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學習參考資料(上)

《資本論》學習參考資料

目錄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結構和學習的意義

衛興華(中國人民大學)

一、學習《資本論》的意義

二、運用《資本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現實問題

三、《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體系結構

《資本論》的研究方法

陳筠泉(中國社科院哲學所)

一、確定邏輯起點的方法

二、科學抽象的方法

三、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

四、歷史的和邏輯的相統一的方法

五、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

六、辨證的敘述方法

勞動價值論

楊聖明(中國社科院財貿所)

一、當前為什麼要學習和研究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

三、要深化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四、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西方價值理論的主要區別

《資本論》中的貨幣金融理論

李揚(中國社科院財貿所)

一、貨幣的本質

二、價值形式的發展

三、貨幣的職能

四、貨幣流通

五、借貸資本

六、虛擬資本

七、資本主義信用

八、國家信用

九、信用制度下的貨幣流通

十、利息和利息率

十一、世界貨幣

剩餘價值理論

裴小革(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一、剩餘價值論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

二、剩餘價值論發展的依據

三、剩餘價值論與對我國現實的新認識

資本積累理論

林崗(中國人民大學)

一、第21章:簡單再生產

二、第22章: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三、第23章: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四、第24章:所謂原始積累

工資理論

楊秋寶(中共中央黨校)

一、馬克思工資理論的地位和意義

二、工資理論的結構

三、工資的實質

四、計時工資

五、計件工資

六、工資的國民差異

七、有關《資本論》第六篇工資理論的若干爭論問題

八、西方學者對馬克思工資理論的研究和主要觀點

九、馬克思的工資理論對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意義

十、深化馬克思工資理論的若干方面

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

孫開鏞(中央財經大學)

第一節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理論的研究對象和運用的方法

第二節資本循環理論的基本內容和核心問題

第三節資本周轉理論的基本內容和研究的核心問題

第四節探索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理論的實用性

馬克思的《資本論》與《經濟學手稿》

顧海良(武漢大學)

一、馬克思經濟思想的歷程

二、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概貌

三、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的意義

利潤平均化和生產價格理論

張卓元(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一、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基本原理

二、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學界關於生產價格問題的爭論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平均利潤率規律正在為自己開闢道路

四、對深化勞動價值論認識的幾點體會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理論

岳福斌

《資本論》第五篇的研究對象和整體框架

一、生息資本是一種派生的資本形態

二、利息和利息率

三、信用和信用制度

四、股份資本

地租理論

蔡繼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導論

一、馬克思級差地租地租理論及其矛盾

二、馬克思的絕對地租理論及其存在的矛盾

三、地租新論

四、新的地租理論的啟示

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理論

魯從明(中央黨校)

一、《資本論》第三卷關於商業資本理論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

二、由商業資本理論引發的幾點問題

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研究的總結

李成勛(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一、《資本論》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學巨著

二、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資本論》的理論框架

三、如何評價和運用《資本論》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結構和學習的意義

衛興華

中國人民大學

2002年3月6日

一、學習《資本論》的意義

當前,在一些高等學校或在一些理論研究單位,有很多人認為《資本論》已經過時,沒有重新學習的必要。由於受到某種社會思潮的影響,社會上也出現了《資本論》過時論。有些人還認為,《資本論》或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破壞舊世界的一種革命的學說,而不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學說,所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沒有必要去學習和研究它。那麼,今天我們為什麼要開這門課,學習《資本論》有什麼意義,這一問題需要首先加以說明。

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整個理論指導是馬克思主義。江澤民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有幾個地方談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要意義。比如,他說「八十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只有正確運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一個批判舊世界的革命的強大武器,而且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在另一個地方,江澤民總書記又說:「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當然,也要強調不能搞本本主義、教條主義,馬克思主義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不能脫離實際。」也就是說,既要堅持,又要發展。

《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一個十分重要的一部。它首先是一部經濟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哲學的著作。我們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同志,特別是學習經濟理論的同志、社會主義中國的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博士生如果沒有讀過《資本論》,對其基本內容和方法不了解,盲若無知,是不行的。不要說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在西方國家,比如在日本,它的一些著名的大學都在學習馬克思的經濟學。長期以來,在日本的京都大學、九州大學等著名的大學,馬克思經濟學一直是占統治地位。而我們國家的一些高等學校的經濟學科的本科生、碩士生反而不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法國有的博士生專門研究《資本論》,有些高等學校的導師專門招收研究《資本論》的博士生。西方國家研究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馬克思的著作的人非常多,特別是日本,在某些方面比我們要多、研究得比我們深,且非常系統。

當然,我們現在搞社會主義建設,搞改革開放,究竟馬克思的《資本論》、經濟理論對研究當代的現實問題有沒有用?由於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也似乎處於一種低潮。我們國內貶低、批評、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潮不斷地出現。但是,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比較奇特的反差,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學術界、政治界對馬克思的看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看法卻在不少方面更實事求是一些。大家知道,在進入新千年的時候,英國曾經先後兩次推選千年的最偉大的思想家、千年的風雲人物,其中馬克思名列前茅。英國的廣播公司的評選工作是通過網上的民意測驗,根據得票率的高低確定了前四名。其中,20世紀一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中馬克思高居榜首。英國路透社又從世界各國邀請政界、商界、藝術界和學術界的專家來進行評選千年風雲人物,結果馬克思僅僅以一分之差位居愛因斯坦之後而居第二位。第一次的評選,有政界、商界、學術界的,也有平民,所以比第二次要客觀一些。路透社在報道評選結果時第一次提出《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中對全球和經濟思想方面產生的重要影響。這些表明,西方各界是肯定馬克思的著作和理論的意義、作用和影響的。在迎接新千年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注意到,英國為反修紀念馬克思圖書館而花費了不小數目的錢。作為這一圖書館的長期會員之一的英國工黨的一名議員發表演說認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看法是正確的,他將在21世紀成為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我們有很多學者並沒有系統地、認真地學習過馬克思的《資本論》卻發表一些不切實際的評論。我認為,我們無論是堅持、發展,還是懷疑、否定、批評,首先應該對馬克思的著作,特別是對他的《資本論》有個深刻的認識。只有按馬克思的原意理解和把握它,才能談得上堅持和發展,進行否定也才會有根據。否則,沒有搞清它的原意,堅持的就不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也不是馬克思主義。現在,不懂馬列而發展馬列者有之,不懂馬列,而否定、批判馬列者也有之。有很多人不懂馬克思主義,而發展馬克思主義,或有的人還沒有讀過馬列原著而批評、否定馬克思主義。與此相反,西方的一些實事求是的學者卻有很多是說公平話的。比如,西方著名的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42年寫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一書中說,大多數創作經過一段時間,短的不過一個小時,長的達到一個時代就完全淹沒無聞了。有些卻不,偉大這一詞無疑適應於馬克思的道理。對馬克思的誹謗,甚至精確的反駁,由於不能致命地損毀它,而只起了顯示這一理論的力量的作用。還有,羅賓遜夫人批評西方的正統派拒絕向馬克思學習,說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荒唐可笑。她認為,馬克思的擴大再生產的模式,為研究儲蓄和投資的問題以及研究資本平均生產和消費品需求之間的平衡,提供了一種極其簡單而又不可缺少的方法。

有人認為,我們是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資本論》當中就沒有講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資本論》更過時了。但是,西方國家的一些學者,如日本的一位教授山口勇在東京的一個刊物上發表文章,題目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濟學哲學思想」,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就會產生類似於西方的矛盾,為了科學地分析和克服這些矛盾,就要加強對《資本論》的研究。《資本論》不僅是社會科學的經典,而且還是邏輯學,是勞動者階級自己的哲學。這位學者並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但他的思想傾向於馬克思主義。還有一位叫堤清二的大資本家、大企業家,他寫了《消費社會批判》一書,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批判,而且也進行了自我批判。他在這本書中實際上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任何一種社會結構都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消費社會和信息社會這種後產業社會的出現,也許意味著現行社會體制,即資本主義社會體制末期的來臨。這本書中,他特別讚揚了馬克思的理論,當然包括《資本論》。

我們最近討論勞動價值論問題,有一位學者出書、寫論文否定勞動價值論,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只是適應於最原始的物物交換時期,他的商品勞動價值論沒有講供求關係。我認為這完全是對馬克思理論的錯解。馬克思的商品價值理論既適應於簡單商品經濟,也適應於資本主義,適應於社會主義。只要有商品生產,他的基礎理論都是適應的。他講了貨幣、資本主義的商品交換,也講了供求關係,特別是在《資本論》第三卷第十章中系統地講了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市場價格運動的規律。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寫了一篇論文,認為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和馬克思能夠完美地認識供給和需求的理論和方法,為經濟理論提供了強有力並有說服力的論證,令人信服地將供給和需求理論納入到勞動價值論的框架之中。而建立在供求論基礎上的西方的主流經濟學理論,卻是理論貧乏、形式煩瑣。這些都表明,西方的一些學者、政治家、老百姓對馬克思、馬克思的理論和《資本論》的看法在某些方面比我們的一些學者更為公正、更為客觀。

當然,我們學習《資本論》時不能教條主義地、本本主義地去學習。而是要運用它的基本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現實,研究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研究我國的改革開放。

二、運用《資本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現實問題

由於這一問題的範圍很廣,所以這裡只能舉幾個方面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我們重點要學習、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和辯證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自然的過程。我建議大家認真地讀一遍《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說:「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就是說,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自然的、客觀的、必然的一個歷史過程。這一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過去,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的很多深刻的思想沒有很好地掌握,犯了一些錯誤,特別是「左」的錯誤。有人認為我們的「左」的錯誤是來源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這觀點完全錯誤。我們在改革開放前,曾長期搞唯成分論,讓子孫後代為其上輩的經濟關係負責。在馬克思、恩格斯那裡是沒有這種觀點的。馬克思、恩格斯曾明確提出過不要讓地主、資本家個人資本主義剝削關係負責。他們一方面主張階級、階級矛盾、階級鬥爭,另一方面又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認為不要讓地主、資本家個人對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負責。因為,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客觀的、必然的發展過程,不是某一個資本家、某一個地主在主觀上犯了錯誤、道義上出了問題而出現了剝削關係。所以,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為了澄清一些理論是非,避免產生一些誤解,指出:「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誤解,要說明以下。我決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過這裡涉及到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恩格斯也曾為《資本論》寫書評時指出,拉薩爾的全部社會主義在謾罵資本家,而在馬克思的《資本論》里卻沒有謾罵資本家,沒有侮辱資本家。馬克思清楚地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必然性。既然是歷史的必然,就不能讓資本家個人負責,即使是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剝削制度、剝削階級就已足夠,而對資本家進行改造就足已。所以,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種關係的產物。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版「拔」中的很多地方論述了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這一思想貫穿於整個《資本論》。過去犯超越階段、人民公社化等「左」的錯誤,就是脫離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關係的原理,脫離了現實的國情。我們現在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也正是從我國現實的生產力水平出發的。這才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所以,我們學習《資本論》,要真正把握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中講到了商品生產的理論。但是,我想提醒的是,不是像有的學者所說的那樣馬克思的商品價值理論就限於《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這是錯誤的。第一章關於商品價值理論僅僅是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初步的勞動價值理論。在隨著《資本論》以後其它章節的研究的展開,勞動價值理論也逐步地拓寬,而且在馬恩的其它著作中對商品價值理論也得到了很多補充。但是,僅從第一卷第一章的商品價值理論來看,它的很多基本理論對我們研究當前的商品經濟,也有重要意義。過去,由於我們對馬克思《資本論》的很多論述沒有很好地掌握,因此出現了很多誤解。比如,我們曾經把商品經濟當作資本主義來看待。在我們確定要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提出社會主義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時,有的人還認為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是商品經濟。要麼把商品經濟說成是資本主義的東西而否定,要麼把它當作社會主義的本質關係,我認為這兩種理解都是片面的,都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資本論》在許多地方講過,商品本身並不具備特定的社會性質。馬克思在第二卷中說,不論商品是在奴隸制基礎上生產的,還是農民的商品(中國人,印度的農奴),作為商品進入流通的產品,不論是在什麼生產方式基礎上生產出來的,不論是在原始共同體的基礎上,還是在奴隸生產的基礎上,還是在小農民或小市民生產的基礎上,還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都不會改變自己作為商品的性質。就是說,商品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制度下生產出來,不管在什麼制度下生產商品,它本身的性質不會改變,商品的客觀性質就是商品本身的性質,不存在哪種制度下生產的商品就具有哪種制度的性質的問題。把商品經濟當作資本主義的本質,這更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馬克思指出,商品關係根本不能說明任何一種生產方式的特點,更不能說明它的本質。把商品經濟劃分為姓「社」姓「資」,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

在國內,有的學者一講產權理論,就想到西方學者,如,科斯定理等。其實,馬克思比科斯早100多年前就創立了系統的產權理論,只不過是我們過去沒有認真地研究和系統地分析,從而產生了誤解。反而在這方面有所認識的是西方的一些學者。西方一位學者認為,馬克思是第一位有產權理論的社會科學家。我們翻開《資本論》就可以發現,馬克思在很多地方分析論述了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和支配權以及它們的相互關係。所以,馬克思沒有產權理論的說法不正確。

在講到經濟增長、經濟發展時,涉及到所謂外延的擴大再生產還是內涵的擴大再生產、集約型的增長方式還是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的問題。對怎樣理解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和外延的擴大再生產以及它與集約型的生產方式和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的關係,到現在為止,理論界都存在一些誤解,甚至有些混亂現象。中央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的增長方式,這非常正確。而有些學者卻簡單地認為粗放型增長方式是計劃經濟的產物,集約型增長方式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對集約經營、粗放經營等問題,李嘉圖等西方經濟學家都已經講過,資本主義經濟也有集約和粗放的問題。說市場經濟只有集約經營,計劃經濟只有粗放經營,這完全是信口開河。而且,在闡述再生產理論時,對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內涵的擴大再生產等問題有誤解。《資本論》當中對這些問題講的很清楚,但有些人卻都搞亂了,應該對其原意進行考察。

我們過去長時期以來都認為社會主義經濟是短缺經濟,供不應求。確實,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存在過商品短缺的現象。而我國在改革開放後,這種局面很快就被改變了,由賣方市場基本轉向了買方市場。馬克思曾經講過,未來的社會也會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但他這裡講的生產過剩與上述是兩回事。馬克思說,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無政府狀態的一個要素,但是在消滅了資本主義以後的社會生產中,生產資料的生產總額在一個場合必須增加,在另一個場合必須減少。這種情況,只有用不斷的相對的生產過剩來補救;一方面要生產出超過直接需要的一定量固定資本;另一方面,特別是原料等等的儲備也要超過每年的直接需要(這一點特別適用於生活資料)。這種生產過剩等於社會對它本身的再生產所必須的各種物質資料的控制。無論是生產資料、機器設備,還是生活資料、原材料,都需要儲備。不能需要多少,就正好生產出多少,不存在供給和需求完全一致的情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這種生產過剩不是像資本主義那樣的引起經濟危機的生產過剩,而是社會所需要的、作為後備的生產過剩。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搞不好也可能產生像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那樣的生產過剩。所以,我們說買方市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滿足廣大人民的生活消費需要。當然,這種生產過剩應該盡量控制在必要的範圍內。

馬克思雖然沒有專門講述社會主義的特點,但是他在許多地方零零碎碎地涉及到了社會主義的特點。比如,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的第四節中講商品拜物教時,專門涉及到未來自由人聯合體的特點,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按勞分配、公有制、計劃調節等等特點。《資本論》中還講到了新社會的重要特點——「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問題。馬克思說,在代替資本主義的高級的社會形態中,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過去我們講社會主義的特點時不提這一點,沒有認識到這一重要特點,但現在已經有改變。

學習《資本論》,真正掌握其基礎理論和方法,有助於我們判斷有關的理論是非。例如,我們的政策中,把雇8個人以下的叫做個體經濟,把雇8個人以上的叫做私營經濟。這本來是個政策的現象,是過去歷史的產物。理論界或實際部門長期以來好像認為雇8個工人以上就是資本主義,有剝削;雇8個人以下就沒有剝削,是個體經濟,而且好像認為這是根據馬克思《資本論》來劃分的。如果真正讀了《資本論》,就可以知道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資本論》中講過關於僱傭8個人的問題,但那是假定條件下的假定例子。馬克思決沒有把是否僱傭8個人以下或以上作為劃分有沒有剝削、是否是資本家還是個體經濟的標準。再例如,只有讀過《資本論》我們才能知道馬克思是不是認為經營管理者、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是生產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有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體力勞動價值論,只有體力勞動創造價值,腦力勞動不創造價值,認為馬克思沒有講過經營管理者、科技工作者的勞動勞動創造價值,所以現在提出這一問題是對理論的重大發展。另外一種觀點也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體力勞動創造價值,不包括腦力勞動,所以不能把經營管理、科技工作的勞動納入到勞動價值論中,它們是另外的生產要素。這兩種觀點都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其它著作中都明確肯定了腦力勞動者的勞動是生產勞動,是創造價值的。馬克思甚至承認連資本家的管理都有二重性,它既有生產性的一面,也有創造價值的一面。過去我們把資本家的收入統統看作是由剝削而來的,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資本家的管理勞動也創造了價值,儘管他為剝削而管理。

總之,通過以上幾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知道,《資本論》並不是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過時了或對研究社會主義問題沒有用了。我這裡僅僅是提出了幾個例子,如果要從整個《資本論》來講,這種例子是很多的。所以,《資本論》並沒有過時,它仍對我們今天的實踐有指導作用。

三、《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體系結構

對於《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在國內多年來一直有爭論,沒有取得統一的看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說:「我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對這一段話的理解上有很多爭議,特別是對揭示什麼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很多不同意見。這一序言中馬克思還說:「本書的最終的目的就是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這就涉及到很多學術問題。《資本論》中大量地運用了「生產方式」這一概念,究竟「生產方式」指的是什麼?《資本論》中用的「生產方式」的概念,與我們過去社會科學所理解的作為基本概念的「生產方式」並不完全一致。《資本論》所講的「生產方式」的概念所包含的內容很廣泛,它是指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生產,既包括生產的技術方式,也包括生產的社會方式。所謂生產的技術方式,就是生產力方面的方式,所謂生產的社會方式,就是社會關係、經濟關係方面的方式。《資本論》中,有時候僅僅是從技術方面來講「生產方式」,有時候卻是從社會方式方面講的。而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一概念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用法。我認為,從整個《資本論》的研究來看,馬克思講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指與一定的所有制相聯繫的資本和僱傭勞動相結合的方式。我們一般講,生產關係的基礎是所有制,這在某種意義正確。但是馬克思並沒有簡單地講經濟上的所有制,而是特別重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相結合的方式,把所有制和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介入方式統一起來,把它作為決定社會經濟形態的基礎。

