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針法」之理論謬誤
亂彈
洪洞散人
子午流注,妙不可言,
掐指一算,克急救難。
所可疑者,時間節點,
古之滴漏,天下翕然?
子丑寅卯,以何為準?
更夫敲鑼,一念之間。
太虛寥廓,脈氣流轉,
吾善開穴,神醫秘傳,
正欲施術,患者搗亂,
卻雲內急,更衣盤桓,
大夫稍候,即可迴旋。
片刻之後,恰逢機變!
是時穴開,刻下已關,
排兵布陣,另謀新篇。
患者再走,再謀新篇,
患者又走,三某新篇。
赤烏東升,日薄西山,
幾番更張,幾番改弦?
「子午流注針法」之理論謬誤
卓廉士
「子午流注針法」產生於金代,距《黃帝內經》的成書已達千餘年,那時人們主客分離的觀念已然成為思維的主體。如宋代醫學家、天文學家蘇頌(1020~1101),設計並建造的天文鐘樓「水運儀象台」(公元1090年),據載鐘樓頂部有一體積龐大的銅製渾儀,靠水力驅動,以觀測星象,並在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木人出現在鐘樓的木閣上,擊鼓、搖鈴、打鐘、出示時辰牌(見圖10)。顯然,這樣的時鐘不再會像漢代的滴漏那樣可以「隨日之長短」,根據主觀的感受來調整和變更刻漏的度數了,因此,此鍾似可作為時間完全客觀化的證明。在這種背景下提倡的時間療法自然與《內經》的時間觀念具有本質的不同。
「子午流注針法」問世數百年來應用不衰,歷代的中醫學術界對此多持肯定的態度,近些年來,「子午流注」隨著中醫熱而一度升溫,並且搭上了「中醫科學化」的便船,實驗研究也相繼跟進,自不用說,結果是「對子午流注的研究探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今天的中醫將「子午流注針法」譽為「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一種與天文、地理、歷史、氣象、生物、哲學等多種學科互相滲透的一種重要學說」,儘管如此,但對其基本理論與《內經》的傳承方面卻很少見到較為深刻的討論,尤其與其立論宗旨關係密切的衛氣循行更是缺如,有因於此,本書特將「子午流注針法」與《黃帝內經》有關營衛流注的理論進行對照,結果發現,今天學術界對於「子午流注」的溢美之詞大都顯得言過其實。
《黃帝內經》究天人之際,通陰陽之變,確定了以陰陽、五行、藏象、經脈、氣血、營衛的理論體系,是中醫理論的源頭,是「醫家之宗」和萬世法程,由於該書是以黃帝和岐伯等人的問答形式寫成,故被稱為「岐黃之道」,後世的醫學理論如果符合《內經》的原創精神,上能溯其源,下能辨其流,則被視為對「岐黃之道」的傳承和發展。如張仲景《傷寒論》將《素問·熱論》的六經癥候發展為「六經辨症」,金元四大醫家劉完素的火熱說、張從正的攻邪說、李東垣的脾胃說和朱震亨的養陰說以及明清時期薛生白、葉天士、吳鞠通等人關於熱病的理論都是對於醫道的發展和貢獻,反之,如果一種學說與《黃帝內經》之間沒有傳承關係,甚至背離了它的宗旨,則會被視為「失道」,是建立在謬誤的理論之上。所以,考察「子午流注針法」必須以醫道為圭臬,這樣才不致於被其中那些繁鎖的推算弄昏我們的頭腦。
何若愚在其所著《子午流注針經·平人氣象論》中明確說道:「凡刺之道,須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瀉,此之謂也。」據其所述,「子午流注針法」的理論源頭應該是衛氣循行,其說旨在繼承《靈樞·衛氣行》的時間療法,並對之進行補充和完善,但是,實際上「子午流注」所倡的十二時開穴閉穴之說卻與衛氣循行的理論並不吻合。
何氏主張蹤跡衛氣,尋求衛氣所在而刺之,但他忽視一個重要問題:即尋求衛氣的哪個部分?《靈樞·衛氣行》蹤跡衛氣的目的在於了解「人氣」之所在,即了解衛氣與天氣發生感應的時間和部位,因為只有在衛氣與天氣的感應發生於病患經脈(或臟腑)的時候,及時施予針刺,才能以「得氣」促感應,才可以事半功倍,獲得更好的療效。「人氣」二字在《靈樞·衛氣行》中反覆出現,示以感應之不可須臾離也!然而,何氏及其傳人皆無片言及此,說明他們對於感應之說缺乏深入的研究,對於尋求衛氣所在的部位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尤其對於針刺「得氣」來自衛氣這一重要理論缺乏清楚的認識,結果使得「子午流注針法」很快偏離了衛氣的軌道。
