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對聯基礎資料彙編(二)

詩詞對聯基礎資料彙編(二)

有人為秦嶺題聯曰:障南阻北;拔地分天。此聯僅用八個字,便把一個巍峨連綿三千里的秦嶺活脫脫展現在人們面前,真乃惜墨如今,恰到好處。「拔地分天」一句,令人觸目驚心,拍案稱奇。一個「分」字格外傳神,遠勝力劈華山之勢。湖南長沙嶽麓愛晚亭有一聯,寫得樸實別緻,聯曰:晚景自堪嗟落日,餘暉憑添楓葉三分色;春光無限好生花,妙筆難寫江天一色秋。此亭原稱「紅葉亭」,又稱「愛楓亭」,這副聯概括了愛晚亭周圍楓葉艷紅的美景。上句以實處入題,下句以虛處落筆,一實一虛,便把江南勝景描繪的一覽無餘。新疆天池,也稱瑤池,風景十分優美,據傳說是王母娘娘的住地,有人為此撰寫長聯如下:飛鴻映天光,秋妍冬燦,屋脊冰場舞翩躚。錦雉低翔,銀峰奇幻,天山竟美詩情艷,何須築王母九苑;巧艇掀池浪,春媚夏蔥,花叢野筵唱瓏玲。金鱗蕩漾,林濤歌喧,池水微寒浴興歡,勝過那西湖三潭。聯語詳細地寫出了天池四季的美麗風光,像一篇優美的散文詩,而且,以上聯的「天光」、「天山」對下聯的「池浪」、「池水」,形成嵌字格式,透出「天池」二字,作者用心,可見一斑。所謂名勝古迹聯,是指為某一名勝古迹撰寫、鐫刻的楹聯。名勝聯,多用於亭台樓榭、殿閣寺廟、名山大川等古迹處。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古今名人來到這些名山大川、古迹勝地,往往因觸景生情而興緻大發,欣然而命筆。這些楹聯,或鐫刻於亭台樓閣,或分貼於寺廟祠墓……以抒發興緻和情懷,他們留下的那些立意深遠的楹聯佳作,不但為山水增色,美化了環境,又是遊人弔古憑史的場所,既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又得到了大自然的享受,所以世世代代為人所稱道傳頌。名勝聯就創作手法而言,可分為寫景、詠史、敘事、抒情、議論等。比如: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這是安徽當塗采石磯太白樓聯。李白的一生,值得稱讚的地方很多,但楹聯的作者擷取典型的事例,利用短短的七字聯,像漫畫一樣,略勾勒幾筆,便將大詩人描繪到神情畢現的程度,全聯句短意長,對仗工整,遣詞高妙,實為大手筆之作。再看下聯: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這是陳毅同志為杜甫草堂所撰楹聯,乃集杜甫詩句而成。他還獨具匠心地加上一段跋語:「此杜詩佳句,最富現實意義,余以千古詩人,詩人千古贊之。」可謂別出心裁,富有新意。黃鶴樓有一佳聯更令人叫絕: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雲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此聯化魯班築黃鶴樓、呂祖吹簫跨鶴的民間傳說,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於一爐,形象地描繪了黃鶴樓美麗、壯觀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請看下聯:心在漢寶,原無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這是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所寫,因諸葛亮名高天下,兩省便爭諸葛亮故居之處所,顧嘉蘅不敢開罪當地豪紳,又怕承當出賣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聯,既贊諸葛亮,又抹平兩省爭執,可謂公允。但這場爭論並沒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發行《三國》郵票第二組「隆中對」小型張時,因湖北、河南兩省爭奪「隆中對」的首發式地點,並組成代表團進京申訴,以至設計受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和北京師範大學魏晉南北朝研究所曾專門組織「諸葛亮躬耕地」學術討論會,諸葛亮躬耕地在湖北襄陽的說法得到大多數的的贊同,同時史學家們也認為,就像文武赤壁一樣,襄陽南陽的諸葛勝跡也是完全可以並存的。顧嘉蘅的題聯,真不愧為名聯絕作。官署聯多指舊社會懸於朝府縣衙等各級官府門庭的楹聯,這類對聯多有施政演說的味道。因官員的處世態度不同,所撰楹聯內容也迥然不同。有裝點門面的,有沽名釣譽的,也有警世言志的。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每赴新任,都要以兩塊高腳牌做為行隊前導,兩塊木牌上寫就一副引人注目的對聯:求通民情;願聞己過。聯語簡明、精到,很好地表現了他的官風和政願,似乎告訴人們,與民通情,其官必正。下聯是福建福安縣衙的一副對聯:什麼叫好官?能免士民咒罵足矣;有何稱善政?只求獄訟公平難哉。人們知道,在舊社會,幾乎無官不貪。