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壯弘:如是太極拳作者:林健

王壯弘:如是太極拳作者:林健一時,王壯弘老師在香港九龍崇善樓,為太極拳學子宣講王氏太極拳精義,學子入室,見師已安坐室中,牆上懸掛「開發眾生智慧海,得見如來清凈身」,「 安住真如地,普照智慧燈」。來者肅然起敬,向師恭敬施禮,端身正坐,祈請老師開示太極拳心要,老師慈目凝視學子片刻,告學子說:太極拳是智慧拳,它既通達有為之事相,又通達無為之空理,練拳者可由世間智入出世間智,達出世間上上智。

太極拳是聰明拳,聰明利根之人,通達世間事理和出世間事理者,才能通達太極拳;習練太極拳善法者,可使根性轉利,由迷轉悟,超凡入聖。太極拳是文化拳,它於儒學太和至中,道學清凈無為,佛學不空之空一脈相承,將儒釋道之學合而為一。太極拳是哲學拳,明了心,物,空含三為一,避免世人長久的唯物,唯心之爭,促進世界文明,人類和平太極拳是藝術拳,它充滿著真善美慧,是陰陽相濟的藝術,精益求藝無止,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神而明之,妙不可言太極拳是養生拳,長養慈悲之心,常樂我凈;善養浩然之氣,至剛至柔,修得清凈之身,無極之體太極拳是禮儀拳,謙虛禮讓,捨己從人,於人無爭,與世無求,是我中華禮儀之邦的智慧結晶。太極拳是武拳文練,尤其強調無力勝有力,以智取勝,大智大仁大勇;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功力取信於人。太極拳是佛家拳,佛理即太極拳理,拳法即佛學之實修,是佛學,武學,功夫三者合一。太極拳是空中妙有拳,無極生太極,無極即空中,太極即妙有。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真意非真意乃名真意。一法不生,大智生。大智大意生萬法。太極拳亦名太難拳,正法難聞,明師難遇,妙境難證,必具善根,福德,因緣俱足始可得,能學好太極拳者,乃當今世間真英雄豪傑,大丈夫也。太極拳是如是拳,它是真理的體現,也是認知真理的方法,它是真理的體相用的統一,法爾如是

太極拳之性:空性,因緣生法,緣起性空太極拳之體:性體空寂,太極者,無極而之。相體流注,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太極拳之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中相濟含三為一,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中含三為一,一歸零,零即空,空中起妙有。太極拳之法:無為法,萬法歸-法,一法歸無法,無法乃真法,真法者,即非真法,是名真法,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為也。太極拳之數:自然生息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五生八,八生十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含三為一,含五歸一,含八歸一,含十三歸一,萬法歸一,一歸零。用之則顯,不用則隱,隱即空,零亦空即無極;一為點即太極;二三為線即陰陽中;五為面即五行;八為體即八卦;十三為超立體即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太極拳之名:理之名曰太極拳,太極陰陽之理;相之名曰長拳,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用之名曰十三勢,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太極拳之相:動作姿勢為相,一切相皆流注相,相為虛幻,似行雲流水,似旋球,旋風,漩渦。圖象,河圖喻為水之漩渦,洛書喻水之螺旋放大縮小;太極圖喻陰陽中含三為一,變化萬千。太極拳之勢:太極拳就是八門五步合為十三總勢。八門是上下左右四正四隅,相互為勢;五步則是球體的放大縮小必經的五個步驟之勢;太極拳勢有風之勢,水之勢,空氣膨脹之勢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之勢,颶風駭浪層層相迭之勢,翻動扶搖羊角之勢,閃戰騰挪忽聚忽散忽隱忽現之勢等等。太極拳之用,轉化,浮沉轉,左右轉,前後轉,大小轉,螺旋轉,明暗轉,識智轉,即大轉法輪,轉須由中轉,亦即用中轉,中為空中,空中為動靜之機,陰陽之母。太極拳以通為用,處處圓通,還要變通,圓通須球體,變通須流體。太極拳的原則:流體,無力,無為,超立體。流體:似水似風似雲,似空氣的流動。無力:力由他借,借地心吸力,漂浮力,反作用力,空氣阻力,大氣壓力,摩擦力,不可用肌肉韌帶肌腱收縮力。無為:因緣生法,緣起性空,拳無拳,意無意,不費心機。超立體:三維空間加時間,加神意氣,合而為一。以上四原則是檢驗太極拳是否正確的唯-標準,不可須臾離也。太極拳的思維-無根之根,無力之力,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無根無所不根,無住無所不住,如流水,如行雲。無力之力:無力才能借力,沉浮力,作用及作用力,向心力,離心力皆為自然之力。無中之中:無中即空中,空中才可流通無礙,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無向之向:超立體運動,支撐八面,無固定人為之方向,自由自在,活活潑潑。太極拳的內功修為-松空圓滿。松須空,空須圓,圓須滿,還要通通透透。松空圓滿通透合而為一。松為緊中松。真松還須真空,人空,法空,性空,小空,大空,小空逼塞滿虛空圓是立體圓,大圓如球滾地,小圓如盤走珠,微細如流水,似水流。滿則氣勢飽滿,似雲似霧,似空氣,上下內外前後左右通通透透,靈通無礙。太極拳的修鍊模式-四大皆空模式,流體模式,旋風八門五步模式,駕虛,摩空,乘幽,控寂模式。四大皆空模式:地水火風由空而生並存在空中,此為四大皆空。無極即空,以地水火風在空的運動比喻太極拳運動:地水火風的升降開合出入聚散的運動,就是空中呈現的象的運動,即太極者無而生。地性堅喻身體和地心吸力;水性流行而潤下,喻流注相;火性暖,勢炎上,喻升騰;風性動喻無住。地因水濕潤而鬆軟,向下松沉:地水因火溫暖而升騰彌散,地水火因風而流動飄浮而無所住。水載形借火勢意升騰,再借風勢在天空中飄飄蕩蕩,似行雲般無住,無根,無量,無向。流體模式::如水流,似流水,像旋渦。離心運動即螺旋放大,向心運動即螺旋縮小。離心運動是點面體超立體流注放大。向心運動是體面天干地支.

陳氏太極拳圖說重印序在我國多種多樣的拳術之中,太極拳可算是獨樹一幟,構思特異的拳種。一百多年前,陳長興的門人楊露蟬曾以此八門五步功,交遍當時名流好手,號稱「楊無敵」而譽滿拳壇,使後來拳界提起太極拳,無不肅然起敬。可見太極拳不但拳理巧妙,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技擊作用。

太極拳的原理,在陳氏《太極拳譜》,王宗岳《太極拳論》、《行功心解》,武禹襄、李亦畬等人的著作中,都有詳盡的論述。可惜這些經典著作,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時甚至背道而馳。例如太極推手,應以不丟不頂為根本,而今推手之人大都以拙力相待,意欲牢固其根,如牛之相抵,與太極以柔克剛之理相悖。豈知己根愈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沾粘連隨四勁,沾粘在手,連隨在步,根不去則步不靈活,人有攻擊目標,連隨無從,難免有跌倒之虞。故推手欲不跌倒,先應去己之根。無根者,無固定之根也,如物飄於水,如球滾於地。猶如不倒翁,上欲輕,下欲沉,即拳譜所云:「飄飄蕩蕩浪里鑽,上輕下沉不倒顛」。

「太極」是個圓,不是個平面圓,而是個立體圓,四面八方都是一個圓,即十三勢中所謂四正四隅的八門。固此要求松肩沉肘,開跨擴膝,含胸拔背,使人形成一個有彈性的球體,不著力則罷,一著力即隨之旋轉;猶如皮球在地上很難站立上去一樣。其靈活的程度猶如天秤,猶如轉輪。這就是拳譜所謂:「靜之則合,動之則分,立如平準,活如車輪」。

然皮球是個無機體,人體是個有機物。人體不但具有類似皮球的功能,還有超過皮球的自重量,並具調節能力。只要恰當地運用沾粘連隨不丟頂功夫,即可以使人進之不著,投之不脫。這就是十三勢中所謂進、退、顧、盼、定的五步。

人體的球形隨著開合還可大可小。此外全身主要關節也都具有圓轉能力,猶如許多小球。因此不但可大可小,而且可分可合。合則為一大球,分則為許多小球。因為太極拳的勁是仿效水性的,因此進退程序,要求是波浪式的接續連綿,即拳譜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並利用人體掌、臂、身、腿、腳,各部三個以上關節,互為一組交替進退。與對方的力一接觸,即起層層連鎖反應,似水浪般的忽聚忽散動蕩,加之螺旋式的八門旋轉,即陳鑫所謂的「纏絲勁」,如旋風、如卷浪,使上升則高不可攀,下沉則深不可測,欲進則愈長、欲退則愈促。形成一種所謂「浪採花」的功夫,即拳譜所謂「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太極拳的推手,在太極門中只不過是一種鍛煉方式,是一個過程和階段,最後仍是散手。但是太極拳的散手,與其它拳的散手不同。亦與外間所傳的所謂「太極散手對打」不同。它是在推手至十分純熟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可粘可脫、隨粘隨脫,身手雖脫意尚相接的方法,以槓桿,螺旋原理,以膨脹力和類似波浪的衝擊力,將人拋擊出去。性質雖然是柔軟的,但威力無比,即拳譜所謂:「極柔軟,則極堅剛」。因為世界上最柔軟的是水、是風、是空氣,然而力量強大的亦是水和風以及空氣的膨脹力。太極拳散手,溫和時可以使人毫無痛楚,而翻跌絕妙,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有了這種功年才算是得到太極真髓。

太極拳主張以虛靈、松凈、靜謐的方法來修己。行功時,血管鬆弛,毛孔開張,骨絡順當,心氣平和,是一種運動量、氣血活動量極大、消耗量極小的動功,完全符合養身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復健康的良好手段。太極拳武則可以防身禦侮,克敵制勝;文則可以調氣養心;延年益壽。可謂習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種文武兼修的拳術。

太極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國人民謙讓的美德。因為它克敵禦侮,是不主張主動出手的。你不動,我不動;你既動,我才動。你不打我,我絕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據你打我的輕重快慢,反作用於你。我猶如蹺板、猶如轉門、猶如皮球,推得重回得重,推得輕回得輕,打擊得重彈跌得遠。種種反應都是由你攻擊的一方自己引起的,我只是保持我的重心和中心而已。但它也不是無所作為的一味被動,根據需要,有時也可因勢利導,有意識地加強其反作力,引起層層波盪,甚至洶湧浪濤,使人淹沒其中。但這種主動是在被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雖說主動,仍屬被動。

學習太極拳的方法應該以悟為主,學者不管從那一派太極拳入門,都不能以學會拳架為最終目標,必須進一步領悟其內在的實質,並有所改進和提高,而對拳術有所貢獻。這就是古人常說「得意忘象」的學習方法。具體的形象是為了幫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應該根據道理去創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這樣進步的。這亦是每個有志於拳術者應有的抱負。

《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本具"含義---王壯弘作者簡介:王壯弘老師於1931年10月出生,浙江慈溪人。著名書法、武術、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青少年時期,受過良好傳統文化熏陶.對佛、道、易經、陰陽學說有深入的研究。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指點。並從陳散原後人陳病樹治詩詞及古文學。在武術上,受業於楊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亦從學於八卦掌名家王壯飛.修為甚深。  王壯弘老師鑽研及實踐王宗岳《太極拳論》及相關拳譜多年,漸漸悟得用意不用力的真意。拳理融會貫通後,立志將太極拳改善。經十多年不斷思考,改善.重複推敲王宗岳拳論,在推手上驗證,在楊式太極拳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內涵與外貌。因以王宗岳拳論為造拳的基礎。所創拳架命名為王氏太極拳。  從1987年起.王老師先後應邀在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東西學院、加拿大精華學會、日本及泰國等地交流中國武術.在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大賽中以「王氏太極拳」奪取了最高的金杯獎。  本文由王壯弘老師在京學生曹革林推薦。  緣由  2004年7月的某一天早課.我和平時一樣焚香頌經,當頌至《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減,不垢不凈……」突然覺得這段經語語意很熟,似曾相識,於是就不自覺地停頌.深加思索.於是就不自覺地從書堆中找出《王宗岳太極拳譜》,翻開一看,果然有「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之句。於是思緒翻滾,猛然省悟,「是諸法空相」的「是」.和「是皆先天自然之能」的「是」是同一含義.並知現在所傳的拳譜,此段文字是後人妄加移改的結果。不禁為之狂喜.遂第一時間告之湯金石先生.並一致認為此一發明(發現明白),不但大大加深對《王宗岳太極拳論》(下稱王譜)的理解,大大提升太極拳地位.也對太極拳的創始人和時代考證,作出了重要提示。  由於「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的句位改正.而得以凸顯出來的太極核心內涵「本具」之理,使一活則全盤皆活。一明則全文皆明。   本具  本具就是本來就具有的意思.如蹺板、如轉門、如球體觸動即轉.轉動是它們的本能.就是本來就具有的功能。  王宗岳在說了「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杏。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英雄所向無敵,蓋由此而及也」之後.復說「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學力而有為也」,就是說這些功能猶如眼能視物,耳能聽聲,鼻有嗅覺,身有觸覺一樣,都是每個人本具的.不需要學的,更不是學而才有的。  因為人的四肢百骸都具有圓轉升降開合的功能,只要中正安舒.松空圓滿,順其來時力,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杏,不雙重,不頂抗,就會起相反相成的作用。只有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拋棄思量和一切有為法.彰顯這個先天本具功能.才能真正做到王宗岳所提出的「不先不後.不丟不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要求,這就是佛家說的「一法不生萬法(般若)生」、「如如不動」的出世間上上法。「般若」就是本具.本具就是所謂大智大慧的根,也就是佛所指人人都具有的「佛性」。  王譜  鑒於現在流傳的《王宗岳太極拳論》,頗有後人妄改的痕迹,現依王宗岳所表達的原義,重加訂正《王譜》如下:  首段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次段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及也。  末段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耳。  察四兩拔千斤,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快何能為?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首段述太極本具之理;次段述人體本具之能(體);末段述發揮心意識本具之智慧,於陰陽相濟之間,即本具之用。也凸顯出凡向內求體用本具之理的,日內家;向外求各種形法的.日外家。  故凡各種快捷閃躲之法,金鐘罩、鐵布衫、鐵沙掌、紅沙掌、飛腿、猛拳、巧招,包括各種指功、掌功、頭功種種功法.是謂捷力外道,以太極拳的立場而言.皆謂之「屬學而後有的旁門」。  「是」字,《說文》解「直也,從日.正」.謂日最正最盛之時,具體指的是午時三刻.即現時十二點正。故「是」有正的、對的、準的、終了的意思,也有此(這個)、(這些)的意思。行文往往另起一行。如: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這就是說:這些都是向內求先天自然本具的功能。與向外求學的學而後有的外道功夫無關的。  最後《王譜》還特別提出「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合己從人」是無為法;「捨近求遠」是舍本具而另覓他法,學者於此必須詳察,不可有分毫之差錯。不然就會鑄成大錯,正妄之別全繫於此,這是王宗岳總結性忠告。  綜上所述種種。可以明白太極拳是佛、道、儒三家理論含三為一的拳術.尤以佛理「如是」、「本具」為究竟依歸.因此得出兩個結論:  一、太極拳的創始人絕非張三丰。  二、代表佛家的拳術,應該是處處講本具的太極拳.而不是打打殺殺的少林拳。  去妄存真法分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善法、不善法;有罪、無罪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學而後有的是有為法,不學而具的是無為法。你生什麼心,我生什麼法,心滅法滅,用之則顯,不用則藏.謂如來藏、智慧海。  但一法不生萬法生的本具,是深藏於內的,不下一番去妄存真的狠功夫.是無法顯用的。故王宗岳雖說「理唯一貫」。但也必須「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王譜》首段)。又說「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王譜》末段)。陰陽相濟.含三為一。所以學太極拳也必須有個過程和程序。不可一蹴而就,必須先學拳架,拳架一推手一明理而入道.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如走路、說話、吃飯,回歸到先天自然之能的「本具」上去,才是究竟。  走路.說話人人都會.不足為奇.但如果細加分析,正可謂「奇事一樁」。如與人對話,必須先聽懂對方講什麼.然後經過思考,配合呼吸、輔頰、喉管、聲帶、舌的翻動等等,發出聲音、傳遞信息而進行,而且每一程序必須準確無誤,這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事實上每個人在對話時.似乎沒有想過這些程序,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就完成,這就是無為法.就是本具智慧的開發,說奇特也不奇特。說不奇特又最奇特。  人們常說兩條腿走路.但事實上兩條腿是不能走路的。必須依靠暗藏於中間的所謂「第三條腿」,進行陰陽式的調節才能行走,這就是《莊子》所說的「雞三足」的原由。  學拳架、推手、散手,入理明道,就是為學日益的階段。明道之後,總結以往所學,去蕪存精,去繁從簡,由形(相)入理(性),以至開發本能,從心所欲,達致神明。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以至於無為」的境界.也就是我所理解「徹底的沒有而不斷絕」的境界.就是「一切都在這裡」.「一法不生萬法(般若) 生」的境界。  (曹革林註:文中的「察四兩拔千斤」的「拔」非「撥」。這是王師考證出來的重要觀點。詳細內容請見王師已發表的相關文章,或預計2008年出版的《王師講記》一書)[陳氏太極拳圖說]1989年重印序言

在我國多種多樣的拳術之中,太極拳可算是獨樹一幟,構思特異的拳種。一百多年前,陳長興的門人楊露蟬曾以此八門五步功,交遍當時名流好手,號稱「楊無敵」而譽滿拳壇,使後來拳界提起太極拳,無不肅然起敬。可見太極拳不但拳理巧妙,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技擊作用。

太極拳的原理,在陳氏《太極拳譜》,王宗岳《太極拳論》、《行功心解》,武禹襄、李亦畬等人的著作中,都有詳盡的論述。可惜這些經典著作,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有時甚至背道而馳。例如太極推手,應以不丟不頂為根本,而今推手之人大都以拙力相待,意欲牢固其根,如牛之相抵,與太極以柔克剛之理相悖。豈知己根愈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沾粘連隨四勁,沾粘在手,連隨在步,根不去則步不靈活,人有攻擊目標,連隨無從,難免有跌倒之虞。故推手欲不跌倒,先應去己之根。無根者,無固定之根也,如物飄於水,如球滾於地。猶如不倒翁,上欲輕,下欲沉,即拳譜所云:「飄飄蕩蕩浪里鑽,上輕下沉不倒顛」。

「太極」是個圓,不是個平面圓,而是個立體圓,四面八方都是一個圓,即十三勢中所謂四正四隅的八門。固此要求松肩沉肘,開跨擴膝,含胸拔背,使人形成一個有彈性的球體,不著力則罷,一著力即隨之旋轉;猶如皮球在地上很難站立上去一樣。其靈活的程度猶如天秤,猶如轉輪。這就是拳譜所謂:「靜之則合,動之則分,立如平準,活如車輪」。

然皮球是個無機體,人體是個有機物。人體不但具有類似皮球的功能,還有超過皮球的自重量,並具調節能力。只要恰當地運用沾粘連隨不丟頂功夫,即可以使人進之不著,投之不脫。這就是十三勢中所謂進、退、顧、盼、定的五步。

人體的球形隨著開合還可大可小。此外全身主要關節也都具有圓轉能力,猶如許多小球。因此不但可大可小,而且可分可合。合則為一大球,分則為許多小球。因為太極拳的勁是仿效水性的,因此進退程序,要求是波浪式的接續連綿,即拳譜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並利用人體掌、臂、身、腿、腳,各部三個以上關節,互為一組交替進退。與對方的力一接觸,即起層層連鎖反應,似水浪般的忽聚忽散動蕩,加之螺旋式的八門旋轉(即陳鑫所謂的「纏絲勁」),如旋風、如卷浪,使上升則高不可攀,下沉則深不可測,欲進則愈長、欲退則愈促。形成一種所謂「浪採花」的功夫,即拳譜所謂「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太極拳的推手,在太極門中只不過是一種鍛煉方式,是一個過程和階段,最後仍是散手。但是太極拳的散手,與其它拳的散手不同。亦與外間所傳的所謂「太極散手對打」不同。它是在推手至十分純熟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可粘可脫、隨粘隨脫,身手雖脫意尚相接的方法,以槓桿,螺旋原理,以膨脹力和類似波浪的衝擊力,將人拋擊出去。性質雖然是柔軟的,但威力無比,即拳譜所謂:「極柔軟,則極堅剛」。因為世界上最柔軟的是水、是風、是空氣,然而力量強大的亦是水和風以及空氣的膨脹力。太極拳散手,溫和時可以使人毫無痛楚,而翻跌絕妙,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有了這種功年才算是得到太極真髓。

太極拳主張以虛靈、松凈、靜謐的方法來修己。行功時,血管鬆弛,毛孔開張,骨絡順當,心氣平和,是一種運動量(氣血活動量)極大、消耗量極小的動功,完全符合養身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復健康的良好手段。太極拳武則可以防身禦侮,克敵制勝;文則可以調氣養心;延年益壽。可謂習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種文武兼修的拳術。

