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直播06

2015-01-30 益西彭措堪布 三藏音  以下就以正理來成立兩方面:第一、為了圓滿地成辦利他,菩薩要學習一切聖教;第二、為了圓滿地成辦自利,菩薩也要學習一切聖教。如果能以正理證成這兩點,就認識到一切聖教都是使人成佛的順緣,因為成佛就是二利圓滿,而一切聖教又是圓成二利的方便的緣故。  1、為圓滿成辦利他的緣故,菩薩須學三乘聖教  心要提示:  欲度三乘人,須學三乘法,  如醫普濟世,遍學治病方。  (1)簡要的觀察  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  菩薩所希求的事業就是成辦世間的義利。這裡「世間」的涵義是指一切根性的有情,「義利」則是指讓一切眾生得到現時、究竟的一切利益。菩薩的所願是對於一切眾生都能給予他所有現前和究竟的利益,這是在利他上所達到的圓滿的量。  這種圓滿不只服務於部分有情,或者只做到部分利益。就像一個大醫王,他的大願是救治世界上的一切疾病,讓任何一個患者都能康復。為實現這個目標,他就得精通一切醫術,不然就做不到對一切病人都應病與葯,做最恰當的利益。  這裡要專門在利他上做一番考慮,也就是如果要做大醫王,那就要完全為一切病人考慮,所想的就是眾生有什麼病,怎麼來為他治療,這樣一來,凡是能治療眾生疾病的方面都需要學習。因為,如果只是學會了一部分醫術,那在面對另外一些病情的時候束手無策,就不可能利益到這部分病人。同樣道理,菩薩也要專門為眾生著想,要想到眾生有各種根性,為了能全面地攝受三種種性的眾生,就要學習能利益三種種性的一切道法,而這些又全都攝在了佛的法教里。因此,為了圓滿地做到利他,菩薩需要學習一切聖教。  佛是利他圓滿的代表或者徹底的實踐者,他來到世間面對一切眾生,都能應機設立教法,把他們帶上安樂之道。所以佛的教法實際上是救度一切眾生的聖教,其中的每一分教法都是隨應眾生的根機,切實地開出治心的藥方。現在我們的目標是成佛,想達到跟大悲世尊一樣的利他成就,當然對於佛傳的一切利他的法門都要去學。這也就是平常我們發「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大願的內涵。  由此我們就知道,要達到利他究竟的成就,就必須學會一切利他的法門。因為學會了才能攝受眾生,才能為他治療,使他康復。由於佛傳的法門都是利他的方便,所以對於這樣的甘露法藏不能起捨棄的心。這裡一旦悟通了佛聖教的性質,就會恍然明白:原來一切聖教都是讓我們達到圓滿成辦利他的一分順緣。  這以後,自己在面對佛法時,就有了正確的態度,知道必須學一切利他的法門。雖然現在還不能全學到,但觀念上已經認同要學一切法。至於何時圓滿,那是時間問題。  (2)細緻的觀察  思維之一:要攝受某一類根機,就必須學會能度他的法道。  這又要正反面的理由來成立。正面的理由:只有自己無謬誤地善趣此道,才能讓別人發起決定。反面的理由:如果自己沒有能如實決定,就不可能為別人開示。  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諸智者恆應,善趣無謬誤。」  這就像《釋菩提心論》里所說的,我們在引導別人時,如果想讓他的心發起決定,自己就必須恆時無錯謬地趣入到此道當中(就是自己要無誤掌握的意思)。  就好比一位醫師,他如果想要讓別人認識某種草藥的藥性,首先他自己得驗證這個藥性。所以他要親自去品嘗,感受這個藥物服用後在自身上發生的變化。經過觀察、了解和確認後,才能用於臨床,應病開藥,以幫助病人康復,或者讓別人對這個葯的作用也有所認識。  又像一位老師,要教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生中有從幼兒到成人之間的各種年齡段,習性也迥然不同,面對如此複雜的學生群體,這位老師就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引導每一類學生。這就要求他自己首先樹立正確的觀念,並且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等有全面地了解,又必須要有各種引導的智慧,才能夠應機施教。