何氏及其傳人第二個有違經旨的錯誤是:他們認為時間是純客觀的,而將時間看成是「均質」的。這代表了宋代以後的時間觀念,儘管他們仍然認為時間是循環的;而《內經》時代人們的時間觀念是一種「感受到」的存在,在對於時間的理解和把握上主觀的成分較多,那時,方士治病多半直接取法於天地日月,直接取法於晨昏旦昧,在一天之中,時間就是「以平旦為紀,以夜盡為始」,並隨四季日影之長短而消息之。
「子午流注針法」第三個有違經旨的錯誤是:忽視了衛氣與太陽的關係。衛氣之在人體有如天運之於日光,「天運當以日光明,陽因而上,衛外者也」(《素問·生氣通天論》),衛氣出表有如白晝的陽光,入夜即無;而「人氣」——衛氣與日光發生感應的時間均在於白天,同樣入夜即無,所以針刺治療僅在白天進行,即使是手足三陰經和五髒的疾病,亦是在白天衛氣入於「陰分」的時候治療。「子午流注針法」十二時開穴閉穴之說已然完全摒棄了衛氣與日光的感應聯繫,使時間療法頓然失去了意義。並且,其按時取穴之說也是違背經旨的,因為入夜之後,衛氣入里,當以「無擾筋骨,無見霧露」(《素問·生氣通天論》)為養生上策,最忌擾攘,如在半夜叫醒病人進行「開神門」一類治療顯然大大地違背了這一精神。
從《靈樞·衛氣行》所倡的時間療法上看,上述三點是其根本,是其立論的基本原則,沒有通融的餘地。如果後世醫家自稱遵照《經》旨,設立時間療法,不能不小心面對這些原則,或予溝通,或予增益,才能被傳統中醫的主流觀點所接受和承認。
大約「子午流注針法」的傳人們也多少意識到他們的學說與醫道之間存在的差距和分離,所以明清的針灸著作凡有涉及子午流注的內容大多隻講方法,很少引述典籍,蓋底氣不足也!到是今天的學者上溯《靈》、《素》,替「子午流注針法」進行了一番考竟源流的工作,以旌其醫道的正傳地位。如今天《針灸治療學》教材說:
「子午流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理論體系溯源於《內經》。如《素問·六微旨大論》載有『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說『天以六六之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五日法也。』《靈樞·衛氣行》中載有『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這是古代人們仰觀天象,俯窺地理所體認出來的,用子午十二地支來代表,劃分一年四季寒暑和一天晝夜的不同,從而認識到人體五臟與自然相適應,這就為子午流注按時分配臟腑的規律提供了基礎。……《素問八正神明論》中指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說明按時針灸是從日、月運行節律與人體氣血盛衰來立說的,由此可見昔時在治療時,重視日時寒暖和脈氣盛衰,這就為子午流注針法提供了依據。」
這段引證旨在說明兩件事:一是「干支推算」古已有之,二是「候氣而刺」古已有之。雖然二者都明載於典籍,但經分析,引用上述經文來說明「子午流注針法」為岐黃正傳都有些不太靠譜,其中甚至還有不少錯誤。
關於第一點:干支推算。在古人的觀念中,干支蘊含了一個重要的數術原理。《易·繫辭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五是天數,六是地數,五六相合被視為天地交合,陰陽相合,其數可以役使鬼神,駕駛陰陽,可以預卜前知,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及其結果,所以五與六自春秋以來一直就是一組神秘數字,《易·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五與六是干支的基數,其最小公倍數為六十,古人用以紀年和為年命名,甲子六十為一個周期,所謂「六竟而周甲」(《素問·六節藏象論》),這樣使得逝水一樣的流年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往複無窮。