「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便是舊官衙的真實寫照。但也不乏清官廉吏,這位作者則要做「免士民咒罵」的「好官」,行「獄訟公正」的「善政」,實在難能可貴。如真落到實處,當是此地百姓的造化。此聯採用自問自答的疑問句式,用「只」、「能」提出了為官的最低標準,同時也道出了為官的最高標準,使人品出為官清廉的難處。下聯是山東金鄉縣令王玉池自撰的縣衙大門聯:眼前百姓即兒孫,莫言百姓可欺,當留下兒孫地步;堂上一官稱父母,漫說一官易做,還盡些父母恩情。聯句寫得很富人情味,讀之令人心動。據傳,王縣令在任期間,賑濟災民,斷案公允,生活清廉,博得縣人愛戴,在舊社會能做到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也有不少貪官好沽名釣譽,為自己臉上貼金。分明是婊子,還要立牌坊。有一個貪官在自己大堂上寫過這樣一副對聯:得半文天誅地滅;聽一情男盜女***。這副對聯看上去是一副絕妙的清廉衙聯,別無挑剔。實則不然,此縣衙賄賂者、說情者絡繹不絕,縣令全部「笑納「。有親近人提醒他:「你難道忘了大堂上那副對聯?」縣令說:「我沒有忘啊,因為我得的不是半文,聽的也不止一情啊。」此聯關鍵問題在「得半文」、「聽一情」二句上。其句用了偷換概念,「半文」、「一情」謂之極少數,它給人們的概念是,極少數的錢,再小的情都不受理,再多的錢再大的情就更不會受理了。誰知他卻踢開了同一律,來個「急轉彎」,從另一處落筆,用語狡猾。這是說,除了半文錢,得多少錢也不會天誅地滅了。下聯亦同理。此聯具有濃郁的諷刺意味,多被後人當做笑話傳於世宅第聯,也稱廳堂聯,常用於大門、內門、後門、中堂等處,它屬裝飾聯的一種,以裝飾環境、烘托氣氛,聯語多以祈祝祥瑞、借物抒情、規範品德、激勵功業、閒情逸緻等內容為多。因宅第聯用的時間較長,所以寫作這類聯時不宜趨時,要具有概括性和說理性,同時,應體現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如這副宅第聯: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樹當窗翠欲流。聯語清新宜人,且對仗十分工整,令人想起「檻外遠山排闥繞」之名句,意境優美,多發聯想。請看鄭板橋寫的一副宅第聯: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本聯立意奇巧,構思怪異,作者將常見的兩種意象凝入一句之中,使讀者不禁生髮奇思妙想,一幅活生生的農家風物倏然躍入紙上,給人以美的感受。鄧元白自題宅第聯更顯得豁達、洒脫:茅屋八九間,釣雨耕煙,須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竹書千萬字,灌花釀酒,可知安自宜樂,閑自宜清。說聯句文辭奇妙,不如說作者思想超凡,無深遠的心境,很難寫出如此好句。我們看下面這副宅第聯:無狂放氣,無道學氣,無名士風流氣,方稱儒者;有誦讀聲,有紡織聲,有小兒啼哭聲,才算人家。上聯以「無」、「氣」形成復辭句,形成排比,點出儒者的禮儀之風;下聯以「有」、「聲」的復辭句形成排比,描繪了想像中的農家景象。此聯是說儒家修身養性,持家為人的具體模式,手法出奇制勝,用字俗中見雅,堪稱聯中佳品。在楹聯家族中,行業聯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無不見到它們的身影。但就楹聯發展來看,酒館、茶館、旅店、飯店、理髮店、戲台等行業的楹聯無疑是其中的代表者。以下只介紹其中的幾種,其它行業可以舉一反三,從中體會。首先介紹酒館聯。中國的酒文化聞名中外,酒與中國古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千百年來,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酒館聯也從中國酒文化中受到熏陶,像一瓮濃郁的美酒,陶醉著一代代炎黃子孫。有一家酒館聯這樣寫道:酌來竹葉凝杯綠;飲罷桃花上臉來。此聯對仗工巧,以「竹葉」對「桃花」,竹葉酒、桃花腮,如此形象、新奇,可見作者用詞之獨到,見情見智,明麗雋永,把酒賞聯,倍添酒之醇香。福州廣聚樓聯以奇趣見長:美酒可消愁,入座應無愁里客;好山真似畫,倚欄都是畫中人。據說,此聯是一位名叫區菊泉的人所撰。作者立意精湛,出手不凡。上聯之意為:人說「借酒澆愁愁更愁」,但在這裡卻別有風味,何也?酒美之故也。下樓則盛讚樓美,到此地如同人在畫中游,真是「似人間,不似人間」。下面一副聯與上一聯相比,則豁達、通俗的多,給人一種親切之感: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飲杯茶去;勞力苦,勞心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這是成都的一家酒樓聯,聯語自然天成似脫口而出,近乎白話,細心品味,人間苦樂情狀,可謂淋漓盡致矣。蘭州五泉山酒仙殿的酒店聯這樣寫道:酒當吃醉時,笑也真,說也真,露出真機,便帶幾分仙氣;仙到修成後,天可樂,地可樂,得來樂趣,豈止一個酒狂。這副聯寫得淋漓洒脫,不遮不掩,將酒醉後的真情坦露無餘,言外之意是在說:人間真情是在酒醉之後。