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上古簡史(2)

上古筆記(二)

七、河西地區文明(距今7800--3400年)

1)前仰韶文化(距今7800-—7350年)。它是迄今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它是發現不僅改寫了甘肅史前史,為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產生、發展提供了一批彌足珍貴的科學資料,而且使西北地區史前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一時期,一批最早開發隴原的大地灣先民發明了中國最早的彩陶,同時種植生產了我國第一批糧食品種——黍,從而奠定了大地灣是我國原始農業發源地的重要地位。

2)仰韶文化早期(距今6500—5900年)。這裡發掘出被稱為「隴原第一村」的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這個村落以廣場為中心,房址呈扇形分布,周圍以壕溝環繞,平面為向心式封閉格局,展示了神奇的原始生活面貌。這一時期出土了一批絢麗奪目的彩陶,其中不乏藝術珍品,如成系列的情趣盎然的魚紋盆,將造型、雕塑、彩繪藝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的人頭瓶等。

3)仰韶文化中期(距今5900—5600年)。彩陶藝術達到鼎盛階段,生動活潑的線條、變化無窮的圖案、造型與彩繪的完美結合無不體現出原始藝術大師們的精湛技藝和對生活的熱愛。

4)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4900年)。此期的村落由於農業的發展、人口的劇增迅速擴大到整個遺址,山坡中軸線分布著數座大型會堂式建築,周圍為密集的部落或氏族。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中同一時期絕無僅有的史前文化聚落。這一時期還發現白灰面繪製的神秘古樸的中國已知最早的地畫。

5)常山下層文化(距今4900—4800年)。此時大地灣的聚落面積更為擴大,此前的環壕已被突破,居住和活動的地域向其東部區域拓展,面積在275萬平方米左右。「常山下層文化」是繼仰韶文化之後的一種原始文化遺存。據碳14測定,其年代在公元前2930±180年左右,它的相對年代晚於仰韶文化而早於先周文化。其主要文化遺址——常山遺址位於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城西約三公里的茹河南岸旁。

6)四壩灘遺址(距今39003400年)。甘肅山丹四壩灘遺址位於山丹縣城南約5公里處的石溝河東岸。四壩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區,東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東部哈密盆地一帶。目前,火燒溝遺址有4個碳測數據,東灰山遺址有1個數據,年代約為距今3900年—3400年。相當干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

八、河洛地區文明(距今約8000--4萬年)

1)賈湖遺址距今9000年前。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澱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2001年6月,國務院將其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確定為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並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顯要位置,垂青史冊。經專家鑒定,賈湖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第一個具有確定時期記載的文化遺存,是「人類從愚昧邁向文明的第一道門檻」。作為9000年前人類文明文化的象徵,賈湖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裴李崗遺址距今8000--7000年前。裴李崗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西北約8公里的裴李崗村西,面積2萬平方米。裴李崗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證明早在8000年前,我們的先民們已開始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

3)莪溝北崗遺址。莪溝北崗遺址,位於新密市南約7.5公里的莪溝村北部的崗頂上。

4)補國城址。在新密市牛店鎮綏水河畔,一座突兀而起的類似城堡的龐然大物聳立在我們眼前。這就是伏羲時代的王城,補國城址。《路史·國名記》記載:「補,三皇之世封國,炎帝伐補遂。」

5)馬良溝遺址距今6852±100。位於新密市來集鎮檜樹亭村馬良溝生產組的西崗上。

6)唐戶遺址。有熊之墟考察。

7) 廟底溝遺址(距今60004800年)。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的陝縣,距今5900年~4780年,總面積約36.2萬平方米。遺址內包括仰韶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遺存(廟底溝二期文化)。其中,廟底溝類型文化的分布範圍包括陝西關中、山西南部以及河南西部的廣大地區,而且影響範圍很大,是仰韶文化中最為繁盛的一個類型。廟底溝二期文化則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後來發展成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內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遺物。陶器以紅地黑花為特點,其紋飾、造型已顯示出禮器的先兆。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區。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900~前2800年。

8)新密古城寨遺址距今約4000~5000年。就是黃帝都城。

9)大河村遺址距今天5040±100。(包含有仰韶、龍山和夏商四種不同時期考古學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距今距今約6800年~4800年。

