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拳經歷與心得
在興趣的催動下,之後可以說找到武術書就照著練。(當時書店裡這類書籍很少見,買書主要在地攤,幾角錢一本,印刷裝訂都很簡單,內容多是某拳種的簡化套路和主要的基本功動作。現在想來,內容雖少,但精華已透露無疑,不像現在的書籍,內容雖多,但解釋的雲山霧罩,讓人不知何從。說明一下,幾角錢在當時對本人是筆不小的支出,因為當年本人的生活費除國家補助外,每月吃穿用總加起來也未超出過5元。)兩年多的時間裡,很多拳種的簡化套路都練過,基本功卻是淺嘗輒止(因差別太大)。除少林的各種套路外,練過楊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程式八卦掌、彈腿、查拳、華拳、潭腿、五形八法拳、八極拳、虎鶴雙形拳、洪拳、俠拳、心意拳、醉拳等(都是當時書上的名字,與現在各拳種的體系可能不符合,現在很有名的詠春等當時或看過名稱未找到書籍或連名字也未聽說,沒有接觸。)練得多了,漸漸覺得身法雖差別較大,但從攻擊目標和意圖上看卻是相同的。因此有了比較選擇的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研究(找各種刊物看別人的分析),定了個標準,既確定一個「練拳既練功、動作簡單、能直接用於防身的拳種」作為主要練習對象。反覆琢磨後還是覺得形意拳符合要求,於是按照當時大學體育教材上的形意五形拳的架勢開始練習(後來知道是孫祿堂的架勢),並搜集了各種武術雜誌上關於形意拳的各種介紹、理論、練法進行研究,以指導自己的進境。直到現在,雖有時練練感興趣的其他拳架套路,但主要還是練習形意拳。 參加工作後,練拳時斷時續,想起來練練,過一段時間連想也不想,曾有兩年堅持的時間比較長,雖沒有再練其他功夫,但在與別人玩耍時能用掌劈斷過三指厚的石板、用拳能斷一塊紅磚,吃核桃用指頭用力一捏即碎,稍次時用雙掌一擠即開。三體式一站掌心丹田就有氣感。(沒有追求過通周天,怕出偏)。有一次與人討論氣功時,竟然隔著一臂的距離用掌心吸動過對方的手掌。(當時純屬玩耍,一同事說內氣不存在,我說我就有氣感,他說不信,我伸出右掌後讓他伸掌與我的隔空相對,我來回拉動,拉動幾次後我突然感覺五個指頭尖像有繩子一樣被拉住了,而他則「啊」了一聲急甩手,定神後告訴我當時感到手發麻,被我拉住了,手指像有東西向外跑。)現在回想應是當年達到的最高境界。 90年代後,改革、下崗、聘任、房改、醫改等一波波的生存問題弄的心情很緊張,練功就沒多少心思了。許多人告訴我,「練胳膊練嘴不如練嘴」,看身邊的事情也的確如此,對練功的經歷也有些後悔。之後雖沒有完全放棄,但也只是興之所至的玩玩而已了,因此,至今功夫未見長進。 現在過了不惑之年,功名金錢看的淡了,感覺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又感到健身的重要。在網上尋找健身功法時,發現此吧有這麼多想練拳的人,覺得把自己的體會寫出來可能對別人有幫助,因此發表此貼。以下關於練拳的觀點純屬自己的思考,練法的部分是本人實踐體認過的。有關技擊的內容是純思考的結果,未經實踐檢驗。覺得有道理你可以體驗借鑒,覺得錯誤你可以看做笑談,但無聊的罵人者請遠離本貼,請到別處去賣弄。 首先談幾個練法的問題。 一、形意拳能否自學。 個人體會完全可以自學。古代創拳者能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歸納動作形態,現代人完全可以在書籍、影像的幫助下掌握拳術的動作形態。或許有人說,內在的東西必須有師傅指點。的確,練功的訣竅有人指點可使人走捷徑成功,但只要自己肯思考、肯下功夫,現在有這麼多的信息資料可資借鑒,多用點時間肯定也會找到成功的道路。另外,是否自學會出偏?個人體會,只要按照形意「八字訣、九要」的要求練,經常反省自己的動作和身體狀態,別去追求什麼大小周天、暗勁化勁,(這些應是雖練功深入自然而然達到,而不是刻意追求能快速達到、也沒有捷徑可走的境界),是不會出偏的。
二、關於三體式。 形意拳的精華在於三體式,對它必須充分重視。「八字訣、九要論」不再詳述,網上一搜既得。個人練習中發現以下幾點應予注意。 1,初練追求姿勢規範,注意後腿的彎曲程度和架勢的高低,應以後腿彎曲處也撐著勁為標準。可以在站樁時讓別人踩一下腿彎處,如一踩既跪下,說明未撐著勁,後腿沒有合好,或者彎曲太過,或者後腿分擔體重過多。個人體會是站樁時前腳跟到後腳尖的距離以自己的一腳半為度,前後腿分擔體重前三後七或前四後六(沒必要精確,大致的意思),以自覺兩腿勁合成整體(能支撐八面,無論何方來力,均能產生反彈的意念)為準。別人踩你的腿彎,應自然發生挺擊的彈起動作。許多刊物上的文章談到初站三體式感到彆扭,應當是這一點沒有做好。這一點做好了,兩腿如一的感覺很強烈,即使兩腿在五趾抓地努力時,也很舒服。另外,如果後腿彎曲稍過,外三合必做不好。在網上看到許多站樁視頻,感覺架子放的太低,不知是師承的關係,還是什麼別的原因。架子太低可能增長下肢力量,但不利於步伐的快速移動變換,在實戰時是大忌。站三體式的目的是尋整、尋合、伸筋拔骨,不應把練局部力量放在首位。 2、在身姿初步符合要求後重點體會上身的放鬆。可從頭部開始用意識檢查各部位的狀態是否符合「八字訣、九要論」的要求,然後意守丹田入靜放鬆。在此階段可以借鑒氣功的方法尋求入靜放鬆(別追求什麼內氣)。上體放鬆,下肢承擔體重,即外在的上虛下實。經過幾個月的這種訓練,不僅體力增加改善,而且使樁步姿態變成潛意識動作,一站即合規範。 3、注意含胸。含胸應是避免挺胸,只要做到拔背沉肩,放鬆胸部既可,不要故意追求胸部後縮,那樣對內臟不利。個人覺得含胸不如表述為松胸更好。因有一段時期沒有放鬆胸部,感到很不舒服,查閱多種資料後,借鑒了太極的全身放鬆要求,放鬆胸部,手上的氣感反而增強了。 4、後手的位置。個人手臂較長,後手放在丹田部位練了一段時間後感到彆扭,後試著放在右肋部感覺更好,但後肘不能與後膝相合,最後把後手離身體的距離拉遠(回到丹田前方),解決了這個問題。