作為菩薩,為什麼要通達五明、要有一切智的成就,才能圓滿地利他,也是這個道理。  又如一個嚮導,要引導一群人從甲地到乙地,兩地間有許多條路可走。所引導的人喜好各有不同,有的喜歡途中看山,有的喜歡沿途戲水;有的喜歡經過熱鬧的城鎮,有的則喜歡一路安靜地走過村落……這就要求嚮導對兩地間所有的路和路途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才能給不同喜好的遊人以相應的指示,讓喜山的人走山路,好水的人走水路,愛熱鬧的人走大路,求寂靜的人走小路。  菩薩引導眾生也是如此,要引導眾生走某條路的時候,自己心裡首先要對這條路有決定的了解。只有自己首先完全精通,才有能力讓別人也發起決定。如果自己連一次也沒走過,沒有通達這個法要,那又怎麼能讓別人發起決定呢?所以,智者為了做到利他,自己要恆時無謬地趣入法道,只有對法道非常通達,才能充當眾生的導師。  《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釋量論》里說,方便生的因如果沒有在自心中現起,就難以為別人解說。方便和方便生是一對因果,自己首先要有「無誤了達法道」這個方便,以此才能有「為他人準確開演」的方便生。  菩薩要想做到善巧地引導別人,何時何處都沒有障礙,那首先自己一定要通達一切道法的內涵,沒有這個前提就無法做到。因此《釋量論》里說「有了方便,才有方便生」,之後才能無礙地給眾生開示。如果自己沒有出現「通達法道」這個方便,那就不知道該怎麼來引導眾生。只有心裡顯出了法義,才能無誤地宣說。自己尚且茫然無知,哪裡能為別人開示呢?這是可以決定證成的。  連世間的小事情都是這樣。比如煮酥油茶,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煮,哪裡可能教導別人?炒菜、開車、修電器、用電腦、寫字、作畫等等,不都是這樣嗎?總之,任何自己不會做的事,都不可能教導別人。如果自己不通還去教導別人,那就不是老師而是騙子了。  配在意義上也是如此,菩薩要攝持、引導一切眾生,有效地趣入佛道,就必須對於三乘的法道全部了達。菩薩要有巨大的力量,因為他要成辦的是最圓滿的利他事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的成就。因此要學習一切法道。不然,只要對某些法還有不了達、不能掌握,這些法道沒有在心中顯現,那就沒有辦法教導相應一類的眾生。  可見,要實現圓滿的利他境界是何等高度的目標。我們如果發心要圓滿地完成利他,就必須首先在自己心上立下志願:「一切法門誓願學!」  思維之二:  成辦利他的法道=三乘法道;  成辦世間利益的智慧(道種智)=了知三乘道的智慧;  菩薩要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益,故必須遍學三乘法。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  上面說到菩薩要通達所有一切利他的法道,這些法道歸攝起來就是聲聞道、緣覺道和佛陀道這樣三種。這是因為出世間的果位只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和佛菩提這樣三種,所以成就果位的法道也就只有聲聞道、緣覺道和佛陀道這三種。因此,了知三乘的法道,就是成辦菩薩所希求的圓滿利他事業的所有方便。凡是想圓滿做到利他的菩薩,都必須學習三乘法道,只有對此全部通達,才能普遍地攝受三乘根性的眾生,無誤地引導他們成佛。  好比說,一切醫術可以歸攝在三類醫科當中,只有對這三類醫科全部精通了,才能利益到一切病人。  這就是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里說到的,凡是想圓滿做到利他的人,都應當由道種智來成辦世間利益。  「種」是種類的意思,「道」是法道,包括一切能引導眾生離苦得樂的道法。這裡有暫時的道、究竟的道,通向聲聞果、緣覺果和佛果的道,只有對這一切都了達、掌握,才成為大導師,能引導一切種類的眾生,走最適合他的安樂正道。  