10)西山古城遺址。新密市在帝嚳時期為祝融氏之墟。大河村類型晚期即秦王寨類型(前3500—前3000年)為祝融部落文化,鄭州西山古城(始建於5300年前,約5000年前廢棄,或說4800年前廢棄)為祝融之墟。秦王寨類型(祝融文化)的出現對大河村類型中期(顓頊文化)而言帶有一定的征服性質,祝融為炎帝之後,這一「征服」正好說明「顓頊死」之後炎帝後裔重獲新生(祝融「黎」既來自於東方,也存在於顓頊內部即顓頊之火正,兩股勢力匯合便成就了「顓頊死」,而炎帝裔祝融得以「復甦」)。

11)王城崗大城。龍山文化晚期,為早期夏文化研究和禹都陽城的確認提供了重要資料。

12)新寨古城址。疑是夏啟都城、溱洧流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新寨遺址始建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13)鞏義花地嘴遺址。經過五個多月對鞏義一帶的考古調查和試掘,發現一批夏代早期聚落遺址和祭祀遺迹,為解決夏代早期文化找到新的證據。

14)二里頭遺址(距今約38003500年)。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於1959年發現,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期,屬探索中國夏朝文化的重要遺址。1960年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為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宮殿建築基址。這一發現為研究中國歷史早期國家的出現及其特點,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資料。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屬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屬青銅和宮殿文化。學術界對二里頭遺址有兩種看法,目前尚無定論:一種認為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發現的宮城就是夏都;另一種認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發現的宮城是商都。

九、海岱地區文明(距今約8500--3500年)

1)後李遺址(距今8500-7500年)。後李文化因首次發掘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後李文化遺址而得名。該文化分布範圍主要在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地帶。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主要有臨淄後李、濰坊前埠下、張店彭家莊、章丘小荊山、西河、鄒平孫家、西南村、長清月庄等。經碳十四測定,其年代大約距今8500——7500年之間,前後延續約一千多年時間。

3)北辛遺址(距今7300-6300年)。北辛文化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被認識,開始於1978年至1979年對山東滕縣北辛遺址的發掘。它是黃河下游一種原始社會較早期的文化遺址,根據北辛遺址發掘的碳—14測定為距今7300一6300年,它的發現與確立不僅解決了大汶口文化的淵源問題,而且對我國原始社會早期的國原始社會早期的農業、手工業及漁獵生產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和線索。

4)大汶口遺址(距今6300-4500年)。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帶(安徽省蒙城縣尉遲寺遺址出土文物有與大汶口文物完全相同的),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因首先發現於大汶口,人們遂把以大汶口遺址為代表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發現,使黃河下游原始文化的歷史,由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後期墓葬中,出現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帶小孩的合葬,它標誌著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的結束,開始或已經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

5)龍山遺址(距今4500-4000年)。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定名的那種遺存。其分布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

6)岳石遺址(距今4000-3500年)。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東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嶽石村東南。時間約在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它與龍山文化分布範圍大致相同,屬於城邦國家發展時期。1959年發現。遺址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200米,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由於東嶽石遺址中出土的遺物有獨特的造型和風格,故被考古界稱為"岳石文化",並進一步證實它是東夷族所創造的一種古老文化,為研究龍山文化的去向和夏、商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位於大澤山東嶽石村附近,1959年修淄陽水庫時,在岸邊發現該遺址。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經考證為東夷族創造的一種古老文化。

十、江淮地區文明(距今約7300--40000年)

1)終家村遺址(距今約7300 7000年)。位於江蘇省鎮江的終家村遺址鑒定為新石器中前期,是目前整個寧鎮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被命名為終家村遺址,終家村遺址文化遺存所處的時代為馬家浜文化中期偏早,距今約7000至7300年。

2)青蓮崗遺址(距今7400-6400年)。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青蓮崗文化。以江蘇省淮安縣青蓮崗遺址命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中、南部和江蘇省北部汶、泗、沂、沭諸水與淮河交匯的黃淮地區,中心在淮河下游平原。除青蓮崗外,主要遺址還有江蘇邳縣大墩子(下層)、連雲港市二澗村和大村、阜寧梨園,山東滕縣北辛、兗州王因(底層)、泰安大汶口(底層)等。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400~前4400年。大汶口文化為其主要的後續文化。目前考古界對這種文化的內涵、特徵的認識及命名等問題,尚存在較多分歧意見。