5、氣沉丹田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而是練到一定程度自然達到的。初練者在姿態規範、身心放鬆的情況下,自然呼吸,意念守在丹田處,堅持一段時間後再練習逆腹式呼吸,當逆腹式呼吸成為自然後,一站樁丹田處就有充實感。許多專練丹田的功法不適合初練者,過於追求氣沉丹田會發生火燒空鍋的弊端。站樁應以溫養丹田和五臟六腹為主,感到有勁想外放時通過練習五形拳、十二形等套路消耗一下體力,尋求身體的平衡。意守丹田並不容易,既要排除雜念,又要若有若無,許多拳經說形意拳與丹道功夫相同,由此可見一斑。 6、用站樁抻筋拔骨。站樁能感覺有了整勁後(不神秘,既渾身放鬆而又感覺渾身是勁),或如前述感到有勁想外放時,可配合呼吸練習抻筋拔骨。方法是:吸氣時身體放鬆,呼氣時頭上頂、後腳下蹬、前腳下踩、雙腿出勁、肩沉肘墜、雙掌五指貫力(以意貫,無動作),全身隨呼吸呈一松一緊的狀態(緊是四肢緊,不是軀幹緊,仔細體會),反覆做幾次。不可多做,個人感覺比去練習五形拳、十二形等套路消耗體力還大,做完後放鬆一段時間後再收功。 這種方法是本人在做到姿勢規範、全身放鬆、感覺有了整勁想外放時自己試練的(沒有看過他人的介紹),但經過練習,未發現不良反應,且感覺筋放長了。(本人從未專練壓腿,但前面說過,踢腿卻能到達頭部,反身後彎要也能做的很低。)後經思考,可能不自覺的借鑒了原來練「千斤力」的練法,只是姿勢不同罷了。看帖者可以參考,感覺不適合自己就別做了。
7、練與養的問題。三體式雖是形意拳的精華所在,但形意拳的樁功很多,不同流派也有各種獨特的功法。本人在自己的經歷中,感到體力不好時站三體式很疲勞,也不利於功夫的長進,因此,體力不好時站無極樁或混元樁,體力充沛時站三體式。後在閱讀各種理論書籍時認識到符合「練養結合」的宗旨,不至於冒進而練壞身體。現在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8、不同流派的樁功問題。本人也曾體驗過各種流派的樁功練法,(不只是形意拳的),感覺有的需要體力充沛才能站好,有的則很輕鬆就能站好(以能放鬆持久為標準)。思考後發現,雖形態不同,但都是在追求端正軀幹、培養內勁,像頂頂、沉肩墜肘、膝內扣等要領也相同。只是腿步手臂形態不同。腿步手臂形態不同,是以後開步練習動作套路的需要。如少林拳大開大合,需要馬步樁作基礎,八卦掌擰腰轉步,需要八卦樁作基礎。但從追求內勁的角度看,各種樁功均有獨到之處。說到這裡的意思是告訴大家,體力充沛多站三體式,畢竟是練形意拳。體力稍差時不妨找很輕鬆就能站好的樁法站一站,以便內氣和內勁的連續培養。這也是前述「練養結合」的方法。只要不胡亂導引內氣,放鬆下來站,不會產生功法衝突。 9、氣感問題。本人站樁時丹田、雙掌有時有氣感,有時背部和腿部有肌肉跳動。丹田是熱流,有時旋轉,有時只是熱流向丹田集中。雙掌是有手中有軟物的充盈感。其他部位肌肉跳動時間很短,跳過之後很舒服。在收功時意識全身真氣收歸丹田。未發現不良危害。現在思考,這種現象是全身放鬆的結果,不是刻意追求來的。建議讀貼者不要刻意追求。下一步怎麼練,正在研究思索,希望有高手出來給予指點。 三、關於五行、十二形。 在練拳過程中,本人對身勢形態進行過多次改變,因為在練習中,時而感覺原來的身勢形態與呼吸、發力、攻防意識不能有效配合,就反覆琢磨拳經上的理論表述,認為更能體現拳經理論的做法就進行試驗,現在採取了以下形態。 1、劈拳。由三體式開始,吸氣時雙手同時小幅向下抓回後再弧形向前上鑽,前手至鼻高,後手至前手肘彎。同時前腳前進一步(可大可小),後腳快速跟進至前腳髁處,成雞形獨立步。吸氣盡而勢成,意識是前手鑽開攻向我面部或胸部的直拳。呼氣時後手劈出,前手拉回,原支撐腿後蹬,原懸空腿趟進一步(可大可小),原支撐腿再跟進一小步。意識是劈擊對方,不設定具體目標,劈在何處算何處。劈出的手有一個由拳變掌地過程,軌跡是向前向上向下的拋物線。 這種形態與原先的區別,主要在於吸氣盡而勢成的形態,由雙腳前後開立變成了單腿獨立,雙手一前鑽一後伏變成雙手均護住軀幹。個人體會,這種形態易於架勢與呼吸配合,一吸既起,一呼既落。也符合拳經束身而起、展身而落、起如挑擔、落如分磚的形象描述。更有利於進擊方向的變化和招式的連貫,提高變式的速度。 體力好,劈出可用力,剛練。體力不足,可不用力,只用身體催出前手即可,柔練。柔練更能體會勁力的特點。 說到此處,繞不開勁法的問題。許多人對內勁描述的神秘莫測,個人也曾十分嚮往練出那樣的內勁。但多年的練拳,加上廣泛閱讀武術書籍和文章,感覺所謂的內勁,應該是身體協調狀態下的發力(這個問題太大,以後有時間在專門論證)。劈拳的勁,是動作和順後在前劈手向前向上向下的拋物線運動軌跡的某一點發出的爆發力(彈抖力、炸力、抖絕力等等說法,個人是一抖的練法,沒用於打過人,前述拍核桃就是用掌按住一抖拍開的,的確用語言難說明白,個人認為形意拳的勁本質上都應是這種勁,在不同拳姿下作用的方向和接觸對方的部位不同罷了),在什麼軌跡狀態上遇到阻力,就向哪個方向發,可向上,掀起對方,也可向前,衝擊對方,也可向下,擊打對方,一遇阻力既抖發,就像拿斧頭劈物,運至物體時身體一抖一樣。但既然叫劈拳,練習時的一抖本人是放在最後呼氣將盡掌向下運行時,抖完就是三體式。
出發回來看帖,發現許多網友提出善意的指正,在此表示感謝。但發現22樓和24樓的言論,像一條無家可歸的瘋狗無理由的亂叫,十分氣人。再次聲明,本人只是談自己的體會和認識,如果你覺得本人的練法和認識錯誤,歡迎探討和指點。到處無端罵人者請自重,遠離本貼。 本人所述練習體驗,確實是事實,絕無虛構,也沒有炫耀和宣傳的意思,只是希望和有緣者交流練功經驗,如有高手發現錯誤,歡迎像19樓、26樓一樣提出建議,本人十分感謝。 再三思考,覺得還是應把自己關於五形拳的體會說完,不能因一個沒有教養的24樓的行為干擾自己的練功道路,下面說一下後四拳的情況。 2、崩、鑽、炮、橫。 崩拳曾對回拉手的動作做過掩手、鉤手試驗,最後還是覺得外旋拉回簡練和順,因此,現在採取的是左腳一直在前、落點時前腳著力(後腿用力拉近的練法未練過)、雙拳一出一回的形態,但注重了意識轉換,前手外旋迴拉有掛開之意,後要快速轉換到前擊拳的穿透之意上。 鑽、炮、橫也是如此,經過自己體會,最終採取了最初的最簡單的形態。鑽拳前手向前隨身一伸,後腿過步時前手內旋迴扣拉回後手同時鑽出。炮拳雙手直接拉回腹部後隨進步架擊,橫拳獨立步時前手也是向前隨身一伸,在後手前擊時前手做一個向後手一側方向小弧形運動內旋拉回。步法未變化。 對功架形態的修正有一個標準,就是感覺合順,自己感覺這樣做能使意、步、身、手相互配合,快速達到外三合的要求,使發力時感到自然順暢不彆扭,想提高動作速度時變式快。 關於軀幹和腰的擰轉問題,下次再說。