也許,飲酒與成仙有關,但人能修成仙就不是像醉酒那麼容易了。此聯還採用鑲嵌法兩嵌「酒仙」二字,更是錦上添花。顧名思義,藥店聯是宣傳藥物性能、醫道醫德方面的對聯。藥店聯形式各異,有的以藥名成趣,有的則直書胸臆,有的轉類,有的嵌字,有的諧音,有的擬聲,手法不同,各具千秋,不一而足。請看一藥店聯:神州到處有親人,不論生地熟地;春風來時盡著花,但聞藿香木香。此聯立意高妙,不同一般。上聯巧用「生地、熟地」二味中藥,自然貼切,言及祖國處處有親人;下聯言外之意,藥店百草飄香,有妙手回春之方,藥到病除。聯語親切可愛,順理成章。過去有個醫師叫程道周,他在自家的藥店題了一副對聯:但願人皆健;何妨我獨貧。文如其人,從聯語中人們會體會到:程先生一定是一位心地善良、慷慨為人的好醫生,簡直就是個活菩薩。與另一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有異曲同工之妙,頓時便縮短了葯家與顧客的感情和距離。有一家藥店這樣寫道:葯有人蔘酒,人勤歷業舉;店售和血丹,和睦萬事興。此聯巧在聯中嵌有「藥店人和」。「人和」為三才之一,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該店主注重和氣生財之道,此聯見地不凡,堪稱妙對。近年,有人在藥店聯中這樣寫道:湘子吹簫,齊歌四化;天女散花,同賀三春。此聯採用借代法,巧妙地將「神曲」、「降香」二味藥名以「湘子吹簫」、「天女散花」代之,增添了對聯的文學品味,聯語上下段句銜接自然,內容浪漫、歡暢,繪出了一幅歌舞昇平、盛世無疆的畫面,富有時代感,是一副很難得的佳對。與藥店聯相關的,有一類藥名聯,以藥名成對,意在造成一種奇趣和意境。因中草藥種類繁多,藥名五彩斑斕,且多含雙關語意,故近代多有佳作流傳於世。請看下聯:梔子牽牛犁熟地;靈芝背母入常山。全聯用六種藥名成對,「背母」即「貝母」,「常山」既是藥名又是縣名,聯中只綴入「犁」、「入」二字,做為謂語把他們組成兩個擬人化的生動句子,「梔子」、「靈芝」做了擬人化處理,在對仗方面「牽牛」與「背母」是動賓片語相對,「熟地「與「常山」是偏正片語相對,結構工整,平仄無差。葯聯多用擬人手法,但要內容貫通,無斧鑿之痕,並非易事,在這方面,下面一副葯聯實屬難得。請看: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出閣,宛如雲母、天仙。此聯上下聯分別嵌入九味中藥名,這麼多的藥名組成聯語,卻毫無堆砌、雜亂之感,反而自然、貼切,相得益彰,不聞草藥味,倒像是分別描述一位歷經沙場的老將軍和一位待字閨中的少女的不同形象,老將戰功赫赫,威風八面,少女雍容嫻雅,貌若天仙。此外,做為串連中藥的幾個動詞「持」、「跨」、「插」、「戴」、「勝」用得準確生動,為聯語增色不少。全聯構思奇特,獨具匠心,對仗基本工整,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理髮店聯,在行業聯中別具一格,不乏許多名聯佳作。好的理髮店聯多立意獨到,寓意無窮,或一語雙關,或出奇制勝,給人以藝術的享受。請看一家理髮店聯:操天下頭等大事;做人間頂上功夫。此聯巧用雙關語,將常用口語「頭等大事」、「頂上功夫」巧入聯中,使人有出奇不意之感。作者把一個普通的行當魔術般地升華到最高層位置,不能不說煞費了苦心。下聯也寫得很巧:提起刀人人沒法;拉下水個個低頭。此為舊日理髮店聯,聯語採用了諧音雙關法,上聯在「法」字上大作文章,粗讀「沒法」,即沒有辦法,這裡卻指沒有頭髮的意思,說的是理髮的過程,下聯雖無諧音字,依然一語雙關,「拉下水」會被人誤解為受人賄賂、動搖思想之意,這裡則是說洗頭,品味此聯,一定會對我國漢字的妙用嘆服不已。文如其人,太平天國首領石達開對理髮行業賦予了另一種境界: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傳說石達開部下有一將領叫李文彩,原是剃頭師傅,太平天國將領馮雲山為他的理髮店擬撰一聯:「磨礪以須,天下有頭皆可剃;及鋒而試,世間妙手等閑看。」石達開後來改成上聯,聯語中似乎在向顧客誇耀自己的手藝,實則是隱含著一個反抗者橫刀立馬的勃勃雄心,鋒芒畢露,氣度凜然。在幽默的字裡行間閃動著刀光劍影,內容十分切合人物身份。下聯與此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請看:握一雙拳,打盡衝冠英雄,誰敢還手;持三寸鐵,削平骯髒世界,無不低頭。近來,有人為一家美容店撰寫一聯,則顯得風和日麗,聯曰:十美容顏,五分造化,五分妝成;兩傾品貌,一半生成,一半飾成。此聯用先合後分手法,在後面的分述部分,兩個段句各具特色,出句言及裝飾美。文理自然,相輔相成,可視為一副很好的廣告聯。所謂戲台聯,即是戲台兩旁的聯語。這些聯語,或是宣傳戲劇特點與作用,或是指導觀眾看戲,或反映劇場歡快氣氛,或借題發揮寄寓新意,或強調戲劇的現實意義,多縕含戲理和人生哲理,集文學與戲曲藝術為一體,閃爍著特有的光彩。比如:演離合悲歡,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誶中常有劇中人。此聯居今鑒古,借己證人,以戲情洞察人物,其中之哲理妙在不言中,可稱戲台聯中的佼佼者。