當然,我們講《資本論》的研究對象,一般地也把它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我認為,在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時,應該注意馬克思專門研究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對象與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的統一與區別。有很多人認為,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資本論》是破壞舊世界的、革命的理論,這當然有一定道理。因為《資本論》要闡明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給無產階級提供一個理論武器,讓工人階級起來擺脫剝削、擺脫壓迫,讓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從這一角度來講,《資本論》確實是革命的經濟理論。但《資本論》不是僅僅限於這些的。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時,他的研究對象的側重點確實是生產關係,是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揭示資本與僱傭勞動關係的本質。在社會主義社會,我們的經濟學也要揭示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我們對社會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的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是,我們的經濟學所要解決的問題不應該僅僅限於研究、揭示生產關係的本質。因為,我們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與當時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時的任務不同。馬克思沒有必要研究資本主義怎樣更好地發展、經濟怎樣更好地增長。而我們現在是建設社會主義,要發展馬克思的理論,要研究社會主義的經濟怎樣更好地增長,怎樣更好地發展。我們採用什麼樣的經濟體制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就應該研究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規律,研究經濟體制、經濟運行機制方面的問題,而不能僅僅限於研究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所以,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拓廣自己的研究對象。《資本論》的任務是給無產階級提供理論武器,而不是給資本家提供經濟發展的方案,所以與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一樣。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馬克思不是撇開生產力而孤立地研究生產關係。所謂他研究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是作為一個最終的、一切服從於其它方面的研究,都服從於最後揭露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規律。實際上,為了研究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馬克思不能不涉及到研究生產力的問題。但是他不是作為目的來研究生產力,而是為了更好地闡明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發展。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所以,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十一、十二、十三章中比較系統、深入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過程。

還有一些認為,只有西方學者有經濟體制理論,而馬克思沒有這方面的論述。《資本論》中雖然沒有用「經濟體制」等詞,但在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時不能不客觀上通過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機制來揭示它的經濟關係。比如,馬克思講競爭、供求、價格運動,實際上就講了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運動的機制問題。這樣的例子很多,馬克思講很多問題時,都涉及到了經濟運行機制。

馬克思在講《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時說他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沒有講分配關係。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馬克思不重視分配呢?很多西方學者的著作都是講分配問題的,而《資本論》為什麼不講分配呢?好像我們的經濟學家沒有講清楚這一問題。《資本論》中的許多問題不是從分配的角度講的。比如,工資問題是分配問題,但馬克思不是從分配的角度講的,而是從生產和交換的角度講的。馬克思雖然沒有專門講分配問題,但包含了分配問題,不能說他的理論中沒有分配問題,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論述了分配問題。

我們現在的三卷《資本論》僅僅是馬克思原來計劃寫作的龐大著作的一部分。《資本論》第三卷第一章說明了三卷的對象和結構。他說,第一卷是研究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和它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現象;第二卷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既研究了資本的循環和周轉過程,又研究了作為再生產過程媒介的流通過程;第三卷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揭示和說明了作為整體考察時資本運動過程所產生的各種具體的形式。

《資本論》體系結構是:第一卷闡明了馬克思的三個重要理論,即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和資本積累理論。第一篇是研究商品和貨幣,初步建立了勞動價值理論。商品和貨幣理論在以後的篇章中又逐步地展開和拓廣。第二篇到第六篇闡述了剩餘價值理論。第七篇闡述了剩餘價值如何轉化為資本,就是建立資本積累理論。第二卷第一篇、第二篇研究的是資本的循環和周轉,主要闡述了單個資本流通的形式。第三篇是研究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的形式以及出現的條件。所以,第二卷既研究了單個資本的流通,也研究了社會總資本的流通。第三卷第一篇到第三篇是研究利潤和利潤率的問題,第四篇到第六篇是研究資本的各種具體形式,如商業資本、生息資本、農業資本等等,並研究了剩餘價值在各種資本具體形式下的分配問題。

《資本論》的研究方法

陳筠泉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

2002年3月13日

「方法論」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門科學裡面的方法的綜合,也指關於專門論述方法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學問也叫「方法論」。這裡講的《資本論》的方法論包括這兩方面的含義。今天,我首先從總體方面講述《資本論》的方法論,然後再側重講其中的六種方法。

我們學習《資本論》的方法,就是要學習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涉及運用的辨證方法。有人說不懂黑格爾的辯證法,就不能讀懂馬克思的《資本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運用的就是辯證法。舉一個例子,馬克思在1858年給恩格斯寫的一封信中講到,我又把黑格爾的邏輯學瀏覽了一遍,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幫了我很大的忙。這說明馬克思從事《資本論》研究時,從黑格爾的邏輯學得到了很多幫助。列寧也曾很有感觸地談到,不鑽研和不理解黑格爾的全部邏輯學,就不能完全理解馬克思的《資本論》,特別是第一卷第一章。所以,讀黑格爾的邏輯學後,學習《資本論》就容易的多,反過來,掌握了《資本論》中的辨證方法後,再去研究黑格爾的邏輯學,也同樣容易得多。但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運用的辨證方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有根本的差別。關於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的「跋」中專門作了說明,闡明了他的辯證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區別。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有三大來源,德國古典哲學是其中之一。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使辯證法擺脫了唯心主義的外殼,創立了唯物主義辯證法,並把它運用到經濟學的研究當中。可以說,唯物主義辯證法就是在研究經濟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所以,馬克思的經濟學和哲學分不開。

馬克思本想在研究完《資本論》後,把他的研究方法開闊出來,寫一篇專門論述辯證法的著作。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引子中了解到這一點。馬克思在1858年1月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談到:我很願意用兩三個印張把黑格爾所發現但同時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所存在的合理的東西闡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夠理解。十年後,在1868年馬克思給一個工人企業家的信中說:一旦我卸下了經濟重擔,我就要寫《辯證法》。辯證法的真正規律在黑格爾那裡已經有了,自然具有神秘的形式,必須把它們從這種形式中解放出來。這些足以就表明馬克思想寫一部辯證法著作的意願。但是,馬克思一直到去世也未能完成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所以他的這種想法也未能實現。

列寧在《哲學筆記》中說,雖說馬克思沒有留下邏輯,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應當充分利用這種邏輯來解決當前的問題。列寧這裡講的「邏輯」不是一般的「邏輯」,而是指與辯證法相統一的邏輯,即辯證邏輯。從哲學史上看,邏輯一詞有很多含義,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使用,是指客觀事物的必然聯繫,即事物的邏輯;在認識論上使用,就是指認識真理的思維規律、思維形式。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在邏輯學的研究當中把這兩個方面統一起來,也就是說,要遵循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做到把思維規律、思維形式與事物規律相一致起來,達到互相統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是這樣做的,他用概念的、範疇的體系來再現出了客觀現實的資本主義經濟關係。這在哲學的方法論上講,就是主觀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的統一,主觀辯證法反映和體現客觀辯證法。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三者是統一的,一致的。所以,列寧說在《資本論》當中邏輯、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認識論都應用於同一門科學,就是政治經濟學。

英國的古典經濟學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來源之一,它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優秀的成果。但他們也不可避免地帶有資產階級的狹隘的眼界和局限性,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永恆的。所以,他們的任務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如何獲得財富。馬克思要寫《資本論》時他首先必須對古典經濟學作系統的分析批判,而且特別要在方法論上進行剖析。《資本論》的副標題叫做「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原因也在於此。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不單單是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它還包括對庸俗經濟學、小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批判。恩格斯指出,馬克思對這些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是建立在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上。所以,我們從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中可以學到豐富的辨證方法,體會到辯證法的批判精神。

下面從六個方面來考察《資本論》中的方法。但這並不是說《資本論》中只有這些方法,它的方法很多,這裡重點考察其中的六個方面。

一、確定邏輯起點的方法

這一方法非常重要。一門科學的理論體系,從方法論上講它總有一個邏輯起點。要尋找和確定這一邏輯起點,對於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是非常重要的。找不到邏輯起點,就不能形成一門科學體系。因為,只有從正確的邏輯起點出發,才能使內容更加有序地展開,不然,千頭萬緒無從說起。

馬克思《資本論》這一巨著,篇幅非常之多,但其邏輯從頭到尾有條不紊,從不混亂,就是因為它確立了科學的邏輯起點。這一邏輯起點就是商品。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一開頭就開宗明義闡明了這一點。他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馬克思在這一段話中表明了《資本論》的邏輯起點。馬克思選擇了事物的細胞形態的概念作為邏輯起點,就是要從事物的細胞形態的分析當中,揭示出其中包含的一切矛盾的運動和發展。列寧在《哲學筆記》評論這一方法時說,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首先分析資產階級社會(商品社會)里最簡單、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見、最平凡、碰到過億萬次的關係——商品交換。而這一分析從最簡單的現象(資產階級社會的細胞)中揭示出現代社會的一切矛盾(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後的敘述為我們界明了這些矛盾以及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的各個部分的總和中,在這個社會的開始直到終結的過程中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從細胞當中發現矛盾,而且分析這些矛盾與整個社會結構當中的關係,再分析這個社會的歷史發展。

我們要從辨證的角度來理解馬克思、列寧所說的事物的元素形式和細胞形態。它不是從事物的普遍聯繫中任意找到的一個部分和因素,它與整個事物的聯繫也不是一般的部分與整體、要素與結構的關係,而是包含著一切矛盾胚芽的一個辨證概念。馬克思把商品當作邏輯起點,是因為他看到商品當中隱藏著的那些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將變為現實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矛盾。從商品當中不但看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還看到了資本主義生產形式的矛盾發展使這種形式瓦解和改造的唯一道路。所以,把它當作了邏輯起點。

我們強調一個嚴密的理論體系必須要找到其邏輯起點,但剛開始做研究工作時確定邏輯起點往往非常困難。關於這一點馬克思也講的很清楚,他說實際上我開始寫《資本論》的程序同讀者將要看到的程序恰恰相反。這就是說,邏輯起點的確定在一開始時是非常困難的。有的是在研究當中,有的是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後才能確定邏輯起點。所以,不能研究一開始就隨便拿一個東西當作邏輯起點。馬克思剛開始研究和寫作《資本論》時不是把商品當作邏輯起點,而是中間經歷了一段彎路,最後回過頭來確定了商品這一邏輯起點。馬克思首先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當中找到這一邏輯起點。確定邏輯起點,是與經濟學家的歷史觀密切相關的,就是說歷史觀與方法論密切相關。亞當?斯密是把分工當作其《國富論》的邏輯起點。其原因是:第一,他從抽象的人性出發,認為人都有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產品進行交換的天性,包括競爭等都是天性。第二,他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當作永恆不變的生產方式,這種唯心史觀使他不容易找到那個起點,所以他把分工當作了邏輯起點。馬克思正是剖析他的這個問題,逐步地明確了要從唯物史觀和辨證方法上批判古典經濟學,然後確定了商品這一邏輯起點。其次,馬克思是在建立完善剩餘價值學說的過程中逐步確立了商品這一邏輯起點。馬克思說,作為我們出發點的,是在資產階級社會表面上出現的商品,它表現為最簡單的經濟關係,表現為資產階級財富的要素。馬克思剛開始研究剩餘價值時是想從「資本」這一範疇出發。但後來才認識到只有從商品這一範疇出發,才能夠弄清商品怎麼轉換為貨幣,貨幣怎麼轉化為資本,只有弄清整個這一辨證過程,才能區別開簡單的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不同。

一種科學的理論體系在總體上有它的邏輯起點,而且其中的每一個層次、每一個部分也有自己的邏輯起點。《資本論》的總體邏輯起點是商品,而它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邏輯起點。理解這一點,有助於我們深入系統地理解《資本論》的概念、範疇、體系、邏輯結構以及整個理論體系。

二、科學抽象的方法

經濟學與自然科學是不同的,所以其方法也不同。過去一般認為,社會科學的每一種概念都必須要達到像自然科學這樣的嚴密程度,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的方法要向自然科學學習。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社會科學也有其獨特的方法,不僅社會科學要向自然科學學習方法,而且自然科學也應當向社會科學學習方法。馬克思在講到科學抽象的方法時首先就講清楚了經濟學與自然科學在方法上的不同。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的序言當中就講到:「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比如,價值這一概念,用顯微鏡,用化學試劑都是不能分辨的,只有運用抽象力才能理解它。價值既是可感覺的,又是超感覺的。馬克思之所以提出要用抽象力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任務在於揭示在經濟現象背後的內在的經濟規律,而經濟學理論又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經過實驗而得出結論。它只有運用人類特有的抽象能力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才能把握本質,把握規律。

科學抽象的方法,也是馬克思在批判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的過程中得出的。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忽視了經濟學與自然科學的不同,看不到經濟學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如,薩伊就認為,科學分為兩類,一類是敘述科學,一類是實驗科學。敘述科學告訴我們關於物體的性質的知識,而實驗科學闡明了事件是怎樣發生。他把經濟學放到實驗科學領域中,原因是政治經濟學是關於財富事件怎樣發生的學說,所以它成為實驗科學的一部分。馬克思認為,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運用抽象能力還不夠,而且運用的不準確。抽象不是一般,不是思辨,要科學地抽象。古典經濟學中有的抽象就是思辨,是空洞的抽象。而馬克思講的是科學的抽象。科學抽象是指思維中拋開客體的非本質方面而抽取其本質方面的過程。科學抽象就是達到思維的具體,即在思維中從整體上再現客體的必經階段。關於科學抽象的認識作用,列寧在《哲學筆記》中也有一段精闢的論述,他說:物質的抽象、自然規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話,一切科學的抽象都更加深刻、更加正確、更加完全地反映自然。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並從抽象的思維到實點,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辨證途徑。

理論認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更加可靠、完整地把握客觀現實,更加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質。科學的抽象有助於我們克服表象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在實際生活當中現象與本質是不一致的。馬克思說如果本質和現象完全一致的話,科學是多餘的。現實當中,現象和本質不僅不一致,而且也有顛倒的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它的外在的表現不相符合,現象表現為轉化的、歪曲的本質的形式,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制度的重要特徵。所以,馬克思指出,為了認識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所有這些現象的本質,必須克服這種著了魔一樣的、顛倒的、倒立的世界,必須消除這種顛倒的現象和假象。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在經濟領域,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顛倒現象非常突出。對此,恩格斯也有過論述。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馬克思是靠科學抽象的方法才達到了這一目的。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十分強調要從事物和過程的純粹的形態上來研究和考察它們,而在實際經濟生活當中不存這樣的純粹的形態。這就需要正確地運用抽象能力,撇開各種次要的因素和條件,以便把事物和過程純粹化起來,使隱藏在事物背後的內在規律顯露出來。這就是科學抽象的方法。

科學抽象就它抽象思維形式來說是主觀的,就其內容來說是客觀的。因此,我們不能從概念到概念,不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科學的抽象必須以實踐為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邏輯的發展完全不必限於純抽象的領域,相反,它需要歷史的例證,需要不斷的提出現實。但同時必須要指出,要形成科學的抽象,僅僅靠參加實踐還是不夠的。只有通過辛勤的理論研究,才能從日常的實踐中把它們抽象出來。

三、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

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運用的又一個重要的辨證方法。分析與綜合的方法以客觀事物的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為對象。所謂分析,就是指人們在認識當中把研究對象的整體區分為各個部分、各個因素,對它們分別地加以研究和考察。所謂綜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對研究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因素的認識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性的認識。所以,為了達到整體的認識,就必須要把它分解。但不能只停留在部分上,必須上升到綜合,分析和綜合是相互統一的。

為了分析的比較細、比較準確,各種分析的方法都可以應用。馬克思在《資本論》當中應用比較多的就是數學分析法。數學方法對研究經濟學非常重要,現在應用於經濟學當中的數學方法也很多,這些方法也很有成效。現在經濟學對數學的要求已經超出了物理學。需要注意的是,在經濟學研究當中必須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綜合地加以運用,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數量的方法越是在微觀領域就越比較準確的,越是到宏觀領域就越不準確。所以,在運用數量分析方法時,要把定量與定性結合起來。應當指出的是,各種數量分析方法必須以正確的理論和方法論為前提。馬克思主義並不拘泥於這些方法,只要有利於所研究的分析和綜合,各種方法都可以運用。

《資本論》中的分析和綜合相統一的方法,有其特殊的含義。馬克思說,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是要把分析的精確性與綜合的整體性相統一。這是《資本論》中的一個特點,與一般的分析和綜合不同。唯物辯證法以對立統一的規律來考察客觀世界,它關於分析與綜合的理論比形式邏輯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觀點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在於辯證分析的目的不是一般地把它整體分解成部分,而在於認識事物的內在矛盾,揭示由於內部矛盾而引起的事物的自身運動或自己運動。辨證的綜合併不是在思維中把已經認識到的矛盾的各個方面機械地相加,而是研究事物的矛盾如何在運動中得到發展和解決。

方法論一般有三個層次:第一,每門科學都有其獨特的方法。第二,比專門科學的方法更高一層的方法,即數學的方法,所有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能夠用到它。第三,哲學的方法。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辨證的分析方法來揭示矛盾自己的運動,這種分析方法的重要特點是著力於對事物的二重性的分析。我們知道,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有一個原創的思想,也就是勞動二重性理論。這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的結構是:第一節論述了商品的二重性,第二節論述了勞動的二重性。這就是從現象到本質了。辨證的分析方法不僅要求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而且要求分析本質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形式。完成了第二步後才能真正理解本質。所以,第三節分析了價值的形式,從簡單的價值形式到擴大的價值形式,從擴大的到一般的形式,再從一般的形式到貨幣。只有了解貨幣以後,才能回過頭來認識到價值的本質。然後到第四節商品拜物教,闡明了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情況下現象往往要掩蓋本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顛倒的現象呢?商品拜物教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樣,就徹底搞清了本質。辨證的分析方法,不僅要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而且還要求分析本質何以為有這樣的表現形式。科學的價值概念的形成,必須從其完成了的價值形式的分析出發,尋跟求源,最後才能概括和綜合為科學的價值概念。古典經濟學的根本缺點,就是始終不能從商品的分析,特別是從商品價值的分析中發現那種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這是古典經濟學不能形成科學的價值概念的重要原因。

從純粹形態上來看,分析和綜合是截然不同的,表現為兩種不同的思考過程。但是在人們的實際思維過程當中,分析當中有綜合,綜合當中有分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資本論》第一卷是講資本的生產過程,是以分析為基礎,但在分析當中有綜合。第二卷是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資本流通過程為主,但分析中又有綜合。第三卷把第一、二卷綜合起來,不僅把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綜合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同時也揭示和說明了把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這以綜合為主。