心意六合拳發展為形意拳,個人認為不只是名稱的變化,還有練拳思想的變化。既名形意,就既重視形,也重視意,形意並重。外三合重視了形,內三合重視意。因此,對功架形態的研究不是無意義的。當然,不同人的體型不同,做到動作和順的感覺可能不同,最後形成的功架形態不同,這也許是形成不同流派的真正原因。尋找適合自己的功架形態,是自己練拳過程中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現在提出來,大家可以討論。 形意五形拳的功架形態有一個共性,就是腿催身、身催手(請原諒,沒有使用根節、中節、稍節的描述,這樣更好理解),期間有腰與軀幹的轉動,不同的是步法和手臂形態。進一步參詳人身的構造,可發現是雙腿支撐著軀幹、軀幹再驅動手臂做出拳架動作,而雙臂是由雙肩胛骨連著的。軀幹相當於一個圓柱體,在腿的支撐下以腰為軸左右轉動,雙肩胛骨相當於固定在軀幹這個圓柱體上的橫樑,兩頭連著手臂,在隨軀幹左右轉動時帶動手臂運動。而手臂的構造是由肘、腕兩個關節鏈接的兩段槓桿,在筋與各肌群的拉、撐下,形成上架、前沖、下斬、橫撥、旋轉等動作。發力時,後腿蹬地、前腳踩地、膝胯擰轉,力量上至腰,腰部擰轉帶動軀幹轉動,力傳至肩,肩急沉後一松,力傳至肘或前臂或拳面或掌指(手臂的形態決定)。這就是身體各部分的運動過程。說明這些的目的是告訴大家,無論不用力的柔練,還是最後一抖的剛練,腰與軀幹有一個左右旋轉的過程,這個旋轉是力量傳遞的關鍵。旋轉的幅度已手肘與腳膝相合為度。 既然腰軀旋轉催動手臂力量,兩手一去一回才自然相合,這是確定最後形態的理論依據。
3、十二形。個人看到的練法有多種,也分別嘗試練習過,體會不如五形深。但認為無論哪種形態,無非是在保持軀幹正直狀態下加大身體起落或軀幹左右旋轉幅度所形成的功架形態,運動量加大了,步法更多了。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練法,只要感覺和順就行。不再詳細比較說明。 4、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是: 第一、站樁重放鬆、行拳重合順。 第二、注意練與養的關係。(剛練與柔練的關係)。 第三、要形意並重。「意自形生」,可根據自己的練習目的(健身或技擊、進攻或防守)確定拳勢的意識內容和狀態,動作時「形隨意轉」,把意的內容貫注在動作的過程中。(不是拳經中的,是自己的體會)。 第四、不追求進境,注重形態的不斷完善,讓練功效果自然產生。 第五、不斷學習思考,體會拳經表述的真正意圖,對別人的經驗要進行試驗,體會是否符合自己。 有些東西怎樣想也覺得表述不到位,就不再強求自己了。今後將繼續練習和學習,新的體驗將繼續總結。下面改談自己的一些理論思考。
最近幾天,又翻看了一遍手中抄錄的前人的論述(原來在各種刊物和書籍中關於拳經及練法的論述),仔細看了吧中關於練法交流的很多帖子,感到自己的體會其實很膚淺,關於放鬆、自然、和順、不追求進境的要求在李存義等人的論述中已經有了。許多網友提到的練功感覺本人還未有體會,說明自己可能還未入門。但由於條件的限制,拜師的想法雖有但實現不了。自己邊思考邊體驗看來仍是現實的選擇。 思考,便有交流的願望,雖然自己的思考可能像練拳體驗一樣,難登大雅之堂,但既然想到了,開始交流了,就斗膽說出來。還是那句話:覺得有道理你可以借鑒,覺得錯誤你可以看做笑談,但無聊的罵人者請遠離本貼。 思考之一:格鬥的形式與格鬥的原理。 早年練拳的目的很朦朧,到底為了什麼,當時並沒有想,只是在興趣的催動下練而已。工作後,曾仔細考慮這個問題,到底為了什麼?首先否定了為健身,因為其他體育活動一樣可以健身。其次否定了防身,因為在現代社會中是沒有多少場合和機會使用武功的(除非**、軍人)。最後,還是回到了興趣上,練拳其實是自己的興趣,是自己的娛樂方式,僅此而已。那麼這種興趣愛好有什麼優越性呢?一想又回到了健身與防身上。(人有時就是這樣,總為自己的行為找點理由)。健身的作用及與其他體育運動的區別就不談了,但談防身就離不開談格鬥了。因此,曾長時間思考格鬥有沒有規律,傳統拳術是否能提高自己的格鬥能力,等等。 有人曾對格鬥的形式劃分為戰場拼殺、街頭格鬥、公園比武、擂台較技幾種形式,覺得很有道理。四種形式的格鬥在環境、規則、目的、手段上有巨大的差別,戰場拼殺是以消滅對方為目的,不計手段與規則的。街頭格鬥的主要目標是制服對方,不一定非消滅對方,但相對而言,規則很少,手段的限制也很少。公園比武和擂台較技則不同,規則和手段是受限制的,只是二者的規則不同和限制的手段不同而已。 戰場拼殺的原理是人多勝人少、器利勝器鈍、有謀勝無謀,與個人武功關係不是很大。無論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的戰爭都說明這一點。(戲劇、小說中的情節不算)所以,練兵就是在古代也以練陣法、武器使用、體力素質為主。 與武功有關的格鬥形式是後三種。所以重點討論後三種。