請看下聯:鐵板銅弦,高唱大江東去;瓊樓玉宇,細聽水調歌頭。這副聯則是寫表演風格和觀眾審美感的聯語,它巧妙地講齣戲曲舞台的詩情畫意和戲曲表演或雄健豪放或秀雋清雅的不同風格。戲台聯,往往在述說戲劇中讓人豁然領悟主題之外的道理。請看下聯:滿場都是閑人,袖手旁觀,聽戲不如做戲苦;凡事終須結局,從頭演起,上台容易下台難。此聯妙在對句上,一句「上台容易下台難」,不知諸君會有何等感想。下聯則是寫我國戲曲表演藝術特色的:你一槍,我一刀,雖殺未惱;轎上來,馬上去,非走不行。聯語幽默,展示了戲曲演員虛實結合的表演形式,揭示了舞台上時空自由的美學原理。下邊一聯寫得甚妙:做戲何如看戲樂;下場更比上場難。這是舊社會某戲院聯,上聯是說唱戲人不如看戲人,看戲的人多是豪門富紳,逍遙自在,唱戲人則是下九流,被人歧視凌辱。下聯說上場難,下更難,是說難在藝術上,更是說難在現實生活中,是說人間的「失落」與「落魄」之境況,一語雙關,言淺意深,令人拍案。聯之高妙,就在於此。會館,是舊中國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封建性組織,但由其而派生出來的一些會館文化,卻凝聚和包藏了中國古文化之精華。其中以會館聯和戲台聯較為明顯。請看濟南浙閩會館聯:同是南人,四座高風傾北海;來游東國,兩鄉舊語話西湖。中國是一文化古國,幾千年來,人們生活在濃郁的古文化氛圍中,喜怒哀樂無不被古文化包圍的五彩斑斕,就是異地的遊子,仍不忘用文化這一妙方去慰藉自己,抒發胸襟,言語之中讀者會品味出作者思鄉、愛國的遊子之心,赤子之心。一個「東國」,一個「北海」,一個「西湖」,一個「南人」,以鮮明的對比,給人們展示了一個古老而凝重的空間,讓人們浮想聯翩。保定浙紹會館戲台聯寫得別有情致:別館接蓮池,譜來楊柳雙聲,古樂府翻新樂府;故鄉憶梅市,聽到鷓鴣一串,燕王台作越王台。聯語以「別館」對「故鄉」,「蓮池」對「梅市」,「楊柳」對「鷓鴣」,「樂府」對「王台」,「新樂府」對「越王台」,北國風物對南國風光。可以說,對仗只是一種手段,作者只是通過對仗這一形式藉以抒發遊子久別故鄉的眷戀之情。讓人讀之百感交集,肝腸欲斷。一種不可名狀的心情會在字裡行間油然而生。好一個「燕王台作越王台」,多麼高妙的聯想,那是只有遊子才能體會的情感。會館聯多是通過故鄉和異地的鮮明對映,或歌古國之風貌,或贊人文之景觀,或暢宏圖之高遠,或憶鄉邦之情感,給人以凝重、深沉的遐思。北京四川會館聯這樣寫道:此地可停驂,剪燭西窗,偶話故鄉風景,劍閣雄,峨眉秀,巴山曲,錦水濤漣,不盡名山大川都來眼底;入京思獻策,揚鞭北道,難忘先哲典型,相如賦,東坡文,太白詩,升庵科等,行見佳人才子又到長安。上聯以家鄉的自然景觀入聯,向人們自豪地展示了故鄉之美。下聯以家鄉名人入題,像是在誇耀天府之國人傑地靈。會館聯在楹聯殿堂中佔有一席之地,它同名勝聯一樣被人們所喜愛。讀一讀會館聯會使你感受到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火熱情懷。治學聯多為文人所作,猶如座右銘,或懸於壁室,或題於書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治學心境和立學態度。陸遊晚年壯志消殘、宏業未酬,但讀書之嗜好依然如初,他寫過一副治學聯,表達了他的治學思想: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相比之下,林語堂的治學聯顯得積極上進,有一股叱吒風雲的豪氣: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聯語立意深邃、氣勢恢宏,道出了作者博大的出世立身志向。紀曉嵐是清代大文學家,他身居要職,遊離朝野之間,性情不為宦海所困,一生甘於詩書為伴,他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浮沉宦海為鷗鳥;生死書叢似蠹蟲。此聯把自己一生追求學問、敷衍官場的兩面性格披露的淋漓盡致。兩者相比,其書痴形象的刻畫更顯得執著、沉重。林則徐一向治學嚴謹,他寫的治學聯更顯得與眾不同:家少樓台無地起;案余燈火有天知。上聯寫幼時家境之清貧,下聯寫治學的刻苦精神,發人深省。自古以來,治學聯倍受文人、墨客們的喜愛,並出現了許多質高的治學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才知源海文始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些治學名聯經過歷史的沉澱和弘揚,已成為婦孺皆知的治學準則。再看下聯: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這是毛澤東在長沙第一師範求學時改寫學者胡居仁原聯的一副對聯,旨在勉勵自己在學業方面要持之以恆,逐漸積累,並對忽冷忽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提出警戒,這是對待學習的科學態度和方法。毛澤東之所以成為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與他的治學精神不無關係。中國人識禮儀,懂自勉,重修身,以自勉為修身之妙方。