四、歷史的和邏輯的相統一的方法

關於這一方法,可以參見恩格斯的「卡爾?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文。

一般來說,在研究工作中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一個是歷史的方法,另一個是邏輯的方法,就是史學家的方法和思想家的方法。在研究當中不能單純地使用歷史的方法。恩格斯說,歷史常常是跳躍式的、曲折前進的,如果必須處處跟著它,那就勢必不僅為注意許多無關緊要的材料,而且也會常常打斷思想的進程。所以,必須要與邏輯方法相結合、相統一(統一是本質上的統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最簡單、最單純的概念作為某個問題的邏輯起點,然後在進一步的邏輯思維中用邏輯的形式再現出了複雜的整體。馬克思認為從簡單到複雜的思想進程,必須符合現在的歷史進程。恩格斯在上述文章中對此作了說明,指出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就從哪裡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不是源源本本的反映,原原本本反映就不是邏輯。那麼,怎麼來修正的呢?是按照現在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來進行修正。這時,每一個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發展點上加以考察。所以,馬克思有句名言,認為只有解剖人體,才能弄清猿體的結構。

怎樣主導歷史和邏輯的統一呢?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馬克思把經濟學的範疇都看成現在關係的抽象,是歷史的、暫時的產物,不是一個純粹的概念。《資本論》中的一切概念和範疇都是作為現在關係反映而表現出來的。二是,概念和範疇的純粹的、機械的堆積,並不能反映互相制約、轉化的現在關係的全部複雜內容。問題的關鍵在於掌握運用概念的藝術,即研究概念、範疇的運動及其它們的互相轉化,通過概念、範疇的運動、轉化來反映現在關係的互相制約、互相轉化的關係。只有通過範疇的體系,才能使複雜的現在關係完整地再現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的範疇體系,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發展的邏輯再現(對歷史進行科學抽象的產物,即對於該歷史的規律性認識)。這就體現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運用了許多古典經濟學家用過的概念、範疇。但是,馬克思用的這些概念、範疇與古典經濟學家使用的概念、範疇有根本的區別,這就是古典經濟學家沒把這些範疇概念看成是現在關係的反映,他們也不善於把握範疇之間的運動和互相轉化。馬克思從歷史觀點出發,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作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指出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析必須充分揭示它的歷史特徵,即商品生產的普遍化。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也成為商品,勞動產品的價格形式成為社會生產的最一般的形式,人與人的關係是通過商品與商品的關係而顛倒地反映出來。馬克思在《資本論》的頭幾章通過對商品的分析的邏輯展開,闡明了簡單商品生產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轉化的具體歷史條件,因而揭示了資本這一範疇的真實的歷史內容。

在馬克思看來,我們的邏輯思維的進程必須在本質上符合歷史發展的過程。反過來,歷史的過程也只有在邏輯思維的進程中才能再現出來。應用歷史與邏輯的相統一的方法,要求撇開一些不必要的,反而使歷史過程模糊的偶然因素和次要成分,而且在概念範疇的順序安排上,也不必完全按照在歷史上起作用的先後進行安排,而是要按照事物的內在結構來決定其先後的次序。只有這樣,才能在邏輯範疇體系中再現歷史過程的本質。總而言之,歷史的東西和邏輯的東西既不是簡單的等同,又必須在本質上一致。這就是馬克思運用的歷史的與邏輯的相統一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思維進程和歷史發展的過程在本質上相統一) 

五、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

這一方法是《資本論》中最重要的一個方法。馬克思在構造其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時,成功地運用了從抽象上升的具體的方法,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形態這一複雜的整體能夠在思維當中複製或再現出來。由於這一方法是一個核心的方法,所以馬克思雖然沒有留下大篇幅的邏輯,但對此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當中作了一些說明。

馬克思強調,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邏輯的行程,不應該從實在的具體開始,而應當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原因是,具體之所以為具體,是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中表現為綜合的過程,表現為結果,而不是表現為起點,雖然它是實際當中的起點,因而也是直覺和表象的起點。感性的具體是我們最初的認識對象,而思維的具體是感性具體的理論再現。顯然,馬克思這裡講的抽象上升到具體,已經進入到理論層次上。由於思維具體是許多規定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過程中表現為結果,而不是起點。馬克思曾舉例說,研究經濟學就不能從人口開始,因為還沒有分析人的群分、各種各樣的特徵、各種階級之前,就不能從人口出發而推出經濟學的原理。最後這種研究只能得到整體的一種混沌的表象。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都有這種缺點。馬克思說,科學上正確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規定當作起點,在思維的形成中導致具體的再現。這時,我們得到的已經不是關於整體的一個混沌的表象,而已經是一個具有許多規定和關係的豐富的總體。從這一角度看,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思維掌握具體,把它當作思維中的具體而再現出來的一種方法。

那麼,既然要從抽象的規定出發,怎麼樣才能發現和把握作為思想形成起點的抽象規定呢?這就是要把作為感性具體的直觀和表象加工成概念,加工成抽象的規定。我們知道,不是從任何一個抽象規定都能夠上升到具體。只有作為科學分析的結果的抽象規定,才是思維形成的起點。只有商品的內在矛盾在潛在的形式上包含著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才能作為抽象上升為具體的邏輯起點。比如,在《資本論》的邏輯體系中最主要的、中心的範疇就是資本。但是,資本又不能作為邏輯形成的起點。對此馬克思也經過了一個思維過程。資本之所以不能作為起點,是因為資本這一具體(思維的具體)當中包含著各種規定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如果沒有事先對它們進行分析論證而從資本這一大的範疇出發,那麼邏輯線索就會混亂。馬克思說,如果沒有僱傭勞動、價值、貨幣、價格等等,資本就什麼也不是。這就是說,如果不搞清楚上述範疇,資本就成為不可理解的具體。因此,要界定資本這一具有許多規定的範疇,科學上的正確方法是按照商品到貨幣,貨幣到資本的邏輯行程,從資本主義財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發,才能在後來的上升過程中把構成資本總體的各個環節、內部結構複製、再現出來。

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的過程,必須要按照一定的邏輯程序來進行,而且要通過一環扣一環的邏輯中介逐步上升。比如,從商品到貨幣的邏輯中介就是商品的價值形式。從分析簡單價值形式到擴大的價值形式,再從擴大的價值形式到一般的價值形式,最後產生了貨幣。從貨幣上升到資本的邏輯中介是勞動力的買賣。只有勞動力成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而在市場上交換之後,才能產生資本。邏輯中介環節就是起到這種承前啟後的作用,如果缺少這種中介環節,就會在上升過程中犯邏輯跳躍的錯誤,體系就會缺乏嚴密性。

要正確地應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必須在科學抽象的基礎上,從一般的抽象規定出發,在思維的行程中逐步上升,把一些具體的規定性按照次序加入進來,最後綜合為思維當中的具體,並且在思維當中把具體完整地再現出來。這就是抽象上升為具體的方法。當前,在勞動價值論的爭論當中,有些人認為專門論述勞動價值論的是《資本論》第一卷,其中分析的是原始的、物物交換的簡單商品價值論,而現在商品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所以這種價值論已經過時。還有一些人認為在《資本論》的第一卷和第三卷中都講過勞動價值論,而且第三卷寫得比較好一些。這些觀點在方法論上都不懂得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資本論》第一卷需要把勞動創造價值放到非常純粹的形態(純粹並不意味著簡單)里,撇開各種(偶然的、次要的)因素進行抽象,再從這一抽象逐步上升到具體,到第三卷時就揭示出了生產價格、剩餘價值的生產、剩餘價值轉變為利潤、剩餘價值率轉變為利潤率等等。所以,這是邏輯發展的必然行程。應該說整個《資本論》都是講了勞動價值論,只有第一卷或第一卷側重講勞動價值論的說法不準確。

六、辨證的敘述方法

研究的方法和敘述的方法不同,它們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馬克思談到這一問題是由下面的事情引起。1872年俄國彼得堡的《歐洲通報》發表了一篇專門評論馬克思《資本論》方法的文章,認為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嚴格的現實主義,即是唯物主義的方法,但他的敘述方法則不幸是德國的辯證法,也就是說是唯心主義的辯證法。針對這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拔中,向廣大讀者闡明了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的聯繫和區別。實際上,這兩種方法在本質上一致,都是唯物主義的辯證法,但在形式上有區別。馬克思說:「當然,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佔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繫。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這一點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觀念地反映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好像是一個先驗的結構了。」這裡,馬克思說明了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的形式上的區別,闡明了敘述方法的形成過程。《資本論》第一卷前幾章是敘述商品到貨幣、到資本的辨證發展過程。這種抽象的理論敘述由於在形式上似乎是一個先驗的結構,所以有些人便認為這是思辨的結果,是純粹的邏輯演繹。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西方有很多人認為《資本論》有很多思辨的東西,顯然他們不懂得這一方法。為了消除這種誤解,馬克思說,通過批判使一門科學第一次達到能夠把它辨證地敘述出來的那種水平是一回事,而把一種抽象的、現成的邏輯體系應用到關於這一體系的模糊概念上,那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就是說,用概念的範疇體系表達研究以後發現的事物本身的轉化的關係與用哪一個邏輯體系去套,這不是一回事。要把一門科學辨證地敘述出來,並不是簡單地套用一種現成的邏輯公式就可以做到。一門科學的辨證敘述必須以一系列的研究和批判的成果作為前提(立足於客觀現實並有客觀內容),而且這種敘述的邏輯體系在思維當中也不是一次被構造出來,而是經過思維過程的不斷的反覆、修正、補充而逐步形成。

辨證方法有許多,這裡不能全部敘述。最後,我用恩格斯的一段話結束這一講:「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馬克思《資本論》不僅科學地論證了剩餘價值學說,而且還科學地制定了供研究使用的辨證方法。我們要善於學習和掌握馬克思《資本論》中的辨證方法,應用這一方法解決當前的問題。

勞動價值論

楊聖明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

2002年3月20日

我今天從《資本論》的角度來給大家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總題目下,講四個問題:

一、當前為什麼要學習和研究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當前,我國理論界在熱烈討論著勞動價值論問題。那麼,當前為什麼要學習和研究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呢?原因很簡單,我們要建設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強國,要由窮變富,由一個窮國變成一個富國。什麼叫富?就這一個字,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來說,必須弄清五個問題:第一,什麼叫富,什麼叫財富,或者什麼叫價值;第二,財富的源泉在何處,也就是說誰創造財富;第三,怎樣創造財富,創造財富的方式是什麼;第四,財富的具體表現形式。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資本主義的財富表現為一個龐大的商品堆積。我們現在也是這個問題,所有的東西均為商品,如桌椅、房子、電器、吃穿的都是商品,商品是社會財富,社會財富就是龐大的商品堆積,它的表現形式就是商品。第五,社會財富價值歸誰所有?即財富的所有權問題。研究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解決這五個問題。我們現在研究勞動價值論,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前四個問題,當然第五個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講了產權問題,但是主要是解決前面四個問題。什麼叫財富,財富源泉在哪兒,誰來創造財富,怎麼樣來創造財富,這些問題是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富強國家時,必須明確回答的問題,不能有絲毫含糊,只有正確回答這些問題,才能使我們在實踐中不走彎路。

對於這些問題,西方的經濟學大約討論了350年。從重商主義到重農主義,到亞當?斯密,到李嘉圖,一直到馬克思,前後大約經歷350年時間,主要都是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的。重商主義認為,財富就是金銀貨幣。重農主義認為農產品就是財富,除農產品以外的都不是財富,也就是說只有農業生產是生產。亞當?斯密和李嘉圖認為,所有的社會生產創造的東西都是財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的第一句話就是回答財富問題,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一句話也說資本主義社會財富,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就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這一句話是經過300多年爭論的。對這一爭論,亞當?斯密做了一個結尾。他在《國富論》中研究了國家如何富強,怎麼樣富強,也就是對剛才我所說的那四個問題,他都做了回答。英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強國應該說都是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建成的。特別是英國,英國的強大和英國經濟學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是同時進行的。就是說一面形成了《國富論》,一面又形成了一個富裕強大的英國。就是它的經濟學是為它的實踐服務的,它的實踐是靠這一理論指導的。西方經濟學300多年的歷史和英國、美國的歷史都是同步的,它們就是在這種經濟學的指導下發展強大的。

在中國,我們當前面臨的任務就是建設富強的、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關鍵是一個「富」字,要富強,要由窮變富。我們過去是很窮的,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一窮二白」。現在要建設成富強的國家,那麼怎麼由窮變富呢?我們需要中國人,中國的經濟學界重新寫一個《國富論》,就是社會主義時代的中國的《國富論》,闡明中國如何由貧窮變成富強。這是中國的《國富論》,不是亞當?斯密《國富論》。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一方面,要借鑒前人已有的成果,包括西方的亞當?斯密、李嘉圖的成果,也包括重農主義、重商主義所探討的成果,還要借鑒前人的實踐經驗,就是美、英等國建設富強的國家的經驗。另一方面,也要學習馬克思的理論,馬克思在這方面有全面的論述。在學習的同時,也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正是因為從這一點出發,所以我們今天來學習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了解什麼叫財富,怎麼樣創造財富,財富的源泉在什麼地方。

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或什麼叫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我歸納為十個方面的內容(至少有這十個方面):

(一)價值實體。價值實體,是指商品中消耗的人類的抽象勞動。馬克思曾經說過,把價值看作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和物化的勞動,對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就是說價值這個東西指的是抽象勞動。商品的二重性就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使用價值。與商品二重性相對應的人類的財富有二重性,或者兩種狀態。一種是自然性的狀態或實物性狀態,如桌子,它的形狀是四四方方,有四個腳、一個面,這是它的自然物體,它的效用就是供人們在它上面擺東西。所謂使用價值,一是指其商品體,一是指其效用,這個是自然屬性。物質財富的另外一個形態,就是從商品的價值來說,就是這個製造這一桌子時所消耗的人類無差別的勞動。

價值就是商品中凝結的人類勞動,這個「人類勞動」有幾個含義:第一,它必須是抽象勞動而不是具體勞動。具體勞動有千千萬萬種,每個勞動都不一樣。我們現在說的是把這個具體勞動抽象後的勞動。第二,它是凝結的勞動,而不是流動的勞動和潛在的勞動。勞動有三個狀態:潛在的;流動的;凝結的。作為價值的人類勞動,必須是凝結狀態的而不是流動狀態的和潛在狀態的勞動。第三,它必須是簡單勞動。把複雜勞動摺合以後的簡單勞動,把複雜勞動作為倍加的簡單勞動的勞動。第四,它是社會勞動,而不是個別的勞動。

這裡最重要的是馬克思發明的勞動的二重性理論,就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理論。這是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樞紐點,不懂得勞動二重性就根本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以,必須要對它有個深入的了解。從勞動二重性理論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只有理解勞動的二重性,才能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

在西方,對價值實體起碼有四種解釋:一,勞動價值論,即價值實體是勞動,這是以威廉?配第、亞當?斯密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論;二,供求價值論,即價值實體是供求,供應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匯點就是價值的所在。以馬歇爾為代表;三,要素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三個要素共同決定的,即勞動、土地、資本。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四,效用價值論,即價值的實體是效用,或者叫做邊際效用,效用和邊際效用決定商品的價值。主張這一觀點的是以門格爾、龐巴維克為代表的奧國學派。關於這四派,在第四個問題中還將提到,這裡不再展開。

(二)價值量。就是指價值的大小、價值多少的問題。商品價值的數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社會平均條件下,用社會中等的勞動強度生產一個使用價值所需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有宏觀和微觀雙重含義,微觀含義是指生產一個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含義是在《資本論》第一卷中講的。宏觀含義,是指社會生產這種商品的總量時所需要的必要勞動時間。生產總量所需要的時間,叫做宏觀上的社會必要時間。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講述了這一含義。

衡量價值量大小有三個尺度:內在的尺度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外在尺度是貨幣。如一個桌子值一百塊錢人民幣,這時人民幣就起到衡量價值大小的作用;衡量國際價值要以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為基礎。

(三)價值的形式。價值的形式,就是指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是一個商品和另一個商品交換的比例。比如一個桌子和一個茶杯進行交換,一個桌子等於四個茶杯,即1:4,這就是桌子的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有四種形式:簡單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貨幣的價值形式。貨幣是最高的價值形式,也是最完整的價值形式。用貨幣表現商品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就是一種交換價值,是一種最高形態的交換價值。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中,價值、交換價值、價格三個詞是有嚴格界限的,不能混淆。所有西方經濟學至今為止仍然都不區分這三個概念,都混同使用。這在現實當中會造成很多混亂。

(四)價值的實質。價值的實質就是商品中所能體現的人和人之間的經濟關係。人和人的經濟關係在商品經濟、市場經濟中就是商品和商品的關係,就是勞動和勞動的關係,是物和物的關係。反過來說,物和物進行交換時所體現的就是人和人的關係。經濟學表面上是研究商品和商品的關係,歸根到底是研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因為,商品背後是人。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既見物又見人,認識到了商品流動背後的人和人的關係、勞動者和勞動者之間的關係。而西方經濟學都是見物不見人的,他們不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經濟關係,而只講商品和商品的關係,即物和物的關係。馬克思說經濟關係是在物的掩蓋下的人和人的關係,必須通過物而看到人。真正的經濟學應該是既見物又見人,只看見物不看見人,只看見商品、貨幣、資本,而不看見人,這就會產生商品拜物教。

(五)價值的結構。價值結構,就是指價值內部的構成部分。價值由C、V、M三部分組成。C是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就是不變資本;V是指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獎金、各種福利,馬克思稱其為可變資本;M是剩餘價值,就是勞動者為社會,也包括為資本家所做出的貢獻。這三部分應該說也有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的含義。微觀含義是指一種商品的價值構成是由C+V+M組成。從宏觀含義上來說,是指整個國家的商品總量,也就這三部分組成。另外,還必須了解這三者的比例關係,C和V之比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C+V叫做商品的經濟學成本,V+M是新增價值,我們現在基本上是按這一點來計算增值稅。

