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的發展

二代嗣師張衡,字靈真,有長才,詔征黃門侍郎不就。張道陵羽化前,為了使其創立之教代代相傳,仿效帝王傳承之制,授印劍符錄于衡,並戒之曰:「呈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步罡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緒,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張衡繼承父志後,居陽平山,以經錄授弟子,彰正一之道,為人治病,臨終前他告誡兒子張魯說:「汝祖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周行天下,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君,非孝無以事親,爾須遵守成訓,勿違背之。」囑罷而羽化,印劍經錄又傳於魯。

  張陵祖孫三人為五斗米道的前三代領袖,後人合稱為「三張」。張陵為第一代天師,又稱祖天師;張衡為嗣師,張魯為系師。

  張魯字公祺,少膺祖訓,以道術教人,受益者眾。益州牧劉焉任命魯為督義司馬,令他與別部司馬張修率兵襲擊漢中太守蘇固。魯用計暗害張修,吞併了張修的部眾。劉焉死後,其子劉璋繼任,因張魯不甚聽話,劉璋盡殺魯母家室,激起張魯叛變。張魯據漢中,以五斗米道教民,建立政權,被漢帝封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割據一方。他是東漢時一代有影響的道教教主,稱「師君」。他集天師與君主於一身,從陝西到四川,建立起具有宗教、政治與軍事統治權的宗教王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體制,雄踞巴蜀近30年。

  幾乎在這同時,由張角兄弟創立的太平道在華北興起,十餘年間吸收信徒數十萬之眾,結連郡國,華北方圓八洲之內無不信從。公元184年,張角發動黃巾起義。他們頭帶黃巾,呼叫「蒼天(東漢王朝)已死,黃天(新政權)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宣傳革命的正義性、必然性,旬月之間天下震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不久,起義失敗,起義軍遭到殘酷鎮壓,太平道也受到沉重打擊,大批骨幹和道徒慘遭殺戮,從此無法公開活動,趨於銷聲匿跡狀態。但是太平道的教義和影響並沒有消失,它們改頭換面流傳了下來,匯入了道教的總洪流中,成為合體。天師道沒有受到打擊,仍保持了它的地位。

  張魯政權在漢末全國混戰的形勢中,能保持一方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是與他採取的獨特措施分不開的。他規定初入道者名「鬼卒」,信仰堅定經過考驗者號「祭酒」。祭酒各領部眾,他既是宗教骨幹,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設官員。這就精簡了編製,減輕了農民負擔。他們組織群眾,練武種田,實行勞武結合;他又設義舍,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之,人民皆樂為之治。五斗米道在各地設有道場,為宗教和行政中心,稱為治。當時有二十四治,居於首位的是陽賓士,為五斗米道的總部,所以天師印刻的也是「陽賓士都功印」。

  漢末,志在統一中國的曹操聞張魯勢盛,發精兵十萬於建安20年(公元215年)征討張魯。張魯因強敵壓鎮,計劃向巴中退卻,但不準部下燒毀寶貨倉庫,以全部留給曹操接收。曹操對此大為讚賞,拜魯為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邑萬戶。其五子均列為侯,曹操還娶張魯之女為兒媳。

  然而曹操鑒於黃巾之亂,恐張魯勢大難御,遂遷漢中數萬戶鎮京城(長安),五斗米道亦北遷魏地,張魯勢力被大大削弱。之後,中國一下子跌入五胡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晉政權移往江南重建王朝,教徒紛紛追隨晉朝南下,他感到巴蜀、魏北繼續發展已不可能,必須以此為契機向江南擴展。於是他以印劍授予其子張盛,說:「大江之東雲錦山,亦名龍虎山,祖師正一元壇在焉,汝可以印、劍、經錄,往往其地,永宣祖教,以傳於世。」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張盛奉命攜經錄自漢中遷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元壇故址,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教,從學千餘人,是為龍虎宗。此後嗣傳六十三代,香火不絕,中國道教活動遂由巴蜀轉移到江南地帶,龍虎山成了全國天師道中心。   葛、寇、陸、陶對道教的整頓改造  (承上頁)由於原始道教具有反對統治階級的傳統,流傳廣泛,無法禁絕,很難使統治階級放心,而道教得不到封建王朝的支持也很難發展,因此一些出身於貴族的宗教家便起而對原始道教進行改造。葛洪、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人。13歲喪父,家境貧寒,自幼好學,砍柴買筆,博覽經史百家近萬卷。20餘歲決心立一家之言,開始著作《抱朴子內外篇》。這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完整理論體系和多種方術的巨著,精意味著玄頤,析理入微,為道教理論的系統化作出了貢獻。他棄官求道,遁跡山林,後人羅浮山,採藥行醫,著書闡道,是我國卓越的道教理論家、偉大的醫學家和煉丹術家。在方術中,他以金丹為主,包容兼畜,開闢了古代化學定量研究的先導。他堅持預防為主的醫學思想,對癥狀學和治療學都作出偉大貢獻。他用水銀治皮膚病,他醫治狂犬病,他對羌蟲病和疥蟲的發現,都比國際先例早500-1500年。

