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習慣——彝族_民族風情新聞資訊

風俗習慣——彝族
轉載 來源: 網路
  婚俗   彝族是一夫一妻制。有很多自己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   定親及娶親   過去,黑彝以牛馬金帛為聘;白彝以酒、布、銀錢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麵為聘。解放後,聘禮從簡。一般是青年男女定親後,男方請人去和女方父母說親,只需帶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後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親,一般是帶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錢,布和錢都是給女方的。過了三個月,男方還要買三支青布或藍布、一塊肉、一瓶酒去女方家,這些東西都是給女方父母的,稱為「遞小禮」。男方請畢摩擇日子,擇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這次去,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給女方買點結婚用品,稱為「壓八字」。女方的父母為孩子準備嫁妝,一般是做一個櫥櫃、兩個裝面櫃、兩隻箱子、小桌子三張,大桌子必配齊八個凳子,二號飯桌、小號飯桌只配備四個凳子;還要配製二套被褥、洗臉盆、口缸、毛巾等。男方在討親時,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頭、鞋子、針線等,由作陪郎的娶親人背到女方家。這些東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請個歌師來喝「娶親歌」時,唱到一樣才拿出一樣。如果歌師唱錯,娶親人便將唱錯的東西拿出來在歌師眼前繞三轉,笑眯眯地裝進自己的包包,不給新娘,也不還新郎,娶親人自己得。如果歌師要的東西唱準確了。娶親人拿不出來,歌師就用一個簸箕在娶親人頭上打三下,引得客人們哄堂大笑。娶親人和女歌師對唱下去,女歌師要把娶親人唱敗,娶親 人才乖乖地把背籮放在堂屋中間。然後,女歌師唱著褲子就拿出褲子,唱著衣褂就拿出農褂。   潑水迎親   彝族姑娘出嫁時,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輩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澆波迎親者。比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樁釘在路兩旁,然後用野藤控成絆索。等迎親者到來時,就用路邊早就準備好的幾十桶水。朝著迎親者撥去。迎親者無法逃脫,被水澆成落湯雞,只有拚命奔跑,跑進新娘家,才能不挨潑。因此,聰明的娶親者早有準備,如果探聽好姑娘家有後門或者村寨里有另一條路通向新娘家,便趁潑水者不注意時鑽入女方家,在女方家供桌上點三柱香,燒三份錢紙,磕三個頭,這樣就不挨潑水。但大多數娶親者不容易辦到這一點,都要被潑水。冷天挨潑,冷得上牙打下牙,往往引得男女青年大笑一場,女方父母才找衣服給迎親者換掉。一般是潑清水,個別地方很早以前用牛糞水潑,如大小涼山。《西昌縣誌》卷十二中就有「以牛糞和水遍潑之」的記載。據說水要潑得風姑娘到丈夫家,才不會去老遠的地方背水,天也不會早,有吃有穿等。   搶婚   據歷史上的記載,過去四川的大小涼山和雲南的部分地區,都有搶婚習俗。「搶婚」,按彝族人的說法:「這是老代傳下來的,男方去搶是對女方家的一種尊敬,說明不是嫁不掉送去的。」男女的婚姻,雖由父母包辦,並經過媒人說媒成親,但他們娶妻時,男家在頭一天除派媒人和新郎的弟弟到女家接親外,還要請兩個接親人披上氈子,背著牛角酒同去。接親人到女方村農,要先由兩個背牛角酒的接親人去女家,女方家的人有權本家門口用棍子擊打接親人。在晚上,女方的青年人可以抹黑接親人的臉。第三天,新娘的舅舅、兄弟等送親人將新娘送到男家後,要設法拿到男家的碗勺或其他東西,離開男方村寨時,要在寨外的廣場上跑幾圈馬,同時把拿來的碗打碎,當地叫「打口舌」,然後場長而去。   在滇南地區,則存在著在男女互愛的基礎上,由男方及其夥伴以假搶的形式先將女子領到男方家,再補行求婚儀式的習俗。男女青年一般在春節期間利用集體歌舞的機會結識相愛。二人如私定終身,男方便可邀約好友數人,在晚上到事先同女方約好的地點,用假搶的形式將女方領到男家。女子一旦被領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著已經締結成正式夫妻。在第二天,新娘要在男家參加一天勞動。第三天新郎新娘各背一背柴到女家回門。有的男子為了防止女方父母反對他們的婚事,可以邀請善於言談的夥伴同行,幫助自己去說服女方父母。即使女方父母同意女兒的親事,也僅僅招待吃頓便飯。姑娘攜帶自己的衣物和生產工具當天回到男家。有個別的父母堅決反對女兒的婚事,把新郎趕走,扣下自己女兒的,也有男子看中了姑娘,而姑娘不從,則去劫持的。 