街頭格鬥基本沒有規則限制,手段也可無所不用其極,目標是制服對方或消滅之,因此存在生命危險。與公園比武和擂台較技之所以放在一塊,是其中存在一人對一人的格鬥形式。公園比武相對於古代的一人對一人的比武,其實是有規則的,就是點到為止和使用各自擅長的技術,雖有生命危險但不會太大。擂台較技的規則限制很多,基本排除了生命危險。 區分格鬥形式的目的是說明一個問題,在一個形式下取勝不一定在另一個形式下取勝。擂台獲勝到了公園比武形式下,可能被另一種技術克制。公園比武中一擊而勝,在街頭格鬥中可能被環境和對方使用的手段克制。一對一中輕鬆獲勝,到了戰場上可能被對方的多對一殺死。 因此,尋找格鬥的規律,首先尋找的是不同形式下共同的因素,這就是都存在一人對一人的爭鬥形態。在一對一的爭鬥形態中,不使用器械的徒手格鬥才是我們分析的對象。 那麼,在一對一的徒手格鬥中,取勝的因素有哪些呢?我們先做幾個推理。 取勝無非兩種情況,擊傷對方和擊倒對方。二者的發生有一個共同的前提,是自己未被擊中或被擊中未失去行動能力。而擊傷對方需有另一個前提,就是擊中對方要害,使對方失去行動能力。擊倒對方的另一個前提是使對方失去重心穩定而到地。在雙方都快速活動中,怎樣才能擊中對方要害活或使對方失去重心穩定呢?下面分開分析。
假設你攻他守,他用格擋架截防守,你若擊中他的要害,有兩種可能,一是你能打散他的格擋架截的手臂,這需要你的力量和肢體硬度遠大於對方,既「大力打小力」。二是快速穿過他手臂之間的空隙,既「快打慢」。你若破壞他的重心,只有一種可能,快速用動作搶位站位,形成他動既跌的形勢,也是「快打慢」。 假設你攻他守,他用閃進防守反擊,你只有快速變式或退守,才能擺脫被動,這也是「快打慢」。 假設你攻他守,他急退,你只有比他更快的進行追擊,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是「快打慢」。 假設他攻你守,你可硬接防守反擊,這需要你的力量和肢體硬度遠大於對方,是「大力打小力」。 假設他攻你守,你用閃進防守反擊,這需要動作比他快,是「快打慢」。 假設他攻你守,你急退且能擺脫追擊,也要快,仍是「快打慢」。 再從許多人津津樂道的「借力打力」和「四兩撥千斤」角度分析。從力學理論上看,這是成立的。但是,在格鬥對抗中,有兩個因素不能忽視,一是對方也是活的,不是靜止不動的。二是你必須感知對方的力的方向。這決定了你要打出「借力打力」和「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必須在對方變化動作和力的方向之前,就完成自己的動作和作用力發放,就是比對方快,仍然是「手快打手慢」。另外,即使你佔盡先機,能夠「借力」,在你的用力方向上反作用力必須小於你的作用力,還是「大力打小力」,這也就是許多人也認為功力弱於對方「借力」可能不成功的原因。 在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曾有一段話:「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本能,非關學力而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這是許多人認為內家拳能讓小力勝大力、慢打快的論據。如果通讀拳論,可發現,王宗岳這段話是放在「階及神明」和 「我獨知人」後面說的,能做到「我獨知人」,結合太極的練法再看,必然是感覺和動作比對方快,只是動作比較小,看不出快而已。另外,他說的「力」「快」「慢」,如結合太極的勁力理論,在這裡指的是拙力、顯性大幅度動作快慢。如果我們認為你的動作慢也能取勝,就大錯特錯了。 分析到這裡,可以得出結論,格鬥的原理就是「大力打小力」、「手快打手慢」。
很多拳術著作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理論來說明拳理,有一定道理,不做過多評議。但如果用物理理論說明格鬥,碰撞理論更為全面。雙方肢體相接觸的瞬間,發生的是碰撞(長時間接觸拉扯是槓桿和滑輪原理起作用,但這種形式的較技已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格鬥),碰撞的結果是雙方改變運動軌跡和發生形變。軌跡改變大小取決於質量和原來運動速度,形變程度取決於自身的形變係數和物理性質。 在格鬥中,相撞的是人的肢體,由骨骼筋肉組成,有一定硬度和彈性,在相撞時要保持自己的運動軌跡和減少受到的傷害,必須讓自己參與碰撞的部分質量大於對方、速度快於對方、硬度超過對方或彈性好於對方。
相撞的觸點也能影響相撞後的雙方運行軌跡,因此,格鬥中如能選擇自己和對方相撞的觸點當然比較理想。 分析到這裡,決定相撞優勢的因素就有了。一是速度,包括動作速度和反應速度。二是參與碰撞的部分質量,表現在對抗中就是全身或部分。三是身體肢體的硬度和彈性,四是能否主動把握相撞的觸點,表現在對抗中就是得到有利位置(技術)。 再結合人身的生理構造看,軀幹近似圓柱體、四肢近似槓桿、筋和肌肉連接和包裹著軀體四肢。在動作過程中在意識的支配下進行各種運動。不同部分的相撞構成格鬥過程。 決定格鬥勝利的因素到這裡還不全面,因為雙方 碰撞前還有兩個環節,既動手前的心理較量和碰撞前的動作過程。因此,心理調節也很重要和動作動力定型(技術)也很重要。 歸納一下,決定格鬥勝利的因素有:穩定的心理狀態、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動作速度、肢體的硬度和彈性、參與碰撞的部分質量和速度(就是我們格鬥中力)、熟練的技術。也可表述為心理、速度、力量、抗擊打能力、技術。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些,但分析一下覺得更有說服力。 因此可以理解傳統武術的練功理想和追求了(能否達到是另外的話題了)。 內家拳追求整勁和肌肉的彈性,符合碰撞中對質量和彈性的要求。 少林七十二藝的練法符合碰撞中對硬度的要求。 各種拳術招法都在追求有利的觸點。 各種感知能力的訓練其實是追求反應和動作速度。 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各流派的特點及所追求的是什麼,各種練法的優越性及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我們自己追求的是什麼?
