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名里的故事 夫子書話
06-05
記得第一次知道老作家車輻原名車壽周時,問他名中含意?答曰:是按他家「啟承宗遠,光鑒殷周」那字輩中的周字取的。我說,你這壽周,不也有恢復殷周禮制那孔子的意思么?他說正是,自己發矇就讀的徐子休的大成學校,徐就是五老七賢中第一大儒。再問其車輻筆名,他說:取車輪輻輳,可自由行動。 車輻老先生在世差3月,就活到百歲,現在,都只知其車輻筆名,不知車壽周了。我當學生讀他在陳白塵編的《華西晚報》副刊上刊出的小品文,署名又叫「楊槐」。問他為何用此名,他眼一斜說:不就喜歡這樹長的刺嗎? 許多人一生,真名隱於筆名。我入道媒體,第一引路的是老作家西戎,今天,除山西老家的舊契還知他原名席誠正,其他都只知他叫西戎。在文壇,以筆名行世,幾乎廢了原名的如:巴金已少人知他名李堯棠,曹禺更少人知他叫萬家寶,而丁玲,人們幾乎不識她真名蔣冰之矣。 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初現於世的年輕筆者,多用筆名,或怕顯拙,或是害羞。友人龔明德教授專考證新文學史,其愛書藏書,與京滬名家姜德明、倪墨炎齊名。因讀得多,竟發掘出沈從文之所以被魯迅反感,即由一來稿署名沈芸芸,又是女性細搦筆跡,使魯迅疑這是沈從文化名投稿,玩的花招。那時,女性脫出閨秀,在報刊上展示文學才華的,火得比今天歌星登台,更引人矚目和驚異。自五四以來,湧現的女作家,從冰心到廬隱,由蕭紅到丁玲,成為學校中女生們的偶像,男生更是她們的粉絲了。與今天某些人不想費功夫,總想憑爹媽給他一張好面孔或一副好嗓子發跡或出名,風氣迥異了。 我上中學,校長叫吳先憂,即巴金好友,同學中即傳出他倆都是巴枯寧與克魯泡特金那無政府主義信徒。那時,巴金的《家》等激流三部曲,正火熱在學生中,有人便說巴金這筆名,即來自這兩位無政府祖師的名字。其實,經考證,乃讀者的謬解誤傳。辛亥前後,確有一批人信過這種主義,巴金也信過,巴金在法國還翻譯過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但他的筆名之巴字,是紀念他在法國小城結識的好友巴恩波自殺了。中國人姓巴的很少見,那金字是一位安徽友人給他建議取的。他筆名澄清來由之前,當年巴金受筆名之累,也挨過不少批評哩! 過去,文人著武俠或章回小說,怕不入流,故《金瓶梅》這部在中國小說史中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也以蘭陵笑笑生署名,便留下謎團,弄得爭議風波,幾十年未巳。顯然這蘭陵是地名,過去山東蒼山縣與江蘇武進都曾名蘭陵,引兩地如河北與遼寧爭曹雪芹戶籍一般熱鬧,而且還把這笑笑生考證到許多人頭上,從明代嘉靖大名士王世貞,到徐渭、馮夢龍……足有數十人。早年把魯迅、鄭振鐸、吳晗也捲入過這笑笑生應是誰的爭論。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作者,就只能以笑笑生為符號了。 我上中學,迷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時,不少同學沉迷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且有前傳正傳後傳系列。這現代暢銷作家,就隱不了身份了,他乃重慶長壽人氏,真名李壽民,少失怙,17歲隨母去天津,曾任軍職與大公報報職。才氣不亞於後來走紅武俠小說的金庸。當年川劇名伶周企何、陳全波師弟王國仁搬還珠樓主小說上舞台,川劇也像今天電視連續劇那麼,一演就數月,觀眾看折子戲,如讀短篇,連本戲,如讀長篇了。 現在,大宗行世的是網名了,但網名登記要留下實名,很好查。從前那種由筆名引出的故事和風波,今後可能少了或沒有了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