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大師語錄:
身口意三業,翻過來就成十善業,是學佛的基本行為。我常說,學佛慢一點來,先學作人,人都沒作好,想學大乘道成佛,沒有那麼簡單的。
——南懷瑾《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曾幾何時,很多人失去了平淡、樸實之心,不再珍惜平淡卻真摯的收穫,不再有一顆時時顫動的心,只看到眼前一片灰色的惆悵,看不到平淡深處所蟄伏著的驚人之美……
佛家說:「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是說常人希望環境改變,而聖人總是改變自己。一個人如果覺得在生活中感到不適應,不要抱怨或試圖改變別人,而是要首先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超然物外。真正的人淡定在心中,真正的心就是自己的內心中的善念和對世事的淡定。
人生處處可修行,修行不一定非要青燈古佛相伴。王維就是這樣一個修行者,身在官場,心在世外,被尊為「詩佛」,是一位扯不斷紅塵牽掛的修禪人。
王維,字摩詰,名字合一是維摩詰,而維摩詰是大乘佛教的居士,據說,王維是自己改的名,含了清淡的禪意。
王維少年得志,比起大多數為官之人稱不上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官封尚書右丞,官場給了他錦衣玉食的生活,也給了他厭倦與擔心,他只好隨俗浮沉,半官半隱。
王維的一生有明顯的分界線,他高漲的熱情在40歲以前,40歲後雖身在廟堂卻避禍山林。他的山水田園詩在淡淡的心境里時常浮出水面,借歷史的長河把一種恬淡的情緒傳給人間。他的詩清新自然、淡遠脫俗。
王維基本做到了內心澄澈,心存禪念。雖身在官場,卻不渾濁。他打破了出仕與入仕的界限,也打破了詩與畫的界限。他本就是通達之人。他把畫的精髓帶進了詩歌的天地,又以詩歌的空靈烘託了畫的淡遠。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他的詩看似遠離塵世,不食煙火,其實是把人融入了山水,把人和物平等而視,一起融入了禪意。
在禪中,寧靜之心才是真正的平常之心。平常就是禪,本心就是佛。
王維的禪發自內心,融於萬物,又收歸心用。他不需伴古佛、借木魚、頌佛號來驅逐心中雜念,他做到了對世俗的淡定。
有個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麼呢?」
慧海答:「我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
「這算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麼區別呢?」
慧海答:「當然是不一樣的!」
「怎麼不一樣呢?」
慧海答:「有些人吃飯時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他們睡覺時也總是做夢,睡不安穩。而我吃飯就是吃飯,什麼也不想;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做夢,所以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禪師繼續說道:「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於浮華的寵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障礙,他們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人要知道,只有將心靈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佛教中所說的「即心即佛」,實際上也是為了啟迪初學者擁有一顆平常心,這樣才能將功名利祿看透,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透。一旦人們達到了這種境界,就能夠在任何場合保持放鬆、自然的最佳的狀態,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實現完滿的「自我」。
但是世人很難真正做到擁有一顆平常心。太多的人總是不知滿足,總是羨慕別人的富貴安詳,為自己的普通平常而煩惱,看不透世間的榮辱得失。因為不能擁有一顆平常心,所以才會在生活中因物質的多少而煩惱,因物慾的刺激而恣意妄為,甚至使自己的良知喪失掉……
沒有一顆平常心,就不能體會到生活的真諦,就不能品味到人生的幸福,就不會珍惜周圍的人,也不能團結眾人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大業。因為平常心包容著一切。
保持平常心,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實力究竟有多少。人越是了解自己,出現問題時就越不會慌,所以年紀大的人會更沉著一些,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他們對自己也更加了解,對於自己能否成功與失敗就更看得開了。
所以,保持平常心,對事、對人不要太過強求,應順其自然。人生在世,該發生的勢必要發生,就看怎樣處理讓結局更好。如此,才能達到「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地春」的境界。
……
本文摘自項前《南懷瑾的8堂國學勵志課》一書。
推薦閱讀:
※大而不當「康聖人」
※:六道輪迴、因果觀念是道德建設的必要前提,那麼這僅僅是理論假設呢,還是真有其事?聖人為什麼要以神道設教呢?
※強者自救 聖者渡人
TAG: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