太極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國人民謙讓的美德。因為它克敵禦侮,是不主張主動出手的。你不動,我不動;你既動,我才動。你不打我,我絕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據你打我的輕重快慢,反作用於你。我猶如蹺板、猶如轉門、猶如皮球,推得重回得重,推得輕回得輕,打擊得重彈跌得遠。種種反應都是由你攻擊的一方自己引起的,我只是保持我的重心和中心而已。但它也不是無所作為的一味被動,根據需要,有時也可因勢利導,有意識地加強其反作力,引起層層波盪,甚至洶湧浪濤,使人淹沒其中。但這種主動是在被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雖說主動,仍屬被動。

學習太極拳的方法應該以悟為主,學者不管從那一派太極拳入門,都不能以學會拳架為最終目標,必須進一步領悟其內在的實質,並有所改進和提高,而對拳術有所貢獻。這就是古人常說「得意忘象」的學習方法。具體的形象是為了幫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應該根據道理去創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這樣進步的。這亦是每個有志於拳術者應有的抱負。

目前流傳的各式太極拳中,以陳式最為古老,它是太極拳中最負盛名的一種,此拳創自河南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其父祖均好拳術。王廷「明末武庠生,曾任溫縣鄉兵守備,明亡後,隱居鄉間。嘗自謂「…… 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閑來時耕田。」《黃庭》即《黃庭經》,傳世七字句本、八字句本之分,尚有《黃庭外景經》?容亦不盡相同,但都是道家導引吐納養身之術。陳王廷參考《黃庭》造拳,必定結合導引吐納之理,而創造頗具特色的內功拳,這亦是符合其晚年修心養身,又不忘武事的心情。嗣後此拳陳氏世代相傳,亦有新的改進和提高,代表人物有陳長興(1771 –1853),陳青萍(1795 – 1868), 陳鑫(1849 – 1929),陳發科(1887 – 1957)。陳長興曾傳楊露蟬,陳清萍曾傳武禹襄,陳長興曾孫陳發科日練拳三十遍,功力純厚,是近代所傳陳氏拳老架的代表人物。而陳鑫文武兼備,發憤著書立說,首次用文字總結了歷結了歷代陳氏太極拳的練拳經驗。其所著的《太極拳圖說》對螺旋式的纏絲勁路、全身經絡,以及無極生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消長等原理,闡發詳盡。以易理說拳理,圖文並茂。學者由此循進.從易領悟太極奧義。

今上海書店擇善本重加影印,編輯同志要我寫一篇論文。由於學識淺薄、文筆滯澀:未能詳論.就寫這此而粗淺的體會和感想吧。王壯弘一九八五年三月於上海

[四兩撥千斤]還是[四兩拔千斤]

編者:本刊2007年第10期刊出王壯弘先生的《(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本具」涵義》一文,文中認為,現在人們在研究王宗岳《太極拳論》時經常說到的「四兩撥千斤」的「拔」,實為「拔」字之誤。為使讀者進一步了解作者的這個觀點,王壯弘先生應邀做詳細講解。本文為王壯弘先生的傳人王志祥推薦。推薦者認為,此文是王壯弘先生太極拳研究的理論核心。根據桿秤的四兩秤砣能稱起超過它數倍重量的物體的這個原理。用一個「拔」字,闡述太極拳是用重量,不用力量。因重量來源於地心的吸力,所以它是自然之能,不思而得,是無為法。此說解釋了太極拳與自然的關係,改變了太極拳是以「小力勝大力」的觀點。推薦者還說:此文曾略有刪節後發表於《武林》2003年第1期。現將刪節部分恢復,並由王壯弘先生親自修訂。

(一)

《太極拳經歌訣》六首(依《太極拳譜》沈壽點校本轉錄):

其一:順項貫頂兩膀松,束烈下氣把襠撐。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其二: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一氣研。左右宜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天還;其三:拿往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動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其四: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其五:搠捋擠按四方正,采捌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其六:極柔即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開展緊湊乃縝密,待機而動如貓行。

以上近定為張三丰傳王宗岳《太極拳經歌訣》,亦名《乾隆手抄本太極拳經歌》六首。

(二)

第一首歌訣:順項貫項兩膀松,束烈下氣把襠撐。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

據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版《太極拳譜》沈壽點校本,譜後《注二》日:「束烈」不可解,別本有作「束肋」則可解。「束肋下氣」即含有氣沉丹田的意思;《注三》日:「胃音」不可解,別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輾轉傳抄而產生的訛錯。姜容樵原注目「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2001年同樣是人民體育出版社劉嗣傳著《武當三豐太極拳》認為「束肋」應作「束肋」,「胃音」應作「威音」。(五指已改正作五趾)。

余以為其實「胃音」是「胸背」之誤,「束烈」是「束斂」之誤。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胸作「匈」,曰:「今『智』行而『匈』廢也」。故前人「胸」字常寫作 「宵」。《辭海》「胷」是「胸」的異體字,即同字異寫,同一字的兩種寫法。可能是轉抄底本字跡,有些模糊,抄時把「胷」,誤作「胃」;「背」字如中間模糊兩旁清晰,極容易誤作「音」;「斂」字繁體作「斂」,如上半模糊缺損而只見下面四點,也很容易被誤認為「烈」(「烈」、「斂」音近):「指」(手指)和 「趾」(腳趾)兩字不能通用,應作「趾」為是。至於「胃音」作「用意」或「威音」。「束烈」作「束肋」或「束翥肋」,皆於義理不合,尤「威音」乃「威音王佛」古佛的簡稱。明曾鳳儀《楞嚴經宗通》一書中有云:「若存也渠本非無,至虛也渠本非有,不滅而生,不亡而壽,全超威音之前,獨步劫空之後……」此處之 「威音」,亦即「威音王佛」也。如「釋迦牟尼」簡稱「釋迦」一樣,與拳義毫不相涉。現按余意改正,則第一首應作:

順項貫頂兩膀松,束斂下氣把襠撐。胸背開勁兩捶爭,五趾抓地上彎弓。

(三)

如此,則其意甚明,就是「虛領頂勁,松肩沉肘,氣沉丹田。開胯擴膝,涵胸拔背,似松非松,五趾貼地,腳心松空」,與拳意身法悉合。然余以為這些小小的謬誤於太極拳實也非關宏旨,問題的關鍵是在此譜的第四首:

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

其中的「撥」字。實在是事關重大,不知延誤了多少孜孜於太極拳的芸芸眾生,故今不揣愚昧,力辨如下:

此篇歌訣與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淵源關係;此處暫且不論。但《太極拳論》在太極拳界的影響,較《歌訣》更大更為深遠,而《太極拳論》中「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亦作「撥」,今於此一併論之。余以為「四兩撥千斤」之句不通,應是「四兩拔千斤」之誤。如果按原句作「四兩撥千斤,則即不合拳理又不合事理。也不合文理。

一、不合拳理

太極拳和其它拳術的主要區別,是一個主張不用力,一個主張用力。不用力就是堅決地不用力,而是用重量和由重量轉換成的浮量,及由沉浮間產生的擴散能量。反對用力既是它的原則,故決不會出爾反爾地,又提出「四兩撥千斤」所謂以少力勝多力,以力制力方式去破壞自己的原則。因為以少力勝多力是其它拳術普遍常用的手段和目標,把它剽竊到太極拳中來,非但沒有為太極拳增光,反而失去太極拳所以和其它拳術不同的特色,而承擔垢名。

太極拳主張用重量不用力量,主張力從人借。以自身的重量引出對方的力量,轉換而借用之。這叫做借力打人。借力打人的條件必須自身通泰,沒有絲毫僵滯之力,不但自身感覺靈敏,即使一羽、一蠅之輕微,也能借之使其落空,或翻轉下墜。而「四兩撥千斤」的「撥」字,本身就是力的象徵,且「撥」字是手法,屬於「有為法」。太極拳至高級階段是物來順應,「用之不必費心計」的「無為」法,屬「有無界」,故絕不會用「有為法」來標榜自己。

二、不合事理

重量與重量之間的比較關係,只能是哪個比哪個重。決不能是哪個比哪個有力,故只能是「拔」,不能是「撥」,「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義。此外,為什麼是「四兩」拔千斤,而不是二兩、三兩、五兩呢?因為以前民間菜市場買菜所用的衡器,通常都是一稈秤,一個砣;常用秤具的權(即秤砣)大都是四兩,用四兩的秤。通過槓桿作用,拔起比四兩重多倍的東西,是司空見慣的常理。相反如改為「撥」字,成了「四兩撥千斤」,就顯得莫明其妙。不合事理了。

三、不合文理

四兩和千斤都是重量單位,如果沒有力的參加,重量怎麼可以撥動重量?如果解釋成為以「撥動四兩重的力量,去巧妙地撥動千斤的重量」,那麼就不可以簡單地說成「四兩撥千斤」,猶如「十公斤撥廿公斤」一樣,文義不通。因《王譜》「四兩撥千斤」文義不通,故抄錄者(或別有用心之人)妄加「之句」二字,把普通義理,變成前人之說:然既加「之句」,則必須在『觀耄耋能御眾」之後,加「之形」二字,以期文句對應。實則更顯其妄。如雲「於戲院觀賞《白蛇傳》之戲」一樣,「之戲」、「之形」同是衍文,豈是王氏文筆。故《王譜》「之句」、「之形」四字也應一併抹除為是。則「察四兩拔千斤,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快何能為?」文順意明。

(四)

為了進一步地說明,現在不妨再回過頭來看看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整篇拳論閘述了「體、用、理」三個內容,「體」就是「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支撐八面」; 「用」就是「用之不必費心計」的「偏沉則隨」:「理」就是達致懂勁的「陰陽相濟」。而重點是在「用」,全篇都是圍繞這個「用」為中心而展開論述。

《太極拳論》之「體、用、理」分析如下『: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以上等句講的是太極拳之「體」。

「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杏,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 以上等句講的是太極拳之「用」。

「察『四兩撥(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以上講的是太極拳之「理」。

然「體」中含「用」,「用」中含「理」,離了「體」則無「理」可說。「體、用、理」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割的。

王宗岳《太極拳論》的主要重點在「偏沉則隨」,這是全篇中關鍵的關鍵。沉有順隨之義,這邊偏沉,那邊就浮起,這是由點及線。偏有側之義,左側偏沉右側偏浮,上下左右浮浮沉沉,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就這樣形成了一個三維空間的動態圓體,「立如平準,活似車輪。無過不及,隨屈就伸。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等意也都包含在其中了。而其第一點的能量(動能之源)是由自重量(即地心吸力)開始的。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中間是不能有絲毫力的參加。只是在中正安舒的基礎上,順著對方的來力用意向一側偏沉,這是太極拳所以用意不用力的根據,而偏沉卻又是「四兩拔千斤」之「理」的形象化體現。

(五)

除了此篇赫赫有名的拳譜外,我還要提醒和推薦給大家一篇較少為人注重,與「四兩拔千斤」有關的好拳譜——《八法秘訣》,1981年香港出版的《吳家太極拳》列此篇為諸拳譜之首。《八法秘訣》全文如下:

掤勁義何解,如水負行舟,先實丹田氣,次要頂頭懸,全身彈簧力,開合一定間,任有千斤重,飄浮亦不難。

搌勁義何解,引導使之前,順其來勢力,輕靈不丟頂,力盡自然空,丟擊任自然,重心自維持,莫為他人乘。

擠勁義何解,用時有兩方,直接單純意,迎合一動中,間接反應力,如球撞壁還,又如錢投鼓,躍然聲鏗鏘。

按勁義何解,運用如水行,柔中寓剛強,急流勢難擋,遇高則膨滿。逢窪向下潛,波浪有起伏。有孔無不入。

采勁義何解,如權之引衡,任爾力巨細,權後知輕重,轉移只四兩,千斤亦可平,若問理何在,槓桿之作用。

捌勁義何解,旋轉若飛輪,投物於其上,脫然擲丈尋,君不見漩渦,卷浪若螺紋,落葉墮其上,倏爾便沉淪。

肘勁義何解,方法有五行,陰陽分上下,虛實須辨清。連環勢莫當,開花捶更凶,六勁融通後,運用始無窮。

靠勁義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飛勢用肩,肩中還有背,一旦得機勢。轟然如搗碓,仔細維重心。失中徒無功。

《八法秘訣》估計所作年代不會太晚,而且文淺意明,實用性強,對初學更有莫大的幫助。而其中「采勁」之訣,正是太極拳「四兩拔千斤」的最好佐證。它形象而具體地講說以權引衡,產生一沉一浮的采拔之勁的道理,雖然沒有明說是四兩「撥」千斤還是「拔」千斤,但是「拔」不是「撥」,是用重量而不是不用力量之義,是再也明顯不過了。

自武禹襄發現及公開王宗岳《太極拳論》以來,拳界奉為圭臬。由於「四兩撥千斤」傳抄之誤長期沒有得到改正,致使學太極拳者對「無力打有力」與「少力勝多力」無所適從。有的甚至把「四兩撥千斤」當作座右銘,造成太極拳理論混亂不純的局面,以致太極拳最高理論著述。其論述範圍也並不全面,僅僅局限在推手方面。對於太極拳「有無界」的理論,及十三勢的「體」(包括《十三勢行工心解》),皆語焉不詳,沒有具體地講清楚。對太極拳散手更是隻字不提(可能是另有論述而遺失不存,至為可惜),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我們生活在有界,凡事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而太極拳的境界是「見相非相」的「有無界」,不是「沒有」和「有」那麼簡單,而是「沒有的有」及「有的沒有」,如不知兩者之間的不同是很難掌握太極拳的。說太極拳屬於「有無界」,是因為太極拳以超越「有界」的思維作指導。我們所熟知的物質世界是「有界」,而 「有無界」的思辨方式與「有界」大不相同。太極拳的「根」是「無根之根」。其「方向」是「無向之向」,「中」是「不中之中」。所利用的「能量」是「不用力的能量」等等。

「有根即是無根,無根即是有根。」一個平底的茶杯有根,一個圓球無根。如果根的作用是穩定的話,圓球八面圓轉而不倒,所以無根反如有根般穩定。茶杯的穩定有範圍的限制,超出範圍便如無根般倒下。太極拳捨己從人,根是活根,是「無根之根」。

「不中乃中,中乃不中。」中正安舒乃太極拳之「體」,但在用時一定要偏。因為是順地心吸力的,故同時也一定要沉,這叫「偏沉則隨」。設對方從上、下、左、右任何一方向你進攻,試圖破壞你的中心。你一定要順著對方進攻的方向,用負負得正、動態平衡的道理,在不中正求中正。這時你的身體看斜而不正的,實際上是平衡的、中正的,這叫做「斜中正」。如果錯誤地用力頂住對方來力來維持中正,因為中心受力,一定不中正安舒,終至失去中正。 太極拳以「不用力」為最效率的方式調動能量。能量的最大來源是地心吸力,即自身重量及對方的力量和體重。自己用力,就不能很好地借地心吸力和來力,而且容易被對方利用。太極全身松沉,飽滿開張,不用力就能順利地利用地心吸力(即自重量),而用力者反而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太極拳是「無力打有力」。

(六)

太極拳這種「有無界」的思辨方式,稱為「太極思維」,是講陰陽的辨證關係,即分陰陽又彼此獨立的,它們的關係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即是陽,陽即是陰」。陰不能離開陽而單獨存在,同樣陽也不能離開陰而存在。陰陽是互相依存的,就是說陰陽之間還含有「中」的存在。這個隱而不顯、客觀存在維繫於陰陽之間的「中」,是「活眼」。是生生不息之「機」。「太極思維」來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層,與孔子「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 「有為有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的思維相一致;也與佛家釋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謂之空」相類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拳譜中「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有人把「動靜之機」一句刪去,則不智之甚。因為此乃是自然界(即萬有世界)化生、對待、流行的三大規律之一。「太極者,無極而生」講的是「無生有」的「化生」道理。「動靜之機。陰陽之母」是講由「化生」而帶來的「流行」和「對待」的道理。一而三、三而一,是不能分割的。如果說「化生」中本含「流行」和「對待」,那麼連「陰陽之母」之句也可一併刪去。既存「陰陽之母」之句,必有「動靜之機」,其義乃備。不然連「太極者,無極而生」之句也可不說,因無極自生太極,那豈不成了無字天書?譜中「動靜之機」和「陰陽相濟」同樣講的是「中」和流動的道理。即生生滅滅、滅滅生生,生中有滅、滅中有生,有、無、生、滅地流變。如果沒有流變,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七)

世界是不會凝住的,永遠是動態的。太極講的是陰陽,然有「陰、陽」必有「中」。流行的道理是既不常住於「陰」。又不常住於「陽」,也不常住於「中」。而是無常地流行於「陰、陽、中」三者之間。所以說「常」必須由「無常」來維持。換句話說,有「無常」才有「常」。同樣地,「陰陽之母」的太極也必須由「動靜之機」來維持。猶如人體內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的「無常」。才能維持我們每個人的「常」。由於每個人生滅、滅生的「無常」,才能維持人類長時期地存在。這就是 「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的道理,也是本文所提及「無根之根、不中之中、有即無、無即有」的「有無界」的道理一樣,是太極的深層內涵。唯其如此,所以太極拳耍仿效水、風、氣體,練成流動不居的鬆柔之體,使對方固體之力「觸之即散」,達不到其預期的效果(因為作用力如果沒有反作用力,那麼這個作用就等於零),反而變為一股「合之即攏」的衝擊流動能量。回饋於自身。所以清代太極拳名手楊祿禪,除了「楊無敵」、「楊搬攔」之外,更有一個綽號叫「軟十三」(即練八門五步柔拳者),江湖上稱作「軟十三不敢沾」。就是說一旦沾惹上了就會進無門退無路,動彈不得,任其擺布了。

以上講的是常和非常,有和無的道理,非常粗淺。關於散手及主動、被動、後動先動的道理,以及學習太極拳的方法,筆者1985年在上海為《陳式太極拳圖說》所寫的《序》中。曾約略提到。

(八)

現在還得回到本文的主題「拔」字上,應該說,太極拳至高深境界,更容不下「撥」字有容身立足之地。

太極拳至高深境界是「無為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生什麼心,我生什麼法,心滅則法滅,也就是《道德經》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即「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如按佛家《金剛經》的說法,最後還得加一句:「我說真法,即非真法,是名真法」,那就是 「道法自然」,回歸到自然境界中去了,哪裡還有「有為法」、「撥」字的影子?此外哲學上的「無」,不等於絕對的「零」,而「隱」,是「隱而未顯」的意思,這也是必須明白的。

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唐韓愈《師說》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工,如是而已」。我對師長和前人留下的學說,十分尊敬渴求。但從小就養成辨一辨、想一想、參一參的習慣,訂下了依理不依人;依智不依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圓通不依不圓通:依究竟不依不究竟之例。而對於難以實證的怪異之說。如「彭祖壽八百餘(或雲以一甲子六十日為一年)」、「張三丰能日行千里,或兩三月一食,單丁殺敵逾百「等,常以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之義,一笑置之。未知讀者以為然否?

對王壯弘先生論太極拳文章的評論三篇編者:本刊2008年第2期刊出王壯弘先生的《「四兩拔千斤」還是「四兩拔千斤」》一文,對王先生所說的「四兩撥千斤」實為「四兩拔千斤」,之誤的說法,有些作者反饋了不同意見,現對部分來稿的觀點摘要如下:量化太極究竟有多重---李秒豐 中國古人的思維好抽象,謂之形而上,重意輕形,以推理代實證,猶如國畫寫意,求神似而不求形象,神來一筆一一就是誇張!