3)雙墩遺址(距今約7000年)。蚌埠市淮上區雙墩村境內的雙墩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夷文化的前身和上源。雙墩遺址曾出土過630多件刻畫符號,符號大都刻畫在陶器底部,內容除日月、山川、動植物、房屋等寫實類,還有狩獵、捕魚、網鳥、種植、養蠶、編織、飼養家畜等生活類的。有專家提出,雙墩刻符或是漢字源頭之一。

4)丁沙地遺址(距今有近7000年)。寶華山靜卧於長江之濱,西與南京鐘山、棲霞山綿延相連,是寧鎮山脈最高峰,寶華山山腳下的「丁沙地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實物。豐富的文化底蘊證實了「丁沙地遺址」距今有近7000年的歷史,是一處「寧鎮地區早期的新文化遺存」。

5)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龍虯庄遺址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區東北約9華里處,真高2.4米,地勢低洼,四周環水,總面積43000平方米。龍虯庄遺址的發掘證實: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之間,江淮流域存在著一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尤其是有4000餘粒炭化稻在同一個地方的不同深度發現,將我國人工栽培水稻的歷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時,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元號特徵的刻劃符號也是十分少見的。

6)侯家寨類型(距今6000-5000年之間)。淮南丘陵地區滋長起侯家寨文化,侯家寨一期「它的來源,從陶碗、三足缽、鳥首形器耳等因素看,與淮河上游地區的賈湖類型文化有一定的聯繫」,其年代又與薛家崗一期文化遺存大致相當。

7)黃鱔嘴類型(距今6000-5000年之間)。皖南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其西南距縣城約17公里,遺址坐落在大塔山的緩坡上。涼亭河流經遺址東側。黃鱔嘴遺址的文化面貌呈現出一定的複雜性,該遺址雖距薛家崗較近,但陶器的紋飾、器類、型式等基本特徵與薛家崗文化有別,而更多地接近湖北黃梅塞墩遺址和黃岡螺獅山遺址以及湖南安鄉湯家崗遺址。與江漢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年代與薛家崗一期年代相當。

8)薛家崗遺址(距今6000-5000年之間)。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因1979年發現於安徽潛山縣薛家崗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大別山以東、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間,擴及鄂東和贛北部分地區。年代約在距今5000-6000年之間。薛家崗文化其早期處在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轉變時期,這時的生活用具多,生產工具少,石器製作工藝粗劣,鑽孔技術不發達,說明這時期社會生產力非常低下,人們除維持較低的生活水平外,不可能有多少剩餘,氏族成員之間社會地位還是平等的,他們過著集體勞動的公有制生活。

9)天寧寨遺址(距今6000-5000年之間)。潛山縣城內的天寧寨,亦發現了一處新的古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證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個氏族,在潛山定居了。

10)汪洋廟遺址(距今6000-5000年之間)。位於安徽省望江縣境內,遺址坐落在汪洋廟村東、近三角形的土崗上面,分布範圍約4萬餘平方米。南距焦清湖畔的濟口鎮約5公里,西北臨新壩河,屬於薛家崗文化。遺址西北30餘公里,即為薛家崗新石器時代遺址。

11)北陰陽營遺址(距今60005000)。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江蘇省南京市北陰陽營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江蘇省寧鎮地區和安徽省東南部。估計年代為距今6000年到5000年左右。1955~1958年南京博物院 4次發掘北陰陽營遺址。該遺址第2和第3層是商周青銅時代的湖熟文化遺存。第4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存,最初把它歸屬於青蓮崗文化,後又有人定為青蓮崗文化江南類型北陰陽營期,但存在較大爭議。1979年學術界定名為北陰陽營文化。它以北陰陽營遺址第4層西部墓地的253座墓和東部的居址為典型遺存。同類遺存見於江蘇江寧太崗寺、卸甲甸、廟山,江浦蔣城子,安徽滁縣朱勤大山等地。

