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價值」的本質是西方文化價值觀擴張主義

馬克思說:「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並且經常處於變化過程中的機體」。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我們認識到,社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有機體,社會發展經歷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伴隨著社會發展的現代化,世界的多樣性更加明顯,國家發展各成模式,經濟發展方式在轉型升級,社會的治理體系發生變革,規約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制度日趨健全,公民意識在日趨進步,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

  應該同時看到,人是動態的社會關係的有機體,精神文明是一種高層次的文明。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們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不應幻化為一種空洞的,抽象存在的理想類型,它必須反映人們所在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必須是與人們所處社會發展狀況生產勞動關係和消費休閑層次(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實際相匹配。一些經過提煉產生的價值體系,雖然是存在於一定社會的多數人的主觀認同,但是也應當而且必須適應相應社會的文化慣習結構和公民素質水平,必須遵循當地的國情、社情、黨情與民意。

馬克思說:「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並且經常處於變化過程中的機體」。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我們認識到,社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有機體,社會發展經歷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伴隨著社會發展的現代化,世界的多樣性更加明顯,國家發展各成模式,經濟發展方式在轉型升級,社會的治理體系發生變革,規約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制度日趨健全,公民意識在日趨進步,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

  一、「普世價值」之爭成為意識形態態勢的表徵

  作為整合和維護特定社會秩序的精神依託,任何國家都有一套核心價值體系;由核心價值觀所構成的社會意識,是每一個國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作為社會意識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和表述形式,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占統攝地位的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裡,社會意識形態集中體現一定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二戰以來,國際形勢呈現和平發展的整體態勢,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在主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強勢發展,裹挾著國家利益的西方意識形態也隨之強勢輸出,植入西方自由、民主、人權和憲政等為主體內容的所謂「普世價值」成為西方意識形態俘虜各國人民的經典範式。

  不難看到,冷戰結束以來發生的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戰爭,近年泰國、委內瑞拉街頭政治,乃至時下烏克蘭等國的「顏色革命」,都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前台或幕後主使的身影。因西方大國插手策動,這些國家的親西方民主派紛紛以「民主人權」等為號召,以街頭政治為運動方式,最終促使國家一夜之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建立起親西方政權,成為西方的附庸;社會意識的空前混亂、價值文化認同的多元和政局動蕩,使得這些國家因此陷入無休止的內亂紛爭,人民不知何去何從。

  在推進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浪潮中,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著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伴隨著社會思想文化和精神價值需求的日趨多元、多樣、多變,社會各種新思潮混沌交織,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鋒、交融,社會意識多樣化是一種必然現象。世界範圍內圍繞發展模式和價值觀的競爭日益凸顯,這種現象稀釋著國家與社會的主旋律與核心價值觀,干擾著人們對國家舉什麼旗、走什麼道路、堅持什麼政黨領導、朝著什麼目標發展等方面的思想認同,弱化著家國認同。需要注意的是,面對不同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道路,推行「普世價值」成為現今西方大國進行思想滲透和推銷其政治主張的主要方式。為此,西方國家將其民主、憲政等理念鼓吹形成的「普世價值」包裝和闡釋為人類社會的最高價值標準,主張國家之間須「淡化意識形態」或「去意識形態化」,進而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體系作為建構體制、規約行為和模塑世界各國發展道路的唯一指針和複製樣本。

  依託強大的經濟科技勢力和思想文化的話語權優勢,西方國家樂此不疲地把他國的貧困落後解釋為沒有遵循西方「普世價值」理念並將其作為指導思想,把一些國家緊扣國情堅持科學發展取得的發展進步解釋為「與國際接軌」,並將其作為踐行西方「普世價值」的發展成績肆意宣傳。這種無視他國具體情況,以「普世價值」為名而進行的反他國現行指導思想實為思想殖民、反他國現行體制實為強行體制再造的種種新現象,給世界意識形態發展態勢蒙上了重重迷霧。

