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的理想與現實

剩女的理想與現實

  國內某知名婚戀網站8日發布《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女」的自白書》,首次針對剩女進行了壓力自評、並分析了剩女的擇偶難度及剩女幸福度。

  或熱衷分析剩女的成因,或為剩女們支招脫剩……我國剩女的「理想與現實」,成為今年三八婦女節以來最熱的話題之一。

  剩女本無事熱議成問題

  「嚴格來說,並不存在剩女這個說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說,我國自古講究剩男不剩女。根據2011年底發布的剩男剩女調查顯示,我國男女比例約為53:47,剩男絕對數量稍多。調查同時顯示,由於剩女的關注度更高,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剩女似乎更多。

  「剩」之所以存在「重女輕男」傾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楊彥春教授指出,從觀念上講,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的婚育年齡容忍度相對較低,而對男性的接納程度更高;從生理上講,女性的確存在最佳生育年齡,到了適婚適育年齡仍未有行動,就會被貼上剩女標籤;而對男性而言,最佳生育年齡相對來說比較長。

  《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女」的自白書》顯示,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的單身女性,越容易將自己定位為剩女。在學歷方面,48%的碩士和更高學歷的單身女性認為自己屬於剩女,而本科、專科、高中以下學歷者中,這一比例分別為36%、30.1%和23%。收入方面,月收入8001元至15000元的單身女性剩女之感最為強烈,佔比43.6%;而零收入、2000元及以下收入的單身女性中,只有12.2%和25.8%的認為自己屬於剩女。這組數字與專家得出的觀點不謀而合。專家普遍認為,剩女現象說明當代社會不再是男性的強權社會,女性,特別是知識女性社會的地位在日益提高。剩女是當代社會的一種獨特產物,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反映。

  剩女緣何「剩」得理直氣壯?

  「在男人眼裡,剩女是一群『眼光過高』,『總以為有更好的』,『完美主義』的女性。」《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女」的自白書》指出,雖然剩女在擇偶上面臨壓力,但48%的人認為當下的生活比較幸福,其幸福感平均分甚至高於剩男。且隨著學歷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認為生活幸福的剩女人數比例也越高。

  29歲的杭州白領何瀟瀟,研究生畢業後供職於一家傳媒策劃公司,月收入5000元,是剩女中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樣本。「工作不忙的時候,會和朋友逛商場、看電影,還會去健身房做瑜伽。」瀟瀟告訴記者,剩女的生活很簡單也很充實。

  由於一直沒有找到十分滿意的伴侶,瀟瀟說,她已經適當降低了身高外貌等擇偶標準。「但有些標準是不可以降低的,比如責任心和上進心,還有必要的物質條件。」

  專家認為,剩女群體之所以龐大,且大都剩女都「剩」得理直氣壯,主要是因為新一代女性都個性張揚且獨立自信。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生活,在擇偶時就主動給自己設置了更多的障礙。

  但換個角度考慮,這並非一定是壞事。社會學家唐利平指出,女性在擇偶過程中認真細緻選擇對象是合理的態度和行為。「首先,婚姻家庭對於女性的意義比男性更為重要。女性在擇偶時精挑細選正是體現了女性對婚姻家庭意義的重視,對婚後婚姻質量的重視。第二,現時代的社會風氣增加了婚姻風險,對於未婚女性來說,在結婚前認真選擇對象是降低和減少婚姻風險的一個合理選擇。第三,女性擇偶時精挑細選體現了女性的自主權利,體現的是女性把握自己命運的一種態度和實踐。」

  專家支招如何理性脫「剩」

  事實上,我國剩女所處輿論環境與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同。當時的美國社會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結婚,而且還要足夠早地結婚,單身被認為是一種離經叛道的不正常狀態。這種傳統的認知不僅存在於民間,甚至存在於學術界。

  調查顯示,儘管現在的剩女大都堅持相對自我的婚戀觀,但內心並不排斥婚戀,甚至很渴望婚戀。對於剩女群體,如何才能理性脫掉「剩」字?

  「根據本次調研數據,50%以上的剩女的共同點都是不願為愛付諸實踐、嚴重缺乏行動。」世紀佳緣網創始人兼CEO龔海燕表示,年齡其實不是問題,對個人進行合理定位很重要。要主動參加團體活動、拓寬自己的交際圈,更要突破傳統的婚戀模式和單一的擇偶標準,擴大擇偶範圍,積極採取實際行動。

  「女性的溫柔也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楊彥春建議,現代女性應「以柔克剛」,女性獨立的表現不應是強勢,而是強大。(新華社供稿)


推薦閱讀:

剩女是這樣煉成的!
各國剩女狀況掃描
越剩越恐婚 剩女「滯銷」的三個潛在因素
因為年齡大了快速相親結婚是一種什麼體驗?現在婚姻還好嗎?
剩女現象是什麼玩意?

TAG:現實 | 理想 | 剩女 | 理想與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