「四兩撥千斤」猶如國畫,只是一種誇張性的比喻,四兩為巧,千斤為拙,巧能破拙,並非具體,從文字學和修辭學的角度看,也不過就是對「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巧破拙」的另外表述,是明顯的文學語言而非力學論述,本不是問題,大可不必太認真。然而,在現實中卻有很多人,還真的拿「四兩撥千斤」當真了。

王壯弘先生在其文《「四兩撥千斤」還是「四兩拔千斤」》一文中認為:太極拳講究「用意不用力」,太極拳是道,太極拳是「有無界」,無為而無不為,主張力從人借,而「四兩撥千斤」的「撥」字本身就是力量的象徵,屬於有為法,太極拳絕不會用「有為法」來標榜自己。四兩也是力,四兩和千斤都是重量單位,如果沒有力的參加,重量怎麼可以撥動重量?如果把「拔」改成「拔」就合文理合事理合拳理了。王先生還認為:重量與重量之間的比較關係,只能是哪個比哪個重,絕不是哪個比哪個有力,故只能是「拔」,不能是「拔」,「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義。此外,王先生還考證出「四兩」一詞,是指以前民間菜市場買菜所用桿秤的秤砣,「四兩拔千斤」,是表現用四兩的秤,通過槓桿作用,拔起比四兩重多倍的東西。因此在這裡如改為『撥』字,成了四兩撥千斤,就顯得莫名其妙,不合事理了。

王文在此犯了三執,一是形執。把運動的事物看成了靜止不動的東西,拳不僅要動著練,還要動著用,拳之靜並非靜止不動,不是兩個重量放在一起比誰重,不能拋開內容去論形式。物體只要有運動就有力貫其中,所謂力,就是物體的運動,沒有力的參與,重量也好,物體也好,不會自動。太極拳雖講借力打人,不是不用力,所求者乃是省力,少耗多效,依然是用力,也即所謂的恰當用力、經濟用力;二是文執,就文字而文字,咬文嚼字摳字眼。而未明字外之喻意,無論「撥」和「拔」 都是運動的,都不無力。雖然「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義」,但光有重量而沒有運動依然不能成效,「四兩」永遠拔不起千斤重,即便吊車起物仍要配重;三是意執,所謂意執就是鑽牛角想當然。且不說「常用秤具的秤砣」是否「大都是四兩」,即便菜市場的秤砣都是四兩也不可能拔起千斤,就算能打起幾百斤大秤的砣有拳頭那麼大(大概有兩斤重)也拔不起千斤,即使能起千斤,也非砣之為。而是人用手將砣「撥」到而非「拔」到適當的位置,在槓桿平衡原理的作用下完成,其功仍是先撥而後拔。

其實,只要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拳,真正弄明白了拳是什麼,再融拳於理,或許也就沒有那麼多異議了。拳是什麼?拳是徒手的武術。武術乃用武的技術,技術也就是用武的方法和手段。如果再簡單地說,拳術就是通過肢體運動,也即招法對力量的運化,包括運化自身和運化對方,以求保護自身,打擊對方。所以說: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協調,力之運用。無力不成拳,太極拳亦莫能外!所以《太極拳論》稱之為「學力而為」。換言之,也可以說太極拳是運化和運用力量於搏擊的學問。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實事求是,不憑空玩文字遊戲,依然可以從拳論中看出「四兩撥千斤」的真義和本意。

《拳經的歌訣四》中的「四兩撥干運化良」,其主旨在於闡釋「四兩撥千斤」的現象或結果不是「四兩」就能「撥千斤」。而在於「運化良」。運化者何?運化很多,但最終依然是對力量的運化,因為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作用依然是力而非它物。再看《太極拳論》中「察四量撥千斤之句」的後面則是「顯非力勝」,可以看作是對《拳經歌訣四》中「運化良」的轉述或說明,也就是說,決定勝負的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於「運化」是否巧妙。而在《打手歌》中「四兩撥千斤」的前置詞則是 「牽動」,在「四兩撥千」中的關鍵是要「牽動」,之所以關鍵在於「牽動」二字,在我們的辭彙中更有近似的描述「牽一髮而動全身」,也有「綱舉目張」和「牽牛鼻子」之說。實際上,「四兩撥千斤」若要實現並獲成功並不在於重量的多少和用力的大小,而關鍵在於抓住要害;攻其一點而潰其全局。所以。在楊氏的太極拳老論中就有了「發落點對即成功,,的說法,而非不用力,乃是用巧,也就是拳經拳論中所說的「手快手慢皆非似」,適時適機方為妙,太極拳所求者亦不過以巧使力,以力用巧,恰如其時、恰如其分而已!

太極一拳,雖以太極而名,亦不過徒手的武術,拳是帔體接觸的技藝,拳不能無力,拳不能較力,拳者活力而為,活力以為功,運力以為拳,太極拳亦然,力量、速度、反應缺一不可!力量包括韌力、耐力、爆發力,力量是基礎,速度是關鍵,反應是核心。此言無虛,亦非筆者自造,太極拳「極柔極剛極堅強,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就是力量;「發勁似放箭」就是速度;「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就是反應,拳術練用有別,練是練功,用是用技,而打的則是反應。真正的「四兩撥千斤」屬於科學的智者,理論源於實踐,化腦子優於化身,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於提高質量和集中優勢兵力,用弱中之強攻強中之弱,拳法如兵,兵貴神速,兵不厭詐,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兵魂在變,虛實以為用。拳亦如是,變幻莫測謂之神。

最後,我們再用科學對「四兩撥千斤」科一下,就不難發現,其所喻示的道理並非單純的槓桿力所能為,乃是槓桿力與旋轉力的綜合效應,秤亦如是,如果沒有秤刀於環的靈活旋轉,僅靠其砣是很難稱起比砣重幾倍的重量的;再如在運動幾噸重的重物時,人們把重物下先放上滾桿再用槓桿去撥會顯得輕鬆容易,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否則,若沒有滾杠旋轉的配合是無能為力的。這就是科學。

「四兩撥千斤」於拳一理相參,蘊含著技術方法和手段,有力可以不用少用,而無力則萬事難為。太極拳乃強弱之術,非弱強之法。千古一拳,拳者一勁,勁者活力而為,無力不拳,拳者學力而為,以彼之力還彼之身,加力,泄力,借力打力是為太極。

太極拳既以「四兩撥千斤」為喻,那麼,太極拳究竟有多重?是四兩,還是二兩、三兩或五兩呢?其實,太極拳幾兩也不是,太極拳可輕可重,輕重緩急,快慢剛柔為變為是,所謂「忽隱忽顯進則長,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立如稱准,活似車輪」,太極拳「引進落空合即出,運勁如抽絲,發勁似放箭」,既可「四兩撥千斤」又可「千斤打四兩」。拳非死物,見機而作,隨機而變,太極無定式,循環本無端,太極拳最忌者莫過於死(板)而不活。

咬文嚼字辨「撥」、「拔」---馬原年

關於重量和力量的問題

「王文」認為「四兩和千斤都是重量單位,如果沒有力的參加,重量怎麼可以撥動重量?」

所謂重量,是指「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物體具有向下的力,這個力l的大小叫做重量」。地心引力也叫重力,所以重量和重力的概念基本是一樣的。由此可見,重量是一種力(具有向下的力),重量是在力(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產生的。因此,如果說重量的單位是斤、兩的話,那麼力的單位也應當是斤、兩。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是把力的單位稱做斤、兩的。某人能舉起多大重量的物體,就說這個人有多大力量,如有人被稱做「千斤王」之類。所以說,四兩和千斤既是重量的單位,也是力量的單位。王先生只知四兩和千斤都是重量單位,而完全不理會它們也可能是力量單位,因而提出「沒有力的參加,重量怎麼可以撥動重量」的疑問。

關於用意不用力

王先生稱「太極拳和其它拳術的主要區別。是一個 主張不用力,一個主張用力,不用力就是堅決地不用力」。

王先生這一觀點不知出自何處,因為堅決不用力的說法,筆者在太極拳譜上還沒有見到過。太極拳主張以弱勝強,以小力勝大力(「王文」的「以少力勝多力」欠妥)。王宗岳《太極拳論》(下稱「王論」)中的「有力打無力」也不是絕對的不用力,而是以小力勝大力。正像老百姓的口頭語所說的「你這個人,一點勁也沒有」,指的是這個人勁頭小,不是絕對地沒一點勁。所謂「用意不用力」,指的是不用僵力,不用拙力。目的是「從無力中求有力」。誠如楊澄甫所諺「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譜所云:『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再如拳譜中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氣到力到」等等是說明意、氣、力關係的。絕不是什麼「堅決地不用力」。翻開太極拳譜,談到用力的地方,隨處可見:「與人交手,手先著力」、「兩手用力要平均」、「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等等。打太極拳得用力,不用力你就動不起來。推手、散打更得用力。「引進落空」、「順勢借力」都得用力,只有力的大小、巧與拙之別,沒有不用力的太極拳。「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作用叫做力」。打拳、交手都在改變身體的運動狀態,都得用力,不用力,何談拳。

所謂「拔」,是「把固定或隱藏在其它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不用力,誰能把隱藏固體里的東西拉(拔)出來。往外拉,就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就是用了力。就是按「王文」所說的「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義」來看,「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可以不用力嗎?大概是不行。

「王文」認為拔不用力量的理由是:「用重量和由重量轉換成的浮量,即由沉浮間產生的擴散能量」,「而第一點的能量(動能之源)是由自重量(即地心吸力)開始的。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中間是不能有絲毫力的參加,只是在中正安舒的基礎上,順著對方的來力用意向一側偏沉,這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根據,而偏沉又是『四兩拔千斤』之理的形象化體現」。

什麼是「浮量」?查無出處,《新華大詞典》上有「浮力」一一物體在流體(液體或氣體)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流體的重量。王先生可能是為了避免「用力」之嫌,用了「浮量」一詞,而沒有用「浮力」。實際上,在空氣中的這個浮力,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這個力只是向上托的力。不可能產生使人體動作(向下偏沉)的力量的。更不可能把對方「拔」動。「用意向一側偏沉」也好,「浮量」使之「偏沉」也好,反正你是動了,假如因此而「拔」動對方了,雙方的運動狀態都改變了,這就是用了力。至於「王文」所說的「第一點能量(動能之源)是由自由重量(即地心吸力)開始的」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地心吸力」,是地球吸引其它物體的力,力的方向指向地心。這個力量只能是向下,可以使空中的物體落到地上,是不能向上或擴散的。人和物體要想「拔」起(「提升或拔地而起」),必須用力克服地心引力,而不是也不可能調動這種力。

王先生說:「只要全身松沉、飽滿開張,不用力就能利用地心引力(即自重量)」。首先「地心引力」叫做「重力」。王先生為了避免用力之嫌。把「地心引力」叫做「自重量」和「自由重量」,這種叫法是錯誤的。而「地心引力」在同一地區是一個常數,是否「全身松沉、飽滿開張,練不練太極拳不會有區別。我們可以作一個實驗:人站在磅秤上,他的體重是不變的,與身體的松沉與否毫無關係。

關於「四兩撥千斤」

什麼是「四兩撥千斤」,好多老百姓都知道是用小力撥動大力,這是個常識,但你要說「四兩拔千斤」,他們可能就莫名其妙了。所謂「撥」就是用手腳或棍棒橫著用力(推動或挑動),使物體移動。在太極拳運動中。「四兩撥千斤」,既有常識的~面,也有其特殊含義:太極拳家陳微明的解釋是「雖巨力打來。稍稍牽動,則我之四兩可撥彼之千斤,……我順彼之方向而引進。則彼落空矣」;李亦畲說「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武當拳術秘訣》中說「乘人發勁之時,或推或挽或牽或托,均以乘其來勢,使之前傾,或借其來勢,使之旁跌,皆以我微弱之力,傾其猛壯之軀……」。這裡的四兩撥千斤,就是引進落空,這裡的撥字,包括了推挽牽托,而且都談到要用力,既沒有「拔」字意思,也沒有不用力的概念。只是「以我微弱之力,傾其猛壯之軀」而已。

關於「力從人借」。王先生說「太極拳主張用重量不用力量,主張力從人借,以自身的重量引出對方的力量,轉換而借之,這叫做借力打力」。我認為人體自身的重量是不具備引力的,只有地球才有引力。其二,太極拳的「力從人借」指的是「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就是順對方來力之方向,向旁撥轉,使之落空,實際上就是 「四兩撥千斤」,是用力,不是用重量。

關於「槓桿作用」

「王文」認為用秤砣通過槓桿拔起比四兩重多倍的東西,秤砣和物(東西)都是重量,它們的比較關係,只能是重量與重量的關係,絕不是哪個比哪個有力。

槓桿中的秤與砣都是重量嗎?

我們先來看槓桿。槓桿就是一個能繞著固定點作為軸來轉動的桿,桿轉動時,作軸的一點叫支點,加力的一點叫力點,產生力的一點叫重點,力點至支點的距離叫力臂,重點至支點的距離叫重臂。改變三點兩端距離的比率,可以改變力的大小」。槓桿或秤的兩端絕不單是重量與重量的關係,而是力量與重量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力與力的關係。因此「王文」上述的觀點是錯誤的。

秤砣和另一邊吊起的物體,好像都是重量,實際上秤砣雖固定為「四兩」重,但因為秤砣在秤桿上來回擺動而改變了力臂的長度,它撬起的重量因為力臂的加長而增大,縮短而減少,所以砣起的是力的作用。因此,秤中的物和砣也是力量與重量的關係。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地球撬起來。說的就是槓桿作用,這裡指的也是力量與重量的關係。

王先生認為八法秘訣「中的采字訣」形象而具體地說以權引衡,產生一沉一浮的采拔之勁的道理……但是拔不是撥,是用重量而不是用力量之義,是再也明顯不過了」。采法是「拔」,是用重量不用力量嗎?不是的。「十八在字訣」中說「採在十指」,「八法八要」中說「采要實、捌要驚」。用十指幹什麼,就是用力抓實,抓實了才能采。采法是用雙掌抓住對方臂部,先順勢向旁牽引,後要抓實猛力采帶,使彼前仆或旁跌。是用力量,不是用重量,而采也絕不產生沉浮的現象。

(編者:本文作者在以下的文字中還對王壯弘先生關於「有無界」、「陰陽」、「無根之根」、「無向之向」、「不中之中」等概念做了評論,限於篇幅,此處從略)

王宗岳《太極拳論》最後有一句話說是「本是捨己從人」,意思是這篇文章主要內容闡述的就是「捨己從人」。而王壯弘先生的文章卻把「隨屈就伸」等,均包含在 「偏沉則隨」中去了,說「偏沉則隨」是王宗岳拳論的「主要觀點」,「是全篇中關鍵的關鍵」。在這裡,問題主要是王先生把「偏沉則隨」這句話理解錯了。王宗岳拳論中的「偏沉則隨」和「雙重則滯」是對應的。「雙重」指的是交手時,你用力我也用力。這裡的重不是重量,指的是力量,雙重的結果是滯而不順。「偏沉則隨」是說二人交手時,一方用力,而另一方則不用力,這叫「偏沉」。這裡的沉,指的是力量,不是「順地心引力」的下沉。不用力怎麼辦呢,就要隨對方之力進退,這就是「隨」的意思。不存在「這邊偏沉,那邊就浮起」的概念,是二人交手時出現的態勢。是「用」不是「體」,不是為應付對方之力,自體用意向一側偏沉。

總之,我認為在對待傳統理論上,可以修改,可以創新,應該師古不泥古,但必須做到無論肯定或否定都要有根據,要符合拳理、事理、哲理、科學原則,最重要的是得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否不用力就可以順利地利用地心引力將對方拔起,不用力就可以「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也許我的功力不到,方法不對,反正我試過了。不行!有興趣的同志,不妨按王先生所說的方法一試,是否不用力量,只用意向一側偏,就可以將對方「拔」起。

仿效水的運動打拳---史今

2005年1月,喜歡太極拳的我。因工作關係從北京來到上海,五月底在南京西路的街邊花園第一次遇到了王志祥老師(王壯弘先生的學生),王老師搭手溫和平靜,看似沒有一絲霸氣,卻讓我感到有股無形的能量包圍著我,不能自主。一下子就讓我喜歡上了這種功夫。於是決定跟隨王老師學習這種太極拳,也有幸被王老師收為學生。

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到,這種太極拳是由王壯弘先生傳授的,叫王氏太極拳,是王壯弘先生以王宗岳的《太極拳論》為依據,演化出一整套功理功法而創編的。王志祥老師於1997年從師王壯弘先生,非常系統地學習了這套與眾不同的太極拳,三年後不僅拳架、推手、散手、理論講得清楚,動作也做得乾淨,可以讓任何人體驗到效果,並且開始走出國門去歐洲傳播太極拳了。他所到之處,王氏太極拳皆受到好評。

王氏太極拳最重要的特點是:主張不用力。用重量和由重量轉換成的浮量及沉浮間產生的擴散能量。由自身的重量引出或顯出對方的力量,順著對方來力,用意向一側偏沉,使其落空。王壯弘先生用一個「拔」宇。形象地比喻自重量的使用方法很像四兩秤砣可以拔起超過它數倍重量的物體。《八法秘訣》中的「采勁意何解,如權之引衡……轉移只四兩,千斤亦可平」也是這個意思。當然。自重量的運用不容易被人理解,還需要藉助於水的特點加以解釋,水往低處流是一個自然現象,是水的重量受地心引力影響的結果,如此會有水的流動、波浪、漩渦。水的浮力是水的特性,正如《八法秘訣》中的「擁勁意何解,如水覆舟行……任爾千斤力,飄浮也不難」,說明的是浮力;「按勁意何解,運用如水行……波浪有起浮,有孔無不入」,說明的是波浪、流動;「捌勁義何解……君不見漩渦、卷浪若螺紋」,說明的是漩渦,所以打拳一定要仿效水的運動。

其二,要建立太極思維。王氏太極拳要求人們需改變常規的思維方式,太極拳的境界是「見相非相」的有無界,是有的沒有和沒有的有,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有界里有和沒有那麼簡單,所以不能用有界的思維方式看待和學習有無界的太極拳。就以陰陽的辯證關係來說,通常都是在講陰陽相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等等,其實陰陽之間還含有一個「中」存在,它是隱而不顯,真實存在的,是「沒有的有」,就像正負電極之間的磁場,所以有陰陽則必有中,有中必有陰陽。

其三,明確太極拳具有實戰性。王老師在歐洲教拳時,每到一處,他的開場白不光是用嘴說,而且還用身體實做體現出太極拳不用力可以戰勝對方。拳架、推手、散手,來者不拒。記得上第一節課時,王老師就明確告訴我:「學太極不為打人,但必須能打人。而且是不用力打人。」陳鑫說過「不是太極拳不能打人,是你功夫不到……」它輕時如微風細雨,重時如狂風巨浪,這種無形的威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和理解的,它不是機械力學。是流體力學。

其四,是注重傳統文化的學習,是文人習武的風格。借儒家理論、易經、陰陽學說等為理論依據;用道家理論,《道德經》、《周易參通契》等為修鍊法門;參悟佛家思想,《金剛經》、《心經》、《壇經》等來提高境界;學習中醫學。了解人體結構,人與天地,四季,二十四節氣的關係;觀自然界。觀宇宙天體,體悟天人合一,把學拳過程做為學術研究,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並引用現代教學方式,系統、完整、透明的講解理論,非常容易理解。

其五,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際操作原則,不同尋常,效果顯著。其目的只有兩個,改造我們的思想。形成太極思維:改造我們現有的身體質量,去僵塊,去力量,去固定根,變成柔軟之體。一開始先讓學生建立太極思維,站在八門五步、十三勢的立場上練拳,上下前後左右同時運動,陰陽五行八卦同時存在,並且不停地在流動、變化著。另外,讓學生從宏觀上了解太極拳全貌,先有一個理性認識。然後再具體學習。這樣不會迷失方向。在具體訓練中,有很多原則,幫助學生理解理論,只要按照原則去做,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六。合自然。老師說:「我們應該向自然學習,自然是我們的老師,我只是在解釋自然。所有的老師,以及哲學、儒釋道都是在解釋自然,誰解釋的最接近自然,誰就最高明。」王氏太極拳套路是根據水的流動、波浪、漩渦而編製成的。人不離開水,水不離開人,人借水勢而動,套路如書法可分為楷、行、草,隨著水的大小和流速會有很多種打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其七,有容乃大。練就寬廣的胸懷。王氏太極拳不練招式,不練力量,不求速度,不想如何打對方。不用心機算計別人。推手時則處處包容對方,滿足對方,從容大度,氣吞山河,以不變應萬變。你生什麼心,我生什麼法,心滅則法滅,於無法中生萬法。

王壯弘先生談讀帖

帖,一般稱之謂「法帖」,是專供人們欣賞、研習書法用的。在臨帖之前,讀帖的方法和讀帖的精細程度,對於臨習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人認為臨習書法主要著重於臨寫,而對於臨帖之前必須讀帖的重要過程,往往是忽略的。他們習慣於拿起帖來就臨,這實在是一種錯誤的習慣。 一本名家法帖,對於初學者來說,絕不可能一看就懂,一臨就佳。這就需要不斷反覆的理解、摹仿,再理解、再模仿……..。也就是清代書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所說的先能察,後能擬。察進一分,擬近一分;擬近一分,察進一分,終身不復止。然察總在擬之先。俗話說「萬事理在先」,理就是道理,在做一件事之前,對於這件事的道理,明白的愈深刻愈徹底,做起來就愈容易,愈順手。法帖猶如老師,沈尹默先生說「字外無法,法在字中」。但這個老師是不會開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動去請教,這就是「讀帖」。讀懂一點,做一點。不斷地懂,不斷地做。這樣順序漸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抄寫式地臨帖,是很難入門的。正如唐代書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所講的,「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者」。 要臨好帖必需讀好帖,因此說讀帖必需先認真細緻的讀,如果馬馬乎乎地讀,就會覺得毫無意義,甚至會感到多此一舉。因此讀和看不是一碼事,和欣賞也不同。讀和誦相似,但比誦深刻。讀有看的意義,但比看仔細,讀有欣賞的意思,但比欣賞認真。認真細緻的讀帖是個要求,要做到這個要求,還有個怎樣正確讀帖的方法問題。如果方法對頭,才能達到讀帖的要求。不然拿起一本帖來,就會覺得茫茫然,好象無從讀起,就會停留在膚淺的外形上,無法深入。 那麼怎樣讀帖呢?大家知道,前人留下來的手跡,如今雖然是靜靜的躺在紙面上,但當時卻都是由動的過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讀帖就必須對每一點,每一畫,每一行以至通篇認真細緻地讀,對其中任何細微的動作,都不輕易地放過,怎樣藏鋒下筆,怎樣換鋒行筆,怎樣回鋒收筆,怎樣翻轉,怎樣順勢連接,何處應提,何處應按,何處疾,何處澀,何處鋒中,何處鋒側,聯繫手腕應如何地動作,把靜的字跡逐漸演繹起來,象放電影一樣,使他在你的腦際,眼前動起來。也就是說把前人由動而靜的痕迹,再在正確的想像中回復到動。只有逐漸正確理解這些痕迹,是由何種動作形成的,再重複這種動作來臨寫,才有可能與字帖逐漸合拍。理解得愈正確,愈容易合拍,就愈成功。這是讀帖的第一個任務。讀帖的第二個任務是在通篇字跡的曲直剛柔,陰陽疏密,錯落奇正,擒縱收放中,領會作品的傾向和意趣,進一步探索作者寫此作品的內心活動。就象鍾子期聽俞伯牙奏琴那樣,辨別那一曲是「巍巍乎志在高山」,那一曲「觴觴乎意在流水」。但這非有深刻的修養是很難辦到的,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說,還是著重於讀帖的第一步-------書法的形質。對於第二步-----書法的情性,可以留待以後慢慢來體會。以上是讀帖的方法,只有掌握了這個方法,才能正確的讀帖,但在這之前找一位有經驗的前輩指導一下,或找一些正確的理論書籍作為入門的輔導,是很有必要的。