思考之二:怎樣提高格鬥的能力。 格鬥的原理就是「大力打小力」、「手快打手慢」。決定格鬥勝利的因素有:穩定的心理狀態、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動作速度、肢體的硬度和彈性、參與碰撞的部分質量和速度(就是我們格鬥中力)、熟練的技術。 因此,提高格鬥的能力就應在提高上述因素的水平上下功夫。 但是,人的精力與時間有限,每一因素的水平提高又有過程,想把每一因素都提高到很高程度是不可能的,即使窮畢生精力也不可能。現實的選擇就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進行突破,形成自己某方面的優勢,然後以自己的優勢去克制對方。縱觀傳統武術各派別的理論和練法,以及現在各國格鬥技術的特點和練法,無不是在體現這樣的選擇。其實,在真實的格鬥中,具備某一因素的優勢便可稱雄一時了。 由此可推出,各種派別沒有高下之分(各重視某方面),只是練習的勤奮程度不同導致的水平有高下之分。 個人認為,心理狀態的訓練和反應能力的訓練離開實戰是無效的。現在有些單憑自己的假想或師徒間試手的訓練方法,能對格鬥心理起一定的穩定作用,但實戰環境對人心理的干擾只能通過參加實戰增加經驗去克服。 肢體的硬度練習傳統武術各派別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 肌肉彈性的練習傳統武術中內家拳比較注重,只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取得效果。 身體及肢體的質量受基因遺傳限制,提高不了多少。但格鬥中卻有整體對部分、部分對部分的區別,內家拳注重的整體發力可供參考。即使質量很小,也可以通過加快速度增強破壞力。 技術動作(招式)只有具備速度才產生效果,提高他的速度只有通過反覆練習來達到。 動作的完成、速度的取得離不開腿的支撐、腰的擰轉、筋的連接、肌群的鬆緊運動,因此,加強腰腿力量的訓練和筋肌力量的訓練是通用的基礎練習。 選擇什麼練法,應取決於自己的條件和練習目的。快速增長腰腿力量,負重訓練是最佳選擇。提高肢體抗擊打能力,硬氣功應是較好的方法。招式速度的提高,單操幾個喜愛的招式是有效的。追求整體發力,只有長時間的練習內家拳。
思考之三:「練用一體」與「練用分開」誰更高明。
就練法與用法的關係上看,有些武術流派和內容是練法與用法結合在一起的,如許多少林拳的套路動作、詠春的某些招式,等等,練習時的形態就是使用時的形態。但更多的武術流派和內容是練用分家的。練習的動作形態在使用時可以變化為很多形態,有的使用形態甚至與練習時的形態風馬牛不相及。(網上看到許多講解內家拳用法的視頻中,就是如此)。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是「練用一體」高明還是「練用分開」高明?
提高身體素質的功法訓練形態肯定不能直接用于格斗,但所產生的效果卻能提高格鬥決定因素中某一方面的水平,且效率較高。如世界各種格鬥技術流派中,都有負重蹲起和負重行走的練法,可快速有效的提高身體力量水平。從這裡看,「練用分開」是高明的。我們如果提高格鬥因素中某一方面的水平,完全可以採取與格鬥毫不相關的動作形態進行練習。如少林七十二藝的練法如能成功,無論用什麼動作接觸對方,殺傷力是巨大的。
但是,技術動作的訓練應相反,應是「練用一體」更為高明。我們可以看到,拳擊與泰拳的練法,用什麼就練什麼,即使基本素質的訓練也是如此。拳擊用拳,就練直、擺、勾幾種拳法,身法步法服務於拳法,練法既用法。泰拳重肘膝,就練他的硬度、速度,攻防形態很簡練,也是練法既用法。這種練法被許多人譏笑為練蠻力,但其在格鬥中的威力即實用性是不容置疑的,其練習方法的效率也是值得傳統武術借鑒的。我們主張練整力、練內勁、練借力打力,反應在動作形態上就是招式。而招式在使用時又需要臨場變化,弄得這麼複雜,即練不出速度,也練不出追求的本能反應。因為即使練習的動作很快,但使用時要變化,原來練習的動作不是直接使用,等於做出新動作,速度怎樣產生?如果招式由動力定型內化為本能,你本能做出的動作又不符合臨場狀況,這種本能反應是弄巧成拙。很多視頻中的大師講解招式的使用,經常是「如果怎樣,就怎樣變化」,甚至一個招式弄出十多個變化,那麼怎樣獲得變化的速度呢?為什麼不把每一個變化定型為簡潔的動作來練習呢?所以,如果為提高身體素質,練那些練用分家的套路招式,有其作用。但如果提高格鬥能力,應選取練用一體的招式更有效。(其實每個拳種中都有這樣的招式,需要我們選擇罷了)。
結論,怎麼練,應看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思考之四:整體發力是否優於局部發力。如前所述,所謂戰勝對方,在一對一的格鬥中,或是擊中對方要害,造成傷害,使對方失去行動的能力(公園比武和擂台較技是擊中對方規定位置既可),或是破壞了對方重心,使對方倒地。
擊中對方的前提是突破對方的防守,需要肢體硬度或速度。擊中之後就發生碰撞。
破壞對方重心的前提是取得有利位置,需要動作的速度。站位後需要整體發力使對方倒地。
同樣論述過, 格鬥中的肢體相撞會產生運動形態改變和形變的結果。運動形態改變,在人體上的表現就是沒有擊中目標或被對方撥開了攻擊的路線,或者被對方擊的全身移動、身體搖晃重心不穩。形變在人體上的表現就是骨折、皮開肉綻。
在使對方倒地或撥開對方攻擊的路線的動作中,整體力優於局部力。
在以傷害對方為目的和擊中對方為目的的動作中,局部力優於整體力。原因在於,擊中對方的最有力的素質是速度,局部力也可達到傷害人體薄弱環節的效果。而局部發力動作速度的取得要比整體發力動作速度的取得容易的多。
即使在打到對方的動作中,利用人體站立的原理,用局部力也可破壞對方重心,使對方倒地。
因此,總體看來,在格鬥中,局部發力不一定比整體發力對戰勝對方的貢獻小。且不說整體發力的練習需要更多的時間了。這對以格鬥為目的的武者來說,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思考之五:內勁與整勁是什麼,怎麼練?
