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超級細菌賽跑:尋找新型抗生素
近日,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領導的開放式抗菌藥物發現組織(CO-ADD),發起了「全球搜尋新抗生素」項目,邀請全球化學家提交自己的化合物,進行抗菌活性篩查。
CO-ADD發言人馬克·布萊斯科維奇稱,未來具有高耐藥性的細菌很可能會迅速傳播。這也是該組織發起這一項目的原因所在,希望在「超級細菌」來襲前尋找到下一代抗生素。
徘徊在抗生素災難邊緣
細菌產生耐藥性,是當前全球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CO-ADD負責人馬修·庫珀表示:「我們正回到前抗生素時代,那時甚至連簡單的感染都會導致死亡。」多重耐藥性細菌已使得醫生在面對某些細菌時無葯可用。
如今廣泛使用的抗生素藥物最初在臨床中應用效果良好,但在幾年後,細菌便產生耐藥性。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家一直在研發新的抗生素,與耐葯細菌賽跑。
為解決細菌耐藥性問題,很多國家都在鼓勵醫生慎用抗生素。中國抗生素的使用一度飽受詬病,但一直從事抗生素研究的上海盟科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袁征宇認為,中國境內細菌產生的耐藥性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區別並不大。
不過,慎用抗生素這一倡議也存在「好說,不好做」的現實問題。「對一些急性感染,不用抗生素有可能耽誤治療,但我們建議盡量慎用、不要濫用。」袁征宇表示。
除了倡導醫生在臨床中正確使用抗生素,解決細菌耐藥性問題還需要研發新藥物。此外,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研究員羅佗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尋找新抗生素的同時,還需要理解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理。有時改變原有藥物的用法或聯合使用多種藥物,也有可能解決耐藥性問題。
尋找新的抗菌靶點
如今普遍應用的抗菌藥物,多是通過抑制細菌的細胞壁合成、蛋白質合成、DNA轉錄等方式殺死細菌。在尋找下一代抗生素的同時,科學家更希望找到新的抗菌機理。
「目前抗生素麵臨的主要問題是靶點蛋白相對有限。」羅佗平表示,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新的抗菌機理,希望能找到新的抗菌靶點。
不過,對於CO-ADD採取的化合物抗菌檢測手段,袁征宇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這種做法產生的效果不會很好,因為能用這種方法找到的抗菌化合物都已被找到。他擔心,再用這樣的手段檢測、找到有價值的新發現會比較困難。
不過,布萊斯科維奇表示,自CO-ADD開始尋找新的抗生素至今,來自全球26個國家、88個研究機構的2萬多個合成物已接受了抗菌檢測。他們已在檢測中發現了一些有希望的化合物。雖然它們能否作為抗生素使用還須進一步研究,但布萊斯科維奇對通過檢測尋找到新抗生素十分有信心。
羅佗平也於近日提交了自己的化合物庫,希望通過檢測找到具有更好抗菌活性的化合物。當然,也能藉此排除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為後續研究試錯。「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但可能還得有更多人加入到這項研究中。」羅佗平告訴記者。
重拾被冷落的研究
人類與細菌的抗爭從未停歇,但抗生素研究的黃金時期已是50年前。在那之後,科學家一度認為,人類找到了足夠多對抗細菌的抗生素,研究的熱情與積極性逐漸減弱。
近幾年,科學家發現,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細菌侵襲,人類已經到了無葯可用的境地。從2010年南亞發現的超級細菌NDM-1,到2013年以英國為發源地的LA-MASA,媒體一次又一次渲染「超級細菌」來襲的危機感。
然而,細菌耐藥性問題並非今日才出現,科學家為何對抗生素的研究卻一度停滯不前?
據悉,自1992年起抗生素研究一度進展緩慢,原因在於已經找到的抗生素藥物讓新藥物的尋找越來越困難,研究的創新性遭到挑戰。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科學家繼續研究的積極性。
值得慶幸的是,在耐藥性細菌尚未普遍出現前,科學家和各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耐葯菌給人類健康帶來的嚴峻挑戰。近年來,抗生素研究的利好政策不斷出現,抗生素研究有所回暖。
不過,從尋找新的化合物到將它們設計為抗生素並獲准臨床應用,需要漫長的過程。因此,在布萊斯科維奇看來,抗生素研究十分緊迫,「如果我們現在不開始尋找新的抗生素藥物,等到耐葯細菌傳播開來,就太遲了」。
對於新抗生素,羅佗平也有著自己的擔憂。「如果新的抗生素出來,作用機理是全新的,對抗藥病菌效果很好,反而不能大規模使用。」他擔心,一旦大規模使用,就會產生抗藥性,過去的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藥物都曾面臨這樣的問題。
推薦閱讀:
※尋找您命中的貴人
※女人紅杏出牆只為尋找5種滿足
※人生最大的資本 每日禪話 412 人生最大的資本 每日禪話 412.山在,樹在;山是樹的魂,歲月是我的根。人生最大的資本是當下的時光。愚人向遠方尋找快樂,智者則在自己身旁培養快樂。快樂著的人,每一件事
※尋找「失蹤」的民國作家
※金星在12宮:你在何處尋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