王壯弘,一九三一年生於上海。原籍浙江慈溪。精於碑帖的考證鑒別,兼擅書法。曾在上海書畫出版社長期從事編輯和碑帖書畫的鑒別、徵集工作。書法師從凌卓英、許鐵豐、沈尹默,以篆、草見長。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並為中南海及各地博物館收藏。在大陸時,先後赴美國、加拿大、日本、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地考察講學。業餘耽於武藝,自創王氏太極拳,美國國際武術醫科大學授予武學博士銜。任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編審,《書法》期刊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上海書法家協會理事,美國國際武術聯盟裁判委員。其著作有《增補校碑隨筆》、《碑帖鑒別常識》、《崇善樓筆記》、《六朝墓誌檢要》、《帖學舉要》、《歷代碑刻外流考》等。為《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著名武術家辭典》等所收錄。現居香港。

王壯弘老師已於2008年12月27日病逝香港,特悼!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王壯弘香港太極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真正的太極拳大家——集文武兩家之雅的王壯弘先生,慈悲大眾,以佛、道、儒融通的聖賢智慧;以一生浸潤書法、文物鑒定、易道數術的探研氣息;以大自然生息律為本底的科學態度;以窮盡一生心力的實修(每天至少練拳9遍)實證之真如正智,終成口傳心授之法耳——《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香港剛剛成立的太極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王壯弘先生於1931年10月出生,浙江慈溪人。為著名書法、武術、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1987年在洛杉磯舉行的首屆世界武術錦標大賽中,以「王氏太極拳」技壓群雄,奪取了最高的金杯獎。1989年定居香港的王先生,深居簡出,淡泊名利,極少參加公開活動,閉關深研王宗岳《太極拳論》及相關拳譜、《周易》、道學、佛經等,悟得太極拳「用意不用力」之流體、空性、無為、自然之法要。這本書以現場感極強的智慧之語和知性之光,從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歸納出太極拳本具的髓核——自然先天之能。本書乃太極拳界很少見的傳拳實錄,內中文字,大都是結合聽課者自身的理解力和文化背景,或娓娓道來,或當頭棒喝,或公案(不是禪學書籍所記錄的公案,而是傳拳過程中自然流溢的太極功夫公案)啟迪,或反覆渲染。也許,正因為如此,本書閱讀起來輕鬆愉快、妙趣橫生、哲思無限,但卻必須用心體味(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領悟),並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用以濡身心,證大道,見自性。王先生這本書,超越江湖門派之爭,從哲學、美學、藝術、科學的高度,以實證功夫(教授過散打、搏擊等,和世界各國武學高手交流技藝)為基石,梳理、歸納出太極十三總勢放大、縮小、旋轉、螺旋、翻動、扶搖、羊角等規律,並反覆闡述點、線、面、體、超立體;四大皆空;八門五步;駕虛、摩空、乘幽、控寂等功夫進階之「默識揣摩」的正確途徑……從而對整個太極拳界、企業界、文化界提供了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借鑒。太極拳的核心內涵,是上善若水、四兩拔千斤、先天自然之能、出世間上上智、含三為一(儒、道、佛;太極拳架、內功心法、太極道統;有為、有無、無為等)等人類生命智慧的精華。對於不知太極之此岸和彼岸境界的人們,本書是不可或缺的啟蒙讀物。啟蒙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文化,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拳,什麼是真正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

藍晟:太極文化的分類及境界說

太極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太極拳。如果沒有了太極拳,則太極文化就沒有了根基。掌握太極拳必須了解何謂太極拳,太極拳有多少種類,以及太極拳境界觀。

一、太極拳釋名

為了讓太極拳發揮儘可能大的效益,學練太極拳者必須先明確自身練太極拳的目的?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扎紮實實地錘鍊好自身的太極功夫。

總結先賢練太極拳的規律,除了拳架套路、內功心法、太極思維含三為一不可偏廢的總原則外,還必須明白何為太極拳。

太極拳實際是以三個名字顯現於世。

從理上命名謂之為太極拳。無極生太極,太極含陰陽相濟、陰陽互孕、孤陰不長、孤陽不生,乃至含三為一等等形而上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涵蓋了中國古代哲學、史學、美學、藝術、文學、風水、易理等共同推崇的整體思維觀和思想體系。

從相上命名謂之為長拳。拳譜曰:「長拳者,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太極拳演練、自我熏修的過程中,逐漸實現行拳走架的過程中,心如溪水、如明鏡般的清澈自然,無為流暢,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返;拳架之內涵展現於外,則如彩帶飄舞、水浪激蕩、波濤滾滾,連綿不絕。

從用上命名謂之為十三總勢。八門五步,合起來迭加聯運,慢中有快,快里寓慢,柔里藏剛,剛中寓柔,陰不離陽,陽不離陰;身體內外,上下一如,前後相濟;六合虛空,支撐八面,靜中觸動動猶靜,十三勢為一勢,勢勢相續,不動而動,動而不動,混元一體,氣勢瀰漫,從而實現「軟十三不敢粘」。

太極拳理、相、用的同時參研,修之於身心,達之於事功,則太極文化的智慧之光必然會普照天地之間。

二、現在社會上有多少種太極拳在流行

太極拳無疑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但是,由於它歷史悠久,學練者眾多,從而在傳承過程中不斷分化,形成了枝繁葉茂的局面。

三世七太極拳、先天太極拳、混元太極拳、龍虎太極拳、岷山太極拳、綿山太極拳、閭山道家太極拳、邋遢派太極拳、九宮太極架、張三丰太極拳、武當原式太極拳、太極螳螂拳、無限太極拳、養生太極拳、八卦太極拳、循經太極拳、輪椅太極拳、開合太極拳、四維太極拳、益壽太極拳、靜功太極拳、自然門太極拳、東嶽太極拳、無極太極拳、三星太極拳、四合一太極拳、李派太極七星如意拳、太極五星錘、武當顧式太極拳、原地太極拳、軒轅太極拳、自然太極拳、太極乾坤拳、太極兩儀拳等等。這些名目繁多的太極拳,還不包括流行的五大流派太極拳以及國家體委大力推廣的競技表演式太極拳。

這些太極拳有的來自於歷史悠久的傳統,有的則源自個人的新感悟,比如,養生太極拳的編創者是北京體育大學退休教授張廣德;東嶽太極拳的創編人是北京體育大學的門惠豐教授及和闞桂香教授;循經太極拳太極拳的創編者是民間武術家李兆生;三星太極拳的編創人是退役武術運動員李暉。

筆者恩師王壯弘先生編創了王氏水性太極拳。不過,王氏水性太極拳和上述太極拳的內涵均不相同,其風格獨異,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拳文練拳、哲學拳、藝術拳、聖醫治未病拳、聰明拳、智慧拳的融合。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太極拳誕生呢?因為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者,而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徵,重內在的生命體驗,重自身功夫修為,而內在的生命活動,不是死的、不是僵化,不是刻板的,而是「心無所住」的過程,因此,不易於用外在的模式給予量化和簡約化,否則,其豐富的內涵就會蕩然無存。

有多少的讀者多少個哈姆雷特;有多少練太極拳者就有多少種太極拳。

三、太極拳的分類

不過,撥開支派繁衍、道統失真的太極拳之傳承迷霧,我們可以發現,太極拳到目前為止,可以從太極拳的道統淵源、太極拳在當代社會的存在形態、太極拳的境界等內涵對太極拳進行初步的劃分。

(一) 從太極拳的道統淵源來劃分

中華道統淵源的角度,可以看出太極拳的淵源之深刻。

淵源一:儒家道統淵源。以易理證拳理,以「存心養性」和「浩然正氣」為砥礪身心的歸旨,從而證心誠意,以求「豁然開朗」。這從周敦頤、朱熹等理學大家的有關 「中正安舒」、「發而皆中節」、「不偏不倚」等論述中就可以看出太極拳的發展淵源。

淵源二:道家道統淵源。把道家清靜無為、自然返本、無中生有等思想融進太極拳的行拳走架中,以「修心煉性」、「周身無處不丹田」為核心的錘鍊的內涵,目的是追求「益壽延年不老春」。

淵源三:佛家道統淵源。以身心之地火水風與大自然之地火水風的互為印證,以見相非相為太極拳之功夫錘鍊要義,目的是「斷惑證真」,從而抵達「常樂我凈」、「明心見性」之人體本具功夫——佛性之境。

中國的太極拳,是在道學、禪學(佛學)、宋明理學之思想相互融和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我們說,真正的太極拳是中華道統文化(儒、道、佛、醫、武)的繼承者、光大者和以武證道的載體。

(二)從太極拳在當代社會的存在形態上劃分

存在形態一:太極拳健身運動的存在形態。注重動作的標準劃一、姿勢優美,著重外在肢體的練習,以國家體委編創的太極拳(8式、16式、24式、42式、88式等)為代表。此類太極拳適合表演和競技,方便學練,易於掌握,社區和公園中有大量的人群習練之。此類太極拳的存在形態具有明顯的借鑒舞蹈、雜技、外家拳的特點,動作招式的細節部分研究的透徹,但內在的心法和基本功則少有涉獵。

存在形態二:太極拳武學功夫的存在形態:以武術、武功的方式在國際和國內進行傳播,參與一定的武術比賽和交流,拳架、器械、基本功比較齊全,以武林門派的風範進行傳承。影響較大的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太極拳等。

形態之三——太極文化的存在形態。融儒、道、佛、醫、武之髓核,以太極拳架(動作套路)、太極術功(內功心法)、太極道統(智慧體系)含三為一(混元整體)的方式,催動人本有的神、意、氣和外在拳架進行互動,實現身、心、靈(參照系)整體的健康和境界的提升,進而以太極功夫來體證中華道統文化的內涵,並把內求「階及神明」、「真空妙有」、「 明心見性」之本具力量作為修養身心的根本追求。這樣的存在形態就是太極文化的存在形態。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和諧——而太極文化高舉「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智慧,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中含三為一,混元整體,所求的是身心的和諧、天道和人道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文化是代表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內涵的一種學問、一個體系、一個路徑。通過太極文化的熏修和實證,會幫助有識之士提綱攜領地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三) 從太極拳的境界上來劃分

境界一:有為境界的太極拳

動作姿勢標準劃一,眼神、手法、步伐、重心、用法等要求得詳細認真,一招一式,甚至每一套拳的演練時間都有明確要求,此為有為境界的太極拳。此類太極拳,被太極拳明家稱之為太極操,但普及面最廣,社會影響最大,屬於體育運動的範疇。

境界二:有無境界的太極拳

實際上,進入了有無境界才算是功夫層面的太極拳。有和無同修方為真正的太極拳。這裡的「無」其實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肉眼看不到;這看不到的「無」傳統內功太極拳稱之為神、意、氣,神、意、氣構成了太極拳架的陰;動作姿勢和皮肉筋脈骨構成了太極拳架的陽。陰陽含其中,這太極拳有無境界始從。

境界三:無為境界的太極拳

太極拳架、內功心法、太極道統融而為一,有化歸於無,萬法歸一法,把握動靜之幾,知至至之,實現無拳架、無內功心法、無意之中有真意;如何實現這種無為境界呢?必須是具有無為智慧的太極拳,這樣的太極拳,體現了用自身本具的重量和地心吸引力;捨己從人的思維和實證;柔軟可變之流體、風體,進退往來之點、線、面、體和超立體等八門五步之「軟十三不敢粘」的精髓。這樣的太極拳,研修起來,開始階段,好像是不可入,無門可進,不可思議,難以理解,但是,一旦進入,則無所不得,無為而無不為。

(四)從太極拳的名稱來劃分

名稱一:名相太極拳、養生太極拳、內功太極拳。此類太極拳術,體現了濃郁的儒家和道家之學理,每一式都有內功心法,對神意氣之陰和形體之陽的關係,表述清晰,概括明瞭,有利於學練者掌握真正的太極拳之關竅。掌握了其中的關竅,所積攢的神意氣之陰和皮肉筋脈骨(形體)之陽就有了力量,物質基礎雄厚了,就會改變上層建築(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從而「想推用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春」。此後,去理解大道無痕的水性太極拳,也就水到渠成了。

名稱二:水性太極拳、土性太極拳、火性太極拳、風性太極拳。此類太極拳術,體系了深刻的道家、佛家之學理。「上善若水」是對太極拳的最好命名,只是,水性還只能真正太極拳修鍊的入門拳架,依次還要經歷土性、火性、風性太極功夫的錘鍊,是人體之「四大」和大自然之「四大」的融而為一,目的是幫助印證「四大皆空」,並在生命歷程中實現「四大皆空」。這樣的太極拳演繹的自然的規律和宇宙的規律,是開啟的是本具智慧功夫修持,其所特有滲透力、穿透力、包容力,便於智慧和能力的提升。

名稱三:真空妙有拳、神明太極拳、般若太極拳。此太極拳術,體現了濃郁的儒、道、佛之學理的豐富內涵,三學合一,以武證道,以道修身心。此類太極拳,拳法套路亦有亦無,內功心法歸於本具智慧,七情六慾升華為中和;但,一舉一動都是太極之像——無相之相,無有之有、不空之空——核心原則是「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無法之法」。此境界,表現在外,既是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又不是內功太極拳、水性太極拳,而是融通世間法(智)、出世間法(智)、出世間上上法(智)——最後連個「法」也沒有了,成為出世間上上。

太極拳真正的修鍊內涵,是「捨得和放下」。有了太極拳功夫的一定修為後,「捨得和放下」將是修鍊的重要途徑,甚至是唯一的途徑。這個時候,不能執著於自己是練哪一門太極拳的,必須放下名相,放下拳架,放下內功,放下「四大皆空」,如是不執不偏,方能圓融;如是不貪不佔,方能美滿。

四、對太極拳種類和境界進行劃分的意義

我們所倡導的太極文化,並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而是在現代社會推廣太極拳架(動作姿勢)、太極術功(內功心法)、太極道(意識修養)的一個方便說辭。

我們說倡導的太極文化,定位並不是指向武林界,而傾向於對一種文化的傳播。既然是文化,就有了以文教化的意味在裡邊。用什麼來教化,主要用傳統文化中的聖賢思想、修身理念、太極修養。教是傳承、傳遞、傳播、傳人之意,指的是過程;化是融合、混化、鑄造、啟迪之意,指的也是過程。教化的指向是人心,目的是讓人心與聖賢為伍,牽手經典,親近自然,凈化身心,改變參照系,促進人的智慧和能力變成自由自覺。

我們所推崇的太極文化,和太極拳是一回事——理之名曰太極;相之名曰長拳;用之名曰十三總勢。

我們所推崇的太極文化,其學理,通過王壯弘老師的梳理,歸於四大皆空和空中起妙有;其拳架之相,可借各家各派的拳架,亦可用王壯弘老師所脫胎於楊澄甫先生的85式(具體傳播過程中,亦可能傳播一種89式的太極拳,脫胎於楊健侯秘傳內功太極拳所化過來的太極拳);其運用是通過十三總勢的錘鍊,開發人體本具的「先天自然之能」,來實現王道精神(仁愛、捨己從人)和般若智慧。

雖然從理論上說,從任何一套太極拳入手,都能抵達至高的無為境界。然而,如今這個時代,道統失真,太極拳真正的內涵少有人知,因此,筆者根據師傳內容,對太極拳之種類,簡單地對太極文化說包含的太極拳進行了初步的劃分,不一定特別合適,但卻可以給太極拳愛好者指出一條認識太極拳和太極文化的道路。

這種劃分,目的是以境示人、以界示法、以名示真。

這種劃分,目的是幫助太極拳愛好者內求於心,洞察一下自己對哪一類太極拳更感興趣,從而方便領悟和進入真正的太極之門。

真正的太極拳,根本是不可言傳的,只可意會,甚至必須「豁然開朗」、「階及神明」之後,才能抵達,才能有所領悟,所謂的「悟後方修道」。以前,據說楊健侯就抵達了此境界,這個時候,看不到他行拳走架了,但是,一舉一動都是神明的無為境界啊!

