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裔學習成績好?種族天賦其次,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原創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侯健羽(美國)
用文字還原真實的美國
全文3499字,讀完大約5分鐘
還沒來美國的時候,就聽說一些家裡有條件的家長把上高中的孩子送去國外,一是覺得洋學歷更值錢,二是大家都傳言在國內學習中等的學生到了國外很容易成為班上的尖子,畢業後更容易申請到好大學。
我是國內研究生畢業後來到美國。美國人和我談話中總是提到亞洲人聰明。家裡的孩子學校里那些亞洲學生成績總是全A,問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在不了解美國其他族裔怎麼教育孩子之前,我無法通過比較來說明亞洲人,特別是華人究竟有哪些優勢,可以讓下一代的學業表現大大好於其他種族。後來接觸到其他族裔的教育理念,才漸漸給出了自己答案。
華人無論走到哪裡,學習成績總能很輕易超越當地人。這種現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討論。
中西方課堂教學方法上的差異?
有人認為中式應試教學方法更有利於提高學生成績。2015年,英國一家私立學校從中國請來五名優秀教師,請他們用中國的教學方式教授當地學生。BBC將其拍攝成紀錄片,向人們展示了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異。
中式教學課堂,要求學生們上課遵守紀律,保持安靜,邊集中精力聽老師灌輸知識,邊記筆記。只有當老師允許提出問題時,學生才可以舉手提出問題,而不像西方課堂,學生隨時可以打斷老師提出問題,甚至挑戰老師的觀點。
最後,採用中式教學法的實驗班,在學術測驗中獲得了更好的成績。這證明了中式的應試教學方法的確可以起到提高成績的作用。然而該校校長在節目中表達了對中式應試教學法的質疑,因為課堂上給學生討論的機會太少了,壓制了他們辯證思考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西式課堂小組的圓桌討論,雖然傳授知識的效率沒有中式教學法高,但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大有益處。於是有的西方人會說,中國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學生時代應試能力強,會解公式,但到了真正研究創新階段就沒有後勁兒了。西方人也因此覺得西方的教學方式更利於揀選出那些最具創造力的天才。甚至有西方人持這種觀點,認為華人只適合跟隨和模仿,因此只能採取應試的教學方式。
美國各種族間橫向比較
難道華人的學業優異只能在應試教學模式下才能表現出來嗎?在美國這個採取典型西式教育的國家,華人的學業表現在各種族間的橫向比較中又如何呢?
在採用西式討論課堂教學法的教學環境中,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的學業表現依然領先於其他族裔,尤其是數學成績。對於那些半路出國的華人,雖然他們在國內接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但存在語言劣勢,上課連猜帶蒙,還要同時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情況下仍然能比老美拿到更多的A。總之是怎麼學都贏。
美國的高校里,一些理工科院系的實驗室甚至從導師到學生被華人包攬。雖然大家身處美國,可是工作交流根本不需要英語,說中文就行。很多老美不敢申請這樣的專業,因為覺得太難學。留學圈曾有過這樣一個段子:如果在美國各高校免費發放有毒三明治,一定會吸引那些華人窮博士過來吃,到時候美國的科研准癱瘓。
種族間的橫向比較,讓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敏感的話題:難道不同種族的智力真的存在差異嗎?
2014年,一名非裔女生在一所亞裔學生占絕大多數的高中取得了畢業班第一名(valedictatorian)的成績。這件事被當地媒體當作新聞來報道。因為在美國人的印象中,亞洲人聰明且勤奮,拿到第一併不稀奇,但是非裔受教育水平在美國所有種族當中是最有提高空間的。這名非裔女學霸的逆襲,簡直就像當年李小龍憑藉亞洲人瘦小的身軀打倒了西洋大漢,再踢碎「東亞病夫」的牌匾一樣振奮人心。美國高中畢業班第一名的學生享受無上榮耀。不僅可以在高中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講話,其頭像和名字還會在當地電視台展示,旁邊打一行大字:「你們是最棒的!」美國人已經見多了亞洲面孔的第一名,這回終於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顆黑珍珠。
家庭教育是最政治正確的解釋
對於種族間的智力差異,在如今「政治正確」風氣大過天的美國可不敢隨便公開說。搞不好會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大帽子。因發現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就因為在學術會議上說了白人智商比黑人高,被學術同行排擠,不僅丟掉了教職,最後還淪落到靠拍賣諾貝爾獎牌來付賬單的境地。
把華人在教育上取得的成功歸結為家庭教育,既避免了種族敏感問題,又給了大家一個聽上去合理又舒服的理由:「原來你們華人並不比我們聰明到哪裡去,只是用了一種比我們更加苛刻,甚至有點殘忍的家庭教育方式。」
