介農夫,十年官至太尉,並列三公,現在再蒙天恩,統帥天下雄師,敢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金人立劉豫為帝,陰謀用中國人打中國人。岳飛願提兵直趨開封洛陽,佔領陝府、潼關,劉豫必舍開封逃河北,這樣京畿陝右唾手可得。」詳述作戰計劃後岳飛誓言:「劉豫父子斷可成擒,金賊可破,四夷可平,江山底定,長治久安,在此一舉。」宋高宗大喜批示:「有岳飛我還擔心什麼?你只管放手大展宏圖,我絕不干涉!只不許濫殺無辜。」可見宋高宗心裡明白,只要給岳飛足夠軍隊,伐金復國十拿九穩。而且經常忽悠人的宋高宗這回還真不像忽悠,談話結束就給岳飛下了一道手詔,令王德和酈瓊「聽飛號令,如朕親行」,岳飛的話等於聖旨!此後劉光世請辭,三天後宋高宗下旨召見,劉光世到建康宋高宗卻根本沒見他,直接下旨解除兵權,賞賜一大堆金銀財寶,財迷將軍劉光世眉開眼笑回鄉數錢玩兒去了。以政治而言,稱得上高明。所以,不能因為宋高宗是昏君就說他是蠢豬。紹興七年三月十四日,「寢閣之議」後五天,岳飛收到宋高宗兩封手詔和張浚一份都督府兵札。第一封手詔授權岳飛招納投降劉豫的宋臣,第二封手詔允許岳飛「行軍入賊境,便宜行事」,即批准他先斬後奏。張浚兵札則詳細開列淮西軍人馬清單以備接收清點,但因當時罷免劉光世公文尚未下發,故此札只發岳飛,沒有公布。然而,一直等到2013年,岳飛也沒用上這張清單。因為,張浚開完清單後忽然變卦,反對把淮西軍劃歸岳家軍。主戰派領袖、右相(總理)張浚領頭反對主戰大將岳飛接收淮西軍,此事跟兒皇帝劉豫絞盡腦汁反對宋高宗降金異曲同工。劉光世被罷免後淮西軍撥歸都督府,過渡後劃歸岳飛揮師北上,這主意本來就是張浚出的。岳飛接掌淮西軍,這個理由實在是「不要太充分」。誰知搞掉劉光世異乎尋常地順利,淮西軍剛划到都督府,張浚馬上就打起了小算盤。看官須知,右相張浚兼任都督,名義上節制全國軍隊,其實從來就差遣不動岳家軍等五大主力,只能指揮幾支游擊隊敲邊鼓,或者騎馬去采石磯罵人,早就不過癮啦。宋高宗秘令岳飛指揮全國軍隊,張浚完全被架空,吞進嘴的淮西軍還得吐出來,情何以堪?何況軍事才能方面張浚一向自視甚高,出鎮川陝時曾對宋高宗說「為臣願前驅清道,專等陛下隨時回駕中原」,結果被岳飛當面評為「夢話」,因此對岳飛大為不滿,一輩子都不能原諒。去冬指揮對劉麟作戰大勝,更讓張浚提刀四顧海,一覽眾山小。統領全國雄師,揮兵北上,一鼓收復北方國土,威揚四境,名垂青史,捨我其誰?豈容岳飛置喙!
推薦閱讀:
※兩位漢朝名將同名同姓,在同一年被殺,且死於同一人之手_【今日爆點】
※縱橫華夏之名將傳奇14
※中國漢初名將:韓信
※被世人誤解一千多年的唐初名將
※大宋名將錄:精忠報國,有其父必有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