《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作者: 王壯弘 口述,楊雲中,藍晟 整理目錄序言普度眾生接引有緣千古不絕太極魂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之一增一分減一分都是錯似相非相一直在變「流體」打拳遵循自然生息大道相通「7個音階沒有的有,有的沒有不要刻意的分辨什麼之二出世間與上上智「安住真如地」的功力見相非相,但不能沒有相陰陽相濟,流水無形下意識的形而上河圖洛書是如何誕生的否定是因為肯定太極拳的根之三最好的拳譜——佛經最好的老師——如來太極拳的名和理,體和用學會運用地心引力什麼是單推手比精氣神還細微智過於師方能傳授太極拳的相和性擁.撮.擠.按沒有規律的規律之四世間萬物皆吾師最柔弱的是水.最有力量的也是水自行車的原理沉浮開合變出無限可能太極拳是立體的極至生變伴你一生的水性太極之五沒有中心的中心是最微妙的中心無數個「張三丰精益求精.永無止境太極圖的秘密唯有空才是實相道法自然我的拳,如黃浦江之棗體悟「性」的精妙午夜:最佳開悟時間之六丙吉問牛,能知大體「悟空」——開悟的關鍵太極拳的味道出手不見手,方為高手用中國人思維打拳從「有」到「有無」的回歸重在自悟太極拳的生活屬性萬物也字為心生法為太極實相非相,一遍一個樣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之七龍與太極拳力能互換,緣起性空中心解說借力自然佛學太極,珠聯璧合萬變不離其宗最中心的中心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師法自然,一通百通十三總勢,合而為之八不斷的破除,不斷的建立明了「我」心心究竟是什麼?付出才能收穫推手的真意佛經就是拳譜里就是外,外就是里無為而「至陰陽一體,大轉「法」輪學太極,學什麼?之九機緣和因緣心中之道:虛空狀元之志,人應有之搬攔錘以什麼面目出現變化萬千是太極以「靜」制動拳拳服膺掌握平衡,消除力量最高境界,自覺自悟回歸於無之十自然生長律在五行中一出手就有十三勢王宗岳《太極拳論》的髓核無遮大法八門五步「一」生「三」「如如」之境套路是什麼轉的四個境界太極拳的河圖洛書境界之十一功夫的進階和境界八門聯動一搭手,手腳都作廢了圓是方用,方是圓用太極拳的核心恢復到緣性空不要徒增其法用氣勢打拳傳承不易之十二練太極拳.四維半拳無拳,意無意要勇於突破,不墨守成規推手和實戰的要訣一步錯,滿盤皆輸最深刻和最簡單太極拳的三大「秘訣」半維就是「精氣神」師父領進門。修行靠自身6之十三太極拳的基本站姿功夫的本質相同功夫是潛移默化的沉澱十三總勢庄最基礎的。也是最深的功夫就像一條魚思維不要僵化練太極拳的狀態練起勢.從點線面體開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十四功夫的規矩龍辛口風如皮撩火的功夫開悟有契機《心經》的核心是兩空親近水.變成水自性不變.夕卜相無常三空之性就是大智大慧之十五三大法門讀書要讀佛書體悟水性.體悟合一為什麼說太極拳是拳王太極「發燒友」智慧和妄念是一體的結合拳法講佛法太極拳是禮義之邦的產物武拳文練佛法是覺悟之法之十六最大的布施太極拳的死學和活學發揚太極拳就是發揚佛學太極拳的世間法太極拳是智慧拳你怎麼學我就怎麼教是「四兩拔千斤」不是「四兩拔千斤」最痛.最酸.最麻的骨頭利用旋轉和轉變的原理之十七偏沉則隨一邊建立.一邊掃除「大智慧」是什麼最終一切都是要去掉的四大皆空外面的動作收斂。內部卻翻江倒海練到什麼境界.太極拳才能防身太極拳就是佛學有了水,就正式入門了之十八生生滅滅。只是向心.離心而已如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做太極拳的十地菩薩內動不可令人知太極拳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太極是中國的核心思維其實陰陽是不分松空圓滿。也可以坐著練本來是自在的,後來卻不自在了出世間上上法。還要離開去崇善樓論拳太極拳漫談學.入.悟.改.出.創王譜(《太極卷論》)究竟講了些什麼太極拳譜主要論點與其他拳米之不同點八門五步的內涵太極拳的思維方式「意氣均來骨肉沉」的真意浪採花之功夫太極拳必須避免雙重從學日益,從道日損用意不用力.力從人借的原則太極拳的文化內涵太極拳的真善美太極拳問答(52則)1.何謂虛領頂勁?2.何謂涵胸拔背?3.何謂松肩沉肘?4.何謂氣沉丹田5.何謂護肫?6.何謂命意源頭在腰間?7.何謂尾閭正中神貫項?8.何謂開胯擴膝?9.何謂收視返聽?10.何謂中正安舒支撐八面?11.何謂太極十弊?12.為何有「問盡天下眾英豪喉頭永不拋」之句?13.拳譜所謂用意不用力?是否真的一點力也不用?14.不用力如何打拳?15.拳譜中都以「四兩拔千斤」為降釋,而你卻說「四兩拔千斤」,應做何解釋?16.如何粘黏連隨不去項?17.為什麼不丟不項,不先不後,用意不用力是練太極拳者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目標?18.太極拳又稱八門五歲十三勢,是何緣由?19.太極拳有「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說法,究竟指的是什麼功?20.太極拳走架的時間快慢如何把握?21.架式大小以何為準?22.何謂丁八步?23.何為虛腿,實腿?24.練拳應否有快慢或震腳.蹬一根子.突然起腳.拍腳之動作?25.什麼叫柔?26.推手為什麼要從人?27.何謂松是太極拳第一要義?28.松和緊是一件事的相對兩個面嗎?29.A/7五步為什麼是總勁?30.怎樣才能使敵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愈長。退之愈促?31.何謂夕卜三合.內三合?32.何謂三尖相對?33.何謂三空三頂?34.何謂三佛?35.何謂武拳文練?36.太極拳為什麼不抓不拿?37.偏沉則隨應作何解?38.太極拳與其他拳區分的三大特點?39.《太極拳使用法》是否楊家真傳?40.什麼是太極拳的功?41.何謂意氣君來骨肉臣?42.拳譜傳抄有何筆誤問題?43.什麼叫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44.挨何處意在何處怎樣?45.何謂收斂入骨.何謂氣遍全身軀?46.太極拳起勢是何意又有何作用?47.練拳時眼神應作何處置?48.太極拳的推手能否比賽?49.什麼叫太極拳的空架子,什麼是太極拳的真正內容?50.什麼是太極拳的內夕卜形勢?51.丹田在哪?52.什麼是拳譜?怎樣達到拳譜的要求?太極拳內求本具的探研1.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本具」含義2.再論本具3.釋四篇《王譜》——一個天大的誤會太極文論1.《陳式太極拳圖說》童印序2.「四兩撥千斤」還是「四兩拔千斤」附錄太極拳的傳承流變點.線.面.體訓練法後記編輯推薦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王壯弘為著名書法家.武術家,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青少年時期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隨陳散原弟子陳病樹學習詩詞及古典文學。後對佛家、道家、《易經》等有深入研究。1956年進入全國最大的書肆上海朵雲軒做書畫鑒定工作。內容簡介1987年,王壯弘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錦標大賽中技壓群雄,奪取了金杯獎。20年之後,王壯弘先生以釋、道、儒三家融通的智慧,闡釋何為太極,何為水性太極,何為太極文化的神髓。「太極思維」來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層,與孔子的「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有為有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釋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謂之空」的思想相一致。太極拳的至高境界是「無為法」,即「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是「四兩拔千斤」而非「四兩撥千斤」。用重量不用力量,運用地心引力……借力打力。道法自然,太極拳要仿效水、風、氣體,練成流動不居的鬆柔之體。緣起性空,明心見性……周身無處不圓通。作者簡介王壯弘,1931年10月出生於浙江慈溪,為著名書法家、武術家、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家。  青少年時期在書法上先後得到許鐵豐、沈尹默兩位書法大家的指教,亦常年跟隨陳散原弟子陳病樹先生學習詩詞及古典文學。後對佛家、道家、《易經》等有深入研究。1956進入全國最大的書肆上海朵雲軒做鑒定工作,幾十年來鑒定了數十萬件碑帖、字畫等文物。出版《崇善樓筆記》、《增補校碑隨筆》、《碑帖鑒別常識》等國際關注的碑貼學專著。  王壯弘精通醉八仙、形意拳,後師從楊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習楊式太極拳。他天資聰敏,毅力過人,每天凌晨三時許便開始練拳,深得褚桂亭賞識。  從1987年起,王壯弘應邀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東西學院、加拿大精華學會、日本及泰國等地講授書法、鑒定文物及交流中國武術。同年,在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盃」武術錦標大賽中,以「王氏太極拳」技壓群雄,奪取了最高的金杯獎。  1989年在香港定居後,王壯弘深居簡出,潛心鑽研及實踐王宗岳《太極拳論》及佛學。於2004年機緣和合,階及神明,功夫抵達「駕虛摩空,乘幽控寂」之太極至高境界。書摘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之二出世間與上上智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到了我們太極里,它是另有一套智慧的。你到了另一個境界,還用原有的智慧去解決和看待問題,那你肯定就覺得自己看不大明白了。過去的智慧變成了你現在的障礙。所以我們說,學習太極拳,你就要以太極的思維去看待一切。沒有的有了,有的沒有了,這就是我們太極拳的境界。如果到了最後,你太極拳完全通了,拳非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我說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到了這個時候呢,你出世間得上上智,坐在定義上不分別了,這才是出世間而得到了上上智。他們說松,我說松和緊是連在一起的,不然松就沒有意義的,他們聽不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不能相離,所以我們認為,鬆緊和陰陽是一個道理,不可以有區分的。「安住真如地」的功力有的人說,王老師講的話很難懂,不是難懂,是你們的思維養成習慣了。就像我們打拳,其他拳都是以力量和速度來決定勝負的,但是太極拳正好不是這樣的。太極拳要求從人,那肯定就慢,但是把武術中的散手和太極拳中的散手放在一起比較的話,肯定是武術的散手輸,誰快誰輸,不用力的一定贏。我說不用力,不是說不用力就沒有能量,它不是斷滅空,它的力量其實大的不得了,任何人為的力量都是不對的。太極拳的沉浮是互相變換的,沉也是浮,浮也是沉,你不能用一點人為的力,否則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壓制不了水,你就只能和它融為一體。你看見有浪,你想把它變小,但一用力它就開始翻湧,就能變得更大。這都是妄念。你說你不動妄念行不行?不行,因為我的力量在你身上,你總要回應的,那你一動,你就輸了,因為你有妄念。你沒有這妄念,你就有功力,也就能「安住真如地」了。你沒有這功力,對不起,你就輸了。輸了,馬上又生妄念,你能沒妄念你就成如來佛了。所以我們說意把你管住了。什麼是意?就是時間把你佔了,空間把你佔了。他們認為厲害,但那是靠快吃飯的——用力,而人的力是有限的,過度了,就不行了。什麼東西到了極限就不行了。見相非相,但不能沒有相我現在研究的是禪宗,但我從來不說禪宗。我說我研究佛學,我只尊崇真理。「觀自在菩薩」,那你為什麼不能自在?文字相、語言相都要去掉。我的「指月手」你可以不要——它只是起一個介紹人的作用,之後的好壞都和它無關了。包括《金剛經》,你研究它但是卻丟不開它,那也是不行的,這不是有為法是什麼?這說明你還沒有把《金剛經》吃透,沒有弄懂,所以你不能丟掉它。我們要讓自己的境界到達無為界才對。公孫龍子說「白馬非馬」,你說白馬不是馬那是什麼?白馬只是馬的一種,它不能代表全部的馬。看不見的才是最重要的,看見的不等於是有,看不見的也不等於是沒有。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里有句話非常重要:「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太極拳的根在哪裡?我們從客觀上講,太極拳有兩個根,一個是沉根。一個是浮根。這個沉根和浮根,是靠陰陽相濟而來的,所以,真正的根是相濟來的。相濟是靠中間,所以說沒有看見的根才是真根,沒有根的根才是根——含三為一,前後中都要有。我們所講的太極拳理論,其實是空無一物的。我們的太極拳理論是大自然。沒有才是大有,因此,我們的理論是形而上的,你到這個境界你自己就會理解。佛為什麼講了那麼多經?就是因為你不理解。太極拳怎麼用?在什麼情況下用?當你把太極拳學會,把太極拳理論弄清——太極拳是熏修出來的——用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是不會費心機的。你講話、走路都用意識嗎?你說不用,那是胡說,肯定是要用的。但是有的沒有,沒有的有,才是真理。我們修真,見相非相,不能沒有相。但跟我學太極拳,學完之後,這個架子通通都是要丟掉的。拳無拳,意無意,你還是老架子,說明你還沒有消化,沒有吸收。但是你要上升,達到更高的境地,那還是先要有架子的,沒有架子是不行的。到達某個目的地,上了很多台階,那些走過的台階怎麼辦了?走過之後就算了,這都是相,你要丟掉的。你說「好」,我丟掉了。丟掉了你怎麼上去啊?你還是得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站穩了上去,不要停,停了你就住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住的。所以你不要以為相是不重要的,沒有相你什麼都不要談。那你說不是非相嗎?佛沒有說叫你非相,是「見相」非相——看到了外表的相,那「裡邊」你也要進去啊,你不進去,不就等於是白費了嘛,相也是由性轉變而來的,所以佛學說轉,一切都是轉過來轉過去的。陰陽相濟,流水無形我們不能在架子里轉,轉的話沒完沒了。你學完這個架子還有那個架子,結果還在架子上。其實所有的架子都是相通的,所有的太極拳都是一樣的。用力打拳等於手工操作,我們不用力,用地心引力等於是電器化。手工操作哪裡有電器化好!所以一定要換。一定要換。就是說,要把你身體的僵塊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猶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任何架子都是框架,任何太極拳都要變流水,至柔者至剛也,天下至柔莫若水。有了水性以後,才有氣體,才有風,才能動。這樣的動,無形無相,抓不住它,因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無所不通。慢慢地先打拳架子,然後變流體,變成沒有架子。流水哪有架子呢?到那時候就上境界了。條條塊塊打掉了,變成流體、氣體。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你說這個手怎麼上來的,因為它空。這裡的空是空檔、空隙,是氣體。你說它怎麼往這裡走,水嘛。水往低處流,氣往高處走,這是一定的。流水可以變成氣體,變成水蒸氣。水變氣,氣上升再變成水下來,就陰陽相濟了。所以松肩一定要沉肘,要有對應,含胸的同時一定要拔背,因為它總是一對一對的,陰陽相對。陰陽一來,中間就顯露出來了,中間一定要活,活了就變水了。你站在那裡,一定不要站實,膝蓋一松,腳跟不著地了,人就飄飄沉沉,沉沉飄飄。你既有沉量也有浮量,中間還可以調節,這個調節就是陰陽相濟,這個中間不是死的,是活的,是可以流動的。陰陽相濟很重要。就像你洗澡的時候用水,太熱的,太冷的,你都洗不好,只有把冷熱調到適中的程度,你才能洗得舒服,而這個冷和熱之中,就有八萬四千種溫度,變化萬千。它也像我們調酒、畫畫和音樂一樣,原則上就是那麼簡單的幾種元素,但是通過調節,能演變出無窮種東西來。我們的拳,你說它是流體還是氣體?它應該是隨時都在變化的。它就像天上的雲,變化不定。風雲變幻,不是你能想像的。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到那時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上來的,該上來就上來了,這就是我們說的下意識,形而上。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不達到這個境界,你練的都是沒有用的。太極拳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從初級做起,要有拳架子,然後,拳架子慢慢融化掉,就像是我們到了南極,要把那些冰都融化成水,然後能量一照,就成了氣。我們說無極生太極,最後就是一片平靜的水了。身體如果還是僵的,就到不了這個境界。下意識的形而上你們打的太極拳僅僅是一個的套路。我們打的是三個:第一是拳架子;第二是意;第三是連意都沒有了——像我現在推手,都不用意了。你說我完全不用意也不是,但我的感覺就好像是我沒有用過。你說沒有意,那你的手是怎麼上來的?我也不知道,該上來的時候就上來了。如果我知道的話,不就是成了有為法嘛。就不是水,不是風了。如果是水是風的話,那就是不知道了——下意識的境界了。下意識,你沒有辦法指揮它,它有自己的性質。所以我們說,練太極拳要「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學拳法就沒有了意義,打拳就沒有了基礎。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你打的拳和其他的拳術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比別人多點辦法。其實,法對你是一種束縛,它讓你反而不自由了。水本來是很自由的,你弄個辦法出來,就不自由了,不是本能了。演練太極拳架,進行太極拳推手訓練,都是一念三世的,一搭手、一動念,擁、搌、擠、按、探、捌、肘、靠——四正、四隅和中定都含在其中了。推手或者散手中,你打我,我全部是空的。為什麼空?我是十方空間,等於你掉到水裡邊了。林清智:陶炳祥師兄談掤勁、踩浪花等拳理

1999年師兄80高齡,到香港拜訪王壯弘老師.師兄緣於六年前,看到太極拳雜誌陳鑫拳本,內載有王壯弘老師的序文,談及鼓盪、螺旋、翻騰,滔滔不絕的拳勢,輾轉拜見王師。

陶師兄曾在吳家太極拳書中的八法歌訣看到「波濤卷浪」,並在目錄中有「鼓盪」、「踩浪花」語彙;憶及吳翼翚老師及鄭曼青老師都有局部類似的動作,又在李瑞東(鼻子李)先生功架中,看到兩胯上下左右擺動以踩浪花的姿勢合太極收勢……

世上最大的威力能量是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水災和風災等。人類最常接觸到的是水與風。水與風威力所以強大,是兩者都有螺旋態勢;包含內旋和外轉的離心力、向心力。一個能量由中心定點以螺旋狀向外擴大,每轉72度,能量就增加1.618倍;以幾何級數累進轉一圈,能量就會增加到原來的11倍。所以太極拳行拳時,要立身中正,中心不能移動半分,才能「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據王壯弘先生稱,「浪採花」原名「踩浪花」,兩胯上下左右,高低螺旋的轉動,帶動身體、兩臂產生浪涌的效果;猶如人站在波濤洶湧的小舟上,上下左右漂蕩。

所有浪勢、旋風勢及空氣膨脹,都是立體的動,由中心點開始以點、線、面、體三維空間的擴大或縮小;與人推手時,沾黏連隨、舍己隨人,也是利用點、線、面、體的擴大縮小,使受者在狂濤之中,不知所措。所以我們練拳追求八門勁、就是在追求立體的放大或縮小的道理。

空氣膨脹由點開始,練習時由丹田做起。借地心吸力,身體全部放鬆;身體的重量壓到地面(跟部含有無限的氣勢),地面反彈,經腳循經絡引到丹田;鬆開,讓這能量如輕煙似的飄至身體各部,把身體逐點螺旋擴大,這就是「腹內松凈氣騰然」;當肌膚骨節處處開張,是「開」,身體各部以螺旋流回丹田,這是「合」。久之,並不以丹田為單一定點,隨機應變。

練浪勢時,要模仿水性全身關節鬆開,彼觸我何處,就以該處為中心,如漣漪般的擴大;波浪高低,就看石頭能量大小。身體隨外力而動,走多一分是「丟」,走少一分就是「頂」。一個浪中,浪頂是「進」,浪底是「退」。退是把外力完全吸收,並把浪頂推得更高去還彼身,是為「借力打人」。把外力吸得一乾二凈,一轉換以得機得勢;不得勢,便不能令對手跌得乾淨利落。要模仿空氣、水的點線面體,三維空間的慣性流動的特質,要將身體形成一個立體圓;四肢走弧線以保持園滿的八門勁。

浪,是含上、下和中三為一的。上,是往前卷,是陽;下,是往後收,是陰;陰陽均等,所以中心自成。人體九大關節,上肢肩、肘、腕;下肢髖、膝、踝;身體大椎、命門、尾閭,每組間都能形成浪勢,三組相合,又形成全身都是大浪勢。

空氣膨脹、龍捲風、海嘯卷浪都是勢。打坐調氣養氣,氣不是能量,須由勢來帶動。架子練得松凈,身體一開一合,一沉一升、一起一伏,轉折轉換,放大縮小,與地心吸力下沉,反彈力上升,掌握地的脈動,勢自然產生。

勢是氣勢而不是樣勢,所以有包圍的含意;「氣勢贏人」。亂環訣強調「意」,要在(包圍)對方的背部;武禹襄先輩的敷蓋對吞,「彼方挨我皮毛,己意已入其骨髓」,以勢包圍。

打坐調氣養氣,氣不是能量,須由勢來帶動。吾人體內的氣,就如天地間的大氣一般,沒有特別的壓縮、鼓盪,感覺不到氣的存在;人出生,屁股一打,「哇」的一聲,外界空氣、壓力與體內壓力形成一致脈動,人們也就不再有特別的感覺,習慣已成自然。只有在壓縮兩容器、或抽掉密閉容器中的空氣形成真空、或搧搖扇子就會覺得風、氣的存在。所以空氣,是由勢才能感覺的。人體內的氣,如空氣般的充塞於皮囊中,只有在運動-勢的改變、動作,才會有感受;感覺到有東西在體內走動,但卻觸摸不到。所以,習拳者,常以氣由尾閭透三關的靜坐練法,鄭曼青先生曾對打坐的陶炳祥(明)師兄,呵責「拳練不好,那會有氣透入骨中?」要在功架運動中,產生動沖之勢,產生動沖能量,找出「如神」的動沖能量。要練到內部只要微微一動,就能依不同的運動變化、功架、功勢,就會有很大影響的不同的動衝量;這也就是太極拳、「易筋經」探討的意旨。

「氣斂入骨」不是把氣引入骨內,而是以意領氣,否則「在氣則滯」;是用意、勢將「氣」、皮膚與肌肉收攏聚集的意思。就如同打拳要立身中正,才能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中正為能找到,舉手投足就無定向,立體旋轉八門勁就不會完整了。

身體要澈底鬆開,全身體重松至足底的勁勢。用意澈底的松,「手快不如意先」,意一動,身體重量便與地心吸力相通;地心吸力把身體重量往地面拉,腳底一轉動身體一大動,動作自然快速。

*太極拳的主要特色是1.用意不用力,2.力從人借,3.所有動作都是從中心發動,放大縮小,4.走螺旋弧。練拳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以意領氣,氣就會跟著走。關節鬆開,氣就會充滿關節,有內動的感覺。高手是「拳無拳意無意」,意氣充滿全身,一接觸,對方便無著落,隨沾隨跌,「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武禹襄先輩的松、空、圓、活,與意、氣有關。用意透開關節,是松;關節之間的空間擴大,是空;有空間,氣會自行充滿,無使有凸出處,是圓;既能圓滿,圓活之趣自然產生,這就是太極拳能「無距離下發勁」的原理。是以內部微量的距離,非外在的距離。

輕靈,「一舉手周身要輕靈,尤需貫串」;不用拙力……。不用力,能量從那裡來?「力從人借」,最簡捷的就是借用地心引力;因為地心引力,使人體產生「重量」,當人體將這重量放到腳底踩在地面,就會產生反彈;這是舉手投足的原動力,所以「根於腳,發於腿,轉於腰,形於手」。松不開,沉不下;或把重量壓死而無法反彈;或聽不準反彈力而反應太快或太慢,輕靈就不容易練好。所以善用地心引力與反彈力,才算進入太極之門。能應用反彈力,身體、手足便能飄起來,輕靈就能產生。練浪勢,要模仿水勢全身關節鬆開,彼觸我何處,我便在該處成為中心,身體隨外力而動,走多一分便是丟,走少一分便是頂;浪頂是進,浪底是退。退時,把外力吸收為己用,進時將浪頂推得越高去還彼之身。

反彈力循「根於腳,發於腿,轉於腰,形於手」,中間一有不松就會有阻礙。所以要松得凈,能量才能暢通無阻;沉得下,才能飄得起,所以輕靈是由松沉產生,而引導反彈力才是練輕靈的不二法門。「湧泉無根腰無主」,要拿地上的反彈力,使之輕飄升起,由腿而腰而手。身體關節不能有僵硬處,否則反彈的能量就會減少。一說:用力往地上蹬,用手將人發出,與用意不用力的原則背道而馳,是無法體會反彈力所致。

*李亦畬先生有氣斂入骨為合,腹內松凈氣騰然為開。氣與力學中的動量或衝量momentum有關:動衝量是指,某物體的質量×運動時的速度×時間×距離。

命門不鬆開,上下身為能連接,氣不能聚于丹田。用意來鬆開兩肋及命門旁邊的兩條肌肉,並裹襠,有助於放鬆命門。

掤勁如人在水中,如水行舟,如流水推轉圓槽淺水裝飾的石球,雖有5200磅千斤重,漂浮也不難。人在水中會被推動,是因為體重被浮力漂起,腳與水池底部脫離,借地心引力,就是要抵銷身體重量。

*太極拳進境過程,須有明師學長指導:1.先育養與人無爭的心胸,2.了解拳中太極存在的多維空間理論與無為的修為,3.依範式功架練習,以產生無比濤天的輕靈貫串浪勢;4.俾能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機會;5.更要有肯合作練習的對手拳友夥伴的切磋,相互無私檢討缺失因果,發現缺點學習優點。

*到了王師、鄭師、褚桂亭老師的水平,要提高的是思想而不是動作上的改進。所以他們晚年不以打拳為增進功夫的惟一方式,行住坐卧,「功夫本在日常中」。

* 無力打有力、捨己從人的武術理論,不是有界的人所認同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 既濟乃定是有易理,太極部動斯為神功。