古往今來,一些文人達官,寫出了許多自勉佳聯,為後人受用無窮。然自勉聯含義不僅在於自勉,更益於勉人。下聯是一副婦孺皆知的自勉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聯句以「寶劍」對「梅花」,一金一木,一剛一柔,形成對句,寶劍的鋒刃是由人的磨礪而出,梅花的幽香是忍受了自然的嚴寒而生,作者言及兩種平常之事理,道出了人生事業之艱辛。以物喻人,風格獨特,極富哲理,感人至深,為聯中之佳構。明代詩人、畫家陳獻章寫過一副自勉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作者從事物的兩個方面著筆,上聯言事宜知足,下聯言人貴無求,兩者應是立身處世之準則,看似易舉,卻屬難事。聯語花開兩朵,卻寫得渾然一體,自然天成。貴在作者將聯中「知足」、「無求」使其內核巧妙鋪開,貼切,又近於情理,為其方顯其作品之高雅。下面這副自勉聯寫得更是妙趣橫生:欲知世味須嘗膽;不識人情只看花。一眼可以看出,這是對舊社會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現象的寫照,上聯用語潑辣,以「膽」味喻世味,也許這是作者的真實體會吧。下聯寫自己苦於世道無情,只有深宅緊閉賞花解悶,聯語雖揭示了舊社會辦醜態,但其逃避現實、不理世事的態度不免有些消極的成份。聯句語意工美,一「須」一「只」,生機盎然,起到畫龍點睛之功。請看清代乾隆進士彭元瑞寫的一副自勉聯: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上聯借用比興手法,點出了春杏秋桂乃人間動人之物,從而引出下聯,正美景良宵,是讀書治學的好時光,應倍加珍惜,不可虛度。聯語意境撩人,語言清麗,讀之心潮澎動,倍受人們喜愛。下聯是張大千所作:人到萬難須放膽;事當兩可要平心。此聯不僅言簡字工、精練空靈、立意深遠,充滿哲理色彩,具有很高的警策啟迪作用,且以平俗之辭見高遠境界,乃立身立世之大格言。警世聯,其語句不但可為法式,而且言簡意賅,古人常以之警戒世人,既是自省,亦是警人。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他的壓紙銅條上刻了這樣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聯語先議後敘,匠心獨運,巧用「破釜沉舟」、「卧薪嘗膽」兩個成語典故,抒發自己發憤攻讀、著述,成就事業的遠大志向。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多。此聯語通俗如話,卻寓意深邃,發人深思,告誡人們學習要有刻苦精神,文章要從實處著筆。革命烈士李甲穠曾經寫過這樣一副對聯:吃苦是良圖,做苦事,用苦心,費苦勁,苦境終成樂境;偷閑非善策,說閑話,好閒遊,做閑事,閑人就是費人。此聯是對人生生活經驗的總括,富有生活哲理,上聯連用五個「苦」字,最後以「樂」字透出;下聯連用五個「閑」字,最後推出一個「廢」字,用心獨到,說明人世間苦盡甜來、光陰難買的深邃道理。題贈聯屬於社會交往的範疇,題贈聯的內容又多屬自勉、共勉、治學、警世、言志等方面。有時在分類方面也有十分明顯的區別。請看下面這副對聯:一味黑時猶有骨;十分紅處便成灰。這副題贈聯實際上是一副詠炭聯,寫得極為形象,很像一副謎語聯,上聯寫炭在未燒之前風骨猶存的氣節,下聯筆鋒一轉,深刻地刻畫出炭焚燒後形骸殆盡的殘狀。其實作者並不是單純寫炭,而是以炭喻人,作者立意如何,是憤世?是警人?還是自警?已莫衷一是。但我們不管做何種解釋,都是不過分的。下面是龔自珍贈魏源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綜一代典,成一家言。聯語應用迭字手法,巧用「萬」、「一」二字,但更巧在立意。上聯是熟語,並不驚人。作者在下聯中峰迴路轉,從「萬」的時空悠然回到「一」上,此有石破驚天,氣魄崩雲之感。似乎是在告誡人們成就事業的捷徑,但此捷徑何為易事?清末文人王闓運贈友人王叔文一聯,歷來被世人稱道。對聯這樣寫道:才大須知難作吏;心虛何患不能文。聯語直抒胸襟,不遮不掩。或許作者體察世態頗深,或親身經歷之感悟,便道出了有才學者未必能作官,作官者未必就有才的道理。肉食者鄙,自古皆然。只要虛心向學,必能成文,反之便了無成就。聯語似一句格言,頗寓哲理。在浩如煙海的聯語中,諷刺對聯以它獨特的風格和奇異的魅力,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它或嬉笑怒罵或批評規勸,往往使人讀後或捧腹大笑,或目瞪口呆,或如鯁在喉,或芒刺在背,心境不同,感受不一。清代有個叫蔣伯生的人,在外做官時搜颳了許多錢財,回鄉後建成一座園子,十分自得。其弟對兄的行徑極為反感,便在園子的門口巾上一副對聯:造成東倒西歪屋;用盡貪贓枉法錢。歷史上有一個叫吳奇才的知縣,愛財如命。一年春天,好事者在他門口貼了一副對聯,寫道:奇術也無雙,牛角攀攀輕四兩;才能君第一,雞蛋摸摸少三分。聯語用先揚後抑,欲擒故縱的筆法,遣詞幽默,用語自然,把知縣貪財眼紅,揩油手長的醜態揭露的體無完膚。