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屏大觀】國產電影票房破百億的喜與憂
06-05
2013年尚未過去,電影票房已經創紀錄地突破200億元大關。這其中,國產片的表現「令人驚喜」。一項數據顯示,2011年總票房中,國產片佔總額的53.61%,2012年國產片佔48.46%。在今年前三季度的164億元票房中,國產片一舉拿下了超過58%的份額,這意味著僅用9個月的時間,國產片票房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額。 從2002年電影票房不足10億元到2010年的101.72億元,再到今年突破200億元,中國電影人用了十餘年的時間,靠著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著實可喜可賀。從某種意義上說,國產片正在「步入春天」,我們有理由期待,國產片全面超越進口片不是「痴人說夢」。 成績固然值得慶賀,但若說「國產片領先進口片」我卻不敢贊同,畢竟,無論是故事敘述,還是拍攝理念上,我們與歐美相比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以今年上映的國產片為例,除《北京遇上西雅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少數影片取得不俗的票房外,真正叫好又賣座的影片不及十分之一,更多的電影被打上爛片的「烙印」。即便個別演員到好萊塢拍片,也大多屬於「打醬油」的角色,儘管有明星為自己辯稱「你打個醬油看」。必須承認的是,在好萊塢大片中,我們仍然屬於配角。 其實,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再高的票房也只是數字而矣,進電影院就是想在愉悅視覺、放鬆心情的同時有所感動,有所啟發,《泰囧》的大獲成功就是個極好的例證,可惜就是這樣簡單、樸素的願望,中國電影人也很難做到。看看時下各大院線播放的電影,明星大腕雲集,劇情卻莫名其妙;滿眼豪車美女,看完之後卻記不得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國產片一直在學習、追趕歐美片,卻似乎學不到人家的精髓。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我以為,國產電影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恐怕是最大根源。 如果我們再留心一些的話,就會發現,由於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等內地大牌導演的缺席,今年稱得上「香港電影的大年」,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杜琪峰的《毒戰》、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均取得不俗票房。反觀國內電影市場,《小時代》儘管票房尚可,但被輿論批為「爛得沒有品位」;《富春山居圖》明星雲集,卻譽為「爛片之王」。小片和藝術電影同樣因過於追求「文藝范兒」,躑躅於觀眾視野之外。國產電影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不可否認,近幾年,國產電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海外影響力和票房上並不理想,在國際知名電影節上斬獲的獎項亦非常有限,能夠在國外熱映的電影幾至於無,正如有評論指出的那樣:「如何提高自身質量,打破文化隔閡,更多地走出國門,值得思考」,國產片票房首度突破100億元無疑能夠提振國內電影人的信心,同時也說明國產電影市場大有潛力可挖,無論影片質量,還是院線經營上,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創新觀念,不斷超越,真正迎來國產片的春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千與千尋中無臉男為什麼喜歡千尋?
※如何評價電影《鋼的琴》?
※尋夢環遊記:願你為夢想努力,願你被愛人銘記
※《聚焦》:揭批神壇下的醜陋
※張藝興在成龍電影全集中的《功夫瑜伽》裡面的表現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