* 鄭曼青老師的太極拳體用歌:「太極拳,十三式(勢),妙在二氣分陰陽,生化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深無邊。御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語,今為智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雙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掤履濟按采捩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不)

走自走。足要(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願方寸隨時守所守……」,「非胡於斯,著於斯,孜孜於斯不為功」。

陶炳祥寫給弟子胡善朗秘訣大公開

所謂松與「起落運動」關鍵甚大,所謂起即一舉手一投足都要松,僅用一羽之力把手投足抬起來,如此手與足落下時,不是很沉重嗎?所以拳經中有「輕如鴻毛、重如泰山」,如果全身上升起之時也如此,則落下之時不是泰山這樣沈動嗎?古人所以要你如此做,無非是要你費最小的體力能聚最大的勢,並且不用力的運動,能使血管放鬆、血(液)氣流暢無阻,以消耗最小的體力,得最大的運動效果,所以它能治療許多慢性中西醫無法治療的病痛。如常運動、飲食生活正常是決不會得癌症的。其實別的拳術也不差,但太極拳的松沈尤見特色。此起落運動,要平時隨時注意,即生活中的動作都可體驗,如此才能日進千里呢!願你試試。再者肉體運動操作,如無心無意,無意時那身體上的每一關節動作不會受你的意識控制,如再練,一點也沒有體會到輕如鴻毛的運動觀念,則一套拳打下來等於普通的體操而已。所謂心到,就是你整體身體那一部份要動,你就意念到該一部,隨之意也到了,該一部份的神經、肌肉、筋腱亦你的心意也動起來,漸漸動的部份也整了,有時自己會覺得,此時謂之氣(血)到,此時勢不一定能到,但是不要忘記練拳一定要有勢,所謂形到,一定要按拳經:「一動無有不動」,此由周身節節貫串而來,去練才能達到此境界。千萬不要以為氣到,光練氣(靜坐或是其它氣功)就可以了,必須同時注意,尤須貫串,每一動作都要如此。祇用一羽之力去推動姿勢,然後會知道不動則已,一動如山之重,這就是重如泰山的勢產生了。要多在由腳而腿而腰、由下而上的節節貫串下功夫,否則就是靜坐打通三關也是無濟於推手、不用力化人發人,如此做去方能突破,此就是行功。至於接勁要待上述之節節貫串能做得將勢透到手上後再言不遲,不過,若能找個地方、有適當的對象來喂推,才可以進步的,同時有人指導改正,那更好有進步。你說知道松,但松不下去,此法可在「起落」兩字上下功夫,如果兩肩臂用力抬則落下時,你有什麼感覺?如果用一羽之力,意即越不用力越好,將來提再落下時有什感覺?有什麼不同?如果覺沈動那就對了,否則你所用的力仍然太大,再要減少才好。你為人敦厚又有愛心,為諸同學所不及,而有恆心,與獻堂一樣,將來成就非凡,願多努力,有問題可來信提出共同研究,也不要怕問,祇怕不問,但是知後必須去練則更有進步。千萬不要斷,有了方法與原則要去練,把這些方法與原則練到自己的身上即才是真功夫,我從前練的時候沒有像你們那樣好對手,也可以練到這個樣(雖然不高),你們同學大都肯吃虧而且合作,那麼將來成就一定要超過我多。太極門,拳架、推手、運用三者不可缺一,尤其前二者更有密切關係,拳打不好、推手平平,更不能談運用;推手好、運用還要另外練,要推手好,推的時候不能忘了法。先要讓松凈、一絲不掛,引進落空合而即出的放人。大家目前的問題是讓不松凈、放的勢也不夠,在一動無有不動上下功夫,讓人要在松與願意吃虧上下夫。

黃建成:大師中的大師-王壯弘一。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但能夠身體力行苦口婆心強調連一點力都不用的,是〝王氏水性太極拳〞創始人王壯弘老師。

既使他在晚年中風後,推手的技藝不退反進,印證了太極拳不用力的神明境界,達到了應物自然、全身透空的高超境界。

王壯弘老師由於工作常年累月的埋頭於碑帖的考證鑒定工作,習慣極少喝水而致血液太濃而在2000年中鳳,右手無法寫字,但他卻能在推手時用右手將對手拋跌,體現了無力打有力、以柔克剛、莫測高深的技藝,令人感到太極拳的不可思議。

他的推手輕靈之極,一沾手能使人如失足掉入漩渦,六神無主,無法分辯東西南北,忽然間在驚慌失措中被拋撞牆上,想不通是什麼一回事!

在王師手中,大家看到的,都是對手與他手指一碰,一招內即見真章,總是身不由主,任由擺布;他總慈祥讓對手翻跌絕妙,而不傷人,因此在推手時,推者與被推者皆會沉浸在嘻哈享受之中。

他在太極拳上的體悟和造詣,可說是大師中的大師,文武兼擅奇才。

他對太極拳的悟道,是在深通傳統中國文化、書法、武術的基礎上,以儒、道、佛的精義,對被歷代拳家奉為經典的《王宗岳太極拳論》,反覆研究,深入實踐,終於徹悟了太極拳的內涵真諦。

他領悟到太極拳是人體先天自然之能,是人身本來就具備的能力,學太極拳不必往外求,而在開發自已本有的能力;以無根之根,不起妄念,隨人而動,從人而轉,大轉小轉,正反扭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他在反覆的深研《王宗岳太極拳論》後,認為王宗岳所說的〝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太極拳,無論從理論上或應用上,都是用先天自然之能,即〝本具的陰能轉陽、陽能轉陰的轉換功能〞,跟學而後有用力的種種有為法無關。因此,他發現明白真正太極拳的本義是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是向內向自身求的功夫,即去妄存真,開發本具功能的功夫。

他認為,《王宗岳太極拳論》內〝四兩撥千斤〞應該是〝四兩拔千斤〞才對,這一字之差,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二。

1990年10月初,中國上海王壯弘老師來新加坡(第二趟),我探知消息後,就約了身材魁梧喜愛推手的師兄們冒然上門討教,無不被老師高超奧妙的推手功夫,輕描淡寫拆服,五體投地;知道遇到了高人,大開眼界。承蒙王師不嫌魯莽,特安排每天拂曉之前,由新山驅車過星柔長堤,到新加坡老師下榻的VIP酒店客房外等候老師起身,向王師學習推手。

王師的推手已臻化境,應物自然,達到無形無象的境界。他對拳論拳理的剖析,令人拍案叫絕,對後學的我們,更是茅塞頓開。我常常向太極拳朋友比喻,上王師的太極課,就像是得到開示一樣。

自此後,我們每次路過香港,都要找老師聆聽他的教誨;2006年12月,我們還特別專程到香港探訪王師,他給我們上了二堂課,猶如醒醐灌頂。

王師在新加坡教拳時,講課重點在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強調舉手投足都要有八門勁,所謂的八門,他當時的解釋是上下、前後、左右及裏外以螺旋方式的邉櫻澩鐧姆椒ň褪塹恪⑾摺⒚妗⑻濉

談到螺旋,他以羊角內的紋線來比喻,即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大圈。勁路由下向上要如扶搖直上。

他當時還演示了海浪勁,並說猛烈發放時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當時還強調行拳走架要松透和走弧形。

他比喻地說,蚊子是以複合弧線飛行的,因此我們的手掌雖大過蚊子幾百倍,但卻不容易拍到蚊子,如果蚊子是直來直往的話,一拍就將它拍死了。

那時候他強調的是放鬆,越松越好,用意不用力,還未強調一點力都不要用。

王師當時披露,他是在一直研讀《王宗岳太極拳論》而在60歲時方悟到王宗岳的太極拳真諦,因此他在老楊式太極拳85式的拳架基礎上,加上了已流失了拳論中的八門五步功夫,創編了「王氏太極拳」,也即是王宗岳太極拳。當時,「王氏太極拳」還未加上〝水性〞這二個字。

從1990年10月新加坡返回香港後,王師就定居香港,深居簡出,潛修太極和佛學,沒有再到新加坡來。

過後,我在1990年11月14日及1999年分別到台灣和大陸路過香港時,都曾停在香港拜訪王壯弘老師,第二次時他告訴我,勁路要順著地心吸力走,還強調了拳論中的〝偏沉則隨〞。

三。

2005年王師閉關潛修,農曆新年出關見客,我致電向他問候,並請教太極拳的心得體悟。

他說,他的太極拳有四大特色:

1。不用力,利用地心吸力和重量。

2。轉固體為流體(水性)。

3。轉一維空間為四維半空間,其中一維半是時間及空間。

4。無為法。轉有為法為無為法,而達到無所不為。

的確,較後,我再到香港拜訪他時,只是伸手與他偏癱的右手手指一碰,整個人就猶如跌入漩渦內,然後莫名其妙被彈撞向牆壁。他已達到〝摩空、駕虛、乘幽、控寂〞的境界。

王師的門徒蕭澤軍(小月) 老師被詢及時說,〝摩空、駕虛、乘幽、控寂〞,這是對境界的描述,是老師的太極拳境界,是佛的涅盤境。摩、駕、乘、控,是動詞,空、虛、幽、寂是形容詞。

老師的太極拳推手,掌控駕馭對手的能力已至空中起妙有的形而上境界,神妙的不可思議。

四。

2006年12月我到香港拜候王壯弘老師,並上了他二堂課,當時,他語重心長重覆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用力,要借用地心吸力。

他說:地心吸力是無窮無盡,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就像世界銀行一樣,你有世界銀行作你的靠山,你作生意還會怕資本不夠嗎?在推手上,如果你能借用地心吸力,還怕對手用蠻力嗎?

的確,與王壯弘老師一搭手,你就覺得忽然落空失控,如跌入驚濤大浪之中,緊接著是如被大浪捲住拋起,自己已無法分清東南西北,魂飛魄散,直到撞到牆壁上還要呆一陣子,才清醒過來,不相信會有這回事。

在我個人的心目中,王師是大師中的大師,學問、修為、拳藝、推手都達到極高的層次;在太極拳的造詣上,有繼承、有創建、有發展、有突破。聽他的講課,就像哲人高僧說法一樣,每句話都是棒喝,真知灼見,直指太極拳的核心,令人開悟。

難怪練了數十年太極拳的老外,千里迢迢來上課,聽完課後大哭流淚,苦練了幾十年,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更遑論入門。

太極拳難,難在正確的道路,只要對拳經理論的稍為誤解,就走入了旁門,歪離了正道,怪不得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要說「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要如何詳辨呢?在上完二天的開竅棒喝和腦力震蕩課程後,第三天清晨我們到他府上與他告別,他惟恐我這位凡夫俗子還無法開竅分辨真偽,語重心長的給我總結四大原則去辨別太極拳的優劣和質量;一、用意不用力,二、太極拳像水像風,不是固體的,要將固體變成流體,三、松空圓通。行拳走架沒有直來直往的一維空間,要立體的圓,達到四維半空間,四、無為法。

他說:從有為到無為是一個漫長的修練過程,要勤學苦練,還要開悟,最終達到自然而然的地步,推手時人家怎樣來就怎樣去,連想都不必想,就像機器達到自動化一樣。

這次在香港聆聽他的教誨,和新加坡講課時不一樣,王師由道家老子及莊子已升華到佛學意境,用佛理來作比喻。

這二天的授課中,他常提及的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

過後,我才在他寫的文章中對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有一些了解。

他在文章中說:〝世間法是妄念,出世間法是正智,出世間上上法是把妄念和正智一起拋卻,最後連出世間法這個〝法〞也不要,成了〝出世同間上上〞。

〝這個出世間上上的境地就是所謂〝無開發功用行,不可思議,思之則乖〞的註腳。也就是第一義如如本具,寂然不動境界。〞

〝當本具顯用時是不用思議的,也不可思議,如果一想一思議,這本具功能該怎麼用?那麼這個本具就成了有為法了,乖了,壞了。〞

〝出世間上上是佛的境界,覺者的境界,一法不生萬法生的境界,只有進入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然後再回過頭來看太極拳,看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就能毫無阻隔,明白瞭然。〞

王師也透露了他如何被一隻殘障跌落的手臂擊中五臟翻滾而體會不用力的經歷。

他說,有一回他如常乘搭巴士前往教拳,下車時覺得有人打他背上,頓時感到五臟震動,心想遇到內家拳高手,轉頭一看,原來跟在後頭下車者是一位殘障者,吊在他胸前紗布內的手臂不知何故滑跌,重擊在王師背上;他當時恍然大悟,不用力的威力。

王師認為太極拳應是〝四兩拔千斤〞而不是〝四兩撥千斤〞,因為撥本身就用力。太極拳要用八門五步偏沉則隨將對手來的力化於無形,沉下腳底,然後用反彈力加上自身重力還給對方。

臨別時,他反覆的交待不可用力,旁敲左側的點竅,重點強調說能夠歸為圓通的才是正法,無非是要開啟我們本具的智慧,以防我們誤入旁門。

五。

師壯弘在太極拳的研究可以說己是一代宗師,達到一家之言的地步,對《王宗岳拳論》,有獨到的體會和見解,言前人所未言。

他說太極拳是八門五步的功夫,一出手都要有八門勁在裡頭,整套拳要求是波浪式連綿不斷,並利用人體的掌、臂、身、腿、腳、各部三個以上的關節,互為一組交替進退,加上螺旋式的大小進退旋轉。

五步指的是步法中的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步法上的變化,是一個在地上的圓球在滾動。

八門指的是崩捋擠按四正和四偶采列肘靠;在行架和推手中,必須要有八門勁,配合纏絲旋轉,形成一個空間的立體圓;進退之間,加上波浪式的連綿不斷,以便達到如拳經上所說的如長江大浪,滔滔不絕。

他說在推手時,體內的關節不僅要一個一個能拆開,而且要能夠組合;對方按到哪一個關節,哪一個關節鬆開;當回擊對手時,每個關節又能組合,節節貫串,合而為一。

他強調太極拳推手主要是求自己不敗,因為只要自己不敗,對方就有敗和犯上錯誤的可能;自已不搶攻貪勝,就不會授力予人,心理就不會緊張而出現僵力。

他認為,在太極拳推手中,溫和時,被拋出者毫無痛苦,而跌翻絕妙;但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衝擊,五藏皆裂。有了這種功夫,才算是得到太極拳真髓。

2005年,王老師在閉關前,將他授課時學生整理的筆記寄了給我,講題是《真正的太極拳》。

筆錄中有這幾句顯得非常重要,也是他平時一直強調的。

"我們打拳,首先固體要變流體,流體要變氣體。用力的要變不用力;單線直來直去的要變三維空間,再加上時間,就是四維,再加精氣神,就是超立體。"

"手往前伸,要像水一樣,漂出去;要浮在哪裡,也沉在哪裡。上升是升騰起來,下沉是浮沉,不是蹲下。收,是引回來,是後面先收;出去是催出去.............." 。

"打拳,如果只是直來直去,那是打空架子,不是真正的太極拳。"

他不時強調,學習太極拳的方法應該以悟為主,學者不管從那一派太極拳入門,都不能以學會拳架為最終目標,必須進一步領悟其內在的實質,並有所改進和提高,而對拳術有所貢獻。這就是古人常說「得意忘象」的學習方法。具體的形象是為了幫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應該根據道理去創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這樣進步的。這亦是每個有志於拳術者應有的抱負。」

六。

2008年12月27日凌晨2時,王壯弘老師在香港逝世,享年積潤81歲,可以說是太極拳界和碑帖書畫文物鑒定界巨星的殞落,我們失去了一位大家,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

幸好他平時對學生授課的精彩言行,有被錄影和錄音下來,經他的兩名愛徒楊雲中和藍晟兩位老師整理成書及時在王師逝世前出版,書名為《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分別在香港及大陸以繁體和簡體版出版。

在這較旱前11月,中國上海書局出版社山再版了王師早年六本有關碑帖書法的重要著作,即《崇善樓筆記》、《增補校碑隨筆》、《碑帖鑒別常識》、《六朝墓誌檢要》、《帖學舉要》、《藝林雜談》等;他也是《中國書法大辭典》、《中國美術辭典》主要撰稿人,《書法月刊》責任編輯。

據知,王師是在醫院內接到其愛徒藍晟將剛出爐的大陸簡體版《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交他審看翻閱許久後,待眾人在探病時間過後,凌晨安詳瀟洒的離開這個娑婆世界。

他的「王氏水性太極拳」絕學,他的學生揭春雨教授所擬的對聯可以作為寫照:

【點線面體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無非本具;

苦集滅道四相六根不二法門究竟是空。】

王師弟子湯金石簡化對聯為:

【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無非本具

菩提般若緣起性空不外如是】《上善若水》出版始末王壯弘太極拳大家遊藝於人道、儒、釋諸了家,深受孔子述而不作的影響,原本不打算出版他的授課筆記;他認為一落入語言文字,就已失真,因此他常舉例說釋迦牟尼說法49年,最後卻說什麼都沒有講幸好,他在朋友慫恿和學生再三懇求下,《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才得以出版。在這之前,他的三名學生,為發揚他的絕學,曾分別出版有關王師對太極拳論述和體悟的拳書;那就是傅勒金的《太極顯微》和陳少華、小月夫婦編著的《太極拳研究室筆記》和《太極拳研究室筆記續集》《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得以出版,還多虧他其中的一位得意門生兼該書整理者之一楊雲中老師有心,每次上課都錄影錄音,才得於整理出版,為中華文化和太極拳留下寶貴的資產,作了更廣大的弘揚。王師本身對太極拳的著述,也僅僅的留下幾篇的心得之作,篇篇讓人振聾發聵,膾炙人口。,

他留下的文章有:(一)上海書局重印陳鑫著的《太極拳圖說》中邀寫的序文、(二)刊在武林朵志上的《是四兩拔千斤不是四兩撥千金》、(三)刊於武魂雜誌上《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本具」涵義緣由、(四)再論本具--兼釋四篇《王譜》。

為了了解《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出版成書的辛艱過程,記者特訪問該書的整理功臣藍晟老師,談該書能出版的因緣。

他說:三個主要的因緣際會,造成這本書的涎生。

第一:楊雲中師兄有一個特點,每次上課,均錄像。以前,他和馮志強、魏樹人、鐵恩方等名家上課,都錄像。光影碟機就用了3個。

這是由於楊雲中和王師壯弘晚年開悟之後學佛學和王氏水性太極拳,楊師兄感覺這是寶貝,因此,發願要把這個給整理出來。

當時,他和王師上課,每周上1次,然 後是2次,然後是每周三次。持續了一段時間,為了便於理解,又改為每周一次。

被詢問時,他說,每周三次學費是9000元港幣一個月。每周一次,是學費 3000元港幣。這樣持續了4年。記錄下來的光碟就有數百盤。

〝有了這個願望,經過王老師授權,開始整理,所以,他邊教拳,邊在身上體會;我負責組織幾個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研究生和我北京公司的員工把光碟錄音變成文字,然後,我用一段時間,逐漸的文字上的梳理、添加小標題等等。然後,請楊師兄把關看看,因為都是給他現場講的,所以,以楊雲中師兄最後看兩遍之後,我再加工。然後請湯金石師兄幫助校對。最後成書之前,繁體版,王壯弘老師親自看了2遍,修改了一些不準確的地方;〞

〝同時,還王師還著急楊雲中、湯金石和我開會,對本書進行了最後的梳理,這大約進行了2次。出書前,我還到恩師家中,集中選了3-4次照片,包括恩師早年和晚年的照片,以及收藏的字畫,配在書中。〞

〝我還看到了好幾封南懷瑾先生致王師的信。總之,當時王師精力不夠了,依然通讀了一遍到兩遍書稿。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此外,香港現任立法會議員譚偉豪還對本書前期出版工作給予了資助。也就是說,本書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高度來出版的。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

〝後期,楊雲中的學員和湯金石師兄,還借我們一些資金,以便本書能儘快出版。為了出版本書,我們還專門成立了一家專門出版太極方面書籍的出版社——太極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他說,第二,這其中,楊雲中無私地把珍藏的內容拿出來最為重要。而且,在所有一般人的習慣中,都把這個當成秘密、秘傳,而楊雲中師兄認為,善知識必須公開,讓更多的人受益才行,這才是行大道。此外,王師開悟之後,對於太極拳的認識,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樣,聖人述而不作,這就需要做學生的做這方面整理工作了。

第三,當時上海著名作家、學者沈善增先生也勸王師,一定要留下一些東西,否則就太可惜了。王師本人在應楊師兄請求,這個出版的事情就圓滿了。

他透露:〝王師晚年開悟之後的功夫,用了4年多時間,傳給了楊雲中。《上善若水》一書,就是專門講給楊雲中的聽課記錄。此外,我們還在整理之後的《圓覺太極》,這也是王師給楊師兄聽的。而且,我們整理王師著作,王師還親自在授權書上簽字的。〞

〝另外,王師臨去世前,已經把自己從楮師桂亭處傳下來的書籍及物品,全部傳給了楊雲中師兄。〞

當談到繁體版與簡體版的分別時,藍晟老師說,大陸版又增加了王師親自寫的問答、札記、和文章,大約2萬多字。因此,內容是不一樣的。

他說,大陸版《上善若水》中的問答,是王師親自寫的。

這本書以繁體字及簡體字分別在香港與大陸出版後,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相信有心人與有緣人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和開悟。

