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誰不吃苦受累?
◆ ◆ ◆ 文 | 婉兮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阿如姐姐,是我身邊活得最精彩的女人之一。 她經營著本地名氣最大的婚紗攝影機構,客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在隔壁兩個市也都開了分店。算不上日進斗金,卻絕對是創業的成功典範。 一年前,我去她的影樓拍婚紗照,只見她笑意盈盈坐在前台,長發梳成高高的髮髻,露出了細長脖頸,一條簡單的珍珠項鏈和黑色連衣裙,襯得她高雅端莊,絲毫不見女商人的市儈精明。 巧的是十多天後,我又在一個詩歌朗誦會上遇見她。那天她穿一身淡紫旗袍,將一首戴望舒的《雨巷》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坐在台下看,只覺得這個年過四十的女子,依舊有顆高貴美麗的詩心。難怪她的眼神那麼柔和,舉止那麼端莊。 後來我們慢慢熟悉了,她會不時推薦幾本書,或是邀約我去游泳練瑜伽。我也去過她家幾次,見她烤了蛋糕泡了茶,用精美的陶具盛出,擺放到花木葳蕤的小陽台上,實在賞心悅目。 我們談古說今,她見解不俗妙語頻出,讓人聽之忘俗。
我暗自猜想,她該出身於書香世家,自小被精心教養,學著鋼琴吟著詩,始終都被命運優待著。那時我覺得,只有被優越物質和富足精神同時滋養的女孩,才有可能長成氣度不凡的模樣。 可是,我錯了。
原來,阿如姐姐這麼優雅從容詩一般的女人,也有一個灰頭土臉奔波勞碌的二十幾歲。 她出生在窮苦山村的一戶普通農家,品學兼優,卻拿不出高中學費,不得不放棄大學夢,委屈自己去讀一個中專。 想不到的是那年政策劇變,國家不再給中專畢業生分配工作。她無權無勢無背景,好不容易才進了一家幼兒園做老師。 為了還清讀書時欠下的3000元貸款,阿如姐又利用下班時候和周末去做婚禮司儀,當時跑一場能掙40元錢。一年後她終於還清貸款,兩年後,擁有了人生第一個一萬元。 後來她遇到真命天子,是個熱愛攝影的男人。那是上個世紀末,小城市的婚紗攝影之風剛剛颳起。敏銳的阿如姐意識到了商機,便向親朋好友借了5萬塊錢,和丈夫開了一家婚紗攝影店。 不幸的是創業之初經營不善,他們第一年就賠了將近10萬元錢,還欠了員工工資,生活一下子跌進深淵。 為了早日還清債務,夫妻倆卧薪嘗膽,擺地攤、賣冰棍、烤燒,什麼都干。那段日子,他們總要等到天快黑了,才摸去菜市場買一毛錢一斤的剩菜,一周吃一次青椒肉絲就算改善了伙食。 當時她正身懷六甲,到了臨盆之際,只得厚著臉皮東拼西湊兩千元錢,才住進了醫院…… 生完孩子後,阿如姐卻義無反顧去到發達城市考察取經,學習別人的影樓經營理念和營銷策略,一年後終於扭虧為盈,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那時,阿如姐已經過完了30歲生日。她把明媚鮮妍的二十幾歲,都投入了創業的艱辛與生活的不易。可是說起來時,她總對當時的自己充滿感激。 二十幾歲敢想敢做,也足夠吃苦耐勞,才有資格迎來三十歲的豐衣足食,四十歲的優雅從容。 當下的每一步,都是未來的基石與鋪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吃的苦。
對出身普通的年輕人來說,二十幾歲,真的不是一段光輝歲月。 初出校門,經驗不足。工作上跌跌撞撞,生活里懵懵懂懂,情感中患得患失。因為我們初來乍到,對這個光怪陸離的成年人世界心懷敬畏。要一點點學習著做事做人,還得處處小心時時謹慎,真的不會太輕鬆。 沒人許諾你似錦前程,父母無法鋪橋搭路,親友也愛莫能助,能拼的,只剩下自己。
首先要面對的,當然就是窮。 我的閨蜜桃子,上班第一年月薪不足兩千。她不好意思向家裡伸手,只得節衣縮食,一雙板鞋穿到漏水也不捨得換。下雨天淌著水去上班,兩隻腳濕淋淋,卻還裝得若無其事,與同事談笑風生。 你肯定也有過這樣窘迫無奈的時候,為房租水電費操心,斤斤計較著一份蓋飯和炸醬麵的價格。可當父母打電話來問,又大聲笑著說我過得很好。 其次要面對的,是工作壓力。 畢業那年我在一家國企實習,大部分工作是整理領導講話。這位領導喜愛發表長篇大論,一講就是兩三個小時,說的都是很難聽懂的方言。 我常常聽著錄音發懵,既弄不清他的語音,也搞不懂那些專業辭彙。為了在規定時限內整理出稿子,幾乎犧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做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接踵而來的採訪和稿子幾乎填滿了我的未來十年,直到現在,我依舊苦苦跋涉在這條道路上,我常常想到王小波的那句話: 「今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愛,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雲。」 我也想吃,想愛,想變成自由自在的雲,可沒有一片廣袤天空,去供我無憂無慮。
和我一樣的年輕人,城市裡一抓一大把。那些出身普通的小會計、設計師、銷售員、小職員,誰沒有過囊中羞澀與輾轉難眠?我們這一群人的二十幾歲,幾乎都泡在工作的緊張忙碌里,為生活、夢想和未來用盡全力。 其實許多人的長大成人,都是從離校後的二十幾歲開始的。 我們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風刀霜劍後,真正理解了父輩的艱辛不易,懂得用一個成年人的姿態,來努力奮進,堅持隱忍。破繭成蝶的美麗,其實正孕育在蛻變的痛苦裡。 二十幾歲,本就是吃苦的年紀。所謂的年輕就是資本,並不只是嬌艷欲滴的臉龐、青春煥發的軀體,還包括吃苦的能力和不怕重來的勇氣。 問題只在於,你吃的那些苦,是否能夠照亮前進的路。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看,孟夫子早已將道理說明,吃苦的意義,在於從磨難中修鍊從前不具備的能力與品質。 二十歲時,趙麗穎還在各個片場打醬油跑龍套,看過白眼受過閑氣,卻並不妨礙她揣度別人的動作眼神,思考表演的要義。後來我們看到的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角色,都來自於她的前期鍛造和磨礪。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但並非誰都天賦異稟。更多平凡的人生,是一步一個腳印,用今天的辛勤耕耘,去換取明日的果實累累。 人生是個不斷的積累過程,所有的成功都不是空中樓閣。那些牢固的基石,都要靠著年輕時的努力來一點點打下。 我們所處的時代,有階級固化、有逆襲困境,卻絕不是一個對付出視而不見的時代。它的可愛之處,正在於它承認你的付出和辛苦。 真正的黃金時代,是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更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