像這樣,只要懂得果位上所要達到的利他的量,我們就能確認,菩薩為了圓滿地成辦利他,必須要學習一切聖教。  《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  《般若經》當中也說:菩薩們為了完成無上圓滿的佛道,為了實際做到普度一切眾生,他應當在自身上發起一切道法,也就是一切道的內涵都在自身上實證到。同時為了度脫一切眾生的緣故,他應當了解一切道法,這些就攝在聲聞道、獨覺道和佛陀道當中(聲聞和獨覺道屬於小乘,佛道包括大乘的顯密諸道。所以菩薩要有廣闊的胸襟,能圓滿受取佛的一切法教,首先要有這個認識,要確立這個志願)。接著佛很明確地交待:對於一切大、小、顯、密各乘道法,菩薩都要在自身上圓滿它的斷證功德,一切諸道里所要求做到的除過引德,菩薩都應當在自身上完成。  比如說,針對人天乘的道,菩薩就要自己發起對因果的勝解信和細緻取捨因果的心和行為,要使自己的身、口、意一切行動都隨順因果正道,這些功德都要具有;而對於小乘的道法,也是自身上要有堅決的出離,要做到任何時候都不染著世間的名聞利養,一心一意地修持無我的道,勤修戒定慧;進而在大乘的道法上,要有以利他為重的菩提心,要捨棄自私的耽著,要有圓滿地行持六度之道;最後,就金剛乘的法道來說,一切密乘的見、修、行、果也都要在自身上全部做到。  像這樣,要修成無上佛果,就必須修出這一切德相。雖然這些暫時不能全部具足,但必須確立這個志願,然後逐漸地來實修實證。這樣在因上就不同,無論是發願、實行、趣證都不一樣。  依靠這樣的聖教和正理,我們完全能確定,作為誓願成就無上佛道的人,對佛的一切法都要圓滿地受持,下至任何一分都要十分珍重地來受學,對於它經過聞思確認了修法之後,就直接納受在自己心裡,恆時殷重勵力地行持。這樣就不會有對聖教取一舍一的想法。  一般人是學了大乘就捨棄小乘,他認為「我只要學大乘,其他小乘不是我需要的」,「那些法我不必要學,因為我是學習殊勝法乘的人,而那些法是屬於劣乘的法藏」,這樣就墮入了舍法的險坑。為了救這種人,下面以理破斥這個觀點:  故有說雲「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所以有人這麼說:「我們是大乘行人的緣故,不應學習那些聲聞等的劣乘法藏。」這是一種相違因。  「相違」就是能立和所立相違。能立是「我們是大乘人,也就是應當圓滿成辦自他二利的人」,所立是「不應學習那些攝受聲聞等根性的劣乘法藏」,這就相違了。圓滿成辦利他,就要求遍攝一切根性,然後說我不要學習能攝盡聲聞人的法藏,這成了自語相違。  好比一個人說,我立志做大醫王,普遍地救治一切疾病,所以不要學那些劣等的專治足癬的醫術,這就是相違因。因為救治一切疾病,足癬就在其中,卻說治足癬的療法我不要學,顯然成了相違。  又好比說「我要做大嚮導,引導一切人走城市中的任何一條路」,然後說「 我不必熟悉這條路,因為它是狹小的路」,這就相違了。明明說要引導一切人走任何一條路,卻說這條路我不必要熟悉,顯然是自語相違。這樣就反證到了,要引導一切人,就必須學引導一切人的法。  2、為圓滿成辦自利的緣故,菩薩須學一切聖教  心要提示:  兩含兩要兩不違,三乘一貫佛道施,  基小見大安棟樑,體禪用密凈為歸。  兩含:大中含小,密中含顯  兩要:學大要修小,學密要修顯  兩不違:小大不違,顯密不違  (1)修持成佛大乘道應修小乘道法奠定道基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種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此等何因而成應舍?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所餘一切,雖諸大乘人亦應修持。故諸菩薩方廣藏中,廣說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使心趣入大乘的道法,有共同的道法和不共的道法兩種。總的是要在自心上既修持共同的道,又修持不共的更深廣的道,來引導自心趣入成佛之道。