12)凌家灘遺址(距今56005300)。凌家灘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發現於安徽省巢湖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經測定距今約5600年至5300年,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自1987年以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發掘發現,聚落遺址內,包括居址、墓地、祭壇、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紅陶塊建築遺迹。同時,發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時期其他遺址中所罕見的精美程度和工藝水平。由此推斷,遠古時期的凌家灘是一座繁華的城市。凌家灘遺址因其各類遺存齊全,文化內涵豐富,被列為上世紀中國100處考古遺址大發現之一。專家評價,凌家灘遺址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唯一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遠古文明,為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13)禹會村遺址 (距今4380--4140年)。位於蚌埠市西郊的塗山南麓,村名在《漢書》中就有記載,一直延續至今。禹會又有「禹墟」之稱,相傳是因「禹會諸侯」而得名,《左轉》和《史記》中分別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和「夏之興,源於塗山」等記載,以此確立了塗山和遺址的重要歷史地位。禹會遺址的考古資料,對考證塗山地望,考證傳說事件,具有一定的意義。種種跡象表明,禹會遺址是一處以祭祀為主的禮儀性基址。碳十四和加速器測定的年代為距今4140年和4380年。這個時期,正是原始社會末期的龍山文化晚期,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它的年代和地域構成了關鍵時期的關鍵遺址,因此,禹會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是揭開淮河流域文明化進展的一把鑰匙,同時,也在江淮地區的文明探源中,起到了重要的學術支撐。

十一、吳越地區文明(距今約10000--3300年)

1)上山遺址(距今約10000)。上山遺址是國務院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北部浦江縣。上山遺址以石球、石磨棒、石磨盤及厚胎炭紅陶「盆」為組合特徵的遺存內涵迥異於浙江及附近地區已往發現的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石球、石磨棒、石磨盤與原始的採集、農業經濟模式密切相關,陶胎中發現的大量稻穀顆粒也成為這一判斷的重要佐證。厚胎夾炭陶的斷面上發現層理現象,反映一種十分原始的「貼築法」制陶技術。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對上山遺址出土的夾炭陶標本進行了碳十四年代測定,其校正年代達距今10000年。

2)小黃山遺址(距今約9000)。位於浙江省紹興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遺址面積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9000年前後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遺址出土的夾砂紅衣陶器群、用於加工食物的石磨盤、磨石和儲藏坑是小黃山遺存最主要最鮮明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涵不同於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文化;結合其」c測定年代,是浙江乃至東南沿海地區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填補了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階段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3)東山村遺址(距今約8000)。東山村遺址位於江蘇無錫張家港金港鎮東山村(原南沙鎮東山村),北距長江3公里,坐落在香山東側的斜坡上,海拔為吳淞標高10-12米,高出周圍農田4-6米。遺址三面有水溝或河流,一面背山,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北京、南京、浙江、上海及東南沿海10個省(市)的考古學家經實地考察和研究論證,一致認為東山村遺址是目前太湖流域、也是長江下游地區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最早的遺址。最早的年代距今約8000年。東山村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江蘇舊、新石器時代文化銜接上的一段空缺,豐富的遺存顯示了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漸變的過程。東山村遺址出土的物器兼有北方大汶口文化、長江中游大溪文化、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和東部沿海馬家浜文化的物器特點,這對研究中國東南沿海古海岸線的變化和長江喇叭口岸線的變遷都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為研究河口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4)跨湖橋遺址(距今8000年─7000)。位於浙江省杭州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里的城廂街道湘湖村。遺址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與浦陽江三江的交匯處,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東流入東海。遺址南北均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過山嶺可見錢塘江,南面為東西向連綿不斷的會稽山余脈。跨湖橋遺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由於長期的湖底淤泥沉積,遺址的表土厚達3~4米,從而使遺址內的文物保存比較完整。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已發掘1030平方米。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8000-7000年。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缽、甑、罐為常見的陶器群,形制別緻,彩陶較多,分內彩和外彩兩種。發現千餘粒栽培稻穀米,出土7500年前的獨木舟。跨湖橋文化內涵不同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出土的栽培稻實物將浙江的栽培稻歷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獨木舟是迄今我國年代最早的。跨湖橋遺址的發掘是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突破,對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再次有力地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5)馬家浜遺址(距今7000年─6000)。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浙江省嘉興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始於距今7000年到6000年左右。馬家浜文化及其後續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發現與確立,表明太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源遠流長、自成系統,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6)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5300)。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發現於浙江紹興餘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在距今7000年之前到5300年。

7)崧澤遺址(距今60005300)。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4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800餘件。

8)北陰陽營遺址(距今6000年─5000)。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南京市北陰陽營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江蘇省寧鎮地區和安徽省東南部。估計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

