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的季節之謎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一幅傳世佳作,素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稱,歷史上對《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年代及「上河」的涵義雖然有過一些爭論,但對畫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卻一直沒有異議。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年來學界卻對「春景清明說」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此畫描繪的並非春景而是秋色。

  《清明上河圖》誕生以來,一般都認為該畫描述了北宋京都汴梁以及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華熱鬧景象和自然風光。《清明上河圖》全圖分為三個段落,首段描述了疏林薄霧的郊野風光,為全畫展開了序幕,中段和後段分別渲染了人煙稠密的汴河碼頭及鱗次櫛比的汴京街坊,反映了當時汴梁的熱鬧與繁華。總計5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製各色人物500多個,牛、馬、騾、驢等牲畜數十匹,大小車子20多輛,船隻20多艘,構圖疏密有致,筆墨章法極為巧妙。

  據明代《味水軒日記》記載,這幅畫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趙佶,畫上不僅有宋徽宗親筆所題的「清明上河圖」和雙龍小印,還有他的題詩,詩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研究者認為,根據《東京夢華錄》對清明節的相關記載,北宋時期清明時節不但要祭掃亡靈,還要舉行盛大的郊遊活動,這與畫中所描繪的景緻大致吻合。如此說來,這幅畫卷描繪的是春景無疑。

  但如果仔細觀察畫作,同時再對照當時的歷史典籍,我們就會發現清明節之說似乎也有欠妥之處。清明時節黃河中下游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攝氏10℃左右,然而畫中卻有很多帶著扇子的人物,還有幾個孩子光著身子在街頭嬉戲玩耍,河岸小販的桌上赫然擺著切開的西瓜,草帽、竹笠等御暑防晒之物也隨處可見,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此時不應是乍暖還寒的北方初春季節。再進一步細察,還可以看到在畫卷的右首有馱負木炭的驢子,據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農曆十月,汴京始「進暖爐炭,幃前皆置酒作暖會」,如果清明節前後進暖爐炭,則違背宋人的生活習俗。畫面上還有酒肆多處,酒旗上寫著「新酒」二字,《東京夢華錄》中有這樣的記述:「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爭飲。」原來宋代秋季新谷下來要釀醪酒慶祝豐收,此酒謂之「新酒」。我們知道,孟元老和張擇端是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物,而《東京夢華錄》又是記述北宋汴梁風俗人情的重要歷史典籍,所述史事應該是準確可信的,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畫中景緻是秋色而非春光。

  既然《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並非清明時節,那麼為什麼又以「清明」命名呢?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人都知道,《詩經·大雅》中有「肆伐大商,會朝清明」的說法,《毛傳》稱「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後漢書·班固傳》也有「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之句,這裡的「清明」都有政治開明有度、人民安居樂業之意。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畫中題款「清明」語,應是作者期望獲得皇帝賞識所作的頌揚之辭。金人張公葯在畫面上留下的跋文中說:「當日翰林呈畫本,昇平風物正堪傳。」點明此畫的主題正是為了讚頌歌舞昇平的太平景象。畫幅後面還有一段題記,介紹了作者的身份和經歷:「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從中我們可知張擇端是北宋時期的宮廷畫家,眾所周知,這些畫家都要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忠心耿耿為朝廷服務,描繪這種歌頌性的作品應該是他們的份內之事。了解了這個歷史背景,畫中「清明」一詞所代表的涵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推薦閱讀:

「豐收季節」即將來臨,推銷技巧輪番上陣!
冰凌的季節 愛的呼喚
各種季節的小軟底鞋樣子
寂寞的季節314的文件夾【男性天地】
9月份如果你心情差,很可能是季節問題

TAG:清明 | 季節 | 清明上河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