  原始道教主要是以符水為治病,通過祈褥、悔過為人求福,具有救世度人的利他性和群眾性。葛洪繼承神仙家的傳統,反覆論證神仙實有,提倡通過金丹等術修鍊成仙,將原始道教從教世度人再度引導到個人度世成仙,一方面旨在消除農民的反抗性,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統治階級自秦皇漢武以來的長生幻想。為了適應封建統治者需要,他提出,道教徒應以忠孝仁義為本;修鍊上主張煉丹藥,延年長生,使貴族道教更加符合維護統治階級的需要。葛洪可算集神仙思想之大成,第一個將道教教學系統化。

  寇謙之,北魏道士,字輔真,北京人。謙之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曾到華山、嵩山修道。據稱,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太上老君降臨嵩山,授謙之天師之經,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20卷,令謙之整頓道教。謙之遂能辟穀,氣盛體輕,弟子皆得其術。公元423年,老君玄孫授謙之《天中三真太文錄》,使其能劾召百神,又授《錄圖真經》60餘卷。謙之將經書獻給魏世祖,世祖親至道壇受符錄,後人遂稱為北天師道。他為北天師道的設治、署職、授錄、煉法、上章制定了重要規範,他主張以清虛為主旨,通過養生修鍊達到長生不老。他重視符錄、齋戒沐浴、煉煉金丹,依靠皇帝發動了一次滅佛運動,從而為發展北天師道取得了巨大成功。

  寇謙之得到北魏朝廷寵信後,又創立了一套佐國佑民的道教理論,認為「於君不可不忠」,「不得叛逆君主,謀害國家」,人們「勿怨貧苦」、「勿以貧賤求富貴」。他還制訂出一套壇位禮拜、齋醮科儀,北天師道遂成為北朝的官方道教。

  陸修靜(406-477年),金陵道士,字元德,吳興人。魏晉以後,天師道團渙散,祭酒制度廢弛,身無戒律,不順教令,越科破禁,輕道賤法,早期天師道至此已渙散雜亂,如不重整道聲,道教將瀕於崩潰。正在這時,陸修靜擔當起整頓大任。宋文帝在宮中召見他,明帝以禮敦請他,並在北郊天印山築崇虛館,供修靜居住。他在那裡大力發展道教,宣講教理,名震朝野。他首先整頓道教組織,健全道教管理制度,完善道教教理教義,並奉敕廣收道經,加以整頓甄別,集經戒、方葯、符圖等1228卷於一身,奠定了《道藏》的初步基礎,成為最早的一部《道藏》書目。陸修靜「祖述一張,弘衍二葛」,繼承張道陵、張衡、張魯的五斗米道教義,發展葛玄、葛洪道教理論,整理醫典,他既是原始道教的改造者,也是兩晉貴族道教名學派的綜合者。他制訂出新的道教齋醮儀式,使南天師道「俯仰有節,進退有度」,完善了道教科儀,為道教教理、科儀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為此,南天師道由原始的民間道團向更加完備成熟的官方道教發展。

  陶弘景(456-536年),江蘇南京人,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士族文人,是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道教上清派派義與方術的發展成熟,茅山上清道團的成立,都與他有著密切關係。

  弘景四五歲便好書,九歲好寫作,年少侍讀,上表辭官,隱居茅山,建館修道,喜愛松風,性好著述,著作達200餘卷,撰寫了《真誥》、《登真秘訣》、《養性延命錄》等重要著作,並造渾天儀。梁武帝邀弘景出山參政,他畫二牛:一頭散放於水草之間,另一頭戴金籠頭,被人用繩子牽著,用鞭子趕著。武帝知其不願下山,於是朝中大事,無不派人入山諮詢,故有「山中宰相」之稱。

  陶弘景所撰《真靈位業圖》將神仙分為七級,每級都有一位主神位於中央,將元始天尊作為最高尊神,並廣泛吸收名教派尊奉的神仙,組成一個龐大完善的神系,表明他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也表明他是按照統治階級的需要改造道教的。他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統一和系統化,到他為止,民間道教改造業已完成。陶弘景在科學和藝術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撰寫了《本草經集注》,在古代中醫學理論方面有重大突破,在天文學上出做出了成績。他重視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留下了許多煉刀、鑄劍、煉丹的著作。他的書畫別具一格,卓然成家,對於軍事兵法也有研究。