(六)價值的轉型,即生產價格。價值是在《資本論》一卷中講的,而講價值轉型問題是在《資本論》第三卷。價值為什麼轉換成生產價格呢?一句話,就是由於利潤轉化成平均利潤。那麼為什麼利潤要轉化成平均利潤呢?這是由資本主義的一個矛盾所決定。等量資本帶來等量利潤,是所有資本的本質要求。反過來,等量資本在現實當中又難以帶來等量利潤。馬克思說這歸根到底由資本的有機構成所決定。因為生產價值的V在各個成本中的比重不一樣,也就是有機構成不一樣,所以等量資本不可能馬上生產出等量利潤。這樣,必然發生部門之間的資本競爭,通過競爭進行轉移,由低利潤的部門轉到高利潤的部門。轉移的結果是形成平均利潤,平均利潤一旦形成,價值就轉化為生產價值。用公式表示,價值構成是C+V+M,生產價格的構成是C+V+。資本主義社會在高級階段是按照平均利潤決定商品價格,而不是按價值。

(七)國際價值。國際價值就是指商品的價值超越國界而走向世界,在世界上的交換是按照國際價值和國際生產價格進行,這是馬克思的觀點。國際價值在《資本論》第一卷和第三卷都有論述,最早是在《資本論》一卷中論述「工資的國民差異」時提出來的。國際價值是由國際社會的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也就是國際上的抽象勞動。世界各國消耗的勞動都作為個別勞動來看待,因此科學技術水平高的,勞動熟悉程度高的國家的勞動,就是所謂複雜的高級勞動;窮國的,科學水平低的國家的勞動,在國內來說就是簡單勞動。社會必要勞動量在發達國家和落後國家的情況下不盡相同。

(八)價值的載體。價值的載體是指商品的使用價值,或商品體。使用價值是指商品的體,或自然物體,是指的商品的效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存在於商品體的內部,看不見摸不著。它通過這一商品的使用價值作為載體而存在。價值和使用價值是矛盾對立統一體,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需要注意的是,有兩種商品有特殊的使用價值:一個是貨幣,另一個是勞動力。貨幣這個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它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也就是價值表現的材料。勞動力這種商品也是特殊的,它的特殊使用價值是勞動,它能夠創造價值,是價值的源泉。它創造的價值要大於它本身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這就是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相同之處,它們就是在這個地方相互連接起來的。剩餘價值不過是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創造的價值大於它自身價值的那一塊。

(九)價值的余留。恩格斯曾經說過,在決定商品生產時上述對於效用和勞動劃分的衡量,正是政治經濟學的價值概念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余留的全部東西。這就是說,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商品和價值都要消亡,但是價值還有餘留,就是效用和費用的比較,換一句話就是我們現在的經濟合算。經濟合算就是把勞動消耗量和取得的成果進行比較,勞動的付出和勞動取得的成果進行比較合不合算。每一個企業家不管做什麼生意都必須要對投入的資金和最後取得的成果之間進行比較。只能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即所謂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作用。這就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倡導30多年的所謂「孫冶方紅線」,孫冶方的「價值規律萬歲」也是指這一點。

(十)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是指價值決定和價值運行的規律。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以等價交換運行。所以,有人把等價交換說成是價值規律,這也可以,但它不包括價值決定,單單說它是等價交換規律不夠全面。應該說,價值規律由兩個方面來表示,就是價值決定和價值運行。這樣,既包括了生產領域,又包括了流通領域。

以上是我講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內容,至少有這十個方面。如果再研究,還有價值的流通,價值的補償和價值實現,價值的分配等等內容。這十幾個方面相互聯繫密切,不是互相孤立的,它構成了一個體系,這一體系總體稱為勞動價值論。所以,我們不能把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說成一個問題或者兩個問題,它是一個至少包含以上十個方面內容的體系。馬克思曾批評過某些人片面的理解他的價值學說,或者對價值學說理解不全面。如,他批評過重農學派和重商學派。重農學派只要接觸到價值實體,就把價值僅僅歸結為使用價值,而重商學派把價值僅僅歸結為價值形式,這些都是片面的。所以,我們在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時,必須從這十幾個方面來理解,從一、兩個方面入手是不夠的,也不全面。

三、要深化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為什麼要深化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呢?原因很簡單,就是時代在發展,現今世界出現了很多新情況。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誕生,即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到現在已經有135年的歷史了,在這135年里社會生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歸納了五個方面:第一,高科技迅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科技,生產力有了巨大的變化。第二,產業結構有巨大的變化。馬克思在世的時候工業和農業兩個產業在社會生活中是大產業,第三產業還很微弱。而現在,第三產業、服務產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上升為主導的產業。美國農業產值僅佔3%—5%,工業產值只佔20%不到,服務產業佔75%到76%,美國的財富3/4是來自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是指金融、銀行、證券、保險、電信、商貿、旅遊、教育、醫療等等,都是第三產業。香港沒有第一產業,它的製造業佔15%,第三產業已佔到85%。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西方國家的第三產業所佔比重都在67%以上(都搞三產,倩誰人,供取吃喝穿用?)。從產業構成來說,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第三,經濟管理作用日益加強。不管是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經濟管理都在加強。沒有宏觀管理,就沒有市場經濟;如果沒有微觀管理,企業也就無法正常運行。由於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經濟生活的日趨複雜,管理就相應地日益重要起來了。第四,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是當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變化。第五,在我們中國,出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人類歷史上沒有過的現象,以前所講的市場經濟都是以私有製為基礎的,馬克思講的市場經濟也是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市場經濟。而我們現在講的是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公有製為基礎(……)。

正因為有了這些變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面臨著很多新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一)創造價值的服務勞動的範圍應該擴大。過去馬克思也曾講過服務產業、服務勞動,但是講的範圍很小。現在服務勞動的範圍擴展很大,而且成為主導產業。金融、電訊、商貿、旅遊、文化教育等在馬克思的眼裡都是不創造價值的,現在我們看這個產業,我認為是創造價值的。比如說金融,它是個很大的產業,它是創造價值的(操。。。。。。)。這些產業現在來看都應該列入創造價值的範圍內。但是,服務產業中是不是還有一些是不創造價值的呢?有。不創造價值的比如說有黃色的東西、毒品等。那麼究竟哪些行業是創造價值,哪些行業不創造價值呢?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服務行業11大類143個部門,哪一個創造價值,哪一個不創造價值要具體研究。我提倡大家研究這一問題。

(二)創造價值的管理勞動的範圍應該擴大。馬克思講的管理勞動創造價值是限在工廠之內,一個企業之內的管理勞動創造價值。現在的管理勞動的範圍大大擴展了。首先,出現了行業中介組織的管理勞動。比如說機電協會、進出口商會等等。其次,出現了政府的管理部門,特別是經濟管理部門。如管理鋼鐵行業的冶金部,過去管理石油行業的石油部,當然現在是石油局,等等。政府部門經濟管理創造價值嗎?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它限定為行業中介組織肯定是屬於創造價值,政府部門中一部分經濟管理部門,即真正的直接管理經濟的部門應納入創造價值的範圍。不能管理經濟的不能算在內。到底把管理創造價值的勞動擴展到哪一個地方,是擴展到行業中介組織,還是政府部門,而政府部門裡頭又擴展到哪一個層次上,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三)創造價值的科技勞動的範圍應該擴大。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講的創造價值的科技勞動是企業範圍內的科技人員的勞動,企業範圍以外的不創造價值。現在看來這個範圍也小了,應該擴大。我覺得應該擴展到社會,首先應該擴展到應用科技領域。科技有兩種,一個應用性的,一個理論性的,理論是基礎理論。不管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凡是應用科學都應該列為創造價值,因為它與生產是緊密相關的。而反過來,理論經濟學就不能列入創造價值。對這一問題可能有異議,可以進一步探討。到底哪些應該列入,哪些不應該列入,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四)經濟全球化要求我們現在按國際價值和國際生產價格作為市場價格的基礎。把國際價值和國際生產價格作為市場價格的基礎,這是經濟全球化要求的一種新趨勢。市場價格的基礎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價值為基礎。從商品生產誕生到資本主義的初期都是以價值為基礎的(簡單商品生產),就是說從奴隸社會的商品生產、封建社會的商品生產到資本主義初期,都是以價值為基礎。這在人類經過了幾千年。第二階段是以生產價格為基礎(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開始到資本和勞動力自由轉移而形成平均利潤的階段,經歷了150年左右。也就是從上個世紀馬克思登上歷史舞台以來的這個階段,這是資本主義比較發達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以國際生產價格為基礎。這是指在國際範圍內形成平均利潤,市場價格要以國際生產價格為基礎。在國際上,必須以國際社會的必要勞動(注意:這是國際價值,不是國際生產價格)為基礎規定市場價格。

(五)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徵是以公有製為基礎,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在這種情況下又出現了許多勞動的具體特點,比如大家比較關心的私營企業主的問題。有人說私營企業主的勞動是剝削,有人說是創造價值。我認為,私營企業主的勞動應該是具有創造價值和剝削勞動的二重性。

以上是我提出的需要發展的五個方面的問題,希望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

四、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西方價值理論的主要區別

(一)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區別。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指的是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它們的主要區別有四點:

第一,古典學派不懂得勞動的二重性,說不清什麼勞動創造價值,為什麼要創造價值。馬克思發現了勞動二重性,他指出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勞動之所以轉化成價值,是由市場經濟、商品經濟的特點決定。每個人生產的商品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那麼這個商品怎麼交換呢?每種商品都有不同的使用價值,無法比較它們的使用價值,商品不可能按效率來比較。具體勞動也不可比較。只有抽象勞動才能作為商品交換時的比較的基礎。抽象勞動創造價值,而價值是人和人發生關係時必須使用的一個範疇,沒有它,任何市場經濟都不可能進行。創造價值的勞動必須是抽象勞動,只有按抽象勞動才能進行商品交換。所以,馬克思說創造價值的不是具體勞動,而是抽象勞動。古典經濟學不區分這二者,沒有說清什麼勞動創造價值。

亞當?斯密由於不懂勞動二重性,所以得出了一個「斯密教條」。「斯密教條」就是把產品中的C去掉了,產品的價值實際上變成V+M兩部分。為什麼要去掉了呢?原因就一句話,即同一語的反覆。

第二,古典經濟學的價值論不懂的價值的實質,不能通過物和物的關係看到人和人的關係。價值的實質是人和人的關係,古典經濟學包括現在的所有的西方經濟學從來不講人和人的關係。而馬克思的理論既講物又講人,既講概念符號,又講價值背後所隱藏的人和人的關係、社會與經濟的關係。

第三,古典經濟學不區分價值和交換價值。古典學派對交換價值或者對於價值形式不做任何的分析,因此它也不懂得貨幣是怎麼來的,價格是怎麼來的,也就是不區分價值和價格。馬克思對交換價值進行過充分的分析。他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三節中專門講述了價值形式,可以說馬克思對價值形式的分析是前無古人。因此,他揭開了價值形式的謎,認識到了貨幣的起源和價格的起源,貨幣是怎麼來的,價格又是怎麼來的,是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從來沒有做過,也是不打算做的事情。

第四,不區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把使用價值、價值、交換價值都混在一起。就是說,他們從價值和交換價值中找出自然的物質原子,從價值中找使用價值的物質成分。這是針對效用經濟學而說。效用經濟學派的特點是,他們把使用價值與價值混淆起來,把價值說成為使用價值。當然,威廉?配第、亞當?斯密、李嘉圖他們也對這一點區分不清楚,有時區分,有時不區分。

(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要素價值論的區別。要素價值論是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9世紀的初葉,就是在1800年到1815年間提出。他認為三個要素生成價值,即勞動生出工資,土地生出地租,資本生出利潤。這就是他的「三位一體」的公式。顯然,薩伊把物化勞動或資本(不變資本),也就是把機器、廠房,設備,原材料當作創造價值的源泉,起碼是它要創造一部分。就是說,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共同創造的價值,這是它的核心觀點。這實際上是否定了勞動價值論。物化勞動是不能創造價值的,物化勞動只能轉移價值(折舊、耗損),即把原材料的價值、機器設備的價值轉移到生產的產品中。馬克思的價值論是一元價值論,不是二元價值論或三元價值論,馬克思認為只有活勞動才能創造價值。

那麼,物化勞動為什麼不能創造價值呢?第一,物化勞動是活勞動轉化而來的,它的本源是活勞動。機器、廠房、原材料、設備等等都是從活勞動轉化而來的,沒有活勞動就沒有這些東西。第二,物化勞動是靠活勞動進行推動才能有經濟的生命。機器廠房、原材料不過是一堆死物,只有用活勞動進行推動,它才能發揮經濟效用。第三,價值是一種生產關係,只有勞動者進行活動,才能體現人和人的關係,死物不可能體現出人和人的關係。

使用價值的源泉和價值的源泉不一樣。使用價值或者現在叫做物質財富,它的源泉是多元化的。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里引用了威廉?配第的話,說「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就是說,生產使用價值的時候必須要有土地和勞動兩個要素。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還認為,使用價值的源泉除了勞動以外,還必須要有生產資料。就是說,使用價值的源泉包括勞動、土地、資本,還有自然條件。而價值的源泉只有活勞動。我們在理論上應該區別使用價值的源泉和價值的源泉,不能把它們混淆,現在有人就把使用價值的源泉當作價值的源泉而論述問題,從而引起很多混亂。

(三)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供求價值論的區別。供求價值論認為商品的供求關係決定商品的價值,也就是供應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會之點決定商品的價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供求價值論的主要區別是:供求價值論認為價值是由流通領域決定的,而馬克思認為決定價值的是生產領域,而流通領域是實現價值。供求可分為長期供求和短期供求,長期供求影響價值形成,短期供求影響價格的形成。但它不是決定價值,決定價值的仍然是在生產領域。在價值的實現領域產生三種情況:嚴重供不應求;嚴重供過於求;供求基本平衡。這三種狀態對價值形成都有影響,但不是主要決定因素。

(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區別。效用價值論是在19世紀的70年代後期一直到90年代,在馬歇爾的供求論出來之前流行的理論。這個學派認為效用決定價值,就是商品的價值大小是以商品的效用,特別是主觀效用、邊際效用所決定。如麵包,它有沒有價值、價值有多大,是由它的效用而定。對於非常飢餓的人來說吃第一個麵包的效用最大,第二個麵包的效用就低,第三個麵包效用更低,第四個麵包對他而言就沒有效用了,甚至有反作用。所以,第一個麵包的價值最大,第四個麵包就沒有價值了。效用決定價值的大小,這是效用價值論的基礎原則。這實際上是用商品的使用價值來決定商品的價值,把價值與使用價值混在一起。使用價值不能決定價值,決不能用使用價值作為社會的尺度,衡量社會經濟關係。任何商品的使用價值都不能代替其他商品的使用價值。我們知道,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使用價值是價值的載體,並不是使用價值決定商品的價值。

《資本論》中的貨幣金融理論

李揚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

2002年3月27日

在《資本論》中,論述貨幣金融問題很散,比較集中論述是在第一卷的前幾章和第三卷的幾章中。在第一卷中,馬克思關於貨幣金融學說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貨幣的產生。這是馬克思對自己提出的一個任務,因為當時對貨幣的產生問題有很多的誤解,需要澄清;第二,貨幣的屬性;第三,貨幣的職能;第四,在簡單商品流通條件下的貨幣的流通問題。現在有很多人在談的是關於第一卷的貨幣流通問題。《資本論》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龐大的體系,有很多問題馬克思都討論過三次。第一次是在最抽象的層次上討論,第二次是把流通因素加進來,把生產和流通作為一個統一體討論,第三次是在現象形式上加以討論。所以,討論一個問題,比如討論貨幣問題,它在第一卷中有個定義,第二卷中有個定義,第三卷中又有個定義,因而經常讓人引起誤解。第一卷和第二卷的闡述,對於解釋、說明現實中的貨幣現象常常是不適用的。所以,在讀馬克思的著作時應該特別注意這一問題。我認為,首先要了解其方法和結構,就是他的三段式,之後再去考慮馬克思是在哪一個層次上講這一問題的,這樣才能避免誤解。西方一些人攻擊《資本論》,說馬克思對一些問題的定義、概念不嚴謹,每一個問題至少有三種解釋,而且這些定義互相之間又不是協調一致。這顯然是不懂得馬克思的方法。

以上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貨幣金融問題的簡單的線索。沿著這一線索,我概括出了十一個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貨幣的本質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整個(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在談勞動價值論的時候,一定要涉及到產品為什麼成為商品,商品有什麼矛盾,這一矛盾又怎麼展開。在討論這些基本問題的時候,就產生了貨幣問題。因為,貨幣事實上是商品的內在矛盾的集中體現,而且是商品內在矛盾的展開和解決(當然是外在的解決,沒有最終解決)。

按照馬克思的思路,了解貨幣的起源,理解貨幣的本質,應當從理解商品產生開始。商品生產是產生於分工和私有制,兩者缺一不可。有了分工就有了交換,這種交換可以是商品性的交換,也可以是產品性的交換。分工是一個沒有社會屬性的技術性的條件,可以說分工是經濟學永恆的主題之一。從分工只是產生了交換,並不必然導致商品生產。只有分工的各個主體都是私有者的時候,產品交換才會以商品交換的形式出現。商品交換一出現,人們就要斤斤計較,這樣就要有價格,就要衡量它的價值。由於商品交換的過程中要處理越來越多的這種價值的比較、價格高低的衡量問題,於是就出現了一種特殊的東西作為衡量的標準,這就是貨幣。貨幣產生的線索大體上是這樣的。但這是外在的。西方經濟學也是這樣談這一問題的。馬克思與他們不同的是,他指出了這種交換過程的矛盾導致貨幣產生,實際上是解決了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的關係、社會勞動和私人勞動的關係。所以,馬克思把這一問題上升到了一個更深的社會人文的層面。

那麼,這麼思辨地講這些問題的意義何在呢?我認為,經濟學的變化可以在現象形態上進行,西方經濟學到現在為止都是這樣變化發展的。但是,革命性變化、里程碑式的變化必須要和社會經濟形態和人的活動等本質的東西聯繫在一起才能實現。比如,新制度經濟學之所以有很大魅力,是因為它對人們熟知的一些東西進行了一些新的概括和解釋,而這種概括是很有意義,它有助於我們理解問題,有助於我們更自覺地加入這一過程,從而聯想到其它一些問題。但它是一朵非常鮮艷的,卻不結果的花。應當說,馬克思在這方面的貢獻比新制度經濟學的更多,他在這一基礎上展開了其龐大的體系,而且這種體系到現在為止被公認為是最有魅力的體系,具有巨大活力的體系。

二、價值形式的發展

在把握了貨幣的本質之後,馬克思用相當多的篇幅分析這樣一種本質的展開過程,研究了這一本質怎麼通過一種物質的形式、一種商品的形式來展開。馬克思認為,價值形式有四個階段:簡單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馬克思對每一個階段都做了非常細膩的分析。