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有人卻發國難財,捐錢買官,頭戴花翎,曾有人作聯懸於街頭:頭上有情飄翠羽;胸中無策退紅毛。聯語對仗工整,對比強烈,諷刺辛辣。「紅毛」指外國侵略者,「翠羽」指清朝官員帽子上用來裝飾和區別區級的羽毛,也叫花翎。一般為綠色,「翠羽」對「紅毛」,文思出眾,美不勝收,可見作者功力。下聯是章太炎嘲諷康有為的對聯:國之將往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下聯分別集《左傳》、《論語》中句。上聯句尾隱去「妖孽」二字,下聯句尾隱一「賊」字。聯面尾處現出「有為」二字,意指康有為乃國之「妖孽」,是「賊」。康有為實行維新變法,在中國歷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變法失敗後,卻逃亡海外,組織「保皇會」反對革命,被世人所唾棄,這也許就是章太炎寫此聯的初衷吧。此聯在技巧上應用了隱切、嵌名,作為集聯,能達到如此嚴整,可見作者功夫之老成。學者究之,必有裨益。下面是《紅樓夢》中的一副妙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此聯來自宋代范成大《重九日行營藏之地》一詩:「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鐵門限」即「鐵門檻」,比喻人生壽數之大限;「土饅頭」指墳墓。曹雪琴匠心獨運,安排賈府經營「鐵檻寺」、「饅頭庵」,其深意正是來自這副對聯。此聯是針對那些貪污受賄,利令智昏者而言。讀懂此聯,是否會對私慾者大有裨益呢?明經略大臣洪承疇引清兵入關,統領十萬大軍滅明,至武漢,淮北閆樂梅與洪為舊友,謁洪於漢上,洪問其境況,閆答道:一驢亡命三千里;四海無家十二年。洪又問近有何作,閆答曰,有《閱李陵傳》句云:不引單于來入塞;李陵還是漢忠臣。此為譏諷漢奸賣國賊之聯句,上聯為有感而發,運用戲謔、隱語之手法,旨在遣責、唾罵洪之行徑。下兩句詩引起作品之句,發痛惜江山淪亡之慨。似有規勸之意,但為時已晚矣。戲謔聯,一般來說,多無大意義,其主要作用是引人發笑。此類聯多使用俗語或日常生活用語,或以笑話鋪襯,或以文字遊戲,達到一種戲謔效果。請看唐寅為一絲綢老闆寫的門聯: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子,群進群出;櫃里銅錢,猶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據傳,原來唐寅寫的不是這副聯,先寫的對聯「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源」,老闆覺得太簡單,唐寅便提筆寫了這副對聯,使老闆苦笑不得。聯語形象生動,幽默可笑,讓人讀後為之捧腹噴飯。再請看下聯:天不怕,地不怕,就是老婆生氣也不怕;罵何妨,打何妨,即便床頭下跪又何妨。這是一副別具風格的俗語對聯。相傳上聯是一位怕老婆的丈夫在友人面前說的大話,下聯為他人有意的戲謔。上聯用俗語口語,形象而浪暢。用了三個「不怕」,像是在說他並不怕老婆,可再去看下聯,便知道這位丈夫原來是一個凶厲內荏、外強中乾的紙老虎。他的宣傳,只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下聯的三個「何妨」,把一個怕老婆的「妻管嚴」刻畫的維妙維肖。全聯工巧自然,互相逗捧,活潑可愛,至於有的詞性,平仄失對,無須挑剔,應屬於寬對範圍。下聯是明天曆太監孫隆與一位窮儒生的一副對聯:手執夏扇,身著冬衣,不識春秋;口食南祿,心懷北闕,少樣東西。據說孫隆當年任蘇州提督織造,此人頗為驕橫,每出行必前呼後擁。一天,一位窮儒生誤撞其儀仗,當即被押下。孫隆經審訊知其為一介生員,便突發奇想,即出此上聯以戲謔,讓窮儒生對下聯,否則決不饒過。窮儒生稍加思索,即出下聯。太監的上聯是說窮儒生穿戴不合時宜,這分明是「不識春秋」。但春秋一語雙關,又指《呂氏春秋》,這樣上聯春夏秋冬全包括進去了。下聯窮儒抓住了太監的特點,說享受的是南國俸祿,心中所思念的卻是北方的皇上,只可惜身上少了樣「東西」。「東西」二字也同「春秋」一樣,一語雙關,別有寓意。對句與出句相比,更高一籌,且戲謔中微含褒讚,難怪孫隆聽了不僅不惱,反而對窮儒敬重有加,從此二人還交了朋友。將謎面化入對聯之中,在字面上造成一種意境,這樣的對聯為謎語聯。雖實用性不及其它類聯,但其娛樂性、趣味性卻更強,所以一些好的謎聯也倍受世人喜愛,世代相傳,耐人尋味。請看下面這副謎聯:明月半依雲腳下;殘花雙落馬蹄前。這是一副十分成功的字謎聯,此聯的謎底是「熊」字。作者將對聯與謎語兩種文學語言藝術的特點融為一體,把文字的筆劃、結構,巧妙地藏進聯語內,謎趣盎鈦,對仗工整,自然流暢,毫無做作之感,儼然是一副美妙的風景佳聯。清代大文學家紀曉嵐的一副謎語對也十分風趣有味,聯曰: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狸狗彷彿,既非家禽,也非野獸;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作者採用析字、隱目等手法,將謎底巧妙地串於聯內,謎底是「猜謎」二字。請看下聯:白蛇渡江,頭頂一輪紅日;烏龍卧壁,身披萬點金星。