暢銷書《虎媽戰歌》向美國民眾展示了美國華裔母親蔡美兒如何用中式大家長的嚴厲教育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才。這個蔡美兒是個女強人,聽說曾作為法律專家上過CNN做嘉賓。但是該書似乎對亞裔群體產生了表面低級紅,實則高級黑的作用。書中所提倡的虎媽嚴厲教育方式引發了美國社會的爭議。一些美國人不但不能認同,反而認為這種做法是虐待兒童,剝奪了兒童愛自由、愛探索的天性。亞裔服從權威、聽話、逆來順受、只知苦讀的書獃子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了。以前教過我倫理學課的猶太裔老師曾在課堂上提到虎媽蔡美兒,並對這種權威式家教表示不屑,當時班上有幾個年輕的白人女孩也跟著竊笑,好像他們的家教理念更優越。
殊不知,一些在美華人看到了美國基礎教育,特別是數學教育的落後之後,已經暗自決定將來要讓孩子在中國接受基礎教育,感受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這些在美華人家長很多在美國接受過高等教育,在與其他種族同學的互動中,感到自己在國內接受的基礎教育確實比那些美國同學要紮實。這種實實在在的感受和得到的利益,比什麼都更能左右家長們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決定。這些決定回國的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美國接受的基礎教育太簡單,比不過那些國內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況且,國內的大環境就是比來比去。學校排大榜,親戚朋友互相攀比孩子學習成績,比美國的環境更能激勵孩子刻苦學習。
有趣的是,一些吵吵著要讓孩子回國接受教育的家長,當年還是為了讓孩子逃離壓抑人性、競爭激烈的應試教育而到美國來的呢。其實,這些人的骨子裡還是中國人,無法做到完全與美國的白人一樣。
華人家長無論是決定留在美國還是回國,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在該問題上各種權衡。
對教育的信仰不因階級而有差異
在美華人對子女的教育底線是,無論如何一定要讀完大學本科,否則在華人圈裡無法抬頭。因為在美華人很多是國內的知識精英,到了美國後把子女教育目標順理成章定在「爬大藤」。就算是中餐館苦力,也會拼盡全力將孩子送入美國名校,光宗耀祖。這也說明在華人社會,無論是什麼階級,都堅信教育會改變後代和家族的命運。
美國其他種族的人卻不這麼想。就拿白人來說,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隨階級不同差異極大。
底層白人認為接受大學本科教育可有可無,也不相信通過教育可以改變命運,孩子要是早點出去工作,自己還省得掏大學學費了。中產白人多數會選擇本科教育,但由於父母不能提供全部的經濟支持,年輕人不得不艱難地勤工儉學或者申請高利助學貸款。中產白人大學生退學的主要原因是高昂的學費帶來的生存壓力。精英白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就和華人差不多了,他們把孩子從小送進私立學校,步步為營為孩子進「大藤」鋪路。即使孩子學習不行,給學校捐點兒錢,像小布希這樣的也行了。在那裡不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名校里建立校友資源,為未來的人生鋪路。
穩定的婚姻為孩子教育創造良好環境
華人婚姻的相對穩定,也給下一代創造了良好的受教育環境。美國離婚率在50%左右,有1/3的美國人沒有父親。
非裔的原生文化沒有現代婚姻一夫一妻的觀念,也不認為要想生孩子就得有婚姻作為財產保障。一些非裔的觀念里,只有爸爸和媽媽,卻沒有丈夫和妻子。少女懷孕、未婚生子問題嚴重。很多非裔兒童都是與年輕單身母親和一堆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一起長大。非裔貧民區槍支和毒品泛濫。這種家庭背景下,要想走出個高材生可真是難上加難。
白人的家庭穩定性相對好些,可是由於白人性格普遍太自我,一言不合就離婚造就了很多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這樣家庭里的孩子能獲得的教育投資等於打了對摺。雖然也有一些白人選擇為了孩子湊合婚姻,但和華人社會相比,這樣的個案少得鮮有耳聞。
要說美國能和華人重視教育程度相匹敵的也就是猶太人了。猶太人教育的成功也和他們保守的家庭觀念分不開。一些傳統的猶太教派甚至不允許離婚和與異族通婚,而且十分重視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塔木德》告訴猶太人,為了能娶到學者的女兒,寧可傾家蕩產。穩定的婚姻,保證了下一代能得到來自雙親的關注和足夠多的教育資源。
可惜的是近年來,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各種慾望膨脹,華人社會的婚姻也不夠穩定了。出軌欺騙雖然一時滿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但是走高的離婚率最後還是會影響到華人子女的教育。
影響孩子學業好壞的因素其實還有很多,但是華人較其他族裔的學業表現更加優異,和華人對教育的重視態度分不開。每一代華人都切身體會到了教育對自己人生的意義,並將重視教育的傳統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推薦閱讀:
※女生為什麼不敢輕易去愛,原因你知道多少?
※袁世凱短命原因:每天都喝兩位乳母人奶進補
※揭秘女人逃避婚姻的三大原因
※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盛唐邊塞詩繁榮的歷史原因
TAG:學習 | 種族 | 原因 | 天賦 | 原創 | 華裔 | 成績 | 學習成績 | 種族天賦 | 重要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