  二、行銷「普世價值」的本質是西方文化價值觀擴張主義

  價值觀念雖然具有植根區域發展的普遍性,但是它不是絕對的客觀規律,因而只能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發展階段發生著有限度的作用。受制於特定的國家利益,西方國家在兜售「普世價值」時通常執行雙重標準。對於西方列強在「普世價值」旗號下宣揚價值觀的行為,正如前所述,如果說植入西方民主、人權和憲政等所謂「普世價值」是其操控他國的經典範式,那麼,輸出並深化文化價值觀擴張是西方國家肆意行銷「普世價值」的本質。正是通過不斷向外輸出與推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價值觀,才能讓美國式的文明在全世界備受推崇和效法。

  縱覽橫觀冷戰後西方國家的政策,以美國為例,她在戰略上利用自己的文化價值觀重塑世界、謀求國家利益和世界的領導權、稱霸世界的理想不僅未變,反而表現的更為突出和急切。美國對待國家利益問題上向來奉行雙重標準;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日成氣候的當代世界,它常假託並宣揚全球價值的認同而要求他國弱化其國家利益意識、貶低其本土文化價值觀,伺機侵犯和損害他國國家利益,以謀求自己的戰略利益企圖。歸納而言,如果說赤裸裸的軍事干預是實現國家利益的剛性手段,大規模的資本輸出是中性手段,那麼遮遮掩掩的文化價值觀輸出則是效果極其全面普遍的柔性手段。

  具體說,冷戰以後,美國文化價值觀擴張主義者主要有兩張王牌,即一是借人權問題和人道主義名義干涉他國內政,侵犯他國主權。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正式拋出了「人權高於主權」的理論口號,並在南聯盟的科索沃戰場付諸了實踐。美國以「人權衛士」自居,多次達到了其干預他國內政,謀取國家利益的初衷。二是樹立世界「民主」的範式,不斷向外推行「美國式民主」,以達到泛化「民主」、重塑世界、領導全球的目的。美國人一直認為它是「整個世界的山顛之城」,是「自由的燈塔,民主的堡壘」。為了讓世界向它的「民主」看齊,美國把一些國家描述為專制典型,從而策動他國政變,以建立起真正的親美政權。通過「輸出民主」,西方意識形態特別是美國文化價值觀不斷在世界各地傳播、滲透。

  在當前新技術革命不斷深化的時期,信息網路高度發達,依託網路傳播的思想文化領域成為沒有硝煙卻暗戰頻頻的戰場。西方「普世價值」以信息網路為輸送管道,通過便捷的網路生活、共享的大眾文化和現實的消費生活體驗,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價值觀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滲入世界各國。第三世界意味著資源、市場和機遇,迪斯尼、好萊塢、肯德基、麥當勞等諸多文化產品在充分傳播並成為大眾文化偶像之後,贏得了廣闊的消費空間和可觀的消費收益;與此同時,潛藏於熱銷文化產品背後的西方「普世價值」更是大行其道,深刻作用於世界各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對其每個社會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表裡都錘鍊著深深的印跡。

  需要進一步認識到的是,西方行銷「普世價值」是基於其話語霸權或者傲慢的文化霸權背景下的一種國家戰略。事實上,如果堅持照人亦照己的做法,當前我們看到,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金融危機重創西方體制,以美國、歐盟為代表的西方諸國將曾經主張自由貿易、各國平等等所謂的大國責任瞬間拋卻腦後,他們為了利益自保不斷對外轉嫁經濟風險,那些作為資本人格化的華爾街精英們虛偽面目盡顯,逐利本性爆棚。另一方面,西方國家所宣揚的「普世價值」在其本國的實踐也未如人意。馬丁·路德·金曾大聲疾呼:「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膚色深淺,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家」,在發達已久的資本主義社會,種族平等、貧富均等、人權至上等所謂文化價值體系並未真正實現,且分化日益加劇。2013年6月以來,沸沸揚揚的斯諾登事件更是把西方的所謂誠信、法治面紗加下,美國「孤膽英雄」的海外流亡,一下子把西方從網路道德高地和自由法治高台上扯了下來,把一直號稱保護公民隱私至上的美國光輝國家形象散落為一地雞毛,也讓一直追隨美國的所謂盟友們迎來了夢醒時分。

