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聽話,大唐順手就把朝鮮三國之一的百濟給滅了

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曾經與中國的魏蜀吳三國一樣,也有過三國時代,而且由於地方狹小,這三個國家存在的時間都還很長,比如百濟從公元前18年,一直到公元660年在唐新聯軍下滅亡,其實百濟原本可以不亡國,也曾是海上強國,但是卻因為不聽大唐的話,大唐一怒之下,就把百濟給滅亡了。

事情要從朝鮮半島上國家建立說起,大概在公元前37前左右,朝鮮半島上除了漢四郡之外,朝鮮半島的南端都是眾多的部落,這個時候扶余的王子朱蒙來到朝鮮半島建立了高句麗,高句麗建國後,迅速擴張,逐步吞併了其周邊的扶余、沃沮、東濊并吞並漢四郡。但是並沒有覆蓋朝鮮半島全部的領土,而朱蒙有三個兒子,溫祚王、沸流和琉璃王,琉璃王被立為太子,溫祚王、沸流一看繼承無望,於是帶著部分高麗人南下漢江盆地,溫祚聽從追隨者建議,在慰禮城(現在的韓國河南市)建城,並立國號「十濟」。對的,你沒看錯,剛開始是叫十濟的,而且當時朝鮮半島建國很容易,隨便找個地就可以建國了。

不過沸流不理睬這個建議,認為臨海而居更好,並在彌鄒忽建城(現在的韓國仁川廣域市)。可是當時在彌鄒忽的鹽水和沼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難以忍受,與此同時慰禮城的百姓卻繁榮地生活著。沸流於是異想天開前往慰禮城並要當十濟國王。你說這個沸流天真不天真?這個溫祚當然不同意。於是沸流對溫祚開戰,憑沸流的智商,最後不用想輸給了溫祚。不過沸流有點自尊的, 因為羞愧,沸流自殺。彌鄒忽的百姓於是搬遷到慰禮城,溫祚也高興地接納了他們並改國號為「百濟」。有百姓濟海樂從的意思。從這個百濟的釋義就知道這些人深受漢文化的影響。

百濟建國後,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擴張的道路,並且跟自己很有淵源的高句麗有了戰爭,在近肖古王(346年-375年)時期,百濟通過與高句麗的戰爭向北擴展了疆土,同時向南消滅了殘存的馬韓部落。近肖古王時期,百濟到達其鼎盛時期,其疆土涵括了現在西朝鮮(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371年,百濟在平壤(原樂浪郡)打敗了高句麗。當然,後來高句麗有奪回了這些領土。

5世紀,高句麗南擴。在高句麗的軍事威脅下,百濟開始喪失北方土地。475年, 高句麗攻下慰禮城(今首爾)。475-538年,百濟被迫遷都於熊津(現在的公州)。從此百濟從此進入熊津時代。這個時候新羅也開始強大,朝鮮半島進入朝鮮三國時代。

▲朝鮮三國時代

三國之間的關係很微妙,時為友時為敵。新羅最初與高句麗結盟以對付百濟與倭國。隨著高句麗的南下,新羅開始與百濟結盟對付高句麗。新羅從百濟手中奪到被高句麗霸佔的漢江流域後,疆土抵達黃海,新羅的強大,引起了百濟和高句麗的恐慌,於是高句麗和百家聯合起來對付新羅,新羅對付兩個國家有點吃力,所以開始與中國唐朝結盟對付百濟和高句麗。

643年,新羅傳書說百濟聯合高句麗攻打新羅,請求唐朝援助。645年,唐太宗乘高句麗國內政變之機,親率十萬大軍進擊,但沒能攻下高句麗。百濟一看有機可乘,趁唐軍和高句麗戰爭期間,繼續進攻新羅,又連奪十數城。對於新羅雪上加霜的是,唐太宗病故了。唐軍遂從高句麗撤兵。

太宗之後就是唐高宗即位,唐高宗即位後,新羅看到換了唐朝皇帝換好了,治喪也結束了,於是有急報唐朝,請求大唐的援助,但是高宗一方面新登基皇位未穩,另一方面,百姓也要休養生息,所以接到新羅的急報,並未出兵,而是循唐太宗舊例,贈百濟國王璽書,令其退還所奪新羅城池。

就是在這個事件的決策上,導致了百濟的滅亡,其實百濟曾經在近肖古王曾向晉朝朝貢稱藩,但是這次百濟見唐太宗出兵高句麗也不曾有什麼實質性成果,因而置唐高宗璽書於不顧,進而再次聯合高句麗出兵新羅,655年,再奪新羅三十餘城,新羅告急。

此時新羅王的弟弟金仁問發揮了重大作用,如果沒有金仁問,說不定滅亡的是新羅了,在金仁問的協調下,唐朝與新羅最終達成協議共同攻打百濟。這樣唐朝就可以聯合新羅從南北兩面共同攻打高句麗。於是唐高宗決意於顯慶五年(660年),派左衛大將蘇定方統水陸軍共十三萬出兵百濟,以解新羅之危。蘇定方大軍從成山(今山東榮成)由海路出發,進軍百濟,船帆千里,隨流東下。新羅武烈王聞訊即率軍五萬與唐軍會師,顯慶五年(660年)七月,百濟為唐、新聯軍所滅。蘇定方留郎將劉仁願等駐守百濟王城,自押俘虜回國。

▲唐征高麗百濟之戰

此戰的結果就是百濟被新羅吞併。百濟義慈王和兒子被帶到中國洛陽,同年,義慈王病死,葬在邙山孫皓、陳叔寶的陵墓之旁。一批百濟貴族逃往日本。

雖然後來百濟的流亡貴族又發起了百濟復國運動,聯合日本攻打唐新聯軍,不過最終慘敗,百濟復國運動也就此結束。

五年後,大唐滅亡了高句麗,新羅通過與唐的戰爭,統一了朝鮮半島,而百濟從此成為了歷史,若是當時百濟王接納了唐的玉璽和國書,統一的說不定就是百濟啦。可見聽大哥的話很重要啊。

推薦閱讀:

不夠完美的答卷《幻想三國志5》
如果按照正史拍三國......
易中天的三國觀點可信度有多高?
三國戰將高順:關羽夏侯惇等人均是其手下敗將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TAG:三國 | 朝鮮 | 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