馮磊:盛名之下無虛士——追憶王壯弘先生

一代碑帖鑒定大師王壯弘先生於2008年12月27日在香港病逝,享年78歲。提起王壯弘先生,當代玩碑帖者若不知先生,多半恐尚在門外。王壯弘先生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文物專家、權威版本目錄學家、金石碑帖學家、書畫家、書畫鑒定家、一代武術宗師。稱為中國近百年來最權威的版本目錄學家和金石碑帖學家之一也許不為過。早在五十多年前,王壯弘先生便開始在國家文物單位擔任徵集文物工作。由於他見多識廣,鑒別力強、記錄詳細、交友廣闊,一時名流如徐森玉、吳湖帆、沈尹默、容庚、謝稚柳、錢鏡塘、唐雲、傅雷、徐行可、周煦良、潘景鄭、顧廷龍、劉海粟等皆與之友善。此外還有各地碑帖同行如胡介梅、馬寶山、張彥生等,亦是皆有交情。一時間眾多名家欲收藏碑帖者多請王壯弘先生代為掌眼。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增補校碑隨筆》一書出版,更是名聲大振,遠播海外,日本名家如今井凌雪等皆專程撰文推薦此書,此書在日本及我國台灣等地均有翻印本。當時便有人稱王壯弘先生為近百年來碑帖鑒定之集大成者。王壯弘先生數十年間經眼的碑帖達數十萬件,為國家搶救了大批珍貴文物,其中珍稀善本為人所津津樂道者有:北宋拓《集王聖教序》(明張應召舊藏,目前存世最舊拓,此本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四歐堂藏《化度寺邕禪師塔銘》(唐拓唯一原石本,此本現藏上海圖書館)。他在為文物部分徵集之餘亦發現了眾多善本,其中為大家所知者有:鍾繇《薦季直表》唐代響拓本唯一照片(原跡民國初年毀),《淳化閣帖》六、七、八卷(李宗瀚舊藏北宋祖刻棗木原本,上海博物館2003年斥資450萬美元自美國購藏此三卷連同第四卷)等等。先生除了在碑帖上的造詣外,鑒別書畫亦是精通。自幼習書法,稍長得沈尹默先生親授筆法,五體皆工,清雅脫俗,作品為各地博物館紀念所收藏。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與胡問遂、白蕉、馬公愚、任政等執上海文化部門主辦的書法講習班。之後所編著的書法類著作一直以來不知伴隨了多少書法愛好者的成長,最著名者有王先生參與編著的《中國書法大辭典》(香港書譜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國書法墨跡大觀》(上海書店出版社)、《書法自學叢帖——篆隸、正書、行草》(上海書畫出版社)等。先生除了文化藝術方面的建樹外,自幼習武,師從於楊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後精研王宗岳《太極拳論》及相關拳譜多年,漸以佛理入拳理,創王氏太極拳,弟子遍及海內外。戊子大暑之後,由於工作之故專程至香港拜訪王壯弘先生。先生出國講學周遊各國後定居香港至今已二十餘年。電話預約早上八點半,我早早出門。到了樓下,整了整衣襟,按下門鈴,之後進電梯上樓。出了電梯一眼便看到了沙孟海所書的「崇善樓」,這肯定就是了。王師母剛好開門喚我。電話通過多次,聲音已非常熟悉。王師母著裝頗素雅,倒是增進了一份親近感。終於見到了崇拜已久的王壯弘先生,先生身體欠佳,起身坐在床邊,頭髮已經花白。匆匆趕路的我一頭汗水,來不及擦一把,先深深鞠了一躬,表達我對先生的敬意。王師母招呼我擦把臉後至書房敘事,待我轉至書房時,見王老師已經端坐於此。書房雖不大,卻是四壁名跡,正面為一張唐云為先生所繪「崇善樓校碑圖」,兩側則是弘一法師集《華嚴經》五言對聯「安住真如地(如來現相品),普照智能燈(十忍品)」。其餘則王寵小楷橫幅,鄭板橋行書團扇等等,也有一部分宋元繪畫照片(可能是原件不便長時間懸掛),令人目不暇接。初來乍到亦不便東張西望。我搬一把凳子坐在先生身邊。先生說自己的身體不太好,並開玩笑說,你若再不來怕是要見不到我了。我心中不免一陣傷感。師母提醒我,先生尚在病中,不能久坐,可先把要說的正事跟先生說一說。自最初與先生商談出版「崇善樓書系」至今已經兩年有餘,編輯工作已近尾聲,此次便是專程攜稿件前來請先生過目的。先生跟我說,你現在也是專家,不必都看了,你覺得有疑問的地方說一下就可以了。六本書中《增補校碑隨筆》、《六朝墓誌檢要》、《崇善樓筆記》三冊基本皆依據先生自己的校勘及增補改動,我也只是做了一些核對工作,把其中有的表述統一了一下,再就是對有些石刻的現存地作了更正。《帖學舉要》、《碑帖鑒別常識》、《藝林雜談》三冊則又配了一千多張圖片。配圖也不是容易之事,頗多版本雖貌似古舊,亦體為佳拓,也會存在問題,稍有不慎便可能把偽本當真本對待。我把事先記錄的一些情況一一說與先生,本來我覺得頗有難度的問題,先生三言兩語就給我指明方向。我在書中配的圖片,也請先生一一過目。列印的圖片本來就不是特別清晰。先生依然指出了其中的問題,並建議我更換一下。看如此小圖便能立辨真偽,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不禁暗自佩服。我自己也是一個碑帖愛好者,在有機會當面請教先生時自不會放過,接著便開始與先生談碑帖,談校勘,談考據,亦提出了一些我對於碑帖考據的看法。先生久居香港可能並無太多人請教此道,見我尚熟悉亦不至於滿口外行話,非常高興,精神突增。我提到一些名碑的考據關於斷代的一些爭議,王老師總是能清楚地說出其斷代的依據。當然每個人都不可能看遍天下的善本,遺漏是在所難免的。先生說,碑帖作偽確有高明者,沒見原拓,不能定論。我跟先生提及某一石刻,或碑碣,或摩崖,或墓誌,先生皆能馬上道出其中玄機。甚至我提起一些漢代的殘石,先生仍然非常清楚。石刻名品多是以書法而名,比如說兩漢石刻文字,一般為書法愛好者所知的篆隸名品有二十種已經不能算少了,但是漢代流傳至今有拓本存世者少說有兩百多種,這其中尚不包括墓石,刑徒磚,黃腸石,如此大的量,且每個時期的拓本皆有不同情況的特徵,絕大多數能一一校勘得出拓本前後結論,也真非尋常人所能及。現在大多數搞碑帖的人對於碑帖名品皆能道出考據,做到這樣在我接觸的人中也有,我覺得尚不算是太難做到。心中不免在想,我再請教先生兩個生僻的,便提起了不太多見的趙孟頫的單刻帖《七觀》。此單刻帖先生曾著錄過,但是當時並未配圖片。此帖元代刻本刻竣不久便毀了,明代嘉慶三十四年豐坊重刻,至清乾隆年間亦毀,元明二刻皆不多見。此刻帖我曾請教過國內外數位精研碑帖的高手,其中也有大的碑帖藏家,大多是只聞其名未見善本。其中有一著名的藏家所藏碑帖真可謂 「善本三千」。我請教後他直接跟我說「嘿嘿,你這傢伙這一棒打中我的死穴,《七觀》原拓我連印刷品都沒看過,所以你的問題我無法回答,實在抱歉!」我跟王壯弘先生請教此刻帖每一個版本的具體特徵,先生僅憑記憶尚能說出豐坊重刻本後面多刻了一段題跋並增刻了一些什麼樣子的印章,這個重刻本的特徵與我僅見之重刻全本完全一致(余者我僅見部分圖片,皆未見全本)。王老師雖說出《七觀》刻帖特徵,但我覺得這畢竟是名品,只要經手過肯定會格外留意,何不尋塊不太知名的墓誌再來試一下。一般對於墓誌來說,藏家大多只會對於一些北魏的名品有點印象。六朝墓誌舊拓有幾百品,光名品都不易全部記得,更何況一不太知名的墓誌。我馬上想到了一方北周墓誌,這方墓誌本身的書法並不出眾,可能也是因為並非名品,故大多專家皆無過多敘述。沒想到我一提到這方北周墓誌,先生馬上輕聲跟我說這個是有翻刻本的,並說出真本翻本各是什麼特徵。這一下讓我非常吃驚。我曾翻閱不少講校勘的著作,沒有一個人著錄過此石有極佳翻刻本,包括先生自己。巧在我剛好前段時間就曾見一個極佳的翻刻本。翻刻水平相當高明,連石花泐痕都幾乎完全一致,不太注意的話一眼望去根本不會發現有任何問題。拓本椎拓時拓工的不同以及刷紙的到位與否,再加之著墨的輕重,都會使大致同時期、同考據的拓本存在或多或少的區別,有時兩個拓本雖然是看似不同,卻也有可能皆為真本。故當時若非我把幾個本子放在一起反覆聯校,還真不易發現翻本破綻。此問確有請教之意,亦有考一考先生之心。這下真的服了!對於某一石刻各個時期的版本情況了如指掌並不難,難的是對幾乎所有著名知名的石刻的損泐情況如數家珍。先生畢生致力於此道,摸爬滾打一輩子,三十多年前便名滿天下,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可見盛名之下無虛士。次日再訪崇善樓,先生特意請師母取出秘藏的北宋拓《九成宮醴泉銘》及明初所拓《魯峻碑》增我眼福。此二冊在王老師的《崇善樓筆記》中皆有著錄,上世紀五十年代先生生活在上海時就曾見過,後不知流往何方,待其定居香港後於香港復見此二拓,猶遇故人,並重金購得。我沐手後先取過《魯峻碑》,只怪我平時最愛漢碑,且我名字的「磊」字與漢碑中僅於《魯峻》見一,且是異體字寫法,再者此碑現存山東,我本山東人,於是對於此碑亦有特殊感情。此本裝潢頗考究,一看便知是原裝。展卷不覺眼前一亮,平時我所見《魯峻》原拓也有不少,其中亦有善本,但有如此精者卻是僅見,紙色微黃,若濃漆著於玉版,不禁倒吸一口冷氣。趕緊翻看其中考據處,皆完善,且碑額、碑陽碑陰一時所拓,更是可貴!我向先生提起故宮所藏歐齋朱翼盦曾藏題為宋拓的《魯峻碑》,先生雲,此冊他曾見過原本,明拓所損之字歐齋本幾乎一字未損,細審不損之字,有塗描之嫌,動過手是肯定的。我也見過塗墨作偽的本子,有的亦甚高明,不是反覆對著光亮折起來看是不易發現的。我當即摘下眼鏡,對著光細審先生藏本之考據處,看了許久,未發現絲毫著墨痕迹,真是可貴之極。未動手塗描的明拓本子太罕見了。觀罷,稍靜坐片刻,心情亦略平靜了一下。慢慢取過《九成宮》。我幼時習書法,臨摹最多者是北魏《張猛龍碑》,時授業恩師雲《張猛龍》開歐(歐陽詢)之先河,可臨《九成宮》數通,故對於此帖我並不陌生。輕開拓本一角,一股清香迎面而來,淡而不俗,醇而不膩,非數百年舊物決然不會至此,忍不住閉目靜靜享受一番。展冊後再觀拓本,頓覺心跳加速,忍不住驚呼出來,其感覺更甚於觀前本之時。真不知何故,不覺都有些失態。紙墨黝古,神采內含,字畫端倪皆隱約可見,線條凝練遒勁。通本文字完整無缺,無絲毫填墨,考據全部精善。雖略有蛀傷,然於帖無礙,近千年之傳世善拓,難不成冥冥之中有神佑?真乃曠世奇品。觀罷小心合起,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問先生如何看故宮所藏張琪本北宋拓《九成宮》,先生雲當年他曾見張琪本,覺與歐書其他幾本不類,線條略粗,以為翻刻。曾在市場中兩年多未有問津者,眾多圈內高手皆以為翻刻,後張彥生以廉價購得,之後又捐贈故宮博物院。我又提到四歐堂本宋拓《九成宮》,先生雲,是冊確是宋拓,然填墨甚劇(我歸後再觀四歐堂本《九成宮》彩色印刷品,印刷品中亦能看出填墨痕迹)。先生見我之觀看時神情,便跟我說起1960年曾偕張彥生至吳湖帆嵩山路寓所觀四歐堂所藏「四歐」真本,其中《虞恭公》、《皇甫誕》、《九成宮》三碑,皆未足稱精善,唯《化度寺塔銘》開卷便覺精光四溢,不可逼視,與張彥生於前數碑皆坐閱,至此則驟然肅立,亦不知何故。最後尋思可能是佳拓精彩之處會有懾人心魄之力。我對曰,剛才觀二帖正是這種感覺。先生一笑,稱此唯可與知者道。遂後便教我觀碑帖之氣。善本自身的氣質就完全不同,紙雖還是紙,墨仍還是墨,卻已不再是尋常的紙墨,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善本有時根本不必看考據之處,感覺對了一般是不會差的。也正是如此,故看慣了一般本子後再看某些初拓本,有人反而會視為翻刻。此論雖玄了點,但是在經眼幾十萬件碑帖之後,應該是沒問題的。之後再訪崇善樓,先生又跟我說起拓本的題籤。早期金石拓本之斷代頗有趣,視拓本較清代拓本略好一些便題為明拓,若再較此種拓本略佳則題為宋拓,更甚者題為唐拓,幸好現在無兩漢拓本存世,若真有,估計題漢拓的都會有。我們相視大笑……香港數日,大多時間我都在崇善樓。王師母說已經好久沒見王先生這麼高興了,精神比平時也好了很多。看著疲憊的王老師,我知道得走了。在終日疲於奔波常常已經忘記了什麼是幸福的時候,能親耳聆聽先生教誨實在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只恨不能常在先生身邊時時請益,千里之外,僅憑電話傳音始終有憾。臨行之際,王老師與我定為金石之交,還關照我途中小心。一時間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滑落下來,又深深鞠了一躬:「王老師,您多保重!」與先生相識尚不及半載,香港一行竟成永別,頗多回憶俱成悲嘆,惟願先生一路走好。