《素問》關於「運氣七大論」中利用五與六數進行干支推演,旨在於逆數前知,預測甲子六十年間的氣候變化,預測今後的年成與疾病流行的情況,這是《易》理之「逆數」的應用,所以,除非預測的需要,一般不予使用,識此,則會懂得《黃帝內經》只言天道,而希言《易》理了。所以,衛氣的循環周流並不宜用天干推算,只須運用十二地支,參照式盤,「法式檢狎」即可得之,從而謹慎地避開了天數,因為人體氣血的盛衰與天地相應之有如潮汐,乃生命自身固有的節律,本然之事,如要了解「日、月節律與人體氣血的盛衰」情況,有日光可以參照,有月光可以見證,此有目可睹,既直觀又實用,完全沒有運用「五」與「六」這組天地之數進行推算、預測的必要,因此可見,「子午流注針法」使用干支推算經脈中的氣血盛衰,在觀念和方法上都已違背了「岐黃醫道」的精神。
關於第二點,「候氣而刺」。《靈樞·衛氣行》的時間療法將所候之氣稱為「人氣」,即衛氣與日光相感應的部分,但是何氏卻說「凡刺之道,須衛氣所在」,將所候之「氣」誤為僅有衛氣,忽視了其中與日光感應的元素,忽視了感應中有關「人氣」的部分,而今天《針灸治療學》的遺忘更為徹底,連衛氣也沒有提到,只是籠統說到「日、月運行節律」,在概念上十分含混。
《靈樞·衛氣行》說:「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此言氣存亡之時,以候虛實而刺之,是故謹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來」是「人氣」之來,即患病的經脈(或臟腑)正好在衛氣與日光感應的時間段內,「去」是「人氣」離去,即患病的經脈(或臟腑)不在衛氣與日光感應的時間段內。《內經》時間療法的感應內容與日光同步,對象十分明確,而「子午流注針法」卻並不存在較有針對的對應關係。對此,何氏說:「詳夫陰日血行,置陽氣流。」閻明廣注引「賈氏云:陽日氣先脈外,血後脈內;陰日血先脈外,氣後脈內。交貫而行五臟五腑之中,各注井滎輸經合五穴,共五十穴。」(《子午流注針經》)其中似在廣絡原野,與日月陰陽交相感應,因而缺乏針對性,並且其說於經無據,亦缺乏古代天文學方面的知識為依據。
除了干支推算與「候氣而刺」有違經旨之外,子午流注在對於衛氣循行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錯誤。據《內經》所載,衛氣的循行有兩條線路:一條稱為「偕行衛氣」,它與營氣偕行,每日行於十二經脈(《靈樞·營氣》加上了督任二脈)五十度,另一條是「獨行衛氣」,日行於陽(體表),夜行於陰(體內),每日行於全身亦五十度。前者是以營氣為主體,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衛氣伴隨營氣運行;後者才是衛氣循行的主體,它白天遍布體表、夜晚內行臟腑。有因於此,如果要「審察衛氣」,要將針刺與衛氣循行的時間結合起來,那麼,毫無疑問應該選擇後者,選擇「獨行衛氣」,所以,《靈樞·衛氣行》設置的時間療法是以衛氣之獨行者為旨歸,圍繞著衛氣日行於陽的二十五度來展開,蓋白天衛氣能與陽光感應也。當然,《靈樞·衛氣行》的方法尚有不足,如僅在上午治療,治療「陰分」的時間過短,又如張景岳所指出的推算有誤:衛氣半天二十五刻當行十二周半(0.5×25=12.5),但《靈樞·衛氣行》僅行六周,等等,儘管有此諸多不足,但「人氣」在某時行經某臟則已按漏水百刻的方法示例在案(見表3),已經為衛氣循行所設立的時間療法指示了發展的方向,後人只須悉心解決其中的不足之處,變通、完善即可切於實用。
然而,「子午流注針法」不知出此,反而棄置「獨行衛氣」這一衛氣運行的主體於不顧,放棄了《內經》本來已經初具規模的時間療法,而是選擇了衛氣運行中與營氣偕行的次要部分,這種舍其主而求其次、捨棄衛氣而求營氣的方法,使「子午流注針法」又一次違背經旨,偏離了本來當行的正路,此誠「子午流注針法」之最不可思議者!