這也是一副謎聯,上下聯各射一物,分別為「油燈」和「桿秤」。燈草未燃時為白色,入油中猶中「白蛇過江」,點燃後火苗成紅色,像一輪紅日。桿秤屬黑色,掛於牆上,好似「烏龍卧壁」,秤星點點,閃爍萬點金星。作者將靜態變成了動態,構思巧妙,比喻恰當,字字珠璣,令人拍案。1785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宮開千叟宴,赴宴者達3900多人,其中一老叟141歲。乾隆與紀昀出聯相賀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再多一度春秋。這是一副數字謎聯,按古紀年法算,一個花甲為60年,花甲重逢即為120年,三七歲月即21年,正好是141歲,可以說,對句是相當難的,可紀昀卻信手拈來。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古稀」即七十歲,古稀雙慶即140歲,更多一度春秋,也正好是141歲,對得堪稱千古絕妙。應答聯多由兩人對答而得,此類聯多為即興而發,或好友問答,或調侃對答,或相謔巧答,或傳情應答,應用範圍很廣,名聯佳作比比皆是。請看下聯:萬馬無聲聽號令;一牛獨坐看文章。此聯背後隱一則故事。據說清代某年浙江大考,朝廷派去了一位姓牛的主考官。此官向來以出怪題出名,考生們為此暗自叫苦。這次果然出了一個很怪的考題,像是一個對聯的出句:「萬馬無聲聽號令」。這句話化自歐陽修的一首詩:「萬年不嘶聽號令」,考生們對原意不熟,所以無處下筆。這時一位考生大聲說道:「諸君不必苦苦思索了,下句我告訴你們吧,乃一牛獨坐看文章。」這句以對聯形式對出的下句顯然是在譏笑主考官,這位考生將考題做了出句處理,峰迴路轉,出其不意,這是在特殊環境下產生的作品,也屬難得之作。乾隆年間,有一次會試,陝西人王某奪得榜首,學子們有些不服氣,於是他們決定出一難對的上聯,要王某屬對,藉此揶揄一番。上聯是:泰岱千峰,孔子聖,陵園子賢,自古文章傳東魯;誰知,那位王某也不是等閑之輩,他見上聯大出特出齊魯人物,於是便揮筆對道:黃河九曲,文王謀,武王烈,歷代道統出西秦。下聯針鋒相對,黃河對泰岱,以文王、武王對孔子、孟子,勢均力敵,有理有據,令人咋舌。從前有一位梅氏,夫因在外而亡,她帶一個兒子獨自生活。兒子長到七歲,要給兒子請一位塾師,後有一位姓朱的中年男子應聘,梅氏為了試探塾師的水平,便出一上聯:彎腰桃花倒開花,蜜蜂仰采;那先生隨口對道:低頭蓮蓬偏結子,鷺鷥斜觀。梅氏很滿意,當即決定聘用。梅氏平時在生活上很關照他,時間一長,便傳出了一些二人的閑話,梅氏家族為此告到官府,說是梅氏與朱先生私通。縣官是一個開通的人,他見二人一身正氣,端莊忠厚不會做出這種事來。當問及當初聘塾師的經過後,縣官說:「你們二人既然都會對對子,就一人寫半句聯作為答辯狀吧。」朱先生乃寫上聯:竹本無心,偏生許多枝節;梅氏看了上聯,揮筆寫道:梅雖有蕊,不染半點風塵。通看全聯,是一篇很好的答辯狀,上聯嵌竹(與朱諧音),下聯嵌梅,等於二人同時簽上姓名。再看下聯:採桑女,摘葉留心等後生。挖蓮郎,盤根摸梗尋佳藕;這副聯是一副擇婿對,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個農家女,不僅貌美,而且聰慧大方。到了該出嫁的時候,父母免不了催促女兒的婚事,女兒說:「我的婚事你們就別操心了,我出一對子,誰能對上,我就嫁給誰。」此事傳開後,前來應對者不斷,但姑娘多不中意,後來一位樸實英俊的青年農民對中。原來這位青年人是姑娘的心上人,只是當著父母面不願說出口罷了,聯語一語雙關,「摘葉留心」,本是採桑技巧,用於此處,則有留心情郎之意,後生字面是指待生之葉,這裡則雙關心上人,手法高超。對句從字面上看也是勞動場景,但巧用諧音,巧飾佳偶,讀來自然貼切,含而不露。工巧聯出句往往比較刁鑽、險奇,難度較大。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多以巧對炫耀自己,故常常流於文字遊戲。但其中也不乏妙筆佳句,在浩瀚的楹聯滄海中,工巧聯以其獨特的風采流傳於世,受到人們的喜愛。北宋史學家劉攽曾與司馬光同修《資治通鑒》,一次宰相王安石有意難劉,即出上聯,讓劉出對,不料劉未被難住,反而精緻巧妙地對出下聯:三代夏商周;四詩風雅頌。對句即不能言三,又必須嵌入三個字以出對,當然難度很大,巧在劉從《詩經》分類國找到蹊徑。風雅頌中的雅又分大雅、小雅,故稱四詩,雅是對大雅、小雅的濃縮,但不失其意,乃絕妙之筆。又如下面一副對聯:五行金木水火土;四位公侯伯子男。這是幾個秀才合謀出句難丘機山的對聯。丘機山,宋初人,以滑稽聞名於世。丘出奇致勝,巧借孟子「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一位」,以四位對五行,不可多得。還有下聯更是對工精妙,也屬巧對之列:重陽谷;端午橋。此聯乍看是一副地名對,其實是一副姓名對。端午橋乃滿族人,他任直隸總督時,正好有一個旗人名重陽谷。端發現後覺得很有意思,說重陽谷可與我端午橋作成一副佳對。這副對聯有幾個巧合之處:首先是「重」、「端」均為旗姓,拆開看,「重陽」、「端午」都是節日名,一個是重陽九月九,一個是端午五月初五,九五相配,正合九五傳統陽數。