張志明:開合是綱 綱舉目張

「一開一合,拳術盡矣」。「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一開一合,足盡拳中之妙」。先賢陳鑫,每逢談及太極拳中的開合,都情不自禁地用一個「盡」字來充分強調「開合」二字在拳中全面覆蓋、一動皆動的重要地位,反覆提醒我們這些後來的練拳者,一定要高度重視開合,緊緊抓住開合不放。  細想也是,不論哪家哪派,不論什麼套路,幾十式的,一百多式的,雖然動作千變萬化、異彩紛呈,但「凡一動之間,勢不外伸屈,氣不外收放」,非開即合,非合即開,歸根結底只有「開合」二勢。「開合」二字,因其總攬一切的全面性和一目了然的簡要性,便具有了「綱」的品質和作用。我們抓住「開合」二字練拳,就像捕魚人抓住魚網的總繩(綱)撒網一樣,綱舉則目張,自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合是太極拳的呼吸。凡上提、後退等適於吸氣的動作為「合」勢,屬拳術向內的靜,屬拳勢的吸;凡沉落、前進等適於呼氣的動作為「開」勢,屬拳術向外的動,屬拳勢的呼。  開合是拳者氣的收放。「合便是收,開即是放」(李亦畲)。凡體外之氣通過口鼻、手腳及周身皮膚毛孔向體內收聚為合,凡體內之氣通過口鼻、手腳及周身皮膚毛孔向體外釋放為開。「氣為勁體,勁為氣用」,氣的開合就是勁的開(發)合(蓄)。「鍊氣化神」,「氣足神旺」,氣的開合,就是精神氣勢的開合。「以心行氣」、「意到氣到」,氣的開合要以心意為先導,所以「意氣」二字經常連用。意氣一開,無有不開;意氣一合,無有不合。意氣合時,吸氣、聚氣、提氣,以氣牽動屈腰收腹,牽動肢體縱向收屈,鼓動肢體橫向膨脹。意氣開時,呼氣、散氣、沉氣,腰椎松豎,下撐上頂,催動肢體縱向拉長、橫向束斂。  開合是拳勢剛柔、化發的動力。意氣合時,體表、四梢之氣收合屯聚於體內,使體內之氣實而強,體表及四梢之氣虛而弱,氣弱者勢必柔,所以外顯的肢體動作輕靈柔和,即陳長興所說的「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因柔而適於化解對方來力。又因意氣合時收腹提氣,所以李亦畲說「自然提得起,也放得人起」。每當意氣開時,體內之氣發放並充實於體表、四梢,催動肢體伸展外放,因外面氣強,而使外顯的肢體動作沉實強勁,有不可阻擋之勢,所以陳長興說「四肢發動,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又因意氣開時松腰沉氣,所以李亦畲又說「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適於向對方發動攻擊。  開合是陰陽哲理的具體運用。開是陽性動作,合是陰性動作,一開一合,就是陽變陰、陰變陽、陰陽互變,是自然而然的太極循環。太極之理,萬物皆同,以太極命名的拳術豈能例外? 太極拳運動的一開一合,向外與天地自然相融合,向內與氣的升降聚散同節拍,是溝通天地人、滋養精氣神的運動。一開一合,向內能平衡生命結構間的陰陽關係,進行生命運轉的自我完善;向外可與天地溝通信息、交換能量,進行互補。拳勢合時,吸收天地精華,補充自身營養,集蓄能量和勁力。拳勢開時,向外排泄廢氣,釋放生命能量,更新生命要素。  開合都是整體性的,牽連到人體內外各個部位和心、神、氣、勁、形各個方面,具有綱的作用。只要舉好開合這個「綱」,全身的「目」就都張開了,處處都隨開而開,隨合而合,隨開合而有抑、揚、弛、張的不同動法。  例如含胸,因開合而有不同的含法。胸腔是氣進氣出的重要場所,與開合息息相關。每當意氣合聚時胸腔開大,以最大限度吸納氧氣;每當意氣開放時胸腔收縮,以最大限度將廢氣排放乾淨。胸腔有前、後、左、右、上、下六個方向,吸氣開大時,不能向前開(挺胸),不能向上開(抬肩),只能向其他四個方向開。向後開產生「氣貼背」的感覺,向左右開產生橫向擴身的感覺,向下開使橫膈膜下降,產生氣入丹田的感覺。這時自感胸面寬平,是合時的含胸狀態。意氣開時,隨著呼氣、沉氣,前面胸肌、後面背肌、左右肋肌向下松沉,護臀束肋,空胸實腹,胸面舒松,這是開時的含胸狀態。  又如拔背,因開合而有不同的拔法。意氣合時,因橫向擴身而背肌橫向拉寬,自感背部寬闊平展。意氣開時,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中間脊骨卻像毛毛蟲向上爬似的向上伸展,是骨挺肉墜、上下拔長的態勢。  肩肘也因開合而有不同的勁意狀態。意氣合時,隨著胸腔的橫向膨脹,兩肩偏重於向左右鬆開,兩肘也有明顯的外撐感,是謂「開肩撐肘」。意氣開時,隨著胸背兩肋肌肉下松,氣向下沉,兩肩偏重於向下松沉,兩肘偏重於向下垂墜,是謂「沉肩墜肘」。  腰椎因開合而伸屈。意氣合時,命門穴後鼓,神闕穴內吸,胸腹相合,腰向後屈。意氣開時,腰椎松豎,下撐上頂,對拔拉長。  手腳因開合而虛實。意氣合時,手心腳心內含,手指腳趾微屈,指尖如吸嘴,手指如吸管,向體內吸氣,是柔,是虛。意氣開時,手心腳心向外松吐,手指腳趾平伸,指肚發脹,似有氣噴出,是剛,是實。  臀部因開合而溜斂,小腹因開合而提沉。意氣合時,尾尖前指上挑,小腹內收上提,臀部收斂,屈髖吊襠,收縮穀道,肛門正對地面。意氣開時,松腰沉骶,氣沉丹田,落胯溜臀,會陰穴正對地面。  更有細者,武術家徐震曾對面部因開合而產生的細微變化做過這樣的描述:「收束(合)勢者,氣自肢節收入中宮,面上眉必皺,眼必包,鼻必縱,唇必撮,氣必吸,聲必噎,此內氣收而形象聚也。展脫(開)勢者,氣自中宮發於肢節,面上眉必舒,眼必突,鼻必展,唇必開,氣必呼,聲必呵,此內氣放而外象開也。」  還有,隨著意氣一開一合,眼神也一收一放,頸脖也一弛一張,竅穴也一開一關,臟腑也一提一落,內氣也一升一降,毛髮也一豎一伏,骨節也一開一對,肢體也一屈一伸,氣勢也一柔一剛,情感也一抑一揚,精神也一振一平,周身意氣骨肉、內外巨細,我真的找不出還有哪裡不以開合為轉移、不隨開合而變化。  開合如此重要,自應積極努力,在以下四個方面下些功夫。    一、一開俱開,一合俱合。開合要通透    「俱」字是強調開合的全面性和鮮明性。開合要調動意、氣、神、勁,手、眼、身、步及周身各大關節,一動無有不動;還要做到體內開合感覺分明,外形開合盈虛有象,不能開不像開、合不像合。「通」字是節節貫串、勁力完整的意思。意氣開時,腰椎放鬆,上下伸展。向下,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腳i向上,以腰催背,以背催肩,以肩催手。一節一節催動肢體上下伸展放長。意氣合時,命門後突,腰椎後屈,上下兩端向前收合。下端前收向回帶胯,胯帶膝,膝帶腳:上端收縮向回牽拉胸椎,收帶脊背,背又帶肩,肩又帶肘,肘又帶手。上下同時,一節一節地牽拉肢體向回屈縮。要一節一節地催或帶,不能跳過中間的任何一節。「透」 字是指開要開足,力要發得出,放得順:合要合夠,氣要合得足,勁要蓄得足。外開,要將臟腑骨中之氣一路放到指尖腳尖、皮膚毛髮:內合,要將末梢之氣一路收合到腰腹之內、骨髓骨縫之中。收合不嫌其小,可設想收縮到體內的一線或一點;放開不嫌其大,動雖短,意要長,可意想肢體充滿了整個空間。「其小無內至極處就進發擴大,四周是其大無外,其大無外就回小,周而復始」(王壯弘)。    二、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開合要相濟    人體中開合兩種因素同時存在,總量五五對稱平衡。如果將合的意勁弱化為不足五,同時將開的意勁強化為大於五,整體就成開勢;如果將開的意勁弱化為不足五,同時將合的意勁強化至大於五,則整體成為合勢。至於被弱化的一方是四,是三,是二,還是一,被強化的一方是六,是七,是八,還是九,那就分別表現出不同的開合程度了。但不論程度如何,被弱化的一方不能等於零。因為被弱化的一方,即開中之合或合中之開,在拳中還有三項重要作用。第一起制約另一方的作用,使開合留有餘地,不能走到十分極端的「絕境」,如開時伸臂不能伸到僵直的程度,還要留有兩分彎曲;合時屈腰,不能屈到弓背縮頸、鎖肩夾肋的程度,屈中還要保持一定的伸意。第二起支撐另一方的作用。如背開支持胸含(後開前合)、臂合支持步開(下開上合)、右臂屈支持左臂伸(左開右合)、胸腔開支持意氣合(體開氣合),反之亦然。第三起開合轉換的作用,開勢中所含合意是整體上由開轉合的根,合勢中所含開意是整體由合轉開的根,即開合互為其根。    三、開中再開。合中再合,開合巧轉換    由開勢轉合勢或由合勢轉開勢,都須遵守八字原則:「順勢隨機,反向摺疊。」所謂「順勢」,即順原運行之趨勢,即由開轉合時順開的走勢轉,由合轉開時順合的走勢轉。所謂「隨機」,就是隨」物極必反」之機會、之時機。「物極必反」之哲理用在這裡就是「開極必合,合極必開」。求「開極」的方法就是「開中再開 」,求「合極」的方法就是「合中再合」。「開中再開」,就是將開的余勢走夠:「合中再合」,就是將合的余勢走夠。走余勢就是求物極,走余勢時也就將下一勢的「反向」之意寓於其中了,也就是為下勢動作做準備(蓄勁)了。如四十二式太極拳右「擁擠勢」中的「弓步抹掌」(應作呼開處理),右掌向右前方抹伸至八分直就算到位了,接下來的動作是「收腳下捋」(應作吸合處理)。右掌在抹到位之後至向下捋之前,再微微一伸(開中再開),同時小魚際著力微微向右一掌(反向摺疊),再稍稍向下一沉,即右腕帶領小魚際微微地畫了一段右弧線。右手一伸一撐一沉所形成的這一小段右弧線,既是抹掌的余勢,又是捋掌的準備,是兩勢相交轉折處首尾相互重疊的部分。畫這一段小弧銜接兩勢的方法就是「往複須有摺疊」(武禹襄)中的「摺疊」之法。右掌伸、撐、沉的摺疊動作,是腰腿肩肘及全身內外支撐的結果。全身都在畫這段小小的右弧線,都是在走余勢的過程中右擰、下沉,為「收腳下捋」做準備。這一小段弧線是於開合相交處悟徹太極本原之妙用,不能沒有,沒有就會直來直往、拐死彎、出稜角,就失掉了太極拳的獨特風格;又不能太大,如果大到顯眼的程度,那就有畫蛇添足之嫌了。重意輕形,微乎其微即可。    四、吸氣為合,呼氣為開,呼吸助開合    在拳中,呼吸是一種運動,是推動內氣運行和肢體舒捲的一種動力,是開合的核心內容。吸氣可以帶動內氣的提、聚(合),可以牽拉肢體屈卷收縮,因為吸氣本身就是一種向心的凝聚力。呼氣可以催動內氣的沉、放 (開),可以催動肢體伸展放長,因為呼氣本身就是一種離心的擴張力。「以氣運身」非常重要,但「以身引氣」也不可忽視。外形動作要順著氣走,要為呼吸創造一個施展本領的環境,或者說「骨肉」這個臣要輔佐好「意氣」這個君。為使形息相合,拳者應根據自己的呼吸需要適當調整行拳速度,盡量在做合勢時吸氣,在做開勢時呼氣,使呼吸和動作相互推動,以增加呼吸的深度,提高開合的質量。這是舉好開合之綱的關鍵所在。意念對呼吸不能不管,不能多管,主要把定勢動作的深呼氣管好就行。做定勢的「開」時深呼氣了,那麼之前的合與之後的合必然要吸氣,其他過渡動作就可任其自然了。  太極拳說簡單也非常簡單,簡單到了只有「開合」二宇;說複雜也非常複雜,因為在開合這個大」綱」之下有無數的「目」。每個具體的動作,意氣神勁,手眼身步,眾多肌肉關節,內外各種器件,開有不同的開法,合有不同的合法,運動關係上有領隨,動作難度上有繁簡,運行路線有長短,運動程度有深淺,主體感覺有隱顯,每個具體的開合,都包含有哲學的、藝術的、物理的、生理的、醫學的、兵法的、宗教的種種文化元素,複雜到沒有哪一個人具有一條一縷分析清楚的足夠精力。我們練拳人,首先要認識並高舉「開合」這個「綱」,務必在整體上、氣勢上把握住,然後在「綱「的提挈下張開那麼多複雜的「目」,再用我們的畢生精力去慢慢探究、細細品味,以求不斷地完善拳藝、完善人格、完善人生。用自身重量和虛實分明引動拳勢---張志明編者:武術運動再高深,也是人體運動,也一定要體現人體生物力學或者人體動力學所揭示的道理。「重量」,指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或表示物質質量,這是人體生物力學或者人體動力學所使用的概念,「力量」,則是指力氣、能力等等,這些辭彙卻不是上述學科所使用的術語。現在王壯弘先生說出「用重量不用力量」這句話,在「重量」與「力量」的概念分類上做了一番區別,這種概念取捨上的變化,表明了當前一部分中國武術研究者,在使武學向自然科學本來面目回歸的思考中,對非理性思維形式長期在傳統武術領域「一枝獨秀」的反思與修正,這對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中國武學,無疑是件好事。 本文作者贊同王壯弘先生的「用重量不用力量」這句話,進一步具體解析了武術中的一些動作,闡 「用意不用力」,已成為當今太極拳界的主流認識。但也有人反對:不用力怎能運動呢?王壯弘先生回答得好:「用重量不用力量」。我欣賞王先生這一針見血的精闢論斷。「用重量不用力量」,是對「用意不用力」的具體實施和正確發揮。但也有人懷疑,重量是垂直力,怎麼可能引動行拳呢?釋了人在行拳中,「要避免任何主觀用力的干擾,儘可能純粹地發揮自身重量加虛實分明的綜合作用,使動作像水那樣自然流出來」,作者的理解與實踐,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示。 當然,在運動生物力學或人體動力學層面,人體運動中的力不只是人體重力,還包括支撐反作用力、摩擦力、流體阻力、人體內力等等;要研究的也不僅僅是如何有效地應用重力效應,以取得最佳的成績,還要研究人體在運動時各種作用於人體的力之間的關係,協調好這些關係,從而取得最佳效果。編者以為,在當前的研究中,對「人體重力」情有獨鍾是可以的,甚至是領先的,但若就此「只見一點,不及其餘」起來,恐有誤導讀者之虞。武林界跟風行船的事情常有,多此一嘴,但願是杞人憂天. 沒錯,重量是重力的量化,重力是物體被地心吸引所產生的指向地心的垂直力。物體之所以垂直下降,是因為沒有遇到可改變其運動方向的力,如無風天的落雨。但當雨水下落到地,水的重量與地面的阻力相結合,就會使水向阻力較小的低處流去。水在流道如河道中遇到不平之處,或翻起浪花,或形成漩渦,隨遇而變,形象萬千。就像水底下高低不平加上水的重量共同引動著水流變化一樣,人兩腳間的虛實變化加上身體重量同樣能成為肢體運動的主要引動力,腳下的虛實對人和地形的阻疏對水~樣,都能使重量這單一方向的垂直力變化出豐富多彩的運動現象來。 再看盪鞦韆之人,兩手各抓住一條從上面垂下來的繩子,雙腳踏在這兩根繩吊著的一塊板上,前後左右沒有任何支撐點或推動力,怎麼就能夠克服地心引力而越盪越高呢?這令我回想起童年在河北農村老家盪鞦韆的生動景象和切身體會:開始時,或請人推一下,或自己先有一兩步助跑,以起個勢。只要有了這個即使很小的盪起的初勢,就可順著這個「勢」變換身體的虛實,巧妙發揮身體重量的作用。每逢向上盪到了最高點,轉為向下盪的過程中,深深呼氣,內氣下沉,使肢體橫向束斂,縱向松沉,借用身體重量使兩腳下蹬,產生一種主動向下的衝力,將身體下盪的加速度發揮到最大,以求產生最大的慣性。每逢下盪到了最低點,轉為向另一邊的最高點盪起的過程中,深深吸氣,內氣上提,肢體橫向膨脹,縱向收縮,腳勁上提,兩手將兩根繩向兩側撐開,產生一種主動騰飛的感覺,以盡量藉助慣性,藉助吊繩的上拉力,克服地心引力,爭取盪到最高,為再次下盪提供更大的落差,儲蓄更大的勢能。然後又如法下盪,再如法上盪,循環往複,就會一次比一次盪得更高,而且體暢心舒。如果不想再盪高了,或是想停下來了,只要氣不再提沉,體不再伸縮,即不再變換虛實,像一個沒有生命的物體一樣定住不動,盪的高度就會逐漸衰減。如果想要快一點停下來,則可按盪高的方法逆向操作,即上盪時用沉法,下盪時用提法,即與原有的運動機勢反向虛實,藉以抵消慣性。不過,逆勢操作不利於身心健康,不論盪鞦韆或行拳,都應盡量避免。 從上例看出:第一,人體同時受著大地相反的兩個力,一是地心的吸引力,表現為身體重量;二是地面對身體重量的反作用力(支撐力),表現為吊繩和固定吊繩的支架對人體的上拉力。如果站在人體自身的角度來說,就可理解為體重分解出一個向下的沉力和一個向上的提力。向下的沉力使人有踏實、落實感,因此叫實:向上的提力使人有虛松和虛靈感,因此叫虛。第二,人能通過從心氣到肌體無處不有的提(虛)沉(實)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憑藉(強化)一力抵抗(弱化)另一力,從而在兩力之間隨意調控肢體運動。第三,心身的虛實變化與原運動機勢的關係可順可逆,可以是隨機而乘機,順勢而借勢,在順隨中發揮推波助瀾的主動性,這樣消耗的體能少,做出的功量大,既娛樂又健身:也可以違機逆勢,起阻止運動的作用,但耗能大,功效為負數。這三點道理同樣適用於利用身體重量和虛實分明引動的太極拳運動。就像盪鞦韆能在兩個高點之間通過虛實分明的變化藉助人體的下沉力和上提力形成下弧線的悠蕩運動,同樣也能通過以兩腳為根的全身虛實變化,藉助人體的下沉力和上提力,運化出豐富多彩的拳術動作來。 流水和盪鞦韆是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用自身重量引動拳勢的說法卻使不少人感到新鮮和難以理解。所以先賢宋書銘在行拳《心會論》中明確指出:「地心為第三之主宰」,提醒我們後來的練拳者,要重視地心對自己身體的吸引力,並用由此而產生的身體重量「主宰」(引動)行拳。自身重量人人都有,最經濟、最方便,但要用以引動行拳,卻是許多人做不到,大部分人做不好,原因是缺乏虛實分明的基本功夫。 虛實分明是太極拳運動的技術核心,涉及到意氣神勁和肢體的各個部位,而且在不停地交替變化,絕不僅僅是重心偏於一腳那麼簡單。虛實分明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技術基礎是「松沉」二宇。 正像一些太極拳家在他們的著作中所言:松「是太極拳的靈魂」、「是一切技術行為的出發點」。意氣開時呼氣,從體內往體外松,從根節往梢節松,從上體往腳下松,如水滲沙,以沉為主。意氣合時吸氣,從體外往體內松,從梢節住根節松,從腳下往丹田腰背松,如汽蒸騰,以輕為主。 關於松與沉的關係,南京的李應吳先生在他的武學文章中說:「太極拳的松,就是要求你去體會你自己承擔自己體重的負重感覺,這種感覺首先是對習慣思維的完全悖逆,所以首先是意識的體驗。只有獲得了這樣的體驗,你才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或某一部分作為物質的沉重感,這樣才可能打通周身關節,做到周身一家。」 意識體驗是第一位的,正是有了這樣的意識體驗,才可能進一步體會虛實,變換虛實,做到虛實分明。 「放鬆」一詞中的「放」字,主要是放下的意思,往下一放所產生的松就是沉。從上往下放,是消除肌肉、關節對肢體多餘的支撐力或牽拉力,使肢體依靠自身重量自然下墜,而絕不能有絲毫的下壓力。從上往下放,既是松的方法,也是沉的方法。 太極拳中的「沉」字,一是作動詞用,與「降」意相同,與浮、提、升相反,如水中之泥沙漸漸下沉,沙中之水層層下洇,是意氣順應地心引力向下運行的過程。二是作形容詞用,與重相同,與輕相反,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中的「沉」。 察太極拳的諸多要領,除「虛領頂勁」是要求向上的,其餘如沉肩墜肘、含胸束肋、氣沉丹田、松腰落胯、斂臀垂骶、屈膝松腳等,多是要求向下松沉的。還有「在太極拳中處處要墜」(姜容樵),「逢轉必沉」(曹樹偉),「練拳要塌住勁」(陳發科),都是教「沉」的。據說,當年李雅軒的幾位弟子在一起切磋「摟膝拗步 」中「弓步推掌」時,有的說應以推為主,有的說應以沉為主,爭論不下,去問老師,李雅軒明確回答.「當然以沉為主」。這都說明沉的重要性。 沉是順應地心引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沉後必提;提是順應地面的反作用力,有提才能再沉。沉與提之間的相互轉換,要趁著意氣開合的轉換時機而隨機轉換,沉或提的運行過程要順著意氣開或合的運行之勢而借勢運行。無論沉提,都不能與原有運動機勢相違拗,都應隨機順勢,貫徹不丟不頂、沾粘連隨的行拳原則。隨機順勢,在身體內部和兩腳之間一沉(實)一提(虛),圓轉往複,形成鼓盪,虛實分明就能實現,自身的體重就能釋放出引動行拳的勢能,使拳勢走出行雲流水般的藝術效果來。行拳如釀酒,身體重量是原料,虛實分明是酒藥(催化劑),拳韻就是釀造出來的酒香。 松沉也好,輕提也好,腰腹襠胯是中心段,是重點,具有發動機的作用;兩腳是根基,是人與大地換氣的起落(出入)之處。意氣開時沉氣,體內之氣順應地心引力通過腳心沉入地下,腳心下落貼地,腳底鋪開放大。意氣合時提氣,大地之氣順應地面反作用力通過腳心升入襠腹腰背,腳心向上吸收,五趾和腳底邊緣抓地,足或弓形,襠腹上提,意在克服地心引力,使全身感到輕靈。沉從腳落,提從腳起,腳是人體與地心最直接的通道,是拳勢接受地心主宰的第一關,是與「地心為第三之主宰」相匹配的「足掌為第三之賓輔」(宋書銘)。地心是主,腳底是輔,就是要求我們用腳心一呼一吸的虛實變化順應好地心的吸引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使腳底當好「全身總此一虛實」的「此」,為全身「一處自有一處虛實」紮好一個「根」;通過腳心與胸腹協調一致的一呼一吸,調理好全身的虛實,調理好體重的下沉力和上提力,將體重這個寶貴的動力資源發揮得淋漓盡致,豐富多彩。 例如:每逢一腳向前上步,在腳跟觸地之後到重心前移成弓步的這段過程中,應當通過兩腳問的虛實變化和會陰穴的一松落一上收,使以會陰穴為標誌的身體重心走下弧線向前移動(重心常在會陰稍上,與會陰相對相通,同升同降)。若把會陰穴比喻為一顆玻璃球,可設想是從鍋的一側邊緣靠自重向下滾動,利用慣性經過鍋底,再向上反滾到鍋的另一側邊緣,全程走了一個鍋底形,即下弧線。其中,走向下的半段弧時,主要意念是先後腳再前腳依次放鬆,分別引導兩膝先後松屈前腳掌踏地),兩胯撐開,襠下開寬。這就像是在積水邊開挖了一條引水的溝渠,得以使腰腹襠胯充分放鬆、下沉,使以會陰穴為標誌的身體重心像水向低處流似地向前下流動到兩腳中間。緊接著,後腳側胯向內旋,在腰胯繼續松沉和兩胯微微相合的情況下,會陰穴微向上吸收並隨重心前移到位。設想的玻璃球是在鍋中滾動的,拳中的會陰穴是在兩腳虛實變化所形成的無形之鍋中走下弧線的,物不同理相同,都是依靠自身重量移動的。 再如.每逢後腳要向前腳內側提收時,首先是前腳實腳)像踏在鬆軟的沙土上似的松落下陷,腳心落地,腳底鋪開放大,體內意氣從腳心下沉入地,隨之膝部彈性松屈,同側的胯、腰、肋、肩順序向下松沉。這就是兩腳之間的「偏沉」。在身體總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前腳側「偏沉」,後腳側必然「偏輕」。力量與重量成正比;偏沉則牽拉力更大,偏輕則牽拉力更小。大力勝小力,輕側隨沉側,所以拳論說「偏沉則隨」。前腳側「偏沉」,「偏沉」的力量(重量)自能引動重心向前移動,自能引動腰身向前腳一側轉動,自能使後腳一側輕靈順隨,為提腳創造條件。當重心移夠,後腳只有大趾尖觸地時,後膝向下松沉,腳就像被撬起似的輕輕離地。接下來後腳往前收時,總的要求是「實撐虛松」。「實撐」,是指實腳下地面的反作用力自腳心經踝過膝上升,升到胯時,胯根內收,像千斤頂似的向上支撐住整個腰身;「虛松」,是指虛腳側胯和腿充分松沉,主要利用其自身重量,使腳像鞦韆下盪似的輕鬆收到實腳內側。 不光是重心移動和腿腳提收要借用自身重量,全身大大小小的所有部位和各種各樣的運動方式都是如此。就說手吧,手向下劃弧時也主要是借用手臂自身的重量向下松沉,說像秋干下盪也行,說像水向低處流也對,說像玻璃球向鍋底滾也可,道理都一樣,都是利用自然的重力(重量)作用。手臂向上劃弧時,或是借用自身已有的運動慣性,或是藉助肢體其他部位下沉的反作用力,或是借用內氣上提、腰脊伸縮的螺旋力,反正都與地心的吸引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有關,都與肢體重量和虛實分明有關,都不能只靠局部(如肩胛)的肌肉收縮力將手舉起來。 不論什麼拳勢,都不是身子亂挪、手腳亂動,都是基於身體重量所派生的虛實分明,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使全身無處不虛實,無處不貫通,從而使拳勢具有水的品性和盪鞦韆的動勢,使肢體像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因松沉而貫通,因虛實而流動。使行拳像盪鞦韆那樣因落勢而沉氣,因沉氣而向下松體,以利用自身重量牽引肢體運動:隨升勢而提氣,隨提氣而收合肢體,以順應地面的反作用力,為再沉做準備。內氣的提沉,不但有受呼吸的協調而形成的整體一致性,而且有因兩腳虛實分明而產生的肢體兩側的差異性(偏沉)。沉要沉得足,提要提得夠。沉足提夠了,虛實就分明了,有重之體也就像水向低處流似地被引動了,因此也有人說虛實分明是太極拳的動力源泉。要想做到虛實分明,訣竅就是一個「松」字。松是貫通肢體、靈敏身心、開發重力、節省體力,獲得最佳鍛煉效益的根本功法。沒有松,肢體像木頭一樣,哪裡來虛實分明?有虛實分明,體重於拳就沒有價值。所以,練拳人要把「松」作為一生之追求,抓住不放。每.動都要自問:鬆了沒有?透了沒有?常懷一顆放鬆的心,反覆嘗試著通過虛實分明把動作松出來。要避免任何主觀用力的干擾,儘可能純粹地發揮自身重量加虛實分明的綜合作用,使動作像水那樣自然流出來,像鞦韆那樣自動蕩出來,千萬不能總是「認認真真」地用力做出來。
推薦閱讀:

太極雜說 83
如何練成太極功夫?
太極拳教程 八旬老人因做此運動百病不生
張俊峰示範傳統楊式55太極劍劍譜
中國太極網

TAG:太極拳 | 太極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