「子午流注針法」的謬誤如此,所以,如果要對之繼續進行研究只好退後一步,假設「子午流注針法」所選擇的「偕行衛氣」為衛氣運行的主體,或假設針刺的時間療法就是應該建立在營氣運行的基礎之上,並認為這種立論具有合理性,但其繁鎖的推算卻也叫人望而卻步。明代閻明廣(約生活於公元十二世紀)注《流注指微論》說:「南唐何公,務法上古。」他其實有所不知,「上古」醫道最為直朴,即使是按漏水百刻追蹤「人氣」的方法也有如按圖索驥,簡捷易行,不似「子午流注」之繁鎖冗雜也。如「子午流注」設計出的「納干法」,其操作方法是:「首先要將患者來診的年、月、日、時干支推算出來,然後結合人體十二經脈的流行和井滎輸(原)經合的五行相生規律而順次開穴,此法是按時開穴,時上有穴,穴上有時」云云,如果簡便的方法能夠取得相同的療效,繁鎖的做法就會變得毫無意義,況且據現有的文獻記載,並未見到有「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療效有明顯優於普通刺法方面的報道。
還需注意,即使是將「子午流注針法」視為建立在營氣環流的基礎之上,仍然難以自圓其說。子午流注建立「子午為經、卯酉為緯」的基礎之上,子午經緯本來指的方位,但《內經》的時間是寓於空間之中,春夏秋冬分布於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故十二地支既可代表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亦可代表一日之中的十二時辰。子午流注的「納支法」就是讓地支直接與臟腑經絡配合:「地支配臟腑,是以一天十二地支與臟腑相配,是『納支法』的基礎之一,以十二時辰代表十二經來取穴。人身氣血運行,從中焦開始,上注於肺經,經過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再流注於肺。這個流注,是從寅時開始,所以十二時便以肺寅大卯相配合。」為便於取穴,《針灸大成》有歌曰: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
這是說十二經脈之氣在一天十二時辰之中分別流經上述臟腑。寅時在肺、卯時在大腸、辰時在胃、巳時在脾、午時在心……丑時在肝,針刺治療「以一天的十二時辰為主,不論每一個時辰配合什麼天干,也不論時辰所屬的陰陽,而僅按著一天中的時辰順序,去配合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用井滎輸經合的五行關係,通過補母瀉子的方法達到治療的目的。」其說雖辯,但在十二時辰的時間起點上,與《靈》《素》毫無學術淵源。
關於十二時辰與臟腑的配合,雖然《經》無明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營衛二氣在每日的夜半子時「大會」於手太陰肺經,也就是說,如果要將時辰與臟腑配合,則流注時間的起點顯然應該設立在子時,並且從手太陰肺經開始,然而,「子午流注針法」卻將時辰的起點設在寅時,不知所據云何,如雲時間療法與臟腑配合甚有益於治療,那麼,時間的起點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對此,「子午流注針法」及其傳人從來沒有過這一方面的交待和說明。
並且,「子午流注針法」的傳人似乎很少注意到,無論「納干法」或「納支法」在營衛運行的周數上都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問題。《黃帝內經》所載的營衛之氣的運行都是沿著全身經脈的環周運動,而且無論「獨行衛氣」或「偕行衛氣」與營氣一樣,每日的運行都是五十周次,當然,《內經》的同時或更早的年代,有些醫學流派有不同的主張,如《大要》認為衛氣運行的環周次數應與二十八宿相應,一日氣行二十八周,但無論如何,沒有一日僅行一周者,而「子午流注針法」卻將營衛的運行設為一日一周,且未提供過任何讓人信服的依據和說明,既大有悖於經旨,也不是學術研究應該稟持的嚴謹態度。
另外,在營氣流注應該經過多少條經脈這一問題上,《內經》的回答有三個:《靈樞·經脈》為十二經脈為環周,《靈樞·營氣》為加上任督二脈為數二十六脈,《靈樞·五十營》再加上陰陽蹻脈各一,共為二十八脈。營衛之氣的運行所對應的是日月經天,遍歷二十八宿,《靈樞·脈度》所載經脈長度也以二十八脈為準,所以,營氣環周所歷的經脈之數應為二十八脈,正如《靈樞·五十營》所云:「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因為只有二十八脈才能與二十八宿之間在數術上形成了天人同構。所以,「子午流注針法」以氣行十二經脈為一周,並非最佳選擇。
還須注意,二十八脈上應二十八宿是一回事,而經脈之中氣血運行的速度和環周的次數則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經脈的結構形式,後者則是氣血運行的快慢緩疾,二者不可相混。太陽每日經天一周,營衛之氣則遍歷二十八脈五十周次與之相應,古人將營衛的運行設置為五十倍於天數,應該是觀察到氣血流注必須具有相當的速度,才能形成一定的勢能,如果將氣血流注設為一日一周則無異於氣血的停滯!五十乃天數,非此數則不能「與天地同紀」,儘管《大要》有二十八周的說法,但其與天同步的宗旨卻是一致的。然而,「子午流注針法」卻將每天營衛流經的次數設為一周,然後將十二經脈依次配入十二時辰,按照「肺寅大卯胃辰宮,……」次第而行,這種做法顯然是將經脈的構成和氣血的流注混為一談,並以結構代替流注,其情形就像用解剖去代替生理一樣,結果是經氣流注的速度僅為生理流速的五十分之一,這樣的流速勢必導致循環的衰竭。此亦誠「子午流注針法」之最不可思義者!