完成佛果有一條完整的道路,其中和小乘行者共同走的道路,就是指小乘法藏里所說的各種道品(比如皈依、業果、出離心、別解脫戒、人無我慧等道品)。這些要在心上經過的道,為什麼捨棄呢?沒有理由!因為心上只要沒經過這些修證,就無法成熟、擴充、廣大,或者說這些道的功德,沒有在心中養成,就沒有基礎,無法憑空建成萬丈高樓。所以,在小乘法藏里,除了少分如希求一己寂靜安樂等的不同點之外,其餘所有的部分,即使大乘人也應當修持。  因此,在諸多菩薩方廣藏的法教里,詳盡地演說三乘道法,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共道的涵義  「共道」的意思是,大小乘行者都要同走這些心上的道,就像中學生和大學生都要經過學語言這一關。要這樣想:凡是人,都要經過學語言、學走路這些歷程。不是說想做大人物,就不必學說話、學走路,如果連說話、走路都不會,還能做大人物嗎?那連幼兒園都進不了。  和這個比喻相似,要完成大乘最圓滿的果位,種種的共道都必須在心中發展出來,一道道的關都要透過,這是迴避不了的。如果心上沒有經過一段段實際的轉化,連皈依的誓願、出離心等都還沒有發展出來,那連三寶的組織都還沒入,連起碼的走解脫的願望都還沒有建立。想一想,這還沒經過佛道嬰兒期的人,能坐在搖籃里,引導無數人走解脫道嗎?這樣連佛教的幼兒期教育都沒完成,哪裡無因就成佛道上的大人呢?如果還避開它,不注重補好共道的基礎,不及早過這些關,那終究沒有能力修持大乘不共的道。  這裡一定要認識共同道的涵義。這屬於大乘道前期要經過的部分,由於前期的培訓和小乘行者學的道共同,所以是共同的道。就像要培養出完人,分成兩個階段來完成,前一階段首先學語言、數學等,跟普通人的教育一樣,不因為培養的是完人,就舍掉這些基礎不學。恰恰相反,正因為培養的是完人,所以先要培養出普通的素質,然後再完成特等的教育,造就特等的品質。  經過這樣比喻就很清楚,共道的養成是自心發起不共道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後來能撐起大乘不共道的基礎。心上沒有實際發展出共同道的斷德和證德,就根本沒有打出道的基礎,因此心上建不出不共的深廣二道。這像是沒通過語言、數學等的基礎學習,就無法深造高級的學科那樣。  小乘道法中除少分外,其他都是大乘道上同樣要修的部分,就是大乘行者的心上同樣要經歷這些修心,要發展出這些斷證。「少分」,指只求一己解脫的下劣作意,為大乘所不取,因為這直接跟利他為重的大乘心相違。其次,戒律的開遮上也有不同。小乘著重持身口的戒,大乘著重持心戒。小乘戒不能開的地方,大乘戒能開。比如,大乘行者有利他的必要和能力,能不違菩薩戒時,就開許說妄語、綺語等。  像這樣,除少分不同外,其他都是共同要修的道支,大乘行者要首先在心上發展出這些斷證,而不是捨棄。為了學高等數學,就要儘早完成四則運算的學習,而不是捨棄。如果捨棄學四則運算,沒有先打這個基礎,就學不成高等數學。  小乘道法是佛教中的小學課程,是針對眾生根性、意樂等較小的階段傳授的;大乘不共的道法是佛教里的大學課程,是對那些具備了基礎,根性、意樂等培養好了的學生傳授的,當然道的內涵更大。但要知道,這個「大」是在「小」的基礎上建出來的,沒有「小」的基礎,也建不成「大」。為了充實修大乘道的基礎,菩薩方廣法藏里廣說三乘法要。這是很重要的措施。想一想,如果小乘的道跟大乘道完全無關,甚至直接相違,為什麼還在菩薩法藏里廣大宣說呢?可見,小乘法是大乘的基礎。為了真正立起大乘道,要特別注重培植道基。這樣才真正懂得共道的涵義。  下面舉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舉例說明  第一個例子:為了修成菩提心,要具備很多共道的素質,比如深信因果的心、對輪迴苦的認識、真實的出離意樂等。這些功德要首先取得,有這些基礎,才修得起菩提心。比如首先注重考慮自身的狀況,先是思維透苦諦、集諦,真正認清了自身上惑業苦不斷循環的大苦相後,就一心希求解脫輪迴。有了這個基礎,再推己及人地做廣大的考慮,心上發展出這樣的想法:不僅是我,無量眾生都是這樣,不自在地漂流生死,如果不發心救度他們,就會一直惡性循環,會陷在無窮無盡的苦流中。