首先回復一下42至45樓的朋友,招式在格鬥中是有用的,只是不是取勝的唯一決定因素而已,半步崩拳龍形搜骨是招式,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也須用招式,我們現在思考的是怎樣選擇、使用、練習招式,這個問題後面還要談。中途變招的打法沒有速度效果會打折扣。對方拳打來,你側身就應閃過了對方的攻擊路線,不用再去對付對方的手臂,直接出手攻擊目標就是了。同意關於整體爆發力的看法。下面就談談個人對內勁與整勁的理解。
太極拳的各種論述中對整勁的解釋是全身協調狀態下的發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形意拳論強調的是炸力、抖絕力,在練法上涉及到整體動作的要求,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全身協調狀態下的發力。如這樣理解,其他拳種其實也要求全身協調,其發力也應是整勁。(其實,內、外家之分應在練法上,不在打法和勁力上。少林拳練到一定程度,也是講剛柔相濟,借力打力的。)只能說,內家拳更加重視全身協調狀態下的發力。
再看內勁。在太極拳的各種論述中,內勁是經過長年練習獲得的一種特別的彈性力,可長發、短髮、剛發、柔發,能隨意而發。形意拳論中對內勁的描述其實也大致如此,不過更多的強調突然急發而已。那麼,這種勁力的本質是什麼呢?曾在許多刊物文章中看到過各種說法,下面分別分析:
太極拳的各種著作中對內勁的描述可分為兩種;其一是描述為整體力,只是強調能隨意而發的優點。其二是描述為內氣,強調在放鬆的基礎上長期練習。各種刊物文章中的說法就多了,有內氣說、生物電磁說、膜內物質說等。
根據現在看到的關於內勁打人和練習體驗的描述,內勁包含著內氣是不容置疑的。(內氣的本質也有生物電磁說),但是,內氣外放的體驗很多人談到過,但承認能隔空打人的很少(只有「功家南派」系列書籍中列舉過事例,但都是古人的,不足為證。)內氣能外放,但不能隔空打人,說明內勁擊人時起作用的不只有內氣,還有肢體的力量。
許多人在談被內勁擊打時的感覺是遭受電擊的感覺,(我們先假設是真實感受),說明內勁中也有生物電磁的作用。(人體具有生物電是科學可以說明的。)但如果認為內勁是生物電,能夠將人打出,可以想像需具有高壓電的能量,而人體內部產生高壓電能至今還沒有看到過有關的科學依據。我們只能認為內勁中也有生物電磁的作用,但不是主體。
少林易筋經和心意六合拳的書中有膜內物質說,至於這種物是什麼,並沒有說清楚。但根據描述,相當於現代人描述的內氣。
更多的著述都強調,內勁發揮作用是離不開肢體間的接觸的,說明內勁包含著身體肌肉的力量。
分析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內勁是內氣、生物電、肌肉骨骼力量、意識感覺交融在一起的融合體,不只是其中的某一個因素。(需說明一下,之所以不厭其煩的分析,是想告訴大家一個認識,肌肉骨骼力量是內勁的主體,其他因素其實是離不開肌肉骨骼發揮作用的。)
對於內勁如何取得、發放,各種論述有一個共識,就是離不開在放鬆狀態下整體協調運動的長期練習和動作。從此角度看,內勁既整勁。
正因為內勁是整體協調運動的結果(練習和應用都是),所以在前面的思考中把內勁表述為身體協調運動狀態下的發力。不神秘。在練習和發放過程中人們會產生諸如氣感、內氣外放、有物在身、電擊感的感覺是人體的自然反應,不要把這種反應看做內勁本身,內勁是物質的力量,是以上各因素交織在一起的綜合體,是以一個整體發揮作用的。
理論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個人上述思考的意圖就是尋找內勁練習的有效途徑。
既然內勁的構成因素有內氣、肌肉骨骼力量,二者的交互訓練應是科學的方法。(膜內物質、生物電應是隨內氣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只練內氣不練筋骨力量,或只練筋骨不練內氣都不科學。也許肌肉骨骼力量的訓練是古代練武者的必修內容,內家拳論中才較多的強調內氣的練習,意圖是使內氣與肌肉骨骼力量均衡發展,以提高練功進境。在看到的訓練方法中,許多拳種在練內氣的同時並未放棄肌肉骨骼力量的訓練。如太極拳的抖大幹、太極球練習。形意拳的剛勁練習等。有的形意練法先從鬆柔入手,但輔助功法中仍有肌肉骨骼力量的訓練方法。道理應該在這裡。
太極拳的練法走積柔成剛的路線,個人認為是重內氣積累,但如果沒有與筋骨之力的融合或筋骨之力太小,這種內勁在格鬥中占不了優勢。很難想像一個會借力的兒童能將一個成年人乾脆利落的摔倒。這也許就是「太極十年不出門」的原因。
形意拳的練法是由剛開始,轉化為柔,再剛柔相濟(化),因此練出的勁力大而猛。(從資料記載的古人事迹中可看出)。這種效果應歸歸功於剛勁練習對筋骨的錘鍊。其實郭雲深的三步練法的第一步,就是以錘鍊筋骨為目的,他的拳論說的很清楚。
這種思考結論是前面談用三體式抻筋拔骨練法的理論依據。(仍強調,覺得錯誤不要模仿)。
也許,古人的練法是是使內氣與肌肉骨骼力量均衡發展的,是我們在實踐中偏廢了某一方面,使練習的成果打了折扣。
個人認識是否正確,需要內勁真正有成就者才能判斷,現在寫出來,供大家批判。
思考之六:技術招式的作用與使用。
技術只是格鬥中的一個因素,技術好,沒有破壞力,產生不了預期效果。在拳擊比賽中,一個抗擊打能力強的拳手的反擊,效果也是理想的。正因如此,個人使用了「格鬥」一詞而沒有使用「技擊」的表達。
但是,完全否認技術招式的作用也不可取。可以推測,許多技術招式是古人總結實戰經驗的結果,不全部是表演用的,有巨大的價值。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去選擇。
招式的練習可以錘鍊勁力,使身法符合格鬥要求。符合實戰要求的招式練習還通過動力定型的作用提高格鬥時的反應能力。即使你有了強勁的內力,也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發放出來,用招式比亂打一氣更有可能達到目的。
理想的「無招勝有招」不是絕對無招,而是對招數使用的高級階段,不經過招式的練習是無法達到的。招式的練習是提高格鬥能力過程的必經階段,過早拋棄招式的練習是一口吃成胖子的夢想。有的拳種以基本功的練習作為練拳的全部,直接進入格鬥的效果並不理想。
怎樣選擇招式練習?還是應取決於自己的練習目的。是練勁?健身?格鬥?如果為格鬥,是哪種形態的格鬥。擂台得分?一擊而中?還是一擊必殺?
有人把使用招式比喻為照方生病,主張隨機應變、捨己從人,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絕對。隨機應真正做到,需要有超過對方的反應能力。捨己從人是太極拳推手練習的方法,太極拳推手只是練習功力的方法。如果雙方功力相當,反應速度相差不大,隨機應變實現不了,捨己從人也只會陷入被動應付的境地。這就產生如何使用招式的問題。
通過對拳擊、散打視頻的分析發現,使用組合招法才是有效的。一擊而中是小概率事件,招法組合使用是取得優勢的關鍵。當年郭雲深的崩拳擊人也是連續攻擊。因此,招法練習使用應注重招法組合。單操也是練習功力的手段,不能作為目的。
思考之七:傳統武術的技術共性。
通過觀看各派武術講解招式用法的視頻,發現有幾個共同的技術追求,就是搶位、破壞對方重心、反關節、借力。各派在練習時的形態差別很大,但使用時的目的往往相同,使用形態也大致相同。如太極的起式、八卦的單換掌、形意的劈拳、八極的抱法、少林的進步推掌,練習形態差別很大,但使用時都有抓臂別摔的形態。
分析到這一點,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對比選擇招式的練習方法。練習形態不同,所產生的速度、力量、及對反應的要求是不同的,從練習到應用於實戰的時間是不同的。
這也為我們分清你所學到的是花招還是真功提供了一個思路。如果練習很久也無法幫你達到目的,練他何用?