據《內經》所載的人體生理,由呼吸推動營氣運行每日五十周於身,灌注臟腑肢骸等全身組織。據《靈樞·五十營》載:「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人在一天中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營衛氣行「凡行八百一十丈」。如果將營衛一天循行五十周次變為一周,對於仰賴氣血灌注的全身組織來說,將會受到的嚴重的損害,對於機體來說,無異於呼吸循環的衰竭和停止。然而,「子午流注針法」似並非沒有意識到呼吸與循環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因為閻明廣在注釋《流注指微賦》時說道:「流者行也,注者往也。流謂氣血之流行也,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如流水走蟻,涓涓不息,不可暫止。」但是,其所設計的營氣流注又是一日一周,竟不知這樣導致的氣機郁滯,血行壅塞,其「涓涓不息」之氣流何得而來?其「呼吸定息,脈行六寸」的意義又將何在?其說前後矛盾,有如此者!
顯然,何氏未得營衛的真解,卻強作解人,而倡「接氣通經」之說,欲以呼吸之氣形成的勢能來治療偏枯一類的病症。《流注指微賦》曰:「接氣通經,長天依法。」閻廣明注曰:「夫欲取偏枯久者榮衛諸疾,多是愈而復作者,由氣不接而經不通流,雖有暫時之快,客氣勝真,病當未愈也,當此乃上接而下引。呼吸多少,經脈長短,各有定數立法。手三陽接而九呼,過經四寸;手三陰接而七呼,過經五寸;足之三陽接而一十四呼,過經四寸;足之三陰接而一十二呼,過經五寸。重者倍之,吸亦同數,此接氣通經,呼吸長短之法也。」呼吸的勢能建立在一天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營衛氣行五十周於身、推動氣行「八百一十丈」之上,如果一天氣行僅能環流人體一周,「接氣通經」自然失去了勢能,其所謂「呼吸長短之法」將無從說起。
在計時的方法上,《靈樞·衛氣行》採用銅壺滴漏,而不使用地支十二時法,考其原因應該與漏水百刻便於計數有關。營衛之氣日行五十周,如果採用十二時辰計數,則不便於計算和記錄,試想氣行一周耗時0.24辰(12÷50=0.24),在時辰之下無分秒單位的時代會給人的思想帶來怎樣的混亂呢!但是,如果改用「刻」來計數,一日「漏水下百刻」,氣行一周耗時2刻(100÷50=2),這是一個整數,既易於加減又便於記錄,因而「銅壺滴漏法」較之十二時辰更為實用。當然,「百刻」計數的對象是一日氣行五十周,如果一日氣行僅為一周,自然就會用到十二時辰了。以此推測,「子午流注針法」的設計者並非不知營衛之行是一日五十周次,將其設為一日一周,顯然是有意為之,頗有為圖使用便利而不計後果之嫌!