(一)簡單價值形式上,需要強調以下四點:首先,簡單價值形式的公式是:X量商品A=Y量商品B。這種形式是存在於物物交換時期,它的本質就是商品的價值表現在另一個商品的使用價值上。其次,這時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的矛盾、社會勞動和私人勞動的矛盾開始展開了,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開始展開了。就是說本來內在於商品之中的矛盾,物化為兩個商品之間的關係。第三,在這一時期的交換是偶然的,商品還沒有出現,就是說生產物在交換之前不是商品,只有通過交換才能成為商品。所以,價值量的確定非常不科學。最後,在這樣的簡單價值形式下,具體勞動成為它的對立面——抽象人類勞動的表現形式,私人勞動成為它的對立面——社會勞動的表現形式(交換物的價值通過彼此的使用價值量來體現)。

(二)擴大的價值形式的公式是: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這個時候,價值形式在擴展。一種商品的價值,如商品A的價值表現在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上。之所以有這種變化,是因為交換已經變為經常性,而且有一部分商品有意為交換而生產。這時已經有了商品交換,但是還沒有商品生產(在物物交換的時候連商品都沒有)。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裡也就是這種有商品交換而無商品生產的情況,人們只是把剩餘的東西拿去交換,而完全為交換而生產的東西的比重很小(?)。

(三)一般的價值形式的公式是:

20碼麻布

這個時候,商品價值的表現:首先是簡單的,因為所有商品的價值都體現在唯一的商品上。這一等式變化的背後是個社會的過程,涉及到許多變化、反覆的爭奪、反覆的爭鬥。其次,它是統一的,因為都是表現在同一的商品上。它們的價值形式是簡單的和共同的,因而是一般的。馬克思用這一段話非常經典地概括了從擴大的價值形態向一般價值形式形態轉換的過程。現在有很多人在討論金融問題,其中一些人認為金融問題在數學上表達非常簡單。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在數學上表達很簡單,但在經濟上卻是不簡單的。第三,這個時候,一切商品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可以進行比較。

(四)貨幣形式階段的公式是:

2盎斯金

這裡有一句著名的話:金銀天然非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在一般價值形式的階段,全社會的各種商品的價值都用統一的一個商品來表現。接著,就要找一個最方便的表現,這一表現就是金銀。所以,貨幣天然是金銀。但是金銀天然非貨幣,在金銀成為貨幣之前要經過一系列的尋找過程,如,綿羊、茶葉、上衣等等,最後,人們才自然地認為金銀最合適。因為:1.金銀是同質的;2.純金銀容易分割;3.體積小而價值量大;4.不易損壞。

馬克思談過這些很抽象的但決非空談(非思辨的)的價值形式變化之後,很快過渡到了另外兩個問題。一是紙幣。馬克思清楚地指出,紙幣是從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中產生。因此,紙幣只是流通手段的代表,紙幣是貨幣的說法不正確。馬克思在這裡講的是歐洲的情況。在歐洲,是國家發行紙幣,而銀行券之類的東西是由銀行來發行,是私人發行。所以,這對沒有這種情況的中國人來說,不太好理解。那麼,怎樣從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中產生紙幣呢?這一過程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鑄幣的偽造。貨幣天然是金銀,而金銀一般都是散的,每一次交易時都要稱其重量,所以非常麻煩。於是人們就開始鑄幣,標明這一鑄幣含有多少金銀。鑄幣方便了流通,但同時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鑄幣上標明了其價值,但它又作為商品是否是值這一標明的價值就很難說。完整的鑄幣應該是在其上面標明的價值和作為商品去賣時的價值應該一樣。但是,它一旦流通就不一樣了,人們對其實際包含的價值並不太關心,逐漸這種鑄幣作為價值代表和它本身的價值相脫離。第二階段,就是輔幣的發行。輔幣索性就用不足值的金屬來充當貨幣,它的表面價值、代表的價值與它本身的價值不一致。輔幣的發行也使得貨幣的流通手段的職能抽象化,於是人們就想到了用更不值錢的東西來代替它。這樣就進入了第三階段,即紙幣出現。紙幣有四種屬性:1.它是強制流通的;2.它是基於財政需要發行的貨幣;3.缺乏保證迴流;4.紙幣只有在流通中才有價值。紙幣所以能夠流通,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的強制,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把它當作交換手段。人們關心的是它的交換能力,而不是關心它是否有內在價值。

另一個是信用貨幣。馬克思當時是從廣義上講信用貨幣,有匯票、支票和銀行券。現在講的信用貨幣主要是銀行券。按照馬克思的說法,這種信用貨幣有雙重特徵:一是,體現債權債務關係;二是,以信用為基礎的貨幣符號。這一定義,今天依然有用。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在貨幣發行、貨幣流通活動中出現了金融。籠統地說貨幣和金融差不多,但如果仔細研究問題,就可以發現它們的不同。在信用貨幣中,貨幣和金融是合一的。第二,它用金融過程來完成貨幣供應。在西方,最早把貨幣問題當作金融問題來討論的是金融學說。因為,那時貨幣是金銀,沒有什麼創造問題,私人、國家都不能創造貨幣,而只有金銀的借貸問題,即金融。然後,隨著銀行的出現、銀行券、匯票、支票之後,人們才開始研究貨幣,才有了貨幣學說。英國著名經濟學凱恩斯之所以著名,不是因為他寫了《通論》,創造了宏觀經濟學,而是因為他當時寫了關於貨幣問題的兩本書。信用貨幣有三種屬性:首先,它是一種兌現的貨幣。這種貨幣是可兌現的,或者是它能夠變成實際的商品和勞務。其次,它是一種債務貨幣。最後,它是一種可調控的貨幣。

三、貨幣的職能

馬克思認為貨幣有五種職能,這五種職能在流通中展開。首先,貨幣是價值尺度。其次,貨幣是流通手段。整個商品流通由於貨幣的介入而分為買和賣的兩個過程,同時,出現了時間和空間的差異。這個時候,流通手段的職能就發揮作用。就是說,買和賣分開了,人們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過去在沒有貨幣的時候,買和賣必須同時存在。第三,價值貯藏的職能。由於流通手段把交易過程分為買和賣兩個過程,貨幣就具備了價值貯藏的職能。這種職能的存在,使得人們可以不必把當期的所有收入都消費掉,於是就有了儲蓄,或者說它使得儲蓄有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如果沒有貨幣,儲蓄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儲蓄的規模是非常小的。貨幣貯藏職能的出現,也衝破了個人的投資和儲蓄的硬性的關聯。第四,支付手段的職能。就是說可以借貸,可以賒賬。貨幣的價值貯藏功能使得儲蓄和投資越過了實物的形式,而支付手段使投資和儲蓄的行為可以越過個人的約束。第五,世界貨幣的職能。在世界範圍內它的所有這些功能都將發揮作用。

四、貨幣流通

馬克思討論了三種貨幣流通:金屬貨幣的流通、信用貨幣的流通、紙幣的流通。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討論了混合流通。

關於金屬貨幣的流通問題,要注意四點:第一,金屬貨幣流通是一個非常分散化的運動,它從無數不同的點出發,又回到無數不同的點,這是金屬貨幣流通的一個突出特徵。所謂從無數不同的出發,是指人們取得貨幣材料、取得金銀不是一個有組織的社會活動。進行這種分配後,把這些金銀作為貨幣進入到流通,這完全是個無組織的活動。同樣,交易結束後,金銀也同樣回到無數不同的點上。所以,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不存在貨幣調控的問題。第二,金屬貨幣的流通本質上就是商品流通。這是它不同於紙幣流通、信用貨幣流通的最主要的差別。第三,貴金屬的貯藏具有蓄水池的作用。第四,貴金屬能夠如此,是因為貴金屬的價值不變。而且,只有貨幣的價值不變的時候,才能有前面三條。在金屬貨幣時期,上述四點缺一不可。

信用貨幣流通的發行條件就包含著回籠的條件。它所形成的是以銀行為中心,以商品世界為圓周的輻射和反射的運動。信用貨幣流通時,其整個貨幣的發出和回收都是以銀行為中心,而且貨幣的發出用貼現方式或抵押的方式。在當時,信用貨幣流通是有雙重保證的:第一,它背後有真實的活動、真實的物品作為整個貨幣發行的基礎。這是它的信用保證。第二,它同時承諾隨時持這一券或幣到銀行換回黃金。這是它的所謂金屬保證。

紙幣的流通中應注意四個問題:第一,紙幣的流通是一個無限分散的運動。紙幣一旦離開它的原始點即政府,就會立即分散。第二,從起源來說,紙幣流通是國家強制佔有社會財富。它不像金屬貨幣,它投入流通時沒有一個賣的過程。第三,紙幣一旦進入流通,就不可能再拋出來。離開流通,紙幣就會失去其價值。第四,紙幣流通有通貨膨脹的傾向。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在整個《資本論》三卷中對通貨膨脹沒有足夠的重視,因為當時通貨緊縮好像是一個主要趨勢。當時雖有紙幣流通,但不佔主導作用,金屬貨幣流通佔主導作用。但是,他闡述的這個原理,可以用來解釋通貨膨脹。

把三種貨幣流通放到一起,就是混合流通。馬克思作研究的時代,就是混合流通的時代。馬克思曾指出,人們之所以對貨幣有這麼多的不正確的看法,就是因為人們沒看清它是一個混合流通時期,就是容易把一種規律與另外一種規律混淆起來。當時貨幣制度比較混亂,因此對貨幣的理解也比較混亂。混亂的原因,就是把金屬貨幣流通規律、信用貨幣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混為一談。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中談到了這三種貨幣流通混合的同時分別執行的職能。他認為,在混合流通時期,金屬貨幣更多的是發揮價值貯藏的作用。無論是個人的價值貯藏,還是銀行作為它的準備的,還是國家作為的財富,都是把黃金作為價值貯藏的;信用貨幣更多的是發揮支付手段的職能;紙幣更多的是發揮流通手段的職能。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三種貨幣有不同的轉換。在馬克思的時代,在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全社會都會去追求實實在在的東西,即黃金,於是就會出現貨幣危機和信用危機。

儘管是混合流通,它依然是個簡單貨幣流通,是一種消極性的貨幣流通。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貨幣流通都是消極的。因此,就沒有貨幣當局用貨幣流通手段來干預經濟的問題。它之所以是一種消極流通是因為:一,它僅僅是商品流通的產物,自己沒有獨立的品格。二,金屬貨幣的流通決定了這種貨幣流通的性質。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中,還討論了資本主義貨幣流通。雖然篇幅很多,但從貨幣、金融學的角度講內容不多。馬克思用很多篇幅討論了貨幣、貨幣資本、作為收入的貨幣、作為剩餘價值的貨幣、作為資本的貨幣等等。所有這些貨幣,只是流通中的貨幣的一個部分,無非是執行的功能不同而已。

五、借貸資本

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講了關於借貸資本的問題。這裡談到的是資本作為商品出現,或者說貨幣作為資本變成了商品。借貸資本是所有權的資本,借貸資本家據此而索取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借貸資本是最明顯的商品拜物教,它掩蓋了剩餘價值產生的一切痕迹。

在談借貸資本時,馬克思下了很大工夫談了比較早期的借貸資本,即高利貸資本。首先,高利貸資本作為生息資本,是同小生產、自耕農、小手工業相適應的,今天依然如此。其次,高利貸是一種非常消極的經濟現象,它不改變生產方式,而是像寄生蟲那樣緊緊地吸它身上,使它虛弱不堪。馬克思說,如果說高利貸資本有積極的作用的話,那就是它的破壞作用。它破壞了小生產的基礎,破壞了自耕農和小手工業的基礎。而現在,在一些先進的國家高利貸資本仍然存在。所以,高利貸資本可能有了與過去不同的作用。對此怎麼解釋呢?按照馬克思的方法,高利貸資本如果依附於傳統的小農經濟,它就會發揮小農經濟時的作用。如果它依附於資本主義信用制度下,它的性質就取決於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信用制度。所以,現在一些發達國家的高利貸已經不再佔主導地位,而且現在的高利貸也不像以前那種壓榨的、敲骨吸髓的高利貸。第三,資本主義的現代銀行制度是高利貸資本的對立物,所以,隨著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高利貸資本逐漸失去了壟斷地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前,可以說高利貸資本是生息資本的主要形式,而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特別是隨著資本主義信用制度、銀行建立,它只能在邊邊角角進行活動。

在前資本主義時期是高利貸資本為主,而到資本主義時期後,就有了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信用資本。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它是商業信用為基礎的。就是說,它是以實實在在的生產、交換活動為基礎。第二,銀行信用是這種信用的主要形式。資本主義的信用必須服從於生產和交換,而且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的信用所取得的收益只能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可能像高利貸資本那樣特別高。因為,沒有產業資本,就沒有它的收益。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以前是高利貸資本主導生產,而現在是生產主導信用。

這裡,馬克思還談了很多關於借貸資本積累問題的問題,論述得很分散,但是非常寶貴,現在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因為中國現在正好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再生產過程停滯下的借貸資本的積累問題,也可以說是遊資的出現和積累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期,資本就被從現實生產中抽出來,這時候的資本供應是過剩的。可以說,每一次以過剩為特徵的經濟危機都會使得一部分資本排擠出來,變成過剩資本,變成遊資。中國在過去如果說出現經濟周期的話,都是以短缺為特徵,不可能有資本被排擠出來,在什麼時候資本都是稀缺。只有在以過剩為特徵的經濟周期時期,才會有貨幣被排擠出來,出現遊資。在國際上,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就有了過剩資本,它們到處尋找投資機會。對中國來說,據我的研究,從20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過剩,1996年之後過剩已非常明顯。這種過剩是由過剩為特徵的經濟衰退造成的。另外,在現實中還可以通過純粹技術手段來實現資本的積累,產生過剩資本。

第二,從現實的生產中不斷地排擠出來的一種與現實資本相聯繫的借貸資本的積累。在現實中,有一些間歇性的資本會閑置。比如,產業資本家預定用於擴大再生產的積累沒有積累到一定的時候,他就把它作為過剩資本放到銀行或貸給別人。還有,用於個人消費的積累,由於不會馬上用完,它也會形成一定的積累。但是,與現實生產相聯繫的這些借貸資本的規模是有限的,一般不會形成遊資。形成遊資的是,在再生產周期過程中不斷被排擠出來的資本,這些資本又由於金融技術手段的發展,會興風作浪。

現實資本積累和借貸資本積累總是有差別。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在於借貸資本方面,而不是在於現實資本方面。這種差別有消費性積累、補償性積累、被生產過程排擠出來的積累。借貸資本的供求和現實資本供求之間的也有差別。對現實資本的需求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對借貸資本的需求是對現實資本的需求加上其他需求,就是純粹的金融方面的需求。

六、虛擬資本

虛擬資本是生息資本的一種特殊形式,通常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給它的所有者帶來定期收益的一種資本。虛擬資本形成的前提是收入的資本化。馬克思說,把每一個有規則的會反覆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的計算把它算作是按這一利息率貸出的資本會提供的收入,這樣就把這一收入資本化了。

股票、債券等等是虛擬資本的主要形式。馬克思在《資本論》研究中講虛擬資本時,一直是分開兩部分。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時候,公司債券非常少,所以它研究的也非常少。我們知道,公司債券是股份公司相當發達的時期才會產生,而當時是剛剛建立股份公司的時期。因此,馬克思研究的虛擬資本,主要是圍繞股票和國債券進行。馬克思講虛擬資本,主要是從兩種含義上使用的:一種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泡沫、虛擬,也就是說它的規模超出了這一資本的基數。另一種含義就是雖然持有它卻不能支配它賴以產生的基礎。馬克思更多地是從這一意義上去講虛擬的含義。現在所說的虛擬一般是指泡沫,馬克思當時所說的虛擬大致上說的是它不代表真實的東西,不支配那個資本,有股票但不一定會掌握股份公司。

馬克思對國債券基本上沒有肯定的評論,他認為這些都是資本被非生產性地消費掉了。馬克思是非常講究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區別,他認為生產性的是好的,非生產性的不好。他肯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肯定它的生產,因為它能增加財富。而他最痛恨的非生產,把錢投入到奢侈性消費。而當時在歐洲,發國債都是為了消費,是為了打仗,所以馬克思非常痛恨它。

對虛擬資本的運動,馬克思也作了一些闡述。首先,它們的市場價值會隨著它們有權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發生變化。其次,價格的漲落與利息率成反比。第三,借貸資本的積累通常會大於現實資本的積累。

總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的虛擬資本,是考察它是否代表真實的東西,它賴以形成的財富在還是不在的問題,而不是現在所說的把一個東西吹成一百倍的概念。所以,我們在運用馬克思的虛擬資本理論分析現代的股市泡沫問題時應該特別注意。

七、資本主義信用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信用問題闡述比較多。歸納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資本主義信用有均衡全社會利潤率的作用。通過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流動,迅速拉平全社會的利潤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其實是在講資源配置的問題。第二,資本主義信用可以節約流通費用。因為,信用貨幣會使得現實貨幣流通量減少,會節約與金屬貨幣相關的各種勞動和資源消耗,提高流通速度。這一點,使我們又一次感覺到馬克思的偉大。最近兩年,我們的貨幣當局在推動商業票據以及相關的票據貼現、轉貼現、再貼現,大量地減少了現實貨幣。這對節約與金屬貨幣相關的各種勞動和資源的消耗,從而提高流通速度,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今年有所變化。第三,加速再生產過程,促成危機。所有關於促成危機的作用,都是基於買和賣分離。信用的產生,使買和賣有了更大規模的分離。第四,它促進了股份公司的建立,促進了資本的積累和集中,促進了經營者和所有者的分離。西方所謂的經理革命和我國最近幾年才開始追求的所有者和經營者分離的問題,馬克思很早以前都已經說過,而且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對很多問題馬克思都已看到,只是由於當時條件所限而沒有展開研究。馬克思認為,因為股份公司的建立,資本揚棄了它的私有性質,變成了社會資本。就是說,股份化不是私有化,而是把私有制變成公有制了(赤裸裸的歪曲)。對這一問題有很多爭論,需要進一步研究。

八、國家信用

馬克思對國家信用根本就不看好,是否定的。但這裡馬克思講了一個事情,非常值得我們作為一個例證來研究。馬克思說,英格蘭銀行建立的時候,第一筆生意就是以8%的利率貸款給政府。也就是說,它買進了一筆政府債券,放出一筆英格蘭銀行的債券,資產面是一筆公債,負債面是一筆鈔票或現金。英格蘭銀行有了這批公債後,基於此它不斷地通過存貸活動展開了商業銀行的活動。馬克思對這一事情雖然引證的特別多,但評價很少,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結論。這一問題,值得我們作為例證來研究。