10)良渚遺址(距今53004200)。距今約5300-4200年。良渚文化包括浙江杭州餘杭反山、瑤山,江蘇吳縣、張陵山、草鞋山,武進寺墩,常熟羅墩和上海青浦縣福泉山,安徽阜寧等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這一時期的文化。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期玉文化的兩大中心。良渚文化的玉器不僅品類眾多,而且琢磨精緻,紋飾華麗。專家們讚譽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藝水準達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而紋飾則是將新石器時期玉器的創作「推到了頂峰」。良渚文化玉器創造性的器型,為後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礎。

良渚文化玉器特徵:一、良渚文化玉器直線深而直,線沿光整平滑。二、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線深而寬,線底略呈弧形。三、良渚文化玉器環線有手工磨接和管鑽旋磨兩種加工方法,前者線痕淺細,線沿多「毛碴」。四、良渚文化玉器射線細密緊湊,接續痕明顯。五、良渚文化玉器多淺浮雕,利用減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紋飾,強化主題表達。六、良渚文化玉器常有「拉鋸痕」。良渚玉器鏤雕時,先在玉片上掏出小孔,再用「鋸」鋸去多餘部分,俗稱「鎪」,又稱「拉絲」,所用弦狀拉條猶如無齒鋸條,會在鏤孔表面留下拽拉痕迹。七、良渚文化玉器紋飾華麗,新創紋樣琳琅滿目,有:神人獸面紋、束絲紋、絞絲紋、蚩尤紋、立人紋、獸眼鳥紋、雲雷紋、蒲草紋。八、良渚文化玉器特別注重眼形的琢磨,「良渚眼睛」較之紅山文化玉器的「線刻眼」,在細節的刻畫上更為豐富多彩。「良渚眼睛」除了單圈、重圈之外,還出現了捲雲形、菱形、耳朵形、短直線形眼眶。九、良渚文化玉器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件有「包漿」,俗稱「玻璃光」。良渚文化的後續文化馬橋文化、好川文化、湖熟文化等是良渚文化的余末,而馬橋文化、好川文化、湖熟文化等又是越文化、吳文化的淵源。良渚文化也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重要淵源。良渚文化與整個環太平洋地區的其他文化、文明類型,如印第安文明,有著相似性,並且也是其中的傑出範例,於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不可或缺。

11)廣富林遺址(距今45003500)。廣富林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松江區方松街道廣富林路以北、銀河路以南、沈涇塘以東、廣富林村及北部一帶。2006年,中外專家學者們認可了廣富林4000年前的文化遺存為「廣富林文化」。 廣富林的遠古文明已由科學考古而得到初步證實。早在5000年前,廣富林一帶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勞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當地就已經普遍種植水稻,悠久的農耕史,表明了當地具有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當地的紡織歷史也很久遠,遺址還出土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紡輪。

12)好川遺址(距今4000年左右)。好川古文化遺址,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麗水市遂昌縣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鄉好川村,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東部土名嶺頭崗的小山崗上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處,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計1062件。經專家鑒定,屬於良渚文化晚期,距今4000左右,在浙西南地區是首次發現,為1997年全國重大考古新發現。

13)湖熟遺址(距今40003500)。湖熟文化是中國江南地區的史前文化,遺址分布主要在南京、鎮江以及太湖流域,其存在時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朝、周朝。位於江寧區湖熟街道的湖熟鎮內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崗等10多處,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即「湖熟文化」遺址的中心區域。「湖熟文化」遺址的分布極廣,約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圍山脈綿亘,當中為秦淮平原的圩田區。「湖熟文化」遺址出土了很多遺物,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遺物的發現表明:大約在三、四千年以前,湖熟這塊地方,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從出土器物特徵及演變,考古學者認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銅器的部落,他們在新石器時代村莊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14)馬橋遺址(距今35003300)。馬橋文化距今約3500年,相當於夏商時期。馬橋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末期與青銅時期文明之間的重要一環,因首先發現於上海馬橋而命名。從年代上來講,馬橋文化緊接著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馬橋文化繼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而且整類良渚文化因素在馬橋文化中不佔主導地位。研究成果表明,馬橋文化來源於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同時它還包含了山東地區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區的二里頭文化因素。


推薦閱讀:

誰說中國小伙泡不到洋妞的?那是因為你沒有他這一身肌肉!
中國:是一個可憐楚楚的怨婦
日軍眼中的中國王牌:國軍第18軍,一戰擊斃日軍上萬人,敵人尊敬
中國風水的最高理論指導——《葬書》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42)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