《黃帝內經》的時間是一種「感受到的存在」,沒有我們今天的鐘錶那樣客觀精準的意義,古人的時間是日月的起落,晝夜的長短,春秋的交替,而追蹤衛氣的來去則是直接取法日月的運行、維持與天地的步調一致,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古人通過觀測天象,參考晷影,考校刻漏,並隨不同季節進行調整變更的方法,但是,「子午流注針法」卻無視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將時間設為一種恆量,使之完全客觀化,使其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晝夜短長,營衛的流注將如鐘錶一樣的規範和準確,此舉取消了對於日月盈虧、氣候寒暖等環境因素的參照,使針灸治療失去了天地陰陽的依憑和互動,結果——從「岐黃醫道」看來——會嚴重影響到針刺的療效,失去了天人感應的時間療法亦將變得毫無意義。
作為一種追尋衛氣為目的的時間療法,「子午流注針法」的設計者竟置「獨行衛氣」這一主體於不顧,改而追尋衛氣與營偕行的次要部分,這已大大地違背了經旨,不僅如此,又將營氣日行五十周更改為一日一周,更是大謬!但是,就在一日一周於身這個問題上,「子午流注針法」還忽視了十二經脈有長有短這樣一個基本因素,犯了一個極為低級的常識性錯誤!據《靈樞·脈度》載:「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手三陰經較短,手三陽經稍長,足三陽經最長,足三陰經次長。經脈的長短參差不齊,「脈氣流經」的時間應當隨著經脈的長短而各有不同,此自然之理,無論對於古人今人來說都是一個極易明白的常識性問題,但「子午流注針法」的設計者似乎一點也不明白,其「肺寅大卯胃辰宮……」云云,硬是將十二時辰平均分配於十二經脈之中,這樣的設計使得無論經脈的長短如何,氣血流經的時間完全相同,顯然有悖常理。張景岳在《類經·卷八·經絡類》中指出了「子午流注針法」的氣行周數與經脈長短方面存在這樣一種錯誤,他說:
「人身經脈之行,始於水下一刻,晝夜五十周於身,總計每日氣候凡百刻,則二刻當行一周。故衛氣行篇曰∶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五十營篇曰∶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此經脈之常度也。而後世子午流注針灸等書,因水下一刻之紀,遂以寅時定為肺經,以十二時挨配十二經,而為之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繼後張世賢、熊宗立復為分時注釋,遂致歷代相傳,用為模範。殊不知紀漏者以寅初一刻為始,而經脈營運之度起於肺經,亦以寅初一刻為紀,故首言水下一刻,而一刻之中,氣脈凡半周於身矣,焉得有大腸屬卯時、胃屬辰時等次也?且如手三陰脈長三尺五寸,足三陽脈長八尺,手少陰、厥陰左右俱止十八穴,足太陽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此其長短多寡,大相懸絕,安得以十二經均配十二時?其失經旨也遠矣,觀者須知辨察。」
不僅如此,「子午流注針法」介紹的開穴方法亦多杜撰,有「想當然」之嫌疑。本來,「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靈樞·五亂》),四時、五行皆為陰陽之氣所化,這一理論體現在十二經脈的五輸穴上,就是五輸穴所具有的五行屬性。
《靈樞·本輸》確定了陽經與陰經的五輸穴各自具有的五行屬性:陽井為金,陰井為木。《難經·六十四難》進行了補充,予以完善:井穴:陰經屬木,陽經屬金;滎穴:陰經屬火,陽經屬水;輸穴:陰經屬土,陽經屬木;經穴:陰經屬金,陽經屬火;合穴:陰經屬水,陽經屬土。《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五輸穴的五行生剋關係是古人考之天地陰陽,驗之穴位性能而確定的,關係到針刺補瀉手法的運用和臨床療效,所以五輸穴的五行屬性是絕對不可以隨意變更的,也正是因為五行屬性的穩固,才能在臟腑、經脈發生疾病的時候,「有餘不足,補瀉於滎輸」(《素問·離合真邪論》),通過調五行而和陰陽來發揮其治病的作用。但是,「子午流注」的「納干法」無視人體陰陽和五行分布的正常狀態,其干支推算的方法使五輸穴的五行屬性被肆意顛倒。