馬克思還認為,國債制度和現代稅收制度是相輔相成的。這是在國家信用方面馬克思提醒我們的一個要點,需要注意。

九、信用制度下的貨幣流通

在信用制度下,就有了貨幣流通問題。內容很多,這裡不再細說。在流通問題中,有兩個到現在依然有現實意義的問題需要關註:一是通貨主義的主張,一個是銀行主義的主張。馬克思對這兩派的觀點沒有特別多的結論性的意見,但是有大量的引證和評價。

當時由於中央銀行制度剛剛形成,因此對中央銀行的活動有很多爭論。通貨主義學派有三種主張:一,發行鈔票都必須是百分之百的要有黃金準備。這顯然顯示了當時金屬貨幣在流通中佔主導地位的現實。二,發行權應當集中在英格蘭銀行。這是強調了中央銀行的功能。三,英格蘭銀行應當劃分為發行部和銀行部兩部。這裡強調的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分離。因為當時英格蘭銀行把發行貨幣和經營貨幣都放到一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把中央銀行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放到一起。通貨主義學派認為要改變這種情況。在當時的爭論中,通貨學派的主張佔了主導地位,其結果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銀行法。所以,通貨學派的高明之處,一是提出了第一部銀行法,二是主張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分離。而它的失敗之處是把貨幣供應非常嚴格地束縛在金屬之上。也就是說,它使得中央銀行無法有貨幣政策,沒有調控。所以,馬克思說:「這個銀行法由於在決定性時刻人為地增加了對貸款的需求,即增加了對支付手段的需求,同時又限制它的供給,就促使利息率在危機時期上升到空前的高度;所以,這個銀行法並沒有消除危機,卻反而使危機加劇了,以致達到了不是整個產業界必然破產,就是銀行法必然破產的程度。危機曾兩次(一次在1847年10月25日,一次在1857年11月12日)達到這個高度;當時政府暫停執行1844年的法令,解除了銀行在發行銀行券上所受的限制,而這個辦法已經足以把兩次危機都克服了。」這裡,馬克思闡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貨幣政策問題。

與貨幣主義學派對立的是銀行主義學派。銀行主義學派認為,流通過程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完全取決於社會需要量,銀行不能左右它。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述說:「銀行券若無需要,銀行決難發行。金幣與紙幣通常作為支付手段流入市場,銀行券則以貼現貸款的方式發出,到貸款期滿後所發出的銀行券又依然流回於銀行。所以,銀行券決無限於過多以至泛濫於市場之理。」貨幣學派認為用黃金來調控貨幣,而銀行主義學派卻認為調控貨幣不需要與黃金連在一起,社會需要多少就發行多少,而且用貼現的方式保證它迴流。馬克思基本上同意這種看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說,流通中的銀行券的數量是按照交易的需要來調節的,並且每一張多餘的銀行券都會立即回到它的發行者那裡去。現在,美國的聯邦儲備法基本上是以銀行主義的理論為基礎。

銀行主義學派雖然脫離了硬邦邦的金屬的束縛,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危機時期由於真實票據減少,貨幣供應還是會大幅度減少,從而加劇危機。所以,應該找到一個新的基礎,不受黃金的約束,也不受社會需要量的約束,只受政府的自由意志的調控,這個基礎就是公開市場的操作。公開市場的主要操作對象是國債。銀行最早是買賣黃金,然後是買賣票據,也就是貼現。但這些都要受到束縛,都滿足不了中央銀行的逆風向調節的要求。而在國債上中央銀行找到了完全地擺脫這些束縛的出路。這時,就出現了貨幣理論。因為,黃金和商業票據是自動或基本上是自動調節貨幣,只有在自主調節貨幣時,貨幣理論的產生才有可能。

十、利息和利息率

馬克思對有幾個問題論述,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首先,他認為利息率的高低應該有界限,即零和平均利潤。其次,他不認為有自然利息率存在,但認為存在平均的利息率,而且這個利息率有下降的趨勢。下降的原因在於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基本傾向是過剩,也就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生產會過剩、商品也會過剩,其結果是物價下跌,利率下降。當然,利息率在經濟周期中有變動,馬克思對此也進行了論述。

十一、世界貨幣

對這一問題,馬克思講的不是特別多,但是他談到匯率的調節作用。要注意的是,馬克思所說的世界貨幣是黃金,整個的調節是以黃金本位為基礎的。不能把這種調節完全搬到現在的無黃金準備的貨幣制度上,但馬克思的思路非常清楚。

我們不能要求馬克思對現在的問題做出現成的答案,在現實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回到他的方法上,馬克思的方法是永存的。(讀書非為求答案,而是求方法。)

剩餘價值理論

裴小革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2002年4月3日

我所分擔的這一講是剩餘價值論。廣義地來講,整個《資本論》講的都是關於剩餘價值的理論,剩餘價值的生產、流通和分配。狹義地來講,主要是闡明剩餘價值概念的這幾章、這幾篇,就是今天要討論的內容,它的內容是包括《資本論》的第一卷第二篇到第五篇,也就是第四章到第十六章,一共四篇十二章。從篇幅上來看,相當於《資本論》第一卷的一半。這些內容與《資本論》的第一篇「商品和貨幣」共同構成了《資本論》的基礎,也可以說是馬克思整個政治經濟學體系的基礎。這個部分是確立馬克思剩餘價值學說的部分。在這幾篇當中,馬克思採取先研究貨幣再研究資本的方法,確立了剩餘價值的概念,指出了出現於市場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力,修正了李嘉圖的利潤理論,通篇揭示的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矛盾和本質規律。

我們認為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作為一種結合生產關係解釋分配關係的學說,對於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係和作用都做出了非常科學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的剝削問題,為科學地解釋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各階層的實際作用和應得利益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這個學說在當前是非常有用的,其他的學說是無法替代的。

在馬克思這個學說提出以前,按照一般人的認識、根據社會表面現象進行的分析,認為在封建社會是地主養活了農民,資本主義社會是資本家養活了工人,因為他們有錢有地,處在一種支配的地位。雖然古典經濟學家,特別是李嘉圖提出了勞動價值論,承認了勞動者在生產中創造價值的作用,但是在他們的理論里,雖然價值、財富是勞動者創造的,但是按照自然規律(他們把市場經濟運作看成是自然規律),勞動者也就是工人只能得到維持最低基本生活費用的工資。這是自然的,是不可改變的,而且也是對生產、經濟發展有利的。只有馬克思的理論揭示了這種「自然秩序」有(任何事物,如果它是「自然的」,它就必定是「歷史的」,也即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可變的,而不是永恆的、絕對不變的。它做為事物,或歷史發展一定階段的存在,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合理性導致了它的必然產生和發展,不合理性預示了它的必然滅亡)對生產力發展不利的方面,有局限性。隨著資本積累的不斷進行,勞動者得不到他的勞動成果,總是處在一種被壓迫、被剝削、被奴役的地位。如果這種狀態持續進行,兩極分化持續,當時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狀況是不能維持的。

指出了勞動者的利益所在和他們的利益擴大對發展生產力的作用,是馬克思的一個功績。其他的理論沒有揭示,馬克思把這個道理講了。我覺得這個道理在當前也還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剩餘價值理論在目前、在中國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主要有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一些人試圖藉助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分配理論否定剩餘價值論的學術成就,認為價值概念根本不能成立,剩餘價值就更不能成立。剩餘價值論根本就不是一個學術成果,只不過是一個道德宣傳的一個東西。還有一種挑戰,是把剩餘價值論看成是不需要隨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而發展的自然科學理論,就是說,馬克思當時怎麼說的,現在不管社會經濟條件發生什麼變化,我們還要怎麼說。這個恐怕也很成問題。因為社會科學的理論是依據社會的環境、經濟的關係而提出來的,不象自然科學的理論,自然科學理論是根據自然的變化、自然的條件而提出來的,社會條件不管怎麼樣變化,只要自然條件沒有變,則這個理論還能成立。社會科學本身就是分析社會關係得出來的,社會關係變化了,理論怎麼能還是不變呢?不發展怎麼行呢?拿過去的理論放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不同的經濟關係下還說一樣的話,肯定不能對新的社會關係做出解釋。這樣也就窒息了剩餘價值理論發展的路徑,只能把剩餘價值理論束之高閣,沒辦法用這個理論來分析現實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對這兩種挑戰做出回應,剩餘價值理論就很難在中國、在當代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對剝削的錯誤解釋、到處傳播,社會各階層人們的實際作用和應得利益就沒有辦法得到正確的定位,就會導致人心渙散和經濟停滯。因此,針對上述挑戰做出回應、深化對剩餘價值論的認識,特別是有關剝削的問題的認識,對於更好地協調我國各階層人們的利益關係,推動我國生產力的更快發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具體如何深化對剩餘價值論的認識,我準備講三個問題。

一、剩餘價值論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

現在研究剩餘價值論不是去研究一百多年以前的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也不是研究當代的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而主要是為了探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實,並運用這個理論推動我國生產力的更快發展。

有以下幾個和我國的現實聯繫非常緊密的基本理論問題特別需要澄清:

第一是剩餘價值的基本含義。剩餘價值這個概念是馬克思首創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分析商品開始,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整個過程的分析,提出了價值、使用價值、勞動力、可變資本、不變資本、剩餘價值等基本範疇,並在這些範疇的基礎上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都是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基礎是否存在內在矛盾、是否是完全合理的理論,在論述它的合理性同時重點要揭示它的內在矛盾和問題。這種學說雖然是以早期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為研究對象的,但同時也是對一種不存在社會不同利益集團、平等協商和政府干預這些其它機制的一種純市場交換機制的市場經濟,即單一市場交換機制存在的市場經濟的科學抽象分析。

要理解剩餘價值,首先就必須要理解價值。對於價值的定義很多,比如效用價值論,有用就是價值;價格價值論,供求關係決定的價格就是價值,這也是一種說法。還有哲學方面的一種信仰,也把它叫做價值。日常生活中說的價格的平均,平均價格就是價值。馬克思把價值定義為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現,一般抽象勞動的凝結。這樣的一種定義是不是也有道理呢?我覺得也有道理。在馬克思的範式里,效用也有它的位置,那就是使用價值。但是馬克思分析的是商品社會、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下是不是有使用價值就一定有價值?這恐怕不一定,在商品社會裡,人們的生產大部分並不是為自己進行的,而是要對別人有用,才具有價值。商品生產時存在分工,分工就存在交換。生產一件東西不是為了自己消費也不是為了自己有用,而是要為別人有用。如果一種東西生產出來了要對別人有用,那就是一種社會關係,要能賣得出去。存在交換的情況下就有交換價值。為什麼要把它定義為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在馬克思的分析里可以看出,人們對生產的貢獻真正對他自己切身的花費就是勞動的花費。人們在市場中的交換,本質上是一種勞動的交換,確實也有物在裡面,但是物的貢獻、物的交換和人的交換已經不是一碼事情了。馬克思為什麼提出勞動價值論?就是為了把物的作用撇開,純粹地考慮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比如一個擁有一百畝土地的地主,他對生產的貢獻是什麼呢?他對生產的貢獻就是出讓這一百畝土地,讓別人去耕種所操的心。土地和自然可以長莊稼,這是它的邊際生產力,是對社會的貢獻。但這個貢獻並不是地主的貢獻,而是自然和土地的貢獻。如果在生產中如果還要利用某些資本,那麼不從事經營管理的資本所有者對生產的貢獻就是把資本這種物出讓出來讓別人去使用所操的心。機器廠房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並不是他本人的貢獻。有人說企業家才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有貢獻。如果一個人他很有企業家才能,但是他不去從事任何經營管理的話,那麼他對財富的生產還是不可能有任何貢獻。所以,地主所操的心、資本所有者所操的心、還有企業家的經營管理活動,才是和勞動者的勞動可比的、他們對生產的實際貢獻,也就是生產中他們本人實際花費的。所以馬克思把價值抽象為用勞動來說明,體現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很有道理的。按照他的說法,商品交換實際上就是勞動的交換,價值的實質就是通過商品體現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儘管價值只能附著於商品之中,也就是必須附著在使用價值中,價值的載體是使用價值,但是不能把價值理解為物,理解為使用價值。價值僅僅是一般勞動,是一種社會關係。

馬克思經濟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勞動有二重性。在商品交換表象的背後,隱藏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現在有些學者提出的要素創造價值論,是混淆了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概念,是要素創造財富,也就是使用價值論。有些學者提出物化勞動也創造價值的論點,是混淆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與價值創造的關係。這些論點都是把勞動力等同於一般生產要素,把勞動力擬物化,而且把生產要素參與財富創造的過程等同於創造價值的過程,也就掩蓋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剝削和僱傭勞動的本質。和上述這些理論不同,剩餘價值理論透過物的關係,揭示了人和人的關係,他認為勞動者具有物所不具備的適應人類需求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偶然的巧合,物不會按照人的願望自動地為人類提供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講,財富是勞動者創造的,不勞動者對財富的創造沒有貢獻。現在有些學者不敢講財富,一說勞動者的作用就說是創造價值,好像只能解釋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不能解釋現實。馬克思提出勞動價值論以及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剩餘價值論都是為了解釋現實的。馬克思也反對過拉薩爾說勞動是財富的唯一源泉,說自然也是財富的源泉,而且他引用過配第的話: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這主要是從否定自然、物的作用的意義上講的,並不是說物和人、勞動是等同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恰恰要說明的是物和人除了有相同的作用之外還有不同的作用,人是一個主動的因素,他可以適應人類的需要去改造自然,使物具有新的價值,而物除了偶然的巧合能自然地變化、偶爾也可能滿足人的一些願望,但是不會自動地為人類提供財富,而且物本身不參與分配。

人類社會從幾萬年以前處在原始狀態,自然環境到現在有多少變化?研究環境的專家講沒有什麼,還有些惡化。但人類文明有多少的進展?沒有人的勞動,這些文明怎麼會創造出來?創造不出來。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就是表明了這些事實。這一理論就突出了勞動和勞動者不同於物和物的作用的那些作用。這才提出了超過勞動者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是剩餘價值這個概念。這樣也就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剝削問題,它是客觀存在,不是強加的。

第二個問題講一下剩餘價值概念的適用性問題。和剩餘價值概念相聯繫的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就是剝削。馬克思用剝削這個詞特指是剝削勞動,也就是在階級社會(在分工基礎上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實行統治的那種社會)賴以存在的統治階級——階級社會的特點就是統治階級控制著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使被統治階級必須用部分勞動時間為統治階級生產必需品。階級社會內的分工必須以榨取剩餘勞動(也就是超過勞動階級本身生產必需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為中心。正是被統治階級在為統治階級的再生產而勞動著,從而也就是為最終實現他們被統治的再生產條件而勞動。所以,作為對剩餘勞動榨取意義上的剝削是階級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馬克思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具有上述的一般屬性。它是一種階級社會,其中資本家階級的統治建立在對大量生產資料的佔有和控制的基礎上,另一方面工人階級的生產資料被完全剝奪,他們一無所有,不得不依靠為資本家階級勞動而生活。但是資本主義有它的歷史特點。它的剝削關係幾乎完全被商品交換關係的表象所掩蓋,工人的剩餘勞動採取了剩餘價值的形式。乍看起來,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交易是完全公平的。前者出賣勞動力,後者付給一定的工資,雙方同意後成交。但是這個階段完成以後,看到的就不是自由和公平,而是進入了生產的秘密角落。這就是馬克思揭示的在當時資本家擁有大量的生產資料、工人一無所有、政府為資本家階級單方控制的情況下,資本家可以強制地迫使工人為他生產剩餘價值這樣一種關係。剩餘價值這個概念就是指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剩餘勞動、剩餘產品。

目前,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需要剩餘產品,這是一般的。但這種產品由於整個社會環境、經濟關係不一樣,和馬克思所講的剩餘價值在性質上、組成上、結構上都有不同。有的同志認為現在是不是可以把它稱作新增價值,以區別於馬克思所講的剩餘價值。我看也有一定的道理。這種新增價值是在扣除物質成本c,個人應得(這不是馬克思講的v,而是包括一部分人力資本投資、生活改善等),以及必要的社會扣除之後的那一部分,仍然是剩餘勞動的結果。但是已經不完全等同於馬克思當時講的剩餘價值m。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問題不在於有沒有、要不要剩餘勞動、剩餘產品,而在於它的佔有和分配原則:是不是被少數人無償佔有,多數人都得不到。剩餘勞動是人類發展和進步的基本經濟根源。沒有扣除消費的剩餘和積累,也就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這是一切生產勞動和商品經濟的共同經濟規律。沒有剩餘勞動、剩餘產品,生產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義。

剩餘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新增。如果用新增價值來說明生產的目的,人類生產的手段之一就是努力新增和使新增不斷擴大。新增是勞動創造的新增價值,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存在於生產力發展的整個過程,一切人類勞動都要有新增價值。運用剩餘價值論可以說明新增價值、新增價值的來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剩餘價值論也是有適用性的。

第三是僱傭八個工人的問題。為什麼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呢?因為這一直是我們制定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篇「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的第九章「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第341頁到343頁)舉了一個僱傭八個人的例子。這個例子過去就成為我們劃分資本家和小業主的一個依據,僱傭七個工人是小業主,僱傭八個工人就把他定為資本家。這個問題現在引起很多的爭議。

我先把馬克思這個例子的內容簡要地介紹一下。假定一個工人自己幹活養活自己需要每天勞動8小時。後來他有了一些積蓄,花了一些資本雇了兩個工人,讓他們每人各干12小時,這樣兩個工人一共幹了24小時,兩個僱工每人各用8小時自己養活自己,剩下的8小時是原來的僱主過和僱工一樣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僱主的生產目的只是為了維持生活,還不是增加財富,他自己也可以與工人一樣直接參加生產過程,他只是界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一個中間人物、小業主。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剝削的目的是要增殖價值,而且資本家的生活要比工人好。這樣他才能把全部的時間用於剝削活動。為了進行典型的資本主義剝削,上面提到的僱主就必須付出更多的資本,他的生活水平才可能比工人好一倍,並且把剩餘價值的一半再轉化為資本。於是,他最少就要有可以雇8個人的資本,也就是說資本必須足以推動下面過程的進行。用8個工人,一個工人干12小時,一共96小時,其中64小時用於8個工人自己養活自己,已經成為資本家的僱主就得到了96-64=32小時的剩餘勞動或剩餘價值。其中的一半,16小時的剩餘勞動,使資本家的生活比工人好一倍;其中的另一半,用於投資再轉化為資本去追求更多的財富。