《易經》:「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可見重陽、端午暗含九五大吉之數。再者「谷」、「橋」均屬地理名詞,「谷」與「橋」連相輔相承。三者上下聯平仄協調,完全符合聯的一般要求。因此,從技巧方面看,這確是一副難得的姓名佳對。撰寫工巧聯一定要順其自然,切不可過於求工,否則就會流於文字遊戲,雖工而不妙,巧而不佳。應徵聯,也叫征聯,從廣義上來講,即一方懸出上句,一方作出對句而合成的對聯即為征聯。一般多指官方、團體、廠礦、個人,或為慶祝節日或為弘揚精神,或為宣傳產品,懸以上聯,或通過新聞媒介出出句,向社會徵集對句。征聯極具社會性,其社會反響較大,至於個人之間的私下邀聯,應屬應答聯範圍,不屬征聯的範疇。有這樣一副征聯: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此上聯是民國初年上海一家酒樓在報上懸賞征對句,結果應對者以無情對奪魁,此事轟動一時,酒樓因而生意興隆。上聯以「三星」限酒名「白蘭地」,「三星」似是數字對,但未確指,不同「三光日月星」之含義;下聯以「五月」而釋「黃梅天」,正符合節令氣候特點。以「五月」對「三星」,「白蘭地」對「黃梅天」,詞性對得極工。此聯還有一個妙處,就是「黃梅天」不僅在說天氣特徵,而且它還是一道南方菜名,這就給此聯增添了無限的品味,玩味此聯,趣情盎然,實屬難得之妙聯。下聯也是征聯中成功的一例:萬家樂用萬家樂,萬家都樂;九州同吟九州同,九州大同。此聯是廣東省石油燃氣用具發展有限公司於1989年所征之聯,從句子的結構上看主要用了重音、鑲嵌和轉類,需說明的是,出句中的第一個「萬家」是虛指,為主語,中間的「萬家樂」為企業產品的名稱,為專用名詞,作賓語。第二分句的「萬家都樂」是從側面描寫、宣傳了產品的優點,句尾二字嵌以地名,「都樂」是廣西柳州名勝地,著名影星趙丹逝世於此,他生前曾留下墨寶「天下都樂」,這些為應徵的下聯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下聯為台灣省陳懷所撰,作者巧化了陸遊《示兒》詩中「但悲不見九州同」一句,以九州同鋪開,格調豪邁,雄渾蒼勁,抒發了祖國人民盼兩岸統一的心情。作者為台屬,所吟之句別有情致。對句既關聯政治,又有文化,有歷史,境界高遠,至於出句仄聲偏多,對高難度的巧對聯而言,是允許的。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羅元貞,也對一下聯為:千字文成千字文,千字異文。此聯巧妙地以古代啟蒙識字課本《千字文》對「萬家樂」,文詞通順,順理成章,前後貫通,毫無牽強之感,亦是難得的佳對,只是後兩字如按地名要求稍顯不工。《中國青年報》曾征一聯,出句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當時入選下聯者甚多,但詞性音律能與出句璧合者甚少。上聯中「上海」乃地名,「自來水」乃物名,「來」為動詞,「自」為趨向動詞,「海」為名詞,「上」為方位詞,對句要求與上聯詞性相同。應徵者有「北京輸油管油輸京北」、「黃山落葉松葉落山黃」、」西湖綠柳堤柳綠湖西」、「長城計算機算計城長」、「山西長生樹生長西山」等。前些年,澳門楹聯學會兩位會員曾聯合懸賞,出句是: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此聯相傳為清代乾隆大學士紀曉嵐所出,原聯無「明」字,爾後有好事者為增其難度的情趣,又在句首增一「明「字,遂使其成為歷時三百年來未獲佳偶的絕對。征聯甫出,海峽兩岸楹友躁動,惜未發現匹想者,只是評出了六條「較佳」下聯。有「直臣罹鐵網,官官子直令狐綯」,「德門傳禮記,篇篇敬德尉遲恭」等數條,因而澳門楹聯學會不得不從以前的六千港元獎金提到三萬港元,再次懸賞征聯,後來有人對句:「長空飄瑞雪,霏霏翔宇周恩來」。但不足之處在於諸葛亮複姓單名,周恩來單姓複名,並忽略了「孔明諸葛亮」這一字與姓名的巧妙組合,不但相互之間詞意相關,絲絲相扣,而且與「紗窗」這一特定事物關照熨貼。金伯弢先生後來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撰出此聯對句:清風沐鳳閣,處處常清上官正。鳳閣:唐高宗、武宗、玄宗三朝曾將「掌軍國之政令」、「佐天子而執大政」之「中書省」改稱鳳閣。上官正:宋代開封人,複姓上官,單名正,字常清,曾平西川有功,累官西川招討使,左龍武大將軍。這條對句的大意是:假若國家最高權力決策機構能沐浴在清廉之風中,制定頒布政令處處時時堅持清正廉潔,那麼位居百姓上屬的官吏們也就不能不正派清廉。以「清風」對「明月」,「鳳閣」對「紗窗」,「處處」對「個個」,「上官正」對「諸葛亮」,對工整齊,寓意合理,只是「常」對「孔」在詞性上略顯小疵,但仍稱得上是該聯的較佳對句。


推薦閱讀:

你認為李白《將進酒》的妙處何在?
詩詞大會背後的「升級」
詩詞 |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詞《戀綉衾·柳絲空有千萬條》表達了詩人什麼什麼情感?
巧引詩詞取雅名

TAG:詩詞 | 對聯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