這樣見到無量眾生全部陷溺在苦海中,就會啟發出大悲心,誓願拔除一切眾生身上的生死大苦,為此立志證取佛果,就出現了願菩提心。這就看到,佛道上的修心特別像世間的讀書,先是完成初級教育、中級教育,才能進入高級課堂。像這樣,如果前面沒有經過共道,對苦諦、集諦沒有開展出透徹的認識,在自己心上沒發展出出離心的品質,那就沒有修菩提心的基礎,培養不出大乘意樂。  第二個例子:心上先修好人無我這個共道部分,這項課程和小乘行者修的完全一樣。首先努力思維,取得對人無我的定解,而且要不斷地加深定解,時時觀照無我。如果特別注重修這些基本功,常常有意識地對治我愛執,取得了這個基礎修量後,再修自他相換,就能很快把我愛執換成他愛執,因為心裡的阻力——愛執自己的心已經很微薄,所以修起來很順利,稍微一轉就能趣入。  像這樣,能先修共道打出很好的基礎,各方面的心都能修堅固,再修不共的道就會非常順利。反面要看到,如果初級的法道沒出現充足的修量,心上並沒得到充分的培養,就沒有修上去的潛力,也就很難出現上乘道的修量。  看清內心法道發展的次第  要這樣觀察到:內心的發展不可能一步登天,現在重要的是,要按一段段的次第來發展自心。不然,紊亂次第隨意進行,就會落得一事無成。所以我應當從最低的地方起步,循著次第漸進地修心,這樣逐步地轉化,就有真正的進展。這樣一步接一步地轉變,經過一段段的歷程就會出現很大的變化。  這裡要嚴格按次第進行,對於一個個必備的要素先要做到量,然後按照心上開發的原理,一組合、一調動,就能跨越到更高的道上,能順利地升級。就像組裝火箭,基本的要件是不可缺少的。要件一個個做好了,就有了裝配條件,然後正式組裝。一組裝成了火箭,就能迅速升空,能在高廣的道上迅速運行。要認識到,從前到後一整套的工作,都是組裝火箭工序里的事,不能看成局外的事。藉助這個比喻來思維,會完全懂小乘是大乘共道的涵義,而且在次第上能看清,哪些部分是前階段要做好的,哪些方面是後階段要進修的,心裡會完全定下來,會按照方案循序漸進地完成,結果一定會達成目標。  相反,隨意地紊亂次第,違背緣起律亂來,就什麼成就也得不到。好比讀書,不依次第,隨便亂學,就總是留級,無法升學。所以,先要在淺層、粗分上真正拿掉顛倒的心,發展出純正的心態(跟法道相合的心態)。這一份心真的引出來了,又練習堅固了,最終凝結成法上的性格,才算完成內心這一分的發展,才有一分證德。這不是口裡說說就算完事,也不是紙上答一答就算過關,而是要真正修成這一分品德,造出法身慧命里一分新的機體。沒有一番勤苦是修不成這樣的心的。  首先第一步非常重要,心真的變掉了,修成一個新的心了,就轉換了一分。這時就有信心,就願意修下去,然後再修更細一分心。只要如法炮製,就會再去掉更細一分顛倒心,修成更細的純正之心(跟法道相合的細分善心),這樣內心就得到更大的發展。  總之,需要這樣循著法道的次第,把善心一分分地發展出來,把過去心裡建立的顛倒系統逐漸拆掉,納入純正的法道系統,賢善的心和行為一分一分都建立出來,逐漸把自心轉成全分的法道。是要這樣真正修成一個善心的系統,達到非常堅實有力。  就像建幾十層的高樓,地基打得非常深,非常牢固。要像這樣紮實地打成內心的基礎,一整套的法全都化成稟性,牢不可拔,都透進了骨髓,任運就起,這就真正塑造成了修上乘法的法器,有能力迅速轉入上乘的修法。因為已經有很深的底蘊,他一直是在自心上切實地修行,多年的勤修已經打了很深的基礎,當然一修不共的法就能迅速趣入,跟只是口頭高談,裡面只有一包草的人截然不同。  現在很多人一味高攀大法,卻又怎麼都修不上去,問題就出在根本沒有基礎,連基本的善心都沒養成。  注重小乘基礎的典範  舉例說明,在漢地盛唐時期,有很多得到大成就的禪師,都注重小乘基礎,住山幾十年精修,得到很高的證量。慧忠禪師在六祖處受了心印後,住在南陽白崖山黨子谷,四十多年不下山;利蹤禪師住在子湖,四十五年不下山;慧朗禪師住在潭州招提寺,三十年不出門一步;南泉禪師在池陽建築禪房,三十多年不下山。他們生死心切,堅志出離,在沒有取得證量前,不輕率入紅塵,而是綿密保任,長養聖胎,以求得到高深成就。  而且,禪宗的大德都強調離欲知足,都有清高道行。比如,青護禪師一生不穿絹布,只穿紙布;居海禪師穿的是麻衣草鞋;智封禪師十年中,一直吃野果,飲澗水。