  在葛、寇、陸、陶對民間原始道教進行整頓改造、官方道教日見興盛大的同時,龍虎山中的天師道也提出了「忠孝和佐國佑民」的宗旨,主張「誠、敬、忠、孝」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徒,從而獲得了歷代帝王的封賜並世襲下來。

  二代嗣師張衡,字靈真,有長才,詔征黃門侍郎不就。張道陵羽化前,為了使其創立之教代代相傳,仿效帝王傳承之制,授印劍符錄于衡,並戒之曰:「呈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步罡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緒,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張衡繼承父志後,居陽平山,以經錄授弟子,彰正一之道,為人治病,臨終前他告誡兒子張魯說:「汝祖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周行天下,為民除害,建立大教,嗣我教者,非誠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事君,非孝無以事親,爾須遵守成訓,勿違背之。」囑罷而羽化,印劍經錄又傳於魯。

  張陵祖孫三人為五斗米道的前三代領袖,後人合稱為「三張」。張陵為第一代天師,又稱祖天師;張衡為嗣師,張魯為系師。

  張魯字公祺,少膺祖訓,以道術教人,受益者眾。益州牧劉焉任命魯為督義司馬,令他與別部司馬張修率兵襲擊漢中太守蘇固。魯用計暗害張修,吞併了張修的部眾。劉焉死後,其子劉璋繼任,因張魯不甚聽話,劉璋盡殺魯母家室,激起張魯叛變。張魯據漢中,以五斗米道教民,建立政權,被漢帝封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割據一方。他是東漢時一代有影響的道教教主,稱「師君」。他集天師與君主於一身,從陝西到四川,建立起具有宗教、政治與軍事統治權的宗教王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體制,雄踞巴蜀近30年。

  幾乎在這同時,由張角兄弟創立的太平道在華北興起,十餘年間吸收信徒數十萬之眾,結連郡國,華北方圓八洲之內無不信從。公元184年,張角發動黃巾起義。他們頭帶黃巾,呼叫「蒼天(東漢王朝)已死,黃天(新政權)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宣傳革命的正義性、必然性,旬月之間天下震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不久,起義失敗,起義軍遭到殘酷鎮壓,太平道也受到沉重打擊,大批骨幹和道徒慘遭殺戮,從此無法公開活動,趨於銷聲匿跡狀態。但是太平道的教義和影響並沒有消失,它們改頭換面流傳了下來,匯入了道教的總洪流中,成為合體。天師道沒有受到打擊,仍保持了它的地位。 張魯政權在漢末全國混戰的形勢中,能保持一方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是與他採取的獨特措施分不開的。他規定初入道者名「鬼卒」,信仰堅定經過考驗者號「祭酒」。祭酒各領部眾,他既是宗教骨幹,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設官員。這就精簡了編製,減輕了農民負擔。他們組織群眾,練武種田,實行勞武結合;他又設義舍,置義米肉懸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之,人民皆樂為之治。五斗米道在各地設有道場,為宗教和行政中心,稱為治。當時有二十四治,居於首位的是陽賓士,為五斗米道的總部,所以天師印刻的也是「陽賓士都功印」。

  漢末,志在統一中國的曹操聞張魯勢盛,發精兵十萬於建安20年(公元215年)征討張魯。張魯因強敵壓鎮,計劃向巴中退卻,但不準部下燒毀寶貨倉庫,以全部留給曹操接收。曹操對此大為讚賞,拜魯為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邑萬戶。其五子均列為侯,曹操還娶張魯之女為兒媳。

  然而曹操鑒於黃巾之亂,恐張魯勢大難御,遂遷漢中數萬戶鎮京城(長安),五斗米道亦北遷魏地,張魯勢力被大大削弱。之後,中國一下子跌入五胡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晉政權移往江南重建王朝,教徒紛紛追隨晉朝南下,他感到巴蜀、魏北繼續發展已不可能,必須以此為契機向江南擴展。於是他以印劍授予其子張盛,說:「大江之東雲錦山,亦名龍虎山,祖師正一元壇在焉,汝可以印、劍、經錄,往往其地,永宣祖教,以傳於世。」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張盛奉命攜經錄自漢中遷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元壇故址,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教,從學千餘人,是為龍虎宗。此後嗣傳六十三代,香火不絕,中國道教活動遂由巴蜀轉移到江南地帶,龍虎山成了全國天師道中心。


推薦閱讀:

一門銅炮見證明清火器發展史
大運來時  事業才發展
女鞋發展的趨勢有哪些?
人民日報 以改革創新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青海衛視2010年是怎樣發展的?

TAG:發展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