馬克思為什麼提出8個人?是不是有什麼根據?馬克思的分析主要參照西歐行會制提出來的。根據史料記載,西歐行會制對每個行會會員的數目和每個會員作坊的僱工人數都有嚴格的規定。會員作坊除了行東以外,一般規定可以雇幫工1-2人,學徒2-3人,可以雇3-5人,這是一般的規定。行東師傅對僱傭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剝削。這種制度產生在歐洲經濟停滯的12-13世紀。對內,行會嚴防自由競爭,限制勞動力擴張,禁止業主任意增加資本。為了使會員有平等的營業機會,禁止私賣廉價商品爭取顧客,監督會員不得使用欺詐行為以確保商品質量,謀取全體利益。對外,行會要求絕對獨佔,為維持對外特權,限制外地人在本地經商,或者其他非會員從事手工業,設監守官監督會員的非法交易。雖然行會制對於保證產品質量和經營信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嚴重地限制了個人之間的競爭和企業的擴張,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行會制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在16-19世紀之間都逐漸解體了。

在過去,人們對馬克思8個人的例子的理解是描述小業主到資本家要經過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倒也可以讀出這樣的意思來。但這不是主要的。馬克思用這個例子主要說明的是在當時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工人要成為資本家是很難的。工人要變成資本家,在當時資本主義初期的情況下,他必須使用的工人人數從而必須掌握的貨幣額必須遠遠超過中世紀行會老闆所受到的限制。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貨幣所有者,只有當他在生產上預付的最低資本額大大超過了中世紀的最高限額時才真正變成資本家」。就是說,一方面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在這種生產方式下做老闆所需要的最低資本額很大,普通工人獨立生產的難度也加大了,他們更難逃出受剝削的境地。從8個人的例子講的位置也可以看出來,是在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最後一章。絕對剩餘價值生產主要論述的是工人對資本家的形式隸屬,就是說在絕對剩餘價值生產中,雖然工人在給資本家幹活了,但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他還有能力獨立生產——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工場手工業存在著越來越細的分工,工人的地位就進一步下降了——已經提出最低資本額的問題了。到了分析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時候,工人的地位進一步下降,成為一個局部工人,沒有能力做一個完整的產品,只能是做一部分事情,向實際隸屬於資本邁了一步,而且資本額又增加了。到了機器大工業生產,工人的地位更加下降,成為機器的一個附件,要求的最低資本額也越來越大。在馬克思當時確實有這個趨勢。在資本積累理論里的描述與歷史的描述完全一樣,隨著資本集中和積聚的發展,資本越來越走向壟斷,壟斷勢力越來越大,很多小企業家都紛紛破產,變成工人,無產者隊伍越來越龐大。

但是後來的情況不太一樣,隨著工人反抗的增加、危機的出現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促成了工人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團,有白領藍領、有技術工人、有的進入了經理階層等,很多不是僱主的人的收入也增加了。現在來看,各國的最低資本額實際上不大,沒有進一步增大而是減少了。

第四是剩餘價值論的學術價值問題。從表面上一看,人和物在財富的生產中的作用是一樣的,或者有時候物的作用上還更大,土地所有者和資本所有者有地有錢不必出力,工人用勞動和他們換錢是很合理的。剩餘價值論單提勞動創造價值,把對工人剩餘勞動的佔有說成剝削,表面上是沒有看到土地和資本的作用。在某些人看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只有政治意義或道德說教上的意義,沒有什麼學術價值。

其實,只要和西方主流分配理論比較一下,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學術價值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當代主流經濟學的生產理論和分配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個不存在人與人的關係、假設為生產函數的企業的基礎上的。假設為「黑箱」的企業使用資本、勞動、土地等生產要素來製造產品,並且按照計算出來的對總產品所增加的貢獻,也就是邊際產品向每一個要素付酬。如果一切正常,則企業付出的酬金總數則剛好等於企業實際所獲得的凈收入。在這一過程中,資本獲得利潤(那麼利潤歸資本好了,為什麼要給資本家呢?以下的地租亦當如此。),勞動獲得工資,土地獲得地租,這些收益都是他們提供的服務的報酬,各種生產要素誰也沒有剝削誰。利潤、工資和地租是由供需比例來決定的。比如說資本和土地的數量大大多於利用他們所需要的勞動的數量,工資率就會提高。

這種理論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把要素的貢獻和人的貢獻等同起來,沒有看到他們之間的區別。從剩餘價值論的角度卻可以看到,就勞動者在市場上出賣勞動力來說,他的收入可以被看作是勞動力的價格和生產時間的函數,所得到的收入可以說是來自他的貢獻;但是對資本和土地所有者來說,他們利用其財產得到的收入並不是來自他們本人的貢獻。這裡指的是利用財產所有權得到的收入,不是指經營,經營可以歸入工資、歸入勞動收入。這個收入不是來自他本人的貢獻而是來自這些資本和土地這些生產要素的貢獻。如果這些資本和土地是人的話,按照對生產或者社會的貢獻得到它們的收入當然是合理的,但是這些物並不是人,本身是沒有權利獲得收入的,有權利獲得收入的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佔有它們的人。

因此,談論利用這些物取得收入是否合理,只研究這些物對生產的貢獻是不夠的,還要研究人們對這些物的佔有和利用是否合理。在這些方面,西方主流理論恰恰沒有做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由於人們在生前無法選擇家庭、個人天賦存在差異、市場外部性的存在以及社會文化因素對市場有多方面的影響,即使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人們對物的佔有和利用也會有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如果有這種不合理性的存在,又怎麼能夠把物的貢獻和人的貢獻等同起來?何況完全競爭只是理論的抽象,在現實中不完全競爭才是常態,在這種競爭中人們的財產權和收入就會有更多的不合理。如果按照西方主流經濟學家描述的那樣,只按照市場交換一種機制協調人們的利益關係,不考慮他們的實際勞動貢獻,不引進他們之間的平等協商機制,完全按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分配產出成果,是不可能使得對生產力發展貢獻最大的人得到的獎勵最多的。這樣就必然使社會出現過多的食利者階層,妨礙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剩餘價值論把商品的價值歸結為勞動,用勞動說明剩餘價值和剝削的做法是反映現實的,有客觀根據的。

實行現代市場經濟的各發達國家所推行的利潤分享機制,勞資集體談判機制、保護勞工立法機制、累進式的所得稅機制、遺產稅和土地稅機制、社會福利補貼機制、政府干預機制等,表明這些國家雖然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雖然是以私有製為基礎的經濟,但是都沒有完全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而是在收入分配中存在著向勞動貢獻大的人傾斜的機制。如果完全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一個明顯的現象就解釋不了,各國的存款利息率應該和各國的平均利潤率一樣高,但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兩者的關係在各國都是利息率要低於平均利潤率。可見在現實中單憑財產的所有權是不可能按照物的邊際生產力得到收入的。

在農作物的收成方面,如果把土地具有的自然力和農民具有的勞動力相比,恐怕在很多情況下,土地的貢獻要遠遠大於農民的貢獻,恐怕90%是自然、土地的貢獻,農民的貢獻有10%就不錯了。但農民與地主的收入比不是這樣的。比如國民黨到台灣以前,台灣地租差不多是收割量的50-60%,這已經是很高的。國民黨到了以後實行了375減租,強制把地租減到主要農作物產量的37.5%,這種做法顯然就沒有遵循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的原則,但促進了台灣經濟的發展,是台灣經濟能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再如美國,舒爾茨對美國的收入分配有一個描述,到1970年美國官方公布的國民收入中大約有3/4是僱員報酬,剩下的1/4則歸為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凈利息以及公司利潤等。人們在自我僱傭的工作中和管理自己資產的過程中花費的生產性勞動所得、所取得的規模相當大的收入也歸入四類資產收入之中。有一種保守的估計,認為與人力相關總收入在1970年佔到美國國民收入的4/5,這些收入包括僱員報酬加上自我僱傭收入再加上市場部門內部對資產管理所產生的收入。所以總的來說,單憑財產所有權實際上得不到太多的收入。美國國民收入中勞動收入所佔比重在上升,資本所佔份額在下降,地租的收入份額從1900-1909年的9%大幅下降到1970年的3%,與土地原始所有權相對應的農田地租現在已是美國國民收入中極小的一部分。(引自《報酬遞增的源泉》第83-84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這些現象說明剩餘價值論並不是解釋不了現實,而是很好解釋現實。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分配理論反而解釋不了現實。因為現實里的收入分配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分配,而不是物與物或人與物之間的收入分配。同時也說明馬克思剩餘價值論對資本主義收入分配及剝削的論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和生產力發展的途徑。發展生產力就要實現人的解放,實現勞動者之間的利益共享,不能總讓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剝削另一部分人(這就是生產力發展的方向。生產力必須遵循這一方向才有真正的發展,否則,即使有所發展,必然也是片面的、畸形的,是不能持久的)。所以它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從這種理論可以看出為促進生產力的更快發展,純市場機制導致的按生產要素分配(從中亦可看出,所謂市場機制就是資本主義機制,按生產要素分配實際上滿足的是資本家的要求)需要有不同利益集團的平等協商和政府干預等其它機製做補充。

二、剩餘價值論發展的依據

馬克思以19世紀的英國為對象運用剩餘價值論對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他把工人、資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都作為人,用對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和分配關係的研究為每個勞動者的貢獻和應得利益定位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分配理論,把物的貢獻和人的貢獻混淆起來,將工人等同於物,將工人的作用等同於物的作用,不能說明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和分配關係的實質。這種理論只適用於分析可以把人等同於物的資源配置問題,卻不適用於分析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分配關係,不適應於揭示生產力發展的源泉和路徑。正因為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分配關係的社會科學,所以必然要隨人們的社會經濟關係的變化而發展。當代人與人之間的生產分配關係變化的最集中的體現就是勞動者地位上升、純食利者地位下降。相當多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普遍存在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分享。

下面把可以作為發展剩餘價值論依據的勞動者地位變化和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分享現象分國外和國內兩個方面來做一概述。

在馬克思剩餘價值論作為主要研究典型的19世紀的英國,工人象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得一無所有」。圈地運動使農民失去了土地,企業採取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工人物質財產很少,人力資本也很少,非常容易替代。工人離開資本家就很難生存和發展。政府由資產階級單方控制。工人政黨在當時還沒有建立(英國第一個工人政黨、蘇格蘭共產黨1888年才成立)。不象現在工黨是執政黨,工會會員是集體會員,所以布萊爾,包括撒切爾掌權時候在英國推行一些損害工人利益的事情都要遇到很大的阻力。但那時候不行,工會力量很弱,勞資之間的力量的差距極為懸殊。所以不可能存在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分享的。

20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包括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本國的工人運動,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各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完成了從早期工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過渡,主要特徵是:在發達國家,工業革命的成果進入家庭,工業文明的觀念融入生活,民主政治制度、現代企業制度、高技術生產方式、現代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經基本形成,較為完整的現代工業社會已經展現在世人的面前。當然,這種現代的工業社會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相對於早期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而且現代工業社會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在這期間自由放任的早期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在經濟危機中全面崩潰,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干預的混合市場經濟,歐洲建立了福利市場經濟或社會市場經濟。在實行這類市場經濟的國家,收入分配可以分為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在企業層次完成的,包括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分配,是通過僱主、工會、政府和市場機制的協同作用來決定的,其中有集體談判、政府干預等;第二次分配是指政府對個人和企業收入的調節,通過經濟政策、各種稅收如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稅、遺產稅等和社會保險福利機制等來實現。20世紀初期到中期,企業利潤基本還是按照等量資本得到等量利潤來分配,明確實行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分享的不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在很多發達國家的相當多的企業,作為全部收入分配基礎的企業收入分配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有關研究表明,四個制度變化非常突出,已經成為分析生產分配關係不能不重視的現象。

第一個就是利潤分享制,指企業所有者和企業職工共同分享企業利潤的一種企業收入分配方式。這種分配方式的特點就是企業職工參加企業利潤的分享但是不承擔企業的虧損,企業根據贏利狀況決定是否進行利潤分享、利潤分享的比例和分配方法,有利潤的時候可以進行利潤分享,沒有利潤的時候可以不進行利潤分享。 (勞動者不掌握生產過程,不享有工作場所的民主權利,怎麼能精確地知道企業有沒有利潤?) 

在20世紀70-80年代,利潤分享制在美國和法國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法國,1974年有1萬個利潤分享計劃,參加人數達到475萬人,佔全國職工總數的22.5%,符合規定的上市公司中大約有2/3的企業實行了利潤分享制。1990年法國參加利潤分享的人數達到1400萬人,約佔職工總數的60%。在美國,1974年利潤分享計劃達到18.6萬個,80年代的中期達到43萬個,80年代末有15%的公司實行了利潤分享制,參加人數佔全國職工總數的22%。英國政府1978年制定了利潤分享法規,1980年參加利潤分享的職工達51萬人,1988年利潤分享計劃756個,90年代全國96%的職工參加了利潤分享制。當然這些都是指正規的利潤分享,非正規的利潤分享要比這些數字反映出來的大得多,很多利潤分享是以獎金、高工資等其它形式來體現的。把並不是明確規定的非正規的利潤分享算上要遠遠大於這樣的一個描述。美國的一個經濟學家做過調查,美國普通司機在不同部門和不同企業的同樣勞動,工資有很大的差異。香港教授張五常說香港除了大學教授的工資合同是固定工資合同以外,香港的公務員的工資都是和他的單位的效益掛鉤有浮動的,沒有固定工資合同,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事實上的那種利潤分享。

第二就是企業價值分享制。企業價值指企業股票的市場價值總值。企業價值分享制的特點就是企業授予職工本公司的股票,企業職工和其他股東一起分享公司市場價值增加,同時也承擔股票價格下降的風險。持股職工關注的重點是股票增值的收入,而不是公司所有權。價值分享制兼有利潤分享和所有權分享的特點。相對於利潤分享制,參加分享的職工要承擔企業股票價格的風險,參加分享的企業可以減少現金支出,職工和企業的利益可以結合得更加緊密。相對於所有權分享制來說,價值分享制參加的職工比較少考慮公司的所有權,一般不承擔公司的虧損或者債務,參加分享的企業可以減少管理成本。企業價值分享制適用於已經上市的公司和計划上市的公司。

美國國家職工所有權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80年代末以來企業價值分享制擴散很快。美國分享數據公司對電子工業企業的調查發現,1992年授予全部職工股票期權的企業只有30%,到1994年達到54%。在大型上市公司中,價值分享制的擴散也在加快。1995年《財富》雜誌評選的1000家大公司當中,只有13%的公司授予公司60%以上的職工以公司股票期權,1997年1100家上市公司中,有53%的公司授予全部職工以股票期權。80年代英國政府制定了鼓勵企業授予職工股票期權的稅收優惠法規,到1988年6月約有3600多家企業授予職工股票期權。

第三是企業所有權分享制,指企業職工通過持有一定份額或全部股份,同時以職工身份參加企業一般收入分配和以股東身份參加企業利潤收入分配的一種企業分配模式。企業所有權分享制的特點就是職工既是企業的員工也是企業的股東,持股職工和企業其他所有者一起共同承擔經營風險,分享經營收入。職工股份一般只能在企業內部進行買賣,有些企業的持股職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有些企業的持股職工不參與企業經營管理。職工持股有三種情況,一是職工資本股權,指職工通過購買公司股票獲得企業股權;二是職工知識股權,指職工創造的知識產權轉化為企業股權;三是職工人力資本股權,指職工通過利潤分享、工作獎勵等獲得企業的股權。有人說,企業的持股並不是什麼好事,而且把企業的危機、風險轉嫁給職工了,一些職工在企業裡面也沒什麼權利。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分析,在其它一切條件不變時,有了這份財產和沒有這份財產還是不一樣的,還是有比沒有好。有了以後通過集體談判,職工的股份合起來可能就比較大了,在企業經營事務中可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職工對整個生產過程和管理過程沒有發言權,一切都沒用。被收編和招安者的下場,水滸傳裡面就有很好的記載。)

根據美國國家職工所有權中心提供的數據,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企業所有權分享制的主要形式是職工持股計劃和401(K)退休計劃,都有了很大的發展。401(K)退休計劃的內容是參加這個計劃的企業可以選擇將現金或公司股票存入職工退休賬戶,如果職工和企業都選擇存入現金就與企業利潤分享制相同;如果存入或匹配公司股票,就是企業所有權分享。美國勞動部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1993年全國有114667個公司參加401(K)退休計劃,1998年全國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上的企業中實行401(K)的企業有54500個,比1994年的28623個增長了92.5%,占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上的企業總數的71.5%,1998年美國利潤分享理事會對660個公司的調查發現,大約52%的實行401(K)計劃的公司匹配了公司股權;實行401(K)計劃的上市公司中,大約有60%的公司匹配公司股權。

第四是企業管理權分享制,指企業職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一種企業管理模式,又叫職工參與制。由於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必然就會對企業的收入分配產生影響,同時改善勞資關係。根據現代西方主流企業理論,企業投資者股東擁有企業所有權,包括資產權、管理權、利潤(或者叫剩餘索取權)等。如果職工不是企業股東就沒有企業所有權,也沒有管理權,沒有管理權的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就是企業所有者與職工分享企業管理權。

管理權的分享制與所謂的經理革命是不一樣的,經理革命是指在股份公司里,企業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沒有企業所有權的經理成為企業管理權的實際控制者的現象。在大的股份公司里,眾多的小股東實際上沒有管理權,他們只能通過「用腳投票」而不是「用手投票」來影響公司的管理決策。隨著機構法人持股比例的增加,企業所有權和管理權趨於合一。股份公司里企業所有權和管理權部分分離,職業經理的管理權是來自於董事會的授權,而不是職業經理和企業所有者分享管理權,職業經理可以考慮自己的利益,但必須先滿足股東的利益,否則就可能被公司董事會解僱。職業經理並不代表全體職工的利益。管理權分享制是指職工根據法律或有關規定,參與企業管理,代表全體職工利益。職工管理權來自法規、習慣和慣例的力量,不是來自企業所有權或企業所有權的授權,而是來自職工本身的力量以及政府里職工利益代表者的支持。