百丈禪師有一段教導說:「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不念名聞利養衣食,不貪一切功德利益,不為世法所滯。粗食接氣,補衣禦寒,足矣。(你們求道先要歇下萬緣,停止世間各種瑣事,不念名聞、利養、衣食,不貪一切功德、利益。心不著在世間法上。吃點粗食,能接上這口氣,補好衣服能禦寒,就足夠了。)」這都是強調出離,一心為道,由於有一片長遠心、痛切心,經年累月地專心勤修,所以能成就甚深功德。從中也看出,修大法必須具備小乘基礎。  小結:  現在要認識到:釋迦佛施設小、大、密一貫體系的教法,是給眾生設好一條完備的路,眾生沿著它走,就能漸次完成從凡夫心轉為佛心的過程。就像設立從小學到研究所之間一貫體系的教育,使人圓滿成才那樣。  對於這樣完備體系的佛法,不能看成各部分之間毫無關聯,甚至彼此相違,如同水火不容。這裡是上乘含攝下乘的關係,下乘是共同的部分,完成了就再升入上乘,再發展出更大的內涵,這叫不共的部分。由佛施設教法的特點,決定了這是小、大、密一貫體系的法教,是大中含小、密中含顯的教規。  以上講了「大中含小,而不是小大無關」的道理。就像中學課里含了小學課的內涵,而不是兩者毫無關係。而且像建高樓那樣,是先造底層,再在底層的基礎上建高層,不是憑空建高層。施設教法有必然的原則,務必要先打好基礎,得到各支分的輔助支撐,才建得起高層。這就極其明確,基礎和支分其實是建高層的極切要因素。  由此知道,首先打好人天乘和小乘的基礎何等重要。無論是觀無常、念惡趣苦、皈依、業果、出離心、戒定慧等,所有共道的功德,都要在自身上修圓滿。這些都修得非常好,再修大乘的不共道,就特別容易出效果。有了這個認識,就不會捨棄小乘法,永遠不會犯這分舍法的過失。  (2)以理安立「一切聖教都歸屬為成佛大乘道的支分」  複次正遍覺(佛果)者,非盡少過圓少分德,是遍斷盡一切種過、周遍圓滿一切種德,能成辦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故大乘道遍攝一切余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無其弗能盡一過失或令發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無不成辦故。  分兩段推證,第一段:  所成辦的是斷一切種類過、證一切種類德的佛果,能成辦的就應當是能滅一切過、發起一切德的圓滿法道(因)。  因此大乘道完全含攝了其他乘里所有斷德、證德的種類,也就是其他乘的斷德、證德全部是大乘道要完成的部分。  第二段:  佛的善說無不能除一分過、引一分德,而一切種類的除過引德,大乘無不需要成辦,因此佛說的三乘聖教都攝入成佛大乘道的支分中。可見,三乘本是一家,哪有什麼矛盾?  這裡要認識大乘的內涵,大乘中含有小乘這個共道部分,它屬於道上前階段要走的部分,而不是道外的部分,就是按照先走共道、再走不共道的次第,來發展修心。初步是按照共道來修心,作為前行,在共道上已經做到了除過引德,有了充足的修量後,再升級進入不共的道開展修心,由此就能達成圓滿的斷證而成佛。這一條從共道到不共道的修心之路,就是使人心漸次除過引德、最終完成佛果的大道,稱為大乘。  從這裡要建立「聖教無違」的大觀念,如同《法華經》等所說,佛來世間說任何法都是同一本懷,是直接或間接引導眾生往成佛的方向走,而不是反方向走。由於佛的智慧徹見了緣起,因此佛所開示的取捨要義毫無錯謬,眾生遵佛的開示去實行,決定能離苦得樂。佛不說無意義的語言,佛傳的任何教法都是引導人在內心上除過、引德,因此都是把人往成佛的目標上引。這些法道都是讓人心升華而成佛的道路的一部分。這就是全體聖教的體性。  一旦得了這個認識,就會通達聖教間無有相違。會清楚地看到,佛說的一切聖教,都是大乘道的一個部分。這期間的一切除過引德,都是道上的一分發展,或者說離成佛近了一步。既然佛的聖教都能讓心除一分過、引一分德,那當然是完成佛道必要的一部分,因此無有相違。  (3)修習大乘中的金剛乘,應具足共道波羅蜜多乘的體性  要知道,大乘包括波羅蜜多乘和金剛乘兩種,在金剛乘里含攝了波羅蜜多乘的體性,因此波羅蜜多乘實際是金剛乘的共道部分。確認這一點後,就不會犯「學密舍顯」的過失,會從根本上遠離這一分舍法罪。