思考之八:內家拳的相通之處和共同追求。
經常看到太極、形意、八卦一家的說法,說明三者有共同的東西。公認的是都重視內氣的修鍊,都重視內勁的上身,都重視借力打力。但如果對三者的身法要求進行對比可發現,他們還都要求軀幹正直、肢體擰裹,只不過具體形態不同而已。
如果從發力的過程看,其實都是用腿支撐軀幹、軀幹伸縮旋轉帶動手臂的過程。(從外形看,內里的東西是否不同,個人實無體會)。
從格鬥使用看,都強調速度的重要性。(拳論中都說的很清楚。)
從他們經典拳論和代表性人物的事迹看,都追求本能反應的境界和修道的效果。(太極講「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形意講「不打而打」等)。
這種追求相信是令每一個練武者十分嚮往的。但是,如何產生那樣的速度和精神感應能力?前人是否達到過那種境界?至今沒有看到過滿意的解釋。(是否練法真的失傳,或者會者泥古不化敝帚自珍不外傳,實在不敢妄言。)
思考之九:傳統武術與當代擂台搏擊。
關於傳統武術在當代擂台搏擊上的表現,很多人是不叫好的。許多人認為,武術上了當代擂台,就成了拳擊加腿加摔跤,沒有打出傳統武術的風采。對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種解釋,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有人說,是規則限制了技術的發揮,武術適合野戰,不適合擂台。的確,如果取消了規則的限制,可能有些技術被使用了,會造成傷害一方的後果。但再細想,卻並非如此。我們的各種武術流派不是一直宣稱借力打力嗎?如果功夫練成,是可以用不傷害對方的方式取勝的。我們看到,即使在傳統武術的對抗比賽中,雙方僵持的時間也是足以讓你施展借力打力的技術的,怎麼就變成了亂打和頂牛了呢?我們不是津津樂道一擊而勝嗎,怎麼卻很少見到呢?一擊而勝在以點數獲勝的比賽中應更有優勢才對啊?
唯一的解釋是沒有練成功夫。傳統武術是有格鬥功能的,但需要遵循格鬥的規律。在練習過程中你太注重健身的練法而不是追求格鬥的素質,沒有速度、力量、技術、心理的素質,在任何形式的格鬥中都只能是隨對方的節奏亂打一氣。因此,如果為格鬥練傳統武術,必須分清哪些內容是為健身設計的,哪些是為格鬥設計的。(當然,武術中的健身功法最終也是提高格鬥素質,但那種途徑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也有人說,真正的高手是不上擂台的,因為武術不是用來炫耀的,也不是用來打人的。這也有道理。很多人練武為健身、求道,這部分人是不會上擂台。但是,我們也看到,許多人是到處宣稱武術比拳擊、泰拳等國外搏擊術高明,相信他們中應有練功有成的,為什麼不站出來證明一下呢?解釋可以有兩個:一是自己並沒有練到家。二是練成了也沒有取勝的信心。如果練成了也沒信心,怎能說明武術優越呢?
其實,傳統武術在現代擂台上的表現是格鬥的正常狀態。 不具備快進快退的能力,又想戰勝對方,死纏爛打就成為有效的手段。
任何技術在格鬥時使用無非是攻擊和防守兩種目的,所使用的武器在徒手時就是自己的肢體。雙方都在快速反應和移動,攻擊有效必須打破對方的防守,防守有效必須有快速的反應,防守反擊更需要速度保證。擂台搏擊形態下的格鬥取勝的最佳策略是控制雙方攻防的節奏。傳統武術實際上具有各種各樣練習取得這些能力的方法,(內家拳強調「疾」,肯定有方法。各拳種強調「步」,是控制雙方攻防的節奏的手段,也有練習方法),只是我們不知或沒有重視罷了。
思考之十:為什麼練拳?為什麼思考?
個人為什麼練拳前面已經說明,就是個人的興趣和娛樂方式。
也許有人為健身,但健身有很多比練拳更好的方式。也許有人為格鬥,但練拳形成格鬥能力要很長時間,不同格鬥形式都有自己有效的速成途徑。有人期望一擊必殺,軍警格鬥術更有效(用武功殺人是最笨的方法)。有人為修道,但道家和佛教的靜坐效果更快。因此,練拳不是達到上述目的的唯一甚至不是有效的選擇。即使在古代,武功的作用也只是看家護院、搶劫保鏢,戰場、事業上作用不是很大。武狀元考試科目也不以格鬥能力為主,考的是力量、射箭、文章。
但是,練武過程中卻包含著健身、格鬥、修道所需要的內容,也正是如此,人們可以從中各取所需,從中受益。這也許是人們喜歡練武的原因。特別是其中的格鬥因素,符合了人的防衛本能和恐懼本能,加上文藝作品對他的渲染,使人們產生練武防身的願望就可以理解了。
一句話,練拳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有人喜歡跑步、足球一樣,是一種興趣愛好。如果你有其他目標(如格鬥、健身等),還需遵循其他的規律。
為什麼還從格鬥的角度思考武術呢?畢竟古人造拳是立足於格鬥的(少林拳好像不是),因此,從格鬥的角度思考武術,可以幫我們理解今天各種理論、練法的有效性。(在傳播的過程中失傳、失真的大家都承認。)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拳經的本意所在。
如果簡單歸納一下思考的結果,無非是以下幾點:
1,決定格鬥勝利的因素有:穩定的心理狀態、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動作速度、肢體的硬度和彈性、參與碰撞的部分質量和速度(就是我們格鬥中力)、熟練的技術。也可表述為心理、速度、力量、抗擊打能力、技術。不同的格鬥形態下取勝的決定因素並不相同。
2 ,心理狀態的訓練和反應能力的訓練離開實戰是無效的。技術動作(招式)只有具備速度才產生效果,提高他的速度只有通過反覆練習來達到。 動作的完成、速度的取得離不開腿的支撐、腰的擰轉、筋的連接、肌群的鬆緊運動,因此,加強腰腿力量的訓練和筋肌力量的訓練是通用的基礎練習。 3,內勁既整勁。 肌肉骨骼力量是內勁的主體。內勁取得、發放,離不開在放鬆狀態下整體協調運動的長期練習和動作。內勁的構成因素有內氣、肌肉骨骼力量,二者的交互訓練應是科學的方法。
4,招式的練習可以錘鍊勁力,使身法符合格鬥要求。在格鬥中,招法組合使用是取得優勢的關鍵。一擊而中是小概率事件。
5,在使對方倒地或撥開對方攻擊的路線的動作中,整體力優於局部力。在以傷害對方為目的和擊中對方為目的的動作中,局部力優於整體力。
6,各派武術招式用法,有幾個共同的技術追求,就是搶位、破壞對方重心、反關節、借力。各派在練習時的形態差別很大,但使用時的目的往往相同,使用形態也大致相同。
7,內家拳從格鬥使用看,都強調速度的重要性。都追求本能反應的境界。發力的形態都是用腿支撐軀幹、軀幹伸縮旋轉帶動手臂的過程。
8,擂台搏擊形態下的格鬥取勝的最佳策略是控制雙方攻防的節奏。
9練拳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格鬥有自己的規律。並非練拳就一定具備格鬥能力。