換裙儀式   解放前涼山彝族少女盛行換裙的習俗,她們把換招和出嫁當作女兒家的兩件終身大事。換裙,彝語叫「撒拉」,俗稱「換童裙」,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換裙的時間依據幼女的發育情況而定。一般在15至17歲。換裙多在單歲,據說,雙歲換裙會多災多難,終身不吉利。換裙前的女子梳單辭,穿淺色兩接裙,裙邊鑲有一粗一細兩條黑布邊。舉行換裙儀式時,不允許任何男子在場,只邀請女親戚、女友和年老婦女參加。儀式開始,婦女們就說些逗弄少女的風流話和祝願詞,然後,請一個漂亮、能幹、相好的婦女給換裙者梳頭,帶哈帕,將原來梳在腦後的單辮梳結到前邊來,正中分開。在耳後梳成雙辮,再戴上哈帕。額前的劉海用少許水打濕,使之整齊發亮,以顯示少女的情竇初開,秀麗端莊。再佩上艷麗的耳珠,珠光閃耀。最後換上紅、藍、黑等對比強烈的三接或四接長統百褶裙,換裙儀式到此結束。換裙意味著女子已經成年,她們可以談戀愛,找情人。換裙前女子受嚴格保護,不準調戲,如發生此類事件,就要受到社會習慣法的嚴懲。   迎賓禮   彝族人十分好客,熱情勸客人飲酒。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來,相對舉杯,席地而坐,一邊傾心相談,一邊勸酒說:「地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沒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沒有錯喝的酒。喝吧;盡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勸。每逢過年過節,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婦女)就抱著一壇酒,插上幾支錦竹桿或麥桿,站在家門口的路邊上。凡是來往行人都要勸你拿著桿桿從罐里吸飲過酒後才讓你走路。人們稱:「甜不過彝家一杯酒,好不過彝家人的心!」   「土掌房」   在雲南南部彝族地區常見的平頂屋,人們稱為「士掌房」。它多半建築在斜坡上。建築結構,以塊石為牆基,用土坯砌牆或以土築牆,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擔上墊木,鋪上茅草或稻草,草上覆蓋一星稀泥,再放上細士捶實而成;有的梁放置於牆上,樑上鋪上木板、木條、樹枝或竹子,一上面再鋪上一層土,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這種建築多為平房,但也有二層和三層樓的建築。平台扇面既是房屋頂,又是曬場,曝晒糧食物品,非常實用。該種房具有冬暖夏涼、防火性能好的優點。   服飾   彝族的服飾古樸、獨特。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彝族有不同的服飾習俗,大致可分為梁山型、烏蒙山型、紅河型等。梁山的彝族成年男子往往在腦後留一綹長發,象徵男性尊嚴不可侵犯,俗稱「天菩薩」。他們還喜歡用清布包頭,在前額處扎出一長錐形結,俗稱「英雄結」,以示英武氣概。梁山彝族姑娘的三節裙使用三種不同的花色的布拼成,跳舞時寬寬裙擺的隨風飄舞,向一朵朵大大喇叭花,而她們的華頭包則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徵。   雞冠帽   雞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雞冠形狀,再用1200多顆大小銀泡鑲綉而成,戴在頭上像一隻「喔喔」啼鳴的雄雞。雞冠帽是彝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徵。因此,每年過「尼這兩」節時,紅河地區彝家姑娘都要綉制一兩頂雞冠帽。雞冠帽戴在頭上,表示雄雞永遠伴著姑娘,帽上的大小銀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遠光明和幸福。   彝族的忌諱   彝族群眾最恨別人叫他們「老彝胞」和「蠻子」,他們認為這種稱呼是對他們的最大污辱。到彝族群眾家裡作客,要坐在鍋莊(即火塘)的上方或右方,不能坐在堆放東西和睡覺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腳踏在鍋莊上,更不準從鍋莊上和堆放的柴上跳過。彝族對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他們給你東西吃,你必須吃,即使不會喝酒也要少喝一點,表示謝意。不然,就認為你看不起他們。彝家給你吃的東西,只准在那裡吃,不準帶走。否則,就會說你對人不講義氣

推薦閱讀:

如何和女生聊天避免冷場?情聖教你這6點,讓女生對你熱情似火 [一點資訊]
新買的衣服,你們會先洗了再穿嗎? [一點資訊]
資訊
獨家!同程連續43個月虧損後重歸盈利,做對了哪四步(附內部信)
What?王俊凱要和公司解約?將來到底要何去何從?

TAG:習慣 | 民族 | 新聞 | 風俗 | 彝族 | 資訊 | 風俗習慣 | 民族風 |