德國是實行企業管理權分享制的典型。職工參與管理髮生在兩個層面,一是選派職工代表進入公司領導機構如監事會(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董事會)和理事會(公司的日常管理機構);二是通過職工委員會來參與管理。20世紀50年代以來,德國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職工參與制的法律。例如1951年頒布的《煤鋼行業參與決定法》規定職工在1000人以上的公司監事會和理事會要有職工代表,監事會由11人組成,包括勞資雙方各出四名代表,各推薦一名外部代表和聯合提名一名中立者。1952年頒布的《企業組織法》規定,職工在5人以上的企業必須設立企業職工委員會;職工在500人以上的公司,監事會成員的1/3必須由職工代表擔任。1976年頒布的《參與決定法》規定,職工在2000人以上的公司,監事會由勞資雙方的代表組成,比例為各佔50%,職工代表由工人、職員和高級職員根據其在職工人數中的比例選出,在職工代表選舉中,工會的作用很大。職工委員會是按工人和職員的比例選舉產生的,每3年選舉一次,凡年滿18歲的職工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職工委員會參與決定權包括監督關於職工利益的法律和勞資協議的執行情況,在工資和福利問題上享有與資方對等的參與決定權,享有企業經營知情權和諮詢權。目前德國有職工2200多萬人,實行職工參與制的一共有職工186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85%。參與制是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類似的情況在其他的發達國家也存在。

國內也有一些情況和馬克思時代不一樣。馬克思時代大部分實行一種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方式,企業主在生產分配等一切方面有不受控制的決定權,工人只是被當成機器原料一樣的生產要素,只是機器的附件,工資可以被壓在非常低的水平。而且英國和其它國家都沒有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是依靠教會的力量和工人自己組織的共濟會等團體來提供社會保障,根本不可能起到社會保障的真正作用。失業以後非常凄慘。這在《資本論》第一卷的716-718頁有很多的描述,一旦失業就進入貧民院,跟進入地獄差不多。《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也對這些情況有很多描寫。

目前中國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英國當時全是私營企業。但是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已經呈現出國有經濟、混合經濟和民營經濟三足鼎立的局勢。在GDP的構成中,國有經濟大約佔1/3,混合經濟大約佔1/3強,民營經濟大約佔將近1/3。2001年6月底,民政部宣布全國有各類社團超過20萬,這些社團的活動顯示中介組織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加強。勞動者可以和多種資本相交換,存在著多種選擇,也有機會自辦企業,沒有象馬克思描述的那樣完全隸屬於資本。

第二是中國居民生活水平在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提高。2001年中國絕大部分公眾的生活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2000年8月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的調查指出在中國人們的消費結構中,恩格爾係數已經下降到46%,這表明中國居民所擔負的基本生活費用比重在下降,而由於個人和家庭發展的優化生活質量的費用明顯提高。2001年5月對10個城市300戶居民的調查表明,近5年來,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有近70%的居民認為比5年前收入增加了,其中24%的認為有所改善。這表明在我國工人也沒有象馬克思所描述的貧困化趨勢,而是收入有所提高的。

第三是中國的財產狀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工人也有一定的財產,而不是馬克思描述的當時英國工人沒有或只有很少財產。到2001年末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7.4萬億元,相當於GDP的78%,人均儲蓄餘額由2000年的5082元提高到6000多元。中央電視台委託國家統計局城調隊的調查表明55%的居民所擁有的債券、股票、存款、現金等金融資產都比5年前有所增加,其中有17%的居民增長率超過一倍,只有22%的居民和以前持平,還有23%的居民比5年前有所減少,金融財產減少的居民當中,有41%是因為買房而減少的。也就是說中國居民的財產狀況有所改善,相當多的人有一定的財產。

第四是中國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也在穩步地推進。2001年這方面的改革就集中在完善一系列已經出台的新政策、新措施上,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三個領域都有一些新的改革。城市有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制度,使得下崗、失業職工的生活得到一些保障。在農村,很多居民不象英國那樣被剝奪了土地不得不流入城市,而是有土地或一定的生活來源,到城市只是為了找更好的工作爭取更多的收入,而且農村的社會保障網也在建設的過程中。在上述的背景下,中國的各類企業實行不同利益集團利益分享的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也都在不斷的探索之中。比如深圳華僑城集團就是一個典型。這是一個大型股份制企業,2000年初,華僑城集團就制定了《華僑城憲章》,明確提出三條,第一條就是內部產權革命,逐步擴大員工特別是經營管理人員和高科技專業人員的持股比例;第二條就是新分享經濟,企業經營者和員工除工資性報酬以外可以分享企業利潤;第三條,資產責任人格化,責任人的個人利益與資產的保值增值密切相關。在這類企業制度的框架下,員工享有的權益顯然遠遠大於19世紀資本主義早期的英國工人。

總之,所有上述這些新情況新變化都為剩餘價值論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說明勞動的作用、勞動者的歷史地位以及如何分享勞動剩餘提供了非常堅實的現實基礎。

三、剩餘價值論與對我國現實的新認識

根據這些情況可以看出剩餘價值論為分析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規律提供了一種非常有用的理論框架和工具。但是由於社會經濟關係是不斷變化的,這種理論也必須隨現實的發展而發展。我們認為在剩餘價值論的基礎上研究我國的現實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認識,也是我們的初步認識,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方面的認識是資本主義早期的剩餘價值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增價值是有區別的。這種新增價值並不完全等同於馬克思時代的剩餘價值。作為馬克思研究對象的19世紀的英國政府是被資產階級單方控制的,勞動者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也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關於剩餘價值都被資本家佔有的論述是符合實際的。

但是在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情況並不完全是這樣的。投資者、僱工者、經營管理者和工人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工人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和不同的資本相交換,同時他們也有了某種程度的財產和財產收入。企業中的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分享已經廣泛存在,企業利潤被投資者、僱工者、經營管理者獨佔的局面已經難以為繼。需要更多地看到投資者、僱工者、經營管理者的功能,不能輕率地把他們和19世紀的英國資本家簡單地相提並論。同時由於在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新增價值,也需要做出很多的扣除,所以我們就應該把剩餘價值所影像的剝削內容鎖定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在剝削概念里,應該扣除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是勞動者所得。在我們現在的條件下,勞動所得不應該僅包括勞動者的必要生活資料價值,而且還要包括一部分利潤,因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者不應該沒有財產。剩餘價值理論用財產來說明僱主和僱員之間的支配依附關係是正確的。因為在資本主義早期確實是資本家擁有大量的財產、工人一無所有而且也沒有社會保障制度,資本家有很多財產可以僱傭很多的工人,一個工人離開他只會損失很少的收入,而工人離開資本家則全部收入都沒有了。所以馬克思說工人被一種無形的鎖鏈捆綁在資本家的手裡。但是他沒有經歷過社會主義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問題。如果光是國家有財產、政府有財產,然後僱傭僱員,工人的地位還是不能有很好地改善。計劃經濟時期,實際上存在工人對政府、對國家的單方依附(但是大規模下崗運動並不是產生於計劃經濟時期!)。人的自由發展、創造力和生活改善受到了相當大的局限。我們現在要吸取資本主義早期的經驗教訓,也吸取計劃經濟時期的經驗教訓。勞動者要有財產,勞動者必須要有機會進行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投資(這一點,如今已被醫療和教育的產業化所帶來的「機會」所擠乾淨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工作能力,必須有權得到超過其必要生活資料價值的價值。另外,勞動者所得當中,還要包括在社會公積金得到的各種福利和補貼等。這些勞動者所得都不應該視為剩餘價值。因為這一部分並沒有被無償佔有,而是回歸給勞動者了,或者在收入里分享利潤了,或者國家先是收回去了又以其他的形式如社會福利基金的形式分配給了勞動者。

第二是為國家和社會生產的部分。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是為全體人民服務的,他為人民所花費的各項費用,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國家和社會生產是一切勞動者的義務。這部分上繳國家的價值就不應該看作是被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而應該被看作是為社會必需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包括用於國防、衛生、政府、科研等。這部分費用要由社會來扣除,而且對每個人扣除的大小可以不同。

第三,勞動者靠勞動積累而不是靠繼承所擁有的資本的再增殖。在勞動人民已經掌握政權當家作主的國家,所有勞動者都要富起來,都可能有一定的財產,要否定的只是不勞而獲。社會主義國家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兩條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保護勞動者的勞動權,二是要保護勞動者對勞動所得的支配權。如果勞動者只有勞動權卻沒有對勞動所得的支配權,勞動就會失去目的,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早期資本主義為什麼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呢?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勞動者失去對勞動所得的支配權,大多數人都為別人幹活。幹活的成果都被別人剝削佔有了,得不到勞動所得就沒有積極性工作。而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家不能隨便投資,也不能隨便進行勞動,對勞動所得的佔有也被否定了,利潤完全由集體佔有,對個人就沒有激勵,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保護勞動者有權享有靠勞動積累而不是靠繼承所擁有的資本的再增殖實際上就是保護勞動者對勞動所得的支配權。只要這種再增殖不是靠無償佔有別人勞動得到的,就不存在剝削問題。

第四就是投資。投資是企業和經濟發展的必然需要。投資成功不僅可以使企業家的利益增加也可以使存在利益分享的工人和企業其他人員的利益增加,包括也可以使社會的財產增加。沒有投資就沒有生產過程的持續進行。投資有可能導致剝削,但主要的是促進社會進步。所以投資要從剩餘價值當中扣除。在我國和實行現代市場經濟制度的很多國家,不管是不是有明確的規定,投資的利潤在很多企業實際上並沒有被企業家一個人獨佔。企業家和工人之間的利潤分享廣泛存在。企業家的利潤中得自無償佔有別人勞動並且用於自己過奢侈生活的部分才是馬克思剩餘價值論意義上的剩餘價值,其他的部分應該從剝削的含義中扣除出來。

第二個方面的認識就是市場制度以及市場制度所必需的如所有制、分配製度最終都是由生產方式所決定的。他們的產生和發展有自身的規律,不是人為可以消滅的。由於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從國際比較來看,收入分配差距處於中等偏上水平。甚至在某些地區和企業,一部分勞動者的基本生存和受教育的權益都還沒有得到保障(這一「所有制、分配製度」的現狀又是由哪一種「生產方式」決定的呢?)。因此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實現聯合國提倡的體面工作、遠離剝削、逐步克服各種形式的剝削,甚至使弱勢群體也具有充分的理由去抗拒來自其僱主和政客的虐待和剝削,仍是中國面臨的一項長期任務。(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0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

目前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遠大於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相比處在中間位置上。中國的基尼係數明顯地低於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但是略高於亞洲的一些國家。按照世界銀行的口徑,中國與人口規模、地域和發展水平大體相近的印度相比,中國的基尼係數大約高4個百分點,從十等份組的收入比例上看,雖然中國的富人不如印度的富人那麼富但是中國的窮人要比印度的窮人更窮。(世界銀行:《1996年世界發展報告:從計划到市場》,中國財政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對上海、天津、武漢、蘭州和重慶等5個城市2500戶貧困家庭進行的調查表明,目前中國的貧困家庭在得到政府救助及其它社會支持以後,雖然不至於食不果腹,衣不避體、無家可歸,但也僅僅是維持最起碼的生存條件而活下去。在健康、教育、社交方面,他們許多最起碼的需求還很難得到滿足。因此在他們的生活中還遠遠談不上生活的質量和做人的尊嚴。可見,中國的一部分勞動者確實連剩餘價值論中所說的勞動者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v的部分還沒有完全得到,即連現代社會所要求的最起碼的食品和受教育權利都還沒有得到保障。(汝信陸學藝《200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和預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

這些情況表明,在看到我國收入分配差距中存在合理因素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克服其中的不合理因素。以下三種剝削的存在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是依靠黑惡勢力的剝削現象,一些企業主缺少現代文明居民的素質和現代管理的經驗,主要依靠組建所謂的「護廠隊」等黑惡勢力來管理工人,工人一旦進廠就失去了人身自由,只能任憑他們依靠黑惡勢力隨意指揮,勞動強度大、勞動時間長、工作沒有安全保障,勞動報酬極低。

二是依靠行政權利的剝削現象,為了加速完成現代化,中國把經濟發展作為首要目標顯然是必要的。由於轉型期的國家還沒有建立成熟的市場機制,不僅缺少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而且面臨著發達國家的競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市場的作用是不夠的。為此政府不得不介入和全面干預國民經濟和企業組織,並推動市場的形成。在計劃經濟體制單獨存在的時候,依靠行政權利腐敗的表現程度是比較輕微的。當引入市場經濟體制以後,社會財富劇增,兩種體制兩種價格並存,權利腐敗的表現程度越來越嚴重。在商品生產流通領域,由於缺少對官員權力的有效監督機制,一些官員就把公共權力當作私有財產任意支配,依靠公共權力剝削別人,撈取個人好處。比如一些貪污腐敗的官員就存在這樣一種剝削行為。

三是依靠經濟實力的剝削現象。由於我們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夠發達,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環境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在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和擁有的財產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允許個人投資辦廠、擁有生產要素所有權就可能出現有人依靠經濟實力強於別人的優勢,在流通領域通過自由交換買到別人的勞動力以後在生產領域剝削別人,把別人的剩餘勞動成果化為己有,用於奢侈消費。

前兩種剝削現象的存在是生產力發展的阻力,應該通過法制建設堅決消除。第三種剝削現象在現階段往往和允許個人擁有物質生產要素所有權和投資辦廠是密不可分的。實踐證明,實行市場經濟就必須讓人們擁有生產要素所有權,也必須允許人們進行投資辦廠,要不然就沒有辦法實行市場經濟,生產力也沒有辦法得到發展。不能因為有可能出現剝削現象就取消個人擁有物質生產要素所有權和不允許個人投資辦廠。對於這種剝削只有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通過在市場經濟中逐步引進不同利益群體的平等協商和利益分享機制來逐步加以克服。另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解決社會公平問題,保持穩定和團結,還必須有政府發揮積極的調節作用。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所有權分配都要通過政府調節和所得稅、累進所得稅、遺產稅、贈予稅、高消費稅等多項稅收相結合。政府用稅收來調節收入差距、用法律來解決社會貧困和弱勢群體的生活問題。

第三個方面的認識是從當代利益群體相互關係發展的新特點出發,應該在更大的範圍內承認勞動群體和勞動者隊伍的擴大,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對社會上新形成的各種社會群體予以準確定位和正確評價。從政策上和認識上努力促進新的勞動群體的發育和發展,以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不斷擴大建設社會主義的力量,並自覺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為此就要保護勞動者的勞動、勞動所得和對勞動所得的支配權,對非勞動生產要素所有權及收入也應該予以法律保護,這是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以稅收和法律調節為主,調節應主要在不勞而獲、非勞所得的層次上來進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國國民經濟有了很快的發展,促進了不同利益群體收入狀況的多樣化,帶來了經濟利益在不同利益群體間的重新調整和分配以及社會分層加劇。由此也導致了收入差距在不同利益群體間的擴大,這種擴大有很大一部分是與勞動者的勞動貢獻大小相關的,是合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力求擺脫剝削收入的陰影,但也有很多高收入者的收入中並沒有剝削他人勞動的因子,所以因勞動貢獻不同引起的收入差距應該強調、要允許存在。因生產要素所有權引起的差距擴大太多會對生產力發展形成不利的影響,需要進行調節。比如目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私營企業主的收入比較高,這裡面有的有剝削有的就沒有剝削。有剝削的收入通過不同利益群體的平等協商和政府干預也可以得到調節。

首先談一下對科技工作者高收入的認識。在現在和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後,國際競爭更為劇烈的情況下,科技競爭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自有知識產權的競爭就更顯得重要。這種核心競爭力的強弱取決於自有知識產權和原創性科技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因此我們必須讓具有高價值創造能力的勞動者得到自己應得的報酬,力爭儘快使我國擁有更多的高創新度的自有知識產權。這是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取得相對優勢的關鍵。高科技人員的勞動知識含量很高,是一種高級的複雜勞動。因此科技勞動者因為科技創新勞動得到的較多的收入並沒有對別人的剝削。

再談一下對管理勞動工作者收入的看法。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分工越來越細。生產過程也越來越複雜,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企業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管理勞動已經不是一般的腦力勞動,而是更高級更複雜的智力勞動。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現代的信息技術、市場知識、資本營運企業發展戰略,尤其要善於管理創新、經營創新、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經營管理成為提高效益增強競爭能力的決定因素。有時甚至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企業管理工作者因為管理成績突出而得到的較高的收入也不應看作是剝削收入。

最後談一下對私營企業主收入的認識。私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經濟形式的出現對於擴大城鄉就業、繁榮經濟、增加出口、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增強國力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在私營經濟中提倡勞資協商、勞資合作和勞資互利,保護它的發展。

私營企業主的收入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我們應該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和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進行科學地區分。私營企業主的收入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經營管理勞動收入和生產要素所有權收入兩部分。其中經營管理勞動收入是他們的經營管理活動的報酬;生產要素收入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物質生產要素隨新價值的創造轉移到產品中的舊價值,即馬克思所說的c部分;另一部分是僱員剩餘勞動創造的新價值,這種收入一般具有剝削成分。私營企業主的經營管理勞動收入是他們自己勞動創造的,應該主要由他們自己支配。生產要素收入有一部分是轉移過去的舊價值,這箇舊價值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以前就有剝削存在,那也是一種剝削收入,但如果主要是勞動所得也應該歸他自己所有;還有一部分包括他人剩餘勞動的價值。

對他的生產要素收入要從兩方面考慮問題。一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保護勞動者運用他的生產要素獲得收益的權益,這是市場經濟必須承認的。市場經濟同樣承認的是勞動者利用自己的勞動力獲得收入的權利也是要保護的。這是馬克思說的二律背反,工人出售的不是他的勞動而是租出去的勞動力的一定階段的使用權,這個勞動力還是歸工人所有的。工人也有權通過自己勞動力在一定階段的出租使用獲得自己收入的權利,僱主和工人在這種剩餘勞動的取得方面存在著二律背反,都是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所要求的,馬克思講最終取決於階級力量對比。我們現在不是敵對的階級,是人民內部,要提倡勞資協商合理分享,按照勞動的貢獻以及物的必要性,以前的貢獻,以及它運用在生產中起的作用。按照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原則,來合理協商平等分享,既要保護私營企業主利用生產要素所有權獲得收益的權益,又要保護工人對自己勞動所得的支配權,鼓勵勞資雙方平等協商合理分享。對於私營企業主的生產要素收入政府應該有專門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私營企業主把這種收入用於投資就要鼓勵、保護,如果私營企業主把這種收入用於消費特別是用於高消費則要進行調節,而且後者應該是調節的重點。這方面很多發達國家都有很多經驗,我們可以借鑒。


推薦閱讀:

【旺運生肖】一生不差錢,有任性資本的生肖!
案例丨旗下上市公司業績不濟,「鵬欣系」資本運作遇考(新華併購圈)
黃曉明淡出Star VC,創立明嘉資本成「快投手」(16.2.29)
<港囧>資本賬:徐崢已凈賺1.5億,擁股18億港元
《資本論》與馬克思的歷史發展道路理論(1)

TAG:學習 | 資本 | 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