昨晚看完了《逝去的武林》,感覺自己的上述思路得到佐證,書中談到幾個師傅曾改正過他的動作形態,說明在形意練習的不同階段是可以變化形態的,也說明了形的重要性。書中關於架勢練筋的說法表明真正的形意拳沒有忽視筋肉的訓練,關於練法的說法也不主張追求內氣,而是通過形態的練習自然練出內氣等等。
也感覺此書雖不是拳經,但其說法是符合拳經的。(如對「腰催手」與「腳追手」的說明,對步法的說明,是千金難買的)。同時發現自己的思考在前人的經驗中早有具體的實現途徑了。別人已經實踐過的東西自己還在摸索,有點貽笑大方了。由於本人打字慢,許多思考在網下用word整理成現成的文章,可用粘貼的方式卻發不上去了,很不爽。本不想再發帖,但55樓朋友的質疑提醒了我,懷疑自己的認識是否別人早就說清楚了,因此把幾個內家拳吧的帖子翻看了一遍,又搜集了能在網上找到的拳術著作看了一些,發現自己在思考的東西其實許多人早就論述過了,是自己原來沒有看到而已。難怪被55樓朋友認為是抄襲了。不過,看到許多人的觀點與自己的思考不謀而合,也覺得很高興,畢竟自己的認識不是孤立的。在此對55樓朋友表示感謝。 但是,在讀帖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人把師承、內勁、練法、用法等神秘化,許多初學者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看待形意拳,又使我產生說幾句的想法。另外,考慮到凡有耐心看完本貼的朋友必定對形意拳有真正的興趣,因此,再發一次帖,也應該有所交代。 關於傳統武術的技擊價值,大家可以看「趙道新拳論」,其中對練習技擊的方法的論述也很精彩。 迷信內勁的朋友可以看《太極拳鍛煉要領》(張卓星著)中的論述,應該是內勁有成者的體驗。 迷信「慢打快」、「借力」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趙道新的拳論及中央電視台拍攝的「太極拳秘境」系列片。 否定拳術能自學的朋友是否思考過尚雲翔當年離開師傅多年也練成了因為什麼? 其實,形意拳的練法秘訣在孫祿堂、薛顛的書中說的很清楚了,就是「陰陽中和」。換個說法就是「陰陽相濟」和「過猶不及」。陰陽指剛柔、進退、動靜、神意等,相濟的意思是不能少任何一方面並且相輔相成、相互轉化,且有主要方面有不能使其過。比如所謂的明暗勁練法,不是純剛,也不是純柔 ,(否則就叫剛勁、柔勁了),明勁練筋骨肌肉,需要發力,但發力是在動作完成之後的瞬間進行的,動作過程中發力之前是放鬆的。發力時剛、靜(動作的停頓)、意為主,為兩陰一陽,放鬆動作時是柔、動、神為主,為兩陽一陰,整個過程中陰陽不離且相互轉化。如果全過程都用力,就是孤陽不立,練不出明勁來。(這是用陰陽說明,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指導練習,其實就是放鬆後一緊的發力練法)。陰陽是古人的說法,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具體所指,當你在練習中感到不舒服,用「中和」要求檢查一下是否在某方面做過頭了,必定能找到癥結所在。例如,柔練不是純不用力,而是著重用神意關注勁力的傳遞罷了。如果沒有神意的貫注,就是孤陰不長,不會長功。再如,頂頂不是用力硬頂,是有上頂的意識就可,但有不能只有意識而一點力也不用,須恰如其分的使頭頸正直而又處於放鬆狀態。 明、暗、化勁的練法郭雲深說的很清楚,明勁用力,暗、化不用力,從側重點和作用上看,明勁壯筋骨,暗勁練氣,化勁練神。(注意化氣、化神、還虛是目標,過程是練精、練氣、練神)。 有必要說明的是,形意拳的「意」有兩種,一是注意力集中前提下的意圖、慾望、意識,我們姑且稱之為「意圖」。一是人的綜合感知能力,就是所謂的「神」,我們姑且稱之為「神」。用陰陽界定,意為陰,神為陽。明勁練法中陰陽互相化生,松時重神,發力時重意。暗勁練法中不再發力,但必須突出意的作用,用意去激發神經肌肉的活力和丹田部位的活力。化勁練法中不再重意,而是突出神的作用,注重綜合感知能力的培養,此時雖肢體在動,但體會的是神氣的鼓盪對肢體的影響效果。 另外,柔決不是動作的慢,慢則無法練出神意對身體的激發效果。 意不能太強烈,太強烈會帶來身體的過度反應,可能造成自傷。 明、暗、化是三種練法,而不是三種勁力。三種練法中明勁易體驗成就,暗、化練法沒有內氣的運動和身體的協調,讓人不好找到感覺,從此意義上講,作為三個步驟或三種境界也未嘗不可。 關於形意拳用法的古人論述中均強調「疾」,因此,形意拳的打法必定是以「疾」為中心的。只有疾,才能以弱勝強、才能借力打力。明、暗、化是三種練法是練「疾」,守中用中是為了「疾」,尋整求整是為了「疾」,不起高腿也是為了「疾」,隨意發力的追求更是為了「疾」。 在練習的過程中的某一階段,可圍繞提高格鬥素質某一方面的水平有所側重,用中和的思想不斷調整,有所感覺就應去提高另一素質的水平,不斷循環,從而不斷提高。許多人所說的秘不示人的秘法,其實就是專項訓練的方法,或練力,或練氣,或是調配意念的方法。不神秘。有師傅帶,這些方法掌握的快。但我們沒師傅,無法得到這些方法,是否就不能練成功夫呢?不是的,只要循序漸進的從拳架中體會想得到的東西,多思考拳經的本意,用中和的思想不斷調整,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為什麼不同流派的練法有區別,而均有成功者,想清楚這一點就不會為得不到秘訣而苦惱了。 有人把形意拳譏笑為形意操,雖刺耳但也中肯。其實,形意拳就是操練格鬥素質的有效形式,關鍵是怎樣做。在同樣的形式下,可以鍛煉筋骨肌肉,也可以練出內氣,可以練反應,也可以練發力,但你停留在任何一個方面又不行,必須交替循環的操練。怎麼做?仍是做到中和,找到不同練習階段中和的內容和感覺。 五行拳的順序有多種主張,各有各的道理。劈、崩、鑽、炮、橫的順序如從鍛煉筋骨肌肉的角度看是合理的。你是否體會過,劈拳最容易找到身催手的感覺,腋下肌肉最敏感,是初練者最容易入手的。崩拳過渡到腰催身、鑽拳是腳催身、炮拳是全身抖擻、橫拳全身旋轉擰裹。這個順序由易到難、由低級到高級十分科學。從發力感覺上看,劈拳的沉墜感、崩拳的衝擊感、鑽拳的速度感、炮拳的爆發感、橫拳的充實感各有側重。動作和順了,內氣會自然產生。 做到「疾」,需要意疾、步疾、手疾,更重要的是勁疾,發勁疾和變勁疾,身手不動而能變勁的能力是最好的疾,化勁練法應是追求這種能力。 就說到這裡?本人沒有師承,純是自學自練。但很多傳說中的境界卻體驗了。(比如遙擊滅燭),說多了也無人相信。發帖到此為止,任由他人評說。但罵人者等於他自己,本人也不會理會了。推薦閱讀:
※《練拳心得筆記-孫昌瑞》第四集(下)
※回歸本性本善《十善業道經》學習心得06
※《隱蹤奇門學習心得》選登【一】
※HR職場心得:做哪些事的人,才會讓同事最反感!
※(3)【斗綱三合圖】【三統三合圖】的天文驗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