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論創新:煥發「徹底說服人」的力量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理論的作用,為了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在新的偉大鬥爭中贏得勝利,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黨心軍心民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論武裝,贏得了幹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思想先導轉化為強勁的精神動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由大向強發展的時代目標,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勵精圖治,以創新的思想理論和實踐,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是推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銳利思想武器,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突出實現中國夢這個主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就是深刻把握思想理論建設規律,突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近期目標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有了這個目標和理想,我們黨才能更好地感召人、激勵人、凝聚人,人民才能有所趨赴,不懈奮鬥。
突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內容,就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主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線,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建設的新局面。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國防與軍隊建設、國際關係與外交、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黨的民族宗教工作、社團工作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
以「主題」「主線」為主調。十八大以來,黨的思想建設和理論創新緊緊扭住「主題」和「主線」,深入闡述宣傳其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科學體系和實踐要求,闡釋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精心組織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重大主題宣傳,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引導幹部群眾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著眼促進改革發展穩定,加強對熱點問題輿論引導,堅持主動引導、精準引導、有效引導,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解疑釋惑、增進共識,形成強大思想輿論力量。
理論指導轉化為強大的行動力量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一個沒有理論支撐的民族,不可能自立自強,更難以持續長久發展。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緊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目標。從歷史上看,我們事業的興旺發達,始終與黨的理論創新密切相連。在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先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十八大以來黨的思想建設和理論創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們黨充滿生機活力的重要標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充滿生機活力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向前推進的根本保證。
緊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部署。思想理論建設的重大使命,就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指導行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思想建設和理論創新的鮮明特徵,就是緊緊圍繞服務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加強思想理論創新的指導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這就把思想理論建設與實現中國夢的理想目標緊緊聯繫起來,為現階段思想理論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緊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不僅從理論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重大思想觀點,而且從戰略上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重大決策部署。例如,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關於宣傳思想工作、文化和文藝工作、新聞輿論工作、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等,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大舉措,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方向更加明確、思想更加統一、力量更加凝聚,信心更加充足。
價值引導轉化為切實的行為規範
價值是行為的引導。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民族,是沒有希望和未來的民族。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想、凝聚社會共識,是興國之魂、強體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黨性教育這個核心、道德建設這個基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黨員幹部率先垂範、以身作則,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全社會的道德風尚進一步改善。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同時,廓清思想迷霧,增強陣地意識,開展價值引導。
強化信念的力量。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對真理的自覺認識,這個真理就是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這一能「徹底說服人」的偉大理論,是把握「偉大鬥爭」的基本趨勢、基本方向、基本價值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緊緊圍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治國理政,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到「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都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為民理念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融入執政目標、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等治國理政的要素之中。
強化法治的力量。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離不開治理現代化,要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根本和關鍵還是要靠制度、靠法治,靠提高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構建以法治為根基的社會新秩序。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奮鬥目標,共同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撐,標誌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邁入新的歷史階段,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執政進一步邁向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的軌道。
強化道德的力量。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是實現價值共識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有利於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有利於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彙集強大力量。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深刻變化出發,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大力開展思想建設和理論創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我們應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把思想和意志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上來,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將其轉化為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價值追求,轉化為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轉化為搞建設謀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素質本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舉措,來指導和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
(作者:戴木才,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推薦閱讀: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詳解汽車空氣懸掛 行走的力量
※驚心動魄,一場國家力量的生死狙擊,大鱷敗了,國家安了!
※意志的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