據現行教材說,「子午流注針法」用十天干配十二經,「並根時干配合臟腑陰陽,依照井滎輸(原)經合五行相生的順序開取五輸各穴,就是說上法是每日開井穴的方法,而要推算一天中的時干開穴,就要本著陽日陽時開陽經之穴,陰日陰時開陰經之穴和五輸五行相生的順序開穴,如甲日膽經主氣,到甲戌時開取膽經井穴竅陰之後,再按陽日陽時開陽經之穴及五輸五行的規律開穴,例如甲戌時下一個陽時,當在乙日丙子時開取小腸經滎穴前谷……。」這樣一來,五輸穴的五行屬性就變得不再確定了,如膽經的竅陰穴原本屬金,但經推算變而為木;小腸的前谷穴原本屬水,經推演變而為火。又因為天干之數為十,將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厥陰心包經的五輸穴設為不變項,使其與《難經》相符,而別有所謂「氣納三焦,血歸包絡」之說。這樣的拼湊真能治病乎?對此,明代汪機(1463~1539)就曾批評道:「古今名曰子午流注,蓋謂左轉從子,能外行諸陽,右轉從午,能內行諸陰,於經亦有據乎?曰:此皆臆說。《素》《難》不載,不惟悖其經旨,而所說亦自相矛盾者多矣。」
綜上所述,「子午流注針法」的錯誤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生命的節律與天地同構,衛氣的運行與日月同步,因而氣血的盛衰有如潮汐,信而可征,只須觀察直接取法,並無關乎預測。所以,以干支為基礎的五運六氣或只宜於推算年運、預測將會發生的流行疾病,並不適宜於推算人體氣血的周期和盛衰;從醫學史的角度上看,在《靈樞·衛氣行》之後,似已沒有產生「子午流注針法」的必要;另一方面,子午流注在設計上違反經旨,自相矛盾,甚至存在嚴重的錯誤。如將蹤跡「人氣」變為追尋營氣,如變營衛氣行之一日五十周次為一周,如無視於經脈的長短而將流注時間平分配在十二個時辰之中,如將時間設為恆量使其完全客觀化從而與天地陰陽失去聯繫,如忽視呼吸與氣行之間的因果關係,如變更五輸穴的五行屬性,等等。對於這些錯誤和難解的理論之結,「子午流注針法」的傳人們似乎從來並有過正面的回應,而只是一味的讚揚和膜拜,這不是一種對於中醫學術應該持有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子午流注針法」諸多悖謬的背後應該是人類思維發展的結果,宋金時期人們主客一體的原初境域早然喪失殆盡,而子午流注的盛行本身就是時間觀念全然客觀化的標誌,宋徽宗年間(1101~1135)政府組織編撰《政和聖濟總錄》將「運氣」納入醫學體系,朝庭的提倡無疑對子午流注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估計在何若愚《子午流注針賦》之前或同時,醫學界已經有了將干支推算與臟腑經脈結合的嘗試,數十年來漸成氣候和規模。從《子午流注針賦》寫作所採用賦體的形式上看,何若愚似非創論者,而更像是一位搜集整理者和歌訣編撰者,蓋創論者應有系統的理論闡述以弘揚其說,而非區區歌訣之小家者比。研究「子午流注針法」會發現其說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思維不夠冷靜縝密,缺乏學問的涵養和功底,對《內經》之旨不求甚解,這些既突顯出了官辦學術粗糙的一面,又到頗具「集體創作」的特點;二是脫離實際。古人「參之天地,驗之人物,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皇甫謐《甲乙經序》),針灸的時間療法始終當以天地為參照,以一日之中陽氣的多少為參照,宋明醫家不出此道,而是閉門造車,一味沉溺於干支推算,使針灸治療的方法日趨繁鎖,盡顯宋明理學長於空談而短於致用的弊病。
學有所宗是中醫學術的悠久傳統,征之《內》、《難》經典,考之學術淵源,「子午流注針法」當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流,若征之天地陰陽,則又本自棄絕,故其說漫無所歸,難以成立,然而,奇怪的是後世的針灸醫家大多對此熟視無睹,並且以訛傳訛地予以廣為流傳,我想,除了學問不精的原因之外,崇古意識作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所謂崇古意識,就是將以古人的觀點為可信、古人的理論為可靠作為一種價值標準,行之既久,已然成為一種社會心理,帶有極大的惰性,宋金距今數百年,從今天看來,宋金的人物早已成了古人,因而「子午流注針法」不容置疑,既使在今天也被列入繼承、發揚之列,而明代以來數百年,能獨立思考、敢於置疑「子午流注」的學者似僅有張景岳、汪機數人而已,人數雖少,卻是中醫學術的脊樑。
推薦閱讀:
※摩登舞基本理論
※潘昭佑八字理論
※中國量刑改革理論規範與經驗
※奇門小六壬數字理論及應用
TAG: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