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密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  如果有人這樣想:雖然趣入度彼岸大乘,是必須以小乘法藏所說的各種道作為基礎,但對趣入金剛乘的人來說,度彼岸乘里的各種道不是同行的道,(不必要學,)理由是:這兩種道不隨順。  這種觀點認為,金剛乘的道和度彼岸乘的道是兩碼事,就像走東西兩條道,完全是分道揚鑣;又像上了船走水道,就不必走公路。途徑上完全不關聯,各走各的道,叫做「道不順」。這「道不順」三個字,成了許多人心中「入密可舍顯」的理由。  事實上,度彼岸乘道的體性都已攝入金剛乘的道里,屬於金剛乘中的共道部分,因此「道不順」並不成立。以下就說明這一點:  此極非理。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  破斥:這種立論非常不合理。因為度彼岸道的體性無非意樂和行為兩種,而這兩者都攝入了金剛乘,因此恆時都要依止。  「度彼岸」乘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心乘上這個法乘,就能真正走到圓滿的佛地,是這樣的法乘。從現相來說,心上有生死和涅槃兩種狀況,生死好比此岸,涅槃好比彼岸。自心從生死的狀況中逐漸走出,最終走到菩提果地的道,就是度彼岸乘的道。走這條道要由意樂和實行來完成,道的體性就攝在這兩分里。  「意樂」,指真實發起了求證菩提的心,或者確立了菩提志願。「行」,指由此志願驅使,發起證果的行動,具體指修學布施等六種能到彼岸的道法。由於這兩者都攝入了金剛乘,因此密乘行者不應捨棄。  以下引三段密教證明這一點:  第一段密教:  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舍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舍。」又余咒教宣說非一。  比如《金剛頂經》里說:真言乘行者縱遇命難,也不應捨棄菩提心(求無上菩提的誓願)。又說:畢竟不應捨棄六度的實行(永不捨棄能到佛果彼岸的道法)。其他真言乘的教法里,多有這類說法。  第二段密教: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于波羅密多乘中,亦無餘道故。  在眾多密教灌頂的儀軌中,即將入無上瑜伽的壇場時,也多數說到須受持共和不共兩種律儀。「共」,指三聚戒等菩薩律儀(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不共」,指三昧耶戒等金剛乘律儀。  除發起菩提心後,按照發誓受學的學處而修學外,再沒有波羅蜜多乘道的內涵。因此,金剛乘的道里攝入了波羅蜜多乘道的內涵。  第三段密教:  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  再者,在《金剛空行》《三補止》《金剛頂》等密教中,受持阿彌陀佛三昧耶的時候,都這樣說:要全分地受持外、內、密三乘正法。受密乘律儀時,必須發誓受持三乘正法的緣故,足以證明波羅蜜多乘被攝進了金剛乘。所以,「波羅蜜多乘不是密乘同行的道」,這種看法非常錯謬。  這裡說到的「三乘」,指外聲聞乘、內菩薩乘、密金剛乘(不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原譯中漏了一個「內」字,應當是「無餘受外內密三乘正法」。「無餘受」三字明顯指出,對於三乘一貫體系的正法,要全分受持,不容絲毫捨棄。  很多學密的人造舍法罪,都是源於一個錯誤觀念。他們認為只要學密乘的法,其他法都可以捨棄。這裡引的密續十分明確地指出:密乘行者要全分受持三乘正法。這就有力地破斥了邪見,證成了修上乘法必須具足下乘的基礎,因此要嚴格地依照次第進修。學密乘的人事先得到這個認識,就會對三乘法道完整地受學、修持。這樣一來,就徹底息掉了舍法罪行。  (4)結論  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通過以上抉擇,認識了三乘法道連貫的體性後,就會看到上面這種觀點極其淺陋。很多人因為見到三乘的學處有少分開遮不同,就執著成三乘教法之間,一切部分都像寒熱相剋那樣完全相違。這隻表現了他們自身的智慧極其粗淺。  「少分開遮不同」,指進入上乘修法時,願力、見解、心的成熟度等,都到了更高階段,因此允許行為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運用更善巧、高效的方便。比如,聲聞乘里所遮止的某些身口行為,菩薩乘則開許行持;到了修金剛乘的階段,具足了顯教的止觀條件、空性條件、氣功條件等,又具足加行的修量,就能利用五毒來修道。諸如此類,三乘學處會有少分開遮不同。  慈父育子的譬喻  心要提示:  哀哀吾佛悲智深,一心育子作覺皇,  步步提攜含方便,誰曰此中有相違。  為了確立聖教無違的觀念,可以藉助這個慈父育子的譬喻來發起定解。  有一位慈父,為了教育孩子成材,他圓滿地設立從幼兒到成年間的一貫性教育。在各個階段,相應孩子的身心狀況和成熟程度,做應時應機的教導。這前前後後做的教導,有沒有相違處呢?  從父親設立教法的本懷來觀察,他唯一是想把孩子培養成完人,而且他有遠見卓識,知道該怎麼設立次第,分步驟、分階段地逐漸培養。這一切培養的方便,都是為完成目的而設立的,也都實際成了達成目的的一分因素,因此無有絲毫相違。  還要進一步看到,各級教法間有有機的聯繫。整套教育設置得十分完善,非常善巧,完全符合人心漸次成熟發展的規律。前前各階段的培養和塑造,用意是為將來深遠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實際表明,這些基礎的品德和素養,全部成了助成後後發展的極切要的因素。這要看到前後極其隨順,前前養成這些品德,根本不會白做,全數都融入到後後的成長中,每一分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而且得到後後更高的教導,會使這些品德更加深廣、圓滿。這個譬喻有很大啟發作用,大家要仔細思維。  接下來要看到,父親各階段的施教會有開遮不同。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身心、智慧更為成熟,在他已經能把握自己的時候,過去不允許做的行為,現在允許做;過去允許做的行為,現在要遮止。這樣在前後的教導上有一點開遮不同,這很正常。如果以此就執著成一切教導間都像寒熱相剋一樣直接相違,那完全是顛倒的看法。智者會認識到,小中大的各級教育要適當配在人的成長曆程中,才能圓滿發展他的心,最終培養成完人。前後一整套的教導不僅沒有相違處,而且是全部隨順的。就像上面所說,每一分品德的養成,全部成了後後進展的因素,沒有一分是障礙,是無用的培養。  和這個比喻特別相似,佛作為眾生的慈父,說法的本懷唯一是引導眾生成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以智慧施設各階段的教法,來引導眾生漸次完成佛道。為此,設立了小大密等若干級的教法。施設的教法體系是如此的完備,一級一級地引導眾生的心逐漸發展成熟,最終達到完全的覺悟。每當具備了下層修心的內涵時,就再引入到上層,這樣逐漸地拓廣、加深,而帶進更妙的道中。要這樣體會到佛施設完備教法體系的用意所在,看到每一分教法都是引導心成佛的一個要素,由此會勝解佛的教法彼此間毫無相違。  思維心中的法道  大家要花兩天時間,用心思維這幾個問題:  一、為什麼為了圓滿成辦利他,菩薩須學三乘聖教?  二、思維小乘法屬於大乘共道的涵義。  三、為什麼說一切聖教都攝在大乘道的支分中?  四、思維三乘一貫的成佛法軌。  五、依照慈父育子的比喻,思維聖教無違的道理。
推薦閱讀:

阿里云:移動直播問答技術難點及解決方案
主播直播使用什麼軟體?
bilibili (B站)的直播區真實盈利狀態(收入)是怎樣的?
大司馬能火多久?能超過五五開和PDD嗎?
如何看待張繼科在花椒直播導致伺服器直接崩潰??

TAG: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