  三、「普世價值」的要害在於否定特色和消解體制

  雖然西方「普世價值」在強力輸出,但被其植入的相應國家大都消化不良,而且還不斷消解「普世價值」輸入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放眼全球,我們發現,被強行接納西方民主化等所謂「普世價值」的國家基本都內戰頻仍、內耗極為嚴重,發展為此停滯不前,民生更加多艱。2014荷賽(第57屆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上,攝影師們用相機記錄戰爭之殤,以混亂的中非、中東等諸多西方列強販賣「普世價值」的國家和地區為代表,各種真實的貧困、混亂鏡像觸目驚心。時下,利比亞動亂加劇,在亞洲國家中,阿富汗、伊拉克等國民眾,並沒有用鮮花和掌聲感激一直宣揚為了解放他們的美國大兵,相反,動亂紛爭此起彼伏,人們的眼神充滿著仇恨與矛盾。在堅持不懈推行所謂民主政治的泰國,也長期未能擺脫「街頭政治」的怪圈。當地時間2014年2月14日,泰國政府在曼谷出動數千名防暴警察,以奪回政府大樓和其它被示威者佔領的區域。泰國的這種嚴重騷亂不僅使其旅遊業等國民經濟支柱遭受重創,經濟雪上加霜,而且整個國家的派別持續分裂;泰國式民主,本質上是一種蔑視政府管理和推行法治的無序民主。

  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埋頭髮展並不斷崛起,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正如俄羅斯外長說,「許多年以來第一次,在不同的價值體系和發展模式之間的思想交流的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真正的競爭環境」。面對國際關係風雲變幻,中國韜光養晦,處變不驚,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一元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踏步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時俱進,並自成科學體系,廣大人民對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和制度充滿自信和認同感,國際社會在「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的矛盾論戰中也日趨客觀理性。

  由此我們看到,西方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樣,是世界上眾多文化資源當中的一種,正如研究者甄言所認為,不能把普世價值標籤化,全人類統一意義上的普世價值,並不能產生於任何人的主觀設計和良好願望,哪怕這種設計和願望本身是先進的、合理的;也不能靠強力推行去實現普世價值的推廣;脫離了具體國情,違背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再好的民主美景在實踐上都會成為空中樓閣。

  「普世價值」的真正要害在於否定特色和消解體制,「亂花迷人眼」,「知事要躬行」,先賢的話告訴我們,世界各國歷史與現實情況不同,要立足本國實際探索特色發展之路,築牢體制之基。

  四、「普世價值」之爭啟示:要立足民族特色弘揚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軟實力的基礎,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引領繁榮。「普世價值」之爭表明,指導思想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價值,是社會意識的「綱」和「魂」,從當代世界動亂不堪的國家可以得出共識,契合國情的正確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否定化或胡亂更換,都會造成國家易幟、政治動亂和民生凋敝。經過改革開放大潮洗禮的中國,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旗幟鮮明地走自己的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用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進一步走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提高用當代馬克思主義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想文化的能力,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齊放春滿園,讓社會思想文化在深度交互中凝練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價值體系。

  面對國內外複雜環境,特別是西方國家借「普世價值」之名的西化圖謀,迫切需要我們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任務,強調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三個倡導」24個字,凝練概括了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準則,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運用各種形式生動形象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融入人們心靈里、體現在百姓行為中,有機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要推進核心價值觀時代化、大眾化、生活化,經過幾代人的傳承與實踐,使其匯流於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流文化。

  各美其美,世界因不同而精彩;美美與共,世界因和而美。人民有信仰、有尊嚴、有自信、有價值觀認同感,國家才有力量。開放的中國需建構更適合當今時代的價值觀,構築更適合這個時代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要大膽揚棄吸收歷史上和外國有進步作用的價值觀、道德觀的有益內容,要著力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國際社會不斷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深入理解億萬中國人追尋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理想步伐。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在和平崛起逐步實現「兩個百年」的夢想,西方「普世價值」的迷霧終將散開,「和諧包容」「和而不同」的中國式思想價值觀,也必將豐富世界文化價值體系,為解決世界「文明衝突」的難題提供寶貴的思路。


推薦閱讀:

載體與市場及隊友
最大素數印成書,為什麼有人買這麼無聊的東西?
自律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變得自律?
[轉載]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心的真正本質簡單到令人無法相信的地步
中國現代法學之道:價值、對象與方法——關於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的一種本質主義批判(一...

TAG:文化 | 價值觀 | 西方文化 | 價值 | 西方 | 普世價值 | 本質 | 主義 | 文化價值 | 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